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绿色转型国际合作亟待成共识

转型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绿色转型国际合作。这展现了中国积极推动全球绿色发展事业的大国担当。气候变化关乎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绝非一国一时之事,需要国际社会形成高度共识,共同努力,久久为功。

全球

近十年来,全球绿色发展事业取得了显著进展,绿色发展国际合作迎来更多机遇。2015年,全世界178个缔约方共同签署《巴黎协定》,提出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长期目标。这一目标在国际社会形成了高度共识,被认为是绿色发展国际合作的重要转折点。

中国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为推动全球绿色转型注入中国动力,也显著促进了绿色发展国际合作。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双碳”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步伐明显加快。目前,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清洁发电体系。国际能源署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5.1亿千瓦,中国贡献超过一半。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获得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

同时要看到,绿色发展国际合作依然面临许多挑战。最突出的挑战是气候治理的正义和公平还难以实现。

要推动气候治理以可持续方式进行,首先要分清谁是当前气候变化的主要责任者,在此基础上划分全球减排责任,并予以落实。英国《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刊发研究显示,全球约90%的过量碳排放源自发达国家。基于历史和现实因素,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巴黎协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该迅速减少碳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进行的全球盘点显示,一些发达国家未能履行其率先减排义务,未兑现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的承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23年适应差距报告》指出,发达国家筹集的资金还不到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所需资金的十分之一。越来越多的国家呼吁,发达国家应正视历史责任,尽快兑现承诺,加大对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取得实质性进展。

新出台的《意见》明确提出,参与引领全球绿色转型进程;加强政策交流和务实合作。我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塑料污染治理等领域国际规则制定,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气候治理体系。加强绿色投资和贸易合作,推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


经济发展方式如何实现绿色转型?

” 中国的绿色供应链处于萌芽阶段,在缺乏法律、法规与政策引导的情况下,目前企业对绿色供应链的实践具有自发性和自愿性。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机制与政策创新研究报告 如何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课题组外方组长:里杰兰德国合会委员,瑞典战略环境研究基金会主任 “经济结构转型与政策体制改革是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与保障。 中国的绿色转型既没有一条普遍适用、一以贯之的捷径,也不能用‘一刀切’的标准来衡量。 相反,未来中国的绿色发展必须考虑区域条件和特征,因地制宜,实施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战略。 ” 课题组中方组长:杨朝飞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 “政府应该避免设置不利于绿色经济发展的市场准入门槛和市场壁垒,打破地方保护对发展绿色经济的封锁和壁垒。 避免代替企业招商引资、决定建设项目,把发展的权利归还给企业。 避免频繁利用行政手段影响市场价格和市场运行秩序,向市场释放有关资源与环境方面的错误信息。 ” 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已经为中国的绿色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中国步入了绿色发展的道路。 中国应抓住新的绿色增长机遇,以实现绿色转变引领下的现代化和跨越式发展。 当务之急是如何加快并深化中国的绿色转型,其关键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推进转型、提高成本效率、改善体制机制以及提升政策法规的质量。 绿色转型必须具备几个基本条件:政府的领导能力和战略规划为绿色转型和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政治基础;政府要摆正位置并在转型过程中扮演合适的角色;机制完善的市场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驱动力。 国家层面的重大政策建议: 1.转变政府职能,为绿色经济发展创造制度条件。 政府不越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不失位,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和服务作用;政府不错位,强化经济政策的引导作用。 2.建立政策决策综合评估制度,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建立对节能减排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的综合评估制度;建立对各区域、各行业环境风险的综合评估制度。 3.全方位推动财税金融政策的生态化调整。 一是要建立财政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二是要建立有利于绿色发展的税收体系;三是要建立促进绿色发展的金融政策;四是要进一步强化资源价格改革,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 发展差异化区域绿色经济的政策建议: 1.防止落后技术及生产设备在地区间转移,实现区域绿色经济协调发展。 2.推动集中式绿色城市化发展。 3.健全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补偿机制。 促进经济领域绿色转型的政策建议: 1.采取综合方法推动传统工业领域绿色经济转型。 要建立健全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采取污染防治与资源利用综合方法,以实现节能减排协同控制;新兴战略产业将引导绿色经济发展,应大力促进新兴战略产业。 2.在现代化进程中推进绿色农业发展。 取消对农业生产的补贴;支持有机肥产业化发展;鼓励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和废弃物综合利用。 3.充分发挥服务业在绿色转型中的催化作用。 发展强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驱动制造业和服务业;鼓励资金和投资再分配,在服务业领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投资、贸易与环境研究报告 国际贸易与投资中怎么找准定位? 课题组中方组长:潘家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投资、贸易和消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投资和贸易所产生的结果促进经济增长,也伴随着能源消耗的高速增长。 中国目前这种以资源换市场、以环境换增长的经济发展现状亟待改变。 ”

