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剧《红楼梦》中十二金钗人物服装上的云肩设计图样 资料图片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剧照 资料图片
《千里江山图》局部 资料图片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中,“青绿”身影绰约,一身青绿色曳地长裙犹如起伏山峦,随着翩跹舞姿绘出《千里江山图》中的青峰叠嶂;舞蹈《锦鲤》中,红白相间的鱼尾服装飘逸灵动,在深蓝色背景中上演锦鲤游水的精彩瞬间……
舞台服装是舞台表演的组成部分,是塑造角色外部形象、体现演出风格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一些优秀舞台剧目中的服装造型,不仅为角色塑造提供了视觉支持,也是作品表达的重要手段,作为作品中的精彩一笔,成为观众讨论和记忆的焦点。今天的舞台服装设计,已不再仅是为表演者设计戏服,而日益成为与舞台布景、灯光、音乐等共同构成的支持舞台表演完美呈现的综合要素之一。
1.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诗意表达
近年来,从绚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彰显中华美学精神,把民族传统与现代时尚巧妙融合,是舞台服装设计中的亮点。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以往只是带有中国传统元素的设计方式,在这股“新国潮”中,舞台服装设计不仅是对传统元素“形似”的表象捕捉,还是深入探究其背后文化内涵的“形神兼备”的诗意表达:对传统元素的应用不是生搬硬套直接“拿来”,而是抓住其审美内核的“物象借取”。
这种“物象借取”特别体现在对传统绘画、传统诗歌、传统器物等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如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中“青绿”一角的服装设计便是对北宋画家王希孟所绘《千里江山图》进行研究、梳理、提炼之后的外化表达:服装的底色取自《千里江山图》中山峰的设色,为渲染后的头青与石绿色。裙型设计将襦缠绕至腰间,形成层叠感以营造山峦层叠之势,长袖叠搭在一起时则犹如山峦起伏。在“入画”一幕中,“青绿”舞者们随着王希孟不断挥舞画笔,以舞入画,这些色彩自画中来又回到画中去,使观众沉浸在天人合一的意境之中。
又如民族舞剧《红楼梦》的服装设计,则是将文学经典中对服饰的细致描写进行提炼并艺术性搬上舞台的成功探索。特别是在十二金钗的服装设计上,设计师围绕云肩这一核心设计元素做文章,将“云肩如花,花似云肩”的概念贯穿全剧,从原著中提取“花”这一意象,以刺绣工艺呈现于各个人物的云肩上。不同花卉既寓意着不同人物的性格,也暗示了人物命运。这种设计参考了明清时期画作、京昆戏曲和孙温的《红楼梦》绘本,在保留部分古制的基础上,创新结合了现代审美,既好看又贴合角色性格,同时并不过分繁重,较好满足了舞蹈表演的需求。
2.与表演、布景、灯光、音乐联动营造绚丽舞台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进步,舞台服装与表演、布景、灯光、音乐等要素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它们之间的巧妙连接和协同联动,成为剧目演出的加分项。
舞台服装与表演、布景、灯光等配合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可以使作品对所表达对象的拟态达到艺术上的“神似”效果。如在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舞蹈节目《锦鲤》中,十一尾灵动的“锦鲤”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展现出中国人对吉祥好运的美好祈盼,这种效果正是舞台服装与其他舞台元素密切配合的结果。立体的舞台空间中,蓝绿色调的水面不停变幻,舞者依靠威亚结合弹簧绳在空中起舞,使锦鲤游水的画面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锦鲤》服装设计充分考虑到动物拟态、视觉效果、人物动作的三重需要:为实现锦鲤的生物拟态效果,服装采用红、白两色,从上至下由白渐红,模拟出锦鲤色彩鲜艳、富于变化的尾鳍;为表达锦鲤在水中游曳的姿态,面料选用了轻薄的真丝材质,鱼尾采用了长短不一的不规则造型,随舞者移动飘逸,描绘出鱼儿和水的亲密关系;为了配合表演者的动作,其裙尾的长度经过了精确的计算——在威亚结合弹簧绳的技术支持下,2米长的裙摆,刚好可以完美展现出演员动作的升降、平移和律动。
