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2024年中报 业务经营保持稳健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平安银行(平安银行,深交所000001)今日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了2024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4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全面贯彻落实监管各项要求,坚持以“中国最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为战略目标,坚持“零售做强、对公做精、同业做专”战略方针,持续深化战略转型,持续升级零售、对公、资金同业业务经营策略,全面深化数字化转型,全力强化风险管理,助推高质量发展。

经营业绩主要表现:

经营策略持续升级 三大板块协同发展

平安银行坚持“零售做强、对公做精、同业做专”战略方针,持续升级零售、对公、资金同业经营策略,实现三大板块协同发展。

零售做强。 平安银行坚持零售战略定位不动摇,持续推进业务变革转型,顺应外部经营环境变化,聚焦“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三大方向,升级两大业务板块、夯实两大平台基础、配套三大发展保障,推动零售业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升级两大业务板块。一是贷款业务。平安银行顺应外部经营环境变化,持续主动调整贷款业务结构,为中长期业务健康发展筑牢基本盘。截至2024年6月末,个人贷款余额18,213.35亿元,较上年末下降7.9%,其中抵押类贷款占比60.6%。上述个人贷款中,住房按揭贷款余额3,065.76亿元。信用卡业务方面,截至6月末,信用卡流通户数5,165.58万户,上半年信用卡总消费金额11,909.90亿元,其中线上消费占比同比提升6.0个百分点,信用卡循环及分期日均余额占比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汽车金融贷款方面,截至6月末,汽车金融贷款余额2,822.16亿元,上半年个人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发放228.89亿元,同比增长38.4%。

二是存款和财富管理业务。截至6月末,零售客户数12,619.08万户,较上年末增长0.6%;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41,206.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其中,存款业务方面,截至6月末,个人存款余额12,903.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9%;上半年个人存款日均余额12,474.1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8%;6月末代发及批量业务客户带来的AUM余额8,455.1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4%;带来客户存款余额3,203.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0%。私行财富方面,截至6月末,财富客户142.4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3.4%。其中私行客户9.3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3.7%;私行客户AUM余额19,448.7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

夯实两大平台基础。平安银行持续迭代数字化和综合金融两大平台能力,深挖客户经营旅程关键环节,为客户提供多场景、多生态的综合经营服务模式,提升客户满意度。一是数字化平台。截至6月末,平安口袋银行APP注册用户数16,968.4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2.2%,其中,月活跃用户数(MAU)4,338.25万户。二是综合金融平台。2024年上半年,综合金融的贡献占比为:财富客户净增户数占比38.8%;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净增额占比61.7%;汽车金融贷款发放额占比16.8%;信用卡新增户数占比10.8%。

对公做精。 平安银行对公业务紧跟国家战略布局,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在产业金融、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普惠金融五个方面重点发力,持续加大对制造业、专精特新、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力度。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通过长期深度经营,培育并做强一批战略客群,夯实对公业务发展基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对公业务聚焦“做精行业、做精客户、做精产品”,实现业务稳健发展。截至6月末,企业贷款余额为15,921.3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4%;企业存款余额为22,804.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7%。

做精行业方面,平安银行紧跟国家战略导向,研判产业发展趋势,持续构建行业化经营的差异化优势和护城河,夯实基础行业,拓展新兴行业,通过金融助力国家现代产业发展。一方面,稳住基础行业基本盘,实现基础设施、汽车生态、公用事业、地产四大基础行业的稳定增长。上半年四大基础行业贷款新发放2,005.40亿元,同比增长42.1%。另一方面,打造新兴行业经营组合,拓展新制造、新能源、新生活三大新兴行业的新场景、新模式。上半年三大新兴行业贷款新发放1,061.42亿元,同比增长47.1%。

做精客户方面,平安银行顺应对公客户综合化、生态化、一体化经营趋势,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建立从战略客户到小微客户的客户分层经营和梯度培育体系,锻造“长期主义”导向的经营能力,推动客户做精。截至6月末,对公客户数80.27万户,较上年末增加4.87万户,增幅为6.5%;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培育支持力度,为创新能力强、有市场潜力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服务。截至6月末,科技企业客户数为2.44万户,贷款余额达1,316.8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3%。

