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 诗眼 以诗取人 之外更在

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说,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的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先民心态的最佳途径。

这个观点源于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解析。古人说“诗言志”,认为诗是抒发情感、表达志意的,那么,欲读人自可细读其诗。

也正是因为诗以言志,延伸出“赋诗言志”之风,渐至出现“以诗选人”的情况。到了唐代,开始实行以诗赋取士之策,诗成为进身之道。在这种风气之下,有些犯错乃至违法的人,或竟能因诗减责甚至脱罪。

这类故事很多,也很有趣,但是,从那些“以诗选人”的“选家”来看,其选人又不仅仅唯诗而取,看重的还有诗外更多的东西; 换句话说,他们既有文学的“诗眼”,也须具识人的“慧眼”。 从辛弃疾与词人刘过的交往中,我们就能感受到这一点。

稼轩因文识刘过

“赋诗言志”流行于春秋时期。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常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来表情达意,就连诸侯国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所以, 孔子才说:“不学《诗》,无以言。”

之所以要“赋诗言志”,是因为有些事情不好直说,通过引用诗句显得委婉一些;还有一个原因,不引用诗而直言其事,显得缺乏修养,不符合贵族的身份定位,会被人轻视或贬低。孔子意味深长地说:“不学《诗》,无以言”,当然首先在于学《诗》可以“多识鸟兽草木之名”,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后者。

除了“赋诗言志”,“以诗选人”“以诗辨才”的理念也衍生出来。后世所说“以诗取人”的诗,当然不再特指《诗经》,亦不单指诗,而是包括诗词文赋甚至对联。 “以诗取人”,命题者多是即兴命题,应考者亦多是即席而作。看的是临场发挥,考的是知识储备和应变能力,取的是辞章文采和襟怀抱负。 曹植的“七步诗”属于比较极端的那种了。

辛弃疾与刘过(字改之)这对好友就曾留下一段这样的逸事。

在南宋岳飞之孙岳珂所著《桯史》中,“刘改之诗词”一则下有这样的记载:

嘉泰癸亥岁,改之在中都,时辛稼轩弃疾帅越,闻其名,遣介招之。适以事不及行,作书归辂者。因效辛体《沁园春》一词,并缄往,下笔便逼真。其词曰:“斗酒彘肩,醉渡浙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苏公等,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照台。诸人者,都掉头不顾,只管传杯。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看纵横二涧,东西水绕,两山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疏影,只可孤山先探梅。蓬莱阁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辛得之大喜,致馈数百千,竟邀之去。馆燕弥月,酬唱亹亹,皆似之,逾喜。垂别,赒之千缗,曰:“以是为求田资。”改之归,竟荡于酒,不问也。

这段记载的意思大致如下:公元1203年,刘过住在杭州。当时,辛弃疾正好为越地主帅,闻知其名,遂遣人延请。刘恰好有其他事脱不开身,于是亲笔写信一封让车夫捎回致意,并效仿辛词《沁园春》填词一首。辛见词大喜,对刘青眼有加,送给刘大量钱财,又邀刘至行营中,酬唱月余。刘所作词,无不似辛。临近分别时,辛又赠刘千缗,让他购置田产。刘拿去全换了酒喝,竟没置办下什么家产。

朱熹张栻说情并不足信

这个故事在《山房随笔》《坚瓠集》等书中也都有记载,但又与《桯史》所记有所不同。在前两者的记载中,辛与刘的相识,并非辛闻才欲识刘,而是变成了刘主动访辛,而辛不纳;另外,还增添了朱熹、张栻等更多的相关人物和情节,看上去故事性更强。

元代蒋正子所撰《山房随笔》中这样记载:“辛稼轩帅浙东时,晦庵南轩任仓宪使。”查阅一下辛弃疾经历可知,彼时他当是在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任上。这里提到的晦庵是指理学大家朱熹,南轩则指另一位著名学者张栻。南宋时,朱熹、张栻、吕祖谦被合称“东南三贤”。

