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确定性中获得胜算

读书介绍:

最优策略关注的并不是“如何赢得最多”,而是“如何输得最少”。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庄家和赌徒会逐渐掌握那些最知名的策略,结果就是很难从中赚到钱了。

人们倾向于用“经验加权吸引”来学会策略,也就是更偏好那些过去成功过的行为。而最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研究被其他人忽略的人。

所以,有的人经常选择“反人类”的策略,而不是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更好的策略。

本刊特约 姚斌/文

亚当·库哈尔斯基的《胜算》是一本讲述如何利用系统的概率分析、数学模型和科学取胜的故事。正如库哈尔斯基所说的,这是“胜算背后的科学”。在历史长河中,“下注”这件事彻底改变了人类对运气的理解。

有关完美投注系统的想法很诱人。那些通过下注赚大钱的故事挑战了赌场和庄家不可战胜的认知,但这些故事暗示概率博弈中存在漏洞。如果我们足够聪明就能发现并利用这些漏洞,那么随机性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运气似乎也可以用公式来控制。

诞生惊人思想的流水线

库哈尔斯基将“胜算”视为科学。有趣的是,研究“胜算”的人并非都是赌徒,而是那些成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们。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数学家杰罗拉莫·卡尔达诺就研究出一个公式。这个公式被称为“卡尔达诺公式”,是一个三次方程的求解公式。卡尔达诺本身也喜欢赌博,他以此来测量随机事件的发生概率。在卡尔达诺的时代,现在所知的概率论尚未被提出,那时没有关于偶然事件的定律,也没有关于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规律。如果谁掷骰子掷出了两个6,那纯属运气好。对很多博弈游戏来说,玩家并不知道什么叫“公平”的赌法。

卡尔达诺是发现赌博游戏可以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的其中一个人。他发现,要在靠运气取胜的世界找到正确的方向,就必须找到它的边界所在。所以他会查看所有可能结果,然后关注那些他感兴趣的结果。

接下来几十年,其他研究者也逐渐揭开了概率的奥秘。伽利略·伽利雷研究了某些点数的组合比其他组合出现更多的原因;约翰内斯·开普勒在研究行星运动之余,写了一篇关于骰子和投注理论的简短文章。

1654年,法国作家安托万·贡博提出了一个博弈难题,概率科学得以蓬勃发展。他的难题是:是一个骰子掷4次出一个6容易,还是两颗骰子掷24次出两个6容易?他认为两者出现的概率是相同的,但没有办法证明。于是,他向数学家布莱兹·帕斯卡求教。

为解决这个问题,帕斯卡找到了大数学家皮埃尔·德·费马。他们在卡尔达诺关于随机性的成果基础上,共同确立了概率论的基本定律。他们定义了博弈的期望值,用以衡量重复赌博的平均收益率。他们的研究证明贡博的想法是错误的,一个骰子掷4次出一个6,比两颗骰子掷24次出两个6容易。多亏了贡博的问题,数学领域才出现了一套全新的思想。

到了18世纪时,瑞士数学家丹尼尔·伯努利在解决投注问题时,使用的方法是从“期望效用”而非预期收益着手。他认为,人们拥有多少钱,可以决定相同数额的钱的价值的高低。比如,一枚硬币在穷人眼中就比富人眼中更值钱。这一见解极其高明,从此以后,效用的概念奠定了整个保险业的基础。

进入现代社会,投注问题持续影响科学的思想,它涉及从博弈论与统计学到混沌理论与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毕竟,投注是进入运气世界的窗口,它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平衡风险与收益,以及人们为什么对事物的估值因情景而异。它帮助我们弄清楚如何做决策,以及如何控制运气的影响。投注行为涵盖了数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物理学,因此吸引了对随机事件或看似随机事件感兴趣的研究者。很多时候,科学与投注的概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那些最初由研究者的学术兴趣而产生的投注方法,促成了人们在实践中击败庄家的尝试。

20世纪40年代后期,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来到拉斯维加斯。他尝试了很多投注方法,以确定自己大概能赢多少或者可能会输多少。但他很快就输了。他认识一个叫尼克·丹多洛斯的职业赌徒,这个人总是能赢钱。丹多洛斯告诉费曼说,他只在赔率对他有利时下注。他不是在牌桌上赌,而是在跟牌桌旁的其他人赌,那些迷信幸运数字的、心存偏见的人。那些显而易见的策略只会让他输钱,他找到了一种让赔率有利于他的方法。

