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西博物院宋金壁画展 看 壁上万千 的众生气象

【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壁上万千——山西宋金壁画中的众生气象”展正在山西博物院主馆一层展出。

自汉代以来,墓葬壁画成为中国古代人们在身后世界描绘生活和抒发愿景的重要载体。从汉代的虚幻缥缈,到魏晋隋唐的秩序庄重,再到宋金的市井风情,一幅幅生动的艺术画卷是社会发展变迁的时代写真。

山西地处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交错地带,自古就是多民族融合的大舞台。出土壁画主要集中于北朝、宋金和元明三大历史时段,充分反映了多元文化汇聚的鲜明地域特色。山西宋金墓葬以砖砌仿木结构营造地下家园,以壁画、砖雕构建未来图景。

据悉,展期将持续至2024年10月31日。(本文内容综合自山西博物院官网报道)


山西古壁画何以走出库房 成2017国内文博展热点

2017年国内博物馆展览的一大热点便是山西壁画。 4月,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出了高精度等比例复制的山西高平开化寺壁画。 同一月内,“保护与传承——山西寺观艺术暨文献展”在国家图书馆举办。 11月末,上海博物馆举办了“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 这些原本散落在山西偏僻乡村或深埋于地下墓室的古代壁画进入了国家级博物馆的殿堂,成为公众认知的对象。

今年展出的山西壁画可分为地上、地下两大类。 地上壁画又分寺、观、祠三大类。 俗语道“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主要就是指山西丰富的古建筑遗存。 这些古建十之八九是宗教建筑,也就是上面说的佛寺、道观、神祠三类庙宇,其内大多有壁画。 这三类宗教建筑在古代中国是很普遍的,各地都有,但现在只有山西一省能够成规模、成系统地保存下来。 用现代的话说,这些建筑就是古代的“公共建筑”,而里面的壁画就是当时社会的“视觉文化”。

圣母庙壁画的实际分布情况

北大赛克勒博物馆举办的“山西高平开化寺壁画展”和国家图书馆的“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即属于地上的寺观壁画;而上博举办的“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则侧重墓室壁画。

壁画依附于建筑或墓室,本属“不可移动文物”,要想将散落各地的大体量壁画集中于博物馆展出本身就很不容易。 实际上,最早展出山西壁画的是欧美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佛教艺术展厅就永久陈列着山西洪洞广胜寺下寺的壁画,其它收藏单位还有纳尔逊博物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等等。 这批山西寺观壁画的外流多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古董商和外国卖家勾结将这批山西平阳地区的元代壁画倒卖出境,并最终落户于外国的博物馆。

对于不可移动的寺观壁画,博物馆只能用等比例高清印刷或临摹品来替代原作。 用临摹品做壁画展,国内最成功的范例就是敦煌研究院做的敦煌壁画巡展。 2000年,为了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一百年,敦煌研究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中国历史博物馆承办了“敦煌艺术大展”,轰动一时,被评为当年的“十大精品陈列”。 2008年,中国美术馆和敦煌研究院合办的“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大展”就是在2000年展览的基础上调整改造的。 观众能够在千里之外欣赏到接近敦煌壁画原作神韵的临摹品,主要归功于敦煌研究院几代美术家不辞辛劳地临摹工作。

敦煌段文杰临摹敦煌壁画

山西虽然没有类似的机构进行寺观壁画摹绘,但今天的数码影像和打印技术为保存和展示山西寺观壁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传统的胶片摄影受限于寺观的空间,照相机镜头的焦段,要想拍摄出无畸变、正投影的高清壁画影像是很困难的。 现在有了“数字暗房”,拼接合成高清影像的技术门槛大大降低了,同时打印的精度也在大大地提高。

这些还是技术上的问题,博物馆展示壁画、出版社刊布壁画的观念也要与时俱进,如何给将不可移动的壁画以最佳的展陈方式呈现给观众,是策展团队要着重考虑和解决的难点。 要知道无论寺观壁画还是墓室壁画都是在一定空间里组织起来的,不同壁面上的内容还存在着内在的关联,这个关联是靠空间来整合的。 西方美术史家常用“图像程序”(pictorial program)来指称这种立体的图像关系。