此时,刘过(字改之)出场。但情节并非如《桯史》中所说辛主动请刘,而是刘主动访辛。

刘听说辛到浙东任职,即想登门拜访,不想被拒绝。朱熹、张栻闻听此事,即为刘出主意,让他某日趁辛弃疾在家举办宴会时前往,若看门人不让进,就大声喧哗争辩,如此则一定能见上辛本人。刘如其所教。当他在门口大声喧哗时,辛闻知大怒,朱、张二人即上前劝解:“刘过也称得上一位豪杰之士,而且善于写诗填词,不妨让他进来见一见。”

刘至,长揖致歉。此时,宴会正好送上羊腰肾羹,辛即命以此为题材赋之。因为是严冬天气,刘在外久冻不支,只好先讨杯酒喝了暖暖身子。饮酒时,手尚颤抖,酒流到了衣服上,于是就以“流”字为韵作诗。刘随口吟道:“拔毫已付管城子,烂首曾封关内侯。死后不知身外物,也随尊酒伴风流。”辛大喜,让他也同吃这份珍贵的羹汤,至终席而去。

清代禇人获辑《坚瓠集》所记此事,大致与《山房随笔》相同。

不过,《山房随笔》《坚瓠集》所记的内容虽然故事性更强,更曲折,但存在“硬伤”。例如,此事发生的1203年,辛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而张栻其实早已于1180年去世。如此说来,张栻、朱熹为刘过出主意,并劝辛的事情,又怎可能发生?由此也可推知,《桯史》中的记载应该更可信些,另外的那些记载应该有后人演绎加工的成分。

但无论是辛主动还是刘主动,无论有无朱、张二人参与其中,整体看来,刘过“以诗悦辛”的核心情节未变,辛弃疾“以诗取人”的核心故事未变。

知音难得知己更难逢

在《坚瓠集》中还记载了另外一个相似的小故事,是关于李梦阳的:

李空同督学江右,一生偶有名梦阳者,唱名时,空同曰:“尔安得同我名?”出对试之,曰:“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对佳则释汝。”生应声曰:“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空同称善,置之前列。

这个算“因对取人”,与“以诗取人”其实是一回事。

李梦阳,字天赐,又字献吉,号空同子。他是明代文学家,“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影响文坛风气近一个世纪。

这个故事应该发生在李梦阳任江西提学副使期间。他的这个职务,主要是负责当地的学政,重要任务之一是选拔人才。在乡试期间,他发现有一考生与自己同名,遂出一对难之,这个上联确实巧妙,嵌入两个人名,还以“名相如实不相如”调侃了对方一把。此考生对得也极巧妙,同样以两个人名为对,并以“彼无忌此亦无忌”反击了督学的揶揄之意。

结局皆大欢喜。考生展示出不同凡响的文采,李梦阳也确有爱才之心。最终,李梦阳不仅把考生录取,而且名次放得很靠前。

与李梦阳在此事中只看文采不同,辛弃疾对刘过的看重,固然有“闻其名”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他们声气相投,皆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收复中原的志向。这大约也是后来二人能长期交往,且过从甚多的主要原因。

二人志向相同。辛弃疾本人曾向宋孝宗上《美芹十论》,洋洋洒洒,达数万言,全面论述兴复方略。刘过早年就曾上书朝廷,陈述恢复中原的方略,而他这种“不随举子纸上学《六韬》,不学腐儒写穿凿注《五经》”的特立独行,与“犹耿孤忠思报主,插天剑气夜光芒”的志气,自始至终没有改变。

在当时“主战派”与“主和派”之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辛弃疾对刘过的另眼相待,也是对自己政治主张的鲜明表达,强化了外界对其恢复中原志向的认同,同时发挥着一定的社会动员作用,能够赢得更多的民众支持。反过来说,这也会带给“主和派”一种无形的压力。

辛弃疾对待刘过优崇有加,不仅视之为文学上的知音,更引以为思想上的知己。他之“慧眼”识刘过,当也有让大家通过读刘诗而识其人,进而认同和支持“主战派”的深意在焉。(大众新闻记者 于国鹏)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13928.html
多省已调整!应届生身份或将取消
CBA重磅签约 广东得分王加盟上海 朱芳雨免费送礼另有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