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房子 三年暴跌200多万 压垮打工人的不是裁员

在经济学中,“高位”意指接近或到达市场价的最高点。作为一个相对的概念,近年房市下行,在过去高位买房的年轻人们浮现了。

他们或工作体面,或家境殷实,在各地房价居高不下时购入房产。代价往往是高息百万贷款,或决然卖房置换。

做这笔人生的最大投资前,他们嗅到过疯狂,也怀疑过涨价总有期限。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被一种普遍的焦虑催促着:再不上车就来不及了。

现在,再下车,似乎也来不及了。

文 | 方适

编辑| 李天宇

运营| 曹金京

下风口

八个月,80万。这是今年2月,收房那天,31岁的刘芸从中介处得知的房价下跌速度。又五个月过去了,这个夏天,与她同小区、相似户型的一套房,最新成交价是415万。

去年6月,刘芸以总价600万买下这套房子。

房子在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附近,近二十年的房龄,同区域算次新;68平方米,“一改二”的两室格局,比起她看过的其余四十多套房,胜在户型方正。非要挑毛病的话,改出的次卧太小,放张一米五的双人床都够呛;且那是个回迁小区,管理杂乱,楼道被邻居的杂物堆满。但房子是买来结婚用的,也是她人生的第一套房,她知足。

因此,起初,房价下跌的消息传出,刘芸不去刻意查看。直到“躲也躲不掉。”朋友圈、各种社交平台,太多的相关资讯涌来。拿到钥匙后,她独自在客厅的地板上坐了很久。原房主留下浅色的、积了尘的电视柜和收纳柜,满眼出租屋的质地,当然不够称心,但她更心疼还没入住就亏掉的一百多万,“要不要别重新装修了,添些家具就直接入住?”

2022年秋天,34岁的郑旦花费900万,在海淀中关村为孩子置办了一套学区房。今年以来,她听说,周边学区一般的房子,价格已下跌了两成。自家的房子跌了多少,她没有查,也认为没法查,“查到的多是挂盘价,现在,挂盘价已经代表不了什么。”但她心里有个估算,怎么也得跌了15%——135万。

郑旦和刘芸买房的日子,一前一后夹着北京房市的“小阳春”——在多位受访房产中介眼里,往前追溯,2017年3月北京房价到达历史高位后,经历2年多阴跌,直到2021年至2023年攀升到新的高点。

高位下滑的一年里,人们眼睁睁地看着房价以十万为单位地下跌。房产中介程龙介绍,在他负责的海淀某小区,2023年3月,一套92平方米的房子以830万元成交。今年夏天,同楼楼下的另一套房,以640万元成交。丰台区的跌幅更大,去年的一套老破小卖400万,今年成交价只有260万。

▲图 / 视觉中国

相似的情形不止发生在北京。

2019年,22岁的汪菁大学毕业,在武汉二环买了一套大平层新房,总价760万,贷款490万。也是为了结婚,“掏空两个家庭的现金。”2022年年底,她忽然听说,同小区、同户型的房子被挂出了500万出头的价格。自己的房子三年跌了200多万。可房价的颓势仍然没止住,今年春天,同小区的一栋别墅价格“腰斩”,从2000万跌到900万,至今没有成交。

黄金地段的房子也没能保全。2021年,范辛为24岁的女儿在江苏昆山以310万全款买下一套新房,房子紧邻阳澄湖高铁站,离彼时即将开通的昆山地铁S1号线也只有300米,处在标准的“上海半小时生活圈”。他以投资的眼光看待这套房,想着过几年房价上涨30%总没有问题。2022年下半年开始,房价持续下降。最近一次与中介沟通,他被告知,同小区、同户型房的成交价跌到了200万元——跌幅超过35%。

有网友发文对比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2016年至2024年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中位数最高点出现在2022年8月,二手住宅最高点出现在2021年7月。两者在2024年2月的价位,分别与2020年5月、2018年9月持平。

过去几年高位买房的人们,正催生出相似的故事。他们在上风口时入市,等回过神来,似乎已落到了下风口。

张诚在北京昌平做二手房买卖,对那些前几年经他手高位买房的人,他在微信里专开了一个分组。但凡他发的朋友圈涉及到当下的房价,就屏蔽这个分组,以减少对他们的刺激,“有些人当初买房贷款了180万,结果那房子现在可能也就值个200万。首付差不多亏没了。”

程龙从事房产中介16年了,他将北京近十年的房价分为三个阶段:2015年至2017年,百业创新,热钱涌入房地产,房价疯涨,一套房,一年内就有可能升值一倍。2017年,北京推出“317政策”后,认房认贷、暂停发放长期贷款,房价疯涨的劲儿就过去了。但自2018年后,总体仍保持向上。直到2023年春天起,房价猛跌。

