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网络时代到无线网络时代,从2G到4G再到5G,网络在我们生活中占据着愈发重要的作用。从互联网原住民到网生代再到AA世代,网络世界中的代际群体特征也逐步呈现差异化。对于“当代网生代”而言,互联网及数字化生活更是渗透了他们的方方面面。
数字信息技术、智能终端产品、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应用及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当下,“当代网生代”的网络世界始终紧跟时代潮流,走在数字化生活最前沿。
通过调研我们想知道,“当代网生代”的在网络世界中究竟花了多少时间,他们都在网络世界中干什么?对未来的数字化生活又有何畅想?
你的数字生活现状及期待,由你来定义!欢迎扫描图片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填写问卷。
本次调研由第一财经、中国广电5G、东方有线联合推出,旨在了解“当前网生代”的互联网使用习惯,数字化生活对他们的影响以及他们对未来数字化生活的需求和期待等等,请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填写。
为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本次问卷为匿名填写,您的回答将被严格保密,仅用于统计和分析目的。同时,我们将对可能涉及个人的信息做保密处理。最终我们将会呈现一份真实的大数据。此外,我们会从填写问卷的读者中,抽取10名送出刊登这份报告的当期杂志。
征途怀旧版是什么时候推出的
主持人:各位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前来参加“找回最初的回忆”《征途怀旧版》新闻发布会,现在我宣布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 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这场新闻发布会的两位主角,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巨人网络董事长兼CEO史玉柱先生!巨人网络总裁刘伟女士。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将非常的紧凑,首先巨人网络总裁刘伟女士将向大家介绍一下即将推出的《征途怀旧版》,之后是媒体自由提问时间,现在我们欢迎刘伟总裁发言! 刘伟: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欢迎大家今天来参加我们这个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找回最初的回忆”,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理肯定都有美好的记忆,比如我们小时候妈妈做的一顿好吃的饭,比如像我们每人经历过的青涩的初恋啊,这些在我们心里都非常难忘,我们都生活在喧嚣繁忙的时代,但是都会回忆自己美好的过去。 我想其实我们心理都有这些最初的记忆,而且我们也会经常怀念最初的记忆,可能这是怀旧情结。 我们《征途怀旧版》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大家知道《征途》这款游戏是06年1月份推出的,4月份公测,每天活跃有400万多人,应该说是现在最红的游戏,还有一点,曾经玩过这个数量的游戏非常庞大,大概3100多万人,我们也对这些玩家做过一个调查,一共回收了5万多份问卷,这些玩家有共同的想法,他们非常留恋当初的《征途》,正因为玩家有这个想法,所以我们《征途》研发团队考虑,如果我们为这些玩家开发一个版本,《征途怀旧版》那么肯定会受到这些玩家们的欢迎! 第二个问题,《征途怀旧版》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应该是保留了《征途》目前所有的玩法,再加上早期商业模式的版本。 还回到玩家调查,我们在做这个项目以前对玩家进行调查,你最怀念的《征途》是什么样子的,很多玩家写了,比如他们说非常怀念坐战马任务的时候,然后很多朋友一个晚上,乐滋滋的感觉。 还有做国运的感觉,然后很多玩家在一起边拉边聊。 然后几个朋友,在一起,打打金怪,打打豹子,虽然级别不高,但是这些都是对玩家最初的记忆,《征途怀旧版》想让大家找回最初的感觉。 从时间点上来说《征途怀旧版》将要回到2007年1月份的版本,然后也取消“开箱子”的金币的销售。 怀旧版也不是简单回到过去的版本,还增加了很多新的功能和玩法,我们对当初的版本做了很多优化,做了完善的体系,模拟《帝国时代》这样新的玩法。 怀旧版就是过去玩家非常喜欢,非常留恋《征途》的版本,再加上现在新的玩法,龙舟赛等新的玩法,收费也比以前便宜。 我们怀旧版再也没有开箱子也没有高额道具经验出售,我也希望曾经玩过《征途》的玩家再来看看,能力找到最初的记忆。 最后我想谈谈《征途》现有版本的想法。 我想参加过前几天高峰论坛的媒体朋友应该都知道,在高峰论坛史总也对目前整个行业的发展,也作出了一些他的看法。 过去3年来这个行业在爆炸性的成长,这个成长是免费模式商业模式带来的爆炸性的成长。 过去三年爆炸性成长即将过去了,未来这个行业还要呈爆炸性成长,我们所有行业玩家要在商业创新上做很多创造。 现在虽然主流商业模式是免费,但是这个模式出现普遍的问题:玩家消费面比较窄,人均消费模式偏高。 所以我们非常希望对《征途》现有版本在商业模式上做一下探索,扩大玩家消费面,降低人均消费水平,这是我们对现有《征途》版本的考虑。 基本上我给大家介绍《征途怀旧版》的情况就是这样,如果大家有问题一会儿可以提问,在此感谢各位媒体来参加这次会议。 