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这些变化→ 来了 干货 近30万人次在线收看!今年温州中职招生

近日,温州日报特别联合温度新闻客户端、温州市教育局举办大型便民互动直播“遇见职业教育 成就出彩人生——温州职业教育志愿填报线上咨询会”。直播现场热线不断,网友频频留言。据统计,温度新闻客户端、温州教育发布、温州新教育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全天共吸引近30万人次在线收看。

今年温州中职招生有什么变化?职业学校新增哪些专业?如何打开中职升学通道?一起听听市教育局高教处、职成教处处长吕信恩和市区17所职业学校校长怎么说。

中职志愿填报分县域属地招生

今年起,我市全面实施中职学校招生由考生在温州市中招管理系统上填报志愿的线上录取招生。吕信恩解读说,今年中职招生改革的主要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线下双向选择招生改为线上统一招生。7月2日中考成绩发布后,考生无需到学校排队报名,只需登录温州市中招管理系统,根据中考成绩和专业意向分类填报招生志愿。志愿填报时间截止后,所属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录取。7月6日8:00,中职统一招生录取结果将在中招管理系统公布,考生和家长可登录中招管理系统查询录取信息。二是由学校自主录取改为分县域有序录取。实行分县域属地招生原则,除市直属中职学校、技工院校及鹿城、龙湾、瓯海、洞头四个区中职学校划为同一招生片区以外,其他各县(市)中职学校原则上在本县(市)范围内招生。

中职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分三个批次进行。第一批次为提前招生,包括中本一体化(3+4)、五年制学前大专班、紧缺型优势专业(温州护士学校护理专业)等招生,以及特长生、特殊专业的自主招生。其中,中本一体化、五年制学前大专班、紧缺型优势专业面向全市范围招生,通过中招管理系统填报志愿,统一录取。特长生、特殊专业由学校按照招生方案中的录取办法进行录取。第二批次为线上统一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时,在中招管理系统中可单一选择普高类别或职高类别,也可既选择普高类别又选择职高类别,然后在选定的类别中填报本招生区域内的若干个招生志愿,其中,中职类别专业志愿可最多填报40个。该批次由所属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先普高后职高的顺序进行录取。第三批次为未录取考生补录。7月6日8:00,市教育局将通过“温州教育发布”公众号公布中职剩余招生计划,未被录取的考生可直接到全市范围内有剩余招生计划的中职学校现场报名。

今年我市中职学校的学位供给情况怎么样?吕信恩说,我市中职学校共设置招生专业96个,技工院校设置招生专业44个,涵盖15个大类,共有招生计划3.79万人,整体学位非常充裕。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面向全市招生的“中职与本科一体化培养试点”专业点有33个,计划招生386人,比去年增加9个试点专业,103个招生计划。

分数线和特色专业最受关注

当天,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温州市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温州市财税会计学校、温州护士学校、温州市城乡建设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温州市里仁科技职业学校、温州东方悦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温州市轻工职业学校、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洞头区职业技术中学、温州技师学院、温州交通技术学校、浙江工贸技师学院、温州东方技工学校等17所职业学校负责人来到“温州职业教育志愿填报线上咨询会”现场,为广大中考生、家长答疑解惑。

“多少分能上温职专”“温二职的数字影像技术专业怎么样”……在直播间互动版块,记者发现,家长与考生最关心的是录取分数和专业问题。“按照以往情况,学校大部分专业的录取分数高于普高线。”温职专校长黄威解答说,“今年,普高低控线之上的学生,如果同时填报普高和中职志愿,根据‘先普高后中职’平行志愿录取原则,会被普高优先录取。这个分数段的孩子,若坚定地选择职业教育的,填报我校就有很大的希望;未达到普高低控线的学生,也可以大胆填报,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喜好,按照就读意愿排好专业顺序。”

