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央行维持基准利率在5.25%不变 全球财经连线 何时开启降息

经济 英国央行维持基准利率在5.25%不变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李依农 杨雨莱 上海、广州报道

英国央行维持基准利率在5.25%不变

当地时间6月20日,英国央行召开货币政策会议。英国央行维持基准利率在5.2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这是英国央行连续第七次保持利率不变。下一步英国货币政策将怎么走?通胀、大选等因素将如何影响英国央行今年的降息路径?我们来听一听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的解读。

英国央行或于8月开启降息

刘英:实际上,我认为英国央行,即英格兰银行,维持利率不变,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量。

第一,通胀数据是一个重要因素。从最新的5月份数据来看,英国的CPI同比增长2%,符合央行设定的2%通胀目标区间。不过,CPI环比增长了0.3%,显示出通胀仍然顽固。因此,英国央行维持利率不变,显示其对通胀的控制仍然持谨慎态度。

第二个因素是政治方面,尤其是即将到来的英国大选,可能对利率决策产生影响。

通胀

第三个重要因素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尽管欧央行在美联储之前率先降息,但英国央行并未跟随其脚步,“抢跑”美联储。这表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英国央行有重大影响。英国央行在美联储未降息时可能也不会轻易采取降息行动。

尽管从CPI数据来看,英国央行可以采取降息措施,但其未采取这一行动显示出美联储政策的影响力巨大。

实际上如果考虑通胀数据,我认为随着八九月份的到来,英国央行有可能采取降息举措。此外,从经济增长情况来看,去年英国经济仅微弱增长,特别是第四季度出现负增长。英国需要降息来刺激经济。在八九月份,无论美联储是否降息,英国央行都有可能降息,幅度可能为25个基点。

英国年内降息次数、幅度均将减少

同比增长

刘英:总的来说,英国央行在考虑通胀水平可控的前提下,会采取降息举措以促进经济复苏。当前,英国经济复苏疲弱,需要通过降息来刺激消费、投资和进出口,以拉动经济增长。因此,我认为下半年英国央行降息是可期的。

根据美联储早前的点阵图,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年中前降息,英国央行也可能在年中前后采取降息措施。但目前来看,美联储大概仅在今年下半年降息一次,这也使得英国央行今年的降息次数和幅度都会减少。

英国5月通胀降至央行2%目标

英国国家统计局19日公布数据显示,英国5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从4月份的2.3%降至2.0%,为2021年7月以来首次回到央行的通胀目标水平。但数据还显示,英国5月服务业通胀略微下降至5.7%,回落幅度不及预期,仍远高于央行目标。如何看待英国5月通胀数据?CPI同比涨幅回落至2%是否意味着英国已走出通胀阴霾?相关解读,我们来连线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颖婷。

英国仍面临较大通胀压力

李颖婷:在发达经济体中,英国通胀走势相对平稳。5月,英国CPI同比涨幅下降了0.3个百分点至2%,近三年以来首次回落至英国央行的通胀目标区间。从具体行业看,食品饮料、文化娱乐和家具等领域通胀回落幅度较明显。不过,由于欧元区和美国的通胀都在2024年年内出现了反弹,对英国通胀走势还不应过于乐观。

首先,5月英国通胀率能够回落至央行目标水平,部分原因在于2023年的高物价基数。以食品价格为例,5月英国的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7%,涨幅较4月的2.9%有明显回落。去年(2023年)5月,英国正处于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周期的末尾,其价格指数环比大幅上涨了0.9%,在此之后英国食品价格基本处于高位小幅波动的态势,对于通胀同比涨幅的影响明显减弱。

其次,英国部分领域仍面临通胀压力。一是英国的住房成本持续上升。当前,英国存在比较严峻的住房短缺问题,租金也不断上涨。5月,英国自住房屋的成本同比上涨6.7%,较4月上涨了0.1个百分点,导致包含自住房屋成本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H回落的速度慢于CPI。二是英国的服务通胀存在一定粘性。5月,餐饮和酒店价格同比和环比分别上涨5.8%和0.7%,虽然较4月小幅回落,但仍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