再通过媒体希望向玩家传递一个信息,非常真诚发出邀请请他或者他的朋友们来《征途》看看,找出最初美好的记忆,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刘总的介绍。 接下来进入媒体提问时间。 问:首先关于《征途怀旧版》我知道在7月初,在《征途》官方网站看到,关于《征途》整改的公告,是不是怀旧版就是最终的结果?另外怀旧版是独立的版本,还是《征途》其他也会随着怀旧版调整。 第二个问题,史总在高峰论坛上提到免费模式,经过三年高速增长到了顶峰的时候,我想问一下巨人内部有没有关于一些新的收费模式的讨论。 第三个问题,史总前一段时间关于网络游戏格局的看法,大部分格局事情已经定下来了。 昨天邹涛说网络行业和娱乐电影行业一样,如果有新的创意出来,跟迪斯尼PK皮克斯一样,不存在格局已定的说法,我想请史总来评价一下这个观点。 史玉柱:第一个问题,关于《征途》整改,实际上那个时候我们已经决定要开始对商业模式进行探索,我们是7月初开始了。 现在是在摸索阶段。 第一个问题的第二个关于怀旧版,也可以这么说,我们商业模式探寻中间很重要的内容。 关于怀旧版,任何一款网络游戏实际上不是覆盖所有玩家的。 如果你开发网络游戏能让10%的玩家喜欢你的游戏,实际上你已经获得很大的收获了,我们《征途》现在运行的版本,整个企业还是很健康的状况也是很好的,我们毕竟还有过3100万个玩家曾经来玩过而走的,走的肯定不喜欢,留下来是喜欢的,毕竟那么多人不喜欢,不喜欢我们作为厂家研究,我们能不能找到让他们喜欢的版本,让我们公司的玩家多增一款,所以我们花了很大的经历进行5万人次的调查,就发现这些人更喜欢,和我们现有存量下来的玩家不一样,他更喜欢那种比较穷的感觉。 我们现在这个《征途》不断的改进发工资,人人都富裕,人人都富裕了对有的玩家失去了兴趣了,装备不是太好,升级比较慢。 为了挣一点钱通宵达旦的感觉没有了,我们把这一批玩家丢掉了。 这批玩家有这样的需求,他们很怀念我们最初的06年底和07年1月份的版本,我们07年第一个季度推出一个版本,我们学盛大开箱子,他们开得很好我们学。 开完箱子有的玩家很开心,但是有的玩家觉得不开心。 因为开箱子是很快速的获取装备的途径,过去我们搞装备几天甚至1-2个礼拜,现在比较短的时间,1-2个小时可以搞一套装备,流失的玩家需求我们就做了怀旧版,满足另一类玩家的需求。 第二个问题,关于这个行业的高速增长。 在前天的会议上我没有展开说,我的观点可能很多人不认同,我说即将。 我没有说高速成长已经过去,我上次用了即将过去,我的根据是什么,我的根据一个看历史数据,过去三年是以70%幅度增长,今后增长速度可能要放慢,大概是30%左右。 最关键一个要分析成长的动力是什么,过去三年成长动力是来自两个方面: 1、玩家人数自然成长。 过去三年有,未来也还会有。 每过一年纳入玩游戏的人会增加一批,而过去流失很少,所以每年越来越多,这是稳定的成长,这个成长不是到不了60%、70%,甚至到不了50%。 这三年来推时间点卡的没有成功的。 没有一个推时间点卡成功的,过去三年成功的全是免费游戏模式成功的。 这是毫无例外的。 免费模式有一个特点,人均消费很高,人均消费很显著的高于时间点卡游戏,这样的话,同样人均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因为玩免费游戏的人数比重从三年以前的几乎是0%现在80%、90%,这一代人人均消费高,所以消费能力也增加。 所以这个原因造成三年大速度增长。 你明年跟今年比基数已经很高了。 所以我们发现在商业模式上带来人均消费比较高的因素带来的成长应该比例开始下滑了。 当然我们还结合其他一些调查,所以由此我们作出这样的判断,未来若干年,高速成长期即将过去,现在还在高速成长,但是百分比要往下降了,不可能再保持70%以上速度成长。 第三个问题,关于邹涛说的对的,一个企业只要有很好的作品,上去就起来了,但是我也坚持我的观点,什么原因呢?任何一个行业在爆炸趋势成长的过程中,这种机会最多,最容易有白手起家的公司崛起。 未来还是会碰到新起来企业,甚至现在没听说过名字的企业,但是他的难度远远大于以前的企业。 我们《征途》没过三年就上市了。 完美,网龙这些都到美国和香港上市的,在过去这个三年,成就了一批企业,未来还有这种概率,但是会下降。 除非你的产品比人家好。 现在竞争很激烈,一天要出一款新的网游。 主持人:谢谢史总。 接下来我们请一下后面的记者。 问:我是搜狐的,这次推出怀旧版以后,后面会导致《征途》普通版用户流失到怀旧版,因为怀旧版收费低一些,这样会不会造成《征途》整体收入下降?有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史玉柱:你担心这个问题,其实我比你更担心这个问题,我们也深入研究过,我们做这个怀旧版以前我们也做过这样的功课,我们去做调查,结果还好,有一些影响但是微乎其微的,现在《征途》社区化已经是比较大的一步了,现有的这些玩家他的朋友,他的情人,他的敌人都在现有的区域里面,爱和恨会拉着他不会走的,不会到新的地方。 我们做过这样的调查,不是绝对没有,但是他的百分点很小,不会使我们担忧。 问:史总你好,我是《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现在很多企业老总觉得现在网游恶性竞争很严重,您对这个市场怎么看?现在有恶性竞争还是市场很健康的? 第二、现在这个怀旧版对免费商业模式之后进行了一些探索,还有其他方式吗?对以后商业模式的改变是怎么看的?还有其他的探索创新? 史玉柱:恶性竞争这个行业恶性竞争一直存在,我刚进这个行业就感觉恶性竞争的确很激烈的,比如骂人公司很繁荣的,很多企业雇佣了骂人公司,到处跟帖,一个帖多少钱,这个方面的确存在。 但是我想只要我们自律,反正至少我觉得我们是自律的,我们不搞小动作,搞小动作只能小小的得逞,但是你的企业发展不起来,一个企业发展还是靠大智慧,不是恶性竞争起来的。 这个企业行业的互补性竞争性比起来实际上竞争性强一点。 第二个问题,商业模式探索,我们一直在积极的探索,比如我们现在和51进行探索。 商业模式革命需要不断摸索,我们团队和51的团队双方也在密切的在沟通也再继续的探索。 肯定会有新的商业模式出来的。
大数据时代,中小企业如何“淘金”?