算出数字从来不是最难的,真正的技巧在于把它转化为有效的策略。一直以来,投注不断催生新的科学领域,启发人们对运气和决策产生新的见解,并进而对科技、金融等多个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简单到复杂,从大胆到荒谬,投注是一个诞生惊人思想的流水线。查理·芒格就把投资当做投注。全世界的投注者都在挑战可预测性的极限,努力跨越秩序与混沌的边界。通过剖析成功的投注策略,我们发现投注为何会影响人们对运气的理解,以及运气如何为我们所用。

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

物理学家亨利·庞加莱对轮盘赌十分兴趣。他提出,我们可以根据水平的无知来分类问题。如果我们知道一个物体的准确初始状态,比如位置和速度以及它遵循的物理定律,那么要解决的就是教科书介绍的那类物理问题。庞加莱将其称为“一级无知”:掌握所有需要的信息,只需进行简单的计算。“二级无知”指的是,我们知道物理定律,但不知道事物的准确初始状态,或者无法准确的测量其初始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要么改进测量方法,要么就只能将对事物状态的预测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三级无知”则是最广泛的无知:我们既不知道事物的初始状态,也不知道它们所遵循的物理定律。当定律过于复杂、无法彻底解开时,人们就会陷入三级无知。

轮盘赌也是一样,小球的轨迹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只通过观察旋转的轮盘,是很难把握这些因素的。根据庞加莱的建议,我们不需要知道是什么原因让小球停在了最终位置,我们只需要观察很多次旋转,再来分析最终的结果即可。这正是1947年人工智能科学家阿尔伯特·希布斯和病理学家罗伊·沃尔福德所做的事。赌场的优势取决于轮盘产生每个数字的机会是均等的,但同其他任何机器一样,轮盘赌赌桌可能有缺陷或因长时间使用而磨损。他们找的就是这种产生数字不再均匀分布的桌子。

庞加莱认为,小球初始状态的差异可能会导致最终结果的差异大到我们无法忽视的程度,但正是由于初始状态差异又小到无法引起我们的注意,于是我们认为结果只是偶然出现。这个问题被称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意味着我们收集了一个过程的详细测量结果,无论是轮盘赌的旋转还是热带风暴,我们未注意到微小事件都可能会产生无法忽视的重大结果。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在一次演讲中问道:“巴西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是否会在德克萨斯州掀起一场龙卷风?”孰料在此70年前,庞加莱就已经为世人勾勒出了“蝴蝶效应”的概貌。

洛伦兹的研究最终发展成了主要用于预测的“混沌理论”。他的初衷是希望做出更好的天气预测,并找到一种方法来预测未来更长时间内的天气情况。而庞加莱对相反的问题感兴趣:一个过程要花多长时间才会变得随机?轮盘赌小球的路径真的会变得随机吗?

轮盘赌给了庞加莱启发,但他在对更大规模的轨迹进行研究时才真正取得了突破。庞加莱向人们展示了“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也发生在小行星轨道上。他认为,在足够多次之后,小球的最终位置将是完全随机的。他还指出,坚持对某些选择进行投注会比其他选择更早表现出随机性。

成功的轮盘赌策略建立在赌场确信轮盘的旋转结果无法预测的基础上,其策略演化反映了概率科学在20世纪的发展。早期击败轮盘赌的努力在于逃离庞加莱所说的三级无知,即逃离对物理过程一无所知的状态。卡尔·皮尔逊的研究则是纯粹的统计研究学,意在发现数据的模式。后来人们在赌局中牟利的尝试,则采用了不同的路径。这些策略尝试克服庞加莱所说的二级无知:赌局结果对轮盘和小球的初始条件敏感依赖。

对庞加莱而言,轮盘赌只是一个用来展示他的思想的途径:简单的物理过程可以逐渐陷入随机状态。这一思想成为混沌理论的重要部分,并在20世纪70年代促成了一个全新的学术领域的诞生。

关注如何输得最少

在这些全新的学术领域里,涌现了冯·诺依曼的“博弈论”、约翰·纳什的“纳什均衡”、罗纳德·费歇尔的“极值理论”、爱德华·索普的“21点致胜策略”、约翰·凯利的“凯利公式”,等等。