▲图 / 视觉中国

迅速地涨与跌,在他看来都是失常的表现。

作为切身利益相关者,最近一年,他的工作和生活也一起失常了:他所在的门店有二十多人,一个月只卖出去两套房。在2023年春天以前的黄金年代,他的店曾创下一周卖出15套房的纪录。程龙的收入因此少了八成,正焦虑地思考转型,四处打听怎么做房地产自媒体。

中介们总结,现阶段,除了急需用钱或需要学区的,不论卖房者、买房者,大多都在观望,等待更利于自己的时机。“买的人不愿出手,卖的人不愿降价。”

原中房智库城市研究院执行院长秦刚分析,不同城市中,房产投资者的占比不同,导致了房价变动的速度、程度不同。以环京、环沪经济圈城市举例,比起居住目的,或有超过半数购房者抱着投资目的。正因此,它们房市的震荡也来得更快、更激烈。

必选项

对一些高位买房的年轻人来说,买房是必选项。

房子并不只用于居住,它是婚姻、后代教育的保障,是资产和阶级不滑落的底气。完美的房子不存在,地段、学区、新旧、价格,普通人最多择其二三。房子不完美,你却不得不买。如果你此刻不买,在未来,你或许想买而不得。

六年前,刘芸初到北京,入职的国企提供免费宿舍,是老小区内的两室一厅,她与同事合住。但就和许多北漂一样,这样暂居的场所承载不了她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她不敢随意增添生活用品,不敢设计自己喜爱但无法带走的角落。“鸟都知道要给自己搭窝。”她和男友都是注册会计师,那时收入稳定、对未来规划清晰,她希望能有一个自己的家。

在北京交满五年社保后,她获得了购房资格。周遭的一切都在向她传递买房的紧迫性:单位里的同龄人都陆续办妥了买房、结婚,而她与男友因没定下婚房,一直拖着婚期。她是互联网深度用户,平台算法捕捉到了她,“推来好多视频,好多人看好的房子,下手不及时,就被别人抢了。”焦虑之下,她开始跟着中介看房,中介告诉她,“眼下是‘小阳春’,再不买就赶不上这趟车了。”

图 / 视觉中国

为了搭上这趟车,2023年6月,她和男友及双方家庭凑出两百多万,贷款303万,买下婚房。9月,两人结婚。月供近三万,年限是25年,她算过账,贷款的总利息,比房子的总价还高。

但她没有感到不安,“在北京这样的城市,能买的时候你不买,谁知道未来是什么政策?”如果政策收紧,购房门槛上升,她怕自己不再具备购房资格;如果政策放宽,购房需求增加,房价上涨,她又怕资金上难以支撑。“怎么都得买。”

郑旦“上车”是为了孩子。2022年,盘算买学区房时,孩子刚满两岁,离上小学还有四年。依据她对身边有孩家庭的观察,购买学区房都是孩子四岁以后的事。但北大毕业的丈夫是个育儿上的急性子,在研究了“海淀1911”等政策后,为求心安,决定趁早下手。

他们总共只看了五套房,有一套看中的,因为离地铁远了些,只犹豫了一天,第二天房子就没了。看中现在这套时,夫妻二人当机立断买下。贷款了400多万,期限25年,月供也是两万多。

其实早在2015年,郑旦就在回龙观买下自己的第一套房。购买学区房时,她想把回龙观的房子卖掉,降低杠杆,但丈夫不赞成,“他觉得我们的生活紧一紧,有两套房子更保险。”郑旦在媒体工作,丈夫是互联网人,在他们当时的社交圈中,两万多元的月供是正常水平,也是海淀妈妈们的常规代价。

毕竟,在过往的认知中,房价总是在涨的。人们目睹了房市直线上升、直至疯狂,如果要用更具诱惑力的修辞,就是太多人曾目睹房产神话。

图 / 视觉中国

2017年左右是北京房市最滚烫的时候,中介张诚亲眼见到,一套房从2016年的120万,涨到了2017年的270万。那阵子,一旦有新房源被推出,只要价格不离谱,立马会有五六个中介带着客户围堵在房源楼下,排着队、轮流跟客户上楼谈价。有客户专门在楼梯间放了个废品桶,里面满是鞋套。谈判桌上,价高者得。

为了防止谈判期间被竞争对手电话截和,有的中介甚至会悄悄揣着信号屏蔽器。

汪菁曾经在武汉一家房产公司的营销部实习了半年。她记得那是2018年,部门的奖金池里,单月奖金一度高达90万——这还不到单月销售总提成的1%。有购房者想托关系选楼层,六位数的茶水费(为顺利买房给出的好处费)甚至会直接推到她这个实习生手里。这种热烈的氛围,激励了她买大房、买好房的决心,“不买就是吃亏,不贷款、不薅羊毛就是傻。”

也是那一年,范辛发现昆山的房价开始暴涨,“一年至少涨30%。”他有同事在2017年买房,单价1.8万元,到2021年,单价直接飚到了6万多元。有楼盘的茶水费要80万元,但仍有人前赴后继地买单——在很多人看来,“房子涨价80万,不到一年的事儿。”

