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
最早的中国在哪里?
发现
在这里
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
最早的双轮车辙,牵引着思绪,望见了最早的宫城
这里有最早的青铜器铸造作坊
也有最早的绿松石器加工作坊
还有最早的青铜礼器群
这片古老的土地
见证了夏、商王朝的辉煌
孕育出了这举世闻名的二里头文化
在这里
感知到了“最早的中国”
策划:李志晖
监制:万方 王子晖
执行策划:袁晗 樊珊珊
记者:刘璐 谷婷婷
设计:程媛媛
鸣谢: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新华网新闻中心 河南分公司 联合出品
夏朝究竟存不存在
夏朝究竟存不存在?在现代的考古学上是没有发现特别有力的证据,比如大批的文物、系统的文字、完整的遗址和墓葬,所以国内国外都有很多学者是不承认有夏朝的。 但是不承认、无法证明并不代表就没有。 我个人是相信有的,夏朝一定存在过,因为无数的古籍和史书都有过记载,虽然年代久远,传说和神话色彩浓厚,很多事件的具体细节也模棱两可,但是人物、事件主题却是很清晰的,比如大禹传位给儿子而不是禅让给助手,后羿攻击夏后夺取了王位后来又被夺回去,夏桀用酒灌满池子、用人当坐骑等等,都是很翔实很生动的故事,不可能是空穴来风。 你看现代也有很多迷一样的悬案,具体细节、甚至案犯什么的都还是迷,但是这个案子肯定是有过,不然不可能闹那么大,夏朝在真实性方面也是一样。 其实早在清末、民国时期,五帝、尧舜禹、夏朝和商朝都是被史学界怀疑过其真实性的,甚至有人怀疑到西周是不是真的存在过,到后来商、周还不是被证实了。 在那个远古时代还有很浓的蒙昧色彩,文化知识只有贵族才会,所以文字记录不普遍,导致后世流传困难,再大再重要的事迹也只能靠口述代代相传,真实性就难免会遭到后人怀疑。
为什么找不到夏朝存在的遗迹
夏朝,这个朝代一直出现在我们的认知当中,认为它是一个在商朝之前的时期,商汤灭夏之后建立起了商朝。 只不过,夏朝的存在一直以来都是人们争议很大的一个点,很多人认为夏朝可能只是虚构出来的,并非是真实存在,因为一直都没有找到和夏朝有关的历史遗迹。 但是,尽管这样就能证明夏朝不存在吗?那又是为什么一直都没有找到夏朝遗迹?1.夏年简单理解就是夏的存续时间。 按古本竹书纪年,自禹至桀是17世、471年(五百或六百年说不足取,因为每王世的平均在位年数长到不可接受),这是夏的积年。 这个年代跨度如果很短的话,比如类似秦朝、隋朝,是有可能由于物质文化本身的发展规律没法很精确的与其之前、之后的朝代区分开,不过夏并不存在这个问题。 关于绝对年代,由于比夏晚的商代、甚至包括西周前期也没有共和元年以后那样精确的纪年,所以如果具体到公元前X年至X年的话,夏的绝对年代也是不确定的,取决于商积年以及武王伐纣之年等一些关键点的理解,大体上是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断代工程给出的方案是约前2070-前1600)。 2.夏人活动地域文献上主要是记载夏后都邑或者夏后在某个地点,终夏之世屡有变迁,个别如《战国策》和《史记》则提到夏桀之国居的四至范围。 一般理解夏人主要活动区域是在河南黄河沿线地区(豫西,以及豫北、豫东),势力范围涉及晋南和山东西部。 既不是一个点,也不是全中国到处都是,这么个状态。 3.遗址在上述时空范围内,其实已经做了很多考古工作、发现了很多遗址。 而不是说比夏早的文化发现了、比夏晚的商发现了,唯独夏没有被发现。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上述区域之外,也有很多同一时期的考古发现,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禹域内外文化的差别。 这是考古工作者在论证夏文化时最重要的基础。 当日中国远非大一统(其实,即便晚至秦汉帝国,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差别仍能被考古学家观察到),如果有这么一群夏人,那么他们的文化也应该和其他族群有所不同(这一点并非所有学者都认同);考虑到夏的时间跨度,那么也应该与之前和之后的文化都有所不同。 