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游戏仍旧拥有潜力 圣歌 首席制作人仍希望能重启

由BioWare打造的四人合作科幻射击ARPG游戏《圣歌》,最初在2019年2月正式发售,游戏结合了MMO游戏和ARPG的特点,并且着重于在线服务的玩法。

然而游戏在发售后并未取得足够好的成绩,虽然之后有消息指出BioWare在开发《圣歌》时与EA管理层产生了一些分歧,并导致游戏内容大部分是在7年开发周期的最后12至16个月内赶工完成的,但《圣歌》在最初发布中的确也存在许多技术及设计上的问题。

在BioWare的新作《龙腾世纪:影幛守护者》即将发售的当下,仍旧有部分玩家钟情于BioWare的老游戏。名为“@danielc4vtr”的推特用户就分享了他重新下回《圣歌》,并且还在线匹配到了其他玩家一起战斗的快乐时光。

而《圣歌》首席制作人Ben Irving(已离开生软并加入水晶动力)在其推特下进行了回复,表示他也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重启《圣歌》”。

不仅如此,Ben Irving随后还补充十分惊讶时隔多年还能看到有玩家对《圣歌》如此充满热情,因此感叹:“《圣歌》在这个世界上还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力……”


EA官推内涵单机游戏玩家引多方怒怼

EA官推内涵单机游戏玩家引多方怒怼

EA官推内涵单机游戏玩家引多方怒怼,这次EA玩梗引起了众多单机玩家的愤怒,当然这条推特也不可避免的引起了单机玩家和多人游戏玩家的骂战。 EA官推内涵单机游戏玩家引多方怒怼。

EA官推内涵单机游戏玩家引多方怒怼1

TikTok 上近期出现了一个火热的梗,年轻人们会对某个人进行打分,满分 10 分,并以“Shes A 10 But / Hes A 10 But”开头,后面跟上一条负面的内容,下方评论就会给出新的打分。 比如“他 10 分,但是一生气就会哭”。

这个梗也传到了推特上,今日 EA 官推就借热度发了一条调侃性的推文,结果引来了众多网友怒怼。 EA 称“他们 10 分,但是只喜欢玩单人游戏”。

下方最高赞是拥有近 3000 万订阅者的爱尔兰 YouTuber Jacksepticeye,他借用同样的梗来反击 EA,称“他们 10 分,但是认为这条推特说得对”。

还有人列出了 Steam 好评榜,大部分最受好评的游戏都是单人游戏。 此外,有人列出了 EA 的单人游辩山戏来回击。

另一家游戏开发商黑曜石也在推特进行了反驳,还有前《龙腾世纪》系列设计师 Sebastian Hanlon、《死亡空间 2》的制作人 Zach Mumbach 等,甚至 EA 现员工也不赞同,悄悄发了一个捂脸表情。

了解到,被怒怼之后,EA 官推只好发了一个象征性的解释,表示玩单人游戏会让他们成为 11 分,但依然没有让人们满意。 EA 这波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EA 这样的言论其实早就有过。 早在 2010 年,一位 EA 高管甚至声称,传统的单机游戏模式已经“完蛋”。 在 2017 年,EA 的首席财务官建议玩家“不要像五年前那样喜欢线性游戏”。

EA官推内涵单机游戏玩家引多方怒怼2

对于全球著名的互动娱乐软件公司美国艺电公司(Electronic Arts,NASDAQ:ERTS,简称EA),玩家们爱恨交加,爱是对他旗下众多IP的,恨是对EA对这些IP的运营。 近日,EA官推发文:“他们是(10分)满分玩家,可惜他们只玩单机”,一时激起千层浪。

这次EA玩梗引起了众多单机玩家的愤怒,单机玩家们纷纷回应,“我玩单机就袭枣是因为你做的《战地2042》太烂了!”、“我们自己玩自己的单机吃你家大米了?”。 当然这条推特也不可避免的引起了单机玩家和多人游戏玩家的骂战。

在推文中表现出的对单机玩家非常不屑的态度造成了玩家们当时的不满。 该条推文下大多玩家都是在指责EA《星球大战:前线2》内购灾难性的失败,并且表示单机游戏十分优秀。

据报道称,EA 员工对推文的反感部分原因是EA官推的主账号并非由公司的直属团队在管理,并且甚至是由游戏行业外的人在管理。

“他们都是新人,据我所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是真正的游戏行业人士,”据《今日美国》的一位消息人士说,“发布这条推文的人并没有预知性来确保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意识到不对的EA赶快发推特道歉,“好吧我认输,单机玩家值得给11分”。 不过网友们并不买账,认为这个道歉既不诚恳,也为时已晚。 此外,黑曜石工作室发推直言“单人游戏多人游戏都很精彩”,希望这场游戏之争可以尽快平息。