那么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其实他们也在也非常关注一个大的格局的变化,给他们能够带来市场规模拓展,甚至取得行业领先这样一种契机,所以本报与第一财经头脑风暴节目合作,关注中小企业创新性企业如何把握住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机遇,面对什么样的瓶颈和挑战。 参与讨论的嘉宾分别为:北京百分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CEO、副总裁张韶峰,订餐小秘书霸王菜的CEO刘骊,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的CEO张一鸣,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的执行总裁丁祖昱,港澳资讯董事长兼CEO唐骏,启明创投老总邝子平,创业公社的联合创始人兼执行社长李易,奇正沐古(中国)咨询机构的董事长孔繁任。 1 大数据正由技术热词变成社会浪潮,影响社会生活,但大数据到底能改变什么? “大数据不一定只用来连接人和信息,它可能用在医疗,金融,典型的就是为个体用户更好地获取资讯,第一个特点是你随时用随时都有新的内容,另一个更重要的是,可以用每一个人的兴趣,分析每个人的行为,为所有用户推荐它感兴趣的内容。 用户阅读的过程是我为自己,但结果其实是我为人人。 ” 张一鸣:大数据对我来说,就是改变了我连接用户和信息的能力,我能用大数据改变用户获取资讯的方式。 就公司而言,我们公司能够用大数据能够连接用户的信息,我们能够分析海量的信息,处理海量的信息,同时分析海量的用户行为,把信息和用户连在一起。 以前是没有这个机会的,只有越来越多的用户行为数据可被分析之后,有了这个能力。 同时也就可以给用户更好的发现。 大数据不一定只用来连接人和信息,它可能用在医疗,金融,在我们这里更典型的就是为一个个体的用户更好地获取资讯,第一个特点是你随时用随时都有新的内容,说明我们是获取了海量的数据,这个叫大数据,但另一个更重要的是,我们用每一个人的兴趣,分析每个人的行为,为所有用户推荐它感兴趣的内容,在用户这边做到了对大量的用户的数据行为的挖掘,用户阅读的过程是我为自己,但结果其实是我为人人,就是更好的获取信息提供了帮助。 张韶峰:大数据改变了我的生活和工作,我能用大数据改变企业的运作效能和人们的生活。 什么是大数据,就是各个不同行业,各个不同领域的数据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数据才能产生质变。 因为数据多了,一个行业就多一个纬度。 每多一个纬度,数据价值是呈指数级变化的。 大数据的影响在我看了,我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基于我这个大数据之上的数据的服务,比方说精准的营销,我举一个例子,就是银泰百货的例子,银泰百货做所谓的OTO,线上线融合打通它,因为跟电子商务的竞争,它想做什么事,用户是要到商场免费上无线,铺设免费的无线点,一上网他就吊百分点数,百分点你知不知道这个用户偏好是什么,知道,你给他推一个优惠券说二楼有一个情趣内衣在打折,顶级牌子的,你要不要,可能在五楼有你喜欢的口味,你喜欢刚果菜,一个非常稀奇的菜,也打出来了,就是因为我们去分析全网上用户偏好。 柴可:大数据带来新的数据服务和产品。 我觉得虽然我们是一个创业性的企业,体积还很小,但是我们每天有一百多万的女孩主动参与告知相关生理数据,还是全是亚洲人群,所以说我能够通过数据,在无序当中找到一个规律,这对于针对亚洲人群的产品的开发和药品的开发是更有价值的,我们公司现在有接近两千完的而且在亚洲的女性,我们的数据我相信还是有一定的说服力的,可能最后说一下,我也认为大数据时代还称不上时代,但是数据服务和数据产品是我们创业者现在已经开始在探索和已经有雏形的一个时代。 2 对于创业者来说,大数据究竟是一场创业变革还是忽悠? “大数据本身不是忽悠人。 但任何一场革命,刚开始来时,人们的期望都会超过它实际发生的速度,你想它变得快,其实变得很慢,但真正变革时,它摧枯拉朽的速度会超出想象。 现在其实大数据还没到来,其实大公司还是忽悠人。 ” 张韶峰:我认为,现阶段的很多公司都是忽悠人,但大数据本身不是忽悠人。 比如IBM,oracle那些公司是忽悠的,他们去给我们的客户讲N多大数据概念是为了把它设备卖出去。 比如说我最近一个客户,被一个国际知名品牌公司讲了很多云计算的东西,我的客户就被忽悠了,买了它的很多设备,结果买了之后COO问我这些能做什么,这不是被忽悠了吗?其实你应该想清楚,你做什么应用,再反过来去买那些设备和软件。 因为应用是针对价值的,你先想清楚我要创造什么价值,反过来说我要创造价值需要什么设备什么软件支撑,所以我认为IBM,oracle,微软全是忽悠,SAP全是忽悠的,他们都不是大数据公司。 我再举个例子,以前oracle的老板说什么云都是炒作出来的,云这个东西无外乎就是以前的CS模式,BS模式,后来被谷歌搞的没办法了,所以oracle也搞了一个,因为它要不进行高端包装,它卖不出来设备了。 我觉得任何一场革命,刚开始来的时候,其实人们的期望都超过它实际发生的速度,你想变的很快,其实变的很慢,但是真正变革的时候,它摧枯拉朽的速度会超过你的期望,像电子商务一个道理,所以我觉得现在其实大数据还没到来,其实大公司还是忽悠人,其实他们不是大数据公司,他们是产品公司,他要做个产品,用户喜欢就OK了。 我们也才不管我们是不是大数据,解决我们企业的问题就OK了,大数据真的是忽悠出来的。 我想的就是我怎么样解决我的问题,然后有一天说OK,我包装成大数据,但是我还是相信说,黑客帝国里面描述这种矩阵如果会成为现实的话,以后一定是大数据时代,这个是我坚信的,不可逆转的规律。 张一鸣:我非常同意韶峰的看法,就是解决问题自然会带来一些方案的改进,而不是拿现有的机器,现有的软件,就是遇到我们做要解决需求解决问题的时候,自然会想到用更低的成本,以前做大数据,我们最典型的天气预报,都是用超级计算机,500个CPU,现在早都不用了,IBM也推销了很久的超级计算机,现在谁买这个CPU的计算机,谁就是被忽悠的。 