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消息,8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答记者问。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根据太空监测机构以及美国太空司令部的消息,中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8月6日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于上周在近地轨道解体。据多家太空碎片追踪机构称,这导致了一个由数百块碎片组成的碎片云的形成。中方能否证实并提供最新的监测信息?中方正在采取什么措施监测和处理碎片,又采取了哪些措施防止未来再次发生此类事件?
林剑:有关活动是根据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开展的和平利用外空活动。中方已采取必要措施,正在密切监测有关轨道区域,开展数据分析。作为负责任大国,中方高度重视空间碎片减缓,在外空活动中积极履行相关国际义务,规范本国航天活动,要求在卫星、运载火箭完成任务后实施空间碎片减缓相关措施,促进保护外空环境,维持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性。
原标题:2024年8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答记者问
编辑:杨四海责编:吴忠兰 审核:冯飞
中学生写的关于钱学森的演讲稿
伟大科学家、中国“两弹一星”工程奠基人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5],男,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共党员。 1911年出生,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著名科学家。 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中影响最大和功勋最为卓著的人民科学家,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 他在上世纪40年代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和航天领域内的最为杰出的科学家,并以《工程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在学术成就上实质性地超越了科学巨匠冯·卡门,成为上个世纪整个应用科学领域中最杰出的代表,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最为璀璨的极少数巨星之一。 钱学森于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原来写的是浙江杭州)。 父亲钱家治(字均夫,1880年-1969年)曾留学日本。 1914年父亲钱家治到北平民国政府教育部任职,迁居北平宣武门外。 1918年入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1921年转校北京高等师范学院第一附小。 1923年钱学森入学北京高等师范学院附中,1929年毕业。 1929年秋,钱学森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攻读铁道机械工程。 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同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学习。 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并从事火箭研究。 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 ”因此钱学森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 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外交上的不断努力,钱学森冲破种种阻力回国后,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等职;曾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等职。 钱学森与胡锦涛总书记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 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钱学森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协会主席,历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 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2009年10月31日上午8时6分在北京去世,享年98岁。 [编辑本段]成就钱学森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和航天计划的技术领导人,对航天技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开拓性的贡献。 钱学森共发表专著7部,论文300余篇。 主要贡献①应用力学 钱学森在应用力学的空气动力学方面和固体力学方面都做过开拓性的工作。 