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 | 陈骏达
编辑 | Panken
智东西7月24日消息,昨夜,就在Meta推出拥有4050亿参数的最强开源大模型Llama 3.1之际,彭博社放出了Meta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接受知名科技记者张秀春(Emliy Chang)的深度访谈。
扎克伯格在本次采访中披露了自己决定构建开源平台的心路历程。他称公司过去一直在开发产品时受制于苹果这样的平台企业,在这波技术浪潮中,他希望通过Meta在AI和VR/AR领域的投资,建立和控制属于自己的平台, 并让Meta AI在今年年底前成为使用量最大的AI助手。
谈及Llama 3.1,扎克伯格认为这一模型能成为许多企业所需的定制化模型的老师。 未来,他计划创造AI社交媒体,帮助人们完成一些比较困难的社交活动。他还透露现在 Meta已经在研究Llama 4了。
原Facebook公司在2021年更名为Meta,并加大了对元宇宙的投资力度。扎克伯格在谈及这一决定时也坦言, 自己没想到AI会先于AR到来 ,但他仍然认为VR/AR是未来重要的技术趋势之一,他们也正为此做好准备。
AI是一场昂贵的游戏,红杉资本称其为“一个6000亿美元的问题”。扎克伯格认为目前AI领域 确实存在过度投资的问题 ,但从历史上来看, 许多泡沫最终也变得很有价值,只是并没有人们预想中的那么快。 现在的过度投资是在为未来做好准备,同时也规避了在技术上落后的风险。
扎克伯克的妻子是华裔美国人,他也对中国很感兴趣。谈及中美在AI领域的竞争,他认为美国很难保持对中国5-10年的技术领先, 实际上6-8个月的领先已经不错了 。他也反对美国对AI技术采取封闭的态度,在他看来开放和去中心化才是美国成功背后的要素。
张秀春还给扎克伯格抛出了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你怎么看阿尔特曼(OpenAI CEO)?扎克伯格在回答中打起了圆场,称阿尔特曼在“应对公众的审视时做得比自己做得更好”。 不过他也觉得OpenAI顶着“开放”的名头,干着“闭源”的工作,这件事儿着实有点好笑。
Facebook曾因平台上的政治内容饱受争议,扎克伯格称在这次选举年中,Meta会减少旗下平台的政治内容推荐,更关注平台的社交属性。他本人也会减少政治参与,本次大选不会选边站, 但他确实觉得特朗普的那张“人生照片”有点燃。
在工作之外,扎克伯格是3个女儿的父亲 ,他会与女儿一起用Meta AI生成图片,给女儿们编辫子,不过据他的妻子所说,孩子们很嫌弃扎克伯格编辫子的技术。美国青少年正面临着心理健康危机。扎克伯格称自己知道做父母的辛苦,Meta也会给父母提供足够的控制权,确保社交平台的运作符合父母们的期待。
本次采访在扎克伯格位于美国太浩湖(Lake Tahoe)湖畔的度假屋进行。他喜欢冲浪,也热衷搏击运动,他的妻子普莉西亚·陈(Priscilla Chan)称 扎克伯格一天到晚有用不完的精力 ,工作、运动、照看孩子都会兼顾,她自己也跟不上扎克伯格的节奏。但扎克伯格最喜欢的还是创新, “冲浪很有趣,搏击很有趣,但构建新东西是最有趣的” 。他对AI和科技的未来持乐观态度,虽然一路上挑战重重,他相信未来仍有无限可能。
▲扎克伯格在太浩湖畔接受张秀春采访(图源:Bloomberg Original)
以下是对扎克伯格本次采访的完整编译(为提高可读性,智东西调整了部分问答的顺序,并在不违背原意的前提下进行了一定的增删修改):
一、开源是为了构建自有平台,下定决心不想再受制于人
Emliy Chang:我在哈佛的校报上找到2003年的一篇文章,当时你就在这篇文章里讨论开源。你是不是已经思考这个问题很久了?
扎克伯格:是的,开源文化是科技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开源,我也做不成早期版本的Facebook。 我以前也只是个学生,获取不了什么资金。学生们也有一种“黑客心态”,只想着获取代码,用到自己所需要的事情上,这种做法当然也更节省成本。
▲哈佛校报上关于扎克伯格的文章(图源:Bloomberg Original)
Emliy Chang:有人认为你不太像是个开源的拥护者,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想对吧?