无论单机游戏还是多人游戏都是我们找寻快乐的方式,不应该被区别对待。 无论什么玩家,我们都是玩家,是同一战线的,希望EA以后不要重蹈覆辙吧。

EA官推内涵单机游戏玩家引多方怒怼3

如果要评选2022年里值得写进教科书的公关灾难,EA最近的操作必定榜上有名。

7月1日,EA的官方推特突然上传了一条这样的推文:“他们在我心目中值10分,但他们只喜欢玩单机游戏”。

这句话引用了一个外网流行梗,惯用句式便是“……值10分(很完美),但是携禅中……”,旨在从一个或一群看似完美的人身上挑毛病。 比方说,一个意大利人可能会用这样的句式评价一个美国人:“他很完美,但他喜欢菠萝披萨。 ”

另一个例子:“她很完美,但她不会停车”

这个梗的重点显然在后面的那句“但是”。 因此,EA的推特无疑构成了对单机游戏及其玩家的冒犯,网络上对这条推特的反馈,也一边倒地倾向于抵制,许多网友开始使用相同的句式,反向嘲讽EA。

“他们值10分,却觉得这篇推特的点子很棒”

“他们值10分,却认为EA是个好公司”

一场网络批 斗大会很快组织起来。 EA这些年在游戏业界留下的罪状,被玩家们如数家珍般列在推文下方的回复里,包括但不限于:取消单机游戏企划,关停开发单机游戏的老牌工作室;发行一批质量稀烂的多人游戏,例如《圣歌》与《战地2042》;依托这些多人游戏的微交易、季票和开箱系统,疯狂吸金。

媒体人士纷纷加入了批 斗的行列。 先是《福布斯》杂志的记者保罗·塔西(Paul Tassi)回复:“这段话完全可以理解,毕竟你们不懂啥是10分游戏。 ”紧随其后的是《华盛顿邮报》游戏专栏记者基恩·帕克(Gene Park):“只是在这里陈述一个事实。 你们制作了《圣歌》。 ”

业界同行也来凑热闹。 独立游戏发行商安纳布尔纳(Annapurna)如此表态:“(你们)应该把这条推文留在草稿里。 ”而黑曜石工作室更像是来打圆场的:“单机游戏,很好。 多人游戏,也很好。 游戏,很酷。 ”

连EA旗下各工作室现任及前任的高管和员工,也对这条推特表示不满。 重生工作室的创始人万斯·赞佩拉(Vince Zampella),回复了一个委婉的捂脸表情以示尴尬,毕竟以《Apex英雄》一战成名的重生,也做过许多备受好评的单机游戏。

而BioWare工作室的前创意总监麦克·莱德劳(Mike Laidlaw)更加干脆,直接痛骂EA“听不懂人话”。 BioWare工作室开发过《质量效应》和《龙腾世纪》,也在EA的要求下制作了臭名昭著的《圣歌》,莱德劳可有的是理由发火。

字数最多、写得最认真的批评,来自扎克·蒙巴赫(Zach Mumbach)。 他回复道:“这就是那家关掉了我的工作室还解散了100多名优秀开发者的大公司,只是因为我们在做单机游戏”。 他所说的工作室叫做Visceral Games,开发了恐怖射击游戏《死亡空间》系列,2017年被EA解散。

扎克认为,如果用10分制给游戏打分,大多数EA游戏应该值6到7分,倒不是因为开发者实力不行,而是EA逼着他们把成品赶出来。

在经受了来自互联网各界长达三个半小时的群嘲后,EA官方推特终于出面道歉,事情似乎告一段落。只可惜,这条用于道歉的推文,还是没有放弃尬玩网络梗:

“(你们的)嘲讽是我们应得的。 我们会接受这次失败,因为玩单人游戏事实上让他们变成了11分”。

7月6日,美媒《今日美国》(USA Today)发表了一篇报道,采访了EA内部的两名消息人士。 根据他们的描述,官推能够做出这样的回复,已经很不错了,这场公关灾难,本该向着更糟糕更混乱的方向发展。

最开始的那条玩梗推文,在上线一小时后上传到了公司的Slack办公软件,互联网的负面回应,开始在内部聊天室刷屏。

官推负责人注意到这些反馈后,制订了一个“非常随意”的计划。 他们试图让EA公司全员参与进来,呼吁EA旗下的工作室与社区经理回复那条推文,使推文获得更多关注,顺带为EA的单机游戏打广告,从而将这场公关灾难转化为“营销胜利”。

然而,没有任何被@到的员工喜欢这条推文。 数个旗下工作室认为自己受到了官推的侮辱,拒绝给出正面回复,而多位社区经理听到这一计划后当即选择退出。 一些员工认为,这样的嘲讽只会助长玩家们对EA及各工作室的反感,不如赶紧承担责任公开道歉。