考古学最擅长的工作不就是比较文化间的异同嘛,这也是考古工作者敢于在没有确凿出土文字发现的情况下论证夏文化的底气所在。 遗憾的是由于陶器类型学的研究成果表述起来很晦涩,这一点是最容易被一般人忽视的。 概括说来相对主流的认识是,以殷墟文化作为基点(确定是晚商)往前追溯,其来源被认为是二里岗文化(和二里头分布区基本重叠、年代在二里头和殷墟之间,被认为是早商),再往前追是豫北冀南的下七垣(可能是先商,先商不是商以前的意思,而是特指商先王先公及其人群所创造的考古学文化),和下七垣同时的二里头很可能就是夏。 郑洛地区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大师姑、望京楼等含商文化因素城址的批量出现,再加上二里头的衰落,可能就是夏商更替的反映。 至于夏的建立,最常被用来论证的是,河南龙山文化的南扩、江汉地区石家河与后石家河的更迭,与禹征三苗有关,所以夏的上限不应早于河南龙山。 4.证明当然,随着二里头大型建筑基址、铸铜作坊、城墙等重要遗存的发现,在某种程度上更增强了学者们的信念——考古学界在引用文献来证明二里头是夏桀所居的同时,历史学界也在引用二里头的新发现来证明夏的存在是铁证如山。 按某些不中听的话说,就是双方在互相利用。 如果二里头或其他夏文化探索对象所显示的文明程度不高,可能学界主流会比现在更谨慎和保守一些。 既然二里头已经体现出极为强势的王朝气象,相对周边文化来说有压倒性的优势和辐射能力,而且一般认为是代表了早于商的政治实体,再要从考古学上否认夏已经显得很不靠谱了(如果否认夏的存在,肯定还是要走30年代疑古派的老路)5.文化考证除了大范围比较文化异同以及从考古学上研究文明程度之外,还有很多考古证据被用来和夏相联系。 比如《礼记·明堂位》: 灌尊,夏后氏以鸡夷,殷以斝,周以黄目。 鸡夷何指历代不得其解,邹衡论证了它就是二里头文化中的封口盉(现代命名的一种陶器类型,周代已绝迹)。 又比如孙庆伟论证了从龙山晚期到二里头起源于中原、并进而扩散到整个东亚的玉礼器牙璋,可能就是《尚书·禹贡》中禹锡玄圭的玄圭。 6.结论固然,应该承认这种条件下所得出的关于夏文化的结论,不如殷墟=商代晚期那么可靠,或者说锤没有那么实。 但是除非坚信夏不存在或不可证明,反过来观察其他知乎常见论证夏文化的方式,其逻辑不自洽的地方更多。 比如说因为夏在很遥远的西方某地,所以考古学家在中原发现不了夏。 比如说因为夏的年代没有文献中所记载的那么早,所以考古学家在那个时间段发现不了夏比如说因为夏没有文献中描述的那么强大或文明,可能只是不起眼的小国甚至部落,所以目前还没有发现夏。 其实夏这个概念的唯一源头就是文献,研究历史确实不能尽信书,但如果有选择地信,就要讲证据。 为什么同样是文献,相信夏的存在,却不相信共存的其他关于地域、时间和政治发展程度的描述,文献根据到底在哪儿?相比之下,被认为是疑古过甚的学者倒是更坦荡一些,信什么疑什么好歹还给出了系统论述(如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杨宽:《说夏》;艾兰:《龟之谜》),而不是那种莫名其妙的半信半疑。 还有很多人都对考古材料一知半解。 如某大V放言夏朝晚期都城,即二里头文化,影响区域小,比起商朝来说没啥王朝气象,找不到夏的原因是几乎所有人都偏执地认为,中后期的夏朝应该也像武丁之后的中后期商朝那样强盛。 这明显是对考古研究的误读。 从考古材料看,二里头二期至四期的对外影响力,并不亚于殷墟二至四期。 如果二里头是中后期的夏,那它确实是和武丁以来的商是一样强的。 这位还多次拿东周举例、如果没有文字发现的话如何如何。 实际上在许宏看来,二里头是应该和殷墟、西周这样的核心文化相提并论,而不是那种徒有其名的天下共主,这一点凡是认真看过《最早的中国》《何以中国》《大都无城》都很明白。 而且,如果没有出土文字+文献,实际上仍能单靠考古材料得出,二里头之前是满天星斗,二里头出现后月明星稀,从二里头、二里岗、殷墟,到周原-丰镐文化,保持着一脉相承的向外强势扩散态势,这种势头到了公元前八世纪下半叶才随着周原和丰镐两个特大型聚落的衰亡而结束,接下来华夏的扩张就依靠从宗周分裂出去或者继承吸收宗周因素的列国文化了,直到咸阳、长安出现之前整个天下就是多级世界,这和二里头时代有哪门子可比性?