与冯·卡门合作进行的可压缩边界层的研究,揭示了这一领域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创立了卡门——钱学森方法。 与郭永怀合作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 ②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 从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钱学森在火箭与航天领域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概念: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JATO),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在1949年提出了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在1953年研究了行星际飞行理论的可能性;在1962年出版的《星际航行概论》中,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③工程控制论 工程控制论在其形成过程中,把设计稳定与制导系统这类工程技术实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钱学森本人就是这类研究工作的先驱者。 ④物理力学 钱学森在1946年将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的研究,是先驱性的工作。 1953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改变过去只靠实验测定力学性质的方法,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并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 1961年他编著的《物理力学讲义》正式出版。 现在这门科学的带头人是苟清泉教授,1984年钱学森向苟清泉建议,把物理力学扩展到原子分子设计的工程技术上。 ⑤系统工程 钱学森不仅将中国航天系统工程的实践提炼成航天系统工程理论,并且在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还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社会系统。 任何一个社会的社会形态都有三个侧面:经济的社会形态,政治的社会形态和意识的社会形态。 钱学森从而提出把社会系统划分为社会经济系统、社会政治系统和社会意识系统三个组成部分。 相应于三种社会形态应有三种文明建设,即物质文明建设(经济形态)、政治文明建设(政治形态)和精神文明建设(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应是这三种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从实践角度来看,保证这三种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就是社会系统工程。 从改革和开放的现实来看,不仅需要经济系统工程,更需要社会系统工程。 ⑥系统科学 钱学森对系统科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⑦思维科学 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上的一大热门,但学术思想却处于混乱状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钱学森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提出创建思维科学(noeticscience)这一科学技术部门,把30年代中国哲学界曾议论过,有所争论,但在当时条件下没法讲清楚的主张,科学地概括成为思维科学。 比较突出的贡献为: (1)钱学森在80年代初提出创建思维科学技术部门,认为思维科学是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大部门。 推动思维科学研究的是计算机技术革命的需要。 (2)钱学森主张发展思维科学要同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工作结合起来。 他以自己亲身参予应用力学发展的深刻体会,指明研究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应以应用力学为借鉴,走理论联系实际,实际要理论指导的道路。 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就是思维科学中的基础科学思维学。 研究思维学的途径是从哲学的成果中去寻找,思维学实际上是从哲学中演化出来的。 他还认为形象思维学的建立是当前思维科学研究的突破口,也是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核心问题。 (3)钱学森把系统科学方法应用到思维科学的研究中,提出思维的系统观,即首先以逻辑单元思维过程为微观基础,逐步构筑单一思维类型的一阶思维系统,也就是构筑抽象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社会思维以及特异思维(灵感思维)等;其次是解决二阶思维开放大系统的课题;最后是决策咨询高阶思维开放巨系统。 ⑧科学技术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最高概括,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科学的社会科学)的最高概括,钱学森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归纳为十个紧密相联的科学技术部门。 这十大科学技术部门的划分方法,正是钱学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系统论对科学分类方法的又一创新。 教育思想 1.学龄提前,学制缩短,人人皆可早成才。 按照“大成智慧教育”的构想,儿童可以4岁入学,12岁初中毕业;12至17岁上高中及大学,完成“大成智慧”知识学习,再加一年“实习”,学成一个行业的专家,写出毕业论文,成为大成智慧教育硕士。 钱老设想:到21世纪中叶,全中国的青年都可以18岁读完达到硕士水平的大学,成为社会有用的通才。 这种学制的设计,以早出人才为旨归,适应了信息时代世界竞争形势的需要,应该是邓小平同志“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人才培养教育思想的具体化和新发展。 2.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培养理工文艺结合的“全才”。 钱老提出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包括所有通过人类实践认知的学问。 按照目前知识体系的认识,可以暂分为11大部门,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地理科学、建筑科学以及文艺理论等。 “这是个活的体系,是在全人类不断认识并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发展变化的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这个体系不仅结构在发展,内容也在充实,还会不断有新的科学部门涌现。 相应地,教育要培养的人才应当:1.熟悉科学技术的体系,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2.理、工、文、艺结合,有智慧;3.熟悉信息网络,善于用电子计算机处理知识。 这样的人是全才。 ”在钱老看来,“21世纪的全才并不否定专家,只是他,这位全才,大约只需一个星期的学习和锻炼就可以从一个专业转入另一个不同的专业。 这是全与专的辩证统一。 这样的大成智慧硕士,可以进入任何一项工作。 以后如工作需要,改行也毫无困难。 当然,他也可以再深造为博士,那主要是搞科学技术研究,开拓知识领域。 ”同时,在纵向结构上,人类知识体系又可以区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技术三个层次(文艺理论的层次的划分略有不同)。 三个层次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科学技术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与影响是双向的、统一的。 又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谁也离不开谁。 而“哲学作为科学技术的最高概括,它是扎根于科学技术中的,是以人的社会实践为基础的;哲学不能反对、也不能否定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因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3.科学技术与哲学的统一结合,品德情感与智慧能力并重,培养高尚品德和科学精神。 钱老一贯坚持把基础理论、技术科学、应用技术统一起来的考虑专业教学的内容。 他提出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人—机结合优势互补的长处。 而大成智慧人才培养的关键,还在于学生的品德与精神。 因此要靠伟大的科学精神和崇高品德的教育与熏陶,要靠自觉地追求真理的兴趣与激情,要靠人在与计算机优势互补中对知识的有效集成与积累,要靠在社会实践中长期的锻炼,才可能培养出真正高端的智慧人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钱老高度重视了哲学的意义,在他看来:“一个科学家,他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人生观、宇宙观,必须掌握一个研究科学的科学方法!这样,他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不致迷失道路;这样,他在科学研究上的一切辛勤劳动,才不会白费,才能真正对人类、对自己的祖国做出有益的贡献。 ”[编辑本段]著作《工程控制论》 《物理力学讲义》《星际航行概论》《论系统工程》《关于思维科学》《论地理科学》《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创建系统学》《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论第六次产业革命通信集》[编辑本段]荣誉主要荣誉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钱学森“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91年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中央军委授予的一级英雄模范奖章;2007年荣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阎肃,对钱学森老人这样评价: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 惊世两弹 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 寿至期颐 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在推荐钱学森老人的时候这样写:辗转回国,钱学森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硬劲;力学、喷气推进、航天技术,钱学森展现了一位科学家在研究上的牛劲;东方红卫星、神舟飞船、嫦娥奔月,钱学森给中国航天事业打了足够的底劲;今天,这位中国航天之父所开拓的事业正阔步向前,冲劲十足!