但是,投注与其他投资类别似乎差异较大。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很多资产价格骤降。投资者总是试图建立一个能抵御这种冲击的资产组合,例如,他们会持有不同行业的多家公司的股票。但当市场出现问题时,这种多样性还是不足以抵抗风险。根据美国华威大学的复杂系统研究者托比亚斯·普莱斯的说法,当金融市场遇到艰难时期时,股票也会有类似的表现。普莱斯分析了1939年至2010年道琼斯指数中的股票价格,发现当市场承压时,股票价格也随之下降。如此,本该保护一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分散效应,在市场亏损时也不复存在了。

这个问题并不只限于股票。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前夕,越来越多投资者开始交易“债务抵押债券”。这些金融产品把像房贷这样的未偿贷款打包到一起,让投资者可以通过承担部分借款者的风险来赚钱。尽管其中某个人发生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很大,但投资者认为所有人同时违约纯属天方夜谭。但事实证明,这种假设是错误的。金融危机出现后,一套房子失去价值后,其他的房子也会如此。

最优策略关注的并不是“如何赢得最多”,而是“如何输得最少”。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庄家和赌徒会逐渐掌握那些最知名的策略,结果就是很难从中赚到钱了。人们倾向于用“经验加权吸引”来学会策略,也就是更偏好那些过去成功过的行为。而最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研究被其他人忽略的人。所以,有的人经常选择“反人类”的策略,而不是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更好的策略。

研究发现,随着玩家的数量增加,无序的决策会变得越发普遍。当游戏很复杂时,玩家的选择变得几乎无法预测。数学家伯努瓦·曼德布罗特于20世纪60年代初观察金融市场时,注意到股市的动荡期往往会扎堆出现。他写道,大变化总是跟着大变化出现,而小变化总是跟着小变化出现。“波动扎堆”的出现引起了经济学家的兴趣。

爱德华·索普正是发现扑克游戏21点中的巨大漏洞,才写出那本畅销书《击败庄家》的。但胜利取决于运气还是技巧的争论还是蔓延到其他游戏,这一争论甚至决定了曾经利润丰厚的美国扑克产业的命运。2011年,美国权威机构关闭了几个大型扑克网站,使得席卷全美的“扑克热”宣告终结。

经济学家兰德尔·希布相信扑克是一种技巧游戏。他指出,排名前列的玩家除了少数几天表现不佳外,其余时间一直稳定获胜,而技术较差的玩家一年下来输得很惨。有人能以打牌为生这一事实无疑就是这个游戏需要技巧的证明。优秀的扑克玩家能赢得部分原因是,他们能够控制局面。

而另一位经济学家戴维·德罗萨并不认同,他以计算机模拟了如果1000个人抛硬币10000次会发生什么。模拟结果与希布呈现的结果非常相似:一小部分人持续获胜,余下的人则输得很惨。这并不能说明抛硬币涉及技巧,只能说明如果我们观察的样本足够大,罕见事件就有可能发生,就像“无限猴子”一样。因此,核心的问题是,我们要等多久,技巧的影响才会超过运气的影响。

“无限猴子”的说法来自数学家埃米尔·博雷尔。博雷尔曾举了一个经典的例子:猴子随意敲击打字机的键盘,碰巧创作出了莎士比亚全集。他写道:“尽管这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无法得到合理的论证,但由于其发生的概率极小,以至于任何理智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认为它是不可能发生的。”

用学术知识和新技术武装

尽管轮盘赌一直被视为随机性的典范,但它先被统计学再被物理学所颠覆。其他游戏也都输给了科学。扑克玩家利用博弈论,投注团队则将体育博彩变成了投资。根据在洛斯阿拉莫斯研究氢弹的斯坦尼斯瓦夫·乌拉姆的说法,在这样的游戏中技巧的存在并不总是很明显。他说:“有一种东西叫习惯性运气,人们认为玩牌手气特别好的人可能在这些游戏上有某些隐藏的天分,其中就包括技巧。”乌拉姆相信在科学研究中也是如此。有些科学家碰上好运的次数多得让人很难不怀疑其中包含天分的因素。

