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缩水超2000亿! 硅料巨头

通威股份的下跌仍在继续,拐点还未到来。

截至7月3日收盘,通威股份股价报收17.92元/股,总市值仅为806.8亿,同2020年的最高点64.1元/股相比,如今通威股份的股价已经“膝盖斩”,市值蒸发超过2000亿。

作为硅料巨头,通威股份曾被投资者视为可以“穿越周期”的存在,然而现实却有点不尽如人意。

近两年,通威股份选择在行业低谷期逆势扩张,但这并没有助其“穿越周期”,巨大的产能还成了负累。今年一季度,通威股份的净利润亏损了7.87亿,同比大幅下滑109.15%,很显然,低迷的市场环境对通威股份还是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从目前来看,整个光伏行业已经进入产能过剩的时代,未来的苦日子或将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当拥硅不再“为王”

拥硅为王,这是投资者对于光伏企业的刻板印象。

不过,这的确不假。

光伏链条,主要是由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光伏电站这几部分构成,如果说硅片、电池、组件等部分可能会受到技术革新的影响,那么作为链条发起点的硅料则没有这个烦恼,毕竟硅料可是光伏的原材料。

在过去的一轮光伏超级大周期中,硅料也是涨得最好的。据统计,由于硅料供不应求,硅料的价格从2020年下半年的59元/千克上涨到2022年9月的303元/千克,价格直接翻了5倍。而作为硅料巨头的通威股份也吃尽了红利,据财报显示,通威股份的营收从2020年的442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424亿元,净利润则从2020年的36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57亿元,两年内体量快速膨胀。

不过,硅料的价格并非只跌不涨。进入2023年,随着产能的逐步扩大,硅料环节逐渐由供不应求转向供过于求,硅料价格从高点快速回落。据Choice数据显示,多晶硅料的价格已经从2023年年初的190元/千克下滑至65元/千克,降幅超过了65%。随着硅料价格的快速回落,通威股份的业绩也出现“滑铁卢”。今年一季度,通威股份净利润亏损7.87亿,而在去年同期则盈利了87亿。

实际上,“拥硅为王”是有限定词的,那就是必须在行业的上涨周期中,一旦行业进入下行周期,硅料的价格也会下滑,而硅料生产企业也就难免业绩下滑的命运。此外,在光伏产业链的全链条中,硅料作为化工产业的一环,是光伏产业链中技术壁垒最高、准入门槛最严的领域。它不仅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还面临着严格的管理和安全监督,这使得硅料的产能扩张缓慢且难以快速调整。

按照通威股份在财报中披露的数据,其硅料平均生产成本已降至4.2万元/吨以内;但根据Infolink Consulting统计,目前多晶硅料的价格在4万元/吨上下浮动,换而言之,通威股份短期内仍有很大可能会出现亏损。

从目前来看,随着硅料开始产能过剩,如今拥硅已不再“为王”,通威股份,自然也就跌下了“神坛”。

挑战才刚刚开始

虽然一季度业绩出现亏损,但事实上——通威股份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据机构测算,从全球需求来看,假定组件产量700GW,2024年硅料需求在190万吨左右,对应月均需求15万~16万吨。

然而,在今年前四个月,国内硅料产量分别为17.13、17.52、18.62、19.18万吨,显然已经供过于求了;此前,通威股份在5月发布的投资者关系记录中表示,由于下游硅片环节排产环比下滑,采购意愿持续走弱,叠加多晶硅环节库存逐步走高,多晶硅价格继续探底。

很显然,目前光伏行业还处于出清阶段,硅料价格仍将进一步走低,换而言之,通威股份的亏损还在继续,甚至还会有亏损扩大的可能性。

除了硅料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仍将进一步下降之外,由于过去几年大幅扩产,通威股份可能陷入“产能过剩”的情况,去年,通威股份先后宣布在四川乐山、成都双流、峨眉山和鄂尔多斯投资645亿元,用于扩产工业硅和光伏组件。据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通威股份的固定资产为669.6亿,在建工程为230.7亿,合计为900.3亿;而在2022年一季度,这两项数据分别为436.4亿和61.39亿,合计为497.79亿。