我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

绿色

我国当前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城乡建设规模持续扩大,伴随着对土地、能源、水等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 以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为抓手,妥善处理好城乡建设发展过程中的能源资源及环境问题,对于确保我国能源安全、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至关重要。 一、我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总体情况 (一)建筑能耗总体特点 建筑能耗主要包括建筑供暖、空调、热水、照明及各类建筑内使用电器所消耗的能源。 建筑能耗与地域气候特点、城市规划、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及用能设备效率、建筑使用功能及使用人用能行为等密切相关。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从北到南跨越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及温和等多个气候区,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偏冷夏季偏热,地区经济水平及生活习惯差异明显,使我国建筑能耗呈现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北方与南方建筑能耗差异大,北方地区以冬季采暖能耗为主,南方地区以夏季空调能耗为主;二是城市与农村建筑用能差异大,城市以煤、电、油等商品能源消耗为主,农村地区除部分使用商品能源外,秸秆、薪柴等生物质能仍大量使用;三是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能耗差异明显,居住建筑能耗与居民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二)建筑能耗总量大,增长速度快 据测算,2014年,全国建筑总商品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比例20%左右,如把终端能源在生产、运输、转换过程中所产生的损失计算在内,比例将进一步提高,是我国三大重点用能领域之一。 与2000年相比,2014年建筑总能耗增长了1倍左右,并且仍将持续增长,主要原因,一是城镇化进程加快,建筑面积持续快速增长,2014年我国全社会房屋竣工面积达到35.5亿平方米,建筑总量的增长致使能耗增长较快。 二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及建筑服务水平的提高,建筑内用能设备增加造成建筑能耗的增加。 如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空调器的数量从2000年的30.8台增长到2012年的126.8台,增长了3倍多。 三是城乡居民对建筑室内舒适度要求的提高使能耗增长较快。 如长江流域过去为非采暖地区,而现在冬季采暖需求逐步增大,致使采暖能耗快速增长。 四是农村地区建筑用能明显增长,比例从2001年的31%上升到2014年的超过60%,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等地农村建筑每年每平方米采暖用煤超过30公斤,加上照明、炊事、家电等其他生活用能,商品能耗比例超过70%。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将逐渐超过工业、交通成为用能的重点行业,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比例将超过40%。 (三)建筑节能与绿色化水平仍然偏低 建筑节能是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维护过程中,在满足规定的建筑功能要求和室内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通过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实现降低运行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过程。 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由于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老旧建筑及80年代后建设的大量新建建筑,仍为不节能建筑。 2014年全国城镇既有建筑中不节能建筑占比仍达60%左右。 同时,我国目前的新建建筑节能标准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按照同样水平的室内舒适度计算)我国北方住宅全年供暖能耗指标,依然为发达国家的1.5~2倍,公共建筑的供冷供热全年能耗指标,我国约为发达国家的1.2~1.5倍。 绿色建筑发展方面,发达国家从1990年开始相继开发了适应不同国家气候特点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为决策者和设计者提供技术依据,对推动全球绿色建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从2008年才开始逐步推广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发展水平和质量仍不高,存在总量规模仍然偏少、地区发展不平衡、高性能比例小以及综合效果多数停留在设计阶段等问题,绿色建筑推进效果大打折扣。 二、我国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所取得的工作成效 (一)新建建筑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 2014年全国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新增节能建筑面积16.6亿平方米,可形成15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全国城镇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105亿平方米,约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的38%,共形成1亿吨标准煤节能能力。 (二)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共有2559个项目获得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总建筑面积超过2.8亿平方米,其中2014年度有1017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1.13亿平方米。 绿色建筑强制推广工作稳步推进,全国累计强制推广绿色建筑面积3.78亿平方米。 到“十二五”末,全国累计推广绿色建筑面积超过10亿平方米。 (三)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安排2014年度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计划1.75亿平方米,截至2014年年底,各地共计完成改造面积2.1亿平方米,“十二五”前4年累计完成改造面积8.3亿平方米。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稳步推进,2014年共计完成改造面积1521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改造面积7090.58万平方米。 (四)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截至2014年底,全国累计完成公共建筑能源审计余栋,对余栋建筑能耗情况进行了公示,在33个省(区、市)建设公共建筑能耗动态监测平台,对7400余栋建筑进行了能耗动态监测。 全国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927.5万平方米。 (五)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截至2014年底,全国城镇太阳能光热应用面积27亿平方米,浅层地能应用面积4.6亿平方米,太阳能光电建筑装机容量达到2500兆瓦。 三、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 我国目前在城镇化快速推进中暴露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城镇建设以规模扩张为导向,城市规划执行持续性不强,资源环境消耗增长过快,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公共服务能力水平不高,部分城市大气及水污染严重等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以及《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都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加快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在城乡建设空间布局、基础设施配套、建筑建造及运行管理等方面,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运营,促进城镇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对引导我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是落实国家能源消费革命和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战略部署。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乡建设量巨大,同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建筑能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低,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仅为美国的1/3左右,建筑服务条件与舒适水平比较低。 随着人民群众对室内热舒适度要求的提高,采暖线南移、建筑用能模式转型、农村用能“城市化”问题等趋势发展越发明显,建筑能耗刚性增长压力巨大。 通过建筑节能与发展绿色建筑,引导城乡建设走节能、高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使我国能以较低的能源消耗实现人民群众比较高的生活需求,可有效减缓建筑能耗总量增长速度,确保我国能源消费革命和能源安全战略顺利实施。 (三)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是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提出要减少污染物排放,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也提出了明确目标。 