完全移除运气是不可能的,但经验显示它经常可以一定程度的被技巧取代。因此,随机的过程经常并非随机。在国际象棋中,不存在固有的随机性。如果两个玩家每次下相同的棋步,那么结果永远都是一样的,但运气还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因为最优策略是未知的,所以一系列随机棋步仍有可能击败最好的玩家。

然而,在进行决策时,我们看待运气的眼光有时是片面的。如果选择结果不错,我们就将其归功于技巧;而如果失败了,那就是运气不好。我们对技巧的看法也会被外部信息来源所歪曲。媒体爱写那些抓住风口成为富豪的创业者或是突然变得家喻户晓的名人的故事。我们也总会听到新人作家写出畅销书或品牌一夜成名的故事。

统计学家马克·鲁尔斯顿和戴维·汉德指出,受欢迎程度的随机性也会影响投资基金的排名。“假设基金经理在没有使用任何技术的情况下随便选择了一组基金,其中有些靠运气产生了丰厚的回报,那么这些基金就会吸引投资者,而表现糟糕的基金则会关闭,它们的结果也就从大众的视野中消失了。看看那些幸存基金的结果,你会认为它们大体上是包含一些技巧成分的。”

运气与技巧以及投注与投资之间的那条分界线,很少像我们想像的那么清晰。如果我们想在某个情景下区分运气与技巧,首先必须找到一个衡量它们的方法。但有时结果对微小变化非常敏感,看上去不经意的决定完全改变了结果。单个事件也可以产生戏剧性效果,尤其是在足球和冰球这类进球很少的活动中。在这类运动中,这类事件可能是一个决胜的大胆传球,也可能是一个击中门柱的冰球击球。

爱德华·索普在他的《击败庄家》的最后一页做出了预测:接下来10年我们会见到全新的一批试图驯服运气的方法。“大多数可能是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它们的出现是令人激动的。”之后,投注的科学确实进化了。它开创了全新的研究领域,范围已经远超拉斯维加斯的真实赌桌和塑料筹码。

我们已经看到轮盘赌如何帮助亨利·庞加莱完善混沌理论的早期思想,并帮助卡尔·皮尔逊测试了他的新型统计技术。我们还看到了斯坦尼斯瓦夫·乌拉姆的纸牌游戏促成了蒙特卡罗法的提出,该方法现在应用在了从3D计算机图形到疾病爆发分析的各种事情上。我们还看到了博弈论如何从冯·诺依曼对扑克的分析中浮现出来。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几乎所有游戏都可以被击败,但利润很少来自幸运数字或万无一失的系统。成功投注需要耐心和才智。它们需要选择无视教条、遵循自己好奇心的创造者。

特别是概率论,它是人类创造的最有价值的分析工具之一,它给了我们判断事件可能性和评估信息可靠性的能力,也因此成为从DNA测序到粒子物理的现代科学研究的核心组成部分。一门从对运气游戏的思考中起步的科学最后成为人类知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实在令人惊叹。在这个领域中,迷信的思想已经式微,被严谨和研究所取代。正如通过21点和赌马致富的比尔·本特所说的,并不是拥有街头智慧的拉斯维加斯赌徒想出了一个系统。成功之所以到来,是因为用学术知识和新技术武装的外来者走了进来,照亮了这片曾经幽暗的领域。

(作者为资深专业投资人士)

本文刊于08月03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


明天雄鹿VS快船,谁的胜算高?

1. 雄鹿队在最近的比赛中遭遇了两连败,但球队的基本实力并未因此有本质下降。 他们的主力球员状态虽有波动,但整体阵容整齐,仅仅是暂时未能找到最佳状态。 尼克斯一役,马布里因特殊事件离场,导致球队士气受到影响,否则雄鹿很可能以较大的优势取胜。 2. 快船队这边,球队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伤病满营。 虽然盖伊偶尔能有不俗的表现,但他尚未证明自己有能力带领球队走向胜利。 3. 对位分析显示,快船的中锋卡曼可能在对抗姚明时取得双二十的数据,但在与博古特的对位中,他在身高、力量和弹跳上都不占优势。 博古特本赛季的表现稳健,篮板球能力突出,至少在这一点上要优于卡曼。 4. 大前锋位置上,雄鹿队实力强劲。 易建联在防守端表现出色,移动迅速,是雄鹿防守端的一大亮点。 替补的字母哥虽然防守端稍显不足,但攻击力不俗,预计在经历一段低潮后,他将有所反弹。 5. 小前锋位置上,扣篮王和西蒙斯对位马盖蒂,马盖蒂在经验上稍占优势。 但别忘了梅森也是一名实力派球员,他有潜力在此位置上爆发。 6. 控卫位置上,威廉姆斯虽然有时过于自信,但他关键时刻能投中关键球,这是他的最大优点。 快船方面,卡塞尔是否能挺身而出,还需观察。 7. 雄鹿队的替补席今年的表现出色,是一大亮点。 加德祖里奇、字母哥、西蒙斯等球员组成的替补阵容足以与对方主力阵容抗衡,这对雄鹿的战绩贡献巨大。 综上所述,尽管存在不确定因素,如快船队主力球员的伤病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爆发性表现,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雄鹿队在比赛中胜出的可能性较大。 然而,NBA的比赛结果总是充满变数,快船队若实现主力球员的全面复出,以及角色球员的出色发挥,比赛结果仍具不确定性。

