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摇摆不定 美媒 给消费者和企业带来压力

美国经济

中新网8月13日电 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12日刊登了一篇题为《美国经济是否已到衰退临界点?》的评论文章。文章称,随着美国经济在软着陆和衰退之间摇摆不定,不确定性给消费者和企业带来了压力。

文章指出,最近,美国似乎都在走向软着陆——通胀回落,就业率保持高位,经济增长也持稳。然而,过去几周发生的一些事件让人们不那么看好这一前景,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上升,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表示,美联储需要更迅速地降息,以避免经济衰退。

美国经济摇摆不定

"这种不确定性给试图作出开支决策和规划的大大小小的消费者和企业带来了压力。"文章强调。

文章举例称,迪士尼日前表示,主题公园业务收入下降,部分原因是需求疲软。该公司指出"经济不确定性正在影响消费者",并预计在旗下主题公园的消费需求将持续走软。包括Airbnb、麦当劳和复合地板公司Trex在内的其他几家公司,也已发出消费需求减弱的信号。

"消费者支出在美国经济中占比约三分之二。当消费者捂紧钱包时,可能会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企业也许会采取行动削减成本,通常是裁员。"文章写道。

经济学家

文章还援引密歇根大学消费者调查主管Joanne Hsu在7月份报告发布后的话称,"这项调查显示,尽管消费者信心远高于2022年中期的历史低点,但在高物价拖累人们情绪、尤其是低收入人群情绪的情况下,消费者信心依然谨慎。"

文章指出,美国投资银行和金融服务公司Piper Sandler的首席全球经济学家南希·拉扎尔(Nancy Lazar)称,中等收入消费者的信心处于衰退区域,就连高端消费者也开始陷入困境。

文章称,消费者情绪不稳定的迹象在最近的企业财报中反复出现。Trex于8月7日曾提醒投资者,该公司中端产品的需求正在减弱。能量饮料制造商Monster Beverage将旗下能量饮料销售疲软归因于蓝领客户感受到的压力。这两家公司的股价在公布最新业绩后均大幅下跌。

此外,文章还采访了很多普通美国民众,他们通过各种方法希望能安然度过预计即将到来的经济不确定性。

在菲尼克斯一所私立高中教西班牙语的亚伦·阿里斯门迪(Aaron Arizmendi)2023年放弃了更换自己那辆2009款雷克萨斯(Lexus)的计划。近年来,他也对支出非常谨慎,担心高物价会侵蚀积蓄,并减少了外出就餐的次数,推迟了一些家庭装修。

最近的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了这种谨慎。"我对把钱花在哪里要谨慎得多了,"41岁的阿里斯门迪说。