英国经济陷入停滞

宏观经济方面,英国经济在第一季度增长0.6%后,似乎陷入停滞。英国央行此前预计,第二季度经济将增长0.2%。值得注意的是,英国首相苏纳克于5月意外宣布将在7月4日举行大选,较往年提早数月,将是英国自1945年以来首次在7月举行大选。怎么看英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受哪些因素拖累?提前大选对英国的经济而言是利是弊?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忻华为我们带来分析。

英国经济受欧洲经济拖累

忻华:目前,英国经济形势不佳,接近于零增长,这与整个欧洲经济的宏观走向密切相关。俄乌冲突爆发后,整个欧洲陷入能源危机,能源价格的急剧上升扰乱了欧洲经济的正常运行,从而使得欧洲经济陷入滞胀。

在滞胀的情况下,整个欧洲经济发生衰退。尽管英国并非欧盟成员,但其经济仍然受到影响。英国的许多地区,特别是北部的苏格兰,出口市场主要面向欧洲大陆,也就是欧盟市场。同时,英国也从欧洲大陆进口大量原材料和燃料。因此,欧洲需求的萎缩,滞胀下的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间接影响了英国市场,削弱了其出口,对英国经济也产生了连锁反应。

因此,英国经济接近零增长的状态,实则因为其经济运行与欧洲大陆市场紧密相连。不过,又英国位于欧洲大陆体系之外,其经济运行的节奏与欧洲大陆相似,但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效应。

所以我们看到,2023年第四季度至2024年第一季度,整个欧洲大陆,特别是德国已经出现明显的经济停滞,甚至负增长。到2024年第二季度,欧洲的经济停滞与通胀效应传导至英国,因此英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不佳。

短期内大选对英国经济弊大于利

忻华:提前举行大选与英国经济之间没有明显的直接联系。英国经济运行的宏观周期与一系列外生因素密切相关,例如俄乌冲突导致的欧洲经济紧张、动荡,滞胀和能源危机引发的需求下降等。这些因素对英国经济的影响更为显著。

目前来看,大选对英国经济短期内可能弊大于利。鉴于大选可能引发政治动荡,影响公众对未来的预期,进而导致英国证券市场、金融市场乃至整个经济运行体系陷入不稳定和不可预测状态。这会造成英国经济进一步动荡。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节目嘉宾意见仅代表本人观点。)

策划:于晓娜

监制:施诗

记者:李依农 杨雨莱

制作:蔡于恬

摄影:胡凯文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曾婷芳 赖禧 黄达迅

海外运营监制: 黄燕淑

海外运营内容统筹: 黄子豪

海外运营编辑:庄欢 吴婉婕 龙李华 张伟韬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贷款利息调整贷款利率利率调整

银行贷款利率调整后怎么算?

银行根据你的贷款余额重新合算了每个月的还款额,所以1月份的应还款本金增加了,另外利息是分段付息的,2012年12月31日之前的按照之前的利率核算,之后的按照调整后的利率计算。 所以一般调整了利率之后的次年第一月,如果利率下降,应还款额会有所上浮,如果利率上升,应还款额会有所下降。

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非固定利率个人住房贷款(含商业和公积金),贷款期间如遇法定利率调整,将于次年1月1日开始按相应利率档次执行新利率。

贷款利率调整后,1月贷款分段计息,即1月1日之前的贷款按调整前的利率计息,之后贷款按调整后的新利率计息。 2月及当年以后月份的贷款按新贷款利率计息。

拓展资料

利率是指借款、存入或借入金额(称为本金总额)中每个期间到期的利息金额与票面价值的比率。 借出或借入金额的总利息取决于本金总额、利率、复利频率、借出、存入或借入的时间长度。 利率是借款人需向其所借金钱所支付的代价,亦是放款人延迟其消费,借给借款人所获得的回报。 利率通常以一年期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计算。

一般来说,利率根据计量的期限标准不同,表示方法有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现代经济中,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不仅受到经济社会中许多因素的制约,而且,利率的变动对整个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

因此,现代经济学家在研究利率的决定问题时,特别重视各种变量的关系以及整个经济的平衡问题,利率决定理论也经历了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IS-LM利率分析以及当代动态的利率模型的演变、发展过程。

凯恩斯认为储蓄和投资是两个相互依赖的变量,而不是两个独立的变量。

在他的理论中,货币供应由中央银行控制,是没有利率弹性的外生变量。 此时货币需求就取决于人们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

而后产生的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是新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是为修正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而提出的。 在某种程度上,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实际上可看成古典利率理论和凯恩斯理论的一种综合。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希克斯等人则认为以上理论没有考虑收入的因素,因而无法确定利率水平,于是于1937年提出了一般均衡理论基础上的IS-LM模型。 从而建立了一种在储蓄和投资、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这四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之下的利率与收入同时决定的理论。

贷款利率什么时候调整?

