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华为招聘发文称将面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不限学校、专业、学历,但需在数理化、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领域有特别建树,且有志成为行业技术领军人物。
2019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公司经营管理团队EMT的一段讲话中提到,从全世界招募20-30名“天才少年”,次年再招200-300名。这批“天才少年”年薪都在百万级别,最高超过200万元。
今年是“天才少年”计划实施的第五年。近年来,华为不再对外公布“天才少年”的具体名单,但通过新闻报道,可窥见天才少年们的选择和坚持。
2024年华为“天才少年”招募计划开启。图/华为招聘
【1】有人入职3年发表6篇论文、3篇专利
公开的“天才少年”最新消息显示,今年1月,“天才少年”姚婷在华为内部社区发表一篇自述。2020年8月,她博士毕业后通过“天才少年”招募计划入职华为,从事与云储存类相关工作。
姚婷提到,入职三年来,她利用项目间歇,累计主导或合作发表了6篇论文、3篇专利,组建了一支实力过硬的云存储骨干团队。她和团队一起构建了华为云首个高性能分布式并行文件系统SFS Turbo,并不断进行系统升级。
作为早期入职的“天才少年”,姚婷获得了140.5-156.5万元的承诺年薪。而2019年入职的“天才少年”钟钊则获得了182万-201万的最高档承诺年薪。
公开资料显示,钟钊在入职后同样不负众望,仅用不到1年,就带领团队把AutoML技术应用到数千万台华为手机上,实现业界第一次将AutoML大规模商用的突破。钟钊在自述中提到,由于手机上的光源器件很小,但又需要它达到单反相机的效果,所以部门一直在努力研究如何用算法来弥补光学的不足,实现手机拍照超越单反拍照的效果。
华为“天才少年”的招聘网站列出了希望应聘者前来挑战的6大课题,包含联接、人工智能、智能终端、云计算、智能汽车、数字能源等。
“天才少年”招聘需求。图/华为招聘
近几年入职的“天才少年”均在这6大领域有不同建树。2019年入职的李屹,在华为主要负责软件与操作系统形式化验证,作为一名形式化验证工具的架构师,日常工作就是把形式化的安全带到操作系统,以及各种软件之中。
2020年入职的刘大一恒加入了华为核心研发团队-云语音语义创新LAB,参与NLP(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探索与突破。同年入职的张霁从事AI储存架构研究,成为华为苏黎世研究所存储首席科学家。
【2】有人离开华为创业,做出机器人、投身AI
彭志辉是最有名气的“天才少年”之一,入职前,他作为科技UP主,经常将自己的小发明做成视频发布,在B站上拥有250多万粉丝。
2020年,他通过七轮面试顺利入选“天才少年”计划,成为计算产品线昇腾部门的一名算法工程师,主要方向是AI边缘异构计算领域。据媒体报道,彭志辉在任职期间表现非常好,好几次的绩效全是A,还获得了华为的明日之星、总裁奖、金牌团队等奖项。就连任正非本人,也在公开演讲中难掩对他的赞许。
但2022年底,彭志辉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宣布离职,开启新事业。消息一出,立刻登上热搜,让华为面临“留不住人”的疑问。
去年2月,彭志辉的创业项目智元机器人在上海成立。天眼查信息显示,去年8月,智元机器人获得自成立以来的第三轮股权融资,由沃赋创投、深圳市奇煜投资有限公司、比亚迪、蓝驰创投进行参投。今年6月,该公司与科大讯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同时期离职的还有首届“天才少年”李博杰。据媒体报道,李博杰于2019年入职,做算力相关的工作,3年后升到项目组的副首席专家,带着二三十人的技术团队,年薪也从入职时的200万元涨到了300万元。
2022年底,ChatGPT的问世影响了李博杰,他决定离职,做AI相关方面的研究,并于去年7月成立公司做AI模型搜索引擎相关研究。
【3】有人放弃百万年薪去高校任教
有些“天才少年”最终选择去高校任教。
九派新闻注意到,2021年,周满在武汉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入选华为“天才少年”。如今,周满在华中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担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他在个人简介中写道,长期关注以智能终端为载体的各种新颖身份认证和感知通信系统,并研究其中的安全问题,近期侧重于研究面向智能全场景下的终端设备身份认证安全、自动驾驶环境感知安全等方向。近年来,在国际知名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去年4月,复旦大学发文称,曾入选华为“天才少年”项目,作为第一代智能驾驶系统的核心技术专家,在华为担任智能驾驶解决方案(ADS)的研究科学家和技术负责人的丁文超加入复旦大学,进入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青年研究院。