关于美国这个国家

美利坚合众国 政府政治体制为宪政联邦共和制独立1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 大陆会议在费城正式通过《独立宣言》,在独立战争后,1783年9月3日,美国与英国签订《巴黎条约》,从此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 面积 美国数据:美国国土面积9,629,091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3名,次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国家总审计局)或9,826,630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3名,次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中央情报局)。 其中水域面积664,707平方公里(6.76%)。 人口3.亿(2008年估值,世界国家和地区第3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次于中国、印度)[5],人口密度31人/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77名)。 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14.264万亿美元(2008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1]。 人均GDP 46,859美元(世界国家和地区第6名,次于新加坡、文莱)。 国内生产总值(名义)14.264万亿美元(2008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人均GDP 46,859美元(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5名,次于澳大利亚、比利时)。 资源自然资源丰富。 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钾盐、磷酸盐、硫磺等矿物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战略矿物资源钛、锰、钴、铬等主要靠进口。 探明煤储量35,966亿吨。 探明原油储量270亿桶。 探明天然气储量56,034亿立方米。 森林面积约44亿亩,覆盖率达33%。 南北战争引起南北战争的原因,不单是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的问题,还包括了思想上的冲突。 内战暴露了美国的弱点。 对这个国家的存在,作了一番考验。 经过了这次考验, 美国才步向一个中央集权化之现代国家的坦途。 南北之间,为奴隶问题而起争执,南方在全国政治上的主要方针,就在保护和扩大“棉花与奴隶”制度所代表的利益;而北部各州,主要是制造业、商业和金融的中心,这些生产无需依赖奴隶,这种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冲突都是由来已久的。 1860年代初期,11个南方的州脱离联邦,另组政府,北方则表示,为了统一将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1861年,内战爆发了,这场美国人面对面的流血战,打了四年,南方遭到严重的破坏,而且留下深深的伤痕。 1865年,北方战胜了,这项胜利不但显示美国恢复统一,而且从此全国各地不再施行奴隶制度。 工业化与改革19世纪初期,美国开始工业化,而内战之后则步入成熟阶段。 在从内战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到50年时间内,美国从一个农村化的共和国变成了城市化的国家。 机器代替了手工,产品大量增加。 全国性的铁道网,增进了货品流通。 应大众的需要,许多新发明应市了。 银行业提供贷款,促成工商业经营的扩大。 故从1890到1917年的近30年间被称为所谓“进步时期”。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美国被卷入大战漩涡中,并且在世界上尝试扮演新的角色。 世界的新地位在战后的10年间,美国的社会与文化可说是个无生气、无感情、属于商人阶级的10年。 据1929年统计,居城与居乡的比率是56:44,这时举凡现代生活的特色,诸如汽车、电话、收音机、洗衣机,已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战后经济呈现极度的繁荣,原因有二, 一为政府不再干涉私营企业且有立法保护之;二为新技术的带动。 虽然经济成长很快,但是基础不稳。 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影响的不只是美国,世界各国都受到它的打击。 经济大恐慌使上百万的工人失业,大批的农人被迫放弃耕地,工厂商店关门,银行倒闭,一片萧条。 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总统,他主张政府应拿出行动来结束经济大恐慌,新政府虽然解决了许多的困难,但美国的经济还是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苏醒起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轴心国的战败、英法实力的衰退,美国和苏联成为了超级大国,世界被分成了东西方两大阵营。 美苏及其各自阵营分别在军事、政治、经济、宣传各方面加紧准备,一如战时。 这种状态,被称为“冷战”。 冷战结束美国历史自1960以来,许多方面仍是战后发展的延续。 经济方面除了周期性的不景气,仍旧是不断膨胀;从城市移居到郊区的人口继续增加,1970年,居郊人口超过了居城人口。 1960年初期,黑人问题成为美国内部最主要的问题。 1960年代中期,许多美国人开始不满政府的对外政策。 此外,由于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集中,60年代后期,生态环境的污染广受注意。 70年代初期,由于能源危机而导致的经济萧条是大恐慌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一度复苏。 但到70年代未期,又出现通货膨胀。 1976年,美国建国200周年,全国举行各项庆祝活动。 美国在冷战中最终拖垮了苏联,1991年,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两大阵营之间意识形态的壁垒也被打破了。 1981年4月12日,美国成功发射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将人类又带入另一个太空新纪元。 恐怖袭击与反恐政策在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使美国的外交政策集中于对付恐怖主义威胁。 美国政府开始了反恐战争和行动,在2001年10月推翻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后,又在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侯赛因的政权,建立了伊拉克临时政府。 四、政府政治始建于1793年的美国国会大厦与和平纪念碑1776年7月4日制定了宪法性文件《联邦条例》。 1787年5月制定了宪法草案,1789年3月第一届国会宣布生效。 它是世界上第一部作为独立、统一国家的成文宪法。 两个世纪以来,共制定了27条宪法修正案。 重要的修改有:1791年9月由国会通过的包括保证信仰、言论、出版自由与和平集会权利在内的宪法前10条修正案,后通称“民权法案”(或“权利法案”);1865年和1870年通过的关于废除奴隶制度和承认黑人公民权利的第13条和15条修正案;1951年通过的规定总统如不能行使职权由副总统升任总统的第25条修正案。 宪法的主要内容是建立联邦制的国家,各州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包括立法权;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鼎立,并相互制约。 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总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职权集中于总统一人,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不对国会负责。 总统的行政命令与法律有同等效力。 总统通过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 政府内阁由各部部长和总统指定的其他成员组成。 内阁实际上只起总统助手和顾问团的作用,没有集体决策的权力。 美国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美国参议院和美国众议院联合组成。 国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行政监督权、条约及官员任命的审批权(参议院)和宪法修改权。 对总统、副总统的复选权等。 两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参议员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 众议员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共435名,任期两年,期满全部改选。 两院议员均可连任,任期不限。 参众议员均系专职,不得兼任政府职务。 此外,国会可通过不需要总统签署的决议案,它们无法律作用。 国会对总统、副总统及官员有弹劾权,提出弹劾之权属于众议院,审判弹劾之权属于参议院。 美国设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法院、州法院及一些特别法院。 联邦最高法院由首席大法官和8名大法官组成,终身任职。 联邦最高法院有权宣布联邦和各州的任何法律无效。 联邦领地波多黎各自由联邦、北马里亚纳;海外领地有人居住美属萨摩亚、关岛、中途岛、约翰斯顿岛、美属维尔京群岛;无人居住贝克岛、豪兰岛、贾维斯岛、金曼礁、纳弗沙岛、帕尔米尔岛、威克岛。 