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启示录

文 | 张冰

出海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时代命题。

时间拨回至2000年,“走出去”顶层战略被正式提出,在更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下,中国企业不再局限于本土市场,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国际舞台,加速走出国门。

二十多年过去,中国企业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出海不仅是中国品牌扩张的重要战略路径,更是企业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必然要求。

在这种大浪潮下,众多优秀的中国品牌出海步履不停,勇往直前。而最近Google携手凯度发布的《Google x Kantar BrandZ 中国全球化品牌 2024》报告,并公布了“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观察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的窗口。

在这份榜单中,字节跳动持续第一,小米、SHEIN、联想、华为则分别位列第二、三、四、五名。

即使面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挑战,中国全球化品牌 50 强的品牌力仍然实现了17% 的增长,创历史新高,是历年平均增速的两倍多。

该报告揭示了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以及它们如何通过创新和本土化策略赢得国际消费者的青睐。我们试图通过解读榜单中的企业品牌力以及新趋势,为企业出海提供一些参照样本。

品牌力的秘密

与二十多年前中国企业刚扬帆起航时的产业单一相比,现今成功出海的企业与品牌更加多元化。在海外,中国品牌已经深入各个行业及领域,赢得全球消费者青睐。

这从榜单中也不难看出。

今年上榜的 50 个品牌来自于内容娱乐、线上时尚、消费电子、移动游戏、汽车、智能设备、电子产品附件、电子商务、网络生活服务、家电、酒类、家居园艺共12个细分品类,除了前面提到的字节、SHEIN、华为、小米、联想,还包括腾讯、比亚迪、TCL、海尔、大疆、安克、阿里速卖通、美的、青岛啤酒等品牌。

据悉该榜单聚焦消费者的品牌感知与需求,调查了来自11个国际市场的全球消费者对中国全球品牌的看法,通过分析品牌的有意义、差异化、活跃度三项关键指标最终得出。

其中,“有意义”是指品牌在很大程度上与消费者建立了清晰一致的情感联系,并满足了消费者的功能需求。“差异化”则指品牌多大程度上被消费者认为提供了独特的东西,并引流了潮流;“活跃度”指的是消费者在做出购买或者使用决定时,品牌在多大程度上能快速容易地出现在他们脑海中。

上榜的品牌在有意义的差异化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以全球化步子早于并快于绝大部分国内品牌的TCL为例,在产品定位上,由于欧美用户更青睐高品质产品,因此TCL试图在相同的价位上,提供技术更为先进的产品。而在TCL刚进入美国时,曾对北美用户需求进行过一次详细调查,根据用户需求他们以一款高品质的4K电视打开市场。

另一家电品牌海尔在产品定位、满足消费者需求上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在巴基斯坦,当地人家庭人数多,喜欢穿大袍子,海尔专门设计了大容量全自动洗衣机,一次能洗32件大袍子;在泰国等东南亚地区,针对气候炎热,当地人爱喝冰沙的偏好,海尔在冰箱上专门设计了可制作冰沙冷饮的变温区;今年,海尔紧跟欧洲能源紧缺、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的市场变化,创新推出了比A级能耗节能50%的洗衣机。

在企业出海进程中,跨境电商也是当下备受关注的行业,比如在品牌力方面做得比较好的SHEIN,洞察到消费者对时尚千变万化的需求,在为用户带来了上新快、丰富、多元的时尚服装时,又能做到在价格上更便宜。2023年SHEIN还成为全美十大增长最快的品牌之一,与ChartGpt、OpenAI、可口可乐等齐名,是中国唯一入选的品牌,也是全球唯一入选的时尚品牌。

放眼海外市场,在有意义的差异化之上,活跃度在过去两年品牌⼒建设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加之消费者注意⼒的碎⽚化,因此品牌持续发声变得尤为重要,如何有效地“发声”也是品牌建设的必修课。