今年,我市中职新增了3个中本一体化招生专业:温州护士学校与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合办中药专业、温州第二中等专业学校与温州理工学院合办数字影像专业、乐清市职业中专与温州理工学院合办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据温二职校长潘乐慧介绍,该中本一体化专业前三年是温二职的数字影像技术专业,后四年是温理工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这两个专业在当下都比较前沿热门,学起来非常有意思,就业前景广阔。

“航空服务专业是我们今年新增的一个专业。”温幼师副校长王翔说,该专业是温州市唯一一个公办中职学校开设的专业。前三年在温幼师就读,三年学习符合毕业条件后通过转段考试,升入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获得专科文凭。

职校彰显“文化素质+职业技能

职业学校为学生铺就“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成长之路,帮助他们在就业、升学中,成就自我。

龙湾职业技术学校2012级计算机班学生周信静一路从中专、大专、专升本、考研,并于今年考取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博士的“逆袭人生”案例,让观众大呼震惊。龙职副校长潘世培介绍道,学校通过“中高融通、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开拓和提升学生的升学、就业通道,让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学校机械专业的潘浩翔同学通过中高职一体化转学升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

“一是3+4中本一体化转段升学,二是普通中专通过单招单考升学,三是3+2中高职一体化升学。我们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连续七年位列全省前十,今年的高考更是大获丰收。我们给中职的孩子铺设了一条通往高水平大学的快车道。”温州护校校长吴含荃这样介绍学校的升学渠道。

“我们的学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瓯海职专副校长郑秋珠说,目前,学校的中高一体类型有中本一体化、中高职一体化,还有区域中高职一体化改革项目。其中,“中高职一体”涵盖13个专业,总计长学制培养占比达50%,三种形式升学率可以达到100%。

除中职学校专场外,本次直播还设有技工学校专场。网上,有考生家长咨询技工院校的就业问题,温技师副校长杨显确回答,该校办学实力最深厚的主体专业群有机械、电气、服装、烹饪四大主体专业群,还有最新的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类专业。去年,第三方机构对该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调查,技师班毕业生月薪接近8000元,年薪接近10万。该校2020级毕业生庄庆康在2021年成为最年轻的浙江工匠;毕业未满10年的周启育、蒋国栋等,获全国一类大赛一等奖,成为全国技术能手、温州市C类人才。