此外,西北大学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副教授邵典也在个人简介中写道,曾在2021年入选过华为“天才少年”计划。
去年,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披露一篇《擦亮火花、共创未来——任正非在“难题揭榜”火花奖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文章,其中提到“天才少年”的离职问题,任正非表示:“我们不能垄断人才,员工想出去创业或到其他公司去,人尽其才,发挥他的价值。我们对人才机制也有反思,比如有些人进入公司以后,没有很好发挥他的长处,就等于浪费他的青春。”
九派新闻记者 马婕盈
编辑 辜子旋 肖洁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华为“天才少年”有多强?入职没一年就立功劳,200万年薪非常值
在华为推出的一项名叫“ 天才少年 ”的人才计划中,主要是面向全世界招聘应届毕业生人才,给这类人群所开出的年薪少则近90万,高达两百多万 。 在这项计划公布之初,如此高的薪资让人们纷纷讨论,一些网友表示,那些毕业生初出茅庐,根本没有在 社会 经过滚摸爬打,根本不值得用如此高的年薪来对待, 认为华为推出这项计划只是为了营销,不在于落实 。
面对网络上的质疑,华为也向外公布了天才少年的成果,这位代表人物名叫 钟钊 ,属于华为天才计划招聘人员中最高的等级,等人们了解到他 研究成果 后,这两百万年薪给的非常值,甚至给少了。
钟钊是在1991年出生,他所在的家庭研究氛围非常浓厚,在父母的影响下,他也非常喜欢钻研各种难题。 从华中 科技 大学毕业后,他毅然而然地选择了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 而在博士期间的AutoML算法研究,为他加入华为后取得的卓越成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谓的AutoML,简单来说,就是用AI制作AI,对于手机各方面性能的提升非常重要,可以很好的解决手机像素处理的精度以及模型的平衡。 现在可以观察到, 市场上的手机性能越来越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AI算力的增长 。 在钟钊加入华为之前,华为旗下的研究机构也对这方面进行了很多研究和实验,但是一直没有成果,直到钟钊的到来,改变了华为对AutoML研究的现状。
钟钊一进入华为,就被任命为AutoML算法研究的组长 ,在他的带领下,这个团队克服重重难关,不用一年的时间就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把AutoML大量用于华为生产的手机端,手机拍照实现单反效果,以及完善了产品功耗,运行速度。 手机影像技术的优劣是检验一台手机质量的衡量因素之一,而近些年来, 华为手机摄影技术越来越好的原因,也离不开AutoML在背后的加持。
这项技术在普遍投入应用之后,华为也主动公布出钟钊的研究成果,不仅仅是想要打破外界的质疑,更是对钟钊等年轻人的肯定,对技术的信心。 相信在华为旗下,例如钟钊一样的天才人物不在少数, 更多的技术正在这群天才少年的研究之中,研究成果的现世只是时间问题 。 在他们的帮助下,华为的发展越来越好,规模也得以更上一层楼。 在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 社会科技 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些成果终究会惠及每一个人。
科技 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根本,但想要实现突破性的创新,关键还是在于人才 。 而华为正是秉持着聚焦,创新,稳健,和谐的价值理念进军世界。 正如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所说, 只有世界顶尖的人才,才能带动一个企业进行突破性的技术创新 ,而天才少年计划的实施初衷也在于此,因为这群天才少年的加入,使得华为的研究队伍注入新的力量,变得更加活跃。
众所周知,华为是一个非常注重科研以及人才的企业,不仅有天才少年,更有大量的科研人员。 根据2020年底的数据表示,在华为的研发人员就有十多万名,占华为公司全部员工53%的比例, 一年在研发上的支出费用就可以高达千亿元 ,这样强大的研究投入是阿里巴巴和腾讯也没有办法相比的。
除此之外,华为为了保证企业能有不断的人才补充,也与世界上三百多所高校以及九百多所研究机构相合作, 高校和研究机构为华为持续不断的输入人才 ,而这些人还在进入华为后,所研究出的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
自主研发是一条很艰辛的道路,不仅周期长、投入大,它的回收也很慢,这也是市面上那么多公司,但只有很少一部分企业走这条道路的原因。 但是不得不说, 走自主研发的道路,可以让一个企业走得更长远,更加安全稳当 。 收获巨大的效益,只是时间的考验,华为就是最好的代表。