与国外重大赛事合作几乎是品牌出海“发声”的重要通道之一。像TCL已经连续30年布局顶级体育及娱乐IP,在足球领域,连续第三次成为美洲杯官方合作伙伴,在篮球领域,是FIBA国际篮联的全球合作伙伴;在橄榄球领域,是NFL(美国职业橄榄球联盟)官方合作伙伴。

阿里速卖通今年在“发声”上也是不遗余力,不仅成为欧洲杯赞助商,还签约了贝克汉姆。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速卖通,VIVO、比亚迪也都出现在了欧洲杯赛场上。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欧洲杯历史上首次携手新能源汽车品牌,同时也是中国汽车品牌与欧洲杯的首次深度联动。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提升品牌影响力成为企业的重大课题,而这些入选榜单的品牌,之所以能站上世界舞台,正是源于企业自身对品牌建设的重视,他们的成功也验证了企业在全球化探索道路上,填补市场空白,建立品牌护城河,让品牌被了解的重要要性。

从“制”到“智”的竞争升级

自2021年出海以来,比亚迪足迹已经布遍了全球六大洲,共覆盖78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城市。即便是在被德系车占领了半壁江山的欧洲市场,比亚迪共在19个国家开设了超过230家门店,赢得了当地消费者的青睐。

比亚迪出海的顺利离不开强大的技术能力,众所周知,比亚迪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是不计成本的,累计投入已经超过千亿,研发了易四方,云辇,dmo等颠覆性技术。

而对供应链的把控则让比亚迪在海外市场更具竞争优势。在国内以供应链高自给率著称的比亚迪,在海外则通过与其他制造商合作的方式,强化供应链能力。比如2022年,比亚迪与中亚地区头部汽车制造商UzAuto在乌兹别克斯坦成立合资公司,以生产比亚迪多款畅销新能源车型及相关零部件。海外供应链的搭建,有利于比亚迪降低成本,保证了供应链稳定。

而TCL在25年的全球化进程中,又做对了什么呢?近日,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在分享TCL全球化实践中表示,TCL坚定地向产业链上游延伸,通过持续的产业协同创新,不断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同时,TCL还积极将技术能力赋能到上下游产业链,助力整个产业生态的转型升级。

“我们的发展战略之一是完善全球制造的供应链体系,从单纯输出产品转向输出工业能力。面对全球市场的贸易壁垒和市场保护措施,仅仅输出产品并不足以保持竞争力,因此输出工业能力是TCL提升全球化能力的重要方面。”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中国跨境电商平台以其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创新性的运营模式,带动国内产业带扬帆出海,积极“走出去”,参与到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

而SHEIN的崛起,正是得益于其对供应链的深度创新,实现了小批量、快速反应的“小单快反”生产模式。所谓“小单快反”,是指SHEIN根据实际市场需求来预测销售和控制生产,在实时分析跟踪时尚趋势的前提下,针对所有产品都从非常小的订单开始,每一个SKU一般以100到200件起订,如果销售趋势好立刻返单,但如果销售不达预期则中止生产。

SHEIN神奇的柔性供应链,这种模式不仅颠覆了传统的服装生产方式,更为中国服装产业带来了创新和更优解。正如苹果与华为等企业之于科技行业一样,在时尚产业,SHEIN凭借技术创新正在成为时尚产业规则的制定者。

品牌力的提升是中国企业出海的一个重要成果,无论产品定位、差异化、还是营销手段等,都只是表象,从品牌50强不难看出,全球化比拼的内核还是创新科技与产业链、供应链改造升级。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教育部高校电商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陈进看来,出海初期,中国产品一直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质量也不是很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与探索,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中国产品的质量已经过硬,但受原来的影响,中国品牌在国际上的接受度还不是很高,但像SHEIN等这些成功出海的企业,正在打破国外对中国品牌的刻板印象。

这些品牌的全球化探索,更是中国企业从“制”到“智”升级的缩影,展现了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如何通过技术及模式创新实现品牌价值的飞跃。我们看到中国制造不再是国外品牌的代工厂,而是科技与品牌的代名词。

「不确定」下的全球化解法

中国企业的品牌力不断在提升之余,全球经济和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为品牌的全球化之路带来了新的挑战。

