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财险迎新规 明确准入门槛

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互联网财产保险的业务范畴、业务经营条件、可以拓展经营区域的险种范围和业务监管要求。

业内人士表示,通知旨在进一步规范该领域的业务活动,有效防范行业风险,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财险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家保险公司打出的保险广告牌。(图片由CNSPHOTO提供)

明确经营条件

近年来,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发展迅速,为人民群众消费、出行等提供了多样化的保障服务,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新市民等社会治理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通知作为《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配套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互联网财产保险的业务经营条件。

通知明确,互联网保险公司之外的财产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应符合以下条件:最近连续四个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20%,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75%;最近连续四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B类及以上;金融监管总局规定的其他条件。

互联网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应符合《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有关条件,且上季度末偿付能力、风险综合评级满足前款要求的指标。

业内人士表示,相较于2021年原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的准入门槛有所降低。

在保险公司最新一季度的偿付能力情况披露中,富德财险、安华农险、都邦财险、珠峰财险、前海联合、渤海财险、华安财险7家公司风险综合评级为C,安心财险风险综合评级为D。这也意味着,这8家公司将被新规“拒之门外”。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快速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但也存在一些风险和问题,如产品的设计不够规范、保险公司的合规管理不足等。因此,加强和改进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通知的发布体现了监管机构对互联网保险业务发展的关注和规范意图。

确定产品范畴

通知提出,支持财产保险公司依托互联网特定场景开发小额分散、便捷普惠的财产保险产品,提升保险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得性。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认为,普惠保险是保障社会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支持财产保险公司开发小额分散、便捷普惠的财产保险产品,有助于扩大保险覆盖面,让更多人群享受到保险保障。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小额分散、便捷普惠的财产保险产品能够降低消费者的购买门槛,提高保险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这对于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和增强保险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依托互联网特定场景开发的保险产品,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在业务经营区域拓展上,通知明确,符合条件的财产保险公司,原则上可将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的经营区域拓展至未设立分公司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并及时向拓展地的派出机构报告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拓展情况。

不过,财产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船舶保险、特殊风险保险等险种,原则上不得通过互联网方式拓展经营区域。

通知明确,严控财产保险公司通过互联网方式将机动车辆保险经营区域拓展至未设立分公司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具备较强的风险管理、内控管理和综合服务能力,匹配相应地区市场环境、市场容量、商业需求、竞争程度等,满足相应区域监管要求的,可经金融监管总局审慎评估后实施。

数据显示,机动车辆保险在财险公司各业务中原保险保费收入占比最高。今年上半年,财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为9176亿元,机动车辆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4311亿元,占比近一半。

王鹏认为,支持产品创新、提升服务便利性、规范市场秩序等措施,有助于促进保险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同时,这也体现了监管部门对于金融风险防范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高度重视。

坚守风险底线

通知坚持为民监管的原则,重点加强经营行为规范、落地服务等方面的监管,增强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的透明度和保险服务的可获得性,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

通知明确提出,严禁财产保险公司将线下业务通过互联网方式拓展经营区域,规避属地监管。

“属地监管是保障保险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袁帅认为,严禁财产保险公司通过互联网方式拓展线下业务经营区域,可以有效防止保险公司规避属地监管,确保监管政策的落地执行。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具有跨区域、跨行业的特性,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通过加强属地监管,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风险点,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同时,加强监管还可以促进保险公司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此外,通知还明确,保险机构应建立保险合同批改、退保、理赔和投诉处理等全流程服务体系,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利,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收集、处理及使用个人信息。

在落地服务方面,通知明确财产保险公司法人机构对落地服务承担最终责任,对金融消费者投诉和意见处理承担主体责任。

天使投资人、互联网专家郭涛认为,政策不仅是对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的一次全面规范,更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普惠金融的重要举措。保险公司需积极调整策略,把握政策导向,实现合规与创新并行,以更加灵活的姿态应对市场变化,保持核心竞争力。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通知自下发之日起实施,新开展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须符合通知各项条件和规定。对于已经开展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的财产保险公司给予过渡期。财产保险公司应在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推进整改,于2024年12月31日前全面符合通知各项要求。