《华为没有秘密》的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华为没有秘密》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华为没有秘密》的读后感1
读完《华为没有秘密》一书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华为的产品理念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让华为在中国,乃至国际化的进程中可以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独具一格的发展,真正实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一、华为研发持续的高投入,造就核心产品
华为养活了那么多IT人,从这点上,是由衷的敬佩。 过去一旦提起华为,大家调侃是“拿女人当男人使,拿男人当畜牲使”,语气是不屑的,最近这几年再议论起华为,一样的说辞,语气却是敬佩的。
华为的理念是研发的投入是一场马拉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坚持在一个点上,在一个专业里面的持续投入。 华为的研发创新一方面是现实主义驱动,基于客户的需求来研究产品,另一方面是理想主义驱动,也就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驱动,两方面共同来决定研发开发目标。 据报道,华为坚持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以上投入到研发里。 在18万的华为员工里面,有45%的员工也就是将近8万人是研发队伍。 华为都建立了自己在当地的研发中心,这个研发中心是利用当地的人才,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融合到华为全球的研发里面去。 华为采用了技术平台化、模块化的思想,平台成熟一个推出一个。 几个月就可以推出一款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成功占领市场,这就是技术平台战术。 华为研发是一种搭积木的做法,将华为内部的技术平台进行组合、改装,结合市场热点形成新的产品。 华为提倡尽量减少自己的发明创造,应着眼于继承飞以往产品的技术成果,以及合作或购买。
华为凭借着核心产品与竞争力,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而这些成就,离不开华为庞大的研发团队与持续性的研发投入。
二、华为卓越的人力资源价值链管理,提供人才储备
作为中国企业的佼佼者,华为公司的成功基因值得中国所有企业学习,而华为的成功基因之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更值得所有从事人力资源行业者的借鉴。 华为拥有了18万的人工数量,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的研发基地与实验室,如何管理这18万的员工?如何将人才收益与企业发展有力结合?华为首先在行业做出了榜样。
任正非先生花了最大精力去完成了华为的任职资格体系与人才梯队建设,用最科学的方式,管好人,用好人。 华为的人才管理理念:人力资源总监应该是本系统的二把手,也就是“一把手管业务,二把手管干部”;其次,人力资源者必须懂业务,必须“沉”到战略决策过程中去,才能成为企业的战略伙伴。
华为的人力资源部门分为多个层次,从功能齐全的公司层面人力资源部,到各事业部、职能部门内的干部部。 人力资源总部和各部门人力资源部的关系是“行政与业务关系分离”。 各级干部部的行政隶属关系归各所属事业部或职能部门,其个人的业绩考核、工资与奖金由所属部门直接负责,而其人力资源业务管理归总部人力资源部直接领导。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各级部门HR们在业务归属上被认为是人力资源总部自己的人,这令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到人力资源总部中,从而加强了他们的归属感。 否则,各部门HR们会把人力资源工作看成是“上面”的要求,工作就很难落到实处。 另外一个原因是,各个部门的考核指标是不同的,由本部门内的人力资源部来定,也能更有针对性。
除了常见的高薪酬高福利外,华为对于员工的管理不仅停留在员工能力开发,更从激才与用才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 入职华为后,除建立导师制、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外,更多时间可在企业内部进行规定时间的轮岗,不仅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更丰富的空间外,在让员工在职业路径选择上多了一份新的期待。 而对于部分在职时间较长的员工,企业也不会因年龄问题而将员工推向社会,而是采用内部创业模式,允许和鼓励有志向创业的员工,申请作为华为的代理商,并可以获得华为提供的设备使用期等,让离开的员工可以与华为一起共同取得发展。 所以,对于这样的企业,不仅关注到在职时的提高,更将员工的成长与发展有力结合。