六、外交军事外交美国具有全球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影响力,其外交政策走向一直是世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美国的外交关系规模是全世界最为庞大的。 几乎所有的国家在华盛顿特区都设有大使馆和派驻大使。 以色列、英国、加拿大和日本被视为是美国最亲密的盟友。 只有少数国家没有与美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包括古巴、伊朗、朝鲜、索马里和苏丹。 美国革命期间,美国与一些欧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说服了法国、西班牙、和荷兰协助对抗英国。 在接下来的开垦年代里,美国一直在亲法或亲英两个选择间摇摆不定。 当时美国对欧洲事务不愿插手,专注于北美的疆土开拓。 后来以门罗主义削弱欧洲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力,以确保在美洲地区事务的支配权。 美国的扩张政策陆续引发了与墨西哥和西班牙的战争,两战均以美国的胜利告终。 在南北战争中,美国指责英国和法国支援南部分裂的美利坚联盟国、并试图占领墨西哥,但在内战结束后,美国在北美洲的主导地位就再未受过挑战。 随著国力渐增,美国开始将注意力转向海外,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开拓。 为此,美国占领了太平洋的许多领土,包括夏威夷和菲律宾,迫使日本开放贸易,并与欧洲列强竞争在中国的影响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联合国的创建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且成为安全理事会的五名永久会员之一。 冷战期间,美国最初试图限制苏联于世界各地的影响力。 为了遏制苏联,美国、加拿大和10个西欧国家共同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联合盟国对抗任何向北美和欧洲的军事入侵,后来又有14个欧洲国家陆续加入了这一共同防御联盟,包括土耳其和一些前华沙条约成员国以及部分苏联加盟共和国。 出于政治上的现实考量,美国也与对抗苏联的共产主义国家结盟,例如中苏分裂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近年来,美国专注于自身的边界安全,防止非法移民和非法贩毒进入国内—尤其是针对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国家。 美国也致力于对抗恐怖主义和避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但其主要目标仍为保护在国内外的国家利益以及公民安全。 2004年,美对外政策继续以反恐和防扩散为核心,但受国内大选政治影响,重在求稳防乱。 布什政府下力气推动伊拉克战后重建,稳定伊安全局势,主导组建伊临时政府并向其交权,推动国际社会为伊重建出钱出力,减免伊债务。 以八国集团名义推出“大中东改革计划”,试图“民主改造大中东”。 坚持通过多边机制解决朝核问题,参加第二、第三轮北京六方会谈。 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法、德、英等国压伊朗放弃核计划。 宣布实施自朝鲜战争以来最广泛的全球军力部署调整,推进“防扩散安全倡议”。 较前重视大国合作,强调跨大西洋联盟的重要性,保持与俄罗斯关系总体稳定。 加大对亚太地区的投入,深化与日、澳等传统盟国的关系,巩固美韩同盟,赋予泰国、巴基斯坦“非北约主要盟国”地位,与印度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军事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掌握最高指挥权。 进攻性战略武器和核武器的使用权集中控制在总统手中。 国家军事指挥系统由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防部及参谋长联席会议组成。 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最高决策机构,由总统领导,成员有副总统、国务卿、财政部长、国防部长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参联会主席作为军事顾问、中情局长作为情报顾问列席。 国防部是总统指挥全军的办事机构。 参联会既是总统、国防部长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军事咨询机构,又是向各联合司令部发布总统和国防部长命令的军事指挥机关。 参联会和三军参谋部负责拟定作战计划并具体实施作战指挥。 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进一步调整军事战略,加快建立由核与非核进攻性打击系统、导弹防御系统和能迅速应付恐怖威胁的国防基础设施构成的“新三位一体”战略力量组合。 美军曾在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以及1948年至1973年期间实行过义务兵役制。 1973年,时任总统尼克松废除义务兵役制后,美军一直实行志愿兵役制至今。 美国是世界第一军事大国,美军现役部队人数约140万人,其中陆军50万人,海军和空军各35万人,海军陆战队18万人。 陆军分为10个战斗师和4个独立旅及装甲骑兵团;海军编制为5个舰队,共12个航母战斗群、11个两栖戒备大队、59艘攻击潜艇、117艘战舰和10个舰载机联队;空军编制为20个飞行联队(每个联队约74架战机);海军陆战队编制为3个师和3个勤务支援大队,装备3个飞行联队(约21个中队)。 美国在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数百处军事基地,海外驻军约为28.78万人。 美国的海外的军事基地大致划分为欧洲、亚太与印度洋、中东与北非以及美洲四大战略区。 2004年8月,布什总统宣布,美国将在未来的10年内把驻欧洲和亚洲的军队削减6万至7万人 。 2007年1月,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说,为了“反恐战争”的需要,他计划在未来5年内将美军现役部队的人数增加9.2万人 。 美军在全球设有五大战区司令部,分别是北方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中央司令部、欧洲司令部和南方司令部,分别负责全球几大区域的事务。 2007年2月,布什总统批准军方关于组建一个专门负责非洲事务的司令部的计划。 财政金融美国有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其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均居世界首位。 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生物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受此推动,美经济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增长期。 2001年美经济陷入短暂衰退,之后逐步复苏。 2008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高达14.334万亿美元(2008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名)。 人均GDP为47,025美元(世界国家和地区第6名)。 美国的经济体系兼有资本主义和混合经济的特征。 在这个体系内,企业和私营机构做主要的微观经济决策,政府在国内经济生活中的角色较为次要;然而,各级政府的总和却占GDP的36%;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社会福利网相对较小,政府对商业的管制也低于其他发达国家。 在全国各地区,经济活动重心不一。 例如:纽约市是金融、出版、广播和广告等行业的中心;洛杉矶是电影和电视节目制作中心;旧金山湾区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区是技术开发中心;中西部是制造业和重工业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车城,芝加哥是该地区的金融和商业中心;东南部以医药研究、旅游业和建材业为主要产业,并且由于其薪资成本低于其他地区,因此持续的吸引制造业的投资。 美国的服务业占最大比重,全国四分之三的劳力从事服务业。 美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了黄金、石油和铀,然而许多能源的供应都依赖于外国进口。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出口国之一,主要农产品包括了玉米、小麦、糖和烟草,中西部大平原地区惊人的农业产量使其被誉为“世界粮仓”。 美国工业产品主要包括了汽车、飞机和电子产品。 美国也有发达的旅游业,排名世界第三。 美国也是飞机、钢铁、军火和电子器材的主要输出国。 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毗邻的加拿大(19%),中国(12%)、墨西哥(11%)和日本(8%)紧随其后,每天大约有价值高达11亿美元的产品流经美加的国界。 美国经济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经济体。 美国经济高度发达,全球多个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而美国的证券市场被认为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 自从1980年代隆纳·里根的总统任期以来,美国增加了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运用,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并减少福利制度的规模,抛弃了自经济大恐慌以来长期实行的、偏向干涉主义的凯恩斯派经济政策。 