面对全球经济的普遍疲软和政治经济格局的复杂化,中国企业如何更好地实现全球化,成为了一个亟待解答的问题。

李东生曾提出:“全球化即本土化”。而前面提到的无论TCL海外建厂、海外赛事营销等,都是其本地化经营的一部分。而TCL还会大量聘请当地人才,深入了解不同市场的文化和需求,以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例如,在美国市场,TCL联合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 (NFL)举行抽奖活动。

正是TCL基于与企业本土化战略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具体鲜明本土化特色的全球化发展之路。而上榜的其他品牌,也用各种各样的本地化运营为出海“后浪”们趟出了这个答案。

比亚迪不只在全球布局供应链,将生产从整车出口迈向本土化生产,还将海外本地化布局深入到销售体系等各个环节,销售体系上,比亚迪选择在海外多地与经销商合作铺开销售网络,比亚迪多次提及与当地经销商合作的重要性,并持续与本地经销伙伴合作、建立本地化销售和服务体系。

此外,本地化与全球化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全球化企业和品牌需要树立全球视野,深入本地市场,了解并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和消费者需求,以此为基础创造价值。

以腾讯游戏为例,会在全球建立全功能、本地化的区域团队,来承担本地化运营和内容的工作,比如中东本地团队会为斋月定制主题活动,在游戏中加入新月、斋灯、椰枣等标志性元素,并根据当地特殊作息时间来调整活动节奏。

而TikTok在本土化运营上,具体策略包括使用足够本土化的素材,包括视频中的主播和场景都绝对本土化,以适应所在国的文化和习俗。为了方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户使用,TikTok提供多语言翻译功能。同时,针对不同市场的特殊需求,TikTok会进行适应性改进,优化产品功能和用户体验。例如,在印度市场,TikTok推出了夜间模式和噪音抑制功能,以适应当地的使用习惯。

对于全球各地的不同文化习俗,SHIEN也努力做到了尊重和本地化,让用户感受到“被重视”。比如说SHEIN的网站和应用程序会根据用户的登录位置和语言自动调整弹窗内容,甚至更换照片中的模特,也会针对不同地区的消费者提供风格契合的产品。

SHEIN还会与本地设计师合作,推出联名系列等。另外,SHEIN还为全球设计师推出扶持原创设计项目,这不仅有助于SHEIN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为消费者提供既符合当地文化又具有国际视野的时尚产品,也有助于拉近与国外消费者的距离,加强信任关系。

与此同时,SHEIN搭建了本地市场营销体系,避免营销和产品设计中可能出现的文化不敏感问题。而其强大的仓储物流体系,确保了物流效率,缩短产品从中国到美国消费者手中的时间,满足本地用户的履约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市场适应性和消费者体验。

面对风云突破的国际形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教育部高校电商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陈进也为企业提出了一些破局建议,除了做好本地化经营,企业还要时刻保持创新,提升经济效益,磨砺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回到跨境电商上,还要持续优化升级产业带、推进海外仓建设等。

可以说,深入全球本地化是中国全球化品牌道路上必然要身体力行的,也已渐成新趋势。在靠近消费者的本地建立配套的仓储、物流、供应链、营销等体系,不仅可以提升当地用户体验,也能为当地带来更多价值,这也是中国全球化品牌不断增强和彰显强大影响力的表现,也是深入融合当地社区、成为被当地更为接受和认可的全球化品牌的努力必经之路。

再次以SHEIN为例,从2021年以来,SHEIN已覆盖全国数百个不同城市产业带。利用技术创新的柔性供应链等技术赋能服务体系,助力了产业带出海。如今,“自有品牌+平台”两条腿走路的SHEIN,从时尚服装逐步拓展至家居用品、配饰、3C用品等全品类,以代运营、自主运营和半托管等多种合作形式,为第三方商家提供出海“菜单式”选择,这意味着它将推动更多的产业、商家漂洋过海,持续塑造中国品牌力。另外,SHEIN还已在美国、欧洲等不同国家布局仓储,在不断加大和完善国内柔性智能供应链建设的同时,在巴西也开始与当地供应商进行合作。