扎克伯格:是的,我知道大家这么想的原因。不过Meta一直以来都是开源的强力支持者。这个模式对我们公司本身来说也是很好的。开源思想体现在我们的服务器设计、数据中心设计里。我们还拥有开放计算项目(Open Compute Project),这一项目标准化了这一行业的许多基础设施。 而在AI领域,类似的情况也会发生。
Emliy Chang:通过模型开源,你们成了未来AI发展中一股重要的力量。开源这一决定背后,是否也有你们试图影响或者掌控下一波技术浪潮的考虑呢?
扎克伯格:过去10-15年里,我们很大程度上都以来手机平台来构建我们的应用程序,这些平台都掌控在我们的竞争对手手中。也正是因为这种竞争关系,当我们构建出一些自己认为不错的产品时,却有可能被苹果这样的公司告知我们不能发布,或者要限制某些功能, 这对我们来说打击很大。
现在我们已经是一家足够大的公司了。 我也下定决心,我希望在下一代技术发展中,我们能构建并控制属于我们自己的平台。 AI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领域,AR/VR是另一个重要领域。而要掌控我们自己的命运,并确保我们能用上最领先的AI技术,就是要自己发展AI技术,并且让其成为行业标准。我们还能通过分享我们的AI技术,建立以它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将这项技术变得更加强大。
二、Meta AI年底前要做到世界第一,Llama 3.1是模型们最好的老师
Emliy Chang:你正在继续改进Meta旗下产品中内嵌的Meta AI,同时也将Meta AI作为单独的聊天机器人推向市场。为什么我们要选择Meta的产品,而不是ChatGPT呢?
扎克伯格:我们有很多地方做得比ChatGPT要好。我们即将推出的一个功能就是“想象”。我和我的女儿们已经经常使用这一功能了,Meta AI可以在你输入查询的同时,实时生成图像。
虽然Meta AI目前才发布了几个月, 但我的目标是让Meta AI在今年年底时成为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AI助手。 我认为我们目前已经步入正轨了,现在就有数以亿计的人在使用这一产品,很有可能不用到今年年底就能实现这一目标。
▲Meta AI的用户界面(图源:Bloomberg Original)
Emily Chang:你们发布了Llama 3.1系列模型,这一系列的模型大小各异,其中包括有史以来最大的开源模型,具有4050亿的参数。你认为这一参数规模的飞跃能解锁什么新的东西呢?
扎克伯格: 由于这一模型是开源的,我认为人们主要有可能将它视为其他较小模型的“老师”,用这一模型作为基础来训练针对不同应用的模型。 创企、所有的企业乃至政府,都有可能需要定制化的模型。而他们很难利用市面上的种种闭源模型来做定制化模型,比如谷歌的Gemini或者OpenAI的模型。
我们公司的一个核心理念是,我们不希望未来由一个AI主导整个市场。 我们的愿景是,市面上应该有数百万乃至数亿种不同的模型。同时我也认为AI不会成为上帝。 如果你在一个认为自己能创造出超级智能的组织中呆着,很有可能就认为自己是在“创造上帝”。 但我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同时也非常没有吸引力。
我们的平台上有近2亿创作者。他们都在努力建立自己的社区,用户也想与他们互动。我想让他们每个人都能轻松地训练出自己的AI,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构建AI。这就好像创作者给自己的社群推出的一种艺术品,既能和社群互动,同时也能确保这一交互的方式是可控的。
三、计划构建AI社交网络,期望利用技术实现更好的社交
Emily Chang:我想了解一下你们的宏观战略和具体的实现方式。我们未来会拥有AI生成的网红吗?会有AI生成的文字内容,AI生成的真人替身之间会互动吗?你想创造世界第一个AI生成的社交网络吗?
扎克伯格:是的,你之前提到的场景应该都会出现。创造由AI生成的社交网络当然是其中的一部分。其实这已经是人们用Meta AI的前四大用例之一了,同时也是最有意思的用例之一。
人们会利用AI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一些比较困难的社交互动。 无论是在职场,比如要求经理给你加薪,或者是和朋友或者伴侣进行一些比较艰难的对话。我甚至可以在今天这场采访之前,用AI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一下这个场景。这只是一个工具,你和AI对话的也不会有任何社交的后果。
Emily Chang:但你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人们真的想生活在这一虚拟的世界中,与真人的替身进行社交呢?还是说这对我们来说有好处呢?