也因此,美国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提供的服务比其他工业化国家都要少,降低国内的税赋,并更依赖于自由市场和私营的慈善机构上。 交通运输美国拥有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运输工具和手段多种多样。 2000至2003年产值分别为3137亿、3061亿、3104亿及3178亿美元。 与运输业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约占美经济总量的3%,吸纳了1/8的就业。 相较起于其他西方国家,由于汽车产业在美国的发展相当早,美国许多城市的发展都提前顾虑到了将城市和住宅区搭配道路网络的设计。 为了连结广阔的国土,美国设计并建造了高通行量、高速度的高速公路,美国的国家交通系统主要便是依赖这些高速公路网。 当中最重要的是州际高速公路系统的建设。 这些高速公路在1950年代经由当时的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授权建造。 根据2004年的数据,美国的公路总长为6,407,637公里,名列世界第一。 大城市里也有建设公共交通的系统,纽约市的地铁网络是当中最大的,也是世界上载客量最为沉重的捷运网络之一。 而区域铁路和公共汽车网络则延伸至长岛、纽约州、新泽西州、和康涅狄格州,都成为了世界上载客量最大的交通网之一。 但是普遍而言,美国城市的公共交通相对其他发达国家较为薄弱,人们出行更多的使用私人汽车。 美国建造了横贯大陆的铁路网络,用以在48个州之间运载货物。 美国铁路公司(Amtrak)所建造的铁路网也横贯了48个州中的46个,专门用于客运用途。 美国的铁路货运系统是世界最繁忙和先进的,且美国的铁路总长度位居世界第一。 然而美国铁路的客运并不如西欧和日本那般发达,部分原因是出自美国国土的辽阔;若要到达数千英里以外的大城市,搭乘飞机会比搭乘铁路还要省时。 美国政府的分析便认为空中客运是导致客运铁路公司在1970年代接连倒闭的主因。 空中运输是长途旅行的更好选择。 以乘客量而言,在2004年全世界前30个最繁忙的机场中就有17个位于美国,包括了排名第一的亚特兰大哈兹菲尔德-杰克逊国际机场。 以运货量而言,在同一年里,全世界前30个最繁忙的货运机场就有12个在美国,包括了排名第一的孟菲斯国际机场(MEM)。 许多世界上主要的港口也位于美国;最繁忙的是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港和长堤港,以及纽约港,它们全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 五大湖区(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伊利湖、休伦湖、安大略湖)也有许多船运交通,每大湖都与密西西比河的河网络广泛连接,河的最下游直通大西洋。 而第一个连接五大湖与大西洋的伊利运河(Erie Canal)则促成了美国中西部的快速农业和工业发展,并使得纽约市成为美国的经济中心。 科学技术美国在科学和技术研究,以及技术产品创新方面都是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美国政府一贯认为,科学技术开支是对国家未来的投资,并以此为准则制定科技政策。 美国科技政策一向重视国防研究与基础研究,前者主要是为了维持军事上的优势,而后者则基于基础研究乃是国家长期发展之本的考虑。 人类工业史上许多最重要的发明,包括了轧棉机、通用零件、生产线等都是源自美国,其中工业的生产线尤其重要,它使得工业的大量生产从梦想变为真实。 其他重要的发明还包括飞机、电灯泡与电话。 美国还在20世纪策划了著名的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和人类基因组计划。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最早研制出原子弹,将人类科技带入原子时代的新纪元。 冷战开始后,美国最先在太空科学和技术领域取得成功,在太空竞赛中领跑,从而导致了火箭技术、武器研究、材料科学和计算机等领域的重大进步,1969年7月,当尼尔·阿姆斯特朗从阿波罗11号飞船中走出,成为踏上月球的第一人时,标志着竞赛达到巅峰。 美国为计算机与网络发展史上贡献极大,包括二战中发明的计算机、初期的军事化应用,到今日个人电脑发展与革新,美国国防部创办的ARPA网是网络技术的先驱。 在科学研究方面,美国学者赢得了大量的诺贝尔奖,尤其是在生物和医学领域。 美国国家健康研究中心是美国生物医学的聚焦点,并已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使人类对肿瘤、阿兹海默症等疾病的治愈研究进入重要阶段。 航空和太空研究的政府机构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一类的私营企业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八、人口结构自由女神像:众多移民者对美国的第一印象2008年,美国共有常住人口3.亿,次于中国和印度;人口密度31人/平方公里[5]。 美国是一个城市化水平极高的国家,约有81%的人口居住在都市及其郊区中(2005年年中数据),而世界城市化水平仅为49%[6]。 美国的人口重心多年来一直向西南部转移[7],其中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目前为美国人口最多的州[8]。 2008年,美国每个妇女平均育有2.1个后代[9]。 尽管如此,美国仍然是工业化国家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据联合国预测,2050年美国人口将由现在的3.06亿人激增至4.02亿人。 教育在美国,教育管理是州或地方政府的责任,而非联邦政府。 不过,联邦政府教育部可以通过控制教育基金来施加一定程度的影响。 学生有法定义务在公立学校接受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教育;通常,18岁才可以毕业,但是许多州允许16岁以上的学生离校。 除了上公立学校,家长也可以选择在家教育孩子,或送他们去教会或私立学校。 高中毕业后,学生们可以选择上公立或私立大学。 公立大学从联邦或州政府接受经费,也接受其他管道的资金,但大多数的学生在毕业后仍需偿还学生贷款。 私立大学的学费通常比公立大学还高。 许多学生会在入学大学和学院前进入职场或军队以赚取学费,美军和许多私人企业也会补贴职员的高等教育学费。 高等教育美国的大学很多,从360多年前移民美国的清教徒创建全美的第一所大学——哈佛大学后,美国的高等教育继承了欧洲古老大学如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传统。 发展到今天已有2600多所颁发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四年制大学。 而两年制的社区学院则多达3400所。 这些大学没有固定的形式,有大有小,大的如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有近5万名的学生,小的如加利福尼亚州的深春学院只有26个学生。 有的大学校园广阔美丽,教学设施齐全,有的大学则设在闹市当中的几所其貌不扬的教学楼里面,校园和周围的市区没有高墙和周围的市区完全融合在一起。 美国的大学也有着公立和私立之分,有四年和两年之分,有区域性和全国性之分,有专科学院和综合学院之分等等。 这些学校完全独立,与哪个政治、教派都没有关系,每个大学的日程表、教纲、教育宗旨,连发给各个教学员工的工资都不一样。 美国的平均教育水准极高,联合国的经济指数调查中将美国的教育水准列为世界第一。 目前有7,660万的美国人正在接受教育(从幼儿园直到大学都包括在内)。 美国的许多高等院校有非常高的竞争力。 在世界排名前500名大学中,美国占168所,前20名中,美国占17所。 全美有约3600所大学。 而最有名的有六所(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每次的全美或世界大学排名都能进前10名;超过80%的美国诺贝尔奖得主都曾在这六大名校之一学习或工作。 哈佛大学的文科、商科是美国公认最好的;耶鲁大学的法科则是连续多年稳居全美第一;医学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等;计算机科学则是卡内基·梅隆大学(量子通信与计算则以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见长);地质科学与理论物理则属加州理工学院的强项;麻省理工学院则有“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的美名。 以上因素使美国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教育枢纽,每年吸引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慕名前来升学。 其他高等学府还有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杜克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赖斯大学、西北大学等。 社会福利美国社会安全福利制度创立于1935年。 由美国联邦政府卫生教育福利部主持。 50多年来,这一制度已为美国人广泛接受,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的社会福利分为社会保险和非社会保险两种。 属于社会保险福利项目的有:老残保险、失业保险和其他就业保险;属于非社会保险福利项目的有:对抚养儿童困难家庭的补助、社会保障收入、食品券、医疗补助、住房补助和能源补助。 该制度自创立以来,历经多次改革,内容得到不断补充和更新。 这制度草创之初,仅限于保障部分工商界蓝领工人及其家属的利益,1939年增加规定,劳动者如死亡,其遗属可以领取社会安全金;劳动者退休后,依靠其抚养的家属也可以领取社会安全金。 目前每个月从政府福利单位领取福利金的人约有3400余万人。 它的保障范围较广,包括医疗服务、残废保险、退休及残疾人子女教育补助金、社会安全福利金、失业救济金以及对低收人家庭子女的津贴、对失业者的工作训练补助以及学童营养等。