要看贷款合同中利率调整的日期。 一般约定每年调整一次利率,每年1月21日进行调整。 现在即使降息,也要等到明年1月21日。

通过申请调整利率。房贷利率申请的调整方式包括:

1.是银行利率调整后次年年初贷款利率新调整的利率。

2.整年调整,即每还款满一年,调整执行新的利率。

3.双方约定,新的利率水平一般在银行利率调整后的次月执行。

法律分析:等到利率重新定价日再按新LPR执行新利率。

法律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严禁擅自提高和变相提高存贷款利率的十项规定》第一条经中国人民银行报国务院批准和授权的各种利率是法定利率,具有法律效力,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制定或变更。 法定利率的公布和执行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负责。

购房贷款利率可以调整吗?

亲,很高兴为您解答。 购房贷款利率可以调整,如果基准利率变化,还款额会相应变化,按新的基准利率浮动,浮动幅度是不会变化的。 比如基准利率为4.25,贷款的时候上浮1个点,贷款利率为5.25,基准利率下降0.1为4.15,那么贷款利率就变为5.25-0.1=5.15。 4.15和5.15的差额仍旧是1个点,这个是不会变化的。 利息随着利率调整而进行调整。

银行房屋贷款利息每年什么时候调整

房贷的按揭贷款利率是每月都会调整一次,但这并不意味着每月都会调整LPR。 买房人贷款利率的计算方法,在偿还过程中可以选择变更一次。 一般是在每月一月一日与银行达成协议,或者在放款日的时候选择改变。

而房贷lpr的利率是每年都会调整一次的,而具体的调整要看重新定价格的日期,所以lpr的利率不会立刻发生变化。 一般情况下,银行会提供两种重新定价日的选项,一种是每年一月一日,另一种是放款日对应的每年的对月对日。 而且贷款利率也会根据具体的时间来调整,如果是和银行有其他的调整时间,那么就会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调整。 至于是升还是降,那就要看当时的LPR了,银行在办理贷款的时候,都会有详细的说明。 比如,如果你的贷款日期是七月一号,你可以在一月一号或者七月一号改变你的贷款利率,但是你只有一次机会,如果你改变了,你就不能再改变了。

如果设定了贷款利率的调整日,此时尚未到放款日,则可在选择的放款日进行调息,此时,可供使用者自行选择放款日作为贷款利率调整日。 而目前的时机已超过放款日期,因此,从1月1日起,可以从明年起调整利率。

以上就是房贷利率调整是每年1月1号吗的全部内容了。 一般的房贷利率的调整是可以在贷款发放日或1月1日进行的,要根据用户自己的情况而定的。

原来贷款利率高现在能调整吗?

原来购房者想要降低房贷利率,减轻还贷压力是可以理解的,但之前已经签了房贷合同,合同是不能改变的。 不过,还是有以下三种办法。

1、要看房贷的利率是固定利率,还是浮动利率?如果你与银行签订的房贷合同上写明了是固定利率,那原来的那个5.88%的房贷利率将会一直执行下去。 而如果你与银行签订的房贷合同上写的是浮动利率。 虽然今年之内房贷利率是不可能下降了,但是从明年开始,你就可以享受到新的利率,后面的还贷压力就会减轻许多。

2、提前偿还房贷。 现在很多人觉得银行房贷利率下降了这么多,自己还是按照之前的房贷利率肯定很吃亏,就选择提前把房贷给还清了。 之前银行对于提前还贷也并不是很在意,客户如果提前还房贷,不用缴纳违约金。

