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总量实现连续三年净增加

用地

国家要粮食,地方要发展,农民要收益,耕地总量连续三年净增加正是综合协调了这三者的关系。首先,在保护耕地的同时,保障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在节约上做文章。其次,立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保障农民收益,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最近,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以来,全国耕地总量增加1758万亩,连续3年实现净增加,遏制了耕地持续多年减少的态势。特别是去年,南方省份耕地净增加739万亩,扭转了耕地“南减北增”的局面。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总量由减到增不但意义重大,而且难度相当高。其中最关键的难点,在于如何协调平衡耕地保护、经济发展和农民收益三者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土地作为基本生产要素,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但与此同时,有些地方也出现浪费土地甚至违规占用耕地的现象。如何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耕地,是个难题。

提高农民收入,是关系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大问题。因种粮比较效益低,不少地方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种上了经济作物,但这种做法又可能占用了耕地,威胁了粮食生产的安全。如何既保障农民增收,又保护好耕地,又是个难题。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末全国耕地19.18亿亩,与10年前第二次国土调查相比,耕地减少了1.13亿亩。具体而言,10年来我国耕地净流向林地1.12亿亩,净流向园地0.63亿亩。与此同时,全国建设用地6.13亿亩,较第二次国土调查增加1.28亿亩。曾被喻为“鱼米之乡”的我国南方耕地锐减,传统的“南粮北运”转而成为“北粮南运”。即使在相同耕地面积下,这种布局变化也会相应减少耕地产能。

国家要粮食,地方要发展,农民要收益,耕地总量连续三年净增加正是综合协调了这三者的关系。首先,在保护耕地的同时,保障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在节约上做文章。近年来,我国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强化建设用地规模管控和标准控制,2012年以来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累计下降45%。一方面,要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进一步激活农村存量土地资产,保障乡村全面振兴用地需求。另一方面要健全盘活存量土地的政策体系。加强规划统筹,引导有序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其次,立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保障农民收益,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持“以补定占”,将省域内稳定利用耕地净增加量作为下一年度非农建设允许占用耕地规模上限。将耕地占补平衡作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耕地保护经济奖惩机制,让保护耕地的地方不吃亏,让保护耕地的农民得实惠。 (作者:黄晓芳 来源:经济日报)


