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度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作品展正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展出(7月18日——8月25日),展览中实验、动画艺术与油画艺术的同场竞技激发了人们对于油画新的思考。AI时代的到来,对于油画来说即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我们更为全面系统地追溯油画艺术传统,发掘油画语言的表现力,探索与中国历史文化和时代主题的结合,那么油画艺术的生命力仍将旺盛。
展览现场
油画作为一个外来画种在中国的发展已有数百年,从清宫中被视为一种“虽工亦匠”的奇技淫巧之术,至近代中国被视为科学、民主精神的视觉表征,再到20世纪现代美术院校兴起后的第一大画种,油画始终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五年一度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作品展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亮相,来自全国经过初评与复评后入选的697件油画作品在此展出,这不仅是中国油画界的盛事,更是上海、长三角以及全国文化艺术爱好者们关注的公共文化盛典。
上海与中国油画有很深的历史渊源,从19世纪下半叶的土山湾画馆开始,这里就成为中国油画发展的摇篮和故乡。中国近现代油画史上许多重要人物诸如李叔同、颜文樑、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等都曾在上海学习并从事美术工作。上海也始终是油画传播和展示的重要舞台,在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举办的同时,上海外滩的东一美术馆可以看到意大利乌斐齐美术馆藏的威尼斯画派以及18世纪欧洲绘画作品,浦东美术馆可以看到西班牙普拉多美术馆藏的西班牙名画,配合全国美展举办的“从上海出发——百年中国油画掠影”也在刘海粟美术馆展出,从吴法鼎到陈逸飞70余位已故名家的作品让人们了解了中国近现代油画史,上述展览烘托了这次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的浓厚的历史和文化氛围。也让人们更期待看到中国当代油画的最新思考和成就。在国家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与世界文明近现代进程同行的油画艺术在当今如何发展是人们关心的话题。在上海举办的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不仅是一次中国油画的回乡之旅,更是中国当代油画的一次检阅与再出发。
本次油画作品展的作品不仅数量众多,尺幅庞大,而且在艺术语言和题材、思想上也有不少新的进展。油画在数百年的发展中以写实油画为发展的主线,其艺术语言相当成熟和丰富,油画大展中首先可以看到画家们对于油画本体语言的研究更为精进。我们看到崔小冬《千里故人》、商亚东《一蓑烟雨任平生》、邬大勇《我的英雄》、封治国《巨眼—纪念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刘宇轩《画室》、耿鑫《苏武牧羊》、黄木鉴《守正创新》、钱炳灵《时间话剧社的星期六》等作品认真研究和吸收了文艺复兴以来写实绘画的基本手法和风格,注重油画语言的锤炼,色彩浓郁,笔法厚重,光影布局和空间场景引人入胜,在写实油画技法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小聚—我的玩偶之家》俞晓夫
画家们不仅在技法上继承油画传统,在创作题材上也对文化传统有了更深的认识。商亚东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探索以西方古典手法表现中国文人艺术家的典范——苏轼,人物形象洒脱,在具象写实中不乏放达的用笔。更多的画家聚焦于近现代历史文化名人,俞晓夫的《小聚—我的玩偶之家》从题目上看似个人的游戏和想象,实际也是一种特殊的带有蒙太奇性质的具象油画表达方式。作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入选全国美展的老画家,在这件新作中不仅延续了其成名作《我轻轻地敲门》的基本创作思路,还将表现范围扩展到鲁迅、贝多芬等中外文艺大师身上,并且在画室中融入了更多动物和玩偶的形象,增加了画面的欢乐氛围和生活趣味。姜建忠的《错时的相会——郎静山和他的朋友们》也是跨界的,表现了年过百岁的摄影大师郎静山的跨时空朋友圈,大面积流淌的色彩与虚实相间的人物造型不仅体现了画家高超的油画技巧,也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殷雄的《岁月流金—夏衍和同行者》是对上海早期左翼电影事业的回顾,虽然在造型上更为严谨,但是空间上采取了留白和虚化手法,体现了记忆的流动性。刘东鑫《乡建先驱—梁漱溟》表现了坚守传统文化的哲学家梁漱溟耿直、坚毅的形象,背后乡土环境的简率、朴实刻画加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错时的相会——郎静山和他的朋友们》姜建忠