比如,这次上博展出的忻州九原岗壁画墓的庑殿“门楼”壁画,本来是位于长斜坡墓道和墓室中间隔墙的上方,门楼壁画下面就是门洞。 不管这个门楼是否有“天门”之类的象征含义,图像的虚拟门和下方的实体墓门是有呼应关系的。 要在上博旧馆展厅局促的高度内模拟真实墓葬的关系显然不现实,但也并非不能表现,只需要添加一个有壁画局部所在墓葬空间位置的示意图即可,一块展板就能解释得清楚。

忻州九原岗壁画墓“门楼”图在墓葬中的原位。

朔州水泉梁北齐墓壁画在上博展厅按照墓葬原始的位置关系拼装,对于研究者来说这无疑是最理想的展陈方式,然而这样做就不得不限制“墓室”内的参观人数,以保障观众和文物的安全。 壁画的空间排布问题同样出现在国图“保护与传承——山西寺观艺术暨文献展”上,展览团队以约原壁二分之一的比例,高精度分段印制了汾阳田村圣母庙壁画,之后在展厅拼接起来,力图恢复神祠壁画的整体格局。 令人惋惜的是,圣母殿内东、西、北三壁的关系在这次展出中完全错乱了,北壁的后宫园林场景被切割为不相连的两段,圣母仪仗东壁出巡,西壁回銮的顺序也左右颠倒了。 这就好比一副对联贴反了,是让人很不舒服的。 一方面,这个问题出在策展团队;另一方面,学界也该反思,是否给予山西寺观壁画充分的研究?如果学界尚不能读懂吃透这些壁画,又怎么能向公众传递壁画文化信息?相比之下,“山西高平开化寺壁画展”的学术研究准备工作就很充分,展陈还用了VR(虚拟现实)技术,显示出高校博物馆办展浓厚的学术性。

国图“保护与传承——山西寺观艺术暨文献展”中数字拼接的汾阳田村圣母庙壁画

对于一般观众,山西壁画究竟能提供哪些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信息呢?作为“存形”载体的壁画,不仅描绘了古代社会的各种物象,同时还蕴含多层次的信息,至少有以下几类看点值得关注:第一类,古代名物与制度(包括服饰、仪仗、器用等);第二类,风俗;第三类,科学技术(包括建筑、船舶、机械、天文等);第三类,中外文化交流,民族关系;第四类,宗教信仰;第五类,绘画风格的流变。

按扬之水先生的考证,“名物”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旨在用器物和器物名称的意义建构礼制之网”。 以“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为代表的礼学假定了一个理想主义的社会模型,这个模型要对社会内每一个个体的行为进行约束,大家都依循“礼”的原则来行为处事。 这个理想社会里的人是有等级之分的,名物就是等级礼制的物质化形态,主要体现在服饰、仪仗、器物、建筑四个方面。 因为这套物化的符号系统太过复杂,并非一般乡村画师所能掌握,只有供职于官方或有一定学养的画家才能准确地画出这些“礼制符号”。 例如,圣母庙东壁的“圣母出巡图”就模仿了人间帝王后妃的出行卤薄(即仪仗队),圣母正移步殿外,行将乘车出巡,神车以行龙牵引,车后插的两面旌旗名曰“太常旗”,可见虚位以待的神车是以帝王的“辂”为原型的。 前导的武士有穿“罩甲”的,有吹唢呐的,与明代帝王卤簿无异。

田村圣母庙壁画、《新定三礼图》宋人《大驾卤簿图》的辂车明代罩甲唢呐

卤薄在墓室壁画中也占据重要的位置,毕竟墓室也是一种礼制建筑。 上博展出的朔州水泉梁北齐壁画墓墓室两侧有鞍马、牛车出行的卤薄,仪仗中有侍者拿着雉尾扇和伞盖,队伍前还有武士吹着长长的号角。 如果我们把神祠和墓葬壁画对照着看,会发现它们都在用盛大的仪仗来彰显祠神或墓主人的威仪和尊贵,其表现手法是相当近似的,只不过不同时代的画家会按照当时的典章制度来描绘卤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神祠和墓室壁画,它们就是一部图像的古代典章制度史。