扎克伯格: 我认为人们使用社交网络本质上还是想要与他人产生联系,其他的东西其实都是一种噪音。 我们现有的这些技术能让我们更好地社交。当我刚刚开始使用Facebook的时候,主要都是文本。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我们便开始拍照。移动网络的改进让分享视频也成为可能,视频包含的内容要丰富得多。观看视频是一种更好的体验,但我不认为这就是终点。我希望这一体验能变得更加沉浸。
四、过度建设也很有必要,AI是一个有价值的泡沫
Emliy Chang:你把公司重新命名为Meta,你们目前也还在向元宇宙投入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我们未来的发展路径和你设想的一样吗?你们这一突然的转向背后有没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呢?
扎克伯格:我们的突然转向,很大原因是我们开始被归类为一家纯粹的社交媒体应用公司。 元宇宙肯定是一个长期的投资,我认为有些事情比我想象的要好,有些则比我想象的要慢。 眼镜肯定是进展得更好的例子。它们很时尚,本身就是一副好眼镜。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使用AI的形式。
当我们开始这个项目时,我们并不知道AI会变得如此重要。 我们认为AI可能是10年后的事情。5年前你问我的看法,我肯定会觉得AR会在AI之前到来。所以我们当时调整背后的原因也只是想做好准备,以便在不同的浪潮来临时驾驭它们。
Emliy Chang:红杉资本称AI是一个“6000亿美元的问题”。许多投资都流向了芯片、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等等领域,但什么时候才能从这些投资中得到回报呢?你认为AI是不是一个泡沫呢?如果不是,你觉得什么时候才能开始从中获利呢?
扎克伯格:我认为泡沫这个概念很耐人寻味。 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所谓的泡沫最终也会变得很有价值,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即便是互联网泡沫,比如当时大规模铺设的网络线缆,这些东西到最后还是变得很有价值,只是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快罢了。我不知道AI最终会怎么发展,还是很难预测的。但我认为AI将会成为未来世界重要的基础。
我认为现在许多公司都在过度建设,但这是一个很重大的机遇。 回头看,你可能会发现我们都多花了数十亿美元。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认为目前正在投资这些基础设施的企业都还是理性的。因为如果不投资,就有可能在未来10-15年里都在技术上处于落后的地位。
五、Llama 4研究已经开始,以完全消灭差距为目标
Emily Chang:你说你的目标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你如何定义AGI呢?你们会先实现AGI吗?
扎克伯格:目前我们已经在研究Llama 4了, 我们的目标是完全消灭我们和其他公司的差距。 在通往AGI的路上,我认为需要实现一些重要的突破,所以很难直接预测我们是否能率先实现AGI。
AGI目前也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但我认为智能是多元的,它并不只是一个数字,而是有各种方面、各种模态。我认为总有一天我们会实现AGI的,我们想借此创造出各种各样的AI系统,帮助人们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我认为最终这对世界来说是件好事。
六、批判性思维和价值观构建很重要,扮演多个角色丰富个人经历
Emliy Chang:现在的孩子们应该学习什么呢?
扎克伯格:我认为最重要的是, 应该在年轻的时候学会批判性思维,并构建自己的价值观。
这其实也很符合我自己招聘时候的价值观。如果人们已经展现出自己有能力把一件事情做得很深入、做得很好,那他们可能已经掌握了学习的技巧,能轻松的把事情学好。这对于其他事物来说也是很适用的。
Emliy Chang:看上去你做事情的时候总是全力以赴,你平时会运动,会做一些其他的项目,同时也要当一名敬业的CEO,还得做一名称职的爸爸。你是如何腾出时间来完成这些事情的呢?
扎克伯格: 我认为在这些事情上做好平衡,实际上能帮助你把这些事做得更好。 我确实是一个十分专注和高要求的人,但我也考虑了其他和我合作的人的感受,不会把太多的精力都集中在一个项目上,我想确保大家有空间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做这么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断学习,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有许多不同的经历。
▲扎克伯格抱着自己的女儿(图源:Bloomberg Original)
七、美国无法对中国保持5-10年的领先,开放和去中心化才能持续创新
Emliy Chang:你对中国一直很感兴趣,你也学习了普通话,你对中国在AI和AGI上的进展有什么了解吗?