【思维篇】如何在不确定的时代做确定的事情?

之前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上说过一句话: 在不确定的时代做确定的事情。 当时我还不太理解,现在在投资中渐渐理解了这句话。 人们对于不确定的、含糊的、前途未卜的情境,都会感到面对的是一种威胁,从而总是试图去了解一切,把握一切。 就像做投资前的尽职调查,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去了解企业的方方面面,甚至通过和企业喝茶聊天,打麻将,试图穷尽企业的一切内部信息,仿佛这样才能把握胜算的几率。 学过财商的人都知道,市场是不可能完全透明的,就算你是多么的勤奋和努力,你也不可能掌对手100%的信息。 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人的决策模式,面对动荡复杂,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将越来越力不从心。 人生中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难以避免,那么对于模糊的、不确定的情景,我们能怎么办呢?如何在不确定的时代做确定的事情呢?应对不确定性有这样五个层次:忽略不确定性,以不变应万变;降低不确定性,以实力换时间;感知不确定性,培养洞察力;适应不确定性,增加灵活性;寻找不对称性,消除不确定性。 第一层级就是忽略风险,不熟不做。 在投资市场应避免做投资决策,做决策越多,亏钱的概率越大。 法国管理学家D·L·福克兰针对企业管理提出:没有必要作出决定时,就有必要不作决定。 当不知如何行动时,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任何行动。 《股票作手回忆录》中,杰西·利维摩尔也说过:你不需要频繁地交易。 对于自己不熟悉的投资产品,千万不要听信别人的建议,盲目跳坑。 第二层级就是先学习再投资。 很多人觉得投资很简单,一拍大脑就去做,这样做风险非常大。 学习财商就是先做好保险,配备足够的安全措施之后,再去投资。 我们学习财商就是不断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这也是将风险最小化的第一步和最好的一步。 第三层级就是感知风险,洞察风险。 每天早上我们财商学员听财经新闻,就是要了解世界的变化以及政策的变化,宏观经济的变化,以及企业的变化,感知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培养自己的洞察力。 第四层级就是适应风险。 当我们在一个足够安全的状态下去投资的时候,普遍有一种安全感,倾向于放松的态度和鼓励冒险的倾向。 这也就是我们财商智慧的具体体现,例如,首先解决本金退出的问题,很短时间把本金收回,让收益去拥抱风险,获得超额收益。 投资从低风险工具入手,例如基金,可转债,逐渐向高风险工具深入,例如股票,房地产,股权。 在学习逐步深入的过程中,让学员逐步适应风险,接纳风险。 第五层级就是识别风险,消除风险。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风险是不可能完全消灭的,但能够让它最小化。 专业的投资者懂得使用各种对冲工具,把风险最小化。 也懂得使用保险和法律工具保护自己的资产,例如房子产权,无形资产等等。 学习财商就是懂得如何识别风险,应对风险,化解风险。 那什么是确定的事情呢? 当你深入学习财商之后,当你熟练掌握每一个投资工具的时候,获得收益就是一个大概率的事情。 我们要做的就是一个获得大概率的事情。 杰西·利维摩尔说过: 没有人能够战胜整个市场,要学会敬畏市场,尽可能在市场中获得合理的长期收益。 通过财商学习,我们的学员都可以准确地把握行业趋势,根据国家政策指导,踏准节奏,即使在结构性行情,板块轮动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好的收益。 传播财商,传递幸福。 带给别人的是福音,自己收获的是福气。 我可以做到,相信你也可以做到。