帮找几篇电子商务的文章,谢谢了!

经济数据

摘要:选择切实可行的经营战略,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经营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在比较两种企业经营战略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电子商务的现实环境,提出专业化应当成为目前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基本经营策略,并对企业在选择和执行其经营战略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经营战略;电子商务;企业 Key Words:business strategy;E-Business;enterprise对一个企业来说,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经营手段。 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以电子商务的方式实现管理和营销的时候,便形成了一个电子商务的经营和市场环境,这是一个全新的竞争激烈的国际化市场。 为适应这种新的经营环境,应对来自全球竞争者的挑战,我国的电子商务企业和开展或即将开展电子商务的传统企业,除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外,更重要的是要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经营战略,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围绕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一、两种企业经营战略的机理与比较1.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机理 多元化战略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个以上行业,提供多种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进入不同市场的企业经营战略,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寻求长远发展而采取的一种扩张行为。 多元化战略的优势是:可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充分运用企业各种资源实现多种业务整合,充实系列产品结构或丰富产品组合结构;多元化经营比较灵活,能迅速地从不良业务中退出,从而有效地规避、分散或减少过度专业化风险;此外,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企业能充分利用品牌效应、员工潜能、营销渠道,以及管理经验和物质资源,为市场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或服务。 简言之,多元化经营战略在增强企业实力、分散经营风险、发挥资源潜力、树立企业形象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国外,美国的杜邦、通用电器、菲利普.莫里斯、日本的三菱、韩国的LG等一批企业通过实施多元化战略取得了较大的经营业绩。 近年来,我国的海尔、康佳、春兰、红塔等企业在开展多元化经营方面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多元化战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管理难度增大,尤其是当企业进入到与原来业务相关度不高的新领域时,企业原有的管理理念、模式和经验可能难以凑效,使协调各种关系的成本提高,并可能造成组织结构不稳定,增大经营失控的风险;二是资源分散,企业资源与资金被分摊到多项业务中,这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原有核心竞争力的丧失而其它核心竞争力难以培育起来,另一方面可能陷入资源短缺、周转不灵、不得不收缩或破产的境地。 韩国大宇、日本索尼、我国的巨人集团、春都企业都是因此而出问题;三是影响CIS策略的有效实施,实施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多是其主业业绩好的知名企业,多元化经营后,多产品对企业原有品牌价值的分享可能会影响企业主业所创立的品牌基础。 2.专业化经营战略的机理 专业化战略是指企业通过从事符合自身资源条件与能力的某一领域的生产经营业务来谋求其不断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从企业竞争战略的角度提出了适用于任何性质与规模企业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其中之一就是专业化战略。 波特的专业化竞争战略指企业主攻某一特定市场,以求在局部市场上拥有竞争优势。 由于企业的经营与市场竞争是分不开的,因此经营战略与竞争战略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专业化经营战略的优势在于:企业可集中各种资源优势于最熟悉的业务领域,从而开发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便于企业整合战略的运作,实现规模化生产,取得行业内的成本优势;有利于CIS战略的贯彻实施,使企业品牌与产品的有机融合。 从竞争的角度看,企业业务的专业化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在较广阔的竞争范围内超过对手。 波特认为这样做的结果,可使企业赢利的潜力超过行业内的普遍水平。 实施专业化战略也有不利的方面:由于企业业务集中于某一领域,因此,可能失去其他一些市场机会;这一战略的关键是要在一个细分市场寻找特殊目标,通过为这一特殊目标服务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由于市场竞争程度的日趋激烈,对许多企业来说很难找到或创造出一个能长期运用专业化经营战略的核心产品;专业化容易形成较高的退出壁垒,当发生经营危机时企业因难以退出,而陷入过度专业化的危机;由于经营领域较集中,一方面企业的某些技术或资源优势可能得不到充分地发挥,另一方面也容易使企业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钝化其对市场变化的反应。 3.企业选择经营战略的基本原则 眼下,人们对电子商务谈论最多的字眼就是盈利。 的确,网络企业都在寻找自己的盈利模式,大大小小的电子商务网站都在为盈利而奋斗,一个颇具影响的电子商务网站甚至提出:2002年的奋斗目标是为赚一块钱而努力!。 围绕如何使企业盈利的问题,学术界和企业界人士可谓绞尽脑汁,而面对时不我待的市场,企业则开始了具体的行动,一些企业尤其是那些有实力的门户网站选择了多元化的经营战略,另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则认定了专业化的经营模式。 多元化或是专业化效果究竟如何,对这其中大多数企业来说只能是走着瞧了,而对那些举棋不定的企业来说,现在只好驻足观望了。 多元化与专业化经营战略到底孰优孰劣,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很长时间,至今还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在某些条件下,专业化经营使企业获得成功;而在另一些条件下,选择多元化可能会取得比专业化更好的经营业绩。 在不同的情况下,即使是相同的选择也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 事实上,企业选择何种经营战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状况和企业的自身状况。 从欧美日等国企业的成长历史可以看出,采用专业化还是多元化战略,首先与一个企业所在国的市场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 欧美日的企业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实行专业化经营;从50年代开始广泛采用多元化的经营战略,企业迅速成长;进入80年代,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加剧,同时随着多元化程度的增加,企业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增大,多元化的弊端开始凸现,并为广大企业所认识,实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逐渐减少;近几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欧美企业纷纷清理非核心业务,通过网络重新整合企业资源,专业化经营战略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青睐。 可以说,当一国市场经济处于发展时期时,企业多采用专业化经营战略;当市场经济发展到较发达程度时,企业多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而当市场经济发展到非常发达的高级阶段时,企业又多转向专业化经营战略。 其次,与企业所处行业的生命周期相关。 一般而言,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的企业应采取专业化经营战略;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专业化或多元化;而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应积极开展多元化经营。 第三,与企业的自身状况相关。 企业通常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来选择经营战略,其一是原有业务的发展空间变小,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此时已寻找到新的发展机会,这时选择多元化经营是必要的;其二是必须拥有一定的剩余经营资源支撑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反之,若企业经营资源不很充裕,应实施专业化经营战略;但拥有剩余资源的企业不一定要开展多元化经营,也可以继续专业化经营。 如何选择,应视其它因素而定。 企业经营资源若不很充裕,最好采用专业化经营战略。 其三是有较高程度的原有资源可迁移,即考虑如管理的理念、制度和机制的克隆、技术的延伸、人才的流动等可迁移程度。 通常,可迁移度越高,多元化的成功率也就越高;反之,可迁移度越低,多元化成功率也就越低。 二、专业化应当成为目前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基本经营策略1.专业化经营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现实需要 价值性和传递性都是信息的基本属性。 而信息的价值只有通过传播与交流才能得到体现,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信息经过加工、分析和处理可以变成更具价值的信息,这便是信息的自我累积增值,上述过程将导致更多的信息产生,人们从这些增加的信息中所获得的边际效用也越多,这就是信息的边际效用递增特性。 网络经济的核心是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因此信息便成为网络经济的核心资源,网络经济下的消费也呈现出边际效用递增规律,它与传统经济学遵循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完全不同的。 电子商务是以实现信息有效传递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平台为支撑,以商流、资金流和物流为实质运作客体,并且需要相应的安全和信用体系的支持。 因此,在除信息流以外的其他条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开展电子商务,充分发挥信息的边际效用递增特性,以提供各种市场和交易信息便成为电子商务初级阶段的主要运作方式了。 实际上广大消费者和客户也认识到这一点,各种调查资料表明,目前通过网络进行市场调查和查找各种商业信息是企业和消费者上网的主要目的。 对企业来说,正确认识所处的经济环境和所在行业的状况,面对现实,选择讲求实效的商业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营战略和策略,坚持做下去,一定会取得成效的。 国内许多企业已经这样做并取得了一定的业绩。 当当网上书店、卓越网等一批企业都已在2001年底实现盈亏平衡,以提供旅游项目服务的携程网和以提供域名服务的3721,也都在此前后开始盈利,它们的成功之道并不神秘,就是坚持从创立至今的这几年里专注于一个领域,没有摇摆,也没有变换商业模式。 譬如,基于网络平民化理念的3721网站所建立的中文实名系统,解决了国内网民的上网瓶颈,用户可使用中文直接访问Internet上的网站,这种服务方式正是专业化战略的具体体现。 不久前,eBay向易趣注资3000万美元,收购了易趣33%的股份。 