而现在面对提前还贷潮,不少银行已经开始要求客户缴纳合同违约金了。 如果你的经济条件允许的话,那么可以选择提前偿还房贷这个办法,也不用再为银行打工了。

3、把现在的房子卖掉,然后再买一套新房子,这样就可以享受到新的房贷利率。 但是,会面临来自两个方面的风险:一个是,从长远来看,目前的房贷利率是处于历史较低的位置,也就是说历史上多数时候的房贷利率要高于现在。 万一你把房子卖掉之后,房贷利率又开始上涨,那就得不偿失了。

另一个是,如果你把原来的房子卖掉之后,再买一套新房子,就享受不到首套房贷利率了,只能享受到相对较低的房贷利率,而且这个房子卖买过程比较漫长,存在较大风险。 所以,除非之前你的房贷利率达到6%以上,否则对于购房者而言并不划算。

扩展资料:

房贷提前还款怎么算的利息

1、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全部提前还款,另一种是部分提前还款。

2、有关全部提前还款是指一次性结清房贷本息。 全部提前还款之后,利息计算截止到还清银行本息的当日,换句话说就是你借了银行多久的钱就算多久的利息。

3、部分提前还款是只归还贷款的一部分本息,还有剩余本息未结清的情况。 未结清的贷款本息,利息还是按照原有借款合同上约定的贷款利率执行(有优惠就会一直优惠下去)。

4、对于部分提前还款未结清贷款余额部分,有两种还款方式可以选择,一是缩短贷款还款期限,月供数额不便;二是贷款还款期限不变,减少每月月供数额。 相比之下,第一种更能节省利息。

5、注意:“半年内不得提前还贷,提前还贷要交1%违约金”购房者需先查看贷款合同中有关提前还贷的要求,注意提前还贷是否须交一定的违约金。

“贷款利率”怎么调整?

一、贷款期间利率调整的依据主要有两条:\x0a 1、人民银行(央行)发布的利率调决定;\x0a 2、合同中的利率条款约定。 如果是固定利率,则无论央行如何调整利率,约定固定利率的贷款利率不作调整;如果是浮动利率,则按合同中约定的调整时间及央行调整的利率进行调整。 \x0a 二、利率调整后的利息计算:按合同约定的调整时间,以上期的剩余本金、贷款剩余期限、新利率进行重新计算。

贷款利率利率调整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

2018年将迎全球加息潮吗?

2018或迎全球加息潮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今年以来第三次加息,13日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1.25%至1.5%的水平。

14日,欧洲央行、英国央行也宣布了议息结果,前者再次重申执行缩减购债规模的计划,后者则在上月加息后决定按兵不动。从趋势上看,随着世界经济稳健增长,通胀水平逐渐升高,全球主要经济体将继续推动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2018年可能见证更多加息时刻——

经济向好为美联储决策定调

美联储2015年12月启动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加息,开始了缓慢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 此后,美联储在2016年12月、今年3月和6月先后加息,并于今年10月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

与前两年相比,美国经济今年展现出持续稳健增长的态势,是美联储年内三次加息的基础。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3%,略低于第二季度的3.1%,但超过市场预期的2.5%。

美联储上月底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10月至11月中旬,美国经济继续温和扩张,经济前景有所改善,价格压力已经增强。 这份被称为“褐皮书”的报告说,受访地区节日消费预期整体乐观,制造业活动继续温和扩张,但房地产市场增长仍不明显。 报告还表示,大部分地区的价格上涨压力较9月份有所上升。

美联储在13日货币政策例会后发表了一份声明,重申了对美国经济的乐观判断。 声明说,11月份以来的信息显示美国经济保持稳健增长,就业市场继续强劲,失业率进一步下降;家庭消费保持温和增长,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近几个季度有所回升。 声明还指出,曾重创美国南部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的飓风及灾后重建活动对近几个月的经济、就业和通胀产生影响,但并未实质性改变美国整体经济增长的前景。 美联储仍然预计美国经济保持温和扩张,就业市场保持强劲,通胀水平将在中期内稳定在2%目标附近。

美联储主席耶伦此前在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作证时说,预计美国经济将继续扩张,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有望推动薪资和收入增速加快。

根据美联储当天发布的季度经济预测显示,2017年美国经济预计增长2.5%,高于9月份预测的2.4%,到2017年底美国失业率预计为4.1%,低于9月份预测的4.3%。 美联储同时预计2018年美国经济增长2.5%,高于9月份预测的2.1%;到2018年底美国失业率预计为3.9%,低于9月份预测的4.1%。