水泉梁壁画的鼓吹者

被制度化的不仅是人的队伍,神兽队列也是如此。 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的一大特色就是保存了一套完整的神兽出行图,类似的图像同见于河北磁县的湾漳大墓。 一般认为湾漳大墓的墓主人为北齐文宣帝高洋。 从规格上看,忻州九原岗北朝墓与湾漳大墓相近,墓主人应该也是北齐的某位高官。

忻州九原岗北朝大墓墓道上方的神兽出行图。 这些神兽学界通常称之为“畏兽”,常用作墓葬装饰图案,应为北朝官方推行的一套礼制图案。

宋代画家描绘宗教题材的时候总喜欢在里面夹带一些他们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这些内容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科技。 岩山寺壁画作者是金代宫廷画家王逵,他就继承了北宋画院的很多传统。 岩山寺壁画有一个特别热闹的局部,丝毫不逊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水榭中伶人击鼓、敲拍板,唱着小曲,观众享受着水畔的清凉,边喝茶边看演出,何等惬意。 水榭屋顶插一幌子,上书“野花攒地出,村酒透瓶香”,令人想起《水浒传》武松打虎前豪饮“透瓶香”的故事。 马路对面有一盲人老者腰间挂着“式盘”,显然是一位算命者。 下面一个孩童央求母亲买浆……这些生活气息十足的细节已经完全脱离了佛教故事的主题。

岩山寺壁画中的酒肆场景

画家王逵更大胆的举动在于壁画中的建筑表现。 画家不惜损失叙事的连贯性,画出了一个完整的宫城。

岩山寺壁画中的宫城建筑群。门楼前有双翼形半包围的城墙,如同紫禁城的燕翅楼,可视为宋金时代宫城形制的写照

高平开化寺壁画中的织布机

最后谈几个山西壁画风格的话题。 由于宋以前卷轴画遗存的稀缺,墓室壁画和石窟寺壁画常充作填补中古时代绘画风格史缺环的材料。 画史记载北齐有个叫杨子华的绘画名家,《北齐校书图》传为其所作,如果没有墓葬壁画的形象资料,我们很难判断这幅传世作品是否符合杨子华的风格特征。 正是因为有了像娄睿墓那样的标尺性作品,北齐人物画、鞍马画的面貌才揭橥于世。

波士顿美术馆藏《北齐校书图》中的牵马胡人仆从忻州九原岗北朝大墓的胡人《北齐校书图》中的北齐折叠凳——胡床九原岗壁画中的“胡床”

“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山西壁画是公众了解古代社会最形象直观的资料宝库,值得细细思量、品味。 出于保护条件的原因,墓葬壁画往往切割后集中在博物馆库房,“养在深闺人未识”。 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三家单位的库房还保存这陕西、河南汉唐之际的壁画,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珍贵的视觉记忆也会走进博物馆的殿堂,与公众见面。

娄睿墓的鞍马图

山西旅游景点有哪些?

五台山、悬空寺、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晋祠等等。 1、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2、恒山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翠屏峰的一处陡峭山崖上,远远看去,三层楼阁的寺庙依山势自南向北渐次抬高,殿阁高低错落有致,相互间有栈道飞架相连,犹如一座正常寺庙的微型景观凌空架起,让人叹为观止。 3、漫步在平遥古城内,眼前的街道与店铺交相辉映,应和着传统风貌和布局的民居,一座座雕梁画栋的古建筑,将人的思绪又拉回到明清时期的繁华盛世。 这座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向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经济与文化遗产,顺着社会发展的脉络和历史的进程,这座始建于周宣王时期的平遥古城,穿越明洪武年间,横跨明清时期,完美地呈现在眼前。

