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外媒7月31日援引沙特Al-Arabiya电视台消息报道,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死于导弹袭击。这种说法称,消息人士向沙特媒体透露,当地时间31日凌晨两点左右,哈尼亚及其安保人员死于导弹袭击。综合路透社、以色列《国土报》等多家媒体7月31日报道,哈马斯7月31日发表声明,证实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在伊朗遇刺身亡。(7月31日环球网)
不管哈尼亚是死于导弹袭击还是遇刺身亡,哈尼亚身亡是不争的事实。既然哈马斯领导人已经身亡,那么,巴以冲突会停止吗?
哈尼亚身亡是谁干的?肯定是以色列干的。虽然以色列否认,但地球人都知道就是以色列干的。以色列之所以不愿意停止巴以,就是要杀死哈马斯领导人,要将哈马斯斩草除根。然而,杀死哈马斯领导人容易,但要将哈马斯斩草除根,也许以色列永远都办不到。
今年4月,哈尼亚的7个儿孙(三个儿子、四个孙子)被以色列杀害,现在轮到哈尼亚本人了。以色列这招确实厉害,一者,肯定对哈马斯造成重创,群龙无首的哈马斯何去何从?二者,以色列既然敢在伊朗对哈尼亚下手,当然是对伊朗的严重警告;三者,中东有很多反对以色列的武装组织,哈尼亚身亡对这些反以组织也是一种震慑。
然而,哈尼亚身亡后,哈马斯立马表态,哈马斯不会屈服,哈马斯的报复是必然的。可见,哈尼亚身亡,巴以冲突不但不会停止,反而会变本加厉。这不仅是以色列方面的问题,也是哈马斯方面的问题。以色列已经杀红眼,哈马斯的报复必然更加杀红眼。
哈马斯有严密的组织结构,不可能因为一个领导人身亡就屈服于以色列。巴以冲突的根源在于双方的深刻矛盾和利益分歧,不可能一下子就解决了,哈尼亚身亡让巴以冲突增添了更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解决巴以冲突,不仅需要巴以双方的对话与妥协,也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推动。只是吃瓜群众不知道,什么时候巴以双方才能停止冲突?什么时候中东才能迎来和平稳定?(毛开云)
以色列为什么要打哈马斯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 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成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 公元前13世纪未,希伯莱各部落迁入巴勒斯坦,并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 此后巴勒斯坦又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及罗马人占领和统治。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被当地土著人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 英国将其分为两部分:即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 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 在犹太人纷纷涌入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 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决议规定,在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 由于这项决议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反对,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以色列宣布建国后,阿以之间爆发了5次大规模战争。 以色列通过战争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量的巴勒斯坦领土,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 长期以来,以色列在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实施犹太移民政策,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力求通过改变其占领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大以色列国。 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 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成立,其目标就是要在“巴勒斯坦领土上消灭犹太复国主义”。 从此,巴勒斯坦开始了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 多年的战争使双方认识到,谁也无法消灭谁,战争解决不了问题。 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巴以双方开始寻找政治解决的途径。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 在阿以和谈中,巴以和谈是构成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 1993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以来,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然而这些协议由于以历届政府的有意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 尽管根据有关协议,1994年5月巴勒斯坦开始自治,但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却因双方在耶路撒冷的归属、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上分歧太大,巴以双方至今没有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 2000年9月,以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巴以流血冲突,特别是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后,由于沙龙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政策,巴勒斯坦一些激进组织针对以色列人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致使以色列采取了强烈打击报复,巴以双方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中东和平进程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 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宣告成立,开始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 此后,巴解组织改变谋求建国的斗争方式,开始以和平谈判来实现建国的漫长历程。 