国际机构对美国经济今明两年的增长预期也持乐观态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美国经济今明两年的增长预期全部上调,预计今年增速将达2.2%,明年将达到2.3%。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计美国经济今明两年将分别增长2.1%和2.4%。

耶伦接班人将“萧规曹随”

美联储主席耶伦在1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经济增长将继续支持美联储渐进加息。 这是耶伦作为美联储主席的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 2018年2月,现任美联储理事杰罗姆·鲍威尔将接替耶伦成为下一届美联储主席。 根据鲍威尔的表态,未来美联储还将稳步提高利率并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同时放松金融监管,这些措施会增加全球资金向美国流动的意愿并有助于华尔街在金融领域继续号令世界。

特朗普上月初宣布提名现年64岁的鲍威尔接替美联储现任主席耶伦。 外界普遍预期,鲍威尔执掌美联储后将延续耶伦任内谨慎渐进的加息节奏,继续推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

鲍威尔通过美联储官方网站表示,如果获得参议院批准,他将领导美联储继续加息和收缩资产负债表(“缩表”)。 鲍威尔表示,如果获得参议院批准,他将与其他美联储同事一起支持美国经济朝着全面复苏继续取得进展,在保持就业市场强劲增长的同时,推动美国通胀率逐步升至2%的目标。

“我们预计利率水平将进一步上升,资产负债表规模将逐步收缩。 ”鲍威尔说。 他表示,尽管美联储竭力提高其政策的可预见性,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美联储必须根据经济变化灵活调整政策,同时准备好应对威胁美国金融稳定和经济繁荣的新风险。

路透社的报道称,鲍威尔如果获得参议院批准,将在现任美联储主席耶伦2月份任职到期后接替她的职务,届时他继承的将是稳健的经济成长,至少未来数月货币政策不会大变。 但他也将接下耶伦尚未完成的工作,也就是经济方面的几个未解难题,为何通胀如此低迷、金融市场状况在货币政策制定时所扮演的角色,在利率较低时如何应对经济衰退等。 除非美国将接近纪录高位的101个月扩张趋势再延续四年,否则鲍威尔不得不应对衰退局面,但很多人认为美联储还没有做好相应准备。

美联储

鲍威尔就此指出,目前并不清楚美国通胀持续疲软的原因,但如果通胀疲软的状况持续,美联储将更缓慢地加息。 他还预计,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将持续三到四年,最终规模将从目前的约4.5万亿美元降至2.5万亿到3万亿美元的水平。

财经

美联储加息周期未至中盘

从2015年首次加息算起,美联储已经5次上调基准利率,但目前水平与美联储希望达到的中性利率水平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 根据美联储13日发布的利率预测显示,到2018年底联邦基金利率中值将升至2.1%,意味着2018年美联储会加息3次。 还有分析指出,为了给应对下次经济衰退准备更多“弹药”,美联储有可能加快升息步调,争取两年内将基准利率水平推升到3%以上。

将利率回归到所谓的“中性水平”,是美联储的终极目标。 这样的利率水平既不会对经济产生刺激作用,也不会抑制经济增长,而是保持恰到好处的中性。 美联储官员称之为“长期均衡利率”或者“长期中性利率”。 在此次金融危机之前,许多经济模型都认为该利率应处于接近4%的水平,经通胀调整后该利率应为接近2%。

回到2004年6月,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意识到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时候回归中性水平了。 短短两年间,美联储连续17次小幅加息,在加息周期还未结束之时,格林斯潘退休了,继任者伯南克完成了最后3次加息。 仔细算来,格林斯潘和伯南克一共用了25个月将联邦基金利率推高到5.25%。

目前,外界普遍认为,本轮加息周期的终点还很遥远,2018年美联储的加息节奏将与今年相同。 目前,比较流行的预测是2018年、2019年、2020年美联储还将分别加息3次、2次、2次。 投资银行美银美林在报告中预测,美联储将在2018年加息3次,在2019年加息2次。

有分析人士指出,2018年美联储仍可能决定加快加息步伐。 美国正在推进的税改计划和即将接任的美联储主席人选杰罗姆·鲍威尔,是外界最关注的可能影响美联储加息路线的两大因素。 华尔街投行美银美林也提到,市场可能低估了税改方案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影响,2018年一季度美联储加息节奏可能进一步加快。