唐骏:我觉得这个也不能这样说,它们是叫做设备供应商,为什么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过去也有数据,为什么现在叫大数据,过去不叫大数据,因为现在计算能力增强了,所以大量的数据通过计算从无序当中找到有序,一定是靠计算能力的增加来的,所以这一些供应商,其实给大数据还是带来了变革,这是不能否定的。 我们现在应用当中没有它们还真的做不了,比如说我们在做黄金期货的时候,你说你把过去十年数据找到一个相关性找到一个趋势,这个是需要的是计算的速度很快,然后帮助你快速做出反应做出判断。 李易:这个其实是大数据的底层支撑,现在这个世界上,大数据标准和话语权就是掌握在IBM,SAP,EMC手上的,因为非常简单,你说现在银行为什么国内的银行,如中国人民银行为什么都要采购SAP的软件,IBM的大型机,确实这样子,我现在一秒钟随时要调用一年的数据,这个数据怎么能做到不死机,怎么把非结构化的数据怎么处理,坦白讲这确实是一种绝活,这个是不能否认的。 包括现在微软和Google在推的人工智能,我说一句话,阿拉伯语实时的,简直让你没有任何间隔的给你翻译出来,坦白讲这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我再说一点啊,忽悠不忽悠,泡沫不泡沫,现在有句话投资行业非常流行,什么叫泡沫?你在里面,那就是牛市,你不在里面是泡沫。 现在都在里面的,怎么是泡沫呢?你在这里面得说它好了,这个是很显然的,那么第二个就说从现在大数据这个三个纬度看,它实际上就是数据必须要采集,采集之后要存储,这个都是不是中小企业能玩的了的,这都是大企业、中科院的相关的企业在做的这个事情,第三就是分析,如果说我能预测半年以后,突然会非常的寒冷,甚至说我能预测十年以后冰河期,地球进入冰河期,那你想想看这个服装厂赶紧都去存储,大量囤积羽绒服,这是多少的有价值啊。 但是说白了,你数据从哪来,然后你有没有这个能力去分析。 那么某种意义上讲中小企业找准自己各自产业链上的位置。 刘骊:我认为这个大数据虽然很让人激动,也确实带来很多变革,但是我觉得它其中确实有泡沫,为什么会上大家激动呢?我觉得大数据给人一种错觉,从预测人的行为,拓展到预测未来。 我觉得大数据作用虽然很大,但是没有必要去夸大,我们需要时时刻刻从需求出发,而不是要说我做这个大数据,目的是为了做成大数据公司而去做一个大数据,我们的大数据它自然会随着我们主营业务的发展,搂草打兔子,自然会变成大数据。 这是我的观点。 3 玩转大数据,小公司更加游刃有余,还是大公司更加有机会? “中小企业,只能从大企业等处拿数据,然后去帮他们解读、分析。 很多中小企业会做一种探索,如果有一种机制把他们共享出来,数据照样会在小公司存在,而且可能比大公司的数据更管用。 可见,小公司要采集数据,一定要想到应用。 ” 李易:大数据就是来自于大家伙的,你看现在这个上海高架,上海各种各样的高架,为什么上面有指示牌呢?显示红的,绿的,黄的,它是怎么来的呢?因为高架路上下面都埋了传感线圈了,埋了武器了,所以它能采集,这个都是不是说中小企业能玩的了的,这都是大企业、中科院的相关的企业在做的这个事情。 而中小企业,只能从大家伙那里拿数据,然后去帮他们解读、分析。 我估计很多人应该都用手机APP“非常准”,这是合肥一个小公司做的,为什么航班延误什么的它可以提供数据,那就是弃而不舍去找民航总局谈,民航总局说这个数据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那就谈一个分成或者谈一个商业合作,公司几个人在合肥就火了,因为他有民航总局机房的数据可不是很准吗。 这个结论就是在大数据时代创业者创业就是得捡大家伙不玩了,就是这么简单,属于捡漏。 张一鸣:对,我觉得创新型公司能够从大公司或者从政府机构中拿到数据这当然好,然后作为社会来说肯定是大数据的标准交换也好发达也好,政府有这个数据公开的计划更好,但是我觉得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要立身自己,最好就是应用本身就是采集,我给你推荐信息,你本身就告诉我你的信息,这样才能正循环,也许开始不够大,像中数据,中大数据,但是用户被用过,越用越好用,你的数据就越来越大了,所以我觉得正循环应用和采集很重要,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这也是机会。 刘骊:四个小的可能数据还不够大,但是四十个呢,四百个呢,四千个呢,只要有一种机制能够把这些数据拿出来共享,我相信可能很多中小企业他们会做一种探索,有一种机制把他们共享出来,数据照样会在小公司存在,而且可能比大公司的数据更管用。 张韶峰:就说小公司要采集数据,一定要想到应用,这个应用本身不管是2B还是2C本身是有价值的,靠服务或者应用来获得数据,而不是上级你给我数据吧?我联合了800家,可能一家没这么大,加起来一定比大。 柴可:小公司的产品服务更能有效获得数据,就像一个国家今天卫生部门发布一条信息说,所有女孩必须每天告诉我你来没来月经,没有女孩会告诉他,因为要靠优秀的服务去贴近女孩的生活,才能获得信赖,才有数据应用。 4 大批创业者站在这个时间点上,如何淘金“大数据”呢? “在大数据时代,要在这个领域里去创业的企业家,首先要从用户的需求入手,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找出痛点,用大数据的手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不要自己把自己忽悠进去。 ” 李易:就大数据这种服务而言,我们叫革命的话,它对于原有的IBM、ICP,EMC来说,它只是大企业的小革命,对它来说是搂草打兔子,顺手做了。 但是对于中小小企业来说,是大革命,是小企业的大革命,因此,是有可能真的是做成一个专业的大数据。 创新型中小企业最稳妥的方法是迅速傍大款,迅速卖掉,积累实力后,可以再做一些事情,这是比较靠谱的。 第二个就是如果我们说的再长久一点,我们从数据的采集,存储到分析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其实最有机会的就是分析。