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章良,在推荐钱学森老人的时候这样写: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航天领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 [编辑本段]生平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早年曾在北京师大附中和交通大学读书。 1934年暑假,他从交大毕业,考取了清华大学公费留学。 1935年8月的一天,钱学森从上海乘坐美国邮船公司的船只离开祖国。 钱学森成为 冯·卡门领导的古根罕姆航空实验室的一名研究生。 这个实验室后来成为美国火箭技术的摇篮,钱学森就是在这里进行火箭技术研究最早的三名成员之一。 1935年至193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获硕士学位。 1936年至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 1939年至1943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研究员。 1943年至194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教授(其间:1940年至1945年为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通信研究员)。 1945年至1946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 1946年至1949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气动力学教授。 1949年至195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1947年与蒋英结婚。 1955年回国。 1955年至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 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1970年至1982年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 还历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会长,中科院主席团执行主任、数学物理学部委员。 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委会主席。 1991年5月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科协名誉主席。 1992年4月被聘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 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学森是中共第九至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编辑本段]轶事赴美留学1935年8月的一天,钱学森从上海乘坐美国邮船公司的船只离开祖国。 黄浦江浊浪翻滚,望着渐渐模糊的上海城,钱学森在心中默默地说:“再见了,祖国。 你现在豺狼当道,混乱不堪,我要到美国去学习技术,他日归来为你的复兴效劳。 ”钱学森到美国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学工程要到工厂去实践,可当时美国航空工厂歧视中国人,所以一年后他开始转向航空工程理论,即应用力学的学习。 1936年10月他转学到加州理工学院。 钱学森是慕名而来的。 因为,坐落在洛杉矶市郊帕萨迪纳的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是匈牙利人。 可后来的事,钱老自己可能都没想到,自己能成为冯·卡门教授的学生,并且成为其中的佼佼者,提升至了他的最得力助手。 20世纪30年代初,航空科学还处于襁褓之中。 冯·卡门当时是这一领域的顶尖人物,后来被誉为“超音速飞行之父”。 1970年,月亮上的某一陨石坑被冠以他的名字。 冯·卡门抬头仔细打量着这位仪表庄重、个子不高的年轻人,他提出几个问题让钱学森回答,钱学森稍加思索便异常准确地回答了他的所有提问。 冯·卡门暗自赞许:这个中国人的思维敏捷而又富于智慧。 他高兴地收下了这位学生。 1945年初,钱学森成为以冯·卡门为团长的空军科学咨询团的成员。 德国投降后,他随该团的考察小组到欧洲考察航空和火箭技术。 1947年初,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正教授。 在受监控期间,除教学外他仍未放弃学术研究,1953年发表了《从地球卫星轨道上起飞》,为低推力飞行力学奠定了基础,并于1954年出版了《工程控制论》一书。 