全国

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怎样?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耕地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为了合理配置耕地资源,协调供需之间的矛盾,分析了1996~2003年我国大陆地区耕地资源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耕地资源由1996年底的.85万hm2减少到2003年底的.22万hm2,且逐年依次减小;②受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耕地资源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③7年来生态退耕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因素,2003年生态退耕减少耕地面积达到了耕地面积减少的77%;④累计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社会 与淡水资源一样,土地资源属于典型的多功能性自然资源,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来自各方面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 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在这种需求的压力下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利用方式和质量的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耕地资源变化总体趋势表现为向其他利用方式的转变,总面积持续减少。 在“谁来养活中国” 的论争和全球食物安全危机之背景下,耕地损失的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2、3].我国政府为了遏制耕地持续减少的势头,提出了以行政区“耕地总量平衡”为目标的耕地保护政策。 对于我国耕地总量,一直缺乏权威的数据。 比较长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4].根据统计局的资料,我国耕地面积在1957年达到高峰,其后经历了一次大幅度的减少。 第二次大的滑坡发生在1965~1977年;第三次1980~1988年;第四次从1992年持续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耕地减少的速度是60年代至今最快的一段时间。 根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计算[5],1978~1997年累计增加耕地1140万hm2,累计减少1605万hm2,两者相抵,净减少465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5%,相当于整个江苏省的耕地面积。 这段时间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25万hm2,而在此前的10年(1968~1978)间,平均每年净减少16万hm2,速度明显加快。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间,耕地总量平衡中只有1979、1990、1995和1996年新增耕地面积超过了减少的耕地面积。 但净增面积有限,不超过10万hm2.净减少最快的是1984~1988年,年均减少55万hm2,其中1985年是减少最多的一年,达100万hm2.1993~1995三年也很突出,每年净减少近40万hm2. 如果仅从全国尺度考察耕地总量变化,会忽视一些重要的现象。 从耕地面积变化的空间分布上看,净减少最快的一是广东、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北京、天津及辽宁等沿海省份;二是陕西、湖北、四川、湖南、山西等中部省份。 尽管从全国的趋势看个别年份耕地面积是净增加的,但这些自然条件较好的省份自1978年以来一直维持着净减少的趋势。 那些自然条件较差的边远省份,如内蒙古、黑龙江、新疆、云南、广西、贵州、甘肃、宁夏等省,1988年以后耕地却基本上是净增加的。 个别省份,如内蒙古和黑龙江等,增加的幅度还比较大。 耕地面积变化的这种区域差异,说明在我国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中,生产力较低的耕地面积的增加,在数量上部分地抵消了优质良田的减少,因而掩盖了问题的实质。 2耕地数量变化的构成和分布 1988年以来,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每年公布耕地增减的统计资料,被认为是这方面比较权威的数据。 根据该局1988~1995年的数据分析,8年中增加的耕地主要来源于荒地开垦,占76%;农业结构调整和复垦所占的比例较小,分别为13%和11%.在损失耕地的构成中,农业结构调整,包括转变为果园、鱼塘、林地及草地的耕地,占有最大的份额,为62%.其次为非农建设占地,占20%.自然灾害损毁(风蚀、水蚀、沙压、洪涝)的耕地面积占18%. 新开垦的耕地主要来于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新疆、云南、黑龙江、内蒙古及广西等省8年间荒地开垦面积最大,占全国开荒总面积的60%.有趣的是,这几个省份也正是灾害毁损耕地最为严重的地区。 从结构调整占地的情况看,果园和鱼塘占地问题较为严重的省份包括广东、江苏、辽宁、湖北及陕西等,主要是东部和中部地区;而退耕还林还草的耕地占总耕地面积最大的省份有内蒙古、陕西、新疆、西藏和云南,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非农建设占地比较严重的地区明显地分布在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为中心的东部沿海地区,此外,湖北、河南及安徽等中部省份也比较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在1988~1991年期间,沿海12个省份非农建设占地在全国此类占地中的比重维持在40%左右,而在此后的4年,比重上升到50%~55%. 3增减耕地的质量差异 如果只从数量上比较耕地面积的增减,不能充分说明目前发生在我国的耕地问题的实质。 实际上,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农业文明而且人多地少的国度,尚存的可开垦宜农荒地资源已十分有限。 因此,近年来新增加的耕地主要是生产力较低的边际土地。 这些耕地产量低而不稳,退耕的危险很大。 此外,由于人口与耕地在空间分布上高度相关,损失的耕地,尤其是非农建设占用的耕地,主要是优质的农田。 这些耕地往往含有很高的物化资本。 从以上所述耕地面积变化的地理分布上,也可以看出这些问题。 为了说明近年来我国耕地变化造成的农业生产力的损失,我们按增、减耕地所在地区的粮食单位面积平均产量进行了大致的估算[6].1988~1995年间,我国新增加的耕地面积为39万hm2/a ,减少60万hm2/a ,比例为1∶1.54.按增减耕地所在省份和所发生的年份粮食平均产量水平估算,新增加耕地贡献的粮食为143万t/a ,减少的耕地造成的粮食损失为236万t/a ,比例为1∶1.65.假如将空间尺度缩小到县,这种估算就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 1980~1994年间,我国耕地净增加县份增加的耕地总计为10万hm2/a ,净减少的县份减少共44万hm2/a ,比例为1∶4.4.按增减耕地所在县份1990年粮食平均产量水平估算,耕地净增加县份贡献的粮食约424万t/a ,耕地净减少县份的粮食损失为3216万t/a ,比例为1∶7.6.实际上,采用所在地区平均产量水平来计算,多数情况下是过高地估计了新增耕地而过低地估计了损失的耕地的生产水平。 但无论如何,这一估算说明,假如只是从总量增减平衡上来衡量我国的耕地问题,可能会舍本求末。 在改革开放后的20年中,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与经济波动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图1)。 首先,从全国耕地总量的变化曲线上看,以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提高为特征的经济鼓动期都伴随着新一轮的耕地总量滑坡,而经济调整期则出现耕地损失减缓的势头。 与固定资产投资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情况。 以这个时期中耕地减少幅度较大的1992~1995年为例,以省级数据计算的两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85.非农建设占地对固定资产投资较为敏感,某种程度上说明我国城乡的建设用地效率低,不够集约。 如果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占用耕地的面积作为评价用地效率的指标,我们发现,用地效率较高的省份大都分布在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如京、津、沪、吉、粤、鲁、闽等;城市化水平低的省份往往用地效率也低,如藏、皖、豫、黔、滇、桂、陕等(表1)。 乡镇企业在空间布局上的分散是造成非农建设占地多的一个主要方面。 全国乡镇企业集聚在城镇的只占8%,其余分散在农村[7].以省级资料做比较,发现乡镇企业分散程度高的省份用地效率就低(表1)。 发展的相关性强,尤其与人口因素的关系更为密切。

保护

中国耕地总量

粮食

19.14亿亩。 根据查询央视财经显示: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是指在全国国土调查及上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基础上,对每年年末全国城乡各种土地的地类、位置、面积、分布等利用现状及年度内变化情况的调查,截止2024年1月3日,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9.14亿亩,连续第二年实现全国耕地总量净增加。

什么叫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占垦平衡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占垦平衡是我国土地管理中的重要概念。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和区域内,耕地数量的减少与通过土地开发、复垦等方式增加的耕地数量相平衡,以保持耕地总量的相对稳定。 占垦平衡则是指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时,必须通过开垦新的耕地或复垦已有耕地,来补偿所占用的耕地面积,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大量耕地被占用,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为了保持耕地总量的稳定,国家通过实施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等措施,增加新的耕地面积,以弥补因各种原因减少的耕地。 这种动态平衡不是简单的数量上的平衡,而是要在保障耕地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数量的平衡。

占垦平衡则是针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而提出的一种补偿机制。 在非农建设过程中,往往需要占用大量耕地,如果不加限制,将会导致耕地面积迅速减少。 因此,国家规定在占用耕地的同时,必须通过开垦新的耕地或复垦已有耕地来补偿所占用的耕地面积。 这样可以确保非农建设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协调发展,避免因建设用地过度扩张而威胁到粮食安全。

土地

例如,某地区因城市建设需要占用了一定数量的耕地,为了保持占垦平衡,该地区政府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将一片废弃的工矿用地复垦为耕地,使得耕地面积没有减少。 这样既满足了城市建设的需要,又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

耕地

总的来说,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占垦平衡是我国土地管理中的两大重要原则,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施这些原则,可以确保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中,耕地面积不会因过度占用而急剧减少,同时也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huangtou/24451.html
乱象 大排小标 超标蓝牌摩托车何以过关 摩托车牌
万人说新疆丨俄罗斯姑娘丽娜向外国友人送出了一份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