记者:曾云毕 卓 扬

编辑:瞿含张

审核:林 慎


急!要作文!题目《祖国新变化》!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交通运输日益发达,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日趋多元化。 然而,这一现象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交通安全问题。 建国60年来,交通运输方面有了重大的改观。 街道不拥挤了,变得有秩序了。 60年前,“开门就是山,抬头就是坡,迈步就是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60年后,水、陆、空构建的立体交通枢纽网络,让我们“条条道路通罗马”。 来自市交委的数据显示,自建国以来,我市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公路里程而言,就增长了5.8倍。 我市市民的交通安全观虽有改善,但仍需推广。 据了解,2006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起,比上年下降15.9%。 自2000年以来,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首次回落到9万人以下,共造成人死亡,比上年下降9.4%。 在我们现代社会中,城市马路不仅仅是人和物位置移动的通道,同时也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明程度的检验场。 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交通安全教育,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交通知识的教育,每个人也严格按照交规出行。 我国虽然也十分重视交通安全和交通文明,但相比较其他国家做得还远远不够。 每天,马路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自行车、车辆比比皆是。 例如,非机动车遇红灯时越线、在车道上逆行、违法载人载物,行人不走人行道、任意跨越护栏、乱穿机动车道等。 有的时候我过马路,经常会看见红灯时行人无视信号灯闯红灯,或者绿灯时汽车利用交叉路口时间差不顾过马路的行人加速冲过去等情况。 我国交通法规明确规定:“车辆行经人行横道,遇有交通信号放行行人通过时,必须停车或减速让行;通过没有信号灯控制的人行横道时,须注意避让来往行人。 ”在现实生活中,有交通信号的路口还好一些,没有交通信号的路口根本就是一片混乱的景象,车水马龙,互不相让。 在我们这个现代社会中,车辆依法行车,行人依法行路,是交通文明的一部分。 另外,交通警察依法管理、文明执法,也是交通文明的另一部分。 这两部分同时“展现”在马路上,才能构成完整的交通文明。 1、绚丽多彩的服饰 ①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 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 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 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 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 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 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 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 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 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 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 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 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 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②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 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 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 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 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 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 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 于是,色彩鲜艳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丽的风景。 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 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使军装变得合身,棉布衬衣变得漂亮。 而此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 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 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 当时,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 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 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 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 一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时,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 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 这一身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 当然,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 为了表现自己的艰苦朴素,有人甚至将新买的衣服在水中做旧,或者在并未被损坏的衣服上打上几个补丁。 这种今人看来相当可笑的行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时。 当时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有一首歌,也同样飘荡在建国初期的大街小巷:勤俭是咱的好传统呀,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单一的年代,人们的爱美之心也依然会流露出来,一位摄影师把这种流露称之为“挡不住的春光”,这种自然而然传递出的美的追求,是一个时代留在人们脑海中深深的印记。 ③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 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 久违了的爱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 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1981年成立的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尽管当时只以“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的名义招生,但令举办者感到意外的是前来报名的人数是预计的四倍。 三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引起了轰动。 西方舆论惊呼:“毛泽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来自中国的时装旋风,带给世界一个开放的新形象。 1984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美国洛杉机奥运会上实现“三连冠”的时候,北京流行起了运动装。 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爱美的人们首选服装。 人们几乎随时随地地穿着运动服,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 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 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从服装的变化上,我们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 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 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2、日益丰富的饮食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 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①刚建国时期——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 ②改革开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 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 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 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 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提问:书上112页人们为什么要使用票证? 生答: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 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 ③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 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 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 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 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动脑筋”: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为什么如今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呢? 生答:因为过去人们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为解决温饱并无选择。 现在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 人们注意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3、面貌一新的居民住宅 ①刚建国时期——居住条件极差 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 如北方的大杂院,南方的亭子间等,十分拥挤杂乱,屋子小得给人以压迫感。 农村里,北方内地多为土坯房、窑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 人畜有时混居一室,卫生条件差。 ②改革开放前——不断改善,但居住条件仍较差 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的破旧民居。 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 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 ③改革开放以来——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居住的需要,于是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犹如一座新城。 北京从1998年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 通过经济适用房,人们理解了什么叫“破旧立新”。 一大批居民走出没有厨房、厕所,没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进房屋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方便的新楼房。 今天,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 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4、四通八达的交通 ①刚建国时期——交通不便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 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 而农村里,北方有马车、人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②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车为主 “一五”计划期间兴建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国家整体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 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 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 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③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 在80年代末的中国,出行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 因铁路运输能力的不足,当时的铁路客运量每天超载50%,高峰时超出100%,每天有80万人站着乘火车,而全国每年积压的物资则高达1亿5000万吨,南北运输的缺口达6000万吨。 在民国时期,贯通南北的大动脉是京汉铁路,而时代的进步使得它已经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 1992年中央作出果断决定:京九铁路三年开通,并且京九铁路的概念已经更新,南端的终点由江西的九江延长到了香港九龙。 1993年5月2日,建国以来兴建的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开工了。 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铁路全线铺通。 1996年9月1日,比原计划提前四个月,京九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 这条钢铁大动脉跨越九个省市,缓解了南北运输的矛盾,解决了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它把即将回归祖国的香港和北京连接在一起,维护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它穿过多个革命老区,给老区人民带去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 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 1984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在上海兴建,并于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车。 这是我国第一条全线通车的高速公路,从此掀开了我国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 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 同时应该指出学生,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市发展中的环保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 要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撰写文章《我看城市交通》。 提醒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看到现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 这些交通工具也花样繁多,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不仅有普通公交车,还有较为先进的豪华大巴、双层巴士,车内还安装了空调、移动电视);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 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发现出行的来回行程已缩短,道路也变得越来越通畅了……人们的交通观念也大为转变,假日旅游增多,国内游、出国游开始由观光型走向休闲度假型,并且出境旅游变得越来越平民化,选择也越来越多,而且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个性化旅游悄然升温,人们放松心情度假,开始真正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

