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洛遗址引发亚欧大陆古人类迁徙大讨论 四川

8月14日,皮洛遗址暨更新世亚欧大陆古人类迁徙扩散国际学术会议在甘孜州稻城县举行。会议由四川省考古学会和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承办。国内外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大会主题,交流和探讨考古及研究成果,共同追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远古根系。

近年来,四川及青藏高原其它地区的旧石器考古不断取得重大新成果,为重新审视和思考早期人类征服高海拔地区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探索远古人类如何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繁衍的演进提供了可能。尤其在2021年,超大型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皮洛遗址公布考古成果,其特殊的地貌位置、完整的地层序列、多样的石器技术为了解亚欧大陆东西侧的人群交流提供了关键证据,也为认识人类征服高海拔地区的历史进程提供了宝贵的新材料。

本次研讨会,来自国内外旧石器考古、古环境研究、年代学、冰川地貌研究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将分享近年来最新考古及研究成果,深入探讨高海拔地区人类活动历史、莫维斯线与手斧研究、亚欧大陆人群迁徙互动和文化交流等重大学术课题。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委会主任王社江表示,希望通过研讨会的举办,进一步推动学术界及公众加深对更新世期间亚欧大陆人群演化历史以及文化发展演进过程的理解,为相关旧石器遗址的保护展示和利用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

2022年3月31日,四川稻城皮洛遗址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皮洛遗址,又称四川稻城县皮洛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平均海拔超过3750米,地处金沙江二级支流傍河三级阶地上。遗址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约500米,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 是在川西高原发现的一处大型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

稻城皮洛遗址的年代最早已超过了距今20万年,意味着人类至迟在20万年以前就登上了青藏高原东缘。该遗址最重大的发现是数量丰富、形态规整、技术成熟的手斧和薄刃斧,是目前在东亚发现的最典型的阿舍利晚期阶段的文化遗存,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阿舍利技术遗址。

看看新闻记者: 彭晔,游明灵

编辑: 彭晔

通讯员: 黄潇

责编: 丁桃


稻城皮洛遗址首期考古发掘接近尾声,这处遗址有哪些研究意义?

随着高原冬季的来临,四川稻城皮洛遗址首期考古发掘已接近尾声。 这一新闻迅速上了热搜,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大家的激烈讨论。 一些人认为考古这种行为在当今社会也经常发生,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另一些人则认为稻城皮落遗址考古挖掘与以往的考古挖掘相比较来说,意义非凡。

2021年9月,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稻城皮洛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成果,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相信大家对稻城皮洛遗址并不熟悉,稻城皮洛遗址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是一处大型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这次考古共出土石器7000余件,虽然不是历史之最,但是却对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等方面的学术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在人们以往的认知里,在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中,东亚地区出现的阿舍利石器非常的粗糙,根本无法和西方出土的阿舍利石器相媲美。 这次稻城皮落遗址的发掘,出土了许多精致的阿舍利石器,更新了大家对东亚地区阿舍利石器的印象,让大家对于东亚地区的阿舍利石器的了解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让大家对于阿舍利石器的制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稻城皮洛遗址的发掘有利于增加我们对旧石器时代高原古人类生活的了解。 我们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改变世界。 考古挖掘之所以非常的重要,主要源自于它们能给我们带来对远古时代古人类的新认识。 通过这次考古挖掘得到的石器,让我们可以充分的了解到古人类是如何生活的,是如何使用火的,是如何烹饪食物的。

第三,人类第一次登上青藏高原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呢?我相信这是大家都想破解的谜题,在以往关于高原的考古挖掘中,我们不断的更新人类首次登上青藏高原的时间,这次稻城皮洛遗址的发掘,将再次更新人类首次登上青藏高原的时间,对于我们研究青藏高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帮助。