对近现代史上著名美术家的表现也是这次画展中的亮点,比如张铁拓的《孤山的重逢》表现了“留法三剑客”——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的形象。按照真实的历史,他们晚年并没有一起出现在杭州,更没有出现在母校当年所在地孤山。画家想象了三人在孤山的重逢,画中的背景不仅有孤山,还包括了众多有关蔡元培和国立艺专历史的老照片,这种现实场景和老照片的组合,不仅有拼贴组合的形式感,也有穿越历史的特殊意味。尹骅的《1961年夏》表现了罗工柳、全山石两位现实主义油画家在画室讨论创作的情景,背后是他们的红色题材名作《毛主席在井冈山》和《井冈山上》,浓郁深沉的色彩以及复杂的画室空间都体现了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油画传统的敬意。吕鹏的《山河颂》表现了傅抱石、关山月两位大师绘制《江山如此多娇》这幅国画名作的场景,在光影和人物安排上经过仔细推敲,体现了恢弘的气势和历史的温度,类似的表现方式还出现在乔冠华的《大漠隐士——段文杰》等作品中。何军的《树大根深—狮子林与贝聿铭》表现了国际知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回到故园狮子林的场景,狮子林的假山石和池水刻画朦胧而具有氤氲之感,很好地烘托了主人公的身份和气质。
《树大根深—狮子林与贝聿铭》何军
现实生活题材是入选画作中的主体,表现这类作品并不缺乏图像甚至影像的资料,其难度在于如何既从图像中获得资讯,又能够超越图像传达出个人独特的观察和思考维度。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现代城市生活的题材备受人们关注和喜爱。画家们往往从身边日常生活入手进行观察,诸如茶馆、咖啡馆、理发店、大卖场、加油站、舞蹈排练厅、滨江公园、旧货市场、野餐等生活休闲内容被特别关注。在场景表现上,画家们注意现代建筑本身的秩序感和形式感,比如何振浩的《悦动青春》注重前景中人物手持滑板的角度,与背景中呈弧线的卢浦大桥形成垂直交叉,加强了画面的动感和现代气氛。徐乔健的《上海的八月·梧桐树下的咖啡》更为强调现代建筑的规则性和几何化,色彩上也注重反差与搭配,营造了现代而不失优雅的格调。解文金的《都市生活之理发店》利用店内多块镜面的折射表现时尚而鲜活的生活场景。罗陵君的《上海故事》虽然表现上海老建筑的室内环境,但是五列六排并置的手法,不仅信息量丰富而且形式感新颖。
《化象成境——林》李江峰
本次画展对于乡村生活的表现维度更为广大,从北方牧民到南方的渔民都有呈现,而且根据不同的环境有相应的风格手法。诸如张立平的《红滩》就以热烈鲜艳的色彩、质朴简约的人物造型表现了渔场鲜活欢快的劳动场景。耿德法的《向光而生》也是捕鱼的题材,但是表现的场景十分平静祥和,前景的抛洒出的渔网与背景中水平延展的水面、滩涂具有很强的形式构成感。许博的《光影传承》展现了乡间的皮影表演,皮影戏丰富的色彩和奇幻的造型成为了画面的重点。
《孤山的重逢》 张铁拓
航天、军事、医疗等重大科技和国家安全、民生主题是当前现实主义油画表现的新热点。航天题材以白色为基调的色彩体系具有强烈的科技感和未来感,带给人新的视觉感染力。军旅题材历来是全国美展中的重要内容,这次的作品并不聚焦大国重器和尖端装备,反而更关注士兵昂扬的精神状态,比如周福林、周阳蝶彩的《海军陆战队》表现的战士们在泥泞的滩涂中运输弹药的情景,飞溅的泥浆与奔跑的士兵混成一体,加之巨大的画面尺幅,展现了油画艺术独特的表现力。
这次全国美展首次将“油画作品展”与“实验艺术、数字艺术、动画作品展”同时放在中华艺术宫展出,可以视作经典艺术品种与当代新媒体艺术品种的相互对话。油画在20世纪初作为一种新媒介深刻改变了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如今以数字为基础的实验艺术作为更新的媒介也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实验、动画艺术与油画艺术的同场竞技,激发了人们对于油画新的思考。目前人工智能背景下图像的生产与利用的讨论空前活跃,一些人以为AI可以代替一切,凭借几句关键词就可以快速、批量地生产图像,传统的手工图像制作者似乎面临着生存的危机。这种危机其实人类并不陌生,19世纪中叶当摄影出现的时候,一些人就惊呼绘画死亡了。对于当时人来说,所谓的绘画死亡主要就是指油画尤其是写实油画的死亡。后来的历史证明,这种死亡预言并没有实现,反而在危机中激发了油画深刻的变革,出现了现代艺术。AI时代的到来,对于油画来说即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油画艺术还停留在所谓的“画照片”阶段,那么在海量图像的环境下其影响力将越来越弱;如果我们更为全面系统地追溯油画艺术传统,发掘油画语言的表现力,探索与中国历史文化和时代主题的结合,那么油画艺术的生命力仍将旺盛。中国油画艺术的不断发展实际上将为人们传递清晰的信息,人的智慧与精神永远是最有创造性的,她提供的内容和思考永远是人工智能不可替代的,而且是后者发展的重要动力。
(作者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从上海出发——百年中国油画掠影”策展人。)
全国美展每个省的名额大约是几个?一届全国美展大概一共有多少作品?油画又有多少
想参加全国美展首先得参加过省展,并且得至少三次,才有参加全国美展的资格。
高迎进作品参展情况