扎克伯格:我自己了解得不多。不过美国现在确实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对待和中国的竞争呢?有一种看法是我们应该把所有的技术都封闭起来, 我认为这是完全错误的。 美国的成功背后就是开放和去中心化的创新,我们的经济就是这么运转的。但我认为目前行业的领头企业也有必要和美国政府合作,确保我们在持续进步,保持技术上的先发优势。
Emliy Chang:所以我们就通过这种方式,赢得这场AI战争吗?
扎克伯格:问题的关键就是,我们到底想实现什么?我们是想领先中国5-10年吗?我都不知道这是不是个合理的目标,这一领先很难维持住。 我认为比较合理的目标是,通过美国企业在AI领域的不断创新,长期领先中国6-8个月,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优势了。
八、阿尔特曼比我会公关,OpenAI的现状很讽刺
Emliy Chang:这一领域有许多的玩家,你是如何看待萨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的领导力呢?
扎克伯格:他对OpenAI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我像他一样都受到了公开的审视和监督。我自己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处理得并不理想,但我认为阿尔特曼处理得很优雅,我认为他比我做得要好。
但我认为有点讽刺的是,一个名为OpenAI的组织,现在却是闭源模型领域的领导者。这不一定是坏事儿,但多少有点好笑。
Emliy Chang:不管你是否认同这些指责,Facebook和你确实面临着很多批评。我们为什么要相信你的AI呢?
扎克伯格:我们因为许多事情而遭到指责。我们也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已经在尽力处理了。我不确定这样对待我们是不是公平的,但作为一家重要的公司,审查和监管总体看来还是有益的。
开源的定义之一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审查这个产品。 我认为这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压力,要确保产品的质量迅速地提升。
九、本次大选不会选边站,公司会减少政治内容的推荐
Emliy Chang:我想谈谈2024年的总统选举。Facebook一直是世界各地许多选举中的焦点,你个人最近也被前总统特朗普点名了。这是一次重大选举,你认为这场选举可能会有什么影响?
扎克伯格:这显然是一次非常重要的选举,这将是一次历史性的选举。我从用户那边收到的反馈是,他们实际上希望我们平台上的政治内容再少一些。他们使用我们的服务是为了社交,与人保持联系,这也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 我们给了人们选择权,但总体上来说,我们也会减少政治内容的推荐力度。 我相信大家会看到,在这次选举中我们的产品的作用并不会像之前的选举那样大。
我过去自己也有政治参与,这次我不打算参与了。 我不会支持任何一位候选人。 不过现在,确实有一些很多疯狂的事情正在发生。那张照片,特朗普脸部中弹后,在美国国旗的背景下高举拳头, 这可能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厉害的东西之一。
在某种程度上,作为一个美国人,很难不被这种精神感动。我认为这可能也是许多人喜欢他的原因。但我们公司的作用是,让每个人都可以对这件事情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是我们最应该去扮演好的角色。
十、心理健康危机不能全赖社交媒体,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并不冲突
Emliy Chang:美国正面临着心理健康危机,尤其是青少年。美国卫生部长呼吁应该给社交媒体贴上警告标签,说社交媒体应该对此事负起部分责任。就你现在所知道的一切而言,他说得有道理吗?
扎克伯格:美国显然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我认为处理这一问题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关注这一问题是正确的。我自己也有3个女儿,年纪也很小。做父母是很辛苦的,我们只想确保孩子们有美好的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我的目标是以符合家长们要求的方式构建我们的服务,给他们提供所需的控制权,监督我们的服务到底在如何运作。
目前数据显示的结果和大家普遍的认知有所不同。 许多人行事的方式,就好像心理问题真的和社交媒体有必然的联系。我认为目前的研究还不能证明这点。手机本身持续不断的消息提醒可能也会影响你的心理健康,但这和社交媒体是不一样的。当然了,问题确实存在,我们也希望自己能参与问题的解决。
Emliy Chang:你现在做的许多事情都会让这个世界更加虚拟,但你也热爱现实世界中的许多事情。你是如何平衡这两个目标的呢?