目前,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正就大规模减税法案的政策细节展开最后协商,预计大幅降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率将导致未来十年美国财政赤字增加约1万亿美元。 减税和财政刺激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多大,会否导致美联储加快加息节奏?这些问题的答案仍不明确。

美联储主席耶伦在1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伴随美国国会讨论减税法案,许多美联储官员预测美国经济前景时已考虑财政刺激的因素,金融市场也已大部分消化减税政策的乐观预期。 她指出,美联储官员与大多数经济学家对减税政策的分析一致,认为减税可能会小幅提升未来几年美国经济增长。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此次美联储释放的是“鸽派”信号,即未来两年将继续保持小幅加息的节奏,不会加快升息步伐。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认为,美联储最初会不情愿大幅加息,以免对冲特朗普政府刺激经济复苏的效果。 国际金融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罗宾·布鲁克斯强调,避免美元汇率过度升值是美联储采取小幅渐进加息的重要原因。

全球加息或成大概率事件

因奉行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香港金融管理局14日宣布,基本利率根据预设公式上调25个基点至1.75厘,即时生效。 在此之前,全球还有一些主要经济体先后宣布开启加息周期。 随着世界经济状况日益改善,主要经济体保持好于以往的复苏态势,过去几年全球货币政策明显分化的局面将一去不返,随之而来的大概率事件将是全球货币政策发生转向,此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抵御严重衰退的宽松货币政策,甚至是超宽松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将缓慢而谨慎地回归正常化。

回到2013年12月,在经济持续复苏的背景下,美联储在当月政策例会后宣布,从2014年1月起小幅削减月度资产购买规模,将长期国债的购买规模从450亿美元降至400亿美元,将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购买规模从400亿美元降至350亿美元。 这被市场理解为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第一步。 从那时起,美联储成了全球货币政策制定者中的“孤独者”,也为之后数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呈现分化格局埋下伏笔。 到了2015年12月16日,美联储终于宣布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25个基点,到0.25%至0.5%这一区间,为2006年6月以来美联储首次加息,也是美国货币政策回归中性水平的最强信号。 2016年,美联储继续加息,但其他央行不为所动。

形势在2017年发生了转变。 加拿大央行于今年7月和9月两次加息,成为美联储的“追随者”。 进入11月,英国央行和韩国央行也做出了类似决定。

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11月初宣布,将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至0.5%,这是自2007年7月之后英国央行首次加息。

根据当天公布的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纪要,该委员会以7比2的投票结果决定提高基准利率,并一致通过继续执行宽松措施,包括继续购买100亿英镑的英国公司债券,维持4350亿英镑的金融资产购买规模。

月底时韩国中央银行(韩国银行)将基准利率从1.25%上调至1.50%。 这是韩国央行2011年6月以来首次出台加息政策,也是维持利率连续16个月不变之后首次调整。 韩国央行当天举行金融货币委员会全体会议,经过投票作出上调基准利率的决定。 韩国央行发表声明说,作出加息决定是因韩国经济复苏势头良好。 声明说,金融货币委员会认为,韩国国内经济强劲增长趋势持续,国内消费温和增长,投资领域发展积极,同时出口保持高增长率,国内经济增长率有望超过此前预期。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欧元区经济今年复苏势头良好,前几年苦苦支撑的欧洲央行10月底在法兰克福宣布,维持欧元区现行的零利率政策不变,但将每月购债规模缩减一半。 此举表明欧洲央行审慎开启了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序幕。

全球范围内更多央行投身加息阵营,一方面是因各自经济保持良好复苏态势,有必要对过去执行的宽松货币政策进行调整。 根据经合组织的判断,全球多个主要经济体今明两年有望加速增长,反映出全球经济的复苏步伐变得更加同步;另一方面,一些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已经呈现走高态势,也引起了货币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此外,美联储连续加息,势必产生外溢效应,提高本国利率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应对之策。 有分析指出,进入2018年,还会有其他央行主动或被动地投身加息阵营。

