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监管出手 立案!

【导读】ST智和被立案,涉嫌信披违法违规

中国基金报记者 赵刚 赵新亮

8月15日晚间, ST智和 公告称,因公司 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ST智和表示,在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已遭警示

今年6月, 广西证监局对ST智和及有关责任人出具警示函 ,因为公司存在“未按规定披露2023年度业绩预告”和“以前年度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准确”的违规行为。

广西证监局指出,ST智知2023年报显示,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7087.34万元。 ST智知2023年度净利润为负值,触及应当披露业绩预告的情形,但ST智知未披露2023年度业绩预告。

此外,ST智知披露的《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显示,公司2019年至2020年存在部分业务提前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部分已确认收入未及时按财政审计核减等情形;2019年至2021年存在与少数股东交易不公允的情形;2021年至2022年存在对部分资产科目列报或划分不准确的情形。

对于上述违规行为,公司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史玉江,时任董事长张亚东、张宇迎,时任总经理杨瑞、胡芳,现任董事会秘书兼时任财务总监张炎锋,现任财务总监王文波负主要责任。

根据相关规定,广西证监局决定,对ST智和和上述相关责任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广西证监局还提出,公司应尽快制定整改计划,加快推进2019年至2022年财务报表及附注的更正工作,并及时披露。

2023年亏损仍然存疑点

7月30日,ST智知公告称,收到上交所下发的纪律处罚决定书。

上述决定书显示,ST智和2023年亏损7087.34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14亿元。

对于这一情况,公司本应在2023年会计年度结束后1个月内及时、准确地披露业绩预告,可公司并未按规定披露预亏公告。

对此,上交所对于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

事实上,即便是亏损的业绩,依然没能完整、准确反映ST智和的财务状况。

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3年内审报告出具了否定意见, ST智和从5月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8月15日晚间,ST智和对此前上交所下发的年报监管工作函进行了回复,其中涉及应收账款客户、三年业务往来等诸多细节。

例如,对于深圳创新科技术有限公司未按合同约定付款的原因,公司表示,目前客户没有收到最终业主方对应的货款,故而拖欠公司应收款。

对此,年审会计师表示,公司无法提供有效的客户联络人,截至审计报告日,无法对该 客户进行走访或者执行函证程序,且也无法实施其他必要的替代性程序。

其进一步表示,就相关交易是否真实、收入确认是否准确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无法对相关问题的公司回复内容发表意见。

截至8月15日收盘,ST智和报4.47元/股,最新市值为23亿元。

编辑:小茉

审核:许闻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国家层面40多天两度出手,知网从被垄断立案调查到网络安全审查

6月24日15时17分,中国网信网发布了“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对知网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消息。 具体内容为:“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据《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2022年6月23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约谈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宣布对知网启动网络安全审查。 据悉,知网掌握着大量个人信息和涉及国防、工业、电信、交通运输、自然资源、卫生 健康 、金融等重点行业领域重要数据,以及我重大项目、重要 科技 成果及关键技术动态等敏感信息。 ”

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13个部门联合修订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自2022年2月15日起施行。 修订后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将网络平台运营者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等情形纳入网络安全审查。

去年12月7日,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报道《论文被中国知网擅自收录,九旬名教授维权获赔70多万元》引发强烈 社会 反响。 资料显示,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CNKI中国知网是我国最大的中文数据库平台,囊括了期刊、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报纸、年鉴、工具书、标准、专利、 科技 成果等文献类型,资源覆盖基础科学、工程 科技 、哲学与人文科学、 社会 科学、信息 科技 、经济与管理科学等学科范围。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摘录>>>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网络平台运营者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网络安全审查。

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设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制定网络安全审查相关制度规范,组织网络安全审查。

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认为需要开展网络安全审查的,应当自向当事人发出书面通知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步审查,包括形成审查结论建议和将审查结论建议发送网络安全审查工作机制成员单位、相关部门征求意见;情况复杂的,可以延长15个工作日。

特别审查程序一般应当在90个工作日内完成,情况复杂的可以延长。

当事人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的规定处理。

相关时间回放>>>

2021年12月7日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报道《论文被中国知网擅自收录,九旬名教授维权获赔70多万元》 社会 反响强烈,引发公众对知网如何平衡公益性和商业性的讨论。

2021年12月10日

知网方面发布《关于“赵德馨教授起诉中国知网获赔”相关问题的说明》: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与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单位一道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向赵德馨教授表示诚挚的歉意。

2022年4月19日

知网方面发布《关于中国知网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合作服务的说明》:知网将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服务能力,保证服务质量,为每一个科学工作者和广大师生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文献保障服务。

2022年5月13日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息:日前,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前期核查,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2022年5月13日

知网方面发布公告:以此次调查为契机,深刻自省,全面自查,彻底整改,依法合规经营,创新发展模式,承担起中国知识基础设施的 社会 责任。

2022年6月8日

知网方面发布通知:知网目前正在进行各项业务整改,欢迎 社会 各界对知网未来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2022年6月12日

知网方面发布公告:即日起,中国知网向个人用户直接提供查重服务。

2022年6月24日

中国网信网发布消息:2022年6月23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约谈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宣布对知网启动网络安全审查。

国家终于出手整治资本了,人民日报三揭马云真面目,马云他到底干了啥?