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家乡的变化

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2亿元增长到亿元,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四位;粮食、棉花、肉类、钢铁、煤炭、化肥、水泥等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进出品贸易总额从206.4亿美元提高到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外汇储备由1.67亿美元增加到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4140元。 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60年来,我国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实现了小康水平,用60年的时间把贫困人口从两亿减少到2000多万。 一国两制的成功,三峡工程建设的壮观,神舟载人飞船升天的壮举,西部开发的激情,奥运会的圆满成功,两岸三通的“团团圆圆”……无数伟大成就展现在我们面前,激励着我们迈向下一个60年! 建国60周年的变化 60年,可谓弹指一挥间!60年的个人经历让我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60年的改革开放惠及了每一个国人的生活。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国家经济在三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三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哪一样都是翻天覆地。 听妈妈说,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 “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们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吧,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邻居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让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说现在的小天使们每个至少都有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 食品的供应更是让妈妈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但绝对没有挑肥选瘦的份儿,更不要说得排上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并要担心轮到自己时还有没有货物可以买到。 因为争购食品引起大人们吵闹甚至是相互抓扯让孩子们惊恐不已,妈妈十几岁时最怕的就是让家长吆喝着去排队,常常在接受这个任务时嘴硬地说“宁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队”。 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分享的零食,而在当时津津有味的吃相一点不逊于现在孩子们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时的兴奋程度,被辣椒麻木过后的畅快也不亚于现在吃火锅后的酣畅淋漓。 三十年前,许多家庭的住房都只有一间,几乎相同的布局就是用一张床或一个大立柜放在房屋的中间,拉上帘子把屋子隔成两间,前面是客厅兼饭厅,妈妈说,她们玩时只能以床入座,条件好些的能备上一两只小马扎或小木凳;孩子多的家庭还得设计成上下铺,而床后面就是另一间卧室与储藏室的统一。 现在,条件好了,人们大多住上了单位分的三室一厅,有了自己的独立王国,兴奋不言而喻。 且不说现在的自动化办公条件如何先进,单说喝开水一项都不知道换了多少种热水器,而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水只能是在早上锅炉房供应时间打好以保证全天的需要。 现如今,坐在办工作旁,伸手就是饮水机加纯净水,冷热自斟,好不自在。 还有通讯工具的变化,八十年代用的是手摇式电话,每次需要联系时头疼不已,且不说先要接通邮电局的接线员,再转接至某个地方或某个单位,若对方是信号不太好,得打上好几个电话,有时甚至得呼叫上一天才能接通。 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腰间跨着BB机,传呼信号随时呼叫,每每发出叫声,还要故意装作听不见,让它多响几声......,持有者的那份自豪,不言而喻。 到了千禧之年,大哥大又成了身份的象征,持有者不仅要用上与自己身高不成比例的嗓音大喊,还得夹杂着地方语同时进行,才觉得在人前显圣。 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不止一个手机,无论走到哪里都与对方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六十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感慨多多,而自己经历的只是千千万万国人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 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来到了家乡,啊!真美!难道这是我的眼睛花了?我揉了揉眼睛,没有呀?本来以前那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的小路,现在已变成一条平平坦坦的柏油路,路两旁种满了花草树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高楼大厦拨地而起。 我和爸爸来到叔叔家,哇,叔叔家也变了,墙壁刷得雪白雪白的,好像是粉装玉砌的,好像是银装素裹的。 家具也崭新的,刻着龙凤图案。 房子很大很大,他们再也不用灶头煮东西了,都换成煤气炉,方便快捷……我好像到了人间仙境。 叔叔带我走进一个房间,掀开一块花布,呀,这正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东西——电脑。 叔叔熟练地操纵着电脑,犹如在谈钢琴似的。 姐姐也有一台电脑,她也挺会打电脑。 以前那重男轻女的旧社会观念现在也没了。 我想不到家乡人的素质提高得那么快!吃过午饭,我悠闲地散步,看见远处那些农民不再用老黄牛拉犁耕地,而是用各式各样的拖拉机犁地。 犁地时发出的声音如同赞扬家乡的变化。 家乡的人变了,地变了,交通也方便了,电话什么的都有了。 可是什么让这些变了呢?我正百思不得其解,这时,两个妇女在谈笑风生。 一个说:“还是政府好,我不重男轻女了。 我现在才发现,原来女孩儿也是那么棒!”“我的女儿也是呀……”我恍然大悟,原来这是政府的功劳哇!我想:假若到了未来,这里一定变得更美好! 令人欣喜的变化 小时候,常听大人告诉我说,世界不断在变,所有你周围的东西都不会保持原有的状态一辈子的,那时候的我,还听不太懂,只是觉得奇怪,为什么所有的事物都会变,甚至变得让人完全认不出来了。 就好像电影里的变脸一样。 过了几年,我已经懂事了,似乎有一点了解,所有的事物都是在发展的,就好像时间不停的流失一样,尽管发展有快有慢,但它们都会变得和以前不一样,这就是发展的魔力,也是促进它们不断发展的动力。 长大后,看见周围的来来往往的人和事,而环境也不断在变,我便完全懂得了,发展的重要性,就拿杭州就说吧。 不对,若要说杭州的变化,恐怕说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了。 还是缩小范围,说说文二路这一条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路吧。 听长辈告诉我,大概在二十几年前,那儿还没有那么多的房子,而多数是农田和坟场,十分的荒凉。 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大抵也可以想象得到那时候的情形。 我从小就住在那一带,当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由于学校就在家附近,所以也就特别频繁的在那里走动,在那时候,那条路虽然比起原来要好上许多,但终究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条小小的弄堂罢了。 