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武汉、长沙等旅游热门城市纷纷宣布,除部分重点景区、博物馆外,其他景区取消预约要求。恰逢暑期旅游高峰,取消预约后,游客整体感受如何?还有哪些举措让游客的体验更好?记者进行了探访。
免预约增加旅行灵活性、便利性
暑期来临,来自山东潍坊的游客王海红带着孩子来北京游玩。按照计划,她们一早来到颐和园景区。
记者在景区门口看到,游客无需预约,可以在人工售票窗口购票,也可以扫门口张贴的二维码,线上购票。入园口处,游客有序排队等待工作人员依次验票。“为节省时间,游客可以通过线上售票平台提前购票,不必在售票窗口排队。”颐和园景区工作人员表示。
“取消预约挺好,预约流程繁琐,如果没有预约上,整个旅行计划都要改变。”王海红说,免预约大大增加了旅行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6月20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关于提升暑期旅游景区基本服务质量践行文明旅游的倡议》,为持续提升旅游景区基本服务,除故宫、国博等旅游景区和对外开放单位外,全市旅游景区已全面取消预约要求。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属公园已经全面取消预约要求;自2023年以来,根据科学评估、分类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优化预约机制,北京市90%以上博物馆取消预约参观机制,观众不预约就可到现场购票或直接入馆。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文旅局发布消息,7月1日起,武汉市包括黄鹤楼公园等在内的55家A级旅游景区全面取消入园预约要求。在游客量不超过景区最大承载量的情况下,游客可以随时去这些景区现场购票入园。
一些风景秀丽且免费的景区,因为不需要预约,成了不少武汉市民和游客游玩的必选之地。下午5时,在武汉东湖风景区楚风园西门,家住武昌区的高女士径直穿过闸机,无需出示任何证件,也无需安检,轻松进入东湖风景区。“前些年,景区对游客集中的部分区域和时段实行预约限流管控,我即使离景区很近,但是来得很少。现在取消预约之后,我一有空就会和家人来走走。”高女士说。
不仅仅是高女士,记者在东湖风景区看到,这里有不少来此健步的市民,也有许多骑共享自行车的游客。东湖风景区讲解员苏雪介绍,为提升景区旅游服务,讲解员平时都会不断学习,反复打磨讲解词。在节假日期间,景区还会增设多个志愿服务岗亭,为游客提供咨询、信息和票务服务。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的湖南雷锋纪念馆外,一大早就聚集起不小的“人气”——远道而来慕名参观雷锋事迹的外省市游客、参加场馆“雷小锋”种子工程社会实践活动的当地青少年,慢慢地向游客中心汇集。
跟着游客队伍,在安检口检过行李,场馆的闸机口早早打开,不需要任何手续,就进入了场馆。
“本来就是免费参观,居然还不用预约!”长沙市民吴先生惊叹于如此便利,“过两天,我也要把孩子带过来参加实践活动,帮他解锁别样假期。”
7月3日,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发布公告,明确自7月6日起,全市77家A级旅游景区在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情况下取消实名预约。作为长沙市A级景区之一,湖南雷锋纪念馆也迅速跟进。“现在游客来参观,除了15人以上团队需要免费讲解时得提前预约,其他零散游客和中小团队,只要是场馆开放时间,都是随到随入馆。”湖南雷锋纪念馆宣讲科科长张璐琪说。
取消预约后,部分景区采取延时服务、限制人流等措施
正值暑期旅游旺季,部分景区取消预约后是否会导致客流量剧增,降低游客体验?记者也进行了探访,了解景区采取的应对举措。
近期,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展览广受市民和游客欢迎。
在京旅游期间,王海红也去看了这个展览。“在大运河博物馆的参观须知里明确表示参观免预约,三星堆的展览也免预约。”王海红说,不过,在大运河博物馆观看“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展览让她等了很久。因为参观人数过多,工作人员对进入展厅的观众施行了限流措施。
让王海红欣慰的是,大运河博物馆延时服务至当日晚上8时,不仅看了三星堆的相关展览,还把大运河相关的展览都参观完了。记者调研发现,因暑期较长,出游人群较多,庞杂的游客组成容易引起“扎堆”“聚集”等情形,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少数热门景区、对外开放单位和热门展览采取了一定的限流措施。