消息人士指出,EA的官方推特账户,实际上并不是由EA官方负责的。 运营官推的员工都是些新人,其中的大多数人“并不是真正的游戏行业人士”,可能也不了解EA的种种劣迹。 “发推的人不知道,也没有得到合适的支持,来确保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 ”

EA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视频游戏发行商之一,连自己的官推运营都不能亲历亲为。 鉴于官推道歉的时候还在玩梗,很难说EA和官推运营团队从这次事件中吸取到了什么教训。

不过,官推的言论再出格,EA倒也没必要担心。 网络上一边倒的反馈足以证明,EA早就领先于自己的官推,把玩家和从业者通通得罪光了。

《圣歌》之死

2019年8月,BioWare的老员工,同时也是 游戏 《圣歌》的首席制作人的Ben Irving,离开了这家自己已经工作了八年的公司。 在走出公司大门的那一刻,他依旧愿意去相信,《圣歌》这款 游戏 有着光明的未来。 2021年2月25日凌晨,BioWare正式发推确认,原定将继续进行长期开发的《圣歌》(或者可以称为《圣歌2.0》),由于疫情对团队工作效率的影响,最终不得不取消开发计划。 虽然 游戏 后续的网络服务暂时不会中断,但团队将集中精力投入到其他更重要项目的研发中。 而如果你对这款 游戏 的经历有所耳闻,那你一定知道,《圣歌》的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BioWare官方最初对外公布的资料里,《圣歌》被形容成是一款“耗时六年研发”的3A大作。 在2017年的E3 游戏 展上,《圣歌》携首款预告以及一段长达六分钟的实机展示,震撼亮相。 作为当年EA展前发布会的“One more thing”,这部由《质量效应》系列首席编剧参与制作,被EA赋予“10年生命周期”期待的作品。 凭借一段展示视频,震惊了全球的观众和玩家。 展示中展示的《圣歌》世界观下独特的科幻风格,着实吸引人眼球。 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巨型防御工事,保护着人类仅存的文明火种,超大型开放世界里近乎原生态的星球场景,壮丽而又遍布威胁。 当主角驾驶机甲登场后,酷炫的飞行、战斗画面,伴随着机甲运转时发出的厚重的金属摩擦声、以及怪物的嘶吼声,刺激着观众的视觉老闭猜和听觉神经,加速着玩家肾上腺素的分泌。 在EA自家寒霜引擎的加持下,整场展示的画面看上去也格外精美,完全不像是一款能在本世代主机上游玩的作品。 而这一切,在打上了BioWare这块金字招牌后,又更显诱人。 毕竟,这是一家以强大 游戏 叙事能力,以及精妙的PRG玩法设计,而被玩家称道的工作室。 其所出品的《质量效应》系列三部曲,至今依旧算得上是科幻类PRG 游戏 的天花板之一,在“描绘一幅壮阔的科幻世界并嵌套进成熟的RPG玩法”这个命题上,“BioWare”的大名,在玩家心目中就意味着“精品”二字。 毫无疑问,《圣歌》凭借这次E3的重磅亮相,成为了2017年以后,玩家最为侍型期待的EA 游戏 ,甚至没有之一。 在这之后,2018年的E3展前发布会上,EA又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去宣传这部作品。 包括但不限于,在发布会开场用裸眼3D的形式,上演一段“机甲大战怪兽”的酷炫场面;以及花费大约二十分钟的时间,邀请了多名开发人员,上台讲解 游戏 的世界观以及设计灵感;同时,现场也放出了不少 游戏 的实机画面,虽然有着肉眼可见的画质缩水,但这些做法,在外界看来无一不都表明了EA对于《圣歌》的重视。 玩家对本作的热情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当年的E3展上,《圣歌》超越了《只狼》《生化危机2:重制版》《任天堂明星大乱斗 特别版》等同期诸多备受期待的佳作,一举拿下了当年E3 游戏 评论家大奖的五个提名。 时间来到了2019年态滑的2月22日,在经历了一次跳票延期后,万众期待的《圣歌》终于要与广大玩家见面了,就在所有玩家都期待BioWare能交出一款震惊四座的科幻RPG巨作时,《圣歌》的死亡倒计时,也已默默拉响。 在正式上线的数十小时前,《圣歌》的媒体评分已经悉数出炉。 尽管有着BioWare金字招牌的庇佑,但《圣歌》首发的媒体评分,却依旧让人大跌眼镜。 在评分网站Metacritic上, 游戏 的首发媒体均分只有67分。 其中Gamespot和IGN都只给本作打出了刚刚及格的分数。 在详细说明中,Gamespot指出,本作确实有着一些非常不错的想法,但可惜在开发过程中并没有将这些想法很好地执行起来, 游戏 中的大量内容生硬且无聊。 