此外,过去两年的大举扩张,还让通威股份的资产负债率进一步走高。截至今年一季度,通威股份的资产负债率为59.27%,负债总额为1065亿;而在2020年时,通威股份的资产负债率为50.91%,负债总额则为327.1亿,对比来看,过去两年通威股份的负债总额明显攀升。

当然,除了硅料之外,近两年通威股份也在积极开拓组件业务,其扩张的产能有一部分是在组件上,并非全在硅料上。

据媒体统计,产能方面,通威股份2022年的组件产能达到14GW;截至2023年12月,公司已具备产能63GW,未来有望达到80GW。出货量方面,2022年实现7.94GW,2023年公司全年实现组件销量 31.11GW,可以看到——通威股份的组件业务正在快速壮大。

不过,在行业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组件的情况并没有比硅料乐观多少,而且相比于硅料的市场地位,通威股份在组件上的竞争力并不强。据媒体报道,在2024年部分中标结果中,通威股份中标单价高于一道新能源、晶科、环晟光伏等企业。

伴随着行业迈入下行周期,通威股份正面临着业绩、产能和负债的三重压力,而且现在下行周期还远未到结束的时候,通威股份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全球巨头巨亏15000亿!20位科技巨富身家缩水近3.5万亿

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剧烈,即使是资金规模庞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也难以独善其身。 今年第三季度,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的回报率为负4.4%,亏损达4490亿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3152亿元),使得年内亏损额升至2.13万亿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1.495万亿元),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新低。 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的规模为12.22万亿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8.58万亿元),依然位居全球主权基金资产规模之首。 在财报季风波的影响下,美国科技股遭遇抛售潮。 谷歌、微软、Meta(Facebook的母公司)、亚马逊四大科技巨头财报公布当周,市值合计蒸发超3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3万亿元)。 2022年以来,这五大科技公司的总市值已蒸发3万亿美元。 在股价暴跌之下,硅谷科技富豪们的财富也大幅缩水。 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数据,截至10月28日,全球最富有的前20位科技大佬的财富年内合计蒸发48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7万亿元)。 此外,美国投资界近期掀起一轮监管风暴。 10月28日,彭博社报道,美国司法部反垄断部门正在对黑石、阿波罗全球管理以及KKR等私募股权公司进行调查,担忧他们在同一行业的公司董事会中拥有席位,这可能影响公司的竞争行为,不利于提供最佳服务或最低价格。 报道称,司法部反垄断部门已向黑石、KKR、阿波罗等私募股权公司发出民事调查要求,要求提供相关信息。 这表明,监管机构正在调查董事会席位重叠是否损害了市场竞争。 在此背景下,即使是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也无法幸免于难,而硅谷科技富豪们的财富也遭受重创。 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截至10月28日,包括马克·扎克伯格、比尔·盖茨在内的全球最富有的前20位科技大佬的财富年内合计蒸发48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7万亿元)。 其中,扎克伯格的身家在一天之内就大幅缩水112亿美元,年内累计损失超过870亿美元。 而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的账面财富也均蒸发近400亿美元。 尽管如此,他们仍位列全球前十大富豪之列。 总之,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科技股的暴跌以及监管风暴的来袭,都对科技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

全球巨头巨亏15000亿!20位科技巨富身家缩水近3.5万亿

全球资本市场动荡,谁也无法幸免。 即使是手握超8万亿资金的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也遭遇惨烈亏损。

当地时间10月28日,挪威央行投资管理公司官网披露,今年第三季度,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的回报率为-4.4%,亏损4490亿挪威克朗,年内亏损额增加至2.13万亿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1.495万亿元),打破了金融危机以来的亏损纪录。 截至三季末,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的规模为12.22万亿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8.58万亿元),是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主权基金之一。

受财报季“暴雷”影响,美股科技股的抛售潮仍在继续。 谷歌、微软、Meta、亚马逊财报披露的当周,市值合计蒸发超3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亿元)。 2022年以来,苹果、谷歌、亚马逊、Meta、微软的总市值合计蒸发已达3万亿美元。

暴跌之下,硅谷的科技富豪们的财富遭遇大缩水。 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的最新数据,截至10月28日,包括马克·扎克伯格、比尔·盖茨在内的全球最富有的前20位科技大佬的账面财富,年内合计蒸发超48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亿元)。

另外,美国投资圈掀起的一轮监管风暴,也引发市场关注。 当地时间10月28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部门正在调查黑石、阿波罗全球管理以及KKR等私募股权公司。