扎克伯格:我不知道二者之间有任何矛盾。科技界的一群人认为,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意识和智能从身体里提取出来,将其上传到云端。这在我看来是很荒谬的。 人之所以为人,部分原因就是你是一个活跃的实体,有自己的能量,我们不只是我们大脑里的东西。 我们的能量、我们的爱对人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东西。
十一、冲浪搏击都有趣,构建新东西最有趣
Emliy Chang:你已经从事这行20多年了,你还想继续做多久呢?你已经拥有许多东西了。
扎克伯格:是的, 冲浪很有趣,搏击也很有趣,但我认为构建新东西是最有趣的。 在此刻,我会以10-15年的尺度思考我正在构建的东西。我认为AI可能需要10-15年才能完全实现,我们正在做的下一代计算平台也是如此。我的猜测是,到那时又会有新的技术出现。
▲扎克伯格在冲浪板上喝啤酒(图源:Bloomberg Original)
Emliy Chang:从整个科技行业的角度来看,我们似乎正在人类自己身上进行一个规模巨大的实验,这最终会如何收场呢?
扎克伯格:我不确定会有一个所谓的结局。我认为未来还会有很大的发展。我知道有很多人担心AI会不会限制我们的创造力,我认为事实与此相反。
当我开始创业的时候,我需要了解很多的编程知识才能实现自己的想法,但是在未来,我们可能都不需要这些知识了。只需要表达自己想构建什么,而AI系统就能帮助你写出需要的代码。当然了,一路上我们也会面临种种挑战, 但我对未来技术的发展还是持很乐观的态度。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要学少儿编程?
推广编程教育这么久,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家孩子学这个是不是没有用啊?随便在网上一搜,很多人也在关注这个问题
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家长方面:外界关于少儿编程的信息太少,导致部分家长不太了解少儿编程。 尤其非IT专业的家长更是如此。 另外编程课在我国普及不大,地位也不如语、数、外等这些能够直接体现还在成绩的科目。
学校方面:编程教育需要比较大的投入,而且效果没保障,和文化课相比还是处于次要地位。 但是有一些学校领导还是有超前眼光的,他们给自己的学生开设了信息学课程,从小就让孩子学习编程。 据我了解,在浙江省,已将编程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了。
老师方面:部分老师还是固守着文化课成绩第一的观念,觉得编程可能会占据孩子的学习时间,另外不是所有的孩子学编程都会取得好成绩,至于参加NOIP就更难了。
地域方面: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能够接受到最新的信息和世界趋势,这也影响了家长的决策。 相比一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家长还没意识到编程的重要性。 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用户最多。
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编程对孩子重要性。 但大部分人说起编程想到的还是复杂、枯燥、码农和高薪。 其实儿童学习编程更多的是为了培养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自学等能力。 学编程不一定要做程序员。
一、抽象逻辑思维
影响学习成绩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思维力。 那些进入八年级成绩落后的孩子往往是在四年级便开始明显落后。 其实这部分孩子成绩之所以在这时候开始落后,恰好是他们的思维发展没有跟上同龄人的步伐造成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思维在幼儿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童年期进入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的阶段,而十岁(通常是四年级)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 如果孩子在这个时期思维发展顺利过渡,成绩不会受到影响,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轻松。 而如果思维发展受阻,则会严重影响学习成绩。 因此,把握好孩子思维发展的这一转折期显得尤为重要。 这一任务以前更多的落在数学等学科上,这些学科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导学生思维方式的过度的作用,但与编程教学尤其是scarch等比较成功的编程软件教学比起来差距还是很大的。 编程时写入的是命令,而生成的是可见的动作,可以很好的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联系在一起,所想即所见,所见即所得的操作形式是对思维方式转变的极佳练习。
二、团队合作能力
现阶段在学的学生大都是“独苗苗,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 家人围着这些“小太阳转,从而滋生了娇生惯养的习气,只会汲取而不知道付出。 很多学生有孤僻、自私、不合群等不良的心理素质。 小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开始产生竞争的心理,一切都要争强好胜,有时甚至达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这都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不利。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当他融入集体之中,个人的创造才能得到发展。 正如马克思说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发展其全面才能的手段。 而且编程教学可以很好
的把一个小组或一个班的学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很多程序代码需要写入几十行甚至过千行,这样的任务在短时间里一个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但是分散到一个团队里就变得可行了。
完成这样的任务需要团队中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合作要亲密无间,分工要细致,统筹要合理,一个大型程序的完成就意味着一个合格的团队的成型。 更重要的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学生不仅可以和现实中的同学合作,更能与远至大洋彼岸的朋友一同协作完成创作,这更能激发学生对团队协作的认可。
三、创新、自学等能力
少儿编程课程不仅能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在整个编程过程中对孩子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自己的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而这正是今日孩子需要拥有的必备技能。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雷斯尼克教授表示,无论是理解极其复杂的系统,比如一个经济体如何运转,或是以分步骤的方式解决问题,学习编程都大有帮助。 它不仅可以训练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帮助表达自己。
最后我想说:少儿编程不应是一个功利的应试学习,学习的目的更多是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锻炼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当然现在确实也有很多学校对参加过编程相关赛事的:如NOIP等获奖的小朋友更加择优录取。 如果孩子对这方面有兴趣,为何不让孩子学习呢?