如陈进主任所言,企业只需要深耕本地化,做好科技创新,才能在环境变幻中,不惧风浪,鼓帆航行至更远的地平线。


七位媒体大咖深度剖析,吉沃重组“启示录”

经过长达十年恋爱长跑,吉利和沃尔沃的关系或将更进一步。

2月10日,沃尔沃汽车集团(以下简称“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HK.0175)对外宣布,双方正在筹划业务整合,从而组建一个更加强大的全球企业集团。 重组后的新集团将通过香港吉利汽车上市主体实现与全球资本市场的对接,下一步还将考虑在斯德哥尔摩上市。

2020年,恰逢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十周年。吉利与沃尔沃在这个时间节点选择重组有何深意?后续重组关键点在哪?重组之后会对双方中长期带来哪些影响?此次重组又会对中国汽车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带着这些业界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期“一品大咖谈”栏目就吉利与沃尔沃整合这一话题,与“智库”大咖们深入交流和探讨,以期多维度了解业界对吉利&沃尔沃整合的更多看法以及后续影响。以下是精彩观点——

汽势Auto-First总编辑?周光军

这个消息一发出,就有人戏称整合为一家汽车公司后的的吉利沃尔沃应该叫“李氏车行”。 虽是戏称,且有开玩笑的成分,但是我认为“李氏车行”的名字是对李书福最好的褒奖。 从吉利这个“穷小子”上演迎娶瑞典公主的蛇吞象神话,到让沃尔沃放虎归山,再到十年时间,沃尔沃亚太从零起步建立起完备的万人研发体系,以及期间诞生出沃尔沃灵魂附体的领克品牌,背后无不是李书福的一系列神操作。

我们注意到,这个消息源的“电头”出自沃尔沃的总部哥德堡,而非吉利总部杭州,此举释放出沃尔沃在整合过程中并不被动,甚至主动的强烈信号。 整合后的吉利沃尔沃挂牌只是时间问题,而且指日可待。

寰球汽车集团总裁李鸿武

吉利收购沃尔沃十年至今,也到了需要合并的时候,在企业全球化的背景下,想要做大做强的车企必须寻求一个属于自己的路径,同时在汽车技术研发、成本控制、财务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吉利和沃尔沃筹划合并也是想要做一个更大的全球化汽车集团。

从目前公布的大框架看,吉利还是吉利,沃尔沃还是沃尔沃,二者还是各自独立的品牌,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谁兼并谁?谁管理谁,而是一种强强联合,未来的工作目标还是要围绕研发、成本控制和包括生产在内的整体工作效率的提升。

未来汽车“新四化”是一个庞大的领域,即便是像大众、丰田这样的全球顶级汽车集团也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无法自己独立在全领域推进,丰田章男曾表示:“面对汽车新四化不能只靠一家车企,更多是强强联合。 ”而吉利和沃尔沃有特定关系的存在,因此他们的强强联合会更有默契,相互之间了解对方的优势并形成互补,整体收益也会更高。

凤凰网汽车事业部总经理胡津南

整合是吉利近几年的整体思路,无论是从居安思危的角度,还是从应对新四化产业变革的角度。 所以这次合并计划并不让人意外。 这跟十年前“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并不矛盾。

回望过去两年,我们会发现小而美或者说品牌很强但是规模适中的传统跨国车企在发展上遇到了一些困难,面对这次的产业变革,再强的品牌如果没有相当大的规模,会转型得非常吃力。

所以,我们看到大众集团CEO一再强调旗下各品牌的协同效应,同样的原因PSA要跟FCA合并,包括吉利收购戴姆勒的股份,再如日本车企之间加深联盟,都归于同一个思路。 所以整合的关键点也在此,整合不是目的,目的是如何实现更高的协同效率和创新效率。

