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中部篇

一线

新华社合肥6月14日电 题:提单产 减损耗 延链条——“三夏”一线看“中部粮仓”新作为

新华社记者

手捧着新打的小麦,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笑容灿烂。“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徐淙祥高兴地告诉记者,他的百亩高产攻关示范田里,经省市专家组测产,最好的一块田亩产高达846.84公斤。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三夏”时节,丰收的好消息在这里传开。

连日来,记者在安徽、河南、湖北等中部粮食主产区走访了解到,各地通过提单产、减损耗、延链条等举措,充分展现“中部粮仓”的新作为。

多年致力于高产攻关的徐淙祥说,在他的高标准农田里,圆盘式喷灌、平移式喷灌齐上阵。“前段时间出现‘干热风’天气时,我不仅补水,还喷施叶面肥,增强抗灾能力。小麦长得壮了,穗粒也就饱满了。”在徐淙祥看来,只有精耕细作,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近年来,安徽统筹推进突破性新品种选育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提标扩面、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创新集成和推广应用等措施,促进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潘鑫表示,通过精耕细作示范带动大面积单产提升,安徽粮油单产水平和综合产能稳步提高。根据农情调度,初步测算今夏小麦亩均单产约420公斤,比上一年增加超10公斤。

提单产可增效益,减损耗也能扩出一片“无形良田”。

原创新闻

5月下旬,在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孟楼镇,10多台搭载北斗卫星系统的智慧农机在种粮大户王善学的1300多亩麦田里开展了一场机收减损大比武。

“通过北斗卫星导航,农机在田里收割时可以自动监测小麦的高度、留茬高度、收割地块情况等信息,并能实时监控作业质量,随时调整作业速度。”襄阳市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科研科主任龚红碧说,从现场比武结果看,大部分农机手能将小麦机收损失率控制在0.8%以下。

王善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的地亩产475公斤左右,小麦机收损失率如果降低1%,就相当于平均每亩地能多收约9斤,1300亩地就能多收约1.17万斤,按照市场价1.17元/斤来说,差不多能增收1.3万元。”

此外,湖北也在通过提升烘干设备覆盖面减少粮食生产“最后一公里”的损耗。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3年湖北新建粮食烘干中心564个,预计今年还会新建粮食烘干中心超200个,新增粮食烘干机800台以上,新增烘干批处理能力2.5万吨以上。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也正展现出“中部粮仓”新面貌。

在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五得利集团遂平面粉有限公司内,大型单体面粉加工车间正昼夜不停地生产,每天有6000吨小麦经过高精度、全封闭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变成面粉,再通过智能化“无人仓库”转运分拨。

损耗

当下正是夏粮收购旺季,记者注意到该公司小麦收购点前排着长长的满载小麦的车队。五得利集团遂平面粉有限公司行政管理经理刘应琛说,联动种粮大户和企业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他们已经形成工贸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链。

近年来,河南粮食产业链延伸和高端食品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五得利集团遂平面粉有限公司所在的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如今已经汇聚起包括今麦郎、陈克明食品、思念食品等近百家知名企业,这里不仅加工面粉,还生产葡萄糖、果糖等产品,百亿级的食品产业集群已经形成。

在绿色食品集群培育上,河南省明确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打造小麦、玉米、水稻等产业链,分地域做优粮食制品,建设绿色食品业强省。(记者姜刚、水金辰、侯文坤、刘金辉、马意翀)(完)


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什么的绚丽篇章

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生产

作为中国的中心区域,中部地区一直都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和战略支撑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在推动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制造业领域,中部地区优势明显,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现代化的工厂和生产线,生产出了许多优秀的产品。 例如,湖南的“红心猕猴桃”,河南的“豫酒”,湖北的中药材等产品,都在国内外拥有良好的市场口碑和影响力。

在营商环境方面,中部地区加快了市场化改革步伐,推进了政府治理和行政服务体系的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这也为中部地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知名企业前来投资和落户。

在基础设施建设、跨境合作、节能减排、文化旅游等领域,中部地区也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谱写了一个个绚丽多彩的发展篇章。

调研

中部地区的崛起,离不开国家的战略引领和各级政府的积极推进。 相信在未来,中部地区将继续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迎接挑战和机遇,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并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新时代篇章。

中部地区位置

中部地区是指中国的中部地理方位,主要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五个省份。 中部地区处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之间,地理位置重要,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中部地区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增长极之一,也是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持区域。 在过去几年中,中部地区通过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等措施,实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发展动力的不断壮大。

中国的中部有哪些省份?