1988年11月15日,巴解组织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 此后有130多个国家先后承认巴勒斯坦国。 由于没有自己的领土,巴勒斯坦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 这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第一次坐到一起试图解决长达40多年的冲突。 这次会议构筑了中东和谈的基本框架——和谈分成双边会谈和多边会谈两个层次,确立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基本原则。 1993年9月13日,巴以双方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在华盛顿签署。 根据协议,巴勒斯坦人首先在加沙-杰里科地区实行自治,临时过度期为5年。 根据1994年5月,巴以双方签署的关于实施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的最后协议,5月4日巴勒斯坦开始自治。 1995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塔巴协议,以色列军队先后撤出约旦河西岸的7座主要城市,由巴方自治。 1996年5月4日,巴以开始就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进行了首轮会谈。 但以色列在1996年6月内塔尼亚胡执政后,背弃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强调以“安全换和平”的原则取而代之,使中东和平进程停滞不前。 尽管巴以先后签署了《希伯伦协议》和《怀伊协议》,但终因以政府的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 1999年5月,巴拉克当选以色列总理。 为落实怀伊协议,巴以签署了《沙姆沙伊赫备忘录》,双方同意1999年9月13日开始最终地位谈判,并于2000年2月15日前就耶路撒冷地位等问题达成框架协议,9月13日前达成最终协议。 由于以方蓄意拖延,协议条款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2000年7月巴以美三方首脑会晤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戴维营举行。 因涉及耶路撒冷地位、边界划分、犹太人定居点前途、巴难民回归以及水资源分配等棘手问题,会谈未能达成协议。 同年9月28日,以色列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巴以间一场旷日持久的流血冲突。 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后,巴以关系更加恶化。 阿拉伯与以色列矛盾概况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矛盾的实质是领土问题,双方的领土争端是在过去几十年中陆续形成的。 194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把总面积为2·6万多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一分为二,平方公里划给犹太人建以色列国,平方公里划给阿拉伯人建立巴勒斯坦,并将耶路撒冷暂定为“国际城市”,即归属未定。 在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即1948年5月15日爆发的阿以战争中,以色列吞并了划归给巴勒斯坦的6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强行占领了西耶路撒冷。 当时的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占领了划归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领土,包括东耶路撒冷,共5268平方公里。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同时还占领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埃及西奈半岛、1600平方公里的叙利亚戈兰高地、埃及管辖的加沙地带,又从约旦手中夺走了东耶路撒冷,并宣布整个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 1982年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又占领了黎巴嫩南部一条10-15公里宽的狭长地带。 根据1978年埃以达成的戴维营协议,以色列把西奈半岛归还了埃及。 1974年,以色列曾把戈兰高地的一部分退还给叙利亚,但继续占领戈兰高地其余的700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于1981年宣布将其并吞。 近几年来,以色列在它所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 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以色列已建立200个定居点,犹太移民达10·4万。 以色列的犹太移民政策是谋求通过改变其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从约旦河直至地中海的大以色列国。 多年来,阿拉伯国家要求以色列遵照联合国242号和338号决议,在被占领土上停止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撤出1967年其占领的领土,以“土地换和平”。 以色列却认为,西奈半岛归还埃及后,它已完成履行联合国决议的要求,现在只需要以“和平换和平”。 巴勒斯坦人民要求在被占领土上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家,以色列却只顾同西岸和加沙地带的代表讨论“有限自治”问题。 叙利亚要求以色列归还戈兰高地,黎巴嫩要求以色列撤出黎巴嫩南部,而以色列却一再表示坚持“寸土不让”。
为什么中东地区多战乱
历史原因