车质网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张炤虎

我感觉这次初步协商的结果,既是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全球汽车业处于前所未有的大挑战大变革时期,各方都在寻找出路,因此说不上谁借谁的牌,可以说是吉利和沃尔沃走到这个历史节点的必然选择;因为只是初步协商,所以未来的发展还要看双方股东的最终决定以及具体细节,包括在香港和瑞典股市的政策,双方政府的批准都会左右这次整合的未来走向。

下一步的关键点,我觉得还是要讲清楚各自的责权利,以便为未来整个吉利沃尔沃集团的发展奠定一个比较稳定的基础。 纵观历史上历次国际汽车业的合并,利益是最说不清楚,也必须说清楚的事情,这是整合能否成功的关键点。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

这无疑将促进吉利和沃尔沃汽车业务更深层的合并。 之前吉利和沃尔沃发布公告称将合并旗下的发动机业务,如今的合并或许是在此之下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将汽车业务合并在一起,共享新平台、公共采购来节省成本,甚至在全球市场采用联合销售的策略。

中国消费者报高级记者、汽车事业部主任施乾元

吉利收购沃尔沃十年,在品牌塑造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带动了吉利的快步发展,为吉利打造全新自有品牌、并购其他外资品牌奠定了良好基础。

有车智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李重

尽管目前双方只公布了大框架,但从近几年吉利与沃尔沃汽车的规划可以判断,双方不仅在“新四化”上实现大规模的投入,还将在全球汽车产业合作中开展极具想象力的合作创新,可以看出,吉利与沃尔沃汽车合并或许只是一个开始,吉利正在通过全球合作的形式加快汽车产业发展效率,运用更多合作形式加快发展效率,应对汽车产业内外部结构调整。

吉利方面回应此次合并的根本是为了投入、降本和财务,通过合并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是核心。 现在中国市值最高的汽车集团为上汽集团,总市值为2483.90亿元人民币。 吉利与沃尔沃当前的市值之和约为2389.4亿元人民币。 而吉利和沃尔沃如果完成重组,吉利和沃尔沃组合的新公司不仅能提升双方吸引中国资本的能力,也对接和扩大了双方全球资本市场的能力,会发挥“1+1>2”的效果,双方市值肯定将继续攀升。

根据计划,吉利四大汽车品牌注入上市公司,吉利控股同时计划在斯德哥尔摩上市,使得瑞典的股民和投资人可以直接投资。

汽势Auto-First总编辑?周光军

第一,产生协同效应,助力吉利国际化前进一大步,包括品牌、资本和形象;第二,为其它品牌兼并重组提供一面镜子。

寰球汽车集团总裁李鸿武

若双方合并,首先在资本方面,吉利是一个港股上市公司,沃尔沃有在斯德哥尔摩上市的计划,而现在沃尔沃仅有一些在瑞典本土或欧洲的资本注入,但与吉利合并之后,可获得中国这一庞大资本市场甚至全球资本市场的关注。 此外双方合并之后,人力资源、管理层以及整个生态的认可都是双方需要考虑的点。

如今中国汽车市场产销持续走低,虽不否认有发展潜力,但新四化到来之后还会淘汰一波企业,最后生存下来的只有那么几家,所以中国品牌需要在面对未来包括5G技术在内的技术考验、资金考验、研发投入的考验的同时保持高效率的提升,强强联合是必经之路。

此外中国品牌的国际化不是一个口号,不是谁收购了谁就叫国际化,从长远角度看,决定因素在于企业的文化、企业的使命感、企业家的眼光,每个企业都要因地制宜,根据自己企业的情况去发展。

凤凰网汽车事业部总经理胡津南

任何的战略结果都不是100%确定或者可预见的,但是我们希望看到吉利汽车和沃尔沃还有集团旗下的其他几个品牌未来在规模成本和创新协同上产生互相放大的效果。 当然高效协同也要面对一些挑战,目前吉利集团旗下各品牌都有自己的定位,如何在提升经营和创新效益的同时,依然保持各自的调性和特质,这个也是合并后要注重的细节。

