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条投入商业运营的氢能源有轨电车停运引发关注。根据“高明有轨电车”公众号消息,8月6日起,佛山市的高明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暂停运营,设备设施需安排检修。
高明有轨电车的运营公司为佛山市高明现代轨道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高明现代轨道公司”)。8月9日,高明现代轨道公司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目前正在进行系统的评估研判,等评估结果出来后才有维修时间表,“整个系统的设备进入检修期,检修的是轨道设备,但不是列车的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高明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是佛山市首条自主建设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也是世界首条商业运营的氢能源有轨电车,2019年12月开通运营。该项目总投资8.38亿元,全长约6.5公里。
界面新闻留意到,高明有轨电车项目不再出现于2024年高明区交通运输局部门预算的重点项目中。而在过去四年,高明区交通运输局投入了近3.5亿元财政支出在此项目上。
林莉在8月5日傍晚时刻特地去坐了一趟高明有轨电车,这是电车停运的前一天。“晚高峰时段,偌大的车厢只有三四个人,停运是必然的。”这位高明区居民告诉界面新闻。
高明有轨电车南起沧江路与中山路交叉口,北止于西江新城智湖,全程共设置车站10座。
“线路短、站点少、不接驳其他交通枢纽,”林莉评价道,这趟列车可谓是“鸡肋线路”,“一期站点基本在新城,人气不旺。真的要出行,这条线路不到老城区,而在新城住的基本有私家车,没必要坐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是介于地铁和公共汽车间的中运量快捷交通运输系统。随着广州、珠海等城市扎堆规划或开建,这种交通运输系统成为继BRT后又一个公交新名词。
但高明有轨电车显然没有很好地发挥交通运输作用。对此,高明现代轨道公司人士向界面新闻解释道,这条线路不属于通勤线,而是示范线,所谓的“示范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个是氢燃料电池在轨道交通领域的产业示范,第二是轨道交通体系制度、规范的标准示范。
高明区交通运输局曾在预算目标中表示,该项目建成后,将把高明中心城区、西江新城以及富湾科教园区串联起来,对优化高明城市交通,改善人居品质,全面提升区域品牌和竞争力,打造现代高端一流的西江新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事实上,停运之前,高明有轨电车一度处于停摆状态。由于疫情影响,电车曾于2020年2月停运,又在同年5月底恢复运营后大幅减少班次。
高明区交通运输局的一则回复显示,自2023年1月1日起,运营时间调整为工作日上午7点至8点、下午17点至18点,节假日上午7点至9点,下午17点至19点,行车间隔约为1小时。这意味着,电车每天发出仅4-8个班次。
直至今年3月起,高明有轨电车运营班次才有明显增加。据“高明有轨电车”公众号发布的最新发车时间表,停运前电车工作日每天运营19班次,周末每天运营24班次。
上述人士提到,停运之前,仍有5列车投入运营。
有轨电车飙涨的经费支出也给高明区带来了明显的财政压力。
2020年以来,高明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项目首期工程多次被列入高明区交通运输局的重点项目,这一年的预算金额为450万元。
2021年,该项目的支出经费飙升至1亿元。同年,高明区交通运输局支出预算2.01亿元,按年增长61.8%,高明区交通运输局解释,主要是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项目支出增加。2022年,支出经费仍为1亿元。
2023年,高明有轨电车预算进一步上升至1.45亿元,占整体支出比重也从两年前的约50%上升至约72%。这一年的绩效目标提到,预算将进行资金支付,包括项目可行性缺口补助以及需甲方根据合同开展的客流量校核、定期审计等相关工作的费用。
跟庞大财政补贴形成对比的是体量很小的客流量和收入。高明区交通运输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运营客流总量为27.53万人次,日平均客流量为1101人次;2021年日均客流量约为578人次。官方并未发布2022年以后的日均客流量。
林莉时常会带着小孩坐有轨电车游玩,“加上乘务员,全部车厢的人可能都不到10人。”
以票价2元计算,2020年和2021年高明有轨电车的收入不过55万元和42万元。和以亿元为单位计算的造价和财政补贴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
2016年佛山市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官网发布的高明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项目首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显示,首期线路建成后,截止到2020年,预计客流量将达2万人次/日。
针对客流问题,高明现代轨道公司人士解释,客流低有多方面因素造成,首先是开通不久后,撞上了2020年的疫情,第二因为属于示范线,不以通勤为主,第三是因为地铁建设的缘故。
第三个原因需追溯到佛山地铁上,高明有轨电车曾规划和佛山地铁2号线二期实现同台换乘,从而让高明区接入佛山主城区。但佛山地铁2号线二期进度缓慢,从开通到现在,有轨电车始终未接入佛山地铁线网。对比之下,佛山另一条南海有轨电车线路能与广佛线接驳,从而保证了客流量。