建筑领域燃煤采暖、施工扬尘等是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 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转变建筑建造方式和使用过程中的粗放用能模式,可以显著改善建筑施工现场环境,有效降低施工扬尘,并降低燃煤采暖消耗,减少含硫含硝污染物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促进环境保护和空气品质提高,减轻温室气体的排放压力,改善人们生活条件,提高全社会满意度和幸福感。 (四)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是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我国在建筑节能、建筑智能化、新型建材、建筑工业化、可再生能源等绿色新技术新产品集成应用等方面,还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当前欧洲国家低碳社区和零能耗建筑发展方兴未艾,美国也将生态城市和绿色建筑作为引导绿色低碳智能新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 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加快发展超低能耗建筑、新型结构体系建筑、装配式建筑等,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建筑业加快产业升级,确保在新一轮建筑领域科技革命中迎头赶上。 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工作目标及重点任务 (一)工作目标 到2020年的工作目标:一是提升节能和绿色发展质量水平,城市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50%,城市新建建筑能效提升20%以上,部分城市开始推行超低能耗标准,逐步与国际先进标准实现同步发展。 二是实现高效运行和精细化管理,完成老旧住宅节能改造面积10亿平方米,改造建筑采暖能耗强度下降35%以上。 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2亿平方米,改造建筑能效提高20%以上。 三是城市能源结构清洁化比重实现突破,城市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3%以上。 四是实现建造方式转型,提高建材绿色化和循环利用水平。 五是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市场和产业得到充分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带动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在重大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 (二)重点任务 1.控制增量,引导城市能源资源消费增长模式。 一是实施建筑能效领跑者计划。 发布我国建筑节能标准提升路线图,明确建筑节能标准提升中长期规划目标及提升计划。 加快新建建筑能效提升进程,尽快执行更高水平节能标准。 抓紧出台以能耗量为约束条件的建筑能耗标准。 公布建筑能效标准先进城市,鼓励比对。 全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和高星级绿色建筑,鼓励规划建设近零能耗社区。 二是推进绿色建筑全面推广计划。 实施绿色建筑推广目标管理机制,将《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确定的绿色建筑发展目标,分解到各省级行政区域。 督促各省(区市)落实本地区年度绿色建筑发展计划,并建立绿色建筑进展定期报告及考核制度。 实施绿色建筑全产业链推广计划。 在条件成熟地区不断加大绿色建筑标准的强制执行范围。 强化对绿色建筑质量的监管,将绿色建筑纳入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工程全过程管理程序;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落实到位,鼓励地方出台配套财政激励、容积率奖励、减免配套费等措施。 鼓励一些先进地区结合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建设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 三是开展紧凑型绿色城市示范建设。 城市新区规划和建设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和结构。 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立土地适度混合利用、紧凑开发的用地布局。 探索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空间布局模式,适度提高公共交通可达地块的开发强度。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 完善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系统和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 构建绿色市政体系,同步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因地制宜规划建设雨水收集及再生水利用系统。 注重各类废品的分类收集、转运及无害化处理。 2.优化存量,挖掘城市能源资源消费节约潜力。 一是推进城市既有建筑节能及绿色化改造。 在北方地区城市全面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选择有条件小区进行高标准的节能改造和绿色化改造。 全面推进供热计量。 在夏热冬冷地区探索符合地方气候条件及用能方式的改造技术路线,并进行试点。 全面推进公共建筑能效比对工作,实行重点用能公共建筑动态管理制度,分地区、分类型公布公共建筑先进能效标准。 开展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试点。 鼓励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市场化模式实施节能改造。 在学校、医院等公益性行业开展建筑能效比对试点。 二是推进城市(建筑)能源资源消费比对行动。 全面开展城市消费领域能源资源消耗数据的调查统计,并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能源资源消费情况进行监测,在此基础上,建立城市建筑及交通能源资源消费信息大数据平台。 逐步完善城市能源资源消费信息公开和共享制度,开展基于数据的城市建筑能效比对工作。 积极倡导城市生活绿色消费模式,大力开展“节俭养德”宣传活动,定期发布城市建筑“节约之星”先进典型。 3.调整结构,实现城市能源资源消费清洁发展。 一是实施城市建筑可再生能源强制推广行动。 城市应全面做好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勘察和利用条件调查,并编制城市可再生能源应用规划。 新建建筑工程应对可再生能源应用条件、适用类型、应用规模及效果等进行专项论证,具备应用条件的新建建筑,应至少选择应用一种可再生能源。 加大太阳能光热系统在城市中低层住宅及酒店、学校等有稳定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中的强制推广力度。 二是推进长江流域个性化的清洁供暖工程。 在传统非采暖区的夏热冬冷地区,积极推广利用空气源、地表水源、污水源热泵技术供暖,建立小区级的城市微采暖系统。 具备条件的,利用工业余热,建立热电联产的集中供热模式。 利用海水源、江水源热泵技术,在末端用能负荷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地建立区域可再生能源站。 三是打造城市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应用系统。 建立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协调互补、梯级利用的综合能源供应体系,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等分布式能源,建立城市可再生能源微网系统,实现分布式能源与智能调度充分结合。 在城市燃气未覆盖地区,推广采用污水厂污泥制备沼气技术。 4.转变模式,促进城市建设模式转型升级。 一是大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基地和龙头企业。 从重点城市开始,逐步提高住宅精装修的交房比例。 二是鼓励发展现代木结构、钢结构建筑。 研究制定必要的激励政策。 加强相关技术研发、推广应用。 加快国家级木结构、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基地建设。 三是全面推广循环建材与绿色建材。 加强建筑物的拆除管理。 稳步提高建筑废品和工矿业固体废弃物制备建材的循环利用率。 建立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制度。 5.创新体制,强化市场、产业、技术的支撑作用。 一是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合理界定政府及市场的边界,既要发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及规划、标准、财政、税收等措施的调控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采用ppp模式、合同能源管理、能效交易、碳交易等多种市场化机制,让企业充分参与城市能源资源节约的各个领域,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推动的良好机制。 二是注重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 在推进城市能源资源消费革命中,大力引导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型建筑结构产业、第三方咨询与服务产业等,积极打造相关产业化基地,扶持相关企业推进产业链整体发展,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标准化、工程化、产业化。 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申请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促进成果产业化。 三是突出技术标准的引领作用。 完善城市能源资源绿色、低碳消费的标准、技术、指标体系。 制定不同气候区、不同功能定位的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建筑、绿色生态城区的标准。 分类制定建筑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标准定额。 依托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平台,推动新型建筑材料与装配式结构体系、近零能耗建筑、绿色建筑技术、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能源集成应用技术等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与集成示范。 注重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建筑能源管理师、建筑能效评估师等职业资格制度。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搭建政府间合作平台,吸收借鉴国际上在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我国正在推行的数字经济战略是哪3条?