高迎进的作品在国际与国内的艺术舞台上都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他的艺术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其中包括在北京举办的第八届全国美展和第二届中国油画展,这两场盛大的艺术盛事都为他的作品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他还曾参与了第一届成都双年展,这个在成都和北京交替举办的艺术盛事,为他的艺术探索提供了多元的视角和丰富的交流机会。 在美国的TWO TO ONE展览中,他的作品更是吸引了国际观众的目光,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新精神。 在法国,他的作品更是得到了国际艺术界的认可,第二十八届法国摈海卡涅国际绘画艺术展上,他的作品与世界顶级艺术家同台竞技,彰显了其艺术的国际影响力。 此外,他在德国的新都市艺术、远东对话、第十六届莱茵蓝·法尔茨国际艺术节以及我们的房子等展览中,都留下了深刻的艺术印记,展现了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创作的深度和广度。 总的来说,高迎进的作品展览情况非常丰富,不仅在国内享有声誉,也在国际艺术舞台上绽放光彩,充分证明了他作为艺术家的卓越才华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美展入选作品有什么特点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如果让我们选择一个视角来回溯这70年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无疑全国美展是最好的一个选择。 全国美展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际,与共和国发展同行,是目前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美术作品种类最多、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 作为中国美协主办的最具学术性和影响力的品牌展览,全国美展已举办过十二届,成为美术界出作品、出人才的重要平台。
陶艺 梁冰 远古的痕迹
据不完全统计,过往十二届全国美展总共展出作品3万余件,从六届全国美展开始,每届美展展出作品三四千件。 其中,徐悲鸿《田横五百士》,周思聪《人民和总理》,徐匡、阿鸽《主人》,靳尚谊《青年女歌手》,王迎春、杨力舟《太行铁壁》,邢庆仁的《玫瑰色回忆》等展出作品,已经成为新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壁画 侯吉明、戎科军 修复计划——龟兹之光
一个时代都有属于每个时代的精神,一个时代也必然会产生凝聚时代精神气质的美术精品。 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举办之际,我们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这个新时代有区别与以往任何时代的一个大背景。
中国画 张小磊 援非医疗队
中国画 孙娟娟 对话
中国画 王珂 都是热血儿郎
作为中宣部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四项献礼活动之一,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对于中国美术界而言是一件大事,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对美术家的关心,以及对美术事业的重视,也是对近年来美术发展成果的充分肯定。 五年来,中国美术界一直在行进中发展,总体发展是平衡的、健康向上的,美术家也在逐渐摒弃市场化、娱乐化、庸俗化等创作倾向。 但有些美术家的作品还存在缺少生活、无病呻吟的情况。 同时,创作上的“高原”与“高峰”问题依然存在。 为解决这些问题,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和创作理念,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力图展现新时代中国现实、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倡导讲品位、讲品格、讲责任,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艺术作品,力图通过优秀作品唱响时代主旋律。
水彩粉画 梁国辉 新生
可以说,热情拥抱新时代,饱含人民情怀是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最大的特点。 从第十三届美展各展区的复评情况看,应该说本届展览呈现了一种新面貌、新气象。 入选作品整体具有正能量和精气神,鲜见消极、缺乏生活、无病呻吟和小格局作品,或者只谈技术不谈思想的作品。 过去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在这届展览中基本上看不到了。 美术家们正通过自身的努力,通过作品更好地表现新时代各民族、各行业呈现出的新面貌、新风尚、新景象。
油画 张可扬 我的乌兰牧骑