任总基本上就是拿来主义,然后在其基础上创新,任正非请了数位教授做顾问,他们的办公室和自己的办公室挨着。 而在这当中,任正非先生花的最多时间学习就是关于人才的管理,他认为作为组织,不仅要老板见贤,团队也要见贤,否则天天鞭子抽也没有用,如果不发动人内心的能量,谁也没办法。
读完《华为没有秘密》不难得知,华为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得益于任正非和华为的18万员工,在长达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对寂寞和孤独的忍耐,对持续创新的坚守,以及对内外躁动的警惕。
《华为没有秘密》的读后感2
中国人骨子里是崇尚英雄的,尤其是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英雄。 华为就是这样的角色,华为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功企业中最耀眼的明珠,一方面,现在华为海外的营收比国内的多得多,可以理解为中国企业在外国赚了钱,对于中国现阶段强化民族自尊心无疑是树立了一个民族英雄的形象;另一方面,华为从一家没有任何背景与知识积累的小公司,成长到现在技术积累雄厚、专利与研发水平国际先进,通信领域领头的国际知名企业,靠的是稳扎稳打、一往无前地执着(可以比对联想公司“贸工技”发展战略,有兴趣的同事可以自行搜索)。
一直以来,华为公司、领导人和员工行事都很低调,但华为成功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各种研究华为成功的书籍和节目也是随处可见,大家都希望解读华为成功的密码并复制,但大多分析只看到成功的表面原因,例如重视研发和人才、领导人魄力十足等,这些是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而真正能决定华为成功的原因往往分析不到位。 《华为没有秘密》的作者是一名多年在华为工作,亲身参与华为从小到大管理变革,与华为管理层有着长期亲密接触的企业管理专家,他以旁观者的角度分析了这么多年以来华为企业管理变革的过程,分析了各种案例和取得的效果,是我觉得这本书是对华为成功分析最透彻、最深层次也最有指导意义的一本书。
书中对我感触最大的是企业应该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所谓创业难,守业更难。 任正非10多年来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每一个企业家生活的都不容易,因为市场经济永远不相信眼泪,也不相信愿望,只有赚钱了,企业才能生存下去。 联想到我们公司,目前虽然依靠南网营销系统,中短期营收非常可观,但也面临着很多内忧外患。
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南网三产公司都已进入营销领域,对于未来我公司的竞争威胁非常大;另一方面,我公司近年来,在研发上投入和重视不足,系统设计理念已经跟不上技术的发展,现有南网营销系统框架应对海量数据的乏力逐步暴露并产生了很多问题;第三、人员主动离职率较高,但淘汰率不高。 对于知识的积累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都产生了非常多不良的影响,华为在完善的物质和精神激励(这点很重要,只有公司有吸引力才能对人的行为起到引向作用)下实行的是公平淘汰制,即在公平的环境下给予员工的强烈的信号,有贡献的人员肯定会得到应得的回报和提升并在实际中全部实现,吃闲饭的肯定会被淘汰,因为不淘汰这些人,就是对奋斗者的不尊重,会打破应该有的公平和秩序,而要重新建立这种公平和秩序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不能安于现状,应该从现在开始,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外界的威胁,领导者和中层干部应转变思维,打破常规局限,对多年来遗留的问题痛下决心彻底解决,形成更适合公司战略目标的企业文化,提高公司竞争力与员工归属感,让公司这只小船在企业激烈竞争的蓝海中活下来,逐步成长为一艘巨舰。
《华为没有秘密》的读后感3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华为的印象是碎片化的,手机、语音平台、工资高、狼性、以客户为中心,这些词代表了我对他的全部印象。
《华为没有秘密》是本大书,里面的时间跨度达18年,涉及华为成长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客观的呈现了华为成长的沧桑。 但受限于自己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基础,并不能全部读懂,仅能透过对这本书阅读,试图去寻找解决我们目前困局的方法。 带着对自身发展的困惑开始了解密之旅。
华为是如何开展创新的?
