综述 观察人士认为增长预期上调凸显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乐观

创新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 综述|观察人士认为增长预期上调凸显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乐观

新华社记者

原创新闻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相比今年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的预期上调0.4个百分点。

海外观察人士纷纷表示,国际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凸显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大、韧性足、增长前景乐观。不少专家强调,中国经济的稳定和积极增长对跨国企业营商有好处,对地区合作与发展有好处,对全球经济恢复有好处。

“中国总是让大家感到惊喜!”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十年来,总有媒体唱衰中国经济,称中国经济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风险,但中国经济不断增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舒曼说,中国政府今年以来宣布了多项支持经济增长的举措,提升了市场信心,推动IMF等国际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舒曼表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挑战,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和积极的增长,对世界经济有益。

舒曼 观察人士认为增长预期上调凸显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乐观

最近,跨国企业西门子在德国之外的首家数字化工厂成都工厂正在开展第四期项目建设,一方面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相关产品100%本地化生产,另一方面扩大研发团队,从中国市场需求出发进行产品创新,力争从源头实现“中国智造”。

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告诉记者,中国市场的魅力不仅在于大,更在于快,倒逼企业不断产生新的竞争力,进而在中国市场共享更多新机遇。他说,中国不仅是西门子在产业技术应用方面的重要市场,也是最具创新力的前沿市场,随着中国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西门子也将努力以更快步伐拥抱中国市场变化。

今年年初,印度尼西亚东南战略研究院执行董事里亚迪·苏帕诺前往中国访问交流。他对中国道路上新能源汽车的高占比和无所不在的移动支付印象深刻。他说,这些应用普及需要一系列高技术支撑,体现了中国加速产业转型,进入发展新阶段。

苏帕诺说,近年来,印尼与中国合作共赢取得一系列成果,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雅万高铁通车。他表示,对包括印尼在内的东南亚国家而言,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具有持久而强大的吸引力。

谈及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果,芬兰银行新兴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图利·麦卡利在接受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年初以来的增长好于预期,为一年开了个好头,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和企业的信心。

中国

巴西商业领袖组织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小若泽·里卡多·卢斯表示,IMF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体现了中国在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取得的成功,特别是科技创新给中国经济持续带来活力。他强调,国家经济增长必须依靠高技术、高效率、高质量,中国的发展理念有力推动了经济增长。

巴西热图利奥·瓦加斯基金会经济学学者乔尔森·桑帕约也表示,中国经济活动不断改善,政府为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积极推出新的措施,产生了积极影响。(参与记者:宿亮、李函林、陈静、周永穗、叶平凡、陶方伟)(完)


西门子

怎样看待新常态下九大趋势性变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等九大方面阐释“新常态”所呈现出的特征。 分析人士认为,“新常态”不但使得人们对中国经济的阶段性特点有了新认识,同时它还指明了中国经济未来之路。 在“新常态”背景下谋划中国经济发展之路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会议指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从消费需求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从投资需求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 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 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 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 从市场竞争特点看,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 从资源环境约束看,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缉常光端叱得癸全含户 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 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从上述九大视角来打量中国经济“新常态”便会发现,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正在发生。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逆转;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开始发生一系列变化。 消费占GDP的比重开始回升,收入分配有所改善,产业方面也浮现出很多新的亮点。 从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也可以初步印证中国经济的积极变化。 今年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000万,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前三季度第三产业的比重也在持续增加,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6.7%,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2.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GDP增速高0.8个百分点。 另外,居民收入的名义增长速度比财政收入增长速度(8.1%)高,也高于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的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在提高。