2024年,高明区交通运输局不再将有轨电车列入部门预算的重点项目,整体预算下降了11.53%至2.46亿元。
“主要原因是本年度厉行节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同比上年有所减少,同时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也较上年有所压减。”高明区交通运输局称。
有轨电车背后的产业转型逻辑
今年5月,曾有留言提问佛山容桂规划的有轨电车是否停建,佛山市顺德区交通运输局答复提到,当前有轨电车普遍存在客流强度不足及管养成本高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深化研究,将根据容桂实际发展需求,适时推动研究轨道交通线路设置方案。
经历了多番有轨电车停运或亏空后,国内有轨电车的建设进入降温期。此前,珠海、上海张江、甘肃天水、云南红河州的有轨电车均出现“翻车”。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公布数据,截至2023年末,中国内地运营有轨电车的城市有23个,运营线路总长度为580.25公里。
但有轨电车在国内始终不是主流。该协会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低运能系统调研报告》显示,近几年,低运能系统在全部城市轨道交通里程中占比基本保持在6%左右,2023年年底,有轨电车在低运能系统运营里程中占比73.3%。
上述《报告》显示,2019-2023年各城市有轨电车平均客运强度分别为892人次/公里·日、465人次/公里·日、582人次/公里·日、490人次/公里·日和889人次/公里·日。按照国家发改委“初期客运强度不得低于0.1万人次/公里·日”的要求,在29条有轨电车线路中,仅有8条线路符合要求,达标率仅为27.6%。
很多有轨电车在规划初期,就被寄予了除交通运输之外更多的价值期望。例如广州市发改委方面曾表示,有轨电车可提升广州都市形象。
而对于近些年来处于转型阵痛中的制造业大市佛山,有轨电车带来的产业转型的可能性,是促使其加码押注的重要因素。
上述高明现代轨道公司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这个线路前期的定位,是基于佛山产业的转型升级(的背景),为了推动轨道交通行业的制造业水平,也是作为氢能源产业战略部署的示范项目。”
高明有轨电车为国内首条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的氢能源有轨电车。但是氢气技术尚未成熟,运输、储存存在难度,也是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高明有轨电车上轨测试时,出于安全考虑,一度将车内氢气置换成了氮气。
针对推动产业转型的成效,该人士认为,主要探索了氢能轨道交通系统的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让氢燃料电池成功应用在轨道交通领域,这种展示,也算一种成果吧。”他提到。
佛山回应投资8亿有轨电车遇冷
广东佛山,全球首条商业运营的氢能源有轨电车遭遇质疑。 近期,有网友反映投资8.38亿元的佛山高明区有轨电车示范线“门可罗雀”。 网友关心到,每天的车费收入能否满足日常运营开支呢?高明区交通运输局答复说,由于2021年遵循更为严格的疫情防控要求,客流量进一步减少,日均客流量约为578人次。 而这仅为去年日均客流量的52.5%。 上述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称,“高明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项目首期开通已有两年零一个月了,我发现平日每个站点的早晚高峰均是门可罗雀,乘搭的人也不是很多,就是周末人流会多一点点。 请问项目开通至今,日均客流量是多少?每天的车费收入能否满足日常运营开支呢?这些数据是否有公开给公众查阅呢?”高明区交通运输局介绍,高明有轨电车示范线是世界首条商业运营的氢能有轨电车示范线,本线路的开通运营标志着高明正式进入轨道交通时代,给高明乃至全佛山增添了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成为佛山新能源交通发展的新名片。 高明有轨电车示范线目前运营时间为7:00-20:00,主要采用“2+1”运作模式,发车间隔为25分钟。 有轨电车示范线的开通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新的出行选择,受到市民喜爱,后因新冠疫情影响,本项目于2020年2月1日至5月27日停运,复通后客流量亦大幅减少。 2020年全年运营客流总量为27.53万人次,日平均客流量为1101人次;2021年遵循更为严格的疫情防控要求,客流量进一步减少,日均客流量约为578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在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继续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的有轨电车出行服务。 ”高明区交通运输局表示。 公开新闻报道显示,高明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首期工程总投资8.38亿元,线路长约6.5公里,包含有轨电车部分、加氢站以及市政道路部分。 主要建设车站10座,其中换乘站1座,车辆基地1座,加氢站1座。 项目规划全长17.4公里,设车站20座。 项目运营车辆采用以氢能源为动力的100%低地板、铰接式现代有轨电车,采用3节编组,车厢内部宽敞,设有60个座位,车辆头尾两端均设驾驶室,可双向行驶,最高时速可达70公里。 