全球巨头亏了亿

当地时间10月28日,挪威央行投资管理公司官网披露,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即挪威主权财富基金)于今年第三季度的全球回报率为-4.4%,亏损4490亿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3152亿元),已连续第三个季度录得亏损,而该基金上一次连续三个季度亏损还需追溯至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

如果考虑2022年上半年投资业绩,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年内的亏损总金额已达到2.13万亿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1.495万亿元),直接打破了金融危机以来的亏损纪录。

尽管第三季度仍在亏损,但与上半年相比,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的亏损幅度明显收窄,且跑赢参照基准0.14个基点。

具体来看,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第三季度的股权投资回报率为-4.8%,固定收益投资回报率为-3.9%,而非上市房地产投资回报率为-1.1%。

截至2022年9月30日,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的规模为12.22万亿挪威克朗(约合1.18万亿美元),相比2022年初缩减1600亿美元,仍是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主权基金之一。 第三季度,来自政府的流入资金达3060亿克朗。

在投资组合方面,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的68.3%仓位配置于股票,较二季度的68.5%略有降低;28.5%投资于固定收益,略高于二季度的28.3%;3.1%投资于房地产,高于二季度的3%。

对于第三季度的亏损,挪威银行投资管理公司副首席执行官TrondGrande表示,全球市场第三季度的特点是利率上升、高通胀和欧洲冲突,这些因素仍在持续影响市场,导致投资的股票、固定收益、未上市房地产的回报均为负。

美股科技股暴跌也是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巨亏的原因之一。 据该基金此前披露的半年报显示,2021上半年,对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回报拖累最大的10只个股分别是:Meta、亚马逊、苹果、微软、英伟达、谷歌、阿斯麦、特斯拉、德国房地产公司Vonovia、奈飞。 其中,仅Meta单只个股的账面浮亏便高达380亿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26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挪威主权财富基金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主权基金之一,投资遍及大多数市场、国家和货币,该基金还是全球投资界的传奇。 尽管该基金2022年遭遇滑铁卢,但在过去的24个财年中,19个财年都取得了正收益。

猛烈的抛售潮

暴雷不断的财报季之下,美股科技股的抛售潮仍在继续。

除业绩超预期的苹果以外,美股的其他4家科技巨头(谷歌、微软、Meta、亚马逊)的三季报均不同程度地遭遇“暴雷”,财报公布后,股价纷纷暴跌,4家科技巨头的单周市值合计蒸发超3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亿元)。

如果拉长周期来看,市场对美股科技巨头的抛售更为惨烈。 据道琼斯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苹果、谷歌、亚马逊、Meta、微软的总市值合计蒸发达3万亿美元。 其中,谷歌、亚马逊、Meta、微软的累计跌幅分别达33%、38%、71%、29%,即便是财报亮眼的苹果,年内跌幅也接近12%。

尽管股价重挫,但市场似乎仍未改变美股科技股“过于昂贵”的观点,当前没有一家华尔街投行明确表示,美股科技股估值已“很便宜”。 因为机构投资者担心,经济衰退将加剧科技企业业绩下修风险,进而导致科技巨头的估值“越跌越贵”,一旦未来的盈利预期大幅下降,科技巨头的估值将立即攀升。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MarkHaefele认为,当前华尔街分析师需要下调对科技企业的盈利预期,以反映第三季度财报中强调的经济基本面疲软。 鉴于美国通胀上升、企业信心下降和金融状况收紧,科技股的盈利预期看起来太高了。

悲观预期之下,尽管股价大跌,机构投资者仍在继续降低科技巨头的仓位配置。 据高盛团队汇编的客户数据显示,上周初(10月24日),FAAMG五大科技股票持仓量约占其客户单个股票净敞口的11%,已经下降至201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并远低于2020年18%的峰值。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押注科技巨头股价将继续下跌,并大肆买入看跌期权。 据彭博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周FAANMG六大科技巨头的总看跌期权头寸持仓量,已从低位飙升至400万手上方,环比增长超100%,再次回到今年5月的高位。