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分析有机会的话,必须聚焦,比如做餐饮的就把这东西做好,别想做别的,已跟银泰有这种标志性的百货公司合作,就得去做百货公司,你别想做那么多东西。 你就一直聚焦下去,只能是专注,没有别的办法。 唐骏:我同意采集基本上没机会的观点,因为采集量毕竟有限,对不对?所以只能靠历史的数据,但是分析这个绝对是一个大的机会。 因为你想这个比的是什么?比的是智慧。 我觉得如果纯粹讲大数据这个概念,还是有很多的机会,利用前人已经采集好的这些数据来进行分析,在这个分析基础上找到你的应用,这个是我觉得给所有的创业或者未来想在大数据的领域来进行创业的人提供一条建议,就是完全有机会找到他们创业的机会。 邝子平:大数据就是在无序当中找到一个规律这就是大数据,就是你不可预测的东西,但是通过你的大数据的分析,你找到了可以预见的东西,这是我对大数据的理解。 但我对刚刚选择分析有一点不同意,我同意最简单是做分析,但问题在中国很难做分析这个活,因为中国手头上有最大量数据的企业,没有美国有大量数据企业那么的开放。 一些大的企业,他们手头上都有很多数据,但他们在中国普遍都不大会对第三方开放,所以你要真正要在分析这边落笔的话,你首先要在采集这边要有点独特的贡献,当然你做很多地方不让你采集,那你没办法,只能不做那行了,比如有人愿意把他的周期给你,这是一个愿意开放的,可能有人愿意把参与的东西给你,所以这些是你可以采集的,你没有采集在中国很难做这个。 因此,我的建议是在大数据时代要在这个领域里去创业的企业家,首先一个从用户的需求入手,用户的需求出发,找出痛点,用大数据的手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不要自己把自己忽悠进去,别从大数据开始,就因为现在有大数据了,我非得要做个大数据,然后才去找到最终用户能用我这个东西干啥,首先你要对你这个要进入的行业非常了解,找到用户的需求,找到用户过去很多希望解决而无法解决的现在终于有大数据的手段,我给它来解决,所以这样的话就不会跟风,不会大家都去做广告推送,精准广告推送,不是百分百的用户都希望你精准广告推送,所以我觉得对你的行业要很了解,找出他们过去都有什么样的需求,而没有办法被满足的,用新的创新的技术手段去给他解决这个需求。 丁祖昱:我现在觉得大数据是理念,可以推动你们去做一些创新,但是如果要赚钱,要去卖,还得靠忽悠。 也就是说你要用忽悠说服我,你才会花钱买,实际上最后都是过度地把大数据概念包装在他们的应用上面,然后可以得到比原来单纯对数据分析,比如说卖10块钱,加了大数据的概念,再加上忽悠我,把我忽悠晕了,我给了他20块钱或者100块钱。 我觉得给中小企业一个建议就是想想最后的付钱的人,为你买单的人,当然这个我是建议多想想房地产,因为房地产买单人多。 如果能够提供房地产很好的解决方案的话,就可以活下去了,活一辈子,舒舒服服的。 然后再看其他的行业,汽车什么的,一一排下,然后哪一个和你能够对接上,你就和他对接。 孔繁任:他就是一个概念,一种思维方式,可能对有些企业像唐骏这样的企业来说,就像一个小坑,一脚就迈过去了,可能对有些企业来说它真的就是一个陷阱,所以我们现在要的是对数据的价值,但是真的不要太在意它是不是大数据。 大数据究竟是机会还是忽悠,我觉得可以向大数据去学习、借鉴,可以用它的方式去思考,但是不要迷恋大数据。 5 大数据时代创新企业瓶颈在哪里?是人才问题还是用户隐私问题,或是数据获取渠道问题? “对于创业型公司来说,大数据要有小应用,这个小应用应是成功的应用,而不要想是大应用。 用大数据去做大应用不是创业型公司做的事情,要想这种应用如何和最后的盈利模式直接挂勾。 ” 唐骏:大数据,大数据,没有足够的数据量其实是构不成大数据,也很难做出一个刚才所说自这种判断也好,决策也好,所以所有一切是基于大数据的前提,但是对我们一般的创业型公司来说,他们很难去采集到足够的数据,就像谷歌一样才有可能采集到这么大的数据。 因此数据获取渠道的问题是大瓶颈。 丁祖昱:我认为是数据应用,我觉得现在的瓶颈,前三个方面确实是一些问题,但是其实他们都已经想到办法了,比如人才的问题,可以自己上,用户隐私的问题,现在没什么隐私了,然后数据库,反正自己有自己的渠道,只不过今天也称不上大数据而已,我们可以用个大数据的帽子给它套起来,但我觉得实际上对于创业型公司来说,大数据要有小应用,这个小应用就是我们认为是一个成功的应用,而不要想是大应用,用大数据去做大应用不是创业型公司做的事情,但是这种应用,今天和生意或者说和最后的盈利模式能够直接挂上勾的,我认为这是对于所有创业型公司来说最大的难题。 张韶峰:我选的是人才,为什么?就是因为我做数据挖掘做了十年时间,我当时在IBM工作时就知道,一个数据仓库特别容易失败,就是技术人员说技术的话,业务人员说业务的话。 说到底就是需要一个既有技术思维,又有业务思维商业模式的人才,这种人非常难找,你去跟你的客户讲一堆,我可以帮你处理数据,处理数据干啥啊?讲不清楚,这个我认为是限制创业公司发展的一个瓶颈,这块要很有综合思维的人,这个不太好掌握,这是我的一个观点。 柴可:我也认为是人才问题,我们现在团队里也有专业的妇科医生,但远远不够,尤其是像妇科医生这样的,我们把它的工资年薪30万元调到年薪60万元了,都没人愿意来,一是因为不太信任小公司,你是处于一个创业机构,他在医院里非常安定、稳定,第二个是因为一般有医学经验的这些医生,年纪都比较大,所以他更追求稳定。 还有就是他对互联网的东西不屑一顾,所以我认为人至少是在我们企业是一个挑战。 张一鸣:我认为的瓶颈是产品,因为我觉得人才、隐私底线、数据渠道确实都是问题,但问题不一定是瓶颈,因为我刚刚说有了产品,提供很好的产品才会有很多的用户数据,才会有数据获取的渠道,好的产品,好的数据,搭建一个好的平台,人才他才会来,不是说你把很顶级的机构的很好的人才拉出来,问题就解决了,这要有好的产品,吸引他在产品上大有作为。 比如谷歌正在收购一个公司叫做WAZE(众包地图),他就是一个小的创业公司,他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通过自身的应用采集了大量的数据,谷歌和facebook这两个大公司都在抢这个创业公司的数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你收集数据的方式要独特,要提供应用,这就是产品。
什么叫“完成式报道”???