刮风时灰尘飞舞,眼前一片雾茫茫的,而下雨时也好不到哪里去,在那里走一趟,就得洗一次鞋,因为地面上像铺了一层厚厚的泥。 现在大概已经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文二路也完全变了一个样,它像一个成长了的孩子,正在展现着它的魅力。 虽然不能和市中心比较,但也是有模有样了,路边一家家商店开起来了,然后又一次一次的翻新,马路也变宽了,汽车在上面来来往往,一副四通八达的样子。 这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文二路了,它代表着新世纪最显著的变化,代表着杭州正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前进。 欣喜,在于变化。 2008年12月8日,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说:“同志们!1978年12月18日,也就是30年前的今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 这次会议,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2008年,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年代。 是奥运之年,是建国59周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使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们安居乐业。 青藏铁路,一条几乎不可能的铁路,中国人民做到了;火车多次提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奥运场馆建设,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壮举! 下面逐个介绍改革前后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 衣:由于收入低,大多数农户都得紧衣缩食,穿代很简陋,一年四季有棉单两季服装的就算富豪了,爸爸说:“过年时,家里才添一件新衣裳。 ”妈妈说:“那时家里孩子多,老大穿小了的衣裳给老二,老二给老三……最后在撕成小碎片当补丁。 ”如今,现在的衣服至少一两百元,而且五彩斑斓,做工技巧提高了甚多。 食:30年前,人们所需的生活用品都是凭票购买,是“计划经济”!现在凭钞票购买,不再实行“计划经济”了。 爷爷说:“我小时候,家里人口多,我在家里的孩子中排行第一,家里没粮食加上日本鬼子扫荡,我就去做苦力。 一个月或一个星期给几斤小米,这样就够家里人吃得了。 ”我听后心头一颤想:“几斤小米还要卖劳力换回来,现在买却轻而易举。 真是‘天壤之别’呀。 ”以前,他们很少吃白米饭,甚至吃不到,甚至不能温饱,而现在我们每餐都要吃。 以前的人总是瘦瘦的,是因为他们总是吃不饱。 他们的主食只是自家种的一些菜和番薯。 以前想找个胖子都难,而现在想找个骨瘦如柴的人都难。 住:在住房方面,30年前一家6口人面积在不到40平方旧泥土房里,一家老小起居在一处十分不便,那时做梦也想要一间面积大一点的房子。 夏天,晚上到马路上睡;下雨天,就在屋顶上铺上草席,以防漏雨;冬天,全家人都挨在一起,保持温度。 现在,住房是高楼大厦,几口人住在90平方米的房子里,十分方便。 夏天,空调输送凉气;雨天也不漏雨;冬天,暖炉烘得屋内暖意洋洋。 行:说到“行”,那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从自行车到摩托车,从摩托车到汽车,再从汽车到轮船,再从轮船到飞机……嫦娥一号、神舟七号驶入太空举世瞩目。 在今年又会发生怎样的让人激动的时间呢? 中华民族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东方。 为了实现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人类的灿烂文化武装自己。 学好见设祖国的本领。 在明天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我坚信,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们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继往开来的中华民族会更加辉煌!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交通运输日益发达,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日趋多元化。 然而,这一现象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交通安全问题。 建国60年来,交通运输方面有了重大的改观。 街道不拥挤了,变得有秩序了。 60年前,“开门就是山,抬头就是坡,迈步就是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60年后,水、陆、空构建的立体交通枢纽网络,让我们“条条道路通罗马”。 来自市交委的数据显示,自建国以来,我市交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公路里程而言,就增长了5.8倍。 我市市民的交通安全观虽有改善,但仍需推广。 据了解,2006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起,比上年下降15.9%。 自2000年以来,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首次回落到9万人以下,共造成人死亡,比上年下降9.4%。 在我们现代社会中,城市马路不仅仅是人和物位置移动的通道,同时也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明程度的检验场。 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交通安全教育,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交通知识的教育,每个人也严格按照交规出行。 我国虽然也十分重视交通安全和交通文明,但相比较其他国家做得还远远不够。 每天,马路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自行车、车辆比比皆是。 例如,非机动车遇红灯时越线、在车道上逆行、违法载人载物,行人不走人行道、任意跨越护栏、乱穿机动车道等。 有的时候我过马路,经常会看见红灯时行人无视信号灯闯红灯,或者绿灯时汽车利用交叉路口时间差不顾过马路的行人加速冲过去等情况。 我国交通法规明确规定:“车辆行经人行横道,遇有交通信号放行行人通过时,必须停车或减速让行;通过没有信号灯控制的人行横道时,须注意避让来往行人。 ”在现实生活中,有交通信号的路口还好一些,没有交通信号的路口根本就是一片混乱的景象,车水马龙,互不相让。 在我们这个现代社会中,车辆依法行车,行人依法行路,是交通文明的一部分。 另外,交通警察依法管理、文明执法,也是交通文明的另一部分。 这两部分同时“展现”在马路上,才能构成完整的交通文明。 1、绚丽多彩的服饰 ①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 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 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 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 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 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 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 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 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 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 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 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 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 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②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 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 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 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 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 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 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 于是,色彩鲜艳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丽的风景。 