对永乐宫的描写作文

1. 游永乐宫的作文600字

游永乐宫 永乐宫始建于元代定宗贵由二年(1247),竣工于元代至正十八年(1358),施工期长达110多年,原名叫“大纯阳万寿宫”,因原建在芮城县永乐镇,俗称“永乐宫”。

由于黄河三门峡工程兴建,永乐宫地处淹没区内,所以从1959年起,历经6年,将永乐宫全部迁移到芮城县城北龙泉村,这次拆迁重建真是世界文物史上一大奇迹。 永乐宫是以壁画闻名天下,是中国现存壁画艺术的瑰宝 ,可与敦煌壁画媲美。

永乐宫还是中国道教三大祖庭之一,是为奉祀中国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吕洞宾而建。 永乐宫规模宏大,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平方米。

永乐宫的建筑特点是将宫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等五座建筑物,自南向北依次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东西两面不设配殿和附属建筑物,而是用围墙围成一个狭长的中心院落,并将三清、纯阳、重阳三座主要殿宇集中在后半部,建在台基上。 其他建筑在中心院落以外,另建一道围墙,主次有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建筑风格。

进入永乐宫宫门,院内两侧是碑廊,有一通圣旨碑很有价值,其它的石碑文字有些模糊。 走过碑廊,右侧有一个小门,出得门来就看到一座石牌坊,上面写的字是:“人伦模楷”,整座牌坊的石雕保存的十分完好,石雕的艺术性称为afe59b9ee7ad“美轮美奂”实不为过! 过了牌坊看到桃花遮掩着的大门很是好奇,进入一看是宿舍,可惜这一“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美丽院落内散乱的文物游人不能观赏。

回到主建筑院落,龙虎殿又称无极门,原为永乐宫大门,现在成为检票口了。 殿内壁画内容为神荼、郁垒、神将、神吏、城隍、土地等,手持剑戟等器,横眉怒目。

虽略有残损,但原作气魄尚存。 门内第一座建筑是三清殿,牌匾上写的却是无极殿,三清殿又称无极殿,是供“太清、玉清、上清元始天尊”的神堂,为永乐宫的主殿。

门前的石狮甚是希奇、威武,公园的管理员让两棵树挡住了狮子,无极殿的外景逊色了很多。 无极殿规模宏大,在建筑艺术、彩画绘制、调楼装饰等方面均很精美,殿内塑像已不存在,但殿内的斗心扇墙外壁和殿内四壁还保存着大型巨幅壁画,是壁画中的精品,总计402 平方米,主要内容是《朝元图》,是朝谒元始天尊的群仙像。

身高2米以上的人物有290人。 《朝元图》也有叫360值日神的,其中天神、地祗、人物包罗甚广,其绘画艺术在我国民间绘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963年永乐宫壁画摹本在日本展出,三清殿的《朝元图》引起国际震撼,称《朝元图》为世界艺术瑰宝——东方画廊! 第二座建筑牌匾上写着“纯阳之殿”。 纯阳殿亦名“混成殿”,供奉道教师祖吕洞宾。

吕洞宾生于唐贞观十四年四月十四日,祖居芮城县永乐镇,其祖父、父亲皆为唐朝名臣。 殿内以连环画的形式绘制了吕洞宾神游显化图52幅,总计203平方米,是研究宋、元社会的宝贵资料。

其中殿内的“钟、吕谈道图”是一幅极为珍贵、人物描写极为成功的壁画。 重阳殿:亦名“七真殿”,又称袭明殿,规模较小。

此殿因供奉道教全真祖师王重阳得名,对宋、元建筑结构的演变起着十分可贵的参考例证作用。 殿内两山和后檐墙面绘有王重阳传遍祖画49幅,总计150平方米,画法和纯阳殿同一类型。

观赏完主要建筑,我又撑起雨伞看了两侧的建筑。 绕过左侧的建筑进入后院就是“吕公祠”,这里是吕洞宾出生及成长的宅院。

吕公祠正堂敬奉着吕洞宾汉白玉雕像,两边竖有“养性”、“养命”百字碑,后院敬有明代雕塑的王母娘娘像。 出土的吕祖石棺和石灯台很有特色! 最后面安葬着吕祖的坟茔,坟茔前竖着一通石碑,碑额只有两个字“无争”。