还有报道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助理主任詹姆斯·丹尼尔表示,美联储加息政策已被市场大部分提前消化,去年以来中国资本外流压力明显减小,同时外汇储备水平非常充足,预计美联储加息不会对中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对更多新兴经济体来说,美联储连续加息,将提高资金流失的风险。 国际金融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加速且全球风险偏好上升,对冲了美联储执行货币政策正常化措施的冲击,预计今年流入新兴经济体的国际资本将增至1.1万亿美元,但对美联储的未来行动仍要加以警惕。 国际金融协会全球资本市场高级主管索尼娅·吉布斯表示,国际资本流动仍将受到美国通胀率和美联储货币政策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国际债券收益率上涨速度快于预期,可能导致一个更具挑战性的局面,尤其对新兴经济体债务流动来说,更是一大威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发出警告,一旦全球通胀率大幅回升,主要央行突然收紧货币政策,就有可能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该组织预计,在利率大幅上升以及股价和房价降幅超过10%的情况下,全球经济将会出现衰退,新兴经济体将面临资本外流的巨大风险。

为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议,美联储、欧洲央行等主要央行应清楚地向市场传递缓慢退出货币刺激政策的计划,以避免市场动荡,金融监管机构应采取宏观审慎政策以降低杠杆率,控制金融风险。

明年不就知道了吗?

美联储对全球经济影响有多大?