通过材料的革新,舞台服装与灯光、音乐等进行连接、配合,增强了舞台表演的综合视觉效果,给观众带来更为沉浸的艺术体验。如今年在中国首演的儿童歌剧《糖果屋》中,精灵的服装采用智能光纤制作,这是将光纤材料与服装面料相结合的一种尝试:材料的一端以LED作为光源,通过电子设备的操作使光纤将光束传到服装面料内部,以实现衣服的发光变色,并可以与音乐节奏、整体的舞台灯光产生联动。该剧改编自同名童话故事,这种舞台服装设计使精灵与其他人类角色明显区分,与精灵的角色更契合,成为全剧营造出的梦幻童话王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服装、艺术、科技完美融合是未来趋势
舞台服装设计是服装设计的一个类别,又与一般的服装设计有很大的差异。舞台服装的发展与服装设计的趋势密切相关,同时也有着自身的独特属性。在未来的发展上,服装、艺术和科技完美融合的呈现形式将逐渐成为戏剧表达破维发展的创新路径之一。
舞台服装设计可以借鉴前沿的时装艺术设计理念。时装设计师经常通过使用实验性材料、创新服装结构等方式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这些手段方法也可以应用到舞台服装设计中,起到更好表达剧目主题和情感的作用。例如,今天的时装艺术利用3D技术呈现出完全的虚拟时装——服装不再必须以实物作为载体,甚至“穿着”也不再是它的基础属性,时装领域出现了通过视觉创意实现的全息影像时装秀,这为舞台服装设计如何满足更高的互动需求提供了借鉴。需要注意的是,舞台服装设计与一般的服装设计存在很大的区别。我国舞台服装设计大家李克瑜曾谈到,舞台服装设计往往需要将美观性让位于功能性,满足角色动作表现的需要。在舞台服装设计中,须体现剧目所发生的时间、空间背景和表演者的身份、角色特点,并充分考虑穿着者的肢体动作需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手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舞台上,融入高科技元素将成为舞台服装设计不断满足观众多元审美口味的重要方式。如通过数字技术剪辑、超高清LED显示屏、裸眼3D、XR(扩展现实)等显示技术,观众可以看到实物服装与虚拟服装的交互呈现,演员也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完成“变装”,带来强烈的震撼效果。通过动态捕捉、3D投影等方式,为舞台服装赋予色彩、形态的变化,成为演员与观众互动交流的方式。科技也将进一步推动舞台服装面料的创新,许多服装设计师开始使用3D打印、光导纤维制造等方式制作新型面料,不仅引领了未来时装的发展趋势,也对舞台服装设计产生了影响。如荷兰先锋时装设计师艾里斯·范·荷本与荷兰国家芭蕾舞团及中国舞蹈演员毛晶晶合作拍摄的短片《仿生学》,运用科技仿生技术与3D打印技术来制作舞衣,毛晶晶身着彩色硬纱优雅起舞,充满艺术性与节奏韵律感,强化了舞蹈表达。 (作者:周梦,系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戏服戏服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各地各派,从乡间小剧到全国流传,数量众多,不下百种。 不论剧种如何多样,唱腔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演员们在舞台上表演时,都离不开戏服,哪怕是最简陋的草台班子,也得有些基本的行头。 随着戏曲演员的声誉提升,他们的戏服自然也会随之增多,以展现角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小小的舞台,仿佛容纳了天地山河,才子佳人、帝王将相在这里各展风采,恩怨情仇在咫尺间尽情演绎。 戏服的神奇之处在于,只要穿上戏服,无论你本是何身份,无论是专业的戏子,还是过去的票友,甚至是王爷,都会被服装所塑造的角色所影响。 如果你不配合戏服设定的角色,人们一眼就能看出,你可能是个幽默的角色,如三花脸的喜剧形象。