顺着指示牌可以走到右侧被生活区挡住的景点——清心园,园内只有古代石雕和一座“玄帝庙”,雨中没有服务员,庙门关着,让我万分向往的永乐宫旅游到此结束,心里有些空荡荡、有些失落的感觉。

2. 游永乐宫的作文600字

游永乐宫

永乐宫始建于元代定宗贵由二年(1247),竣工于元代至正十八年(1358),施工期长达110多年,原名叫“大纯阳万寿宫”,因原建在芮城县永乐镇,俗称“永乐宫”。

由于黄河三门峡工程兴建,永乐宫地处淹没区内,所以从1959年起,历经6年,将永乐宫全部迁移到芮城县城北龙泉村,这次拆迁重建真是世界文物史上一大奇迹。

永乐宫是以壁画闻名天下,是中国现存壁画艺术的瑰宝 ,可与敦煌壁画媲美。 永乐宫还是中国道教三大祖庭之一,是为奉祀中国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吕洞宾而建。

永乐宫规模宏大,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平方米。 永乐宫的建筑特点是将宫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等五座建筑物,自南向北依次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东西两面不设配殿和附属建筑物,而是用围墙围成一个狭长的中心院落,并将三清、纯阳、重阳三座主要殿宇集中在后半部,建在台基上。 其他建筑在中心院落以外,另建一道围墙,主次有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建筑风格。

进入永乐宫宫门,院内两侧是碑廊,有一通圣旨碑很有价值,其它的石碑文字有些模糊。

走过碑廊,右侧有一个小门,出得门来就看到一座石牌坊,上面写的字是:“人伦模楷”,整座牌坊的石雕保存的十分完好,石雕的艺术性称为“美轮美奂”实不为过!

过了牌坊看到桃花遮掩着的大门很是好奇,进入一看是宿舍,可惜这一“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美丽院落内散乱的文物游人不能观赏。

回到主建筑院落,龙虎殿又称无极门,原为永乐宫大门,现在成为检票口了。 殿内壁画内容为神荼、郁垒、神将、神吏、城隍、土地等,手持剑戟等器,横眉怒目。 虽略有残损,但原作气魄尚存。

门内第一座建筑是三清殿,牌匾上写的却是无极殿,三清殿又称无极殿,是供“太清、玉清、上清元始天尊”的神堂,为永乐宫的主殿。 门前的石狮甚是希奇、威武,公园的管理员让两棵树挡住了狮子,无极殿的外景逊色了很多。

无极殿规模宏大,在建筑艺术、彩画绘制、调楼装饰等方面均很精美,殿内塑像已不存在,但殿内的斗心扇墙外壁和殿内四壁还保存着大型巨幅壁画,是壁画中的精品,总计402 平方米,主要内容是《朝元图》,是朝谒元始天尊的群仙像。 身高2米以上的人物有290人。 《朝元图》也有叫360值日神的,其中天神、地祗、人物包罗甚广,其绘画艺术在我国民间绘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963年永乐宫壁画摹本在日本展出,三清殿的《朝元图》引起国际震撼,称《朝元图》为世界艺术瑰宝——东方画廊!

第二座建筑牌匾上写着“纯阳之殿”。 纯阳殿亦名“混成殿”,供奉道教师祖吕洞宾。 吕洞宾生于唐贞观十四年四月十四日,祖居芮城县永乐镇,其祖父、父亲皆为唐朝名臣。

殿内以连环画的形式绘制了吕洞宾神游显化图52幅,总计203平方米,是研究宋、元社会的宝贵资料。 其中殿内的“钟、吕谈道图”是一幅极为珍贵、人物描写极为成功的壁画。

重阳殿:亦名“七真殿”,又称袭明殿,规模较小。 此殿因供奉道教全真祖师王重阳得名,对宋、元建筑结构的演变起着十分可贵的参考例证作用。 殿内两山和后檐墙面绘有王重阳传遍祖画49幅,总计150平方米,画法和纯阳殿同一类型。

观赏完主要建筑,我又撑起雨伞看了两侧的建筑。 绕过左侧的建筑进入后院就是“吕公祠”,这里是吕洞宾出生及成长的宅院。 吕公祠正堂敬奉着吕洞宾汉白玉雕像,两边竖有“养性”、“养命”百字碑,后院敬有明代雕塑的王母娘娘像。

出土的吕祖石棺和石灯台很有特色!