少儿编程体验,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未来人工智能的就业和发展前景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智能化是未来的重要趋势之一。 1、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相关技术会陆续普及应用,在这个大背景下,智能化必然是发展趋势之一。 2、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将首先在互联网行业开始应用,然后陆续普及到其他行业。 所以,从大的发展前景来看,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二是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1、互联网当前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发展,产业互联网将综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来赋能广大传统行业。 2、人工智能作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必然会在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就业岗位。 三是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职场人的必备技能之一。 1、随着智能体逐渐走进生产环境,未来职场人在工作过程中将会频繁的与大量的智能体进行交流和合作,这对于职场人提出了新的要求。 2、未来需要掌握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 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相关技能的教育市场也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四是人工智能取代人力,对全球的经济产生影响1、说到人工智能,大多数人都是比较期待的,当然也有少数人会怀着担忧的心态看到它,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的高效和服从。 2、在未来,当人工智能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阶段,它是不是就能够取代现在一些行业所需要的人工劳动呢?如果是的话,那么将会有大面积的失业问题出现。 3、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其进行量产,这样就会有很多人下岗,对全球的经济和社会来说,影响都是巨大的。 在人工智能研究的过程中,机器学习是行业研究的核心,也是人工智能目标实现的最根本途径,是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瓶颈。 有关于机器学习问题的研究是行业研究的重点,无论是融资金额,还是公司的数量都明显超过其他研究内容。 人工智能属于全世界科研发展的前沿技术,发展过程中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精密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密切相关,对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要认真、深刻地研究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IT大佬对AI的看法:马克·扎克伯格认为否定者观点太消极
IT大佬们的话语如同智慧的火花,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以下是他们的一些经典语录:马云曾说:“我不缺钱,但缺觉。 ”这揭示了他对于工作执着的态度,即使财富丰厚,也深知时间的珍贵。
井贤栋,蚂蚁金服的CEO,预见了区块链的未来:“未来一年,区块链可能经历泡沫破裂,真实价值显现,2到3年内在商业领域迎来大规模应用。”
腾讯的马化腾以其独特视角看待竞争:“腾讯是拿着望远镜都找不到对手的。 ”这句话强调了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滴滴运营总监孙枢强调可持续发展:“我们欢迎竞争,但希望新选手带来生机,而非短暂狂欢后的遗留问题。”
扎克伯格对于AI的看法既现实又积极:“否定AI或鼓吹末日论的人,其实误解了AI。 他们的观点消极且不负责。 ”
爱因斯坦的名言激励着我们勇于探索:“若无大胆猜想,知识无从进展。”
王家卫的电影台词表达了对记忆的珍视:“如果记忆是罐头,我希望它永不过期。”
马化腾对于数字货币的态度坚决:“在手机成为个人信息中心的同时,我们也应警惕滥发货币的风险。”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旅行理念富有哲理:“我去旅行,源于内心的选择,而非风景的吸引。”
李楠在魅蓝E3发布会上的言辞犀利:“‘刘海屏’被多次致敬,抄袭即为最高敬意。”
王建宙展望科技未来:“手机将从个人信息中心扩展为智能控制中心。”
《奇迹男孩》中的智慧教诲我们:在人生的战场上,我们应保持善良。
爱默生以科学与宗教的比喻指出嘲笑的重要性:“在科学中,嘲笑腐儒,如宗教中的嘲笑迷信。”
董明珠坚信中国制造的实力:“中国制造终将走向世界,创新是我们前行的底气。”
最后,昆德拉提醒我们,无论是平凡还是不平凡的乐趣,都只属于那些能感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