保险业迎来高质量发展机遇期

编者按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保险业创立的70年。 1949年10月20日,第一家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诞生。 但到1958年,国内保险业全面停办,只保留国际业务。 直到1978年,国内保险业才逐步恢复,到1982年全部开展业务。 从1980年到2018年,保险业规模从不足5亿元发展到2018年的3.8万亿元,全球排名从68位增长到第2位,在全球保险市场中的份额从不足0.1%到11%。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人们的保险意识和风险保障需求日显增加,保险业加快发展显得越来越紧迫。 本报记者 刘慧 为了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国务院日前对《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部分条款进行修改。 新规放宽了外资保险公司的准入限制,鼓励更多有经营特色和专长的保险机构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寿表示,“希望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 目前,我国保险业形成国有、民营和外资等多元股权结构,其中,民营资本在保险公司总股本中,占比达到了49%。 外资保险公司在华资产占比为6.36%。 刘福寿表示,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构建公平一致的市场环境,将更有利于银行业、保险业充分竞争,优化股权结构,规范股东行为,形成合理多样的市场体系。 保险业要服务于实体经济 “国内的保险市场从独家垄断向多家经营竞争方向发展,到目前为止,中外资各类保险公司共计229家,中国市场的大门已逐步打开。 ”中国保险学会会长董波在2019中国银行保险业国际高峰论坛上表示。 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境外保险公司在我国设立了59家外资保险法人机构和131家代表处。 刘福寿表示,多数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具有资金实力、良好信誉,具备先进管理经验、专业知识和优秀人才,为国内银行保险机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有利于我国中资银行保险机构审视自身不足,加快改革发展。 国务院新规降低了外资保险公司的准入门槛,对申请设立外资保险公司的外国保险公司,取消“经营保险业务30年以上”和“在中国境内已经设立代表机构2年以上”的条件。 董波认为,这表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在加快,门越敞越大。 在世界500强榜上,国际保险巨头都进入了中国。 保险业已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作为国家级金融创新示范区,由中国银保监会、北京市政府共同打造的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将承担开放的重要任务。 北京市副市长杨斌表示,今年上半年,北京金融业增加值占比高达19.3%,与纽约、伦敦等国际金融城市基本相当。 北京市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参与北京服务业的扩大开放,对外资金融机构建立服务管家制度等,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专家们表示,金融业、保险业最大的任务是服务实体经济。 董波表示,保险起源于海上贸易,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现代保险本身也是一种以市场经济的手段化解风险的制度安排。 保险业之所以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改革开放。 保险业本身是经济的助推器和 社会 的稳定器,更需要自身的稳定和安全。 保险业本身要秉承诚信的原则,以诚信为核心的保险文化如果在行业内推广,保险业才有发展空间,才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保险业是 社会 经济风险管理人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邢炜表示,保险业的 历史 可追溯到14世纪。 保险业发展早期是财产保险占主导,19世纪以后,人身保险的分量越来越大。 国际保险业以欧美为代表,总体上保持了稳定的发展过程。 2018年度,全球的保险费达到5.19万美元。 保险业在灾害事故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是 社会 经济的重要风险管理人,这个角色越来越突出。 但从 历史 角度看,我国保险业的发展 历史 是断档的。 “保险业是舶来品,但目前来看,我们还没有‘舶来’。 ”邢炜表示,从全 社会 的风险管理,再到专业能力、制度框架,保险业的发展有很多空间。 在财产保险方面,看似产品数量不少,但保险保障的范围狭窄,一个机动车辆保险就占财险的大半业务量。 社会 和居民需要的其他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一直没发展起来。 在人身保险方面,寿险业遇到理财市场的竞争。 人身保险的保费规模看似巨大,但真正体现长期寿险的保障功能,这个功能占比就很低。 中国保险市场还处在低层次竞争的阶段,要尽快引领这个行业走上高质量发展阶段。 邢炜表示,目前金融业、保险业最大的任务是服务实体经济,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推进金融业、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依托的是 科技 进步,通过 科技 的赋能,实现金融业、保险业新旧动能的转换。 经济韧性与再保险活动密不可分 “从数据来看,经济增长最快的市场是谈金融开放谈得最多的市场。 因为贸易的增加对实体经济会有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会增加金融业务。 ”德国慕尼黑再保险集团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门哈特(Michael Menhart)表示。 门哈特以再保险举例,再保险业务并不是能自成一派的,必须要和金融机构紧密合作,必须放在经济的大环境之下,还必须帮助到实体经济。 “我们要引入新的制度,必须要去扶持新的公司。 ”经济的韧性跟再保险活动也密不可分,尤其在一个开放和全球化的市场中更是如此,这意味着要不断加强宏观经济的韧性,来应对各种冲击,比如自然灾害的再保险等。 同时,也有由于人的错误造成的灾难,比如之前的金融危机,信用再保险、抵押再保险和其他再保险形式,可以有效帮助把整个金融体系的开放性和韧性建立起来。 他预计,到2030年,中国保险市场将是全世界增长幅度最大的国家,会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再保险市场。 英中贸易协会中国区总裁汤姆·辛普森也表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金融业进一步开放,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多参与中国市场的机会。 北京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下一步,中国银保监会将进一步优化银行业、保险业投资和经营环境,激发外资参与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活力,丰富金融服务和产品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参与中国银行业、保险业对外开放进程,共同构建更加开放、互利共赢的金融市场。