最后面安葬着吕祖的坟茔,坟茔前竖着一通石碑,碑额只有两个字“无争”。

顺着指示牌可以走到右侧被生活区挡住的景点——清心园,园内只有古代石雕和一座“玄帝庙”,雨中没有服务员,庙门关着,让我万分向往的永乐宫旅游到此结束,心里有些空荡荡、有些失落的感觉!

3. 小作文《人称山西好风光》永乐宫150字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感受山西的魅力作文。 ”国庆佳节期间,我们乘坐旅游团包机,从滨城大连飞往西北高原。 航程只一小时客机就徐徐降落太原机场,瞬间我们就来到了“东有太行,西有吕梁”的山西省境内。 我们是第一次踏上这块陌生的土地,伴随着旅游过程才日渐对它有所了解和认识。

山西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缘,因地处太行山之西而得名。 它东立千里太行巍峨屏障,西伏吕梁缠绕汹涌九曲黄河天堑,北临内蒙古苍茫塞外大漠,南踞汾河两岸富饶原野沃土。 这一方夹峙于黄河峡谷和太行丛山之间呈桑叶形的沃土,山河壮丽,风光无限,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九曲十八弯的黄河水,古老的黄土地孕育了山西博大精深的古老文化、建筑文化、商业文化、装饰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和佛教文化。 山西竟有这么丰厚的文化底蕴,不来旅游是难以想像到的。 无怪乎有人戏言,到山西旅游脚一落地就踩着文化了。 这句戏言也并,我们到这里来旅游方知确实如此。 山西从北到南,都是文化的锦绣相联结——晋北五台山佛国圣域的佛教文化,晋中晋商院落群的民俗文化,晋南洪洞大槐树的根祖文化。 山西既有古代遗址,佛教圣地,又有众多的革命史迹,人文景观星罗棋布。 风光秀丽的北岳恒山,景色如画的武当山,排山倒海的黄河壶口瀑布……自然景观也引人入胜。 真是走进山西,才见别有天地。 我们这次山西的旅游观光,仅仅去了晋中与晋北的一部分景区,但也初次看到了山西的“庐山真面目”。 我们先后游览了豪华气派的乔家大院、气势恢宏的平遥古城、高耸险峻的雁门关、惊险奇绝的悬空寺、巍峨壮观的云岗石窟、规模宏大的五台山佛教圣地等,都在脑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 无论听导游讲解,还是实地观看景物,都使我们沉浸在历史的文化的氛围之中,经受了一次悠久历史文化的熏陶。 在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零距离接触时,耳闻目睹其历史兴衰与现实状貌,我们思维凝结在久远而深邃的历史天空。 祖先巧夺天工的非凡创造力,英勇悲壮抗击入侵敌寇的爱国精神,晋商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智慧和辉煌业绩,都使我们深感震惊和喟叹!

华夏文明“地上看山西”

我们刚到山西,当地导游就向我们介绍说:“中华五千年文化,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陕西。 ”这一语破的是我们首次耳闻,说明创造中华民族文明,山西与陕西是紧密相连而又具有悠久历史。 并且,山西的历史文化是留在地面上可见的。