就连耍猴戏的艺人,也会准备几套服装来提升表演效果。 他们可能头戴文士帽,手持折扇,或是插着玫瑰花,涂上胭脂,坐姿都显得很有范儿。 然而,一旦表演开始,他们猴性的动作和举止立刻显现,戏服虽能短暂掩盖身份,但终究无法掩盖其真实本色。
总的来说,戏服虽是舞台上的装饰,但它在塑造角色和氛围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只是这装饰背后,演员的真实表演才是决定角色魅力的关键。 戏服只能是短暂的伪装,无法掩盖真实的情感和技巧。
扩展资料戏服毕竟是戏服,只能掩饰一会儿的本色。 有一定程式性的服饰、手法,及写实写意的布景是必要的。 在台上的戏曲,是一幅幅美术创作,将布景、灯光、人物服饰配合后,便成为一幅幅构图和谐、色彩协调的图画。 戏曲服装在舞台艺术方面是占一重要位置的。 而戏曲服装的作用很多。 收藏戏服最难的是防霉防蛀,一般剧团演出结束后要在太阳底下曝晒,封箱前用白酒喷洒,再加樟脑丸装箱。
戏服粤剧戏服
粤剧服装,经过历史的积淀和改良,形成了一套程式化的传统服饰体系。 它的分类大致上与京剧相似,但略有调整。 主要包括蟒、*、褶子、开氅、官衣、帔和衣七种。 蟒袍源于朝廷的官礼服,是高贵身份的象征,如帝王、后妃等在重要场合穿着。 铠*,即戏曲中的战袍,象征武将,有大*、*仔和改良*等类型,模仿古代甲胄的样式和纹饰。
帔,又称帔风,是家居便服,多为达官贵人所穿,男女款式有所不同,绣有龙凤或各种纹样,颜色多为红黄蓝紫。 褶子,即海青,男女通用,是剧中的日常便服,有花褶子和素褶子之分,色彩丰富。
开氅,原为非礼仪场合的便服,现在也用于礼仪场合,有狮虎等图案,色彩多样。 官衣,即圆领或补子,是文武百官的公服,胸背有补子图案区分官阶。 衣则包括了各种角色的服装,如宫衣、太监衣等,形式多样。
粤剧服装的质料和刺绣工艺也十分讲究,早期多用布、绫等,后来出现了缂丝、云锦等贵重材料,刺绣有彩色绒线绣、平金绣等多种。 颜色上,正五色、副五色和杂色共同构成了丰富的视觉效果,颜色的运用也隐含着角色身份的象征。
总的来说,粤剧服装不仅是角色身份的标志,也是戏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色彩、繁复的图案和严格的等级规定,体现了戏剧中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扩展资料戏服毕竟是戏服,只能掩饰一会儿的本色。 有一定程式性的服饰、手法,及写实写意的布景是必要的。 在台上的戏曲,是一幅幅美术创作,将布景、灯光、人物服饰配合后,便成为一幅幅构图和谐、色彩协调的图画。 戏曲服装在舞台艺术方面是占一重要位置的。 而戏曲服装的作用很多。 收藏戏服最难的是防霉防蛀,一般剧团演出结束后要在太阳底下曝晒,封箱前用白酒喷洒,再加樟脑丸装箱。
穿戏服是什么意思?
穿戏服最初的意义是指出席演出、表演等活动时,需要穿戴相应的服装。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戏服不仅指舞台上的表演服装,还可以包括角色扮演、化妆游戏等,人们可以根据喜好选择不同的戏服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对很多年轻人而言,穿戏服更多地是一种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的体现。 他们会在群体中选择自己心仪的角色扮演,并搭配相应的戏服展现自己的形象。 这种行为也形成了一种社交圈子,让参与者不仅满足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还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同时穿戏服也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 随着相关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注重IP的开发,很多游戏、电影、动漫中的人物形象因此也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对于一些爱好者来说,他们愿意通过购买自己喜欢的角色戏服等周边产品来表达对作品的喜爱。 这也催生了戏服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城市文化的繁荣做出了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