具体来说,从已经展出的各分展区的作品中,我相信大家可以清晰感受到,本届全国美展参展作者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主题,找到创新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剧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追求。 他们更加自觉地走进时代、融入时代,在社会发展的变迁中,在人民实践的创造中,描绘时代风云、塑造时代典型、弘扬时代精神,努力成就新时代美术事业的大格局、大气象。 比如,在中国画展区,新的题材与新的表现不断涌现,包括人物画中的反映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新现象,既有宏观的事件,又有微观的民生;既有热火朝天,又有闲暇小憩;既有一带一路上的精彩,又有脱贫致富的攻坚。 而山水画中则出现了像“高铁”“天眼”以及生产建设中的很多新的内容。 美术创作者通过这些作品告诉公众,在数字化的新时代,美术作品仍然有着不同于摄影的独特审美表达和社会功能。 再比如,在油画展区,很多作品中的故事、人物、细节乃至构图、造型、色彩,都是创作者在时代生活体验中发现的,由此形成了题材的丰富性。 入选作品的题材类型,既有“两弹一星”元勋、一带一路、高铁这样的重大题材,又有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小题材。 从这些创作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出,脚踏坚实大地,深扎生活沃土已经成为当代美术创作者的普遍共识。
版画 张辉 光注视组画
另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心用情用功为人民书写也是本届全国美展的一个鲜明标识。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塑造者。 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的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如何变迁,文艺形态样式如何创新,源自人民、服务人民、属于人民始终是社会主义文艺屹立不倒的旗帜,以人民为中心永远是美术创作必须奉行的准则。 面对决胜全面小康、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事业,面对如火如荼、生机勃发的改革实践,广大美术工作者走出画室、走进人民,到改革开放第一线、经济建设最前沿、社会生活最基层,感受百姓生活,观察社会风貌,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升华人生感悟、拓展创作视野,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比如,“为人民造像”就是本届全国美展雕塑展的核心主题。 时代给人民带来的巨大变化由艺术家积极主动地体会、探寻并表现在作品里。 中国当代水彩艺术家则以炫目的色彩和光,表现新时代各个阶层的精神状态,以正面、直接和语义表里一致的叙事来表达所见所闻。 同时,在版画、动漫、艺术设计等多个展区,我们都能看到参展作品将创作视角聚焦人民的冷暖与人民的奋斗,把对人民的情感倾注于笔端,描绘和讴歌百姓生活中的美好、平凡中的力量,坚定人们用奋斗追求幸福、用拼搏成就未来的信念信心。
油画 赵晓东 果蔬欢·百姓乐
与此同时,全国美展肩负着全面展示、检阅五年来中国美术创作发展成就的特殊使命,必然要求展览呈现出各个画种最前沿的探索和未来发展趋势。 比如,中国画展区在表现已有的题材和内容方面,在许多中国画家的努力下,新的构思与构图,新的语言和风格,都显现出了5年来艰辛探索的成果。 在比如,建构以意象为核心的写意性油画话语体系。 这一原创性诉求,在本届油画展区入选作品上有着毫不掩饰地表达。 此外,还有综合材料展区“走向综合”的概念鲜明体现在两个方面:材料技法的互渗融通与不同时期、不同形态、不同叙事方式艺术形式的内在关联。 在版画展区传统版种仍散发着被再度开发的魅力,最基本的黑白木刻,最经典的铜版、石版,都被当代版画家信手拈来,并在表现当代社会的人文思考与视觉经验的过程中被植入新的美学意涵与视觉体验。 目前,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各分展区已经陆续亮相。 接下来,获奖提名作品、优秀作品计划于今年12月在北京展出,并将产生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暨“中国美术奖·创作奖”共40件,其中金奖作品10件、银奖作品14件、铜奖作品16件。 我们希望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用艺术的形式塑造国家和民族形象,绘就新时代的恢宏画卷和崭新篇章。 通过作品将当代中国的发展成果、当代中国人的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我们坚信,通过这届展览定能为我们的国家、民族、后代留下一批能够反映这个时代的作品,也定能发现一批优秀的年轻人才,为中国美术事业繁荣兴盛、中华文脉的传承发展蓄积力量。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必将是一届水平较高、充满真善美和正能量的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