华为的创新不是颠覆性地将一切推到重,创新离不开继承,通过继承以往的成功要素和已有的成果。 坚持小改进,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创新是70%的继承+0%的创造创新就是改进,改良和改善等理念,保持对创新的理性理解和有效管理。
通过华为的经验,只有对员工的创新行为和创新结果给予充分的肯定,做出正确的评价,并予以合理的回报,才能使创新活动持续进行下去。
解决对知识劳动回报的问题,不能仅仅依赖短期激励,还需要有长期的经济报酬。 这就是华为采用的员工持股计划,即通过将员工的部分劳动所得转化为股本,以员工持股的形式,回报于员工,使员工真正与公司结成利益和命运共同体。 这种回报方式不同于大多数企业传统的回报劳动投入的分配方式,它更强调对知识拥有者的知识贡献的回报,对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的回报。
华为如何激励员工?
华为在薪酬设计上遵循了三个基本原则:
1、对内公平,明确不同职位对公司发展的价值大小,以价值评价结果为依据,对员工的价值创造予以回报。
2、对外公平,即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相比较,公司的薪酬水平要保持竞争力,以吸引优秀人才。
3员工公平,也就是严格遵循华为的价值评价体系,对同性质员工的价值创造与贡献进行客观评价,让每个员工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
很多企业对自己的薪酬体系韦莫如深,但企业的薪酬战略与薪酬政策一定要公开,要大张旗鼓,让全体员工都知道,企业的薪酬向哪里倾斜,企业激励的是什么,回报的是什么。 激励恰当的人和事,用适当的事激励适当的人,这才是企业正确的薪酬战略。 至于员工的薪酬收入,则应该保密,这属于个人隐私。
建立有活力的薪酬体系,这是大势所趋,谁能制定更具活力得薪酬体系,谁就能吸引到最优秀的人才,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幸福的活下。
但与物质激励同样重要和还有非物质激励,物质激励是必要的基础,但它有刚性,会惰化;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相结合,犹如核碰撞和核裂变,会产生出巨大的能量。
书中分享了一个小故事08年汶川大地震,有位川籍员工在外地,家里的电话打不通,焦急万分。 这时,他接到了自客户的询问和问候。 而其主管、主管的主管,在震后几天也没有有打一个问候的电话这个故事的背后就存在着激励的法则,客户予以的是正激励,主管带的是负激励。
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激励就是激发人的真善美,抑制人的假恶丑,弘扬正能量,就是激发活力的本质。
不管是物质激励还是非物质激励都应该力出一孔,导向员工的活力激发,潜力发掘和持续创新。 员工获得的物质激励自公司,决定于公司的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体系;管理者能够给下属带的只有非物质激励。
与物质激励相比,非物质激励的成本代价更小,但效果更大,更持久,边际效应是递增的,而不是递减的;一个眼神,一句问候,一封邮,一条短信,都是非物质激励,可谓一草一木总关情。 当然,唬凶骂也是非物质激励,只不过是负激励,恶语一句严冬寒,可谓一句话,一辈子,把朋友变成了敌人,把朋友变敌人易,把敌人变朋友难。 非物质激励有一条基本原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物质激励:如,如父爱,厚重,刚性;非物质激励:如水,如母爱,温暖,柔性。 两者缺一不可。
华为如何在竞争中取得优胜?