高明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2019年介绍说,该项目是对轨道交通地铁线网辅助和补充,建成后可以串联汽车客运枢纽、大型居住区、新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公园、企业等客流吸引点,满足东部组团荷城中心区(荷城旧城区和西江新城)和富湾片区通勤、观光客流的需要,实现氢能源、中车集团有轨电车产业与项目结合。 2021年1月,曾有网友咨询,高明有轨电车一期已开通运行一年了,请问二期什么时候开始建设?高明区交通运输局次月回复到,高明有轨电车项目一期运营一年,由于客流量不足,项目的运营资金成本较大。 结合我区财政实际情况,考虑到高明有轨电车项目二期建设资金需求较大,下阶段将根据客流量的情况适时启动,目前尚未有明确实施计划。
土地新政遇上新基建,改变了佛山什么
佛山抢抓新基建机遇。 图为世界首条商业运营氢能源有轨电车线路在佛山高明成功运行。 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各地的新基建项目库还在不断扩充。
动辄千亿元的大项目在城市间铺排,让新基建的市场越趋火热。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浙江、山东等地出台了新基建专项规划,广州更是发出全国第一个区县级“新基建”招商政策。
把目光再放远一点。 今年3月国务院将农用地转建设用地的审批权下放至省级层面的新政策,则可能对以新基建投资拉动增长的城市经济格局,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农转用的征收审批权被下放至广东等8个试点省份,土地资源进一步向都市圈、重点城市群转移。 有着大量土地空间和快速上马需求的新基建项目,或许也会向这些地区集中。
对于身处广东珠三角这一重要城市群的佛山来说,以新基建布局稳增长、促复苏的新风口或许就在不远处。 此前佛山市领导已明确表态要抢抓新基建机遇,如何在不断变化的政策背景下抓住一切利好实现目标?答案是越早谋划越好,越系统理性规划越有底。
●南方日报记者 吴欣宁
一个区县的“新基建10条”
连区县都为谋划新基建布局做足了准备。
3月底,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发布“新基建10条”。 这一全国首个区县级“新基建”产业政策,被看做是广州强化新基建招商的重磅筹码。 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其奖补力度之大、规划之全面。
这背后的事实是,从沿海到内陆,各地都在用实际行动表达着将新基建作为稳增长“抓手”的决心。 尤其是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各地经济复苏的步伐越发迫切,查阅各地项目动工消息会发现,新基建大项目的启动源源不断。
4月初,南京发布了新基建、新产业、新消费、新都市的扩内需政策“组合拳”。 根据其新基建计划,南京计划总投资2807亿元、2020年投资302亿元,加快对50个新型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的建设。
同在4月,湖南公布总投资额2108.8亿元的能源项目,其中专门强调作为新基建领域的特高压和充电基础设施将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方面还将制定一份“十四五”规划。
而在距离佛山60多公里外,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在3月底以加快新基建为抓手,谋划铺排了七大体系120个新基建项目,总投资超1000亿元。
这背后,以城市为单位的更多系统顶层设计正在铺开,加速着城市经济复苏进程。
由于新基建的高科技色彩浓厚,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高新技术企业的参与,新技术、新项目的引入空间很大。 因此如何做大做强项目和技术资源的增量,是各地布局新基建的重点。 在这一思路下,不少城市对新基建的规划,已从零散的项目动工上升到了整体系统的规划方案,为优质项目资源招引做了重要的政策储备。
以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的“新基建10条”为例,这份政策聚焦重奖高端新项目、培育产业新生态、创建特色新园区等八方面。 无论是项目和人才引入,底层技术支撑还是制度创新,相应的奖补条款额度和改革工作都非常明确。 而此政策扶持力度之大更是备受瞩目,比如对新引进的全球顶尖数字技术企业,最高按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5%分阶段给予奖励,单个项目奖励总额最高5亿元。
山东出台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山东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从省级层面统筹新基建与传统基建一体推进,则被看做全国首个新基建省级规划。 这份文件提到要布局全域感知的智能终端设施、升级智能融合的传统基础设施、打造安全可信的防控设施体系,突出了山东省“泛在连接、高效协同、全域感知、智能融合、安全可信”的新基建建设方向。
这些系统规划中也蕴含不少政策创新。 比如,广州探索制度新变革,推动公共数据逐步开放,对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山东逐步建立跨行业基础设施“多规合一”体制机制。
用地审批权下放搅动的新变局
而更高层面的政策变动,则可能进一步改变着新基建的投资格局。