范辛的女儿即将大学毕业,孩子想做北漂。他为她筹划,想要待她交满五年社保、获得购房资格时,就在北京买下一套房来。那么,最保险的方式就是“以房换房”——在昆山买套房,过几年卖掉,能极大地抵消北京房价上涨的资金压力。

当时,范辛手上现金不多,热门的楼盘都需要100万元存款证明,才有资格参与摇号。徘徊后,他卖掉了父母的一套拆迁房,又东拼西凑到300万元,拿到了绝大多数楼盘的入场券。他看了十几个新盘,择优参与摇号,却统统不中。最热门的楼盘,不到300套的房子有2000多个人抢,他摇到了900号。

图 / 视觉中国

手里攥着几百万,却买不到房,让范辛“非常非常地心慌”——银行的储蓄或理财利率、开公司、做生意,有哪样比买房子更挣钱?又有哪样能追赶上不断攀升的房价?

直到2021年7月的一天,守着早上9点整,他连续敲击手机上的购房登记链接,终于抢中了一套房。两小时后,打出三百余万购房款的那一刻,他感到人生中最莫大的心安。

对这套房,他做了精细的规划:等昆山这房子升值到400万,就卖掉换来首付,让女儿在北京买套六七百万的房。“九十多平就行,最好有三个卧室。”

得与失

对少数高位买房人来说,要不要买房,曾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人生的前30年里,何东都是个坚定的不买房主义者。他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计算机科班出身,毕业后,做过编程和销售。北京孩子,有着自己的生活态度,24岁那年,何东迷上了滑雪,一度辞职了去滑雪场工作,又在两家滑雪公司做过内容运营。

那时候,生活就是玩儿。大多数时候是“月光”,偶尔攒下些,就去日本、瑞士,享受不一样的滑雪场。房子当时是不在他考虑序列的。一方面,北京的房价太高,他懒得钻营。另一方面,房子也不是他生活的必需品,他原本和父母住在西二环的老房子里,如果独立,租房也挺舒坦。

心态是潜移默化间改变的。2019年,何东入职互联网大厂做运营,买房是同事们不时会提起的话题。常有新楼盘销售员到公司做推介,价格高不可攀,“都在公司附近,要八九万一平。”为他昭示一种生活和财富的可能性。

在大厂,他的收入还算可观,三餐、通勤都由公司负责,日常消费少,手上的钱很快多了起来。“钱一多,就感觉自己应该办点事儿。”

和买房直接发生关联,是因为他交了女友,女友力荐他买房。两人是在雪场上认识的,她崇拜他擅长滑雪,他羡慕她毕业自清华——清华建筑系毕业的女友,是房产市场的赢家。她2017年在北二环买了一个开间,总价200万,后续最高时涨到400万,“像这样,买套房,既能在结婚后入住,也能保值、升值。”

谈买房这件事,从抵触,到吵架、妥协,何东慢慢地想清楚,他想结婚,他相信女友的判断力。他被说服了。

起初买房的预算只有两百多万,刚够在丰台买个四五十平方米的开间。两人花了一整年的时间看房,发觉开间的缺点太多,没小区、没车位,实用面积不到三十平方米,鸽子窝似的一层十几户。女友说,“我不想和冰箱、洗衣机睡在一起。”

2022年,33岁的何东花费360万,在丰台四环外买下一套共有产权房,两室一厅,南北通透。三七开的产权,他拿七成。为买房,他拿出工作近十年的积蓄,加上父母的助力,凑出200万首付,贷款160万。一开始,生活没有太多变化:虽有月供9000元左右,但大厂的公积金缴纳额度很高,每月需要他自掏腰包的部分很少。日子依然过得舒坦。

2023年年初,何东所在的组被整体撤编,他失业了。生活也随之开始失控。

先是几个月待业在家,交往近三年、原本准备走进婚姻的女友与他分手。6月,他在一家创业公司找到工作,干了不到半年,公司黄了,他再度失业。他投了无数份简历,大厂、小厂,没有一个厂能容他一个工位。

每天都很颓丧。他花几千块买了辆入门级公路自行车,找不到工作,就天天骑车,拼命骑,一口气骑四五个小时。“我没觉得骑车有趣,就是假装自己有事做,一种自我欺骗。”

最难受的,是近万元的月供。买房时积蓄都已经掏空了,自他失业后,已经退休的父母默默承担起了房贷。

图 / 视觉中国

今年6月,他试着跑了几天网约车,“拉一天,流水260块,但加油就花了150。”对还房贷是杯水车薪。6月底,他开始在高铁站送餐。接了单子,从候车厅的餐厅里取餐,摞一大包送到站台,等车进站,交给乘务员。

这份工作月薪3500元,只够衣食开销,约等于大厂收入的零头。原来他总想,在北京,(月薪)3000多的工作真会有人做吗?现实告诉他,“有的是人做。”他自己也得做——一周五天,早八晚六,也就中餐、晚餐时忙一阵,其余时间他都是傻坐着,“有一种我他妈在干吗的感觉。”