做精产品方面,平安银行围绕核心客群,深入行业场景,运用“金融+科技”能力,做强行业化、差异化、综合化的产品组合,优化金融服务体验,提升客户综合服务能力。其中, 支付结算及现金管理方面 ,6月末,数字财资平台签约集团客户数1,222户,较上年末增长27.0%。 供应链金融方面 ,2024年上半年,供应链金融融资发生额7,253.18亿元,同比增长30.6%;该行为24,030家企业客户提供票据融资服务,其中票据贴现融资客户数16,047户,同比增长12.2%;直贴业务发生额5,740.86亿元,同比增长64.9%。 跨境金融方面 ,2024年上半年,跨境贸易融资发生额为1,169.37亿元,同比增长51.1%。 投资银行方面 ,依托“产品+客户+跨境”架构优势,夯实并购及银团生态圈,2024年上半年,并购业务发生额253.26亿元,同比增长2.7%;银团业务发生额1,276.69亿元,同比增长85.3%;平安银行把握直接融资市场蓬勃发展的契机,深化债券“揽、做、销”一体化运营,有序开展金融创新,2024年上半年,非金融债券承销业务发生额1,073.11亿元;发挥资金和信息的融通优势以及投资银行专业技能,构建“撮合+”生态满足企业差异化需求。

同业做专。 平安银行资金同业业务坚定执行“服务金融市场、服务同业客户、服务实体经济”经营理念,通过“投资交易+客户业务”双轮驱动,持续提升投资、交易和销售三大能力,以稳健均衡的业务布局,夯实长期健康发展的根基,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一是投资交易。FICC交易方面,密切关注国内外市场形势变化,持续完善宏观趋势研究与量化分析结合的投资框架体系,合理配置持仓组合,以获取稳健的投资收益;投资配置方面,持续优化投研体系建设,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完善外币固收等投资品种布局,稳妥应对相对低利率环境投资挑战。2024年上半年,该行继续积极履行银行间市场核心交易商职责,债券交易量的市场份额为3.5%,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二是客户业务。其中,做市交易服务方面,2024年上半年,平安银行绿色债券、小微债券、乡村振兴债券及其他可持续发展类债券交易量368.40亿元;境内外机构交易活跃客户达517家,境内外机构销售的现券交易量1.67万亿元,同比增长9.2%;机构销售,2024年上半年,同业渠道销售债券规模946亿元。基金销售方面,同业机构销售端上半年完成七只基金首发、共计350亿元,其中三只基金各募集达80亿元,均实现满额募集。平安银行围绕“行e通”平台积极布局,打造产品服务矩阵。截至6月末,“行e通”平台累计合作客户达2,606户,通过“行e通”平台销售的资管产品保有规模2,878.1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3.8%。资产托管方面,截至6月末,托管净值规模达9.0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公募基金托管及第三方基金销售监管规模达1.9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6%。企业避险方面,上半年在该行办理外汇即期及衍生品避险业务的客户达11,058户,同比增长12.8%。

积极践行绿色金融 支持服务实体经济 大力支持乡村振兴

平安银行牢记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持续为经济、社会和环境创造效益,为股东、客户、员工、合作伙伴、社区和环境创造价值,全面深化数字化转型,以责任金融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改善,助力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与绿色发展的和谐共生。

积极践行绿色金融。 平安银行坚定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绿色发展要求,认真践行国家碳中和战略,深入布局绿色金融产业化发展。在夯实绿色信贷的基础上,持续扩大绿色产业龙头客户授信规模,深入服务客户的产业链、供应链和生态圈,优化政策和资源支持,升级产品服务模式,构建具有该行特色的绿色金融战略客户经营新模式。2024年6月末,绿色贷款余额1,585.8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6%。同时,推动分布式新能源电站等绿色普惠场景化服务模式,满足企业多元化的绿色融资需求,为实体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支持服务实体经济。 平安银行积极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金融监管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源支持,加快业务布局,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五篇大文章”,持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支持制造业、普惠金融、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6月末,表内外授信总融资额48,314.89亿元。6月末,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不含票据融资的小微企业有贷款余额户数88.85万户,贷款余额5,150.51亿元,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累计发放额1,002.21亿元,不良率控制在合理范围。推进金融创新和科技赋能,实现制造业企业服务模式突破,截至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5.9%,高于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增幅15.7个百分点。

大力支持乡村振兴。 平安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持续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和金融帮扶工作,不断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质效,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上半年,投放乡村振兴支持资金181.14亿元,累计投放1,244.77亿元;乡村振兴借记卡发卡28,388张,累计发卡超22万张;“新市民卡”发卡34,710张,累计发卡近9万张;截至6月末,涉农贷款余额1,576.5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59.72亿元,增幅为19.7%。