我们先从历史上看山西,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山西的历史告诉我们: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与晋商文化,使山西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据说(说法之一),山西的南部有座中条山,陕西的东部有西岳华山,二者相结合就构成“中华”之名的由来。 山西更是一个创造历史、创造记录的地方。 据记载,早在100多万年前,我们祖先传说中的华夏始祖炎帝和黄帝,都曾来到山西这片土地上劳动创造,劈山治水,耕种培育谷物,并创造了中原一系列古老文化,演绎出了诸多神话传奇,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 中国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流传的古代神话很丰富,山西也是古代神话的发源地。 传说中的三位圣贤尧、舜、禹,都曾先后在晋南建立自己的国都。 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就在晋南、豫西一带。 秦、汉、魏、晋时代,山西一直是屏蔽京畿的战略要塞。 隋唐五代时期,太原是唐朝的北都。 北宋时,山西是宋辽争夺的主要地区。 明初,明王朝数次组织大规模人口迁移,使山西人从“洪洞大槐树”下走向全国。 到了清代,晋商称雄商界200年,山西票号遍布大江南北,开创了中国近代银行业之先河,名震华夏。

4. 描写山西风景名胜的作文

山西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众多的古代建筑——宫观寺院、历代古塔、石窟造像、彩塑壁画、古城关隘、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传世珍宝及风情民俗、风味名食、烹饪技艺等文化遗产。 “山西——中国古代艺术的博物馆”之称,已被国内外各界人士所认同。

寺庙宫观:山西现存古代建筑,其数量之多和历史、艺术价值之高都居全国之首。 已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35处,省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284处。 据统计,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为106处,占全国同期建筑物的70%以上。 其中唐代的有五台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和芮城广仁王庙等,五代的有平顺大云院、平遥镇国寺万佛殿等,宋、辽、金代的有近百处,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宋代的晋词圣母殿,高平游仙寺、崇明寺、开化寺、大雄宝殿,辽金的大同华严寺建筑群,大同善化寺,朔州崇福寺、应县净土寺正殿,五台佛光寺文殊殿,晋城青莲寺大雄宝殿,长子崇庆寺万佛殿,汾阳太符观和文水武则天庙等。 山西元代以后的古建筑保留更多。 元代的永乐宫、广胜寺的建筑和壁画均为艺术珍品;北魏始建而重建于明代的悬空寺惊险奇特,中外独有;更有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建筑群,作为净土宗道场的玄中寺,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的平遥双林寺,全国武庙之首的解州关帝庙等,都是明清时期的艺术杰作。 此外,孟县藏山庙、介休后土庙、绵山回銮寺、万荣飞云楼、秋风楼,灵空山圣寿寺,临汾尧庙等,均各有千秋,闪烁着历史和艺术的光华。

历代古塔:省内历代古塔多达280多座,其中以应县佛宫寺释达塔、五台山白塔、代县阿育王塔、太原永祚寺双塔、洪洞广胜寺飞虹塔和永济普救寺莺莺塔最为著名。

石窟造像:据考察,山西境内规模较大的石窟有北朝时期19处,隋唐时期21处,宋代2处,元代2处,明代5处,加上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共51处。 以全国三大石窟之一的大同云冈石窟为最,太原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长治羊头山石窟、平定开河寺石窟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城垣关隘:山西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内外长城延伸到山西的大同、朔州、忻州、晋中、吕梁、阳泉等八个地、市境内,约计3500公里。 有雁门关、平型关、宁武关、娘子关、偏关等重要关隘。 山西古城垣较为完整的有平遥城和娘子关城,平遥城除城墙外,城内鼓楼、城隍庙、街坊、店铺、民居都保持着明、清形制与风貌。

5. 有关运城明胜古迹的作文,500字左右

运城市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文物古迹,风光名胜遍布全区.历史传说中的“后稷稼穑”、“嫘祖养蚕”、“舜耕历山”、“禹凿龙门”等故事均发生在这里.三国名将关羽、八仙之一吕洞宾、一代名妃杨玉环、思想家荀况、政治家柳宗元、史学家司马光.戏剧家关汉卿、唐代名相裴度、科学家裴秀、文学家王勃、王维、王绩、教育家王通、《登鹳雀楼》的作者王之涣以及开中华民族经贸之先河的春秋时期商人漪顿都是这里人.全市境内文物景点达1600处,占全省的60%,其中国家级9处,省级78处.著名的有全国武庙之冠——解州关帝庙;元代壁画——芮城永乐宫;《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永济普救寺;黄河大桥历史见证——永济黄河大铁牛等.目前,全市正在依次建设开发六大旅游区,即:关公旅游区、永济旅游区、芮城旅游区、龙门旅游区、历山旅游区、名人文化旅游区.近年来,运城市发挥关公文化的优势,连续举办了十四届关公文化节,通过“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促进全市对外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