杂志式深度报道--预设、捕捉和集成来源:《青年记者》作者:闫肖锋 翻遍《新周刊》文档,只见编辑手册,未见采访手册之类。 杂志办了12年,没有采访手册居然也走到了今天。 相信这不是《新周刊》的独有情况。 多数刊社即使有这类手册也被弃之不用,而且网上能搜到大把诸如手册、守则之类的文档。 在中国的杂志作坊里,采访跟编辑、设计一样,是个熟能生巧的工匠活,没有标准通则,只有苦行实践。 《新周刊》给读者的印象也是编辑大于采访,概念大于细节。 但这不代表这本杂志不重视社会事实。 当然,相对于《三联生活周刊》硬性规定新手“行文三千必采八人”的做法,《新周刊》宽松许多,我想硬性规定采访人数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吧。 采访价值当然不体现在数量上而在质量上。 杂志报道以深度报道见长。 深度报道在本文中被分为三段论:预设假说、捕捉事实和集成文章。 那么,令人困惑的三个问题是――采访跟社会调查的区别是什么?这个世界的真相是可以逼近的吗?编写报道跟写小说的分别又在哪里?一、预设采访跟社会调查的区别是什么?或许,这个问题可简化为,去采访之前是否需要一个理论预设或逻辑判断?当矿难之类突发性事件来临时,记者能具备什么样的理论准备呢?又能形成怎样的逻辑判断呢?显然,这是荒谬的。 对于重大事件的报道,记者无法先有逻辑判断的,只是一些想法的碎片,诸如违法作业、官商勾结、人命不值钱之类的判断,如此而已。 这些想法有待证实,而更丰富、更刺激的事实隐藏于未来采访之中,找出它们是一位记者最大的使命和挑战。 待采访有效实施之后,最后自然成了逻辑判断和理论分析。 当然,前提是有足够的理解力以及逻辑整理能力。 如果采访只是为了印证某种假设,已经判断好的东西,那是没有意义的、强奸事实的。 但另一方面,理论是捕捉世界之网。 假如你对这个世界没有看法,注定也采访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记者是人,不是扫描仪。 换句话说,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决定了你能捕捉到什么。 关于是预设问题还是随机跟进,孰先孰后,应视不同采访题材而定吧。 事实永远比理论更精彩,变化总是超出个人想象。 但如果没有理论或逻辑武装,采访者便沦为吸尘器,抓到什么是什么了。 有理论准备的大脑,能让记者像守候在洞口的猫那样,随时捕捉话题之鼠。 理论上讲,不存在绝对客观的调查或采访。 人们只能通过一些方法论逐步逼近事实,消极地说,不可能完全捕捉到事实。 但是,新闻采访与社会调查至少有两点是可以共享的:一是价值中立,二是逻辑循环链。 采访/调查时需要保持价值中立,即暂时搁置一切既定观念、看法、理论,保持某种清空状态来迎接事实的来临。 尤其在采访过程中,切不可因自身成见,影响、干扰、左右了采访的对象或事实。 价值中立不等于没有预先的理念或逻辑,只是要求在操作过程中要杜绝它们对捕捉事实的干扰,以便“客观”能自然呈现。 举个傻瓜化的比喻,采访/调查矿难中你不能这样问:“死了这么多人,您是否觉得矿主十分可恶?”至于采访/调查需要逻辑循环链,则直接借鉴了社会学研究方法中的逻辑关系(见下图)。 毕竟,新闻学不过百年历史,而社会实证研究已有二三百年历史了。 那么,获取事实的逻辑方法自然可以拿来共享。 这个调查/采访的逻辑循环是这样的:以《新周刊》曾经做过的“同学会”专题为例,这样大型的报道策划,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准备或逻辑判断最终将导致方向散乱,采集上来一堆事实,难以让读者窥见全豹。 对于该专题,我们曾做过一系列预设,比如:1.现阶段,同学会已经从感情维系发展到经济利益甚至政治裙带关系了吗?2.同学会是否出现阶层分化,是否清华、北大、吉大等名牌大学的同学会已形成C·W·米尔斯所谓“权力精英”?3.一个人的一生经历了不同的同学会,那么,是哪个阶段的同学会起关键作用,小学、中学或是大学?各种同学会的交流模式有何异同?“同学会”专题操作于5年前的2003年,当下中国社会更趋于板结化,以上预设应当说只是理论预测,对2003年的中国可能是超前了。 或者,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以上假设均为西方模板下的逻辑判断,中国社会则完全玩的是另一种规则或潜规则。 但无论证明或否证,都是推进捕捉事实的出发点。 期刊的采访不同于报纸、电视,而是带有较强的新闻策划性质,即对新闻传播过程的谋划设计。 这不单指事件报道策划、大型专题策划,也是媒体竞争的需要,广告客户的需要。 其实,并不会因新闻策划而牺牲掉传媒的客观性。 吃新闻这碗饭本来就是门艺术,说科学有点抬举了,或者顶多是艺术加一点科学吧。 事实与假设之间的关系,可比之狗与尾巴的关系。 狗摇尾巴,还是尾巴摇狗,英语谚语所云:“有时候,尾巴也能摇狗。 ”事实与假设之间是相互制约和控制的关系,一方太强、另一方太弱都不是深度采访/调查所需要的。 社会学研究往往是理念假设的尾巴摇事实的狗。 深度新闻采访或专题策划,需要共享的是该方法论的逻辑,操作手法和过程自然各有千秋。 事实上,精彩的采访也可以补足社会研究之枯燥。 而采访经验丰富的新闻工匠自然会荣升为未来的理论大师的,比如美国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鼻祖罗伯特·帕克先生前身就是位老牌记者。 二、捕捉这个世界的真相是可以逼近的吗?这个问题令人联想到量子物理学中那个著名的“测不准原理”。 按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这个世界是不可测的,因为任何测量这个世界的工具或方法,均无一例外地会干扰到测量对象,而所得结果已然不客观了。 所以,悲观的认识论会说,这个世界的真相人类永远接触不到;乐观的认识论则坚信,人类有能力无限逼近这个客观世界。 对于“客观世界”,量子物理只是研究了其一即自然世界,其二是更为变幻多端的人类社会。 新闻人要做的事情,似乎是最大限度地接近事实。 从心理学上看,任何社会观都是每个观察者的心理投射,见仁见智而已。 哪个记者不是以个人的视角采访,哪个编辑不是以个人的兴趣裁剪素材,哪个主编不是以个人的偏好选择刊载哪类文章?我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世界。 