平安银行表示,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该行将积极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积极融入全面深化改革进程,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的能力,持续强化金融风险防控,做好“五篇大文章”,积极践行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CIS)

中国基金报:报道基金关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被低估的平安银行:「零售新王」崛起

懂财帝 (ID:znfinance) 逸凡

「关键还是要说到做到!」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CEO、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掷地有声。

2021年,平安银行展现出旺盛的创新生长力。 即使在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干扰下,其营收仍实现双位数增长,净利润增速在股份行位列第一。

如果说招行「零售之王」奠定,是成功把握了银行从存折到银行卡、再到APP等多次转型机遇。

那么,平安银行「零售新王」地位的确立, 则是把握了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浪潮,及其背后平安的远见、执行和创新。

长期跌破净值的中国银行业,掩盖了平安银行的闪耀星光。 但敏锐的投资者终将看到新崛起的零售新王的长期价值。

亮底牌:成长与风控

平安银行率先亮底牌。

平安银行在股份制银行中率先披露财报, 它在股份行中净利润增速第一,拨备覆盖率增速股份行第一,拨备覆盖率位列第二。

2021年,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693.83亿元,同比增长10.3%,实现净利润363.3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5.6%。

按季度看,平安银行增速从第二季度逐步提升,营业收入四个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10.2%、6.2%、11.2%、14.1%。

平安银行已经率先从2021年疫情冲击中复苏,并走出低速增长通道。

「利润其实藏在拨备里」浙商证券首席战略官兼研究所所长邱冠华写道,2021年平安银行利润增长25.6%,快报披露时市场一度认为不及预期。 但详细分析可发现真实情况远好于市场预期。

拨备覆盖率十年新高,其风险抵补能力不断增强。 2021年末,平安银行贷款减值准备余额为902.0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7%; 拨备覆盖率为288.42%,较上年末上升87.02个百分点。

这里翻译一下,如果减少拨备率,就能大幅增加净利润,这体现了平安银行的底气与风控能力。

平安银行营收净利润强劲增长背后,是底层资产稳中向好。 2021年,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16个百分点至1.02%。

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远远低于行业水平。 2021年四季度,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均为1.37%,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9%,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为3.63%。

这几年来,银行股长期低于净值的原因在于担忧房地产风险。 此次年报,平安银行首次完整披露对公房地产相关敞口和风控措施,彻底打消了市场疑虑。

「在行业大面积暴雷这个情形下,平安银行踩雷比较少,而且踩得比较晚。 」平安银行副行长郭世邦表示,2021年末,该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0.22%,较上年末基本持平,低于该行企业贷款不良率0.49个百分点,对公房地产贷款资产质量在可控范围内。

平安银行对房地产行业授信的风险防范和质量管控有一整套方法论 :在客户选择上,建立严格的白名单管理体系,重点选择实力强劲的头部客户;在区域选择上,重点选择一线城市和人口净流入、产业支撑力强的二线城市;在项目选择上,重点选择区位和成本有优势、销售前景好、去化周期短的项目,并积极支持旧城改造、租赁住房、保障性住房等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项目;在授信管理上,前端实行严格的主体和项目准入管理,后端实行严格的项目建设、项目去化和销售资金回笼监控管控,确保项目整体风险可控。

财报显示,2021年末,该行实有及或有信贷、自营债券投资、自营非标投资等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余额合计3410.89亿元,其中该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余额2889.2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9.60亿元,占该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的9.4%,较上年末下降0.8个百分点;该行理财资金出资、委托贷款、合作机构管理代销信托及基金、主承销债务融资工具等不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余额合计1206.86亿元。

「零售新王」崛起:构筑新护城河

一个生命力旺盛的「零售新王」平安银行强势崛起。

从年报上看,平安银行零售业务表现出了强大的发展韧性,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整体逆势上扬。

其一,零售新王地位确立,零售与对公“六四开”格局落定。 从营业收入贡献来看,其零售业务收入占比由2016年的30.6%,提升到2021年的58.0%。

五年间,平安银行零售进击,它成为国内第三家零售客户AUM突破3万亿元的股份银行,达到3.18万亿元。

其二,零售客户迈入亿级俱乐部,私人银行AUM向国有大行靠齐。

截至去年末,平安零售客户数达1.18亿,成功迈入亿级俱乐部。 其平安口袋银行APP注册用户数约1.35亿,同比增长19.2%。

2021年年末,平安银行财富客户数接近110万,为2016年末三倍。 其私人银行达标客户AUM余额达到了1.4万亿元,逐渐向国有大行靠齐。

目前移动互联网红利消失,大多数银行APP用户增长停滞,平安口袋银行依旧实现两位数增长,这与平安集团「金融+ 科技 」生态密切相关,未来用户增长依旧可期。

其三、强劲零售构筑存款护城河。

零售业务越高,越能获取更低成本的存款,从而获取更高的息差和服务费。

平安银行的存款平均成本率正在下降,2021年的成本收入比为28.30%,同比下降了19个BP。 平安银行存款的日均总额增长了10.8%,其中活期增长18.2%,占比由2020年的34.8%上升到了37.3%。