他无数次回想,如果首付不用来买房,存进银行,每个月也有几千块的利息,足以改善他的失业生活。他在社交媒体上写,“压垮大厂打工人的终极道具不是裁员,是北上广深的房。”

按规定,那套共有产权房在五年内不可出售。父母不许他出租,始终盼望着未来的某一天,还可以做他的婚房。他自己也舍不得租,“打了索菲亚的柜子,心疼。”

租还是住,他为难。赋闲,为难,干低薪无趣的活儿,也为难。前后左右都难。

似乎就是从买房开始,命运轨迹有了改变。何东困惑,“明明买了一个资产,怎么最后变成了负债,变成了拖累一家的累赘?”

有时候,他会归因于自己曾有的信心与期待。一段看过的脱口秀让他深感共鸣:“当一个人因为不劳而获两天盈利8000块钱的时候,他不会觉得这是运气,他只会觉得,这必将是今后我人生的常态啊!”

曾经的松弛感没有了,现在,这个北京小伙儿需要更多的,是安全感。

安全感

同样抱着信心与期待,范辛买房,是想为家庭的下一代增加安全感。

他不缺房。1999年,他在昆山买下第一套商品房,单价1850元;2008年,买了第二套改善居住,单价6300元。最高时,这两套房的单价都冲破了三万元。他在体制内工作,收入一眼望到头,房子是他的最大财富,房子给予他安全感。

但他是这个家里唯一对买房上心的人。妻女都厌恶负债,不信任杠杆买房。吃着饭,一聊到买房,双方甚至会吵起来。

女儿不理解,不管是昆山的房还是北京的房,为什么要急着买呢?如果哪天她想辞职、GAP了,房贷怎么办?如果哪天她不想待在北京,也不想回老家了,要房子顶什么用?其实没讲出的心里话是:女儿不希望父母为了给她买房,过得苦哈哈的——那几年,为了凑房款,家里从来没有存下过大钱,范辛还开着一台十几年前的手动挡车。

范辛则不置可否,回以“房子赛过存款”之类的话。

最终,三人互相妥协的结果是,一分不贷,在能力范围内全款买房,不给任何人增加负债;房本上写奶奶的名字,以保全女儿“首房首贷”的资格;且不论房价如何变化,这是短期内家里买的最后一套房。

这个三方妥协的决定,在房市下行后,反而让这家人觉得自己成了高位买房人中的“幸运儿”,“钱是亏了,但好在没有负债。”范辛也终于不再有更多念想,换房这件事,“暂且打住了。”

他们的安全感受到了震荡,但好在还没有破碎。

图 / 视觉中国

而更多人没有这样的储备,杠杆买房带来了消费降级,高位买房人的安全感,也在降级中被稀释。

自从买房后,汪菁不化妆了,原先她买口红是一盒一盒买。家里两个孩子,500元一节的马术课、大几万的早教系列课也都停了。她现在统称它们为“消费主义陷阱”、“智商税”。

家里月供近三万——她是家庭主妇,老公做工程生意,这两年结账也困难,月收入下降了将近一半。每月,支出家用、贷款、生意上的人情往来后,完全没有结余。一家人都有了危机感。

几乎从买房的那一刻起,刘芸就打定了提前还贷的主意。依照当时“LPR+55bp”的算法,她的利率高达4.85%。此后,北京的商贷利率一路下降,至最近,首套房利率已降至3.4%。然而,因为存量房基点不降,刘芸的利率仍是4字打头。

她不愿被银行占便宜,“但凡手里有一万块钱,都会还掉。”她遏制了所有的消费,饭也只在单位食堂吃。拼命存钱,如果周转不过来,就临时用消费贷堵上。一年内,她提前还贷十余次,总计还款一百多万元——但仍有一百多万的贷款要还。

偶尔,她会怀念刚毕业时挣得少、花得多的生活。她喜欢五月天,但自从买房后,五月天在北京开了十几场演唱会,她一次也没有舍得去听。

今年6月下旬,新的烦恼又出现了。刘芸老公被裁员,瞒了她一周多,每天正常出门、装作上班。等七月初,他离职手续办完后,才与她摊牌。她愁得一夜未眠。

两人没有互相责怪的习惯:买房是她主导的,房价跌了,他没发表过意见;他失业了,她也不会施压。老公找工作快一个月,有个机会还算靠谱,但是需要外派去亚非拉国家。这对新婚夫妻来说是个难题,她舍不得老公走,又知道,不走,两万多的月供靠她一人难以为继。为了维系这个家庭的安全感,他们必须尽快做出选择。