一次,好莱坞电影人乔治·克鲁尼答记者问时狠狠嘲讽了一把CNN和BBC所谓的客观报道,他说,在西方电视台上一条三位登山者遇险的新闻会循环播报几十次,而你知道,这个世界同时有无数的生命正在遭受侵害或面临死亡。 你还能说CNN、BBC代表着客观世界吗?客观新闻主义无疑导源于西方,诞生了CNN、BBC。 但这个“客观”太过西方中心主义了。 只是,在采访或抓料、捕捉中,你尽量保持某种价值中立。 新闻采访不只是话筒或录音机。 而无论是麦克尔·华莱士与风云人物的唇枪舌剑、谈笑风生,还是人类学家潜入非洲部族、融入原住民生活细心体味,无不带有操作者的主观价值判断和心理投射。 电影《声名狼藉》对所谓“价值中立”式的客观报道方式提出挑战。 电影讲述了西方“报告文学之父”杜鲁门·卡波特的另类故事。 卡波特受《纽约客》杂志之托采写一则凶杀案故事,通过深度卷入案犯内心深处,竟然发现人性根本上有莫大的相似之处。 卡波特最终写出来的《冷血》与其说是一份深度报道不如说是一部小说。 但作者自已以为,这种小说式写作更“客观”地接近了案犯的心理事实。 综观新闻史,期刊式的深度报道除借鉴文学笔法外,对社会学、人类学的手法也是采取“拿来主义”。 这里不妨穿插着盘点一下各种方法:1.民族志/田野法。 此法关键在于进入角色,深度卷入又保持价值中立。 人类学的通则之一就是:“只有当深度卷入另一种文明之后,你才能明白自己的文明是什么。 ”实际上,这讲了一个事实与假设互为观照的辩证关系。 新闻报道的观察法/体验式报道相当于上述田野法,一种诉诸采访者感觉器官以及延伸物的手法,取决于操作者的思想因素、知识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等。 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曾使中国社会学大师费孝通受益匪浅,他后来将该法简化为一种“看功”,一种洞见事实的社会学想像力。 比如,当费孝通本人上个世纪30年代深入乡镇企业初兴的江浙地区(即“江村”)时,看见有些乡村女性烫了发型,于是得出“乡村社会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的结论。 他的“看功”背后是这样的逻辑推理:传统乡村是宗法社会,家庭财权掌握在族中年长男性手中,女性是断无消费支配权的,更别提为自己的爱美之心烫个发型了;而这里的女性烫发现象则说明,财产支配权发生了转移或部分转移,女性由于进丝绸厂而拥有独立财权,甚至家中的话事权。 所以说,当时当地的“乡村社会结构已发生根本性改变”。 为辅证这一结论,费孝通还注意到,每逢降雨,有丈夫拿伞到厂门口接媳妇的现象,这在传统夫权社会亦是不可想象的。 无疑地,费孝通所谓“看功”背后其实是一套理论准备。 2.直面采访法。 即通常记者采用的拟好提问纲目、揣摩对方反应及时调整提问的采访法。 此法要求既要尊重对方又要防止其天马行空、不着边际。 面对面采访,好奇心比技巧更重要,调查性话题就好像智力游戏,逐渐深度卷入。 直面采访或访谈法、访问法,是当前新闻记者最普遍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具有双向沟通、控制性强、实用性广的特点。 其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 曾经的“中关村第一记者”刘韧曾总结他采访“知识英雄”们时的法则,就是深度卷入的双向沟通。 刘采访时并不作记录,而是将全部经历放在探讨问题、智力交锋上。 往往是,一篇精彩报道要录几盘甚至十几盘带(当时用盒式录音机),而成文不过万言而已。 通常,采访逻辑是通过预设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的,而与高手交锋没有一定的理论准备是难以应对的。 刘韧后来将这类采访集结成书《中关村方法》。 3.电话采访。 此法在美国新闻界被称为“快餐式采访”。 如果按深度分级别,田野法的深度胜于直面采访法,而直面采访法又胜于电话采访,电话采访则胜于MSN采访。 但电话采访的好处也不言自明,可以大面积、大批量操作,可以省却舟车之苦和时间不便。 对于难言的话题,电话的距离感反而能让沟通双方放松心态、畅所欲言。 《新周刊》的电话访谈栏目“世界观”算是一个成功尝试,常使受访名人敞开心扉、将箱子底里的人生感悟都讲了出来。 4.文献法/二手资料法,网络法/谷歌法。 社会学意义上的文献是指一切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其本质是记录一切知识的载体,包括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的人类知识的载体。 网络发达的今日,上述文献纷纷搬上虚拟空间。 搜索引擎网站的宏伟的计划就是在网上建无所不包的图书馆。 可以不客气地说,网络法/谷歌法正使新生代传媒人越来越懒,新闻器官越来越萎缩。 有些文章甚至是一批关键词搜索后整合出来的结果。 当然,积极方面的意义是现在实施任何采访之前,记者都能够通过网络法/谷歌法做足事前功课了。 5.书面采访法。 一般针对“大人物”或时间不便的重要人物。 中国通常的情况是,由受访人物口授、助手或秘书帮助整理完成。 与电话采访相比,书面采访可以使对方有较充裕的时间思考问题,回答正规、措词谨慎。 优点是突破时空限制,缺点是与一般新闻原则相背,不得已而为之。 6.问卷法。 由于抽样理论的发展,样本代表性、精准程度越来越高,使之成为最科学的舆论调查方法。 目前业已被报刊、网络等媒体借鉴利用。 例如,“新浪调查”甚至成为该门户网站的一项利器,使之一下子有了独立的民间价值,调查结果每每被传统传媒、学界、政府研究机构广泛引用。 问卷法的优势除突破空间限制外,便于对调查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将主观偏见、思维干扰降低到最小,使其科学性排在众多方法之首。 且具有匿名性,是西方政治选举各方精心利用的武器,也是制定宣传策略的依据。 当然,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也善用此道。 缺点是只获得有限的书面信息;不适合文化程度低的群体;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比较低;就新浪网上调查而言还存在着取样代表性的难题(仅代表愿意点击者而非网民全体)。 所以,问卷法通常与典型个案采访/调查相结合,以得出互补效果。 