而IGN则表示,本作在怪物种类、数值平衡和 游戏 优化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顺带一提,在正式发售前,BioWare还曾经邀请外部顾问为 游戏 做模拟评测,当时本作的估分接近80。 但实际成品的评分,则创下了BioWare 历史 上开发 游戏 的最低分。 而在 游戏 正式解禁后,大量玩家也对本作打出了差评。 同样是在Metacritic上,本作的玩家评分至今依旧只有4分,对比同样出自BioWare之手,同样在发售后口碑暴跌的《质量效应:仙女座》,评分还低了一分。 与低评分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本作首发的高销量。 据报道,《圣歌》在发售的首周,就成为了美国2月 游戏 销量榜的冠军,而在之前所有BioWare作品中,打破这一记录的,只有《质量效应3》。 在 游戏 正式发售前,EA对本作的预估销量,也高达“六周600万份”。 游戏 发售后,多数的差评集中在 游戏 的优化以及完成度问题上。 不少玩家都认为,本作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一个半成品, 游戏 最初预告中呈现出的,规模宏大的战斗场景和开放世界交互,在实际成品中要么缩水,要么彻底被砍掉。 游戏 有着大量的优化问题,主线剧情短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与此同时,作为一款装备驱动类 游戏 ,本作的多人联机玩法,又存在严重的装备数值平衡问题,掉落概率和随机刷出的武器词缀,几乎成为了玄学。 游戏 中关卡和任务数量极度匮乏,并且内容的重复性也极高。 整个 游戏 ,几乎就是一场灾难。 这些负面评价,毫无意外都使得《圣歌》在发售后,遭到了玩家们的口诛笔伐。 为了应对玩家们的不满,BioWare和EA在 游戏 发售后的第二天,就放出了 游戏 未来三个月内的更新计划,画起了大饼。 其中包括新的任务、武器装备、外观、系统和社交玩法,乍看上去确实内容丰富,诚意满满,但实际上,对于 游戏 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官方依旧没能给出令玩家满意的答复。 在这之后没过多久, 游戏 终于推送了高达10G的更新包,修复了当时 游戏 中出现的部分BUG和崩溃问题。 数日后,BioWare也正式公布了新的 游戏 装备掉落和词条调整方案,看上去似乎也是一切都有按照计划行事,想来如果长久这么更新维护下去,《圣歌》或许能像当年的《无人升空》那样,通过发售后的积极行动来挽回一部分的口碑。 但现实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美好,随着 游戏 不断更新,虽然确实修复了一定数量的BUG和优化问题,但与此同时,新的问题也在不断滋生。 其中最基础的就是,随着新版本的更新,虽然 游戏 内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但新的 游戏 BUG也在更新中产生了。 比如在 游戏 1.04的更新中,就有玩家发现,虽然 游戏 新增了战利品功能,但却出现了BOSS战结束后,无法获得高级战利品奖励的BUG。 这种修复BUG同时产生BUG的情况,一直伴随着《圣歌》的更新进程。 像是更新后角色免伤BUFF消失、普通武器伤害高于传奇武器、击杀BOSS不掉落奖励,这类严重影响 游戏 体验的恶心BUG,也成为了《圣歌》劝退新人最直接高效的手段。 更有甚者,在三月份左右,有网友在Reddit上发帖表示,自己在使用PS4主机游玩《圣歌》时,出现了多次 游戏 蓝屏的情况,甚至在 游戏 匹配时,PS4还曾多次崩溃关机。 而就在这条发帖下面,不少玩家都分享了自己游玩《圣歌》时, 游戏 主机所遭遇的突发状况。 最终,这些玩家中的一部分,向索尼官方申请了数字版 游戏 的退款,并成功得到了受理。 而在隔壁的Xbox One平台上,到了2019年5月,《圣歌》的平台在线游玩人数已经跌出了TOP50,此时距离 游戏 发售仅过去三个月不到的时间。 对比之下,于16发售的《战地1》,在当时刚好位于榜单的最后一名,理论上游玩人数介于2500到7500之间。 也就是说,《圣歌》当时在Xbox One平台上的游玩人数,实际已经低于2500人。 而此前同样在发售后口碑暴跌的《辐射76》,处境都要比《圣歌》要好上一些。 更直观表现《圣歌》玩家数量骤减的数据,则是在Reddit《圣歌》板块进行的一次针对玩家们的全面调查中,有53%的玩家表示自己已经弃坑 游戏 。 