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特色产业绘就发展新画卷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马睿丽 李玺 许思骞):位于中国西北边陲的宁夏,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特色产业发展更是充满活力。

小红果闪耀国际舞台

枸杞鲜果

枸杞精深加工产品

枸杞是宁夏农民的致富果,枸杞产业也是宁夏的富民产业。据介绍,截至2023年底,宁夏枸杞保有面积32.5万亩,干果产量6万吨,精深加工产品10大类120余种,全产业链综合产值290亿元,年出口枸杞6000吨、出口额5000万美元,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香飘世界

宁夏贺兰山东麓位于北纬38度附近,与世界上许多著名的葡萄酒产区纬度相近,处于酿酒葡萄种植“黄金地带”。2013年这里被编入《世界葡萄酒地图》,成为世界葡萄酒产区新板块。截至2023年,贺兰山东麓全区酿酒葡萄基地开发面积60.2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近40%,是中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现有酒企261家(其中已建成酒庄130家),生产葡萄酒1.4亿瓶,居全国酒庄酒产量第一位。2023年,贺兰山东麓产区品牌位列中国第一、世界第四,先后有60多家酒庄的葡萄酒在品醇客、布鲁塞尔、柏林等国际大赛中获得1700多项大奖,产区葡萄酒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宁夏对话世界、世界认识宁夏的“紫色名片”。当地旅游业因此也得到带动发展,产区酒庄年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综合产值401.6亿元。

葡萄种植园

游客采摘葡萄

科技赋能传统奶业再发展

宁夏是业界公认的“黄金奶源带”,非常适宜高产奶牛养殖和优质牧草种植,产出的牛奶品质优良,是全球牛奶的最佳产地之一。宁夏同时拥有全球乳业单体最大液体奶工厂,该工厂实现了全系统、全链条、全流程、全自动的“全数智化”。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宁夏全区奶牛存栏92万头、生鲜乳产量430.6万吨,分别占全国的8%和10.3%,奶产业综合产值近千亿元,已成为宁夏的支柱产业。

全数智化工厂


人民日报元旦献词

1. 人民日报元旦献词调整为:“满怀信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伟业。 ”2. 2024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岁月镌刻着光荣与梦想,奋斗绘就着壮美的画卷。 我们刚刚告别了充满挑战的2023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新一年。 3.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的经济恢复发展关键年。 这一年,我们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面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挑战和国内复杂矛盾,我们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复苏,推进机构改革,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积极拓展对外开放,推进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 我们坚定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牢牢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 4. 2023年,我们取得了显著成就。 神舟十六号和十七号飞船成功飞行,中国-中亚峰会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成都大运会和杭州亚运会精彩呈现。 全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步,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安全发展基础更加牢固,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新进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5. 过去一年的实践再次证明,“两个确立”对于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 6. 新时代的历程充满艰辛与挑战,但我们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这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证、物质基础和主动的精神力量,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7. 从消除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贫困,实现小康社会的千年梦想,到推进改革攻坚战,实现许多领域的历史性变革,再到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我们让天空更加蔚蓝,山脉更加翠绿,水体更加清澈。 新时代的成就鼓舞人心,激发我们继续前进。 8. 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是正确可行的,是实现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申论结尾金句

生态类

1.生态兴则文明兴。 让我们持续深入学思践悟,自觉做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不断开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2.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 持续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我们必将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3.新征程上,战鼓催征。 让我们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为政治理类

2.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才能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产业政策多点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丝毫不亚于脱贫攻坚。

如何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

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就要夯实产业之基,助力乡村振兴。

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带动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乡村汇集。 实现产业振兴,要发挥政府职能,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引导扶植乡村特色产业健康发展;要着力搭建产销对接体系,严格农产品质量监管,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工程;要继续对脱贫地区实施产业帮扶,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要将特色产业发展与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休闲旅游、乡村治理有机结合,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要完善强化农业支持政策,工作不留空,政策不留白。

只有用政策助力乡村发展,才能加快改变乡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的步伐,才能全面实现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和农民发展。 完善强化农业支持政策,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要落实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继续精准施策;要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政策,多渠道促进就业,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要强化指导,让好政策“落地生根”,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乡村是中国的根脉,是国家大厦的基础。 我们只要向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奋勇前行,齐心协力抓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就一定能够实现。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12962.html
黄天雄老师易经培训 五行喜用神指引个人成长
熊黛林陪郭可颂庆祝生日 夫妻低调打扮也难掩富贵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