四大古都之首是谁
洛阳是中国夏商周汉魏晋北朝隋唐五代的首都,历史最久时间最长跨度最大盛世最多,作为久负盛名的“天下之中”和河图洛书发源地,洛阳代表着中华文明的核心起源地和东亚大陆封建帝国的最高峰。
洛阳于2018年4月被正式确认为中国四大古都之首。
2018年4月,世界古都论坛拉开帷幕。 经过中外多方探讨与协定,中国洛阳建都史之长不仅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因而被确定为世界古都论坛永久会址。
因此,河南洛阳便成为了官方认定的中国四大古都之首。
首届世界古都论坛于2018年4月19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代表正式为世界古都论坛揭幕。 会上埃及、英国、意大利、柬埔寨、日本、韩国等20余国出席,中国八大古都中的剩余七座(北京、西安、南京、开封、杭州、安阳、郑州)均出席。
世界古都论坛永久会址-中国洛阳
自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起,有十三个正统朝代和二十多个政权将洛阳设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洛阳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建城史和1500多年建都史,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城市。 洛阳也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和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端起点。 在洛河两岸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夏都二里头、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和隋唐洛阳城等五大都城遗址。
五都贯洛
形成于东汉时期,由班超、甘英、班勇等开辟,以首都洛阳为起点举世闻名的 丝绸之路,可以直驰地中海东岸,明驼宛马,络绎不绝。 《后汉书》有记载:“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 汉魏洛阳城通达西域延续曹魏、西晋直到北魏,隋唐时期由隋唐洛阳城所取代,定鼎门亦是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 作为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东都建成,隋炀帝杨广便迁都洛阳,实现万国来朝的华夏梦。 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回洛仓、含嘉仓是隋唐帝国设在都城的天下粮仓。 《资治通鉴》的作者、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曾作 《过故洛阳城》:“烟悉雨啸黍华生,宫阙簪裳旧帝京。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 洛阳城在设计上更是影响到了同时期的海外城市格局,例如日本的京都、奈良等城市均是仿照唐朝洛阳、北魏洛阳等都城建立,甚至于中世日本造访京都被称之为“上洛”。
丝绸之路起点-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
由于大量丝绸在洛阳交易后转运西方,东汉以后罗马文的seres、粟特文的srγcinch kn δ h、叙利亚文的saragh均指洛阳城。 “赛里斯” ( Seres)--洛阳城一度被古代西方人当作遥远而神秘的中国,中国输出的丝绸也被西方赋子同一个名称并沿用至今,现代英语silk即源于此。 如果说瓷器是中国的象征,那么洛阳就是丝绸的代称。
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正月从洛阳出发西巡河右,大开屯田,西域诸国先后来东都朝贡。
武则天时派大军收复“安西四镇”,后又设置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共同保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
丝绸之路图示
大运河回洛仓遗址
而洛阳城北之邙山陵墓群,为众多古代帝王、名人的坟冢所在地。 “生于苏杭,死葬北邙”,“无卧牛之地”,邙山早已成为中国人心中的龙脉所在地。 华夏、中华、中土、中国、中原、中州等称谓均源自于古老的洛阳城和河洛文明。
河南夏商周的展览名称“宅兹中国”来自于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提及周成王营建成周(今洛阳),这是“中国”一词最早出现的记载,中国指的就是新建的首都洛阳,寓意天下中央之国,九鼎迁洛邑,皆象征周天子的崇高地位。 宅兹中国隐含着当时的天地意识和国家观念,以此作为展览标题,意欲反映河南在三代文明持续演进中的突出地位及其对于阐述“何以中国”的重大意义。
宅兹中国-西周洛阳
周公营建洛邑-制礼作乐
第一王朝,赫赫夏都:考古人员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
●最早的城市干道网
●最早的宫城(后世宫城直至明清“紫禁城”的源头)