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 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使军装变得合身,棉布衬衣变得漂亮。 而此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 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 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 当时,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 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 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 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 一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时,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 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 这一身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 当然,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 为了表现自己的艰苦朴素,有人甚至将新买的衣服在水中做旧,或者在并未被损坏的衣服上打上几个补丁。 这种今人看来相当可笑的行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时。 当时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有一首歌,也同样飘荡在建国初期的大街小巷:勤俭是咱的好传统呀,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单一的年代,人们的爱美之心也依然会流露出来,一位摄影师把这种流露称之为“挡不住的春光”,这种自然而然传递出的美的追求,是一个时代留在人们脑海中深深的印记。 ③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 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 久违了的爱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 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1981年成立的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尽管当时只以“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的名义招生,但令举办者感到意外的是前来报名的人数是预计的四倍。 三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引起了轰动。 西方舆论惊呼:“毛泽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来自中国的时装旋风,带给世界一个开放的新形象。 1984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美国洛杉机奥运会上实现“三连冠”的时候,北京流行起了运动装。 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爱美的人们首选服装。 人们几乎随时随地地穿着运动服,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 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 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从服装的变化上,我们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 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 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2、日益丰富的饮食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 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①刚建国时期——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 ②改革开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 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 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 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 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提问:书上112页人们为什么要使用票证? 生答: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 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 ③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 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 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 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 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动脑筋”: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为什么如今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呢? 生答:因为过去人们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为解决温饱并无选择。 现在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 人们注意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我市(瑞安市)各行各业的辉煌成就;新中国成立60年、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发展变化;各条战线英雄事迹……