16 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上一讲,我们探讨了侥幸这个人生难题,这看起来还是应对不一定发生的事。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一定发生的事呢?这一讲我就跟你聊一聊人生的第五个难题,我们该如何理解宿命。 不知道你有没有结婚,让我们先来做一道和婚礼有关,好玩儿的题目。 假设你现在正筹备自己的婚礼,经过精心挑选,现在有两个场地供你选择:一个是豪华酒店,设施齐全,经验丰富,场面气派,就是有点儿传统,没啥特色;一个是公园的湖畔,专门举办西式的户外婚礼,百花齐放,绿草如茵,波光粼粼,还有无人机在上空拍摄,现场特别打动人。 这时候你的亲友团分成两派:一派赞成在酒店办婚礼,既稳妥又大方;另外一派赞成在公园办户外婚礼,浪漫有新意。 其实你的心底里是偏向于举办一个草坪婚礼,因为你身边从来没人办过这么有创意的婚礼,你很想试一下。 想想那个画面,你就激动不已。 但是,有一个不确定因素:假如那天要是下雨,草坪婚礼可就泡汤了。 这个问题真让人左右为难,你该如何选择呢?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概率思维了。 首先,我们来给两种婚礼场地打分:酒店婚礼打80分,户外婚礼打100分。 其次,我们来评估下雨的概率。 根据经验,这个季节下雨的概率大约是25%。 酒店不会受影响,下不下雨期望值都是80分。 户外婚礼遇到下雨,那就要打0分了。 接下来,我们采用简单的效用函数计算如下:75%的可能性不下雨,对应的效用值是:100*75%=75;25%的可能性会下雨,对应的概率效用值是:0*25%=0;二者加起来,就是户外婚礼的综合打分:75分。 最后,尽管户外婚礼非常有吸引力,但是根据计算,酒店婚礼的期望值是80分,高于户外婚礼的75分。 所以,你还是应该选择在酒店举办婚礼。 这就是概率思维。 你可能会说,这也太简单了吧,小学一年级的孩子都会算。 没错,概率就是这么神奇的东西,基本常识非常容易计算,但是要想明白却很难。 巴菲特赚钱的公式也就是这么简单的概率计算,他说:“用亏损的概率乘以可能亏损的金额,再用盈利的概率乘以可能盈利的金额,最后用盈利的结果减去亏损的,这就是我们一直试图做的办法。 ”这种算法并不完美,但事情就这么简单。 就像高尔夫顶尖高手和业余选手的差别,做的都是那么几个“简单动作”,但执行出来效果差别就太大了。 会不会用概率思维,就是高手的思维方式,和普通人的区别。 但就像我说的,概率思维解释起来并不难,但真正要想明白却不容易。 我见过不少聪明的朋友,也想不明白概率这回事。 他会觉得一件事儿如果发生在我身上,那就是100%;如果没发生那就是0。 弄个百分之几十的概率,有啥用呢?用概率思维的目的,就是要量化那些不确定的命题。 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吧: 人生算法题 有两个罐子,分别装有红球和黑球,假如摸到红球,你可以中10万大奖。 你看,按照那些认为概率没用的朋友的观点,结果要么是摸到红球,要么是摸到黑球,选哪个罐子可能差别并不大。 但是,现在我们拆开罐子来看一看,a罐子装了1个红球,9个黑球;b罐子装了5个红球,5个黑球。 你又会选择哪一个?我想所有人都会选择b罐子吧,因为a罐子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十分之一,b罐子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十分之五。 这个题目很简单,但我用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概率思维是用来衡量“机会”的。 学会用概率思维,能提升你对机会把握的正确度。 研究者也证明了,以概率计算为基础的分析框架,远远胜过人的直觉。 甚至是专家在他的专业领域的直觉,也比不上一个简单的概率计算公式。 比如,有位斯坦福大学的教授,设计出一个评测红酒质量的公式。 这个公式的参数包括葡萄生长期的平均温度,冬季的降雨量等等。 最后公式算出来的结果,比世界上那些最著名的专家们的预测都还要准。 如果你掌握了概率思维,就能提升自己应对不确定性问题的判断力,调整你的个人认知系统,形成强大的人生算法。 让我们来看一个用概率来改变自身命运的精彩故事。 2006年,谷歌创始人布林测出自己有LRRK2基因突变,啥意思呢?这意味着他患帕金森症的可能性高达50%。 面对这个坏消息,布林的做法简直可以列入概率思维教材,作为经典案例。 他是这么做的:对外公开此事。 捐助超过5000万美金用于帕金森研究。 