●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都邑与建筑上的王权表征)
●最早的青铜礼乐器群(华夏青铜文明之肇始)
●最早的青铜近战兵器
●最早的青铜器铸造作坊
●最早的绿松石器作坊
相比之前的和同时代的其他遗址,二里头遗址的城市形态出现了飞跃性的变化,它的宫城内存在大型宫殿建筑,外围筑有较为方正的城墙。 在宫城外,四条大路垂直相交,宽阔平坦,将城市分割出不同的功能区,如造贵族奢侈品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区、祭祀区、贵族聚居区等,这些特点与后世的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及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面貌更为接近,无不显示出王都所特有的气派。
该遗址现存面积约三百万平方米,发掘总面积超过五万平方米,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城市道路系统、最早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器群、最早的官营作坊区、最早的国家级祭祀场,及一定数量的贵族墓葬等诸多重要遗存,出土文物两万六千多件,拓展了我们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的认知。 可以说,二里头遗址是迄今可以确认的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的都邑,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营建规制与其一脉相承,开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制度的先河。
中国第一王朝-洛阳夏都二里头遗址
汉魏洛阳城始建于西周,其间历经东周、秦、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北周等朝代的修建与使用,至唐初废弃,建城史长达1600年之久。 其中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5个朝代相继以此作为都城,都城史长达540余年。 汉魏洛阳城是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核心地区重要的古代都城遗址,整体纳入了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是我国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规模最大且格局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地下遗存最为丰富的的古代都城遗址之一。
汉魏洛阳城
建中立极
应天门所处位置为紫微城正南门。 紫微城,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皇宫),别称紫微宫,是隋、唐、武周帝国的大朝正宫、世界性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唐代实行东西两京制。 东都洛阳,是长安之外的另一个全国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紫微城位于神都洛阳西北隅至高之处,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前后沿用530余年,成为九朝理政之所,是中国历史上沿用时间最长、使用朝代最多的皇宫。 除紫微城外,洛阳上阳宫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皇宫。
应天门是一座由门楼、朵楼、阙楼及其相互之间的廊庑连为一体的“门”字形巨大建筑群。 是隋唐两京考古发掘出的第一座宫阙遗址。 遗址平面呈“凹”字型,由门楼、朵楼、阙楼组成。 相互间的廊庑将门楼、东西阙楼连为一体,宛如空中楼阁,有今天的十三层楼高,李白、白居易都写诗赞叹过,所以雄伟壮观不难想象。 门上两重观,上面的匾额写着“紫微观”;左右连阙,两边各有崇楼五座,整体看上去像五只凤凰一样,所以又名“五凤楼”;城楼下开有三个门道,左入右出、中为御道;门前置双向三出阙加上东西两边共计十二阙,象征皇家的威仪,是古代城门建制的最高等级,天子享用的最高礼制,也是秦汉以来形成的三道制的继承和发展。
隋唐洛阳城宫城正门-应天门
隋唐洛阳城天堂(通天浮屠)
大业三年,其冬,帝至东都,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帝令都下大戏。 征四方奇技异艺,陈于端门街,衣锦绮、珥金翠者,以十数万。 又勒百官及民士女列坐棚阁而纵观焉。 皆被服鲜丽,终月乃罢。 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列酒食,遗掌蕃率蛮夷与民贸易,所至之处,悉令邀延就坐,醉饱而散。 蛮夷嗟叹,谓中国为神仙。
龙朔元年(661年)“三月丙申朔,上与群臣及外夷宴于洛城门,观屯营新教之舞,谓之一戎大定乐”。
唐麟德二年(665年),四方少数民族首领及外国使节以洛阳为中心聚集,随唐高宗东封泰山。
开元十三年(725年),唐玄宗东封泰山,由东都出发,“四夷酋长从行”。