当前,全球经济仍处“寒冬”之中,为了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的泥潭,各国政府在2009年继续实施大规模的救市计划。 截至目前,在这些救市计划中,对全球震撼最大的还是3月18日美联储宣布收购1.15万亿美元国债和抵押贷款债券的决定,因为这一决定表明,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美联储大胆采取了俗称“印钞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全球最主要的经济体、这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全球经济走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政府的任何决策都会对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制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必将对全球经济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一、经济形势恶化,美联储不得不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俗称“印钞票”,是由日本央行2001年提出的,指一国货币当局通过大量印钞、购买国债或企业债券等方式,向市场注入超额资金,旨在降低市场利率,刺激经济增长。 该政策通常是在常规货币政策对经济刺激无效的情况下才被货币当局采用,即存在流动性陷阱的情况下实施的非常规的货币政策。 美联储超预期的宣布计划购买1.15万亿美元的国债和抵押贷款债券,正式启动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种非常激进的货币政策,美联储通过这种方式启动巨额注资计划,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当前,利率等常规货币政策已无实施空间,美联储此举是不得已而为之。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已经用尽了利率政策,联邦基准利率从5.25%一路下调至0~0.25%。 在利率政策已经到头的情况下,美联储不得不实施数量扩张政策,以继续维持促进经济扩张的动力;其次,自去年以来,美债一度因具有避险功能而大受欢迎,但是,长期的美元贬值和债券信用违约风险,再加上亚洲买家的外汇储备增长停滞或减少,美债成为烫手山芋。 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投资者采取了大量抛售长债换成短债的方法试图规避风险,这推高了长期国债的利率,为此美联储不得不自行购买长期国债以降低其利率;最后,美联储此举本身表明美国经济已经到了非常危急的境地,这是非常状态下采取的非常政策。 就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美国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2月份美国失业率进一步攀升至8.1%,这一数字创下了近25年来的新高,2月份信用卡违约率也已经上升至20年的新高。 二、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一方面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使市场利率维持在非常低的水平,促使银行放贷,从而刺激投资和消费,有助于经济复苏;但是,另一方面却埋下通胀的隐患,在经济增长停滞的情况下,或许会引发更为严重的滞涨,而且还会导致本国货币大幅贬值,在刺激本国出口的同时,恶化相关贸易体的经济形势,产生贸易摩擦等等。 对于美国这种世界经济霸主而言,实施这种激进的政策对其本国和全球经济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 1.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或有助于美国经济尽快走上复苏之路美联储此次大胆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初衷在于压低抵押贷款和其他消费者贷款的利率,刺激支出以帮助振兴美国经济。 对于此次巨额购债计划能否帮助美国摆脱70多年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当前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不过至少从理论上来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助于美国经济走上复苏之路。 美联储此次购债计划包括购买3000亿美元的长期政府债券、7500亿美元的由“两房”担保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最高1000亿美元的机构债券。 美联储收购美国国债将推高国债价格,压低收益率,有助于长期利率水平走低。 相应地,由于许多贷款和证券资产的利率都以美国国债为基准,还会带动其他各类利率回落,从而刺激投资和消费。 另外,本次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能否复苏是美国经济能否走出衰退的关键。 美联储购买“两房”担保的房产抵押债券,将直接推低抵押贷款利率。 受美联储巨额购债计划影响,3月20日,由“两房”发行的抵押贷款为支持的抵押贷款收益率下跌至两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表明美联储的购债计划可能将在很短时间内将新贷款的利率推低至历史新低,从而吸引购房者重新进入市场,促使房地产市场尽快复苏,从而稳定美国经济。 2.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埋下全球通胀隐患美联储宣布开动印钞机,向市场巨额注资后,市场最为担心的是美联储此举将导致美元走软、商品价格上涨,埋下全球通胀的隐患。 受美联储巨额注资计划影响,近日,美元指数从高位快速回落,同时受美元贬值影响,原油、黄金和有色金属价格暴涨。 由于世界主要商品定价均以美元为基准,美元贬值或将引发新一轮资源价格上涨,这虽然会使得世界通缩局面缓和,但也埋下了通胀的种子,而且,如果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未能使美国经济走上复苏之路,经济不景气或将导致出现滞涨现象。 另外,当美联储大举发行货币后,其它国家也不愿意看到本国货币大规模针对美元升值,反过来促使其他国家央行扩大货币的发行,以至于整个资产的价格会逐步上升。 近期,英国、日本等国央行已经先后宣布在二级市场购买大量本国国债,这意味着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开始奉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胀可能随之而来。 3.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恶化相关贸易体的经济形势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会导致美元走软,其后果除了促进商品价格上涨外,还将导致其他货币针对美元大幅升值。 事实上,美联储宣布巨额注资计划当日,世界主要货币就针对美元大幅升值,其中欧元升值3.5%,日元升值2.4%,英镑升值1.6%,加元升值1.7%。 这将削弱相关贸易体对美国的出口能力,尤其对于那些处于金融危机漩涡中的出口导向型新兴经济体而言,美联储此举将对其造成雪上加霜的打击,并有可能引发贸易摩擦。 4.美联储大举购债降低相应持债国家的外汇资产价值虽然本次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但是由于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美元独一无二的国际地位,美债一度因避险功能而大受欢迎,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政府的外汇资产中,美国国债占有重要地位。 美联储大举购买美国国债将推升美国国债价格,降低其收益率,3月18日当日,美国基准10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就从3.01%骤降至2.5%,创1981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这将导致相应持债国家的外汇资产存在巨大的贬值风险。 对于美国而言,美元贬值和国债收益率降低都将可能导致巨额外资从美国流出,对于当前仍处于金融危机漩涡中的美国经济而言,也是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 三、中国政府如何应对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作为美国的第一大债权国和主要贸易伙伴,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将导致中国面临多重压力,对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积极应对。 首先的压力是外汇资产的保值。 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占据半壁江山,美元贬值和美债收益率下降将直接导致我国外汇资产大幅贬值。 降低贬值风险最主要的途径是多元化外汇储备资产的投资方向,从而降低美元资产所占比重。 从当前全球经济形势来看,在资产价格处于相对历史低位,且未来存在较大通胀隐患的情况下,增加黄金和能源等资源类产品及相关企业的投资,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是人民币汇率问题。 美国是我国第二大出口国,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对于因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而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外贸出口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此,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至关重要。 另外可以加大对其他贸易伙伴的出口力度,从而减弱美元贬值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或者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缓冲美元贬值对我国出口行业的冲击。 最后,由于国内信贷大量投放、资源价格改革等因素影响,已经具有潜在的通胀风险,如果国际性的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将会助推这一趋势。 对于这一状况需要政府密切关注市场变化,适时灵活调整相关政策,将通胀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很多副作用,是一种非常激进的货币政策,美联储是不得已而为之。 而美国作为全球最主要的经济体,美联储的量化货币政策将对全球经济形势产生重要影响。 对于美联储此举对我国产生的巨大压力,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并积极应对,尽量减少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副作用。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33730.html
这部神作终于上了! 等了42年
最后的枪手部落!中国唯一不禁枪的村庄 男女老少人手一把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