玩家的大量流失,同时也导致了《圣歌》 游戏 的迅速贬值,到了2019年7月,《圣歌》PS4/Xbox One版在海外亚马逊上的售价,已经跌到了近乎白菜价的13美元。 而在国内的电商平台上,目前你也可以用百元左右的价格,买到 游戏 的实体版。 除了在 游戏 销售和更新上没能达到原先的预期外,在现实生活中,更为严峻的考验在等待着《圣歌》以及背后的开发商BioWare。 游戏 发售后没多久,外媒Kotaku的资深编辑Jason Schreier,发布了一篇名为《BioWare的圣歌>是如何走向危机》的万字长文。 在这篇文章中,Jason Schreier采访了多位供职于BioWare并参与了《圣歌》开发的内部员工,挖掘出了诸多此前不为人知的事实。 其中,对于玩家来说冲击最大的,莫过于 游戏 的实际开发时长仅有18个月,此前 游戏 在宣传时所提到的六年的开发时间,实际上前五年几乎都只是在原地踏步, 游戏 多数的开发工作都是在最后一年半的时间内赶工完成。 更加令人咋舌的是,当初在2017年E3 游戏 展上公布的,震惊全场的 游戏 展示,实际上只是当时为了向EA方面的负责人交差,而临时制作的 游戏 DEMO。 在发布会之前一个月, 游戏 的名字还是《超越》(Beyond),“圣歌”的命名只是原本的备用方案,而且也和原本的 游戏 设定没有多大的关系, 游戏 中所谓的“圣歌”,只是为了迎合标题而强行加入的背景设定。 甚至,对于多数《圣歌》项目的开发者来说,直到E3的实机展示公布后,他们才知道,自己将要开发的是一款怎样的 游戏 。 另一方面,文章也详细阐述了,BioWare在内部团队管理以及项目规划上,存在的重大问题。 包括总公司和各地工作室之间的内部矛盾、员工长期赶工加班的非人道工作制度、EA方面对BioWare施加的高压、管理层不听取员工意见等等。 一时之间,将BioWare和EA推上了舆论声讨的风口浪尖。 此次的爆料,同时也引发了 游戏 行业内对于过度加班、员工工作压力大等, 游戏 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广泛讨论,且在随后数月的时间里,成为了整个行业内争论最为频繁的话题之一。 包括当时风头正盛的CDPR、顽皮狗、R星等多家知名 游戏 公司在内,都因为类似的问题而被媒体与玩家声讨。 直至今天,相关的问题仍旧频繁被报道出来。 话题转回到《圣歌》身上,在经历了几次版本更新后,虽然 游戏 的体量相较发售初期已经丰富了一些,但几乎也已经消磨完了玩家的所有热情,而EA和BioWare似乎对此也是心知肚明。 到了2020年2月,BioWare经理Casey Hudson亲自发博宣布,团队将对《圣歌》进行重新设计,完成一次彻底的翻新,重塑核心玩法。 这也就成为了后来所谓的“圣歌2.0”计划,这似乎又为这款 游戏 迎来了些盼头。 不过,圣歌2.0的推进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到了2020年5月的时候,BioWare奥斯汀工作室总监Christian Dailey对外宣布,《圣歌》的翻修工作在当时才刚刚开始孵化想法,而这个BioWare内部专门负责“圣歌2.0”计划的开发团队,人数仅只有30人左右,所以,修复《圣歌》就会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蔓延,在除了中国以外的几乎所有国家里,各行各业都受到了疫情的巨大打击,人们不得不放弃原先的办公场所,转而进行居家办公和线上的会议沟通,这大大影响了许多行业的工作效率,尤其是对于 游戏 行业来说,这几乎成为了一次全球范围内的行业寒冬,许多 游戏 不得不为此变更原本的开发计划,项目推进成了最困难的问题。 不过彼时的“圣歌2.0”也并非毫无进展,官方放出了2.0的详细开发日志以及相关概念图,官方多次对外强调,并没有放弃 游戏 的开发计划。 甚至玩家们也见到了新的 游戏 截图,系统玩法介绍。 看上去一切都还有希望,只是具体的上线时间仍是个未知数。 对于《圣歌》的死,几乎所有矛头都指向了BioWare和背后的EA。 2008年1月7日,EA正式收购了Pandemic Studios和BioWare,在此之前,二者出于长期合作的需要吗,共同成立了名为VG Holding的公司,而这家公司最终被EA以8.6亿美元的价格从Elevation Partners旗下收购。 在被收购前,BioWare已经是行业内最负盛名的工作室之一。 这家最初由三名医生创立的 游戏 工作室,在 游戏 开发生涯早期,就拿出了诸如《博德之门》《无冬之夜》这样,极具开拓创新意识,并且获得市场和玩家广泛认可的作品。 而他们的目标也一直很明确——要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成功的RPG 游戏 开发商。 