利用大数据探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信息和方法。 有研究证明提高心率能降低得病风险,所以他就参加跳水运动。 因为跳水短暂而激烈,可以马上提高心跳速率。 还有研究证明,喝咖啡,喝绿茶会降低得病概率,他就开始坚持喝...... 布林他自己是这样算账的:饮食和运动,使患病概率降低一半,这样他的患病概率就从50%降到25%了;推动神经科学发展,可以把风险再降低一半,这样就只有13%了;针对帕金森症的研究增多,进而会把风险降低到10%以内。 布林这么又花钱又费力地折腾,能确保自己彻底不得帕金森症吗?会不会他什么也不做,其实也不会得?用概率思维并不能完全防止布林患病,但他可以把这件事从大概率事件,变为小概率事件,把可能性尽可能降到最低。 不管结果如何,布林的思考和行动,都体现出了在我们当今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一个高手所应该具备的概率思维。 那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该怎么把概率思维应用到自己的人生当中呢?除了用概率来理解具体事件之外,其实还有一个人生概率。 我们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方式,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概率。 打个比方吧,你自己就像一个骰子,扔出数字1,你就中奖。 根据概率,你的中奖机会是六分之一。 你拼命扔自己的骰子有用吗?你天天琢磨扔骰子的手势有用吗?其实并没有用,六面骰子的先天结构,和随机的游戏规则,就决定了你的中奖率。 要改变中奖率, 你没有办法改变游戏规则,就只能改变自身的结构。 比如说,假如你变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状的骰子,就只有四个面,所以你扔出数字1的中奖概率,就提高到了1/4。 你如果把自己变成了硬币,其中一面是数字1,那么你获胜的概率就变成了二分之一。 说起改变自己的人生概率,我想和你分享一个特别触动我的传奇故事。 这是关于高尔夫球手“老虎伍兹”改变自己挥杆姿势的故事。 一个顶尖球手,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挥杆姿势,有些人一辈子都不会变。 但是伍兹不这么想,在他赢得多次大满贯冠军之后,仍然主动改变挥杆姿势。 作出这个选择可谓相当艰难,为什么?因为球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和原来的旧习惯抗衡,还要冒着成绩下滑的风险。 在人们质疑他的改变时,他说自己是:“先退后进,然后大踏步前进。 ” 你看,这就是改变自身概率的精彩案例。 假如你永远按照老的挥杆姿势,就像持续扔一个结构没有变化的骰子,很难有大的突破。 而老虎伍兹,在已经非常成功的基础上,依然勇敢改变自身概率,调整挥杆姿势,从底层重新构建自己的击球优势。 如果他不作改变,因为伤痛和年龄的限制,伍兹就很难再次回到巅峰。 就像我们刚才说的,从系统层面上,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中奖概率更高的骰子。 这种改变往往是痛苦的,但更是脱胎换骨的。 正因为伍兹面对人生有这样的勇气,所以他在经历了多次手术,遭遇了一系列人生低谷后,还能在43岁神奇般拿下美国大师赛,被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回归”。 改变过人生的算法。 工作后再考大学,在工作之余学了很多实用技能并考了很多证,实现了从车间到写字楼工作的改变,后来又从传统公司到it公司,到投资公司。 再后来从打工者到创业,从出卖时间到购买很多人的时间(规模化),这些都是改变人生的算法的事情。 自己的能力和认知提升了,身边的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方面的机会也更多了。 婚姻方面,也是从最初的邻居(郊区农村)环境,到高校老师+经商(主城区)环境,再到国际大都市环境,也把二女儿也生在了那里。 我希望的改变:就是不断地迭代,把自己本来是六面形状的骰子,改革成了四面的、三面的、甚至是二面的。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13166.html
舒达床垫以智能科技 巴黎见证 为中国国家队筑梦护航
破中超纪录已无悬念 武磊挑战亚洲八大联赛金靴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