华为强调海盗化,即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中国人从上一代那里继承下的只有贫穷与传统美德,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要改变组织的命运,只有一个选择--艰苦奋斗。 当然,以奋斗者为本,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要关爱奋斗者。 铁军是打出的,兵是爱出的。 古往今,凡是能打仗的部队,无一例外都是长官爱惜士兵,不然就不会有士为知己者死。
华为在管理上坚守着三点准则:
第一、商业模式上,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仅仅是个口号,在组织上、流程上、管理上、考核体系上真正实现了客户导向。
第二、内部运作模式上,坚守流程导向,流程快、效率高、可复制、可测量,华为实现了端到端管理,从客户需求中,到客户需求中去。
第三企业化上,坚持高绩效导向,要支持流程的高效运作,在化上就必须坚持高绩效导向。
华为除了坚守的原则,还有与国际接轨的世界级管理体系,例如:华为是中国第一家采用HA体系的公司,华为的任职资格体系自英国国家职业任职资格体系,产品研发流程、供应链流程、财务流程都自IB光在IpD和IS两个项目,IB就干了年,投入了200多顾问,华为也支付了亿的咨询费,华为在管理上的投资魄力,可见一斑。 财务四统一是毕马威做的,客户关系管理是埃森哲做的,企业化是人民大学做的,精益生产是日本丰田做的。
华为的成功靠的不是能人,也不是英雄,而是体系,是平台支撑。 这个管理平台就像金刚石一样坚不可摧。
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方法,但需要将其转化为一个强有力的、互相支撑的、有链接的、可循环的管理平台。
结语
细细读,有时晦涩难懂,有时顿开茅塞,不论华为有没有秘密,想学华为,学会华为,学懂华为,不易。
《华为没有秘密》的读后感4
《华为没有秘密》是一本企业管理方法与管理经验的总结性书籍。 在该书中,对于企业如何成长与创新、如何有效管理与构建配套机制、如何保持团队狼性与活力、企业文化与梦想如何建立与保持,都给出了很多经验之谈。
道理每个部分都讲了很多,实际也是每个企业管理的共性问题。 在此,将个人阅读过程中,结合自己所在的事业部管理现状,感触颇深的内容进行总结分享,通过抛砖引玉,共同思考面对此类问题,我们作为事业部的管理人员,应该怎么改进,如何改进。
1、企业创新
本书中多处强调:“企业的核心技能是企业创新的关键”。 另外,对于如何提升企业的核心技能,也讲的很明确:”当新的市场机会出现后,能否全方位、一体化地满足客户需求是市场竞争的关键,能否拥有核心技术以是关键中的关键。 核心技术是一家企业自主拥有的、其它企业不可模仿的综合技能,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企业独特的竞争力,保证了企业在市场上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 企业的核心技术之路,必须依靠研发的高投入获得产品技术和性能价格的领先优势。 ”
结合事业部的工作实际,我们是否注重创新,我想这个毋庸置疑的。 每个企业都认为创新是最重要的发展课题,但在创新上如何考虑加大对于新技术的研究力度,如何在保证活下来的前提下,合理投入技术研发,这个是我们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后要认真思考的。 对于事业部来说,主体还是一个以项目实施为核心的实体。 参照华为的创新经验,在事业部的政策体系中,应强化创新方向的资源投入与资金投入,同时,倡导研发投入,并在绩效考评中给予研发投入类项目充分的发展空间势在必行。 就如同整个国家,强调GDP的同时,应充分考虑人民的教育与先进技术的研究与投入,达到GDP增长的良性与后继有力。
2、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课题了。 概念不难理解,但如何开展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如何有效达到提升实体工作输出能力的目的,却历来是一个难点。 在《华为没有秘密》一书中提到:“有效的绩效管理,机制最重要。 如何使一项机制有活力?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关键。 机制就是改变员工的行为和行为改革的力量,要构建一个让奉献者不吃亏的机制,奉献者不吃亏,他就愿意继续做奉献者;其他人就会眼红,就会增加自己的投入,把自己变成奉献者;偷懒的人只有两种选择,或者把自己变成奉献者,或者离开公司。 这样,公司就形成了一种很重要的观念,不是公正,不是公平、也不是公开,而是正义。 ”