事实证明,他们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博德之门》引领了当时美式RPG 游戏 的变革浪潮,《无冬之夜》则凭借优秀的单人剧情,以及极具开创性的线上玩法,而在当时获得了大量“龙与地下城”粉丝的支持。 在这之后,BioWare除了开发续作外,还受大名鼎鼎的卢卡斯影业邀请,开发了星战题材的RPG 游戏 《星球大战:旧共和国武士》,在当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喜闻乐见的是,BioWare 游戏 开发历程的转折,发生在被素来有着“工作室毁灭者”美称的EA收购后。 在开发完《龙腾世纪:起源》和《质量效应2》后,《质量效应3》和《龙腾世纪2》的开发工作很快也开始步入正轨。 区别于以往对待其他被收购工作室的态度,EA这次给予了BioWare非常优越的开发条件——不光开发资金给得足够多,而且在 游戏 宣传上,EA给到BioWare的推荐位,也丝毫不比任何EA自家工作室来的差。 但作为交换的条件是,BioWare必须在EA要求的时间限制内,完成 游戏 的开发。 这就成了一切灾难的开端。 EA希望这两款作品都能以最快的速度与玩家见面,所以在给予了足够资金和技术支持的同时,也不断向BioWare施压,要求其加快 游戏 开发的进程。 于是,《龙腾世纪2》被EA要求在14个月内完成开发,导致 游戏 最终成品令玩家大失所望。 原本丰富的 游戏 内容因为赶工的原因,很大一部分都遭到了删减,作为一款RPG 游戏 ,剧本撰写居然总共只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实际 游戏 成品中存在着大量高度重复的场景和内容,导致 游戏 可玩性大幅下跌。 同样的,《质量效应3》也存在明显的赶工痕迹,虽然 游戏 前期的剧情还算不错,但后期仓促的结尾却引发了玩家群体间的普遍不满,导致BioWare在 游戏 发售后,不得不额外推出一个免费的剧情DLC来平息众怒。 《质量效应3》虽然整体评分还算不错,但也难以再现曾经《质量效应2》时期的辉煌。 不过在外界看来,此时BioWare的名字依旧代表了RPG 游戏 领域的天花板。 虽然两名BioWare的创始人在《质量效应3》发售后相继离职,但2014年发售的《龙腾世纪:审判》,因为EA稍微宽限了开发周期,以及同档期几乎没有可供一战的对手,而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当年的最佳年度RPG 游戏 。 真正让外界开始重新审视BioWare这家工作室的作品,是于2017年推出的《质量效应:仙女座》作为“质量效应”系列三部曲完结后的首部正式作品,《质量效应:仙女座》有多受玩家期待自然不必多说,但BioWare这次显然是搞砸了。 首先,在外界的宣传中,《质量效应:仙女座》被宣传为一款“耗时五年开发完成”的作品,但实际上,在后续媒体的跟进报道中,人们发现其实 游戏 大量的实际开发工作,从15年中下旬才开始步入正轨,而 游戏 最终于17年3月发售,也就是说,实际的 游戏 开发时间可能只有两年不到,这大大低于玩家的预期。 而在 游戏 内容方面,最早BioWare设想的 游戏 世界,是由数百颗程序生成的行星构建而成的,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由于技术上存在的种种难题,最终不得不放弃这一设定,回归到老“质量效应”时,只可 探索 固定几颗星球的传统。 这同时也导致,大量原本已经完成好的内容,需要推倒重做,增加了不必要的开发成本。 真正让开发团队感到崩溃的是,EA方面要求几乎所有旗下 游戏 都需要使用自家的“寒霜”引擎制作,而众所周知的是,除了开发“战地”系列的DICE工作室外,几乎任何使用过“寒霜”引擎制作 游戏 的工作室,都对它没有留下什么好的印象。 这套几乎就是为“车、枪、球” 游戏 而量身打造的引擎,在开发其他类型 游戏 时,缺乏大量应有的功能,BioWare不得不靠自己编写相应的程序,来完成 游戏 的开发。 此前开发三部曲时使用虚幻引擎制作的素材,也大多需要推倒重做。 即使团队内仅有少数几人掌握了“寒霜”引擎的使用方法,他们也随时有可能被EA抽调去协助诸如FIFA等 游戏 的开发工作。 在这样的情况下,到了《质量效应:仙女座》 游戏 开发的后期, 游戏 果然出现了大量的程序错误和BUG,开发团队不得不靠没日没夜的加班,来保障 游戏 能够成功上市。 但最终, 游戏 在发售后依旧还是状况百出,其中最著名的,恐怕莫过于 游戏 中人物各种鬼畜式的表情,而这同样也是开发赶工的表现。 