零售是平安银行的引擎,信用卡则是零售的核心业务之一。 截至2021年末,平安银行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为6214.48亿元,在零售贷款里占比高达32.53%,地位仅次于个人房屋按揭贷款。

「去年,我们把信用卡的准入门槛和额度管理大幅收紧,所以零售在信用卡的营收上是明显承压的,这是我们主动作为。 经过二季度的调整,到四季度营收已经恢复增长」谢永林透露,今年前两个月,信用卡的营收增速已经恢复到20%。

2021年末,平安信用卡的流通卡量超过7000万张,信用卡的总交易额接近3800亿元。

掌舵者:远见与实干

得零售者得天下,天下银行数年共逐之。

招商银行过去三十年漫长经营,成就中国市场的「零售之王」,它难以复制。 国内众多商业银行过去数年竞相追逐,鲜有转型成功者。

「五年前平安银行面临百废待兴的局面,一边修船,一边造桨,一边扬帆,还要经受海上风浪的考验。 」谢永林感慨,其零售转型、业绩增长、资产安全等终获市场认可。

在3月10日的投资者沟通会上,「信」与「行」被反复提及。 在谢永林看来,所谓「信」,是指「信念、信心」。

平安银行是平安集团旗下的金融企业。

平安集团与生俱来就拥有把握时代脉搏的能力,提前预判智能时代大潮,并战略布局 科技 创新,才有了现在站在 科技 浪潮之巅的平安。

多年前,平安集团调整打破固有传统金融板块格局,加强了内部赛马制度,为自我革新注入动力。

而今,整个平安集团的 科技 人员已达到10万人,这群「先锋者、远见者、破局者」组成了平安极客天团,推动着其 科技 不断进步、落地。

极少数企业能踏准不同时代的浪潮,基业长青。 平安银行先知先决先行的战略、客户服务导向的文化和贯彻始终地执行「基因」让它成为那个少数者,成功转型零售银行。

五年前,谢永林掌舵平安银行,便开始了大力改革,从高管到职员开始大量吸引全球 科技 人才,让这家银行脱胎换骨。

科技 赋能下,零售银行数字化驱动,让平安零售银行业务高质量发展。

谢永林所提到的,平安银行正是以综合化银行、AI银行、远程银行(T)、线下银行(Offline)、开放银行相互衔接并有机融合的、全面数据驱动的“五位一体”新模式。

平安零售银行背后是数字化经营驱动。 其“五位一体”模式是五年来 科技 能力的集大成者,核心是通过对各种知识库的深度学习,训练一支AI客户经理队伍,并与远程银行、线下网点有机结合、无缝衔接,组建了ATO服务模式(AI银行、远程银行、线下银行)。

在消费金融领域,这是AI客户经理队伍的主战场之一,线上触达,智能经营,根据精准的客户需求分析,推送客户需要的服务和权益,有效性更高、客户体验更好、业务成功率随之更高。

2021年,“新一贷”新发放额中全线上化贷款占比71.8%,该产品的新发放额也同比增长37.7%。

在财富管理领域,其核心是要有源源不断且价值不断提升的客户结构。 ATO模式帮助平安银行突破传统客群分层经营思路,首先AI客户经理队伍以极低成本服务大众长尾客群,为他们提供有温度的专业金融服务,并根据客户需要,适时引入远程银行和线下网点相关服务手段,让服务更有温度、更加多元。

也是因为有这支AI队伍的帮助,客户经理的服务能力较传统模式提升10倍,五万元户和万元户增速是上年的1.6倍和1.3倍,财富客户和私行客户实现了20%左右的增长;客户活跃度显著提升,口袋银行月活较年初增长20%。

该“五位一体”商业模式已经逐步应用到信用卡、银行保险等重点业务板块,2021年全年平安银行信用卡总交易金额3.8万亿元,位居股份行前列;2022年开门红期间,银保中收同比增长超30%。