1955年回国前他向冯·卡门告别时,冯·卡门激动地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超过了我!”坎坷的归国之旅“钱学森1955年携家眷归国途中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这是中国著名科学家和火箭专家钱学森于1955年9月17日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踏上回国航程,于1955年10月1日到达香港,1955年10月8日到达广州时,对接待他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家代表朱兆祥同志所说的一句万分感慨的话。 同他一起回国的还有他的夫人和两位幼儿。 钱学森于1935年8月,作为一名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学习和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的。 回国前,曾担任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 钱学森1935年赴美国留学。 10年后,他成为当时一流火箭专家。 由于发表了“时速为一万公里的火箭已成为可能”的惊人火箭理论而誉满全球。 这位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在“二战”期间,跟其导师冯·卡门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的“曼哈顿工程”——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作,在美国是一个屈指可数的稀世之才。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和夫人蒋英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 此时的美国,以麦卡锡为首对共产党人实行全面追查,并在全美国掀起了一股驱使雇员效忠美国政府的歇斯底里狂热。 钱学森因被怀疑为共产党人和拒绝揭发朋友,被美国军事部门突然吊销了参加机密研究的证书。 这使他非常气愤。 钱学森以此作为要求回国的理由。 然而,钱学森万万没想到,他的回国意愿竟酿成了一场劫难!美国海军部次长恶狠狠地说:“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从此,美国对他的政治迫害接踵而至。 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在特米那岛上将他拘留14天,直到收到加州理工学院送去的1.5万美金巨额保释金后才释放了他。 后来,海关又没收了他的行李,包括800公斤书籍和笔记本。 他们硬说里面有机密材料。 其实,在打包之前,钱学森已交他们检查过。 美国检察官再次审查了他的所有材料后,证明他是光明磊落的。 钱学森在美国受迫害的消息很快传到国内,新中国震惊了!国内科技界的朋友通过各种途径声援钱学森。 党中央对钱学森在美国的处境极为关心,中国政府公开发表声明,谴责美国政府在违背本人意愿的情况下监禁了钱学森。 当钱学森要求回国被美国无理阻拦时,中国也扣留着一批美国人,其中有违反中国法律而被中国政府依法拘禁的美国侨民,也有侵犯中国领空而被中国政府拘禁的美国军事人员。 美国政府急于要回这些被我扣押的美国人,但又不愿意与中国直接接触。 1954年4月,美英中苏法五国在日内瓦召开讨论和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 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联想到中国有一批留学生和科学家被扣留在美国,于是就指示说,美国人既然请英国外交官与我们疏通关系,我们就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开辟新的接触渠道。 中国代表团秘书长王炳南6月5日开始与美国代表、副国务卿约翰逊就两国侨民问题进行初步商谈。 美方向中方提交了一份美国在华侨民和被中国拘禁的一些美国军事人员名单,要求中国给他们以回国的机会。 为了表示中国的诚意,周恩来指示王炳南在6月15日举行的中美第三次会谈中,大度地作出让步,同时也要求美国停止扣留钱学森等中国留美人员。 然而,中方的正当要求被美方无理拒绝。 7月21日,日内瓦会议闭幕。 为不使沟通渠道中断,周恩来指示王炳南与美方商定自7月22日起,在日内瓦进行领事级会谈。 为了进一步表示中国对中美会谈的诚意,中国释放了4个被扣押的美国飞行员。 中国作出的高姿态,最终是为了争取钱学森等留美科学家尽快回国。 可是在这个关键问题上,美国人耍赖了。 尽管中美双方接触了10多次,美国代表约翰逊还是以中国拿不出钱学森要回国的真实理由,一点不松口。 正当周恩来总理为此非常着急的时候,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陈叔通收到了一封从大洋彼岸辗转寄来的信。 他拆开一看,署名“钱学森”。 他禁不住心头一震,他迅速地读完了这封信。 信中的内容,原来是请求祖国政府帮助他回国。 这封信是钱学森当时摆脱特务监视,在一封写在小香烟纸上寄给在比利时亲戚的家书中,夹带给陈叔通副委员长的。 对于这样一封非同寻常的海外来信,陈叔通深知它的分量,当天就送到周总理那里。 “这真是太好了,据此完全可以驳倒美国政府的谎言!”周恩来总理当即作出了周密部署,叫外交部火速把信转交给正在日内瓦举行中美大使级会谈的王炳南,并对王炳南指示道:“这封信很有价值。 这是一个铁证,美国当局至今仍在阻挠中国平民归国。 你要在谈判中,用这封信揭穿他们的谎言。 ”8月1日中美大使级会谈一开始,王炳南率先对约翰逊说:“大使先生,在我们开始讨论之前,我奉命通知你下述消息:中国政府在7月31日按照中国的法律程序,决定提前释放阿诺维等11名美国飞行员,他们已于7月31日离开北京,估计8月4日即可到达香港。 我希望,中国政府所采取的这个措施,能对我们的会谈起到积极的影响。 ”可谈到钱学森回国问题时,约翰逊还是老调重弹:“没有证据表明钱学森要归国,美国政府不能强迫命令!”于是,王炳南便亮出了钱学森给陈叔通的信件,理直气壮地予以驳斥:“既然美国政府早在1955年4月间就发表公告,允许留美学者来去自由,为什么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博士在6月间写信给中国政府请求帮助呢?显然,中国学者要求回国依然受到阻挠。 ”在事实面前约翰逊哑口无言。 美国政府不得不批准钱学森回国的要求。 1955年8月4日,钱学森收到了美国移民局允许他回国的通知。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梦寐以求的回国愿望得以实现了!这一天钱学森携带妻子蒋英和一双幼小的儿女,终于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途。 由于钱学森的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 毛泽东与钱学森的交往初见毛泽东1956年,菊香书屋:“主席,”周恩来进门后满面笑容:“我将你久盼的贵宾请来啦!”“啊!钱学森同志,”毛泽东走上前去,紧握着站在周恩来身旁有点拘谨和紧张的钱学森的双手,“盼了你好久啰!我们的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和火箭专家!”“我也早想来拜会主席了,”钱学森激动地望着紧握着他双手的毛泽东,“怕你太忙,不敢来打扰。 ”“你说反啰!是我考虑到你才回国,要处理的事太多,不敢过早相约。 ”毛泽东诚挚地说。 “听说美国人把你当成5个师呢!”毛泽东伸出五个手指头,“我看呀,对我们说来,你比5个师的力量大多啦!我现在正在研究你的工程控制论,用来指导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呢!”毛泽东的平易近人,减少了钱学森初来时的拘谨和紧张。 “学森同志,”毛泽东望着钱学森,“你那个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天工业的意见书》,我仔细看过了。 写得很好呀!”“主席,”钱学森谦和地笑了笑,“我刚刚回国,对国内情况不甚了解,我只是根据我的工程控制论,对我国的国防建设特别是航空工业的建设提了不少很不成熟的意见,其中错误一定不少啊!”毛泽东摆了摆手:“学森同志,提出了这么多好建议,怎么是错误啊!这是十分难得的呀!这些精辟独到的建议,只有你这位工程控制论创始人才提得出呀!”毛泽东顿了顿,接着说道:“我们国家决定根据你的工程控制论,组织各个学科各个部门一起奋力搞导弹。 学森同志,我想请你这个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来牵这个头,有信心吗?”钱学森有点紧张:“主席,这么重要的任务,我怕干不好啊!”“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毛泽东用筷子在空中重重一晃,“你钱学森是工程控制论的开山鼻祖,还怕干不好!”在毛泽东磅礴气势的感染下,钱学森终于坚定地点了点头:“主席,我一定努力工作。 ”
光明星3号卫星国际影响
2012年3月26日,韩国国防部对朝鲜发射火箭表示严重关切,认为这是对国际社会的挑战。 韩政府研究了可能的应对措施,包括在“光明星3号”偏离轨道进入韩国领空时进行拦截的预案。 日本防卫大臣田中直纪则在3月27日会议上指示自卫队准备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应对朝鲜火箭可能带来的威胁,包括经过日本上空或境内坠落的情况。
4月8日,朝鲜允许外国记者参观了西海卫星发射场,展示了“光明星3号”卫星发射的相关设施。 国际海事组织收到的朝鲜发射报告中,详细列出了火箭落区坐标,预计第一级助推器将落在韩国西部的黄海海域,而第二级则会越过日本石垣岛至菲律宾海。
中国政府在3月16日对朝鲜宣布的卫星发射表达了关注,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与朝鲜驻华大使池在龙会面,讨论了中朝关系和半岛局势。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4月10日表示,朝鲜的卫星发射违反联合国决议,威胁区域安全,美国正在与国际伙伴协商,可能在安理会采取行动以回应朝鲜的行为。
然而,4月13日,韩国媒体和朝中社分别报道了朝鲜发射远程火箭和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的消息。 这次事件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各国政府和组织纷纷根据各自立场采取相应行动,以维护地区稳定。 扩展资料
“光明星3号”是朝鲜自行研发的按照极地轨道运行的地球观测卫星,将于2012年4月份由“银河3号”运载火箭从朝鲜平安北道铁山郡的西海卫星发射场向南发射。 朝鲜“银河3号”火箭已于北京时间2012年4月13日6时38分搭载“光明星3号”地球观测卫星,从朝鲜平安北道铁山郡西海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 2012年4月13日,朝鲜官方正式宣布卫星发射失败。 2012年12月12日,光明星3号再次由银河3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且成功。
如何看待朝鲜核问题