平衡点

慢慢地,不得不接受房价抛物线般的现实,也接受了随之而来的各种难,人们试着,在自己和焦虑之间,垒起一道“防火墙”。

当初买西城的房,刘芸是想着一步到位,未来有了孩子,给孩子上学用。她想得很清楚,不鸡娃,只要够上西城的学区,怎么着也能考上高中。这就够了。

而今,她觉得债够了,跌够了,前途未卜,要孩子的事“就先搁置了”。

也是为了省钱,刘芸最终没有请装修公司,水电定位、家具选购定制都是自主搞定。她接了些推广的活儿,在社交平台上发帖,厂家就免费赠送了她全屋的灯具。刘芸特意提到一盏吊灯,是她最钟意的,有星球的纹理感,很衬她白绿色调、法式奶油风的客厅。

刘芸喜欢的那盏吊灯。图/ 受访者提供

郁闷的归郁闷,收获的归收获。在装修的过程中,她脑子里的很多细节,都尽量和幸福感挂在一起,她感到这里“真正属于自己”。

房价刚下跌时,郑旦再次产生了把回龙观房子卖了、减轻杠杆负担的念头,好把家庭拉回到平衡的轨道上。她和丈夫的工作目前还算稳妥,但难说没有降薪的风险。她问遍了身边的朋友,也收看了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的访谈。结论是,没有标准答案。“没有人知道未来房市会怎么发展,关于房子,你做的所有决策都是私人的。”

有一回,她和丈夫深谈这次买房的抉择,丈夫问她,如果当初没买,现在还敢买吗?她恍然大悟,“如果我没在高位时买,现在房价跌了,买涨不买跌,我会不会在下手时也特别纠结?会不会拖延到耽误孩子上学?”

如果这套房早晚要买,那么,就像没有完美的房子那样,也没有完美的购房时机。这么一想,心里也舒缓了不少。

图 / 视觉中国

去年底,共有产权房交房,何东专门拍了个收房视频,配文:在北京买它一套两室一厅!“你想你在北京买房了,是不是有点牛逼?”

他希望自己能熬过去,就像越过那些生命里曾经的挑战与磨难一样。27岁时,他完成了滑雪生涯中最难的动作,“CORK 540”,飞出跳台后,他在空翻的同时转体540度。他滑过最大的跳台有12米,这意味着,腾空而起后,他在空中飞行了12米。

他摔过,一次胳膊骨裂,一次磕到头,短暂失忆,被救护车拉走。他曾沉迷于制造滑雪的抛物线,它和房价的曲线一样冒险。尽管不是每一种冒险都让他快乐。

他把过去的人生分为“胡作非为”和“正经工作”两部分,如今,这两部分都已经恍如隔世。买房以后的生活像做了一场大梦。他的做梦心得是,世俗的生活果然没有那么可取。

现在他已很久不滑雪了,滑雪太昂贵,而且他“没心气儿了。”

还有让他高兴的事,因为骑车,他三个月减重20斤。健身强体,也是一种久违的获得感。有时他不送餐,工作日白天外出骑行,马路空荡荡的,“别人在挣钱,我在骑车。”他仍然会思虑,这是一种收获,还是在浪费生命?

当然,工作还要继续找。当初与他一同被裁的同事,没有买房,拿着储蓄和裁员补偿,旅游了一年半,“今天在新疆,明天在海南。”这是他羡慕的活法儿。

他也盼望过另一种生活。在他的想象中,如果生活没有迫使他缓慢受槌,如果他能保留勇气、心态、身体素质,五年后,他可能会把那套共有产权房卖掉,亏不亏的都不在意了——拿着钱,买一个小院,开民宿,做滑雪教练。天天滑雪。

(文中受访者除秦刚外,均为化名)


现代人为什么不愿意买房子了呢?