稻城发现大型旧石器遗址 意味着人类13万年前就已踏足青藏高原

9月27日,国家文物局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宣布在四川稻城发现一处面积约100万平方米的旧石器遗址-皮洛遗址,从中出土近万件石制品,证明至少早在13万年以前,人类就已经从东南麓逐步进入并不适合人类居住的青藏高原;制作精美的手斧等阿舍利产品组合,证“东方早期人类文化落后于西方”的学术论调,纯属无稽之谈。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铃在川西高原找到旧石器遗址点60余处 在皮洛遗址发现100件左右手斧 2019年,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以川藏铁路文物调查为契机,进入甘孜州展开文物调查。 上世纪20年代,外国传教士休士顿·埃德加曾在川西高原采集两件手斧。 如果在更大范围内采集到手斧等旧石器遗存,有望更加明确早期人类登上青藏高原的历程。 考古人员在理塘、稻城、康定、道孚、炉霍等地进行了大规模调查,新发现24处旧石器地点。 在此背景下,省考古院持续开展工作,在川西高原发现旧石器遗址点60余处,其中包括去年5月发现的皮洛遗址。 皮洛遗址位于稻城县金珠镇七家-平洛村,距稻城县城约两公里,平均海拔超过3750米,为金沙江二级支流傍河的三级阶。 这里海拔高、气候冷,起伏的山体上岩石裸露,仅生长着低矮的小草。 然而在旧石器考古人员眼里,这里却是发育充分的阶地,黄土堆积可能已有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历史。 省考古院旧石器研究室主任郑喆轩介绍,当考古人员爬上阶地,惊喜果然出现:那些裸露在地表及阶地前缘和冲沟两侧土壤剥蚀区域的“石头”,尽管部分风化严重,但依然能清晰看出其中有许多经古人类打制过的石器。 这些石器包括石核、石片、工具等,总量达200余件。 更让考古人员兴奋的是,他们在地表就发现了手斧。 “手斧在学术界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标准化加工的重型工具,它代表了古人类进化到直立人时期石器加工制作的最高技术境界。 ”郑喆轩介绍,在东亚地区,手斧近年陆续有所发现,但数量不多。 让人惊讶的是,皮洛遗址的手斧数量相当庞大,迄今已发现100件左右,在整个东亚地区的旧石器遗址中相当罕见。 考古人员很快对这一区域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调查,发现这处遗址整体南北约两公里,东西500米,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是迄今青藏高原东南部已发现的面积最大,地层堆积连续、文化类型最丰富的旧石器时代遗。 遗址年代超过13万年 不同地层可明显看到冷暖交替现象 2020年10月底,省考古院在此进一步展开调查勘探;今年4月底,省考古院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展开发掘,更多发现接踵而来。 在发掘探方里,可清楚看到两米多深的地层呈现出红、黄、灰白等不同颜色。 郑喆轩介绍,不同地层对应的时间以万年计,根据测年,即使是最上面的地,至少距今13万年以上。 这些不同时期的地层,均有石器出土。 一层以下发现石核、砍砸器、重型刮削器等砾石石器组合;三层发现手斧、薄刃斧等阿舍利工业石器;二层的石制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石英质的小石片石器,另一种是小型两面器。 不同文化层的平面上也可看到早期人类的活动面,有人工用火和加工石器的迹象。 整个遗址,完整展示砾石石器-手斧-石片石器的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不同地层可明显看到冷暖交替现象。 在考古探方剖面,可以清晰看到文化层从第二层开始,地层是黄色和红色交替变化的,其中灰黄色代表的冷期,气候相对干冷,红色是暖期,气候相对暖湿,水热条件比较好。 “过去我们一般认为人类频繁或长期进入高原是在4万年左右的暖期,是会盖房子会做衣服的现代人,但是皮洛遗址显示,人类在13万年以前就上高原了,而且暖期、冷期都能上高原,说明早期人类的能力和模式也远超出过去的预期。 ”郑喆轩说。 根据同区域遗物分布情况,考古人员推测“更远更高处的零星石器,可能与临时性活动有关。 这些石器主要是小石片石器,说明年代越晚,人类活动能力更强,活动范围也更大更高。 ”这一发现揭示出中更新世末至晩更新世以来古人类栖居形态,成为川西高原旧石器文化时空变化的缩影。 经过5个月的田野发掘和对地表遗物的系统采集,考古队揭露了多个人类活动面和用火、打制石器遗迹,发现石制品近万件。 彻底解决“莫维斯线”争论 “首先,我觉得“莫维斯线”可以擦掉了。 ”中国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高星说。 在西方考古学界,美国学者、哈佛大学人类学家莫维斯提出的“莫维斯线”,被奉为圭臬。 莫维斯认为在旧石器时代,位于该线以西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先进地区,是以阿舍利手斧文化传统为代表,能掌握先进工具制造技术的先进文化圈;而位于该线以东的中国等地区,是以制造简单的砍砸器传统为特征的“文化滞后的边缘地区”,缺少手斧等较为精细的石器及技术。 