尽管人们对eBay这个并不熟悉中国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环境的美国公司此举存有疑虑,担心易趣会由此掉入曾经在我国发生过的注资陷阱,但有一点目前是值得肯定的,正是易趣网持之以恒的据守C2C市场,形成自己的特色,在投资者已逐渐趋于理性的今天,eBay才会将资金投向这个被许多人视为钱景暗淡的拍卖网站。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Internet上活跃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电子商务网站,这些被人称为另类电子商务的网站在资金、规模以及促销手段等方面都无法与主流电子商务网站相比,但却有着很好的盈利模式。 只要访问几个这类网站便不难发现它们的特色:经营角度独特。 另类们经营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往往是那些大网站中所没有的,如古玩、玉器、邮票、具有特色的土特产品等,就是这些看似没有多大市场的商品,却有着稳定增长的客户群。 另类的投入都不大,相当多的另类就是在一些知名B2C网站上搭建起自己的专卖店,如易趣网上就有大量网民或企业在推销自己的商品,还有一部分另类是以企业或个人投资方式组建的专一化的网站。 低成本+专业化的经营战略正是另类电子商务的生存之道。 此外,纵观电子商务短短几年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B2B和B2C电子商务市场的交易额相比,前者的规模和增长速度远大于后者;而在B2B市场中,垂直市场的发展态势大大好于水平市场。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专业化是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的现实需要。 2.从安然破产看多元化战略的弊端 2001年12月3日,拥有500亿资产、在《财富》500强中排名第七的安然(Enron)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破产案。 20世纪80年代以电力和天然气交易起家,在能源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连续六年被《财富》杂志评为最富创新能力的安然公司,算得上是最早一批从事B2B电子商务的企业。 1999年,安然建立了能源电子商务平台(Enron Online),这是当时全球最大的B2B电子商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安然在能源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鼎盛时期,网上交易占了公司总业务量的2/3,安然一下从薄利的天然气经营商摇身一变成为高利的能源交易商,并被奉为信息化的楷模、最成功的电子商务应用范例,哈佛商学院也将其作为MBA的经典案例。 但随后安然的经营战略开始发生变化,当时的CEO杰夫瑞·斯基林认为,随着企业业务的重新整合、自由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中介费用的进一步降低,传统型企业那种综合集成的模式将被迅速瓦解,因此,安然的未来不是要继续做资产庞大的传统能源公司,而是要成为全球各个商品市场推广分散化的先锋。 于是安然开始向高速电信网络和金融市场扩张,并将巨额资金无谓地投入其中。 安然的分散化战略同样体现在它的电子商务应用方面,这家全球最大能源贸易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经营的产品从日用品、用户电力、天然气供应到诸如恶劣天气的防护罩蓬等其它的延伸设备1500多种,不仅如此,在与Global crossing(美国带宽供应商)合作实现了带宽现货市场交易的基础上,安然甚至打算推出宽带期货市场。 可以说安然的破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它的分散化战略的影响。 要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进行在线交易,其商品应当具有自由互换性和流动性。 而目前有些行业的产品尚还不具备网上交易的条件,像安然所在的能源行业,电力和天然气就不是能进行自由互换的商品,各地区之间的价格相差很大,并且还随时间不断地发生变化;此外,流动性也是个问题,尤其是电力市场,一个中国的企业显然不可能到Enron Online上购买电力。 网上交易的吸引力之一就在于其公平性和开放性,而Enron Online却是一个主导者中介型的封闭式交易平台,所有买方或卖方要Enron Online上进行交易,都必须成为主导者安然公司的签约方--即它的顾客或供应商。 为此,安然的竞争者曾讥讽说,没人愿意信任每一笔交易的签约方都是安然公司自身的交易场。 客户当然更愿意光顾那些中立的平台,在那里它们可以直接进行交易。 对安然这样的传统企业来说,单独开发封闭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做法非明智之举。 相比之下,通用汽车要现实得多,作为汽车网上销售的开创者,2000年通用就与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联手和Commerce One合作建立了一个B2B汽车交易市场Covisint,它采用eBay的自由竞价方式,目前已吸引了全球1300多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加入其中,成为一个高达2000多亿美元的超级网上交易市场,三大汽车霸主为此节省了大量的采购成本,实现了人们常说的多赢。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信息时代,尤其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专业化可以说是企业竞争甚至是生存之本,专业化经营战略应当成为绝大多数传统企业在目前电子商务应用领域的基本战略模式。 三、企业在制定和实施经营战略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经营战略的选择更需要理性 回首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真可谓波澜起伏,从概念炒作到照搬模式,从风险投资到海外上市,许多企业栽在盲目跟风上。 近两年来,多元化成为继电子商务之后学术界、企业界和媒体关注的又一热点,从事多元化的企业也日益多起来:家电业和其它一些产业不约而同地涌入IT业;而一些传统IT企业也匆匆奔向家电、通讯、房地产、保险等自认为可以掏得黄金满钵的产业。 的确,在国外,通用电器公司、IT业界的霸主微软、Intel凭借着自己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资产实现了多元化。 去年下半年,通用电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的自传热销我国的大江南北,一些人除在这本书中看到了通用的经营理念和成功经验外,也为中国企业的振兴找到了一条新出路和经济增长点,这就是多元化。 海尔、春兰、联想、越来越多的人公开宣称要做中国的通用,并在紧锣密鼓的扩张渗透中开始了产业融合、资本24小时不落地的模式拷贝,多元化似乎成为实现企业发展的灵丹妙药。 这种多元化时尚当然也影响到尚未走出网络泡沫阴影的电子商务企业。 雅虎在网络的萧条时期开凿更多收费渠道的同时,也将触角伸向了其他领域,2002年3月为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雅虎开始大举进军好莱坞淘金。 受其影响,国内的一些网络企业也开始了多元化的尝试。 2002年2月25日新浪宣布成立全资子公司--北京新浪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推出--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新浪实施战略的目标定位是通过有效整合现有的各种技术和网络媒体资源优势,进一步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专业的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 另一著名门户网站搜狐的多元化尝试早在2001年年底推出电子商务和手机短信服务时就开始了,进入2002年,搜狐先后是推出了B2C业务和ETS(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接着在2月25日与新浪同一天推出了--搜狐企业在线,与主要面向大型企业服务的ETS不同,是专门中小企业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网络技术应用和网络营销推广的服务平台。 搜狐推行的是张朝阳所说的多效多元化战略,即在互联网技术(ETS)服务、新媒体(网络广告)、通讯(收费短信、移动通信)和B2C电子商务(搜狐商城)四条战线同时作战,多面出击,以不放弃信息门户且不添一兵一卒的条件来实现转型。 从理论上讲,新浪和搜狐的战略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经营,因为这种新业务都还在两大门户所从事的网络服务范畴,用他们的话说,这是结合网下资源和技术产品开发,为寻找更丰富和有效的营收模式进行的探索。 但作为擅长于提供内容服务的信息门户网站,涉足面向企业电子商务的ETS业务,毕竟是进入了自己并不擅长的业务领域,笔者并非否认这些企业采取的更加务实的经营作风,而是担心这种探索是否会削弱两大信息门户的价值基础,因为与那些专业化的IT企业和系统集成商或ASP相比,和毕竟不能为企业提供从硬件到软件一条龙的贴身服务,通过网络提供的解决方案对企业来说也许有点远水难解近渴。 时尚的东西未必代表方向。 应当逐步培育起一种对环境变化敏感的、理性的企业文化,它能引导企业根据其所处的经营环境和自身的实际进行具体分析,正确定义自己的竞争空间,不能仅局限于现有的竞争者,还必须将潜在的和新生的竞争者纳入视野。 在确定经营战略时,决不能盲目跟风。 无论企业采取多元化或是专业化经营,都必须时刻紧扣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务必使新的业务领域能得到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有力支持,并在市场上转化为相应的竞争优势。 2.遵循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市场规律,注意调整和完善经营战略 企业的经营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 相反,经营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在不断地纠正错误中学习调整的过程。 电子商务企业要生存和发展,电子商务要发展只能是顺应市场的需求,因势利导,而不应当去做一些超越现实的事情,曾被誉为欧洲电子商务旗帜的网上服装零售商留下的教训是深刻的,创立之初,资金雄厚的Boo如果不去搞那技术复杂最后无法实现的3D影像技术的网上试衣系统;不去搞那技术同样也无法实现的用7种语言接受顾客网上订货的多国语言自由转换数据中心,也许不会败得那样惨。 正如行政总裁马温斯顿自己的总结:无论有何种理由,企业在电子商务领域也不能违背任何基本的经营规则。 两年前,迪斯尼公司曾吹嘘其旗下的网站是公司面向21世纪的财经门户网站,随着网络泡沫的破裂,迪斯尼及时调整了该网站的经营目标。 如今,已是面貌一新,成为一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内容服务的信息门户网站,主要营收来源是网络广告,其次是用户的服务费及内容外包收益,此外还可从诸如网上拍卖之类的多种电子商务活动中获得利润。 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管理学院明兹伯格()教授指出:战略是塑造出来的,而不是制定出来的。 市场无定式,经营无常规,如果企业能制定出一个切合实际的经营战略,再按照上述原则贯彻实施,成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四、结束语 如前所述,其实无论哪一种经营战略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方式。 多元化也好,专业化也罢,在国内外都有不少成功的范例,我们不应厚此薄彼,过分夸大或贬低某种经营战略的作用。 因此,笔者在文中提出专业化经营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现实需要,专业化经营战略应当成为目前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基本经营策略的观点,并不意味着否定多元化战略的作用,今后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其环境的改善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多元化战略必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可以预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电子商务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提高竞争力的企业必将在新世纪、新环境中创造出更多新的经营战略。