原因一,房贷问题房贷话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我们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在某个地方准备买一套房,这一套房的总价值是100万,你最开始能够拿出20万来,那么剩下的80万分期付款,30年的时间,折合下来的话,每个月需要拿出四五千块钱来填补这个房贷压力。 那有人就说了,每个月四五千块钱,这个钱多吗?多,相当得多,尤其是对于那些四五线小县城来说,但是也有人说我在北京,我在上海,我在天津,我每个月的工资能够有1万块钱、2万块钱,这样来看四五千块钱的房贷,压力也并不是很大呀。 对,这样比对的话压力非常的小,甚至可以忽略为0。 毕竟自己的月工资是房贷的两倍甚至三倍及以上,这种情况之下,房贷的压力本身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可是有一点我们要注意:在北京、上海等这些一线城市里面,你花100万也买不了一套房呀。 花100万充其量买一个厕所隔间,那除此之外你还能买什么呢?所以当我们回归现实来看的话,你所在的城市越是大城市房价越高,你要偿还房贷的压力也就越大。 同样的,你在的城市越小,你所需要还房贷的压力也就越小。 这样的比对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暂且拿一个三四线或者四五线城市当做一个对比,也就是说自己每个月的工资是房贷的两倍到五倍左右,还房贷的压力可能会比较小。 压力二,衣食住行问题如果说你在一个七线城市或者八线城市,再或者十八线城市,一个小村庄里面自己的衣食住行吃穿用一个月下来花不了300块钱,那当我没说。 但如果你在一个县城里面,稍微向着模样的县城里,每天上班需要坐地铁,需要坐公交,同时住在一个自己租的房子里,那么不好意思,这一部分压力要相对来说更大一些。 我之前在一个三线城市里面工作过,在那里工作,你每个月所需要缴纳的房租水电各种花销和一块差不多是1500块钱,当然我是整租的一个40平的小房间,也有人说了你这就是好吃懒做,如果我是你的话,我肯定是合租。 合租的话,每个月只需要花500~600,话虽这样说,但是当我们有一定经济实力之后,还是不愿意合租的。 因为合作会遇到诸多问题,比如说你中午睡觉的时候,对面室友突然之间就来了狐朋狗友或者明明房东都说了晚上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安静,但是人家打游戏的时候开着外放音,再过分的那就是养着宠物,一条狗满屋子乱跑。 有的时候跑到你屋子里面还能把你吓一跳,所以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等合在一块,在一个一线大城市里面,你一个月的总花销可能会在3000元左右,而且是只多不少。 压力三,整个家庭的花销除了你个人的花销之外,还有你整个家庭的花销,你整个家庭的花销是各种各样的,比如我们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家里的老人身体不舒服了,需要去看病。 就更不用说家里的老人本身就患有某些疾病,需要长年累月的吃药,比如说像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一天离了药就不行。 而一天所需要花费的药费就要超过60、超过100,一个月下来就要3000块钱。 除此之外,自家老婆孩子需要买身新衣服了或者需要去吃顿好吃的,孩子在什么幼儿园学习?要不要请家教,要不要去小饭桌学习,这些通通都是需要考虑在内的。 如果这些问题你都占据了,那么不好意思,你一个月下来没有1万块钱是打不住的。 即便你省吃俭用,即便你不给孩子有一个好的教育资源,家里面天天就穿着一身破衣裳,给老人买的药能省就省,这些合在一块,也最起码得有5000块钱左右的花销。 压力四,逢年过节的花销说句不太夸张的话,不管是逢年过节也好还是走亲串友也好,这一部分花销都是我们无法避免的,也是我们绝对不能避免的。 那我们把这个数据做一个无限度的放大,放到到什么地步呢?比如自己每次回家过年的时候,需要照顾自己的父母,自己老婆的父母,自家孩子,自己亲戚的孩子,这其中各种各样的红包花销合在一块是3000块钱。 除此之外像一些重大节假日自己回家或者自己的亲朋好友结婚生子,孩子考上大学,这其中所需要的各种花销也给它堆在一起,一年下来这方面的花销总计在1万元左右。 那这一部分压力表面上看起来并不是很大,每天或者每个月拿出一部分钱来而已,但是如果把这一部分花销给它堆成一个固定值的话,就会发现这一部分压力已经压垮了一部分职场打工人了。 赚钱不是目的,目的是赚钱那如果我们讲到这里的时候,很自然地就会有一些人认为太过于俗气了,仿佛在你的人生当中除了各种各样的压力,还是各种各样的压力。 这方面压力和那方面压力,当这种压力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个又一个的让人无法忽视的评价。 但是我们仔细想一下,何尝又不是如此呢,在我们的人生过程当中会有很多很多的美好,但与此同时也会有一部分压力推着我们往前走,赚钱本身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某些不择手段的赚钱,仅此而已。

在北上广深打拼的情侣,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北上广大深中国的一线大城市,要说在这里打拼的情侣,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真的和两个人的薪水高低有很大的关系。

挣钱多的,当然在这些大城市站得住脚根,可以考虑买车买房,还可以在业余时间,有能力有心情享受大城市带来的便利,看话剧、看展览、培养个兴趣爱好什么的。 挣钱少的,肯定要为衣食住行奔波疲劳,自然没有能力去享受以上哪些。

偶然认识的一个朋友,称呼她为小A吧,一个90后靠着自己敢闯敢拼,一个人到北京闯荡,后来认识了男朋友,是一名程序员,小A从事新媒体工作,平时热衷于研究理财和写作,有不少开源节流的门道。

两个人在14年在燕郊买了第一套房子,16年的时候在昌平买了一个小开间,今年把两套房子都卖了,在北京换了一套一百平的三居室。

现在她靠着自己写作的兴趣已经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了,业余时间和老公去看看音乐剧画展书展,在网络上也有自己的一票粉丝,生活过的很诗情画意。

我另外一个朋友,称他为小B吧,是个南方人也是一名骨科医生,因为和女朋友分分合合两三次,在家乡和北京换过多次工作。

他们之间的问题就是在北京没钱买房。 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在一万三四左右浮动,考虑以后要攒钱买房子,不舍得自己整租一套房子,只能和别人合租,合租会遇到各种奇葩的室友以及黑心的中介,生活质量根本没办法保证。