历史上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两个民族同属闪米特民族,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都擅长航海和经商。 因此,两个民族从身体素质和智力上应无太大差异。 阿拉伯人是一个尚武的民族,军队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并且阿拉伯人一直都在南征北战,像欧麦尔、哈立德、努尔丁这样的军事人才辈出。 但自从萨拉丁之后,阿拉伯民族便陷入了没落之中。 在阿拉伯帝国灭亡之后,整个民族便无法取得独立,直到奥斯曼土耳其被削弱,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相比之下,一直在外流浪的犹太民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便具有的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色列之所以能够在强大的阿拉伯人的围攻下生存下来,除了美国及西方大国的大力援助之外,自身的忧患意识也迫使犹太人努力发展国防科技和寻求外援。 因为犹太人把他们自己看作一支特殊的、生存时刻受到威胁的民族,如今以色列国防军已成为中东地区一支举足轻重的武装力量,并有了同阿拉伯国家局部抗衡的能力。 另外犹太人居留城市,并从事经商事业,大量敛聚财富。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 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根据分治决议的蓝图,阿拉伯国国土可达平方公里,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人口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为1万人;犹太国国土为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 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
苏联出于争取以色列执政的工党的考虑,一改从帝俄时期就固有的反犹态度,为以色列建国出了大力,并对以色列国的建立和巩固给予了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 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葛罗米柯在联大一番感人的演讲,对181号决议的顺利通过起了重要作用。 而曾在《贝尔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的英国,却在此时投了弃权票。
但分治决议中的阿拉伯国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 更令阿拉伯人难以容忍的是,阿拉伯国的领土支离破碎,互不相连,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 犹太国则不然,犹太人虽仅有60万,不到总人口的1/3,然而其领土却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大部分又位处沿海地带,土地肥沃。
以色列建国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作出了积极的反应。 本—古里安宣布建国17分钟后,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查理·罗斯向记者宣布:美国承认以色列。 承认以色列的文告是美国人在还不知道这个新国家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就拟好的。 当得知这个国家取名“以色列”时,杜鲁门总统用笔将文告上的“犹太国”字样划去,改为“以色列”。 1948年5月17日,苏联宣布承认以色列。
然而事实上,巴勒斯坦地区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两个民族的共同故土,孕育了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和人类历史众多悠久的灿烂文明。 犹太人遭受千年大流散的苦难,格外渴求有自己的国家庇护。 联合国在美国支持下于1947年11月作出建立犹太和阿拉伯两个国家的181号决议。 阿以冲突交织着民族、宗教和利益等矛盾。 沙特国王曾经这样说:“我们同情犹太人,可是他们建国要在我们的土地上割让领土?历史上谁在迫害犹太人?穆斯林吗?既然德国人杀害犹太人就在德国划出一块土地给他们好了,为什么要损害与犹太人的苦难毫无干系的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
文化差异
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 历史上,东西方文化在这里频繁交流,多种民 族在这里汇聚。 中东的各民族仍然保留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 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将耶路撒冷视为圣城。 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伊斯兰国家是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国家,不一定是阿拉伯国家,也包括伊朗、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马来西亚这样的其他民族国家。
其民族分别是波斯人、旁遮普人、孟加拉人、普什图人、马来人。
阿拉伯国家是以阿拉伯族为主体的国家的总称,包括沙特、伊拉克、利比亚、黎巴嫩等。 阿拉伯国家大部分是伊斯兰国家,但也有不是的,比如黎巴嫩就是以基督教为主,但黎巴嫩人主要是阿拉伯人。
内部矛盾
埃及军人纳赛尔、萨达特打响了伊斯兰革命复兴运动的第一炮。 在二战后,出现了34个表面上独立的伊斯兰国家。 接着一大批宗教领袖试图寻求新的革命道路反对世俗政权,实行“伊斯兰革命”,恢复神权统治。 伊斯兰民族革命到宗教革命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现实的政治目标,即脱离西方或苏联的政治与经济控制,期望成为真正独立的国家;改变王室政体,建立共和国;梦想组建新的阿拉伯联盟,重温以往阿拉伯帝国的梦想;反对犹太复国主义,共同在军事上抵抗以色列。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阿拉伯世界内部并不团结:首先,各个国家信奉伊斯兰教的不同派别(很多国家内部也有派别之争,导致政局动荡),教派之间的冲突影响了国家之间的关系;其次是伊斯兰世界又有阿拉伯民族国家与非阿拉伯民族国家之分,从历史来看信仰伊斯兰教的非阿拉伯民族大多遭到阿拉伯民族的歧视与偏见,由于宿怨,在产生矛盾时极易发生冲突;第三,在各个国家争取独立时,由于西方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将一些国家、民族进行拆分,为以后的纷争埋下伏笔(如海湾战争,伊拉克以科威特历来为伊拉克为由入侵科威特),使得各国不断为领土、种族等发生矛盾;第四,在伊斯兰教复兴于现代的道路中,泛伊斯兰主义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思潮占伊斯兰复兴运动中的主导思想,但是这不切实际的幻想与现实相距甚远,很多抱有英雄主义观点的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在国家政策上采取与西方强硬对抗,坚决建立伟大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彻底消灭以色列,自然遭到以色列与西方国家的制约。 在多重原因(如西方国家的控制、内部种族矛盾)的作用下,使得众多阿拉伯国家中分为亲西派与疏西派(如1978年埃及与以色列和解,埃及总统萨达特与以色列总理贝京签订戴维营协议遭到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反对;叙利亚却与以色列政治立场完全不同,坚决与以色列对立。 )