问题一:如何评价朝鲜核问题?中韩建交之后,朝鲜认为中国不可靠,摆脱了中国的保护伞,改用核武器自己保护自己。 中方发起六方会谈,朝鲜主动炸毁核设施,但是美国拒绝兑现会谈中做出的承诺,导致朝鲜恢复核计划。 美国不兑现承诺,造成朝鲜对中国的政治信誉开始怀疑。 中国对朝鲜影响力降低,在半岛的话语权被边缘化,失去东北亚战略优势。 朝鲜以核促和,以放弃核武器为条件,要求美国承诺其国家安全。 但是美国明确拒绝承诺朝鲜的国家安全。 朝鲜加快核武实验和导弹实验,意图把韩国日本逼入核武研发的道路,一旦韩日拥核,就会如朝鲜摆脱中国一样,摆脱美国。 所以美国立刻没收了日本的核原料。 以上是朝核问题的来龙去脉。 以下就是当前形势的评价: 美国不希望马上解决朝核问题。 因为朝鲜的核武器只能威慑周边,不能威慑美国。 朝鲜核武器威慑周边,让美国正好找到借口增兵东北亚,遏制中国和俄国的远东战略。 朝鲜想要的是以核促和,让美国承诺其国家安全。 美国是借口朝核问题扩大在东北亚的军事优势。 美国的目的不是解决朝核问题,而是要利用朝核问题。 这种情况下,朝核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问题二:如何看待朝鲜核问题小国拥核就是流氓国家。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应该由大国主导,小国掌握大杀器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安全的。 问题三:如何认识和看待朝鲜核问题需要一分为二看问题, 1、一方面,朝鲜研发核武器是不得已而为之,其原因如下: 主要就是朝鲜再跟韩国的军备竞赛中,常规武力无法保证自身的安全,换句话说,如果韩国要统一朝鲜,朝鲜根本打不过韩国,所以才要用核弹来保障自身的安全。 常规武器是不断需要投入,而朝鲜根本就没有钱,买一百架苏30连带配套设施、零件、飞行员大约100亿美元打不住,而一百架苏30根本就不是韩国数百架F15、F16和F35的对手。 而核武器是一次性投入,只要一些银子,造出核武器,以后在也就不用怕了。 2、另一方面,朝鲜坚持发展核武,这是严重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中国屡次制止朝鲜却一意孤行。 美日加紧在亚洲部署各类武器。 造成东北亚的一定程度的军备竞赛,朝鲜在此过程中却看不清大势,屡次成为美日军事同盟加紧的借口。 问题四:到底怎样看待朝鲜核问题从小学起,我们的课本和父辈就告诉过我们关于朝鲜战争的事情,我们知道“最可爱的人”为朝鲜战争作出贡献,我们铭记在草地中潜伏被烧死而英勇就义的邱少云。 我们同样知道,朝鲜的课本中只字不提志愿军入朝作战,在现在的板门店,当年朝鲜停战协议签定的地方,并没有列出作为战争主要参与者的为丹退美帝国主义作出巨大贡献的志愿军代表的席位。 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国家利益自始至终都是居于首要的统治地位。 一般国人觉得朝鲜拥有核武器是应该的那是因为他们觉得第一,朝鲜与中国从朝鲜战争后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第二,朝鲜拥有核武器可以威慑日本和韩国,驻日驻朝美军也不会好过,所以大家觉得既帮我们省了帮助其防御日本和南韩的力气,又出了一口因为韬光养晦政策而许久无法发泄的怨气。 last but not the leastis(这句话的意思用中文说太奇怪了,只好用句半生不熟的英语了,见谅):朝鲜拥有核武器不要紧,但是它同时拥有能够威胁到日本本土和美国的运载火箭。 我们都知道,再好的刀,不小心使用都会扎伤自己。 朝鲜的核武器就是这把刀,它既然可以以核武要挟日本那同时也意味着它的运载火箭同样也可以到达北京!你要说不会吧,借它个胆!但我们不得不对这种行为提高警惕。 大国与小国在核武器上真正的不同在于,大国因为核武器而变得更加负责,而小国因为核武器可以变得毫无顾忌。 真正论起来,不论是核战争还是常规战争,朝鲜战胜中国的可能性为0,但是当有朝一日中国无法满足朝鲜日益扩大的在援助和国际问题上的胃口时,朝鲜是能够作出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的事情的。 我们确实能赢它,但是,整个朝鲜有多大价值,一个北京有多少价值,我们在这场对弈中,半目也输不起。 所以,对朝鲜,我们绝对不能一味的姑息纵容,否则养虎为患贻害无穷啊! 问题五:法国如何看待朝鲜核问题朝鲜问题,对于法国来说,他们一直是追随美国的脚步走,实际上,单纯的法国对朝鲜问题没有任何影响。 问题六:如何看待朝核问题朝鲜想要凭借核威胁,争取美国的经济援助,而且这种甜头美国以前给过的 美国和其他国家已经忍无可忍了,但是很有可能继续妥协 朝核问题威胁了中国的切身利益,中国处境很尴尬 问题七:如何看待朝鲜半岛局势及其朝核问题朝鲜有核武器对中国来说也是非常可怕的事 问题八:我国对待朝鲜核问题的立场是怎样的呢表面1,朝鲜半岛应该实现无核化。 2,朝鲜半岛无核化关系亚太局势稳定,需要周边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在内。 3,朝鲜半岛无核化应该通过和平协商解决。 实际4,六方会谈应该继续下去,即使没有达成什么共识。 5,北朝鲜现政体应该维持下去。 6,北朝鲜应该去核化。 问题九:如何看待朝鲜核试验对亚洲各国带来不稳定因素增多,特别是的我国中东部地区,为世界和平带来不利的影响! 问题十:中国百姓如何看待朝鲜核试试验当然是不希望看到核试验了。 苏联的切尔诺贝利那只是核泄漏。 到今天那地方还是不能住人。 只要进到那里呆几分钟没几天头发就会掉光。 朝鲜想把核武器做成起码还要实验四五次。 万一有哪次失败导致核泄漏都将危机整个东北地区。 我们东北人没招谁惹谁为什么要为这种事担惊受怕。 上次核试验丹东那边马路都震裂了。 不能理解某些国人为什么那么支持朝鲜。 请这些人拿出一点点同情心同情一下自己的同胞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