顺带一提,由“寒霜”引擎所引发的类似问题,同样也出现在了《龙腾世纪:审判》以及后来的《圣歌》中。 除了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外,影响BioWare 游戏 开发进度的,还有不少内部原因。 在EA完成对BioWare的收购后,为了加快 游戏 开发的进度,EA大幅扩充了BioWare工作室的规模,除了原本位于埃德蒙顿的BioWare总部外,EA还在蒙特利尔和奥斯丁分别为其成立了分部,让BioWare一跃成为了跨国联合公司。 理论上,各分部和总部之间沟通合作,应该是能大幅优化原本的开发能力。 不过,不同于育碧这样,有着独立部门来对跨国沟通进行协调的 游戏 公司,BioWare旗下不同工作室之间的交流沟通非常低效,甚至发展成了不同分部之间,分部与总部之间互相看不起的情况。 公司内部矛盾非常激烈,也自然谈不上什么交流合作。 比如在开发《质量效应:仙女座》时,就曾出现过总部埃德蒙顿故意不为蒙特利尔分部提供人员帮助和技术支持,反倒抽调人员去开发《龙腾世纪》新作以及《圣歌》的情况。 各个分部之间各自为政,难以调度,也是导致《质量效应:仙女座》最终成品暴死的原因之一。 最终,EA甚至以工作室合并的理由,间接性地解散了BioWare蒙特利尔工作室。 在Jason Schreier的万字长文中,除了提到BioWare内部有着严重的加班问题、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以及混乱的管理外,也提到了一个名为“BioWare奇迹”的说法。 这是BioWare内部管理层非常迷信的一种假设,意思就是:哪怕BioWare的 游戏 在前期开发过程中状况百出,但在最终成品上市前,这些问题一定都会被顺利解决。 ——你可以简单粗暴地将其理解为“天神在眷顾着BioWare”。 在以往诸多BioWare的 游戏 作品中,不管是《龙腾世纪:审判》还是更早前的《质量效应2》,都曾经出现过“BioWare奇迹”的现象。 拿《龙腾世纪:审判》来说,这部14年的年度最佳RPG,在立项之初除了要面对多平台登陆、多人模式、“寒霜”引擎的初次尝试等问题外,大量的工作都是在 游戏 发售前一年的时间内完成的,但最终 游戏 不错的销量和口碑,让BioWare领导层再次坚定了所谓“BioWare奇迹”的理念。 这样荒诞行为的下场,想必大家如今也见识到了,《质量效应:仙女座》和《圣歌》在发售后都引来了口碑暴死,让BioWare的金字招牌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在这过程中,诸多BioWare的老员工,都选择离开了这家自己奋斗了多年的公司。 玩家对BioWare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崇敬,变成了如今的质疑,甚至是唾弃。 在“圣歌2.0”宣布取消开发的新闻公布后,不少玩家都在BioWare的官博,以及各家 游戏 媒体的报道下,发表了自己对于BioWare和《圣歌》的不满意见。 毕竟,这款曾经售价60美元的 游戏 ,自发售至今才刚刚过去两年不到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不光 游戏 本身的价值大打折扣,原本承诺的内容更新至今依旧没能实现,而官方甚至直接取消了 游戏 的后续开发计划,连饼都懒得再继续画下去,这实在是有些对不起玩家的期待,更何况,这家 游戏 公司还是曾经备受期待的BioWare。 即使是在国内,这条消息也同样引发了玩家们的抗议。 在相关新闻下,几乎清一色都是对BioWare的谩骂声,但对于此事,我们也只能是无能为力。 我们无法想象,那些曾经期待过BioWare会努力更新《圣歌》的玩家,现在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毫无疑问,如今《圣歌》在玩家心目中的地位已经跌至谷底。 因为《圣歌》此次的更新取消事件,EA高管,首席工作室官 Laura Miele在IGN发布了一篇稿件,讲述了EA对于工作室发展的未来愿景。 在这篇文章中,她表明了EA对于旗下工作室管理的方针,“以玩家为中心并不意味着‘100%让所有人都满意’。 ”,她如此评价此次《圣歌》被取消开发的原因,并且列举了包括《星球大战:前线2》《模拟人生4》等 游戏 在内的“成功案例”,认为这些才是所谓的“正确的事情”,是对玩家负责的表现。 同时她也强调,EA本身确实对制作或更新或结束什么 游戏 ,有着最终的决定权,“Electronic Arts内部有很大的创作自主权,但作为一家公司,我们的某些价值观和原则是不能允许被妥协的。 ”所以,《圣歌》这次大抵是真的已经死了。