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同时成立“巴勒斯坦解放军”。 它是一个不具备国境,实质是政府形态的政治实体的组织。 1969年,阿拉法特领导的“法塔赫”温和派成为巴解组织的执政党,虽然一开始与以色列有军事冲突,但后来转变为希望通过和平方式与以色列谈判。 随着21世纪初巴以冲突加剧,阿拉法特逝世,他的继承人阿巴斯继续坚持走和平道路。 未想到在之后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利机构改选之后败给激进派“哈马斯”(在欧洲一直被视为恐怖组织)领导人哈尼亚。 原本自从阿拉法特后期,巴以逐渐进入磕磕绊绊的和平时期,但是巴方这一政治剧变又为未来蒙上阴影。
所以不论从以色列方面还是巴勒斯坦方面,内部都存在着很大分歧。
西方介入
在西方文艺复兴的影响下写,由马丁·路德发起的16世纪基督宗教改革运动中,天主教教会分裂出新教。 基督新教的改革运动同时,也是欧洲政治、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期间,新教强调通过深入教徒的现世生活去请求上帝的救赎。 新教这种对世俗行为的鼓励,使得人们在追求商业利润时解除了犯罪感,使得商业资本主义的各个运行领域都有了宗教的最后依据。
在一战中,西方国家本身是与阿拉伯诸国结盟以对抗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军事帝国——奥斯曼帝国,但二战后,由于支持以色列复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十分紧张,为了对抗西方国家,阿拉伯国家还大幅度调高国际油价。 中东阿拉伯人的建国理想(一个统一的伊斯兰国家)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的过程。 在20世纪初,阿拉伯人试图摆脱土耳其人统治,在大叙利亚建立阿拉伯国家(自古以来,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被视为一个整体)。 但一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为了自身利益将叙利亚分割成四个区域。 二战后,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建国,彻底粉碎了他们的梦想。 同时,伊斯兰社会不断受到西方基督教世界文化的侵蚀,西方资本主义所倡导的人文主义、宽容、自立、科学、理性和民主等一整套文化价值体系缓慢影响着伊斯兰世界。
二战后,英国先是镇压中东犹太复国主义,改变殖民地政策后,又挑动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领土与宗教冲突,之后表面上抽身而退,将问题交给当时西方控制的联合国,暗中关注局面。 而美国继英国之后开始支持以色列,总统杜鲁门向英国施加压力,率先收留犹太移民。 在以色列建国后,美国第一个承认以色列。 数次中东战争中,美国与一些西方国家誊(如英、法)更是提供给以色列大批军械武器和装备。 若没有美国的支持,以色列根本不可能建国并得以大规模发展。
总体来说,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政策要点是:改造伊斯兰社会(镇压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用西方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和“民主”价值观潜移默化影响阿拉伯国家);扶植亲美政权;控制石油资源;调节巴以冲突(以和平方式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等。
一多一少
多:石油资源
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 由于自身对石油的消费量很少,中东所产石油90%以上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油轮运往欧洲西部、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中东主要的产油国家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伊拉克,其中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靠出口石油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成为富裕国家。 但由于石油采一点就少一点,所以这些产油国家,都在考虑当石油资源采完后本国的经济出路问题。 他们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盛产枣椰树。
中东的科威特是世界上主要产油国之一,面积多平方千米,人口90余万人。 大部分地区是沙漠,无常年有水的河川和湖泊,缺乏淡水,饮水主要靠海水淡化和地下水。 它的国际贸易的重要部分是出口原油和进口淡水及与制造淡水有关的设备。
少:水资源
中东水资源极度匮乏,与石油资源的丰富形成鲜明的对比。 中东气候干燥,河流稀少,还有大面积没有河流的沙漠地区。 水资源匮乏严重影响中东人民的生活和生产。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中东水资源紧缺日趋严重。 河流、湖泊水资源分配上的矛盾,也是形成中东紧张局势的原因之一。
伊斯梅尔·哈尼亚政治生涯
伊斯梅尔·哈尼亚的政治生涯始于大学时期,他积极参与学生运动。 1987年,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即著名的哈马斯成立,哈尼亚便投身其中。 然而,以色列在那一年将哈马斯列为非法组织。 1992年,哈尼亚因组织活动被迫离开以色列,流亡至黎巴嫩。 次年,他重返家乡加沙,接手了伊斯兰大学的校长职位,并成为哈马斯学生运动的领导者。
哈尼亚的才华和能力得到了已故哈马斯精神领袖、创始人亚辛的赏识。 1998年,他被委任为亚辛办公室主任,成为亚辛的重要助手。 这一任命标志着他在哈马斯内部地位的提升。 2006年,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做出重大决定,任命哈尼亚为巴自治政府的新总理,负责组建新的政府。 3月29日,哈尼亚正式走马上任,宣誓就职。
哈尼亚在政治舞台上以相对温和和务实的形象著称,他是哈马斯政治领导层的核心成员,深受内部尊重。 他频繁在哈马斯与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之间进行沟通协调,展现了他的外交技巧。 特别是在2006年的巴立法委员会选举中,他多次发表声明,有意淡化暴力色彩,显示了他的政治策略和对和平进程的重视。
扩展资料伊斯梅尔·哈尼亚 (英语:Ismail Haniya,阿拉伯语: إسماعيل هنية)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级领导人。 1963年出生在加沙的一个难民营。 青年时期,哈尼亚曾就读于加沙伊斯兰大学,并获得阿拉伯文学学位。 他是哈马斯政治领袖之一,2006年2月21日被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赫姆得·阿巴斯任命为巴勒斯坦总理,2007年6月14日被阿巴斯单方面解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