「综合金融仍然是平安银行的差异化核心优势。 」谢永林说,集团与平安银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他举例说,平安集团的个人金融客户2.3亿,双方都有的客户才不到7000万。 1.6亿客户得慢慢转化,转化场景和方法在不断尝试,平安用户个人客户空间巨大。

结语:被低估的银行

五年磨砺,平安银行成功转型为一家高成长零售为主的银行。

最近,受到国际局势和国内疫情等因素的影响,稳健高增长的平安银行,近日的股价跌跌不休,维持在14元左右。

「现在的股价不能充分反映我们的估值,但不能怪市场,因为市场本来定价偏差,正是有这种偏差,才会让市场有更多的投资的机会。 」平安银行董秘周强答复投资者提问说,平安银行一直保持稳健的基本面,很多方面也是超预期,但都没有反映在股价上面。

「14块钱的平安银行,要珍惜,以后可能不多见了。 」周强直言,18元的增持价格就是他们对估值底部的判断。

根据周强判断,两会明确今年主基调是稳增长,对银行股板块是偏利好、偏乐观;从个股来看,市场风格在发生转变,去年抱团、追成长股为主,今年可能风格会切换到低估值板块。

3月10日发布财报后,平安银行连续两日上涨,涨幅分别为5.27%、2.26%。

平安银行的稳健成长,引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券商以及知名投资机构,并发表投资建议和看法。

「资产质量压实,零售转型高举高打,转型成长性凸显」天风证券银行分析师范清林认为,该公司高阶零售转型对AUM增长的诉求明显,在加速融入集团生态中,公司享受着获客和蓄客的益处。

他认为,该公司财富管理业绩贡献有望加速提升,同时资产质量的稳定为业绩释放筑牢基础。 预计2022-23年平安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34%、17.40%和14.61%。 截至3月10日收盘公司PB(LF)为0.78倍, 给予2022年目标PB为1.4倍,对应目标价26.35元。

邱冠华认为,短期来看,平安银行营收增速已经见底回升;长期来看,其财富管理预将较快增长,未来两三年有望实现20%+复合增长。

他认为,预计2022-2024 年平安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02%/17.03%/17.09%,对应BPS 18.68/20.93/23.59 元股。 现价对应PB估值0.74/0.66/0.59倍。 维持目标价33.03元/股,现价空间139%。

如果站在更长的角度看,平安银行是一家稳健生长的股份银行。 过去五年平安银行年营收复合增长率、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均达到双位数。

为何平安不断地从优秀走向卓越,这不仅仅是因为平安银行转型零售银行,更因为它背后有强大的平安集团,更有中国数亿勤劳的国民和坚韧的中国实体经济。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市场短期是一台投票机,但市场长期是一台称重机。 」价值投资大师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说曾说。

聪明的投资者,正逐渐看到「零售新王」平安银行的真实价值。

参考资料:

1 《平安银行:有一种自信叫亮底牌》,邱冠华等,浙商证券

2 《平安银行:不良包袱有序出清,零售高阶转型成长性凸显》,范清林等,天风证券

3 平安银行历年年报

说明:数据源于公开披露,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平安银行是湖北农产品现货的出资方吗?

平 安银行是湖 北农产品现 货的出资方。

2024年中国的经济状况如何,国家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

2024年中国经济保持了稳健的增长态势,主要经济指标显示出经济恢复向好的趋势。 以下是对2024年中国经济状况的关键点分析:1. 经济增长: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较2023年第四季度的5.2%略有提升,环比增速从2023年四季度的1.2%增至1.6%,这一表现超出了市场预期,体现了中国经济的恢复力。 2. 内需增长: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5.5%,其中消费贡献率为73.7%,显示消费依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力。 3. 就业形势: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较去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就业市场总体稳定,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支撑。 4. 居民收入: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了6.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反映出收入分配的改善。 5. 外贸表现: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0%,出口增长4.9%,进口增长5.0%,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5.5%。 6. 物价水平: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持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7%,物价保持稳定,为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7. 投资增长: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5%,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4%,投资结构优化,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加,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8.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 9.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活力得到增强。 10. 民生保障:在民生保障方面,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保障了民众的生活质量。 总体而言,2024年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尽管面临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中国经济的韧性、潜力和活力依然明显,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继续为全球发展提供新机遇。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16439.html
网友集体向官方举报 全红婵遭体育记者攻击!称其疯疯癫癫像白痴
有内涵 因装修太 而走红!有藏不住的高级感 发现一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