瑞安市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三十大影响事件瑞安市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三十大影响事件之创业篇1、1979年下半年,仙降鞋匠徐朝林采用烫粘办法试制塑革鞋(俗称“辰戌鞋”)成功,引发仙降胶鞋业的兴起、发展。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于2004年11月授于瑞安市“中国(瑞安)胶鞋名城”称号。 2、20世纪80年代初,在场桥镇浦桥裁缝曹乃铭试织羊毛衫成功的基础上,场桥羊毛衫家庭作坊迅速推广,为温州“一乡一品”的典型;至90年代中期曾一度成为全国闻名的羊毛衫生产基地。 3、20世纪80年代初,马屿眼镜业迅猛发展,早年外出经销眼镜的王瑞政、沈德展等返乡创办眼镜企业,马屿眼镜郎外出销售足迹遍布全国,年销售额逾100亿元,成为全国眼镜销售主力军。 4、20世纪80年代,林溪乡在溪坦村农民王友生创办画帘厂的基础上,该乡工艺品产业快速发展,圣诞礼品等产品远销国外。 2006年4月,中国礼品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瑞安市“中国工艺礼品生产基地”称号。 5、1981年,江贤娒创办上望针织厂;第二年,碧山镇董国龙、张传钗牵头到上海购回507A型半自动织袜机,形成陶山、上望家家有袜机的繁荣局面。 6、1981年,温邦彦相继创办永久机电厂、永久机电学校和永久电机研究所,开全国产、教、科研一体的先河; 1986、1987年研发的“液体冷圈电磁阀”、“多功能电磁阀”等获国家专利局的专利权,日内瓦第15届国际发明和新技术展览会发明金质奖,布鲁塞尔世界发明一级骑士勋章。 瑞安市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三十大影响力事件之先锋篇1、1979年,瑞安市工商局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开具首张外出务工经营介绍信,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提供官方合法手续,后为温州市兄弟县(市、区)仿效,为温州地区十万购销大军的兴起推波助澜。 2、1982年12月,南堤街出现瑞安首个小商品市场(俗称“棚下走私场”),以此为起点,1993年10月1日,瑞安商城建成开业,为浙江省五大市场之一。 3、1984年1月,瑞安首批股份制企业(无主管企业)诞生,冲破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统一归主管部门审批的限制,引发民营企业蓬勃发展。 4、1984年4月,塘下区鲍田乡农民戴桂馨等3人自筹资金买大客车从事个体汽车客运营运,为全县个体汽车客运之始;1986年4月6日,塘下专业户戴祥华向国务院万里副总理汇报创办个体“公铁联运”的经验。 5、1986年11月24日,瑞安县东海机械附件厂(负责人赵一华)领到瑞安市工商局核发的第一张私营独资企业执照。 独资私营企业公开亮相。 6、1987年1月26日,瑞安县立新工业供销公司(负责人许道锦)领到瑞安县工商局核发的首张私营公司营业执照。 7、2005年,浙江瑞安农村合作银行建立,成为全国首批农村合作银行。 2007年8月,瑞安农村合作银行试办“流动银行”,率全国之先消除乡镇金融机构的空白。 8、2007年4月,瑞安市华盛水产品加工厂投资建造的我国第一艘海上水产干制品加工船“华盛渔加1号”首航投产。 瑞安市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三十大影响力事件之企业篇1、20世纪80年代,塘下农民陈安静、曹其七等率先涉足汽摩配行业的基础上,汽摩配专业生产逐步在韩田村形成初级规模;1996年3月26日,浙南最大的汽摩配市场——瑞安汽摩配城开业。 2003年10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瑞安市“中国汽摩配之都”称号;汽摩配产业已成为瑞安三大支柱产业。 