圣歌游戏配置高吗 圣歌配置要求推荐

圣歌配置要求推荐:

在EA今年的E3发布会上,最令人难忘的游戏除了《战地5》之外,就要数来自Bioware的《圣歌》了,同样适用寒霜引擎开发的本作,画面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准,那么这款游戏的画面是使用了怎样的硬件才能做到呢?最近,有玩家通过推特向《圣歌》的制作人Mark Darrah提出了上面的问题。 对此,他回答,E3上展示《圣歌》的电脑使用了两块NVIDIA GTX 1080Ti显卡,并且运行在4K@60FPS下。

此前,EA和NVIDIA方面都只提到了4K分辨的《圣歌》展示使用了单个1080ti显卡,不过这一次从制作人口中得到的消息应该更加准确。 随后,针对用户担心《圣歌》对于电脑配置要求过高的问题,制作人Mark Darrah也表示Bioware会在游戏正式上市前持续进行优化。

普通配置:

需要 64 位处理器和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 Windows 7 (SP1+)/8.1/10 64bit

处理器: Intel i7-7700

内存: 8 GB RAM

图形: nVidia GTX 1060 (4GB)

DirectX 版本: 11

存储空间:

推荐配置:

需要 64 位处理器和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 Windows 7 (SP1+)/8.1/10 64bit

处理器: Intel i7-7700K/

内存: 16 GB RAM

图形: nVidia GTX 1080 (8GB)

DirectX 版本: 11

存储空间:

《圣歌》2018 E3试玩Demo是以4K分辨率/60帧运行,使用的是两块GTX 1080Ti显卡。 尽管这段Demo的展示画质已经非常美了,但游戏所采用的寒霜引擎可能将为那些追求极致的PC玩家带来更多的画质“奖励”。

外媒Eurogamer下属的Digital Foundry栏目成功试玩了《圣歌》的E3 PC Demo,他们发现BioWare官方发布的E3 Demo视频中有些画质设定并没有开启,实际上这些设定是可以开启的。

DF说:“很好奇Demo展示有些画质特效没有开启,但根据我们在E3上的实际体验,这些特效确实是可以开启的,难到说这个Demo代码是根据主机设定来的吗?”

“《圣歌》因为画面而受到了大量的称赞,它的画面表现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但根据我们在E3上试玩的PC版,寒霜引擎可拦樱能还能提供更多的内容来满足真正高性能的PC。 比如说Demo展示没有开启屏幕空间反射,但是在开始的预渲染动画和我们的上手试玩中都是开启的。 ”

EA表示,《圣歌》PC版游戏尚在优化中,PC玩家不必担心。 如果DF说的是真的,那么高性能PC玩家们将有福了。

《赞歌(Anthem)》是由《质量效应简扰丛》开发商BioWare制作的多人在线射击游戏,尽管它在E3发布会上备受关注,这似乎并不符合BioWare一贯的制作风格,因为BioWare是以引人入胜的剧情、精心设置的对话选项等RPG内容著称的。 甚至有人提出,这一切都是BioWare背后的EA在捣鬼,是他们逼迫BioWare转型,如果失败就解散BioWare。

不过最近,前《赞歌》对话总监James Ohlen(现在已离开‭BioWare)在一次采访中说,上边这种“阴谋论”并不成立,他说:“我认为BioWare最擅长的是敢于冒风险创新,这也是我们二十年来的生存之道。 ”“我认为EA很尊重BioWare的功劳,即便《赞歌》会失败——虽然我认为《赞歌》很棒——EA也不会解散BioWare。 ”

同时,Ohlen还表示虽然《赞歌》是多人线上游戏,这并不代表BioWare不再做他们经典的RPG游戏了,他们和Bethesda制作《辐射76》一样,只是在尝试,在挑战。 他们对自己的游戏拥有很高的掌控权,没有人胁迫他们做什么。

首先Ben Irving表示《圣歌》游戏中的野生动物要比玩家起初想象地更加有系统性。 不同种群和不同种类李卖的动物、生物相互之间有不同的关系。 因此如果两个不同的种群太接近的话,如果双方都不太喜欢对方,那么双方就会打起来。

那么如果玩家杀死野生动物,是否会有奖励呢?这是肯定的。

Ben Irving说:“游戏中所有的生物,怪物或暴徒等一切你能和其战斗的东西,击杀它们是有好处的。 它们会掉落战利品,掉落子弹,掉落医疗包。 不过我认为主要的驱动还是战利品,对吧。 因此,大家可以捡起这些未被鉴定的东西,当你刷完回到基地后(不管是堡垒还是Strider),你就能鉴定这些被你捡起的装备,看看都是哪些好东东。 ”

听起来《圣歌》的游戏机制有点像《暗黑3》,在《暗黑3》中玩家刷怪就能掉落武器装备,掉落的武器装备是黄装或绿装时,需要回家鉴定才能知道是什么。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huangtou/26889.html
品质家居盛宴 中国文化之声 探 蜜 聆听
暖冬 一线城市楼市有望迎 京沪深二手房成交量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