上午10时,天气已开始变得炎热起来,走进武汉市黄鹤楼公园东门,售票处的窗口不断有游客咨询购票和景点的情况。只需稍作排队,便能通过现金或线上支付购到实体门票。“我们还在南门和西门设置了购票窗口,游客可以随时购票入园。”黄鹤楼公园管理处副主任卢其星说,除了线下购票,游客也可以通过一些电商平台在线上购票,无需任何预约。
拿着门票,拾级而上,在检票口核销门票后,便正式进入了黄鹤楼公园。此时,公园内已聚集了不少游客。“我们去年接待游客量有大约500万人次,平均每天约1.5万人次。”卢其星说,为了保证园区的安全,公园设置的每天最大游客承载量为5.02万人,当购票入园人数达到最大承载量时,网上便会停止售票,同时,工作人员也会在公园的三个大门设置分流栏杆,通过外围分流、分批放入的办法保证游客能有序地入园。
穿过一条小路,便行至黄鹤楼主楼前,熙熙攘攘的游客不停地进进出出。“黄鹤楼主楼最大承载量是2000人,当主楼参观人数达到这个上限时,工作人员就会启动‘潮汐式’通行方式分流游客。”卢其星指着主楼门口的闸机说,“闸机可以随时记录主楼的人数,方便工作人员精确及时采取应急管理措施。”
部分文旅场馆保留预约机制
仍保留预约制的文旅场馆,也积极推出优化预约服务。
当前,故宫博物院仍然实行预约制。在其订票须知中规定,故宫博物院不售当日票,所有观众(含享受优惠政策的观众及陪护人)须实名预约参观,年票观众须至少提前一日登记参观。同一证件每个参观日仅能预约一张门票。据不完全统计,少数超热门景区和对外开放单位,如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仍需预约方可参观游览。
对于热门景区和对外开放单位,预约制起到了一定的限流作用,防止游客过载影响体验,同时,防止对景区和对外开放单位造成不良影响,比如人流过大可能对文物造成损害等。
2024年暑期来临之际,为进一步做好观众接待服务工作,应对暑期大人流,北京市文物局要求各保留预约机制的博物馆,应提前做好预案,结合自身承载能力,适当增加门票投放量或预约名额,通过提前开放或延迟闭馆等方式延长开放时间,最大限度满足游客参观需求。同时,应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线上公告、增加引导人员等方式,告知公众参观预约的正规渠道。
在取消实名预约方面,长沙文旅也注重“分类施策”。目前,岳麓山·橘子洲旅游区(含岳麓山、橘子洲、岳麓书院、新民学会旧址四个子景区)、宁乡市花明楼景区、湖南博物院、湖南省科学技术馆、湖南省植物园5个景区,仍需要实名预约。
在岳麓山景区入口,记者看到,高峰时段,入口处仍然排起队伍。
尽管如此,面对暑期游览高峰,景区也通过优化服务,尽可能解决供需失衡等问题。
“一方面,对预约系统进行全面升级,通过合理设置放票时间,使预约服务更加精细、透明、便利;同时,优化预约机制,把‘爽约票’及时回填票池,最大限度满足游客需求。另一方面,对硬件设施进行提升,增加人脸识别功能,减少入园刷码时间,提升通行效率;同时,增强引导服务,对特殊群体增设绿色通道,尽可能在景区承载能力范围内,提升游客体验感。”杨淑岚说。
流程编辑:u028
九寨沟迎来灾后首批游客将如何进行安全监测?
关闭了近7个月的九寨沟将于明(8)日迎来灾后首批游客,阿坝州旅发委消息,截至3月6日18时,已有近500名游客预定8日门票。
2017年8月8号21时19分,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 地震发生后,经过近7个月的恢复重建,3月1日,阿坝州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公告,九寨沟景区部分景点将于3月8日恢复开放。
恢复开放前夕,九寨沟景区已经实施了一系列安全保障。 3月2日中午,进入景区探访时,沿途可见很多从山体上滚落下来的石头,路边的挖掘机及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施工。 工作人员梁某介绍,这些石头,都是刚刚从安全隐患点人工处置滚落下来的,景区内近期进行了地毯式搜寻作排危检查。
梁枫介绍,这是景区内第二次实施集中排危,去年10月中旬,九寨沟景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左右的排危工作。 梁某表示,为了保证游客安全,景区开放后,还将利用技术手段及工作人员对景区进行全面监测,随时掌控景区可能发生的新的安全隐患。
玉渊潭公园樱落花谷2019
玉渊潭公园是一处极具盛名的景区,这里地处海淀区境内,占地面积非常大,这里种植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植物,每年都会吸引世界各地的朋友前来观赏花,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介绍。
12月18日,玉渊潭公园西南部新景区“樱落花谷”面向游客试开放。 记者从玉渊潭公园管理处获悉,该景区新植了“阳春”“红华”等近20个品种200余株樱花,来年春天,将成为又一个赏樱景点。