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医学生,在医院工资很低的,还要三班倒,24小时待命,不停的在急诊手术室轮转值班,当真是操着卖白粉的心,挣着卖白菜的钱(希望大家能对医护人员多一些理解吧,其实ta们不容易啊)

很多时候物质上给不了女朋友安全感,说实话他有时候还没有女朋友赚的多。 工作的原因,他又不能像其他人的男朋友那样随时给予她呵护,以至于两人的关系岌岌可危,后来最终两个人都割舍不下对方,结完婚回到老家去发展了。

对于情侣来说,在一起时间长了,以后结婚生子的问题早晚要面对,你薪资水平的高低真的会影响你的生活状态,但愿天下有情人都能终成眷属!同意的快给小编点个赞吧!

村里跑大半挂的买了楼房轿车,还是全款,跑长途货运很赚钱吗?

看到这个题目,可别以为现在跑大半货车很赚钱,那是在前些年,近几年跑长途货运的,赚到钱难多了,有的一年下来不挣钱还赔钱。 我们这里买大半货车跑长途运煤的不少,前些年煤炭形势好,运费也高,车辆还少,的确许多的车主赚到了钱,一般来说,在前几年,跑二年车就把一辆车赚回来了。 见到有人赚了钱,许多的人也出首付买大半货车跑运输,赔钱的可不少。 近几年大半货车跑长途运输,很难干的原因有三点:一是环保形势的压力,许多的小企业都停产了,活少多了;二是车多了,竞争就激烈了,这样运费上不去;三是,现在货车司机的工资高了,过去雇个司机工资五千多,现在一万多。 如果见到以前跑大半货车的,在城里买了房买了小车,自已现在也盲目去购车跑运输,你真的需好好思量思量。 我来给你解答吧。 跑半挂车的一般都是长途,A证才行。 一个月基本能挣三到五万左右。 我们镇上有大半挂车三千辆左右,全国各地都跑。 有的人一开始是自己当司机,后来挣钱了,就买个半挂车自己当老板。 开的时间长了,技术熟练,有稳定货源的司机基本上家家市里有房,豪车算不上吧基本上买私家车都是十几万二十万的。 我知道的有一个老板现在手下有三十多辆半挂车,已经不自己出车了,天天坐办公室联系联系业务就行了衍生出来的带产业,带班司机一天工资大概三百左右,还有管吃饭休息费用。 工资是挺高,不过开长途半挂车风险也比较大,我知道的就有好几个出事故的。 现在跑大车,门槛比较低,所以好多人都加入进来,物流配货网上报价更是一家比一家低,既扰乱了大车的市场行情,也造成大家都不挣钱。 如果有稳定的货源的话,跑大车还是不错的。 以前手里有辆车,有点货源确实挺赚钱的。 现在不行了,手机运满满等等的出现,扰乱了货运市场,货主只要把货单往网上一发,立马就有人去抢着干。 好多返程车够油钱就干,造成了价格一低在低!在者货运门槛低有证就能干,干的人多了,就出现货少车多的局面了,怎么办呢?比价格,比服务,稍微赚点就干,价格低还得帮人卸货!货车不停在更新,车子马力越来越大,4.2米小货车都能拉十几吨货,能装下就能拉,小车没活干抢大车的活以此类推,9.6米干半挂的活。 违章也多了,城市禁区越来越多,高速超车都得小心到处都是罚款!跑货车能赚到大钱的已经很少了我前几年也跑了一阵子的货车,是个9.6米的箱式货车,下面说一下我的一些经历刚开始我跑货车的时候我主要是负责运输一些酒店的一次性用品。 当时跑的是扬州到上海,扬州装货送到上海的每一个酒店。 一车大概能装300-400件的货品,一件当时给的是10块钱,一个单趟差不多毛利能赚个3500元左右,一天一夜装货跑车打个来回!回头货一般也就转个千八百的当时赚钱的确好赚,一个司机一个装卸工,就两个人,一天一夜能净赚3000元左右。 几乎没有清闲也没有空车的时候但是哪种苦真不是一般人能受的了的,一车几百件,白天装车,半夜到上海,然后一个酒店一个酒店的送,差不多要送20-30家,很多酒店客梯不给乘坐,全部要爬楼梯,一件货大概在30公斤左右。 等全部忙完了差不多要凌晨三四点钟了。 最狠的一次是搬货加开车2天一夜没闭眼!这个行业说实话就是拿命在赚钱。 不过现在跑车真的不太好跑了。 。 。 价格透明,压价太狠,你不跑照样有别人去跑。 跑车这玩意,饿不死也撑不起,付出和回报一般都是对等的。 只要你肯吃苦,日子就不会差。 。 。 。 最近出了一个事大货车超载压垮高架桥,当然在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这件事还没有发生。 根据通报共两辆大货车,一辆车拉了5卷,另外一辆拉了6卷每卷钢将近27或28吨钢材,算下来也差不多300吨左右,据了解这种大卡车限重38.5吨,这是超了好几倍之多。 现在不建议跑长途卡车根据卡车之家论坛上的一篇文章《运价一降再降司机月利润跌至两三千元》指出,“即便是在江浙沪这样的物流运输行业发达、物流货源较多的地区,部分个体中重卡司机的月收入可能都到不了五千元,部分司机一个月只能赚两三千元。 