马云通过阿里巴巴打造的新型电商模式商业帝国一步步蚕食侵吞传统的商业作坊,极大地冲击了国人传统的消费方式与观念,不可遏制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进程。然而随着国家出手整治资本,人民日报曾三揭马云真面目,那么,马云他到底干了啥?

一、高杠杆的蚂蚁金服

蚂蚁金服在准备上市的时候被央行和银保监会紧急叫停。 人民日报一文指出正是因为蚂蚁集团上市之后转嫁金融风险,扰乱正常市场股价,可谓对金融行业来说有着很大的隐患。

2020年11月开始,马云因未切实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被多家金融监管机构进行约谈,责令其建立完善机构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在相关管理部门成立的工作组指导下规范金融业务建设,改正支付业务中不正确的竞争行为。

要求遵循合法、最低、必要原则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保障个人和国家信息安全。 从事金融的机构被纳入监管,完善风险隔离措施,规范关联交易,保障市场的稳定与公平。

蚂蚁金服贷款模式下如果贷款人不能及时还款势必就会转嫁到银行这一载体。 久而久之,金额累累硕大,责任风险加剧,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

二、社区团购给实体经济造成威胁

自从2019年以来全国各大电商平台都开始创建自己的社区团购,以极低的价格进行市场下沉。 马云打着积极响应国家规定的三农服务项目的口号,帮助菜农开拓农产品的销售路线。 虽然给消费者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服务,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却事与愿违。

在经营过程中一些团长跑路,图片与实物不符,质量堪忧等问题屡见不鲜都在影响着团购,且社区团购的建立确实给实体经济造成一定的威胁。

为此遭到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其实更令人心潮彭拜。 ”不该只顾着几斤水果,蔬菜的流量,科技创新驱动未来的无限可能才更令人心之向往。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人民日报的好言相劝,马云的阿里非但没有退出“社区团购”反而加速布局。

三、被证实的商业垄断支配市场

2020年马云因投资收购银泰商业股权事件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为违反了《反垄断法》,最终处以50万元的罚款。 同时对阿里巴巴集团在国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立案调查。

经查证实马云阿里集团始终支配着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处于绝对领导地位。 依靠阿里巴巴的淘宝电商服务平台曾经要求入驻的商家不能在其他平台入驻。 这种做法严重违反国家要求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相悖。

“强买强卖”的合同在一定程度上干涉了商家的自由经营权,导致买卖双方市场不平衡,供求关系不对等的现象。 间接违背了市场价格规律,违反市场经济秩序。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阿里巴巴处以182.28亿元人民币罚款。 引来人民日报再次痛批:“一鲸落,万物生。 ”一家独大终是幻想,企业做大做强离不开社会责任感的高度契合。

监管亮剑,四家银行被罚款1370万元,违规的背后到底有何隐情?

银保监会此前对4家银行开出天价罚单,分别是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以及招商银行,每家罚款金额都在百万元以上,足见问题的严重性。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银行是金融机构,银保监会是金融行业的监管部门,两者可以算是“自家人”,为什么这次银保监会对银行出手呢?这完全就是大家的偏见,为了保障金融市场良性发展,任何违法违规行为都需要被及时遏制,这就是身为金融监管部门的责任。 所以即便现在犯错的是银行,银保监会同样不能手软。 当然这4家银行被罚的也不冤,因为它们都在某些方面违反了国家相关规定。

首先谈谈交通银行。 它的问题是违规挪用个人信贷资金,目前我国的个人贷款主要包含经营贷和消费贷,除了这两个外,其它贷款基本很难审批。 现在的问题是不少人打着消费贷或者经营贷的幌子,最后用钱去补贴房地产,比如付首付,还房贷等等,这就破坏了整个房地产行业的秩序了。 房价现在之所以越来越高,就是因为有这些来路不明的资金涌入,房子被炒起来了。 政府做了很多工作来进行调控,但因为违规挪用个人信贷资金,情况又变得有些不容乐观,所以交通银行需要承担责任。

再谈谈兴业银行,它的问题在于债券承销业务违反了某些经营原则,本质上就是为赚钱忽略了背后存在的一些风险所以被处罚。 这应该是很多银行现在都有了一些通病,毕竟银行也是需要盈利的,除了尽可能吸纳存款以外也要找到更多放款途径,但这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里面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但有些时候为了背后的巨大利益,有人还是选择违规,因为里面的违法成本很低,这就是监管部门处罚的原因。

当然除了这些问题外,还有一些地方值得关注,那就是很多银行对下属分支机构管理不严,致使服务过程产生很多问题,这一点也必须予以纠正。 目前网上曝出了很多类似新闻,比如工作人员私自挪用资金,储户的钱不翼而飞,这其实都是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huangtou/17021.html
股价均创新高 遭实控人大举减持! 羚锐制药业绩
文远知行们又要赢麻了 自动驾驶企业排队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