“樱落花谷”景区向游客试开放,这处下沉式花园将成为公园南部区域又一个赏樱景点。
记者了解到,重装亮相的“樱落花谷”景区原为公园西南部一处废弃场地,此区域在1992年至2004年曾为“水上乐园”场所。 近年来,随着玉渊潭樱花品牌影响力提升,每年春季,公园西北部的樱花园游人如织,园内游客疏密不均且总游客量逐年上升。
对此,2017年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提出加大西南部景观改造,统筹解决废弃场地利用等问题,打造“南山观樱”工程,在疏解春季赏樱大客流的同时,提升游览舒适度和游园幸福感。
今年6月15日,“南山观樱”一期一标段工程正式动工,至11月底工程竣工。 新建成的“樱落花谷”景区结合了下沉式地形和坡地特点,增大了樱花种植规模,同时利用临水、向阳、背风的现有环境。
进行樱花新优品种展示,形成“山地观樱”的特色景观。 目前该景区已新植樱花“阳春”“红华”等近20个品种200余株,以片林、孤植和新优品种展示等植物配置方式,营造多种景观模式和赏樱体验,来年春天,该景区将成为公园南部区域新的赏樱景点。
新景区首日亮相,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探访拍照。 记者在现场看到,景区由山坡绿地环绕,下沉花园内种植着大片黄紫交织的条块花田,步行栈道交错其间。
市民韦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每天都来玉渊潭公园锻炼,这片场地今年夏天开始建设,今天终于开放了,感觉布置得不错,“这地方背风向阳,很适合冬天来晒太阳赏花”。
景区内种植了大片羽衣甘蓝,形成黄紫交织的条块花田景观。
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景区内现在种植的观赏植物是结球甘蓝(卷心菜)的园艺变种羽衣甘蓝,也是园内首次引种的特色植物,这种植物的特点是喜冷凉气候,极耐寒,观赏期长,同时观赏品种多、颜色多,叶片形态美观多变,特别适合作为冬季室外观赏植物。 如无极端天气影响,今年首次探索栽植的3万余株羽衣甘蓝有望从现在观赏到春节。
此外,该景区还栽植了挪威槭、元宝枫、水杉、白蜡、品种海棠等彩叶、秋色叶植物以及白皮松、雪松、油松、塔桧等常绿植物和灌木共计2000余株,将成为公园花卉最集中、单位面积内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区域,实现一年四季都有可赏景观。
据悉,在调整完善相关牌示等工作后,该景区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开放,届时新增的平米绿化生态空间将向广大市民游客展现全貌。
部分内容转载自:“新京报”
农村集市上,叫卖声不断,会不会有人管呢?
“小喇叭”噪音超100分贝“海上旅游、海上观光买票了,潜水买票了,买票了,最后一班船就要发船了,买票了……”从太平路上还没进入到栈桥风景区内,就能听见“小喇叭”揽客的声音,不断重复着这几句话。
并且这声音并不是用让人听觉相对舒适的“播音腔”播报,而是用类似集市小贩的叫卖声喊出来,加上有些变音的扩音小喇叭,以及重复不休的价格词汇,让人感觉这就是噪音。 “你不想听也得听,这声音就在那里响,还此起彼伏地响。 ”来自河北的游客谢先生说,在景区里接个电话都能被“小喇叭”吵得听不清对方的声音。
栈桥景区内小广场上“小喇叭”揽客摊位。
早报记者在景区内探访发现,这些“小喇叭”的声音来自栈桥景区内小广场上几处固定的摊位以及这些摊位派出的流动人员,多是中年妇女或中年男子,带着耳麦,连接到身上带着的小扩音器发出的,这些人多身穿标着“海上旅游协会”的服装,拿着一张宣传卡,看见一拨人走入栈桥景区,就要反复吆喝几声,有时也会跟着目标游客走几步,试图揽客推销项目。
在不大的栈桥入口小广场内,随处都能听到这些“海上旅游、潜水”等揽客的喊声,多个声源此起彼伏,加上如今旅游季节栈桥内熙熙攘攘的游客,显得特别嘈杂,让人无心欣赏风景。
记者打开手机内一款“分贝噪音测试”APP软件,在栈桥景区内的小广场上走了一圈,记录下的声音最小值为50分贝,最大值为101分贝。 其中测试到分贝最大值的时候,距离固定的“小喇叭”摊位有三四米远的距离。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调查,在噪声级85分贝和90分贝的环境中工作30年,耳聋的可能性分别为8%和18%。 在噪声级70分贝的环境中,谈话就感到困难。 同样,根据北京已实施的 《北京市旅游条例》:“景区允许使用扩音设备的,应当划定使用区域和时间。 明确扩音设备的使用要求,噪声排放不得超过50分贝。 ”
摊位太多挤占景区空间游客薛女士告诉早报记者,她感觉栈桥景区内摆的摊位太多,挤占了游客的通行空间,甚至还影响了整体的景观。 “隔上几步远就一个摊位,并且全是销售同类产品的摊位,毫无新鲜感,摊位上支起的太阳伞,也多少影响了拍摄栈桥美景的效果。 ”薛女士说,这些摊位的摆放无序,撑起各种广告的太阳伞,显得整体秩序很乱,拍出张带有这些摊位背景的照片,很有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风格。