中国车企国际化的路径各不相同,但是吉利无疑是资本层面走的最深远的,从沃尔沃到宝腾到戴姆勒,就像有人说的这是一盘大棋。 汽车产业一直在谈走出去,那到底是什么走出去?仅仅是产品吗?所以启发就是,不光要走出去,因为当我们说走出去的时候,潜台词是我们的坐标还是在国内,而真正的国际化视野要跳到外面去考虑,而且要在多维的框架下考虑全球化的资源配置。

车质网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张炤虎

沃尔沃最大的优势,是他的品牌和历史,以及他成熟的研发积累和市场体系,但是吉利最大的优势,恰恰也是沃尔沃的短板,也就是对于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的掌控。 所以,双方走到一起,成为一家完全融合的集团公司,我个人比较看好。 他的未来相对而言对于中国汽车企业具有的正向意义更明确一些,对于吉利品牌本身未来的发展正向意义也更强烈一些。

中国传统汽车企业国际化资本运作的模式,大约就是:吉利沃尔沃、上汽荣威以及现在围绕新能源车而产生的吉利斯玛特、长城光束等等。 传统汽车产业的国际资本整合基本上已经接近尾声了,未来的资本大戏应该是以蔚来威马为代表的新势力的大浪淘沙,还有2022年之后,类似特斯拉和丰田宝马奔驰大众在独资领域的争夺。

对中国汽车品牌而言,国际化的路径已经不再是寻求对有限存量的合资购并,而是通过金融市场直接和间接融资来寻求自身的发展。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带来的机遇,国际国内两条腿走路打开一片资本市场的蓝海才是正道。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

两者经过十年的磨合之后终于有了调整,这无疑可以做好资源优化配置,更好的发挥协同效应。 此前的中国市场有着多起收购事件,但由于运作、管理等因素,最终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而吉利无疑会给其一些警示作用。

中国消费者报高级记者、汽车事业部主任施乾元

此次并购意向如果成为现实,将会在财务、技术研发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实现全面合并重组,为这个企业注入更多的发展动能,实现技术以及成本协同,助力其成为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化汽车集团。

有车智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李重

由于吉利和沃尔沃之间的良好互补,重组后的公司可能会成为中国第一家世界性的汽车企业,而吉利本身也将借此机会稳固自己在国内市场的地位,同时为进军海外市场埋下伏笔。 而对于沃尔沃来讲,他们通过吉利的关系打开中国市场,以中国市场为基础谋求世界范围内的复兴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2019年,沃尔沃汽车全球销量约为70.5万辆,同比增长9.8%。 这也是沃尔沃汽车成立93年以来,年度全球销量首次突破70万辆大关。 其中,在中国市场年销量为16.1万辆,同比增长18.2%。

目前吉利集团市值在160亿美金左右,而沃尔沃保守估值在160亿到200亿美金之间,两者的重组会诞生一个出货量堪比宝马,市值约300亿美金的大集团。 这个市值基本与福特公司相当,并可能超越上汽集团,成为市值最高的中国汽车集团。

未来,随着双方业务的进一步重组,协同效应将持续强化。 一方面在业务环节,从技术研发、生产前端进行协同,促进吉利技术水平提升,同时在销售环节进行深度协同,吉利有望将销售网络延伸至国外,真正的“走出去”。 而对于沃尔沃,重组将助其继续巩固在全球市场的地位,提升市场占有率。 同时整合后的新集团将继续保持旗下沃尔沃汽车、吉利汽车、领克汽车、极星等品牌的独特定位。

此前,资本市场对吉利与沃尔沃的关系给出过预测,多数意见认为吉利或将出售沃尔沃另觅新欢,或者让沃尔沃独立上市融资。 而吉利董事长李书福选择了第三条路:吉利与沃尔沃再次整合。 充分反应了吉利人的智慧与决心。 也是中国品牌未来发展的一个范本。

吉利这个中国品牌,从产品到资本市场开启全面的全球化步伐,实现未来在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到那个时候,无论是从销量还是市值来看,这个新集团才能够有力量和底气与全球一流的汽车集团和公司进行正面的交锋。 通过合作协同占领技术制高点,推动中国制造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引领中国汽车品牌持续向上。