2、从红旗乡农民陈永娒创办瑞安县红旗电动工具厂,投产汽车换向器业开始,经扩展、提升,1990年后在红旗乡礁石村及周边地区涌现出长城换向器公司、利丰换向器公司等一批颇具规模的换向器企业,几乎每家均有人从事该行业,推动瑞安成为全国换向器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3、1997年11月,浙江荣光集团升格为瑞安首家全国无区域集团企业。 至2008年10月,全市已有无区域集团企业36家。 4、2003年2月27日,浙江嘉利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签订中外合资合同,为我市首次与世界制造业500强企业合作。 5、2004年7月16日,瑞立集团下属的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通过买“壳”的方式,在美国纳斯达克的OTCBB(柜台交易市场)上市,这是温州首家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的民营企业。 6、2008年7月22日,新潮集团在瑞安与美国李尔公司正式签约,合资成立瑞安市李尔汽车面料有限公司,该公司为瑞安民企与世界五百强企业合作之首。 瑞安市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三十大影响力事件之品牌篇1、2004年,擒雕牌炼乳、厨工牌温州老酒通过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2006年,《瑞安市打造品牌强市若干政策意见》出台,提出品牌建设“212”工程(即到2010年,全市要拥有20个国家级品牌、100个省级品牌和200个温州市级品牌)。 2、2005年9月1日,华峰集团“千禧”牌氨纶、“聚峰”牌聚氨脂获中国名牌称号,实现我市国家级名牌产品零的突破。 3、2006年7月31日,浙江赛纳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应诉欧盟劳保鞋反倾销案胜诉,为全国鞋业反倾销胜诉的首例。 4、2006年8月23日,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华峰氨纶”,成为温州首家国内上市民营企业和全国首家主营氨纶上市公司。 瑞安市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三十大影响力事件之政策篇1、1984年7月19日,瑞安县个体劳动者代表大会召开,成立瑞安市个体劳动者协会,为个体经营户提供组织、服务保障。 2、1986年4月——11月,万里、田纪云、胡乔木、陈慕华、费孝通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多位中央委员、省委书记、部长、省长,分别来瑞安考察塘下家庭工业;西德《法兰克福评论报》记者约克•埃克及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批2000余名干部来瑞安参观,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 瑞安家庭工业的发展成为温州模式的组成部分。 3、1988年3月,继1984年温州市列为全国14个对外开放沿海城市后,瑞安市被国务院列为沿海经济开发区。 4、1989年1月6日,飞云江大桥通车,使汽车排长队在飞云江两岸待渡成为历史。 5、1994年,瑞安市委、市政府召开质量立市大会,提出358质量系统工程,即通过三年、五年、八年的努力,使瑞安主要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6、2001年5月,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简称工业四十条)出台。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jinrong/40326.html
刷新折叠屏轻薄记录!荣耀Magic 顶配1TB V3上架开启
谷歌 Pixel AI功能有变化 9粉色版真机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