中国中部地区,按自北向南、自西向东排序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六个相邻省份。

1、山西省

山西,简称“晋”,省会太原,位于中国华北,山西界于北纬34°34′-40°44′,东经110°14′-114°33′之间,东与河北为邻,西与陕西相望,南与河南接壤,北与内蒙古毗连,总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

山西省地势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是典型的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0.1%。

山西省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河流属于自产外流型水系。 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单产

2、河南省

河南省,简称“豫”,省会郑州,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河南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

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构成;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 河南省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

3、安徽省

安徽,简称“皖”,省会合肥。 位于中国华东,安徽界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河南、湖北, 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安徽省总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

安徽省居中靠东,沿江通海,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经济带,内拥长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区经济辐射。 地势由平原、丘陵、山地构成;地跨淮河、长江、钱塘江三大水系。

安徽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 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4、湖北省

湖北省,简称“鄂”,省会武汉。 位于中国中部地区,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北纬29°01′53″—33°6′47″、东经108°21′42″—116°07′50″之间,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

湖北省地势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 湖北省地处亚热带,全省除高山地区属高山气候外,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5、江西省

江西省,简称“赣”,省会南昌。 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为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

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处华东地区,界于东经113°34′36″-118°28′58″,北纬24°29′14″-30°04′41″之间,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

6、湖南省

湖南省,简称“湘”,省会长沙。 位于中国中部,界于北纬24°38′-30°08′,东经108°47′-114°15′之间,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连湖北,湖南省总面积21.18万平方千米。

湖南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地带,地势呈三面环山、朝北开口的马蹄形地貌,由平原、盆地、丘陵地、山地、河湖构成,地跨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十三五”时期,中部地区经济增速为四大板块之首

来源:人民日报 高质量发展,中部六省拿出路线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部地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综合实力、内生动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到2035年,中部地区基本实现 社会 主义现代化,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意见》是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在9月13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说,《意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发展领域分别提出了量化指标,与定性指标一同构成了目标体系,总体看合理可行。 “十三五”时期,中部地区经济增速为四大板块之首 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 从区域板块增长格局演变看,“十三五”时期,中部地区经济年均增长8.6%,增速居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之首,特别是从2017年第三季度到2019年底,连续10个季度经济增速领跑四大板块。 2020年,中部地区以占全国10.7%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25.8%的人口、贡献了全国22%的地区生产总值。 今年上半年,中部地区经济同比增速超过全国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为支撑中国经济平稳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 “中部地区既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强劲的发展动力,又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完全能够肩负起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重任。 ”丛亮说。 从“三基地一枢纽”的功能看,2006年,中央作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决策,基于区域比较优势,将中部地区定位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枢纽地位越来越重要,中部地区在全国的骨干支撑作用会越来越强。 ”丛亮说。 中部六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例如湖北省人均GDP是山西省的1.43倍,中部六省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6个百分点,如何借力《意见》提升中部地区的区域整体实力?“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协同发展新格局,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下一步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 ”丛亮说,《意见》从主动融入区域重大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市更新和品质提升等五个方面进行部署,推动中部六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进一步提升中部地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湖北明确八大重点任务,安徽发挥 科技 创新优势,河南从五方面着力 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乐成表示,为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湖北落地生根,湖北省明确了“八大重点任务”。 一是建设 科技 强省,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 科技 创新中心。 二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加强协同合作,打造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 四是建设农业强省,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五是加快建设美丽湖北,率先实现绿色崛起。 六是构建强大交通枢纽和市场枢纽,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七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八是深化改革先行先试,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 近年来,安徽不断激发 科技 创新这个“关键变量”,举全省之力加快建设 科技 创新攻坚力量体系。 目前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0.3%,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表示,将继续发挥安徽 科技 创新优势,为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要将安徽打造成人才集聚‘强磁场’、深耕 科技 体制改革‘试验田’,让更多‘英雄’有用武之地,让安徽真正成为‘养人的地方’。 ”邓向阳说。 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周霁表示,要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在河南不折不扣落地生根,主要从五方面着力。 挺起河南制造硬脊梁,把制造业作为河南的主攻方向,在提升技术水准、产业链水平上再造优势。 激活创新发展动力源,河南将全面对接国家战略创新力量体系,正在着手重建、重构、重振一批实验室建设,建设国家创新高地。 构建交通枢纽新优势。 强化市域县域双支撑。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确保粮食产量能够突破1300亿斤。 湖南把握好“4311”,江西“五个奋勇争先”,山西推进两大改革 湖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谢建辉表示,湖南省要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彰显新担当,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主要是把握好“4311”四个方面的工作。 发挥“四个优势”,湖南区位优势明显,科教资源丰富,获得国家 科技 奖励、两院院士、“双一流”高校、科研成果等都居全国前列,要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把优势转化成效率和成果。 打造“三个高地”,湖南将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 科技 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抓住“一个引擎”,把长株潭打造成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国重要增长极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守护好一江碧水。 江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殷美根表示,江西着力打造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将努力争取做到“五个奋勇争先”。 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奋勇争先”。 在打造内陆双向开放高地上“奋勇争先”。 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奋勇争先”。 在促进全面绿色转型发展上“奋勇争先”。 在提升民生共建共享水平上“奋勇争先”。 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是党中央赋予山西的重大使命。 山西省副省长韦韬表示,在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山西将进一步用好改革关键一招,用足政策叠加优势,将国家赋予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统领深化关键领域改革。 山西将坚持市场导向、先行先试、制度创新、点面结合原则,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31143.html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奉节支行发布情况说明 女职员拍视频表白行长
美军计划 国防部发声! 保卫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