事业部成立之初,从决策层到管理层,都在强化绩效管理,并开展了绩效管理规范、过程细化与优化。 但我们的绩效管理到目前为止,还不是很有活力,从“让奉献者不吃亏”上来对标,我觉得还是有很大差距。 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短板。 但如何构架有效的评价体系,往往需要较大的管理投入与管理成本。 事业部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匮乏,将整个评价过程下放到各个实体部门,由部门兼顾执行,评价指标基本以定性考评为主,评价者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很难达到书中所述的“正义”。
说到如何达到“正义”,在《华为没有秘密》中也有一段值得思考与借鉴的正义践行之路:“任何机制都靠制度支撑。 制度评价人时需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定性评价。 第二,定量评价。 第三,定期评价。 另外,在分配制度上,由给人发薪酬转为给事发薪酬。 给人发薪酬必然导致“大锅饭”,你给什么人发工资就意味着你激励什么,工龄、学历、职务是不可能得到激励的,所以我们应该让员工汇报绩效,激励绩效,并对其进行科学评价。 有了这个客户依据,我们的薪酬制度就完美了,就能换回企业的正义。 ”
事业部如何践行“正义”,应首先从打破“大锅饭”,量化绩效考评指标上下功夫,通过管理投入,转化思维,向由给“人”发薪酬向给“事”发薪酬上逐步转化。 如对于工程人员,有项目里程碑点达成率、受客户表扬次数、投诉次数、周工作计划按时完成率等量化指标,由事业部管理人员、部门管理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及时对基础信息进行录入,同时,配套量化考评量化录入支撑平台,绩效考评指标阶段性评价时,根据各级管理人员日常录入的基础数据,自动统计汇总,全面减少定性评价的随意性与主观性,全面向“正义”迈进。
另外,对于华为这样的公司,既然书本上总结了这些内容,作为优秀IT企业的典型,他们是如何构建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在管理投入上是如何配套的,我想这块是书中没有细化说明的“秘密”,是否可以通过企业拜访与学习交互,挖掘一下他们的“秘密”,并有效借鉴呢?
《华为没有秘密》一书篇幅很长,可学习的内容很多。 通过本书的阅读,一方面使我们认识到华为在技术与管理上都很到位,另一方面也认识到我们公司面临的困境实际也都是华为成功之前遇到的。 企业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抱怨与懒惰只会使企业止步不前。
《华为没有秘密》的读后感5
华为算是中国最厉害的IT企业之一(相比BAT,个人还是更欣赏华为,因为之前参加过一次展会了解到,华为对一些开源社区的贡献远远超过国内其它企业),入职华为一直是很多求职者的梦想,当年刚毕业的时候只要一听说有谁去了华为那绝对是被认为是个人实力很强的象征。 对于华为虽然有过好多次接触,也有过一些项目上的合作交流,但还是了解的不够深入,通过阅读《华为没有秘密》这本书,对华为的成长过程、企业文化等有了更多的了解,自己也算有些收获,简单的分享几点。
企业的本质是什么,其本质是追求组织利益的特定组织,获取更多的利润是其根本目标。 但怎么能够持续盈利?在资源有约束和非垄断竞争条件下,要实现持续盈利这个目标,必须拥有内部能力,才能持续的获取来自外部的利益,而其能获得利益的水平,是由其未来所拥有的自身能力决定的。 现在大部分的管理者都很喜欢定目标、提远景,从企业发展和管理角度来看这是很有必要的,但在这之前我认为更有必要理清自己具备什么能力,这个可以包括当前的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要让公司内部具备持续盈利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需要战略和投入,更需要专注和行动。 还有就是要在短期利益和内部能力提升方面取得平衡,如果过度的为了适应短期市场的需求,或许你永远能都只能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正如书中所说,当企业缺失自身能力时,必然会走向投机和机会主义,这种风险极大的行为有可能暂时能获得回报,但暂时的获利行为不应该成为企业的终极目标,感觉我们现在就走在这条路上。