给消费者和企业带来压力 美媒

七十年代的美国经济是什么梗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经济滞胀史滞胀的成因科技发展正处低潮、出口贸易份额下降、实体经济缺乏增长点是根本原因。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处于转型期的货币政策不但没有刺激经济增长,反而如“火上浇油”。 美元持续贬值、油价高企和粮食紧缺推动了本来就高企的通货膨胀。 滞胀的影响滞胀对私人投资造成了极为负面的影响,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经济增长停滞。 在整个滞胀期间美国股市经过了 6 轮调整,股市走熊先于经济衰退,而股市起稳也先于经济起稳。 在西方经济体遭遇滞胀的同时,美国信贷扩张反而促成了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及世界贸易的扩张。 走出滞胀经过里根政府的结构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美国于1983 年迎来经济增长高峰,此轮滞胀历时13 年。 经济学上的“滞胀”是指生产停滞、失业率增加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经济现象。 生产停滞是经济滞胀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由美国学者D.格林沃尔主编的《现代经济词典》把停滞解释为:“实际产量或收入不变、下降或虽增长但大大慢于所能达到的增长速度”。 因此,滞胀时期的生产停滞并不是仅仅指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中危机阶段生产的下降和停滞,它是一种跨越经济周期长期存在的现象。 因此,上世纪1970 年到1982 年美国所经历的经济危机及经济缓慢增长阶段基本上属于“滞胀”阶段。 市场上普遍认为美国当时的滞胀以及此后爆发的经济危机主要是由能源价格上涨所致。 如今,石油价格又再度高企,“次贷”危机愈演愈烈。 美国是否又会重新回到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并存的两难境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文就滞胀起因、滞胀对股市及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如何走出滞胀等话题展开讨论,希望能给读者以启发。 1970-1982 年美国“滞胀”成因在“滞胀”阶段,美国共经历了 4 次经济危机(按照NBER 的统计资料,经济谷底分别为1970 年11 月,1975 年3 月,1980 年7 月,1982 年11 月)。 这几次经济危机期间,在生产下降和失业率猛增的同时,物价不但没有下跌反而普遍大幅度上涨,成为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并存的独特经济现象。 这种现象在美国经济发展史上较为罕见。 二战后至1970 年间美国共发生了四次经济衰退(按照NBER 的统计资料,经济谷底分别为1949 年10 月,1954 年5 月,1958年4 月,1961 年2 月)。 经济衰退发生时,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同时物价也会下降;危机过后,生产增长,就业增加,物价也会上涨。 是什么导致了高通胀率与高失业率、经济不振同时存在?我们还应该从滞胀产生的原因说起。 缺乏增长点的实体经济是“滞胀”的根本原因美国经济出现停滞始于 1969 年,当时的通货膨胀率约在5%左右。 美国经济为什么会出现“停滞”?原因在于:其一,战争对美国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刺激正逐渐消失。 比如五、六十年代美国工业高涨,得益于世界大战积累起来的被抑制的对固定资产、住宅建筑、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以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刺激。 这些因素在70 年代以后已经逐步消失。 其二、科技发展处于低潮。 20 世纪40 年代末,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率先掀起了以原子能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五、六十年代以来推动了美国工业的高速增长。 但经过了近20 年的科技高潮后,到70 年代初,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力已经明显减弱。 直至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上,全世界范围内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宇航工程、海洋工程、核能技术等尖端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的新科技革命才再掀高潮。 其三、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贸易额开始下降。 自1960 年代开始,由于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发展,商品和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的限制大大减少,世界市场竞争加剧。 1947 美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约三分之一,1948 年下降到23.5%,1960 年下降到18.2%,1970 年再降到15.5%。 1美国从1971 年首次出现了13.03 亿美元的对外贸易逆差,此后,除了1973、1975 年为小额顺差外,其余年份均为逆差。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处于转型期的货币政策直接推动了通货膨胀扩大总需求的财政政策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曾对 50 到60 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失业率下降以及促使经济危机程度减弱和时间缩短,起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在70 年代,扩张式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却双双“失灵”了。 第一、财政政策为什么“失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数届政府皆奉行赤字财政政策,不断扩大政府开支,借以刺激经济回升,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战后至1981 年为止的36 个财政年度,有27 个财政年度有赤字。 政府预算内的财政赤字在1976 年和1981 年分别创下了694 亿美元和739 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在1970 年至1979 年的10 年中,政府的财政赤字预算达5128 亿美元。 为了弥补财政赤字,美国政府还发行了大量的国债。 1970 年国债额为370 亿美元,1975 年国债额为5332 亿美元,1980 年国债发行额达到9077 亿美元。 人均负担的国债额从1960 年的1572 美元增加到1980 年的3985 亿美元。 联邦政府每年为国债付出的利息也从 1960 年的92 亿美元增加到1980 年的749 亿美元;利息约占每年联邦支出的10%左右。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缘何失效?归根结底,是由于实体经济缺乏增长点。 扩张性财政政策没有起到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反而如火上浇油般推高了通货膨胀。 第二、货币政策为何“失灵”?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逐步由价格目标向数量目标过渡。 但是,受到凯恩斯主义的影响,美联储在实际操作中,仍是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体系的首要地位。 因此,在此转变阶段,货币政策不稳定,再加上,高通货膨胀背景下,利率波动较大,最终导致了货币供应量过大。 具体而言,虽然1970 年伯恩斯上任不久后就宣布以货币总量为供给目标,但是实际上却是以联邦基金利率为最终目标。 每隔六个星期,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就会重新制定各种货币总量的目标区间,以及与该目标区间所匹配的联邦基金利率。 如果联邦基金利率高于或低于目标区间,就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的手法将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目标区间内。 因此,货币供应量往往会出人意外地螺旋式上升或者下降,极不稳定。 另外,选择利率作为调控目标,也有不利的一面。 首先,虽然关于利率的信息每天都能得到,但不容易控制。 其次,影响总需求的主要因素是预期的长期真实利率。 所谓预测的长期真实利率,就是市场参与者通过在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来推测的真实利率。 而恰恰在20 世纪70 年代,美国出现了比较高的通货膨胀。 在这样高的通货膨胀时期,名义长期利率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既不稳定,也不能预测。 因此,在滞胀期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没有能够帮助经济增长,反而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大,被认为是推高通货膨胀的因素之一。 银行信贷业务扩张也对通货膨胀的产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使通货膨胀直接上升至两位数世人常常把上世纪 70 年代的经济“滞胀”归因为石油价格上涨。 我们的研究也发现,石油价格大幅上涨与其后的经济衰退的确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于 1973-1974 年。 十月战争爆发,欧佩克为制裁西方,联手削减石油出口量。 国际油价从每桶3 美元涨到12 美元。 而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开始衰退。 从1973 年到1975 年美国实际GDP 增长下降了0.7%。 第二次石油危机发生于 1979-1980 年。 伊朗爆发革命,随后伊朗和伊拉克开战。 石油日产量锐减油价骤升,从每桶14 美元飞涨到近40 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引起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经济衰退,1979 年到1980 年,美国实际GDP 下降了0.23%。 第三次石油危机发生于 1990 年。 1990 年8 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次年1 月,美国对伊拉克开战。 三个月的时间,石油价格从每桶14 美元上涨至40 美元。 从1990 年到1991 年,美国实际GDP 下降了0.17%。 为什么油价上涨会引起经济衰退的连锁反应呢?首先,生产率与石油价格关系密切,石油价格上涨会导致生产率下降。 美国工业部门在19 世纪70 年代对石油的使用量达到高峰,石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了使用石油为燃料和原材料的生产部门。 其次,石油价格的上涨直接推动了本来就高企的通货膨胀率。 