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塑未来 科学永远是一项全球合作事业 共享创新 浦江论坛上中外嘉宾热议

创新,可以说是人类共同应对命运挑战的"世界语"。9月7日举行的2024浦江创新论坛开幕式主论坛上,英国皇家学会副会长马克·沃尔波特爵士引用中国成语"独木难支",来表达科技创新跨国界、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他说:"这意味着一根木头支撑不起一座大厦,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科学永远是一项全球合作事业。"

从中国成语到世界语,从86岁的美国"四院"院士到90后中国女科学家,站上主论坛演讲席的中外嘉宾无不回应着本届论坛"共享创新、共塑未来:构建科技创新开放环境"的主题。开放合作既关系着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也应和着科技界对全球发展不确定性的高度关切。

难题无法靠一国之力解决,科研需要全球支撑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的前进步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进,但人类未来的不确定性也无处不在。演讲中,几乎每位嘉宾都提到了气候变化。在沃尔波特看来,这个挑战如此之大,甚至需要子子孙孙几代人共同去应对。

英国皇家学会副会长马克·沃尔波特爵士

而这,只是人类面对的诸多挑战之一。"病毒不需要办理护照和签证,可它会搭乘飞机周游世界。"沃尔波特不无幽默地说。他认为,从细菌耐药性导致的抗生素失效,到地球正经历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从新病毒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造成的冲击,到不少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所有这些全球性难题都无法靠一国之力解决。与此同时,能源科技、人工智能、量子科学、空间科学等的发展将改变人们的生活。而新技术是把双刃剑,需要非常审慎地对待。

在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学者许金祥看来,越尖端的探索,越需要合作,"国际合作可以推动我们对宇宙的理解,跨学科合作可以加速基础研究的落地应用"。许金祥研究的是一种名为"缪子"的神奇宇宙粒子,需要使用极为尖端的技术,"在实验室中,我们测得的数据可以达到小数点后10位"。为了完成这些高精度实验,他经常要去欧洲核子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机构寻求合作——离开国际合作,他根本无法推进自己的研究。

而且,"在大自然中,要捕捉到这些光,也离不开跨学科合作。"许金祥说,缪子成像有着广泛应用,比如探测大型物体、分析地下结构等,但也需要地质学家、土木工程学家的携手合作。比如,科学家就曾利用缪子成像探测,成功在埃及金字塔中找到一条从未发现过的密室。

"下一次登月"难度更高,创新突破引领生产力跃迁

"通用量子计算机挑战人类的最高智慧,其研发难度高于人类首次登月。"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在主题演讲中表示,研制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最强科技实力的象征之一,需要物理学家、电子器件专家、计算机学家等各领域专家的共同努力、久久为功。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院长白春礼则在演讲中回顾了人类所经历的五次科技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孕育出了前所未有的新产业,引领了生产力的跃迁"。从国际上看,未来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将重塑全球产业格局。而重大问题的创新突破,则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源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院长白春礼

6年前,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集结号在浦江创新论坛上吹响。6年后,"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协作组"发起人之一、美国"四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莱诺·胡德又一次站上浦江论坛演讲席。在他看来,人类表型组计划有可能促成生物学和医学史上又一次范式变革,即将"疾病治疗"的模式转变至"健康管理"模式。而这一变革,有望改变快速老龄化、慢性病激增、医疗成本指数级上升等社会问题,并通过技术提升让更多低收入人群享受数据驱动的健康医疗。这无疑是一次通过国际合作,孕育新质生产力、重塑健康产业格局的有益探索。

在开放包容的环境中,重大创新成果更容易源源不断地破土而出。师从施一公的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白蕊,年仅32岁已手握11篇CNS(《细胞》《自然》《科学》三大学术期刊)论文,曾获"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进入施一公领导的实验室后,她逐渐明白了两件事:科学必须习惯失败,科研要有挑战世界难题的勇气。在勇攀科技高峰的过程中,她感受到了青年科学家身上的责任与担当。

正是青年科学家勇于追求梦想的创新力和使命感,让人类的未来充满希望。沃尔波特说,英国皇家学会特别重视促进青年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希望"让没有机会见面的人见面,让他们聚在一起,产生长期的催化作用",在他们未来长达几十年的科学生涯中,迸发出持久的创新活力。

作者:许琦敏 孙欣祺 刘琦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huangtou/22330.html
薛其坤院士 至少需要10 研制出实用的通用量子计算机
为什么知道的并非越多越好 过多的信息 有时如同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