早报记者探访发现,这些设置在栈桥景区小广场上的摊位,几乎都是近两米长、半米宽的小货柜,杂乱摆放景区内各处,几乎所有小货柜柜体上都贴有 “一分钟照相”“海上旅游”等“大字报”式样的宣传广告,货柜上摆放的则都是自拍杆、饮料、小玩具等商品,每个小货柜还“标配”了不同规格和花色并印有各种产品广告的太阳伞。 这些摊位中,就有几家是“小喇叭”噪音的主要来源。
栈桥的桥面上,也是每隔10多米远就有一个这样的摊位,和小广场摊位不同的是,桥面上的摊位显得相对规范一些,仅是“一分钟照相”一个功能,为游客拍照后,现场打印出来。 没有“小喇叭”的噪音,也没有拦路揽客的情况。 但这些摊位撑起的不同规格太阳伞,也和整洁的栈桥桥面不太搭调。 游客自拍的照片里,海天一色的青岛湾美景中,几个带有各种产品广告的太阳伞也很煞风景。
“我们这些多是在栈桥上服务了多年的摊位,前些年业务很好,但这几年只剩下一种情怀的坚守了。 ”其中一个照相摊位的摊主说。
管理松散让个别游客钻空除了噪音和摊位问题,个别游客的不自觉,也给栈桥的风景“抹黑”,尽管环卫工人很尽责不断巡视打扫,但地上仍能找到烟头、废包装纸等废品。 栈桥上的专职保安也多数时间只出现在栈桥入口处的景区小广场巡逻,对于个别游客不文明的行为劝阻不到位。
7月18日上午,记者在回澜阁旁的防波堤处就看到一家外地游客在这里席地用餐的场景,这家人在人流熙攘的地方占据一块地方,拿出了塑料袋和餐盒打包的饭菜、面包等摆在地上吃了起来,周边人都能闻到饭菜的味道。 当时,整个回澜阁周边,只有两名工作人员在回澜阁门口忙着负责维持进回澜阁参观游客的排队秩序,无法看见这里的情况,也没有其他工作人员来巡逻劝阻他们。
建议:设置统一的游客服务中心对于栈桥景区的现状,早报记者随机询问游客,也得到了一些建议。 “景区的管理者需要多下点功夫,能不能亲自当成游客,在栈桥走一走感受一下,认真做好规划。 ”来自成都的游客曾先生说,他这几年旅游到过很多大小景区,各景区也肯定会有摆摊的摊位,但多数景区是专门开辟了一片集中的区域作为销售各种纪念品、特产等商品,真正的景点上虽然也有个别销售饮料的小摊位,但多数设置在不影响游客拍照,并且这些小摊位在装饰、摆放商品等方面都做了专门的设计,和景区的美景融为一体,不会显得突兀。
“对于海上旅游观光等项目的销售,可以设立一个统一的服务中心,设置合适的提示牌,需要的游客直接去服务中心咨询购买就行。 ”来自福建的游客李女士建议,这几年无论国外国内,多数景区都设置有专门的游客服务中心,提供各种咨询和特色旅游项目的购买服务,在其中统一的定价标准和项目类型等,也让游客消费得非常放心。
短评:栈桥管理还需再迈一步常年生活在栈桥边,或许是习惯了这里一直以来的一切,对栈桥的“小喇叭”有了一定的免疫力。 记者上网查询发现,从2006年就有媒体报道,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接市民投诉,去关停扰民的栈桥旅游广告“小喇叭”,并表示将加大巡查,对严重扰民的摊位进行处罚。
10多年间,管辖该区域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也多次对此开展整治,而结果却是“喊声依旧”。 “我有需要会去咨询,我没有需要的时候,想静静欣赏一下美景,耳畔却喋喋不休地响着推销的声音,这会让心情很糟糕。 ”游客所述也正是他们的体验感受。
换位思考,管理者能否也去站在那里,在“小喇叭”的叫喊声中听一听游客的各种建议。
凭海临风,百年栈桥是青岛享誉世界的标志,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首批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区。
根据《青岛日报》2016年3月31日头版的报道,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青岛市下了大功夫,经过两年多努力,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责任,让回澜阁从之前的外包经营回归公益属性。
管理权拿回来了,回澜阁向公众开放了,而配套的景区管理却没有明显进步。 当前青岛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如火如荼,栈桥景区的管理必须补上短板。 有优秀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为基础,有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管理上再向前迈一步,做精细、做舒心,让游客在青岛有更好的体验,留下更美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