20位科技巨富身家缩水近3.5万亿

谷歌、微软、Meta、亚马逊等科技巨头财报“暴雷”后,加剧了市场对新经济的担忧,导致科技股集体重挫,硅谷的科技富豪们的财富遭遇大缩水。

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的最新数据,截至10月28日,包括马克·扎克伯格、比尔·盖茨在内的全球最富有的前20位科技大佬的账面财富,年内合计蒸发超48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每日都会对世界上最富有人群的财富变化进行统计。

榜单显示,扎克伯格的净资产仅在10月27日便大幅缩水112亿美元,其财富的主要来源——Facebook母公司Meta的股价单日暴跌24.6%。 引发股价暴跌的导火索是一份令人失望的财报,Meta的营收连续第2个季度放缓,元宇宙相关业务出现了大幅亏损。

截至目前,扎克伯格的身家年内已累计减少超870亿美元。 根据亿万富翁指数,他目前的净资产为382亿美元,在全球富豪榜上排名第28位,而在2022年年初,扎克伯格还曾一度身处于该榜单的前十位。

另外,全球首富马斯克、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的身家亦大幅缩水,年内蒸发金额均超650亿美元。 谷歌的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于2022年内账面财富损失均近400亿美元。 目前仍位列全球前十大富豪之列。

华尔街的监管风暴

近日,美国投资圈掀起的一轮监管风暴,也引发市场关注。

当地时间10月28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部门正在调查黑石、阿波罗全球管理以及KKR等私募股权公司。 调查的重点是,这些公司在同一行业的公司董事会中安排高管是否损害了竞争。

美国反垄断执法机构担心,在同一行业的竞争对手公司都拥有董事会席位,可能会影响这些公司的行为方式以达到各方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激烈竞争为消费者提供最佳服务或者最低价格。

上述知情人士称,司法部反垄断部门已向黑石、阿波罗和KKR等私募股权公司发出了民事调查要求。

截至目前,黑石、KKR、阿波罗和美国司法部均对此事不予置评。 此前KKR公司在季度报告中表示,KKR(包括GlobalAtlantic)目前预计,将不时接受各种美国和非美国政府和监管机构的检查、询问和调查。

报道称,美国反垄断部门已于过去一个月向相关PE公司提出民事信息要求,要求提供信息。 官员们正在调查董事会(席位)重叠是否伤害到竞争。

如果想实时了解更多理财要闻,欢迎关注我们。

宁德时代市值蒸发2000亿,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喜欢投资和炒股的股友们都会对宁德时代非常的熟悉。 它是中国著名的新能源科技的型企业。 它倡导的环保型的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车都是非常符合当前的碳中和碳达峰的发展理念的。 因为国家正在花费大量的力气和投入来整治我们的环境,更是对我们的人居环境进行大刀阔斧的整治。 所以在节能减排的理念之下,新能源行业依旧是一个非常朝阳的行业和赛道。 它的发展前景总体来看还是非常光明的。

但是自2022年以来宁德时代却出现了市值被蒸发2000亿的情况。 这对于新能源巨头宁德时代来说打击还是不小的。 2000亿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就算是对于一个集团企业来说也并不是一笔小数目。 所以大家还是要务必要谨慎看待这件事情。 让我们结合时事背景一起来分析一下其中的逻辑和成因。

原因一:新能源由于在2021年的股价的市值估值过高。 这就造成了出现了很多不符合实际的泡沫出现。 这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发展势必需要有关部门进行回调,降低对于新能源的估值,使之符合具体实际预期,不能过高估计,过高估计会出现经济泡沫,造成了虚拟发展。 这也是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 所以降低对新能源的估值造成了2000亿的缩水。 这是回调的结果。

原因二:美国商务部为了打击中国的企业所采取的制裁。 其中明德时代的主要供应商——海目星公司,它被列入了美国商务部的黑名单,所以间接造成了明德时代的供应链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所以明德时代会出现不景气的情况,主要还是后院起火造成的,正常的生产经营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原因三:美联储的调息。 美联储将贷款利息提高了好几个百分点。 这就是使得像明德时代这样的制造业会出现成本变高,融资困难。 会出现缩小经营体量和规模。 由于资金需求量变大,市值就会出现大跌的情况。 为了回笼更多的资金,造成了股价变低。 所以明德时代出现市值蒸发2000亿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huangtou/40733.html
中欣晶圆科创板IPO告败 三年半累亏近10亿元 控股股东是供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