值得指出的是,问卷法的抽样原则不独对问卷法有意义,对如何科学抽取采访对象也是重要的,否则,可能导致偏听偏信,被某类受访对象误导。 抽样原理有专门论著,此处不赘述。 7.座谈会法。 市场研究学称为兴趣小组法,新闻学又名调查会,是记者邀请一些人士,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本着同一主题对与会者进行采访。 优点是头脑风暴、激发思路,缺点是多数与会者的看法易受意见领袖左右。 三、集成素材采集上来后,编写报道跟小说写作的分别又在哪里?同样的原料在不同厨师手中可以做出不同口味的菜式,同样,即使一同去的采访,编出的稿子也是千差万别。 杂志人都应该是高超的编故事能手。 所谓好看的故事要求二点俱佳:既要有丰富的细节,又要有严谨的逻辑,缺一不可。 实际上,按细节与逻辑可分出四等文章:一等文章既有细节又有逻辑,二等文章有一堆细节但逻辑不清,三等文章有逻辑但干巴巴无细节,四等文章既无细节又逻辑混乱。 通常的比喻是记者要像蜜蜂和啄木鸟,而不是吸尘器、扫描仪,有选择地、精准地、代表性地挑选素材。 但这只是第一道将废品挡在门外的关卡。 第二道关卡在于如何编制这些素材使之成为端得出去的故事。 在这一方面,记者又要向小说家或社会学家借鉴了。 曾经的“京城第一财经写手”王安有“化腐朽为神奇”之说,让乏味的题材生动化,少用解释经济术语,少用数据,要用也需显示所用数据的重要性,把经济报道写得有人情味,等等。 这里又要提一下社会学想象力,如何将采访的素材与现场感觉、过往经验、宏大背景和相关理论关联起来,穿插于小场景与大时代之间,是颇考记者功力的,这也正是杂志这种报道方式优于电子视频媒体的关键所在。 这里还要提一下文学情怀,故事再好,没有一定的渲染是不好读的,当然,文学化思维就免了吧。 名记者法拉奇《风云人物采访记》一书被作为讲解采访技巧的典范作品。 其中不乏文学手法,文学的视点使其新闻作品更具穿透力,更善于多层次、多角度地审视和剥离事物,展现出了许多记者“看不到”的东西。 她经常运用想象力将原本不搭界的场景拼于一处产生强烈新闻效果。 法拉奇是新新闻主义的成功实现者。 在国内财经类报纸上,你也会看到这样的故事开篇:最近,Linda把一声响亮的“我靠”拍到了老板脸上,为此,她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 接下来的时间,她感到悲惨和孤独。 与上海淮海路写字楼里那些白领一样,Linda在网上忧郁地打着字:“工作压力使我没时间找朋友倾诉;电子社会也没建起什么来。 ”……(“探寻中国网络社交背后的现实社交模式:这么近,那么远”,《21世纪经济报道》,2007-04-09)。 可见,财经报道未必是干巴巴的大讲财经理论和逻辑关系。 除文学化写作外,编制好看文章的要领早已被概括如下:1.利用好一手采访素材。 新闻写作可以被看作是两次改写:被采访对象有选择、有侧重地复述“事实”,记者再对这个复述进行有选择、有侧重的复述。 记者通常处理方式是:将口语变为书面语,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话题体变成故事体;冗余部分删除,留下精彩个性表明立场的话语,经典处以直接引语形式出现。 2.善于作要点笔录。 采访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高强度的智力交锋与交流,全神贯注、穷追不舍、斗智斗勇式的细节式采访,为便于后期整理,要点记录是必需的。 不可完全依赖录音机,有时录音是最能淹没真相的了。 作现场笔记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理顺故事逻辑的过程,使未来文章框架初具雏形。 3.利用好二手资料。 二手资料不仅可以交叉验证一手资料的真伪,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后来的新闻作品比前作更扎实厚重、丰满完善。 面对纷繁庞杂的二手资料,以事件为线索整理出编年;以人物为线索整理出简历。 二手资料的穿插引述亦最见记者功底。 新手往往对于庞杂的二手资料惘然不知所已。 4.多次修改。 第一遍修改为结构调整。 确认小标题、段落前后秩序没问题后,注意力要放在自然段落间的先后秩序、语句顺序的调整。 第二遍修改为字词句的润色。 少用形容词、多用名词与动词、用虚词统领文章节奏、被动句变为主动句、长句分割为短句,主谓宾均衡避免大头小尾,如此等等。 通常,将文章放上一两天是有益的,让文章冷下来,让自己冷下来。 只有脱离了写作时的激情状态,作者才可能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对文章进行冷静修改,一层一层剥开逻辑的核,并突出立场与观点。 删除过激之语,使文章具有平和的文字美外,更具令人拒绝不了的逻辑力量。 结语所谓深度报道、深度采写、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体验式报道,本质上是一个东西。 深度报道像是完成一项侦探任务,先有假设推断,后有搜索证据,最终排除或确认凶手。 整个过程需要胆识和勇气、嘴利和脚勤,还需要一点社会学的想像力。 先是:你找到故事了吗?然后是:你抓到凶手了吗?每采访一次社会事件就要剖析一个社会现象或潜规则,这个要求着实令记者们困惑。 一次人质绑架事件解剖了社会人文生态,一次矿难揭示了地方利益关系链。 那么,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呢?总不能再解剖一次吧。 但无论如何,吃深度报道这碗饭,读者的期待就是这样,否则,杂志这种传媒无法与快速时效的新媒体比拼。 本文侧重讨论了新闻采访与社会调查及文学手法的共享关系,其实,大量采访手法手段此处并未涉及。 故,文尾附上采访守则。 这样的守则相信每个编辑部都有。 至于《新周刊》的这个守则,是在一再追问下,我们的编务总监整理出来的,也算是本文的一个小小的附送品吧。 《华尔街日报》的广告语称:“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不经理解的知识毫无价值。 ”这个理念解释了知识VS理解的关系。 所以,完备的采访流程只解决了故事的一半,另一半是将庞杂素材编辑成文,前一半凭眼力,后一半则见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