今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称,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时试点将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和国务院批准土地征收审批事项委托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首批试点省份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重庆,试点期限1年。
这是个对新基建项目引入和落地影响深远的新政策。 尤其是对8个农用地转用和征收审批下放的试点省份的重要节点城市来说,有了布局新基建的更大优势。 而这值得佛山高度关注。
尽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没有改变,土地的供应规模目前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今后8个试点省内城市的基本农田和其他农地的农转用以及征收,都不再需要通过国务院,而是在本省办理。 这个利好对于疫情过后新基建、新产业需快速上马的地方政府来说再实惠不过。
众所周知,大批新基建项目的用地需求较大。 以前用地审批程序很多要报到国土资源部审核,然后以国务院名义下发。 用地指标批下来往往要半年甚至一年。 因此,地方项目等不及土地指标的,干脆未批先用,边批边用,有的甚至以租代征,造成用地的不规范。 如今项目报到省内就能批复,缩短流程,提升项目落地上马的效率。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土地审批权的下放,不仅能更好满足当地的用地需求,还能推动广东区域内的空间布局优化,是“放管服”改革的深化。 而身处试点省份广东的佛山,此前就是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的试点城市,南海更长期承担“三块地”改革试点任务。 一系列探索叠加新的土地政策利好,形成了佛山营商环境优化的新推力,更在无形中增强着其对优质新建项目的吸引力。
新政策更为深远的影响在于,其与近几年国家城市发展的策略和思路是一致的,即中心城市、重点城市群和大都市圈的发展将获得更多支持动力。 而这些支持也将进一步向区域内的新基建、新产业倾斜。
此次获批的试点城市,都是经济相对发达、用地需求大、管理相对成熟的城市,几乎涵盖中国主要城市群。 而这样的政策覆盖面,对于身处中国最重要的城市圈之一——粤港澳大湾区的佛山来说,或许能推动其新基建布局跨越、增长突破的重要拐点到来。
PPP,佛山的新解题思路?
当然,能否抓住机遇,关键还要看佛山能否顺应时势、灵活抓住所能抓到的一切利好,从而形成能凸显差异化优势的策略,并系统地铺开工作。
在多地关于新基建专项规划频出的当下,佛山也该形成自己的完整方案。 强化新基建招商引资,并激发其实际的经济带动效应,需要清楚而详尽的规划纲要与政策打底。 从引入高端项目、打造园区载体、发展新业态、建设人才高地等方面系统谋划,明确对企业的资金补贴和用地保障等,新基建才能真正落地并将利好渗透到实际发展。
而在顶层设计中,如何在区域土地空间有望迎来优化的趋势下,给予项目更多土地资源保障又是关键。
放眼国内,以制度和政策创新破解用地掣肘,已成为不少城市布局新基建最具含金量的探索。
山东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上海提出将适当增加年度土地供应量,同时将加快土地出让收入安排和使用,提前向各区下达50%建设用地减量化指标;重庆提出将优先安排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供应,并积极稳妥承接好国家建设用地审批授权和委托,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审批流程,促进项目早落地、早投产。
对于佛山来说,如何在土地新政下树立项目用地的保障机制,可能成为其新基建谋篇布局的关键点。 不久前佛山一批千亿投资项目动工,足见其为项目保驾护航的决心。 那么,长期的土地供给服务质量对佛山持续引入大项目、好项目则更为重要。 不管是加强市区联手土地储备项目,优化土地审批流程,还是探索灵活的供地方式,创新变革的思路不止一条。
土地政策利好下,佛山新基建投资的另一个核心命题,则是如何创新融资方式,解决钱从哪来的问题。 目前业界有不少人认为,可加快推动社会资本以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参与新基建。 这不失为一个重要思路。
与传统基建不同,新基建高度依赖高技术力量,需要民间市场力量的高度参与。 PPP则被认为是民间资本、民营企业进入公共领域的最主要模式。
而目前国内存量PPP项目投资中,新基建占比仍然很低。 这也意味着融资新空间。
树立PPP模式的要义,是放宽民间资本的准入。 如何打破“玻璃门”“弹簧门”等现象,为民营企业参与基建投资拓展渠道、消除限制,这些是基建投资的老问题。 佛山新基建投资如何克服旧痼?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针对新基建开发新的金融产品等,都可成为探索方向。
此外,引入PPP还有不少“坑”需佛山警惕。
首先是如何填补诚信机制和回报机制的缺失。 如何形成良性的投资回报预期、制定具体的风险防范措施、厘清特许经营和PPP的关系和界限、形成可预期的违约责任等。 不先解决这些问题,投资活力和合作默契都难以调动。
其次就是明确财政支出路径。 有专家表示,没有合规的财政支出科目和路径,即使有钱也无法支付。 此前国家政策规定,不得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PPP项目运营补贴支出,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卖地收入不能用于PPP项目运营补贴支出。 那么PPP项目补贴从何而来,如何合理规划?这值得佛山好好谋划。
■链接
强化新基建顶层设计这些城市放了什么大招?