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挑战

一、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实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是在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进行的,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大胆吸收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成果,有利于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增强我国科技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通过大胆的吸收引进,用较短的时间缩小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 所以说中国需要世界。 中国拥有低廉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和逐步完善的其他设施条件,对跨国公司具有巨大的投资吸引力,中国已成为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国外技术转移的重要场所。 中国巨大的市场和强劲的经济发展后劲,是经济全球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济全球化离开了中国这一大市场,也是不完整的。 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内部调整Q:看“竞争中求发展”,回答P185问题(关税作用:维护和发展本国民族经济的工具。 中国的农业因为经营分散,规模小,批量小,劳动生产率低。 西方国家人均粮食产量90—140吨,中国0.4吨。 1995年起,中国粮食价格开始高于国际市场,30%左右。 入世后,中国现有的购销体系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可能形成国家收购的粮食不能顺价销售,被迫长期囤积,而市面却充诉着外国的低价粮食,这样一来,政府的财政资金就越来越多的沉淀在粮仓里,一旦财政无力承受,停止高价收购政策,抛售存粮,粮价将全面暴跌,大批农民将破产。 )所以我们要从现在起,预防这种情况发生,要对农业进行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 怎么调整,我们看看能不能从彩电业的发展得出什么启示。 Q:P185面对全球化……启示?(引进先进技术和自我创新相结合,同时实施品牌战略,扬长避短。 )Q:行业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的高级化和现代化,通过产业结构的提升来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三、走出去Q:“走出世界的海尔”问题(主动出击海尔的成功证明了只有主动出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如果只是被动应战,就永远处于落后挨打的地位,最后只能沦为全球化的牺牲品。 )Q:什么是走出去,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有什么作用?四、遵守规则,运用规则1、知识产权商标属于知识产权,中国以前很多企业都不注重对商标的保护,曾经出现过“中华老字号”等知名商标被恶意强注,知名商标在对外合资合作中失去自主权的现象,给国家带来了重大的无形资产的流失。 1991年,上海家化和美国庄臣父子公司合资成为上海庄臣公司,上海家化是以牺牲“美加净”“露美”两个品牌为代价,结果产品销售量锐减了54%,1995年,不得以重金赎回,当年的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 2、应对倾销指控 Q:P187问题(上述两个事例从正反双方说明了我国企业应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学习并运用世贸规则,自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从两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到,只要中国企业愿意与反倾销指控进行抗争,就可能在外国的反倾销调查中获胜。 )(小结)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建议一、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加国际竞争。 二、主动熟悉经济全球化的规则,加强国家的经济安全防范。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国际竞争力。 四、发挥政治、经济大国的优势,积极倡导建立全球化的新规则。 五、加大科教的投入,创造知识资源,以确立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根本之策。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的进步。 我国只要能够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并保持自己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经济全球化就将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

案例分析:"东汽精神"启示录:1.东汽公司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东汽文化是怎样培育的?3

1、主要特点:面对新世纪,知识化、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东风汽车公司挑战维拉的精神,努力把自己构建成具有全球化视野和显著竞争了的国际性企业。 以人为本,不断创新,重视社会责任。

2、东汽公司不断丰富东风品牌文化内涵,提升东风品牌与顾客的情感价值。 把国际知名品牌与东风品牌本土优势结合起来,共同发展,形成双赢局面。 通过合作,利用全球知名汽车品牌,进一步提升东风品牌形象。 使公司产品不仅满足人们的物质性、经济性、使用性的需要,满足恩门在心里,情趣和审美方面的需求。

东风公司构建了完整的研发体系,在研发领域开展广泛的对外合作,搭建起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校车研发平台及其支撑系统,进一步完善了商品计划和研发流程。 东风将在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自身研发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瞻望前程,东风公司已经确立了“建设一个永续发展的百年东风,一个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东风,一个在开放中自主发展的东风”的发展定位。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jinrong/39537.html
胡荷韬连续3轮登榜 中超最新跑动榜 4人超12公里 周定洋回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