在本书第三部分,作者用了大篇幅内容讲了华为的《基本法》,介绍了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薪资体系及价值体系,里面提出了全力创造价值、科学地评价价值和合理地分配价值的理念。 全力创造价值这个毋庸置疑,是公司所有员工都应该努力去做的,我这重点想说的是价值评价。 先说说价值评价,其最重要的当然是价值的量化,例如某个人或某个绩效团队一年平均完成合同额多少,为公司获得了多少利润,这个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核算的,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各价值创造要素的价值贡献度很难评估或没有去评估,即管理者可能根本不清楚员工创造价值的过程。 如果缺少这个过程的评价,单单从结果来考量很多时候是不合理和不公平的,对于一些传统的面向客户关系型的公司这点尤为明显。 如果没有好的价值评价体系,随之而来的价值分配就会缺少分配的依据,要不走向平均主义,要不就走向个人映像主义,无论哪种模式对员工的积极性和企业的长远发展都将是致命的。
还有个是书中提到的人力资源管理,我这不是想去说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而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国内大部分的企业来在人力资源管理里面投入是相当少的,有部分原因是因为离职和招聘成本不高,还有就是多数决策者对于管理的轻视,因为人力资源管理是长期投资,甚至大部分管理都是属于长期投资,怎么转变这个思维是很多企业需要去改进的。
华为是一家伟大的企业,能如此成功必然有很多其它企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最好企业的管理模式或做法却不一定是适合任何公司的,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 在现在这个浮躁和功利的社会里,到处充斥着华为、腾讯、阿里等名企的成功哲学,其创立者大都已经被搬上神坛,我这不是想否认其创业者的伟大,只是希望大家不要盲目,不管是考虑当下还是未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东西才是最好的。
华为再招201万元年薪“天才少年”,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有的是一毕业就失业、有的是一毕业就封神,出来找工作,在乎的永远都是工资高不高?待遇怎么样?其实现在很多地方都是看学历的,有本事就拿,没本事就看着,所以大家还是要多学习,在大学里面,一定要多学一点东西,把自己的专业学好,能考的证书都考到手,对自己以后肯定是有帮助的。 华为再招201万元年薪“天才少年”,而且这一招就是六个人,任正非说养得起,他的这一举动为华为增添了人才,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不错,华为已经有了自己的鸿蒙系统,涉及的范围还是挺广,毕竟是国产品牌。
高科技需要高技术人材,才能创新发展引领世界潮流。 有能力施展的地方,有体现自身价值的地方,再不用跑国外找地方了。 华为,留住了人才,更为中国留住了人才,这些人才以后一定能让祖国的科技水平往前迈一大步。
华为有格局,能留得住人,走的会很远!那有什么天才,只不过是比别人更努力,付出更多。 希望这些人能用真正的热血挥洒汗水,让我们能看到成功之后的丰硕果实。
只有这样才能留住更多的人才,现在年轻人材更多的是需要先满足物质再追求精神层面。
天才少年除了出国,在国内企业中华为吸引力肯定是前几名,一两年看不出来,10年一个跨度华为要甩开其他企业一大截。 华为对于理科高材生来说镀金能力太强了,简历里有在华为任过职,一般公司都会给你机会。
国家确实需要这样的企业,培养自己的高科技人才,要不然像清北人才都流失了。
正因为有华为带了一个好头,这样才能激励更多人读书,读好书。 中国就应该多一些这样的企业,有吸引力,人才自然就不会流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