最近几年,中国考古人在百色、洛南等地发现手斧体系,“除数量较少以外,技术方面总体而言也和西方有所不同。 ”高星介绍,尤其是洛南手斧相对粗大,没有去薄、精致的技术。 而皮洛遗址发现的手斧,两面(侧)对称均衡加工、薄化处理,是在中国甚至东亚发现的最典型、制作最精美、组合最完备、技术最成熟的一套体系,完全可以和西方晚期阿舍利遗存媲美。 “这就彻底解决了有关“莫维斯线'的争论,为研究、认识旧石器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不同地区人群的关系提供了珍贵、关键的证据和信息。 ” 专家认为,皮洛遗址的空间位置非常重要且敏感。 亚洲东部包含阿舍利技术遗存的遗址星星点点分布在印巴次大陆和中国广西百色、广东郁南等地区。 皮洛等含手斧的遗址填补了该技术体系的一个关键空白区和缺环,连接起印巴次大陆、中国南北方直至朝鲜半岛的阿舍利文化传播带,对于认识远古人群迁徙和文化传播交流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 为人类进入青藏高原历史进程提供新材料 青藏高原,因海拔和高寒环境,被认为并不适宜人类生存。 学术界曾经的主流观点认为,人类在约180万年前及约15万至10万年前两次“走出非洲”扩散至世界各地,迁徙路线都绕过了青藏高原。 直到六七千年前,人类才进入青藏高原腹地。 几年前,中国考古人在西藏阿里地区发现一处旧石器遗址,距今约三四万年前。 由于该遗址仅有一个文化层,专家认为可能是人类在气候暖期选择了上高原,气候一变就迁走。 2019年,又在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甘肃夏河县发现白石崖旧石器洞穴遗址,最早距今约19万年前。 而皮洛遗址的发现,进一步明确了远古人类进入青藏高原复杂的历史进程。 专家推测,皮洛遗址最下部年代或超过20万年。 它是少有的三个文化阶段都连续覆盖的遗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介绍,皮洛遗址的价值不仅在于年代久、海拔高,更在于持续时间长。 “海拔3700多米的稻城,即使对现代人而言都是巨大挑战,早期人类却可以在这里生存,说明他们的智商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应对这种高海拔的极端环境。 或许,他们是季节性登上高原,在这里捕猎、到别处生活。 总之,这次发现意义非常重大,进一步加深了学术界对青藏高原早期人类演化模式的认识。 ” 记者了解到,考古人员在稻城以外的理塘、康定、炉霍等区域的三级及以上阶地面上,也发现了砾石石器及手斧。 丰富的遗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早期人类向高海拔地区迁徙扩散的历史过程。 将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学术影响 “价值重大!”“石破天惊!”在9月12日的专家研讨会上,专家们对遗址价值形成一致认识,这不仅是中国的考古成果,更是一项具有世界性重大学术意义的考古新发现,将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学术影响。 高星表示,皮洛遗址集中了国际研究的热点,旧石器时代人类技术与认知能力发展、远古东西方人群迁徙及文化交流与融合、古人类对青藏高原征服与适应进程等。 “未来皮洛遗址的相关研究,将提升我国学术界在这些热点问题上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有助于追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远古根系和源远流长的华夏民族与中华文明的史前根脉,建立文化自信,提升软实力。 ”这只是普通石头?不! 这是远古人类的“瑞士军刀” 口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铃 皮洛遗址发现的旧石器一公布,网友们不淡定了:它们看上去就是一块块普通的石头,为何能看出来是古人使用的工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研究室助理馆员谭培阳对此进行了释疑。 旧石器是指主要通过打制方式生产的石器,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这个时代根据石器技术特点可划分为5种技术模式,分别为奥杜威文化(砾石石器、石片石器)-阿舍利文化(手斧等)-莫斯特文化(勒瓦娄哇技术)-石叶-细石叶等5个文化阶段。 皮洛遗址出土石器可分为3个石器技术模式(砾石石器-阿舍利技术-小石片石器),3个完全不同的石器技术模式形成罕见的旧石器文化三叠层,表明遗址存在着不同人群活动,或者为同一人群为了适应环境所做出的技术适应。 砍砸器看上去和普通石头最像。 但在考古人员眼里,这件石头有钝厚曲折的刃口,可起到劈砍、砸击等作用,因而可以用于砍树、做木棒、砸坚果等工作。 手斧加工比砾石石器更复杂。 古人通过对石块两侧进行敲打,最后形成两面对称的手斧。 其使用价值非常大,早期人类多用来挖掘根茎、加工木头、刮兽皮,也用于宰杀大小猎物和割剥兽皮,被称作远古人类的“瑞士军刀”。 有一端很尖的石头,叫小型两面器,目前在国内旧石器时代尚属首次发现。 它看上去和手斧有点像,但比手斧小很多,边缘颇为锋利,端部尖锐,同样具有切割、钻孔等功能。 13万年前的稻城什么样? 