6. 关于永乐宫的诗句

永乐宫,位于芮城县城北约三公里处的龙泉村东,建在原西周的古魏国都城遗址上。 这是一处在国内外得有影响的古建筑,它以壁画艺术闻名天下。 这里的壁画,是我国现存壁画艺术的瑰宝,可与敦煌壁画媲美。

永乐宫,原来一处道观,是为奉祀中国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因原建在芮城镇永乐镇,出被称为永乐宫。 永乐宫系元代定宗贵由二年(公元1247年)动工兴建,包括彩绘壁画在内,元代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迁)竣工,施工期长达110多年。

永乐宫内,宫宇规模宏伟,布局疏朗。 除山门外,中轴线上还排列着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等四座高大的元代殿宇。 这些元代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中的优秀遗产。 在建筑总体布局上风格独特,东西两面不设配殿等附属建筑物,在建筑结构上,吸收了宋代“营造法式”和辽、金时期的“减柱法”,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永乐宫壁画,满布在四座大殿内。 这些绘制精美的壁画总面积达96O平方米,题材丰富,画技高超,它继承了唐、宋以来优秀的绘画技法,又融汇了元代的绘画特点,形成了永乐宫壁画的可贵风格,成为元代寺观壁画中最为引人的一章。

7. 看上朝元图写作文200字

永乐宫

永乐宫始建于元代定宗贵由二年(1247),竣工于元代至正十八年(1358),施工期长达110多年,原名叫“大纯阳万寿宫”,因原建在芮城县永乐镇,俗称“永乐宫”。

由于黄河三门峡工程兴建,永乐宫地处淹没区内,所以从1959年起,历经6年,将永乐宫全部迁移到芮城县城北龙泉村,这次拆迁重建真是世界文物史上一大奇迹。

永乐宫是以壁画闻名天下,是中国现存壁画艺术的瑰宝 ,可与敦煌壁画媲美。 永乐宫还是中国道教三大祖庭之一,是为奉祀中国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吕洞宾而建。

永乐宫规模宏大,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平方米。 永乐宫的建筑特点是将宫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等五座建筑物,自南向北依次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东西两面不设配殿和附属建筑物,而是用围墙围成一个狭长的中心院落,并将三清、纯阳、重阳三座主要殿宇集中在后半部,建在台基上。 其他建筑在中心院落以外,另建一道围墙,主次有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建筑风格。

进入永乐宫宫门,院内两侧是碑廊,有一通圣旨碑很有价值,其它的石碑文字有些模糊。

走过碑廊,右侧有一个小门,出得门来就看到一座石牌坊,上面写的字是:“人伦模楷”,整座牌坊的石雕保存的十分完好,石雕的艺术性称为“美轮美奂”实不为过!

过了牌坊看到桃花遮掩着的大门很是好奇,进入一看是宿舍,可惜这一“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美丽院落内散乱的文物游人不能观赏。

回到主建筑院落,龙虎殿又称无极门,原为永乐宫大门,现在成为检票口了。 殿内壁画内容为神荼、郁垒、神将、神吏、城隍、土地等,手持剑戟等器,横眉怒目。 虽略有残损,但原作气魄尚存。

门内第一座建筑是三清殿,牌匾上写的却是无极殿,三清殿又称无极殿,是供“太清、玉清、上清元始天尊”的神堂,为永乐宫的主殿。 门前的石狮甚是希奇、威武,公园的管理员让两棵树挡住了狮子,无极殿的外景逊色了很多。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huangtou/15819.html
3名单已满 湖人连签2人!15 绿军弃将 詹库联手美梦被否
早评 基建 沪指低开0.23% 贵金属板块跌幅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