一、是采取清单制梳理我国数字科技的短板软肋,短期内寻找可靠的替代源和备份源,使“卡脖子”技术不因外国的封锁而断供。 与此同时,发起专项研发计划,集中力量攻克核心电子元器件、高端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工业软件等短板,补齐数字科技研发链。

二、是面向数字科技前沿领域,设立国家或世界实验室,牵头发起全球大科学计划或工程,更多更好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主动嵌入全球数字科技创新链条和生态系统,吸引和积聚全球创新人才。

三、是支持数字科技试点应用,积极利用智慧城市、智能工业、智慧医疗等发展契机,推进数字新科技先行应用,为数字科技应用提供试验平台和应用场景,在应用中不断完善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扩展资料

合作

我国在发展数字基建方面处于起步阶段,相对而言比较滞后。 由此,应科学决策、统筹布局,把数据中心、场景中心、区域中心、应用中心有效结合。

一、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政府要有战略导向和规划牵引,前瞻布局数字基础设施,与此同时,推动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

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社会投资的积极性主动性,把“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紧密结合,共同构建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二、是正确处理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对于中央政府而言,做好数字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通过制定行业规则、设施标准、规划布局、互联互通等,引导数字基础设施的有效投资和有序建设。

治理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充分考虑本地发展情况和财力承受情况,尤其要根据实际需求开展数字基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注意避免一哄而上,形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三、是正确处理好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以需求为牵引,把应用场景建设置于数字基建的重要位置,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和平台企业依托自身需求参与数字基建,并开放为社会使用,

加强绿色转型国际合作亟待成共识

实现数字基建供给和需求精准匹配。 合理跨区域布局数字基建,将数字基建同金融、物流、交易市场等渠道打通,形成产业链应用生态。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huangtou/15871.html
在二里头夏都遗址感知 最早的中国 行走河南 何以中国
当看到墙上的菜单 同事拉着我直接就走 出差去天津吃狗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