在这愈发不好过的形势之外,还要加上大货车高昂的过路费,和不断上涨的油价。 货车司机主要赚的是超载的钱,一般来说车辆限重15吨,在司机眼里限重就是20吨,但,目前因为无锡高架桥事件发生后,各地对超载查得更严,罚款也更重。 此时新人进入长途货车行业实在不适合。 赚钱的是以前我一个亲戚,之前跑大货车的,他跟我说之前来回跑一千多公里,除去路途各种杂费能赚3000多块。 一个月算下来差不多有,除去成本能有左右,但是现在不行了,都陆续退出这个行业了,现在车损严重,超载查得严,不赚钱了。 之前完全就是靠超载赚钱的。 所以现在入行长途大货车得做好心理准备了安全问题如果你实在想入行,就得注意这个问题了,疲劳驾车,不要酒后驾车,休息时防盗抢,休息时注意货车车的保养,在外跑天热的时候要注意轮胎温度气压,经常检查刹车这个是尤为重要的。 还有雨天的时候,下大坡的时候还有很多,总之得注意,这是应该危险系数比较高的行业。 生活不易,不然谁想拿命挣钱!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只要不出事故,钱绝对可以赚到,干这行水很深,并不只是会开车就行,经验运气眼光也非常重要!如果有时间,我给你讲个身边活生生的例子,因为我见证了他一步步怎么走过来的!刚开始是因为07年吧大概金融危机那年,我一个朋友以前的厂子黄了,失业了,琢磨干点啥,由于镇上很多人都跑运输,那时候差不多有200多辆车吧,结果狠狠心贷款买了辆9米六,那时候差不多30多万吧,刚刚拿出驾证,也没雇人,自己开,因为刚开始入行很多地方也不太懂,刚开始干也新鲜,只要有货就拉,打拼了五六年就在县城全款买了第一套房子。 最后几年有接着加油干,也出了次交通事故挺厉害,车是完了还好人没事,没改行贷款买了辆半挂,当然驾校又考的A2跑江苏和山东这边,干了几年有全款买了辆奥迪A4,由于对行情和货运市场越来越精通,几年后又入手了人生第二套房子!干这行不怕苦,不怕累,胆大心细,对没啥文化的人来说也是条不错的选择!你好,我是陕西的波仔,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跑半挂到底挣不挣钱呢?跑半挂肯定是挣钱的。 就我身边的例子,人家一年下来挣到几十万那都很正常得。 但是话又说回来,跑半挂最主要的是看你自己的门路有多少,如果自己的门路不是很多,那就挣不了几个钱,跑半挂基本不能停得。 多联系,多和物流公司合作,就回很好的。 现在跑半挂基本自己接不到活。 我身边就有,从山东跑单陕西这边,有的一趟挣个五万多,有的挣个三万多,也有可能跑一趟基本不挣钱的。 这就看你怎么看带问题了。 跑半挂基本就是在国内转圈圈,今天去这,过几天去那。 上面说到过,多找几家物流公司合作,就不用愁了,基本天天有货拉。 我的是13米高栏从不跑长途,一个人开一个单边一千公里每天十点睡觉早上6点起床。 武汉到广州,广州到武汉一趟也就八九千块钱一个月5趟。 跑长途一般都是一个月5万左右。 我支持兄弟买车记住一定要买13米高栏车。 不相信我在给你说清楚点。 湖北过路费130湖南760翁城364。 油370升油。 4.7一升你们自己算去吧跑大半挂货车买了楼房,买了小车是正常的。 我们这里有些开挂车的,刚开始他们的挂车都是首付买的,后来车款还完了。 他们就开始买轿车,在城里首付买房。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他们为什么赚到钱,在我们这里开大车的,他们有单子跑几百公里就有三千多,比如拉一车货去远处,路程有八百里,来回就是六千多的运费,除去油钱过路费三千块左右,他们还赚三千多,这样一算,跑一次三千多,十次三万多,平均每个月可以跑十二次左右,所以一个月他们就可以赚四万左右,如果一直有生意跑,除去生活费和家里的开支,他们一年都要赚二十三万。 为什么他们敢买房呢!是因为他们跑了一两年后,把车款付了,然后这辆车就是他自己的,以后找的不用还车款,那么他们赚钱了不买房不买轿车,难道存银行吗?我家也有大车,我老公自己开跑长途,我们买大车两年了,手里没存着钱,够家庭开支的。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huangtou/291.html
ICML最佳论文曾被ICLR拒稿 Pika联创参与 一作已入
董事胡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绿地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