浅析中国保险监管模式

《保险法》规定,对于保险险种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监管分为审批和备案两条轨道。 此前依据《关于实施<财产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除机动车辆保险、非寿险投资型保险、保险期间超过1年期的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产品均需报银保监会审批外,其它保险则只需报保监会备案。 此次银保监会对财产保险产品的备案范围和监管方式作出重大调整,首次将1年期以上保证保险产品纳入备案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2019年10月的征求意见稿,《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财产保险公司产品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简称“通知”)删除了融资性保证保险产品由银保监会负责备案并监管的规定。 因此随着此次通知的下发,保证保险行业全面迎来备案制,此后保证保险产品均由相关银保监局负责备案并监管。

1、分类备案,属地监管

此次通知的发布,首先带来了保证保险产品备案和监管权限自银保监会至银保监局的下放。 从产品备案上看,1年期以上的保证保险产品不再需要先行获得银保监会审批,融资性保证保险产品亦无需如此。 保证保险产品在经营使用后,须由财产保险公司总公司作为产品备案申报主体,向总公司营业场所所在地银保监局(产品使用范围超过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或产品使用地银保监局(产品仅在某一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备案。 具体而言,保证保险产品首先通过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财产保险公司备案产品自主注册平台”报送,平台对提交的注册材料进行自动审核,对材料完整的实时予以注册,产品注册完成后即可使用;而后方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通过“保险产品电子化报备和管理信息系统”向银保监局备案,由该系统进行备案及发放备案号等后续操作。 相应的,通知要求所有产品的备案材料均以电子化方式报送,这也有助于解决传统纸质备案的弊端,提高监管效率。

从产品监管上看,融资性保证保险产品无需由银保监会监管,保证保险产品将由银保监局进行属地监管,统一由银保监局跟踪监测、防范潜在风险、实施非现场检查。 为系统防范风险,通知也要求除一般备案材料外,融资性保证保险产品还应提供公司产品管理委员会审议情况、风控措施等材料,辅助银保监局备案及监管。 结合此前银保监会下发的《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不难预测融资性保证保险产品的监管力度将逐渐加大。

2、事中、事后监管强化

此次通知的落实,也将推动保证保险产品走向“后监管时代”。 从审批制到备案制,险种报备从产品审批转为自主、在线、实时的产品注册,险种监管也由事前审批改为事中、事后监管。 围绕事中监管,通知要求银保监局对问题产品及时采取监管措施,并引导银保监局强化其对于条款费率、风险控制等的事中监管,不断提高产品监管专业化能力和水平,如从资产负债匹配、信息披露、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保险资金运用监管。 围绕事后监管,通知着重强化了产品退出机制,明确问题产品一经发现,将责令停止使用、限期修改;情节严重的,还将在一定期限内禁止财险公司申报新产品。

对于监管部门而言,此次改革一方面能够在放开前端的同时着力于管住后端,进一步提升监管效率;另一方面,这有利于促进保险监督管理系统转变政府职能,将保证保险产品的制定权交给市场主体、将选择权交给消费者。 对于财险市场而言,此次改革能够激发行业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保险公司可以自主拟定保证保险条款与费率,而后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更新,最终诞生的保险产品将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因此随着产品供给端的放开与准入门槛的降低,保证保险市场化也能相应提速。 当然在保证保险的市场化进程中,监管部门也应谨防自由竞争可能带来的无序竞争,维护保证保险市场秩序和产品生态走向有序和多元。

3、财险公司主体责任提升

在部署行业自律与属地监管之外,通知还强调了财险公司产品管理的主体责任,对财险公司的产品管理管控能力和风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具体而言,保险公司对保证保险产品开发、设计、销售负主体责任。 在产品开发方面,保险公司应全面清查存量产品,通过法律审查、精算审查、合规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产品予以清理和修订,也应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设计后续产品,提高险种开发质量。 在产品使用方面,保险公司应通过内控制度落实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的主体责任,并通过风控制度落实风控合规主体责任。

另外对于保证保险来说,保险公司还需重点落实保证义务履行、信用风险管控的主体责任,发挥保证保险产品在社会信用管理中的增信保障作用。

保证保险产品的“审批改备案”,在强化监管的同时也将有力促进创新。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此次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更启示其抓住监管导向,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水平,面向市场深耕细作。