可能和现在有差异 但不可能是平原 口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梦琳 稻城风景优美,有青藏高原乃至世界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古冰帽遗迹,但由于海拔在3700米以上,环境相对恶劣。 此处发现距今13万年以上人类遗迹的消息发布后,不少网友十分好奇:13万年前,稻城是什么样?会不会当初是平原,现在变成高原?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张志刚,曾对稻城古冰川地貌(稻城和理塘间的海子山夷平面)进行研究。 接受记者采访时,张志刚表示,根据研究,在稻城古冰帽区存在50万-60万年前的冰碛物,说明在距今50万-60万年前,稻城古冰帽区域可能已经进入冰冻圈从而发育冰川,目前稻城古冰帽区最年轻的冰川地貌宇生核素暴露年代约距今1.2万年。 “所以距今13万年前,稻城古冰帽区应该是高原环境,60万年以来到末次冰消期有多次冰川前进事件。 ”张志刚说,稻城古冰帽第四纪时期每一次冰川前进的时间及覆盖范围,还需进一步从年代学和气候模拟方面研究。 “13万年时间,稻城的海拔和地形可能和现在有所差异,但是不可能是网友说的平原。 ”在张志刚看来,远古时人们能够在稻城高原环境生活,是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 (责任编辑 朱玲 编辑 巨克梅本报制图 朱濉 版式编辑 段意茜)

四川稻城皮洛遗址 揭示远古人类的生活(新石器遗址)

稻城皮洛遗址作为新石器时期遗址可以帮助人类研究当时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四川稻城皮洛遗址的发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作为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遗址,它为我们揭示了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程度。 四川稻城皮洛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稻城县境内,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

稻城皮洛遗址

该遗址最早于1996年被发现,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逐渐揭示出了其丰富的历史内涵。 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石器、陶器和骨器等文物,以及丰富的动植物遗存,为研究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程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四川稻城皮洛遗址的发现具有重要的考古意义。 该遗址为我们揭示了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状况和社会组织。

新石器时期

通过对遗址中发掘出的文物进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人类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工艺技术等方面的情况,进一步揭示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遗址所处的时期是新石器时代末期,也是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 通过对该遗址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代文明发展的历程和特点,进一步揭示出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

文化互动

此外对于我们探索人类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在遗址中发现了来自不同地区的文物和动植物遗存,表明当时存在着广泛的文化交流和互动。 通过对这些文物进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代文化交流的情况和特点,进一步揭示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互动性。 该遗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术平台,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了考古学和历史学的发展。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16469.html
南方日报正式声明 将依规依纪严肃处理 贬低全红婵记者言论错误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的说明 关于 推进中国式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