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 潮 越 越有 艺近人和 楚剧

田豆豆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4日 第 20 版)

2017年,余维刚赴国外参加文化交流演出活动,演出《秦琼观阵》后与小观众互动。田豆豆供图

核心阅读

武汉楚剧院每10年一轮,招收一批“新苗”作为后备人才培养。目前武汉楚剧院已是“四代同堂”,新老传承、代代不息,成就了楚剧的不竭生命力。

从一开始的跨界表演到沉浸式小剧场,武汉楚剧院的每一次尝试,都引起不小的轰动。楚剧表演的创新传播方式也越来越多元。

翻开某时尚杂志2024新年月历,赫然映入眼帘的是湖北武汉楚剧院“当红小生”、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余维刚的帅气身影。他身着白色蟒袍,身量挺拔、眼神犀利,长袖一甩,威严又不失灵动,这是楚剧经典名作《绣鞋案》中主角左维明的扮相。只靠一个身法,几处眼神,余维刚就将主人公睿智、公正的精神气质表露无遗。相关的唱段视频,让余维刚和楚剧得到了一次“破圈”传播。不少老戏迷惊讶地说:“楚剧还能这么‘潮’?真想不到。”

楚剧是湖北富有本土特色的民间戏曲剧种,取材广泛,通俗易懂,生活气息十分浓厚。近年来,楚剧在传承与创新上屡创佳绩,武汉楚剧院涌现出多位获中国艺术节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的领军人才,《养命的儿子》《三月茶香》《万里茶道》《向警予》《杨乃武》等多部剧目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国家级奖项。

今年“五一”期间,武汉楚剧院全新创排的沉浸式小剧场楚剧《又从西厢过》在大型商场连演10场,场场爆满。不少从未看过楚剧的年轻人,在售票厅前排起了长队。“现在,中国青年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掀起‘国潮’热,我们楚剧也要主动拥抱‘国潮’。”武汉楚剧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韩笑说。

新创戏剧精神内核紧跟时代

武汉因长江而兴,近代以来曾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商贸中心,素有“货到汉口活”的美誉。从一开始就汲取百家之长的楚剧,最擅长的就是紧跟时代讲述武汉发生的故事。

武汉楚剧院2006年创排的《三月茶香》,以上世纪20年代的汉正街为背景,通过一对恋人从鄂西茶乡来汉口茶庄寻梦的人生故事,彰显在“义”“利”冲突面前真善美的可贵。这部剧,既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又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剧情曲折、唱腔优美、表演精湛,2007年荣获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第十二届文华奖剧目奖。

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同年9月,中、蒙、俄三国倡议将“万里茶道”共同申报世界遗产。武汉楚剧院组建了“全明星”阵容的创作班底,精心打磨推出新剧《万里茶道》。该剧以行走于商道上的汉口商人为原型,讲述清朝年间大汉口茶叶商号“大河兴”的女东家玲珑挺身而出,不畏艰险,行走万里茶道,和掌柜叶天韬因茶结缘、因茶生情的故事。该剧音乐创作在保留楚剧韵味的基础上,运用歌剧和音乐剧的形式排演,让楚剧更加“时尚”,贴近当代审美。宏大的背景与精湛的表演相结合,《万里茶道》一经推出便获得好评。

《万里茶道》一炮而红。一部好剧,让楚剧一次次走出湖北,走向全国,在更大范围内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今年8、9月,武汉楚剧院又紧锣密鼓地投入《汉口茶港》的创排,这是“茶文化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对此,韩笑充满期待,“背景设定在上个世纪,但精神内核却紧跟时代,这是楚剧吸引年轻人的原因。”

新老传承成就不竭的生命力

“《三月茶香》里,我还是小伙计,《万里茶道》里,我就成了男主角,《汉口茶港》里我还是主角,不过我们00后的青年演员也都要登台表演了。”提起楚剧院的传承,余维刚信心满满。

余维刚13岁学艺,他不仅工小生,也工老生,能唱文戏,也擅长武戏,是楚剧院难得的文武全才。武汉楚剧院一开始就让他跟着国家一级演员、楚剧领军人物、文华奖和梅花奖获得者夏青玲搭戏。在《断桥》里,他们是白素贞和许仙,在楚剧经典《狱卒平冤》里,他们是靳氏与吴明,在《万里茶道》里,他们是玲珑与叶天韬……就这样,以戏为“实战”教材,手把手传帮带,余维刚迅速成长,年仅33岁就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当届最年轻的梅花奖得主。

2022年,武汉楚剧院推出新编楚剧《杨乃武》,该剧以“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为基础,结合观众的审美和余维刚擅长武戏的特点又做了不少创新。在余维刚饰演的杨乃武受刑时,通过棍子上的后空翻、串趴虎、入背卧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表现人物受刑时的挣扎与悲愤,情绪层层递进,让表演更有视觉冲击力。该剧在第十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闭幕式首演后,在全国各大戏曲节中频频亮相,连演20余场,不论是否熟悉楚剧,观众只要进了场,无不叫好。

“古老楚剧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对年轻人才的培养。”韩笑说。武汉楚剧院每10年一轮,招收一批“新苗”作为后备人才培养,剧院制定了艺术人才发展规划,并通过名家工作室、百戏工程项目、武汉市青年艺术人才培养计划、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推动人才队伍建设。楚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为青年人才传授技艺,同时推荐青年艺术人才参加国家、省、市各类研修班学习,不断提升艺术修养、能力水平。