目前,不少城市都针对新基建出台了专项规划,并且细化了扶持奖补举措。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加快“新基建”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十条》聚焦八个“新”,分别是大力建设新设施、重奖高端新项目、培育产业新生态、创建特色新园区、焕发制造新活力、着力发展新业态、打造人才新高地和探索制度新变革。
这一政策有不少亮点。 比如重奖新基建高端项目和人才,对获得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大奖和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按其获奖金额的100%给予配套奖励,最高500万元。 此外还重奖数字经济人才,对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创业资助和最高1000万元的投资奖励。
为打造产业载体,政策有效期内将择优遴选不超过5个数字经济特色园区,按运营管理机构实际运营费用的50%给予补贴,单个机构每年最高200万元。
在新基建底层技术支撑方面,政策提出三年内投入1亿元,培育一批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CPU芯片、AI芯片、流版签软件、网络安全软硬件领军企业,构建完备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生态,以支撑广州开发区争创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家级信创基地。
南京在全力推进中兴5G通信设备、烽火通信华东总部基地等50个关联产业项目的同时,聚焦“互联网+”,积极发展以“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服务业”“互联网+创业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社会服务”等为特征的平台经济,保证互联网平台网上交易额年度20%以上的增速。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山东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则从布局全域感知的智能终端设施、升级智能融合的传统基础设施、打造安全可信的防控设施体系等方面谋划。 这份文件提出,山东2020年新开通5G基站4万个,到2022年年底,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城区、重点乡镇(街道)5G网络覆盖;到2020年年底,全省上云企业达到20万家,连接设备达到1000万台。
山东在投资方面明确要统筹各类财政专项资金,争取国家电信普遍服务基金投入,引导省内大型基建专项资金向数字基础设施倾斜,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此外,山东建设专项小组,加强数字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建立省市协同推进落实机制,推动一批关键性重大枢纽工程落地。
广佛线实施乘车新规,高明有轨电车有影响吗?
近日,广佛地铁新规正式公布并实施!那么新规对高明的有轨电车有没有影响呢?一起来看看吧!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联合佛山市轨道交通局对原《城际轨道广佛线乘坐守则》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城际轨道广佛线乘客守则》(下称《守则》),公布并实施。 其中一大变化是将儿童搭乘地铁免费身高线从1.2米提高至1.3米,一名成年乘客携带免费儿童的人数从一名调整为两名。
定了!广佛地铁儿童免费身高提至1.3米!对此,不少街坊热议,
文:《守则》会在高明有轨电车中实施吗?可以携带两名免费儿童乘车吗?
答案:不可以!
《守则》中提到,将儿童搭乘地铁免费身高线从1.2米提高至1.3米,同时还考虑了年龄因素,部分身高超过1.3米但未到法定入学年龄的儿童凭有效证件仍可免费乘车。 此外,结合全面二孩政策,考虑到乘客的现实需求,将一名成年乘客携带免费儿童的人数从一名调整为两名。
对此,据高明有轨电车的运营方佛山地铁介绍,高明有轨电车仍然执行原标准,即可以免费携带一名儿童乘车。
禁止携带电动代步工具?
答案:是!
出于安全考虑,《守则》提到禁止乘客携带各类电动代步工具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区域。
此外,根据征求意见收集到的市民建议,为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守则》提到,当折叠单车使用完整包装打包并符合携带行李规定要求时,可以作为行李携带进站,且不区分携带时段。
对此,高明有轨电车乘车守则已早有所规定,并开始实行。 高明有轨电车乘车守则中明文规定,勿携带自行车、电瓶车、电动滑板等电动代步工具,但无障碍用途的轮椅除外。
禁止在列车内进食?
答案:不是!
《守则》还将原规定的“禁止食用有刺激性气味的食品”修改为“禁止在列车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
对此,高明有轨电车的运营方佛山地铁方面表示,按规定,高明有轨电车车厢内不可食用有刺激性气味的食品,以及不可使用可能伤及他人的餐具(餐刀、餐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