今年保险业将有哪些精彩看点

2016年以来,为切实防范风险,保监会密集出台了多项监管规定,加大对重点公司、重点产品的监管力度。 从2017年1月1日起,靠中短存续期产品“发家致富”的人身险公司将被严格限制,激进的险资举牌行为将得到遏制。 那么,2017年保险业还将有哪些新看点?看点1理财险急刹车一些公司通过负债端期限短、收益高的万能险抢占市场进行“长险短卖”,而资产端又集中投资于股权、不动产等变现能力较差的资产来“短钱长配”,从而引发期限错配,流动性风险可想而知。 2016年,保监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万能险进行监管,3月发布通知从销售端限制短期万能险的销售,9月明确监管新规从产品设计端和投资端独立账户进行细化监管。 2016年监管层对于短期万能险的趋严监管可谓不遗余力。 去年二季度伊始,行业主体便开启了保费结构的调整,行业万能险整体降温,大部分公司万能险增速放缓,万能险结算利率持续回落。 预期2017年万能险定价利率和负债成本将进一步回落,产品激进定价和高结算利率行为将受到显著遏制,业务结构将逐步优化。 看点2健康险要爆发自2013年起,相关部门陆续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等,均对发展健康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方向,尤其是在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险、与医院深度合作等方面,未来前景广阔。 数据显示,商业健康险同样实现了高增速发展,去年1-11月,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3841.8亿元,同比增长73.08%,占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的18.21%,一年便提升了3.65个百分点。 平安证券的研报显示,2006-2015年的十年间,我国健康险保费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118.4%。 如果以新“国十条”所定位的保险密度发展目标来计算,我国健康险规模在2020年将达到1.5万亿元。 看点3举牌更理性随着险资举牌的愈演愈烈,保监会加大监管力度,明确表示对于激进的股权投资行为会采取必要的措施,不支持保险资金短期大量频繁炒作股票,未来,预计在低利率、优质资产荒的背景下,险资举牌仍会持续,但激进的险资举牌行为将得到遏制,险资举牌将更加规范,股权投资以财务投资为主、战略投资为辅,少量的战略投资应当以参股为主。 数据还显示,自2016年四季度以来险资再度站上风口浪尖,但相较于2015年,险资整体举牌规模已缩减了很多。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年有超过60起举牌事件,至少30家上市公司被险资举牌。 而截止到2016年11月底,险资举牌上市公司仅不到10家,且大多集中在下半年。 看点4牌照争夺降温保险牌照持续走热,引各路资本争相竞逐,目前仍有约200家公司排队静候新牌照,但随着保监会不断抬高股东准入门槛,这一现象将在2017年降温。 近日,保监会对外征求意见进一步严格股东准入标准。 此征求意见稿对保险公司股权的性质、转让、投资、比例等均进行了细致的规定。 保险公司的股权更加趋向分散化,外来入股或对外转让被严格限制。 以投资为目的的保险公司将逐步被迫转型或退出,以回归传统保险业,实现“保险姓保”的目的。 有机构预测,2017年监管批筹的保险公司序列将与2016年的情况较为相似:传统寿险、财险公司按节奏批筹;符合监管倡导方向、保险业发展趋势的细分专业化保险公司获批成功率较高。 看点5保险精准扶贫保监会一边在圈定保险牌照审批四大硬指标,一边又给排队拿牌照的各路资本指出一条明路。 保监会明确优先支持中西部省份设立财产保险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支持在贫困地区设立服务民生的专业性保险公司,开展相互保险试点,支持贫困地区企业投资保险业。 保监会还表示,将支持少数民族地区保险公司双总部发展,支持贫困地区保险公司开展与扶贫密切相关的保险业务。 此外,还鼓励保险公司在贫困地区设立与保险产业链相配套的非保险子公司,提供医养护理、客服后援、汽车维修等多门类培训;鼓励保险机构呼叫中心、后援中心和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等项目转移落户到贫困地区。 看点6车险电子化加速推广对广大车主来说,给爱车投保交强险和商业车险后,时不时地还会遇到纸质保单丢失、交强险粘贴标志损毁等麻烦。 经过两年的试点后,2016年12月28日起,北京地区将全线启动交强险和商业车险电子保单,正式开启车险保单“无纸化”时代,而2017年车险保单电子化加速全国推广。 目前,在北京经营车险业务的40家保险公司在销售交强险和商业车险时,将不再统一印制和签发纸质保单、纸质交强险标志。 保险公司将给消费者发送手机短信,消费者点击短信中的链接,或登录保险公司官网查询、下载保单。 同时,北京地区的保险公司配套推出电子发票,供车险消费者选择使用。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huangtou/13924.html
王海霞赴基层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并调研商贸 文旅工作
这位导演父亲可是真爱他的女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