目前武汉楚剧院已是“四代同堂”。2023年该院又与武汉市艺术学校以及黄陂、蔡甸、新洲楚剧团共同开办了2023级楚剧中专班,新招收了53名学生,基本形成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骨干人才和基础人才“四位一体”的塔式人才队伍结构。新老传承、代代不息,成就了楚剧的不竭生命力。

传播方式既新潮又有“戏”

“相公,推慢一点!居家度日要用心,要学豆粒任磨平。你两耳不闻灶台事,哪知烟火皆苦辛。”“崔莺莺”嗔怪道。“哎哟!这磨盘好重,我搬不动啊!这位兄台,可否帮小生抬一抬?”磨盘倒后,“张生”弯腰试了试,左抬、右抬,磨盘就是纹丝不动。谁也没想到,“张生”竟直接从舞台走到观众中间,找起了帮手。一片笑声中,被选中的观众兴奋地走上台,将磨盘抬起。

《又从西厢过》主要角色只有张生、崔莺莺、孙飞虎三人,由楚剧院90后、00后青年演员担纲,讲述郎才女貌、爱情坚贞的张生和崔莺莺历经磨难成婚后所面临的家务琐事。将“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偶像拉入日常生活,故事立刻变得有趣又接地气,其中折射出的婚恋观也契合了当代年轻人的所思所想。

从一开始的跨界表演到沉浸式小剧场,武汉楚剧院的每一次尝试,都引起不小的轰动。楚剧表演的创新传播方式也越来越多元。从在电视节目中与流行歌手合唱到为“手游”演唱主题曲,从拍摄时尚杂志到录制网络宣传片……这一切都使得楚剧越“潮”越有“戏”。

2024年6月8日、6月15日,“戏苑夏之曲”青春专场——武汉市青年艺术人才培养成果展示活动,分别为武汉楚剧院青年演员陈晓檬、邓雅倩举行了专场演出。在《小宴》《宝莲灯·华岳庙》《访友》三出经典折子戏中,青年演员陈晓檬运用各不相同的眼神、身段、唱腔,演绎了三个特色鲜明的人物,吕布的雄姿英发,刘彦昌的庄重端正,梁山伯的潇洒儒雅被他刻画得惟妙惟肖,展现了“雉尾生”“官生”“巾生”这三个小生行当的独特魅力。

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越来越“潮”的楚剧,将迎来欣欣向荣的未来。

版式设计:赵偲汝


和戏剧,戏曲有关的灯谜。越多越好,急!!!!!!

心无惊怕(打一戏剧名词一)------京白一家之言(打一戏剧名词一)------独白芙蓉如面(打一戏剧名词一)------花脸朝霞似锦(打一戏剧名词一)------彩旦则天子也(打一戏剧名词一)------武生说得不错(打一戏剧名词一)------对白昭君出塞(打一戏剧名词一)------许胡齐会战斗(打一戏剧名词一)------全武行随风潜入夜(打一戏剧名词一)------暗下竞走冠军(打一戏剧名词一)------行头狸猫换太子(打一戏剧名词一)------娃娃调赤橙黄绿青蓝紫(打一戏剧名词一)------彩排曙光初照演兵场(打一戏剧名词一)------武旦打遍天下无敌手(打一戏剧名词一)------武行头呱呱坠地(打一戏剧名词一)------娃娃生一波三折(打一剧种)------曲剧连升三级(打一剧种)------晋剧痛不欲生(打一剧种)------楚剧戏曲论述(打一剧种)------评剧白浪滔天(打一剧种)------潮剧朔气传金柝(打一剧种)------北路梆子斌(打一京剧目)------将相和白(打一京剧目)------失巾帕柯(打一京剧目)------无头奇案涖(打一京剧目)------三星归位望穿(打一京剧目)------十五贯五讲(打一京剧目)------陈三两山村(打一京剧目)------岳家庄做任务,累哟,不够再帮你找,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

中国戏剧种类

种类有昆曲、坠子戏、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沪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越调、河南坠子、湘剧、湖南花鼓戏等。

1、昆曲

昆曲(Kun Opera),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

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 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坠子戏

坠子戏,河北省深泽县、 安徽省宿州市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坠子戏起源于中国曲艺、戏曲之乡萧县。以曲艺坠子的曲调为基础,吸收京剧,豫剧的一些表演方法,有单唱、对口唱、多人分唱;

唱腔流畅婉转,词句通俗易懂,为群众喜闻乐见,流传很广,大江以北,长城内外,均有它的足迹。

2008年6月7日,河北省深泽县、 安徽省宿州市联合申报的“坠子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 Ⅳ-97。

3、粤剧

粤剧(Cantonese Opera),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大戏”,广东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广东、广西两省和港、澳地区,在国外操粤语的华裔聚居区也时有演出。

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 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

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 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淮剧

淮剧,又名江淮戏、淮戏,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发源于今江苏省淮安市以及盐城市里下河一带,发祥于近现代的上海市,现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以及安徽省部分地区。

清代中叶,在淮安府(今盐城市和淮安市)和扬州府两地区,当地民间流行着一种由农民号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称之为“二可子”,仅以竹板击节。

淮剧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演出,之后又受徽戏和京剧的影响(称为徽夹可),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从而形成了淮剧。

2008年6月,上海淮剧团、 江苏省盐城市申报的淮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5月,江苏省淮安市、泰州市联合申报的淮剧经国务院批准被扩展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5年1月,扬州市宝应县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入选江苏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川剧

川剧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

川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 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

川剧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 川剧分小生,须生,旦,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

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 2006年5月20日,川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的戏曲种类?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huangtou/24434.html
读人话旧︱理想主义与经验主义的辩证
乱象 大排小标 超标蓝牌摩托车何以过关 摩托车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