东岳封回宴洛京,西墉通晚会公卿。
楼台绝胜宜春苑,灯火还同不夜城。
隋唐洛阳紫微城
唐人常将财富与胡商联系在一起,称之为“千金估胡”、“富波斯”等,在唐朝的胡商大部分都比较富有。 就连皇帝需要钱时也会向胡商征集。 胡商捐款百万亿建造天枢,当时洛阳外商的人数之多、资本之雄厚可见一斑。
万国颂德天枢
1.《旧唐书》: 今国家定周秦之两地,为东西之两宅。 辟九衢而立宫阙,设百官而严拱卫。 取法元象,号为京师。
2.唐高宗: 两京,朕东西两宅。
3.唐高宗《建东都诏》: 此都中兹宇宙,通赋贡於四方,交乎风雨,均朝宗於万国。
4.唐中宗:三川帝里,八水皇州。
5.唐玄宗:三秦九洛,咸曰帝京。
6.唐玄宗:咸洛京师,建都惟旧。
7.唐肃宗:今复宗庙于函洛。
8.《通典》:凡周、汉、魏、晋、后魏、隋,至于我唐,并为帝都。
9.《旧唐书礼仪制》:历代以降,建一都者多,两都者少。 今国家崇东西之宅,极严奉之典。
10.《全唐文》:今二都并建,各立神主,都洛则有洛庙,还秦则有秦庙。
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出自洛阳,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泉,河即黄河,洛即洛水。 洛阳同时也是联合国授予的世界文化名城。 现代的洛阳拥有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等历史名胜,洛阳牡丹、水席、杜康酒等传统文化,以及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和隋唐洛阳城等国家大古都遗址。
河图洛书
洛阳作为王都大邑,自然成为历代骚人墨客彰显才华的必趋之地;这里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是河洛文学发展的沃土。 历代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河洛大地上挥翰著文,留下了不可胜计的绚丽华章。 河洛文学,以汉、魏、唐、宋为标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经历了无比的辉煌。 正所谓:河洛自古富才强,汉魏文章半洛阳。
三教祖庭
先秦时期,《诗经·周南》中的大多数作品产生于河洛地区,其中《关雎》几千年来一直向世人倾诉著河洛人的绵绵情思。 大作家贾谊是洛阳才子,他既有被誉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大气磅礴,情采飞扬;又有被视为代表汉代骚体赋创作最高成就的《吊屈原赋》和《鵩鸟赋》,情感激越,颇富哲理。 班彪影响在先,班固倾力撰写,班昭补编在后,“三班洛阳著《汉书》”成为千古佳话;班固写《两都赋》首扬东都,张衡“精思傅会”作《二京赋》成为“长篇之极轨”。 王充正文风,批判虚伪浮靡;蔡邕擅文章,行文清丽典雅;赵壹作《刺世嫉邪赋》,诗人怒发冲冠;蔡文姬写《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才女饱蘸血泪。
建安时期,曹氏三父子均嗜好文学,以“建安七子”为代表的一大批志高才强的作家聚其周围,呈“众星拱月”之势。 虽然他们的多数作品并不是作于洛阳,但是,他们本人与洛阳有不解之缘,他们创作的与洛阳关系密切的佳作也不在少数。 如曹操的《蒿里行》和《薤露行》都是在伤悼洛阳的被毁;孔融成名于洛阳;被誉为“建安之杰”的曹植才高八斗,超然不凡,《送应氏》和《赠白马王彪》两篇名作的产生均与洛阳有关,他创作的《洛神赋》令人销魂。 正始以后,“竹林七贤”和“金谷二十四友”齐聚洛阳,他们各具风采,争奇斗艳,使洛阳成了文学艺术荟萃之都,为河洛大地留下了无数瑰丽华章。 左思闭门宜春里,构思十年,杰作《三都赋》使“洛阳纸贵”;潘岳挥笔叙哀情,风韵清丽,潇洒洛阳城令“掷果盈车”。 从“乐不思蜀”到“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河洛文学再添千古流传的典故传说;从陆机的《洛阳记》到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更以文学的手笔使古洛阳的辉煌永载史册。
唐代,大诗人李白著有〈春夜洛城闻笛〉,杜甫在他20岁以前一直生活在洛阳,河洛文化陶冶了他的性情品质;最后一次告别洛阳,他沿途写下了“三吏”、“三别”,达到其诗歌创作的颠峰。 后来的白居易幽居履道里,他在洛阳居住长达18年之久,洛阳大地上几乎处处都有他的足迹,他的诗中也处处可见对洛阳的描写。 在他留下的3000多首诗中,讴歌洛阳的多达800余首,为河洛文学留下了众多璀璨夺目的佳句。 韩愈教学东都,广聚贤才,提携后进,将洛阳称为自己的故乡;杜牧科考东都,才华横溢,文思泉涌,成就功名从洛阳开始。 诗鬼李贺作为唐诗百花中的一朵奇葩,为诗歌创作呕尽心血,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对其有重要影响。 另外,像古文运动的先驱者独孤及、诗豪刘禹锡、中唐大才子元稹、诗人卢仝等人都为河洛文学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宋之际,西京洛阳为文人才子逗留之地和许多开国元勋功成身退之所,如欧阳修、司马光,以及四朝元老吕蒙正、宰相富弼、西京留守文彦博等。 这些才华卓著的人们,以诗会友,在洛阳写下了众多诗词名篇,对北宋前期文学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