如何看待我国通胀压力的经济形势 ;论文1200左右的字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单季涨幅首超百分之八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的各项数据指标。 备受关注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一季度上涨8.0%,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价格总水平处于高位。 这是最近十几年单季CPI涨幅首次超过8%。 分类别看,一季度食品价格上涨21.0%,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8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6.6%,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1个百分点;其余各类商品价格略有涨跌。 一季度数据公布后,央行当天宣布从4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通胀压力依然较大连月来CPI增幅屡创新高的趋势,终于在今年3月中断了延续。 3月份的CPI同比增幅8.3%,与2月的8.7%相比,出现了回落。 而3月份全国CPI环比下降了0.7%,这是数月以来出现的首次环比下降。 凭借着这两个数据讯号,有乐观人士认为,事情正向好的方向转化,价格的稳定趋势正在形成,并有望持续下去。 然而,许多经济学家仍然忧心忡忡,认为当前所面临的通胀压力依然很大。 同比8.3%的CPI增幅,尽管与前一个月相比有所回落,但依然处于一个相当高的位置。 而环比下降0.7%,并不足为奇。 因为,今年2月本来就是一个特殊的月份,不但有常规的春节因素带动物价上涨,也有罕见的雪灾拉高物价指数。 总体看来,当前面临的通胀压力依然很大,尤其是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压力日益明显。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昨天表示,新的涨价因素比较多,一是上游产品价格上涨从去年四季度以来开始攀升。 工业品出厂价、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等上涨都有所扩大,生产领域价格上涨向消费领域传导的压力在加大。 二是劳动力成本也在上升,通过增加企业成本推动了商品价格的上涨,进而对居民消费价格带来上涨压力。 有专家表示,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并无回落迹象。 同时,美元疲软等因素短期内也很难扭转,这就使得成本推动作用下,CPI高企的格局短期内很难改变。 滞胀隐患值得注意昨天公布的一揽子数据中,一季度GDP的数据同样值得关注。 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 这一数据反映出,国内经济增速开始出现减缓势头,这令一些市场人士对于“滞胀”的担忧再度升温。 在宏观经济学中,“滞胀”特指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石良平教授认为,单从一个季度的数据来看,还不能立即给出“经济出现滞胀征兆”的结论,但是从预测的角度来说,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美元的持续疲弱推动人民币不断升值,但国内的产业结构还没有及时调整完善。 因此,目前我国由成本推动而带来的通胀压力,治理的任务很重。 石良平举例说,西方国家通常是GDP增长率降到2%或3%以下,才会出现失业问题;而从我国历史来看,当GDP增长率降到7%,国内的就业问题就已相当严重。 “因此,我国降低GDP增长率的空间十分有限,而过度打压经济增长,很容易从通胀这一端,转到另一端的滞胀。 ”石良平强调,“当前的通胀压力主要是由成本推动造成的,与前一次的原因不同,当时是需求推动造成的。 ”因此,他建议现阶段国家采取的政策,也应与前一次有所不同。 期待“组合拳”调控昨天下午,3月CPI数据一出炉,中国人民银行即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达到16%。 准备金率的再度上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于短期内加息调控的忧虑。 事实上,应对CPI数据持续高企,央行连续六次加息后,继续频繁动用加息手段的可能性已越来越低。 兴业银行(12.59,0.03,0.24%)宏观经济分析师鲁政委分析,目前,居民对存款利率的满意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今年一季度央行报告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亿元,同比多增7606亿元,其中居民户存款增加亿元,同比多增3927亿元,就是一个明证。 这也显示,去年以来的加息调控,已经显现成效。 相反,企业则对贷款利率偏高越来越不满意,在这种情况下,央行继续加息的负面效应可能更加明显。 而不容乐观的国际经济形势,导致美联储的进一步降息预期,都使得国内加息调控难度更大。 专家指出,无论是采取上调准备金率或是加息,来抑制通胀,调控的空间都是相对有限的。 当贷款利率或是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到一定高度,最终都会进一步抬高企业的生产成本。 而生产成本的上升,正是目前CPI数据高企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专家认为,基于当前形势,抑制通胀需要政策“组合拳”,如财政政策的配合等。

2014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 A.增加税收 B.增加经

B 试题分析: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总体的原则是多支少收,故应增加财政在经济建设、民生领域等的支出,故B正确;增加税收属于从紧的财政政策,故排除A;CD不属于财政政策。 本题答案选B。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0270.html
国家气候中心 今春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
600595 股东河南怡诚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质押15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