石油以最终消费品和中间产品这两种形式影响物价的走势。 除此之外,不仅是油价格上涨,食品价格也由于粮食紧缺而大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通货膨胀压力。 1972 年,自然灾害席卷全球,世界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减少2.9%,许多国家发生严重的饥荒。 前苏联在这一年到处抢购,大量进口,造成战后前所未有的粮食短缺。 1974 年世界粮食再次减产,紧缺状况进一步加剧。 第二次石油危机出现之前的1978 年,再次出现世界粮食短缺。 由于粮食供应不足,粮食价格上涨幅度较大,1973 年和1974 年,美国食品和饮料价格上涨幅度分别达到13.2%和13.7%;1978 年和1979 年,上涨幅度分别达到9.7%和10.7%。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与美元贬值石油价格的上涨从表面上看由石油危机所引发,但实际上也与美元持续贬值不无关系。 1975 年,美国与海湾国家相继签订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只有一个:这些国家只用美元进行石油结算。 石油价格由美元标注,这造成原油价格与美元汇率反向运动的逻辑关系。 1970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持续贬值,为油价上涨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滞胀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滞胀对美国经济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一方面,美国工业经历了长时间的生产下降。 1973 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得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5.3%,持续时间为18 个月;197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得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11.8%,持续时间约44 个月。 另一方面,大量企业破产,失业率上升到战后历次危机的最高值。 1979 年发生的经济危机造成了近1.5 万家企业破产倒闭,失业率最高时达9.2%,失业人数约836 万。 在1979 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中,企业倒闭、银行破产数和失业率都创出战后最高纪录。 企业破产数量达25 300 家,失业率最高时达10.8%。 此外,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物价严重上涨都严重影响了美国经济发展。 “滞胀”阶段是美国“二战”结束后最为艰难的一个阶段。 从 1969 年12 月爆发经济危机,到1982 年12 月经济复苏为止,美国约有13 年的时间停留在滞胀的阴影下。 平均每3 年多就有一次衰退,实际GDP 平均增长速度只有2.9%,而其它时期的经济增幅平均为3.87%至5.69%。 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率前所未有地高涨,年平均通货膨胀率达到10.46%,而美国战后各经济阶段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2.33%至3.54%。 “滞胀”时期美国各产业的表现70 年代美国“滞胀”时期,各行业的表现不一。 我们统计发现,大多数行业,特别是制造业表现较差;但是,具有定价权的上游资源行业和下游服务业,以及出现新的盈利模式的行业,增速明显能超越CPI 的涨幅。 70 年代,美国增长最强劲的行业分别是采掘业、农林牧渔、金融服务业、公用事业,平均年增速超过10%,远远超过CPI 的上涨。 其中,采掘、农林牧渔的年增长几次超过50%,主要是受益于石油价格暴涨和全球性粮食涨价。 金融服务业的年增长也曾经接近20%,则是因为70 年代美国的银行业了出现新的盈利模式——国际贷款业务的兴起。 中东“石油美元”最终又存回了美国的银行,再加上美元持续贬值刺激不产油的欠发达国家贷款来支付其国际收支逆差,因此,70年代美国的银行业处于信贷扩张、高杠杆、高盈利的丰厚时期,直至80 年代初债务危机爆发。 70 年代,美国温和增长的行业,包括,信息服务业、教育医疗业、房地产、住宿食品服务业、文化娱乐业等行业,扣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后,基本实现正增长。 信息服务业的增长主要是受到当时美国电信行业的垄断格局被打破,行业竞争机制刺激了居民对通信的消费增长。 70 年代,美国增长呈现停滞状态的行业涉及面较广,包括,制造业、交运仓储、建筑业、零售业、批发贸易等,主要是受到经济停滞、失业率高的影响。 滞胀翘高全球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通货膨胀导致了固定收益类资产贬值,经济衰退又拖累了股市上涨,缺乏投资渠道的资金开始涌入大宗商品市场。 黄金作为规避通货膨胀的保值工具在1980 年创下了每盎司850 美元的高点。 滞胀对美国股市的影响经济的衰退通常伴随着股市的下跌。 我们分析了1942 年至1995 年股市的牛熊周期,发现这期间总共有8 次经济衰退,每次都伴随着股票市场走熊。 股票市场走势是经济增长的领先指标,8 次经济衰退前的股市有7 次已经提前下跌已经提前下跌,而经济开始复苏前,股市一般会提前4 个月左右起稳。 当然并不是每次股市走熊都与经济周期有关,14 次股市调整只有8 次与经济周期有关。 信贷周期等其他因素也同时左右着股票市场的走势。 整个滞胀时期,股票市场经过了 6 次调整,约有一半的时间处于熊市之中。 也就是说,1946-1995 年美国股市的14 次调整有一半是发生在滞胀时期的。 滞胀严重影响了美国股市的发展1973 年-1974 年的股市大调整中,美国S&P500 下跌了近43.3%,为历次调整中最大跌幅。 从个股的表现看,在70 年代股市调整时期,仍有部分行业的股票出现了一定的涨幅。 比如,金融股、国防股、采掘股和服务类股。 总体来说,板块的走势还是与当时的行业景气度密切相关。 西方国家“滞胀”对全球影响——资金向欠发达国家巨额转移虽然 20 世纪70 年代,西方国家都陷入了滞胀的局面,但是,美国信贷规模的持续扩张,也促成了全球尤其是欠发达国家的发展和世界贸易的扩张。 国际贷款业务的兴起至少可以追溯到1973 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时机,主要由三方面因素促成的。 其一、资金。 1973 年,加速的通货膨胀与利率上调的不利影响无法支持美国银行正常的融资活动,导致了银行系统的演进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 当时石油涨价带来的巨额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向了产油国,这些石油美元最终又存回了美国银行。 缺乏正常融资渠道的银行一下子拥有了巨额的资金。 其二、需求。 借款需求的产生与70 年代宽松的货币政策、过低的实际利率相关。 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贬值,负利率降低了还本付息的费用,也间接增强了借款国的信用度。 下跌的实际利率、扩张的世界贸易、不断提高的商品价格、再加上贬值的美元,这一切都鼓励了债务国,并给与他们增加负债额的机会。 国际上,不产油的欠发达国家需要贷款来支付其国际收支逆差,而产油国家则需要贷款来支持经济扩张计划。 适逢东西方关系缓和,美国银行成为信贷的源泉。 其三、利润。 当时,欧洲美元市场不受管制,美国银行不必为自己海外分公司的债务保持最低的准备金。 国际贷款的利润相当的丰厚。 国际贷款业务成为整个银行业务中发展最快的业务。 加上各家银行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对贷款条件的要求就相应宽松很多。 借债国为获得贷款而提供的必要资料少得可怜,一些贷款银行甚至不知道贷款对象在其他地方的借款数额。 就这样整个国际信贷市场迅速的发展起来。 1982 年,墨西哥债务危机爆发后,国际信贷市场的发展才算告一段落。 20 世纪90年代开始,私人资本才开始显著流入新兴市场。 美国如何走出“滞胀”?以往当发生经济衰退时,在生产下降、失业率增加的同时,往往伴随着物价水平的下跌,正是由此实际情况作后盾,以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换取失业率下降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才能大行其道。 然而,此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滞胀时期,异常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同时发生,使得美国政府进退两难。 渐进的经济恢复政策福特和卡特的两任政府都实行了渐进的经济恢复政策。 1976 年1 月,失业率为7.9%,福特政府设置了一条将失业率压制到1980 年时5.2%的经济路径。 也就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失业率每年需要下降0.6%。 卡特总统在任职期间,也将这一目标路径沿袭下来。 其具体措施是:一是减税以刺激经济上升;二是拨款举办公共服务事业;以增加临时工作位置。 前一项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却扩大了预算赤字,从而加剧了美国依然存在的通货膨胀,以至于1978 年又出现“双位数”的通货膨胀率;后一项措施则因拨款不多,以致收效不大。 通货膨胀的上升导致卡特政府不得不将重点重新转移到治理通货膨胀上,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在70 年代末甚至超过了10%。 由于卡特政府在治理通货膨胀和刺激经济增长的问题上摇摆不定,货币政策时紧时松,也没有执行前后一至的战略。 最终,卡特政府也在“滞胀”的阴影中下台。 稳定货币供给量和结构性财政政策1979 年沃尔克就任美联储主席,强力提升美元利率。 高息的强势美元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本流入美国,将美国推入强势美元时代。 1981 年,里根入主白宫,里根政府认为,国家对经济过度干预,限制了经济活力,是造成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 为了对付滞胀,里根政府改弦易辙,采用了四个措施:稳定货币供应量、减轻税赋、缩减开支、减少政府干预。 最为有效的两条是稳定货币供应量和减少政府干预。 首先,里根政府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要目标,即使利率过高触发经济危机,也不放弃从紧的货币政策。 里根政府在期上任初期虽然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但是稳定的货币供应量抑制了通货膨胀,使得通货膨胀逐步下降。 到1984 年已经降到3.8%。 其次,里根对企业实行的加速折旧政策和原来的投资课税扣除等优惠,使得企业手中的现金流量增加,对刺激传统产业更新设备起了很大作用;另外,由于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低于前期,也鼓励了企业投资。 除此以外,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引起了油价的下跌;美元升值也使得进口产品价格下降;工会为保证工人就业而放弃提高工资的要求等客观原因也使得通货膨涨出现了下降的态势。 经过里根政府的持续努力,美国终于1983 年迎来了新的经济增长高峰,此轮经济滞胀一共经历了13 年的时间。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huangtou/14376.html
怎么搭都美! 没有女人能拒绝这件珠宝
小轻奢中带着个性范! 40m²小户型单身公寓现代简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