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在沿海地区,海洋废品如何处理一直是个头疼的问题。在浙江宁波奉化栖凤村,当地通过智能环保设施回收、整理加工等一整套流程,一年时间回收各类海洋废品1000多吨,主动清理海洋废品成为当地渔民的“新习惯”。
在浙江宁波奉化区栖凤村的“海洋伙伴”环保舱旁,村民陈飞正在环保舱的屏幕上熟练地操作着,随着舱门打开,他将近段时间整理收集的破旧渔网、塑料瓶等一一投递进去。
陈飞的“新习惯”还得从他眼前的“大家伙”说起。去年7月,浙江首个村级碳积分“海洋伙伴”环保舱项目在栖凤村试点投用。占地600多平方米的环保舱由若干个废弃集装箱搭建而成,设有海洋废弃物智能回收收纳舱,渔民投递废旧鱼筐、破渔网、破浮球等后,会得到相应的“碳积分”,“碳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用品。
此外,村内还设立了一个海洋废弃物收集、处理、转运的智能资源回收站,已累计回收海洋废弃物超千吨。回收的海洋废品最终被统一回收处理,经过熔融、过滤、切割等环节,变身为大小均匀的再生塑料粒子。
据了解,当地通过对海洋废品回收加工利用,鼓励村民收集海洋塑料废弃物来增加收入,一年来已累计实现惠渔惠农150万元。
重庆:提升资源利用率 报废设备再获“新生”
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各地一直在努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报废设备的回收和利用率。在重庆,一些环境风险大、处置成本高的报废物资已经逐步实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在重庆永川港桥工业园区内的电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中心,一台台报废变压器被送进拆解车间,经过吊装、去盖、滤油、拆解等多道工序,成为硅钢、铜等各种高价值再生资源,这些再生资源将由下游产业链熔炼成型或二次加工后综合利用。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物资部负责人廖辉英称:“以前,报废电力设备是整体拍卖,回收商购买后往往是小作坊式简单拆解,拆解作业效率较低,难以有效防范变压器油等环境污染的风险,同时后续处置和流向也存在监管方面的困难。”
目前,当地的报废电力设备采取集中精细化拆解,转变为各种再生资源,由废品到产品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报废物资处置链。
同一片蓝天下 风电集群与鸟类和谐共处
在江苏盐城有一块被称为候鸟“国际机场”的生态修复湿地,每年迎来数百万只候鸟中转、休息。而我国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集群也坐落在江苏盐城,那么风电设施如何与鸟类共处在一片蓝天下?海上风电又是如何守护生态修复成果的呢?一起来看。
这几天,大批的鸻鹬类候鸟抵达江苏盐城条子泥湿地,它们在广袤的滩涂湿地觅食休憩、换羽补给。专门为候鸟人工打造的高潮位栖息地里,万鸟翔集聚成“鸟浪”,场面壮观。李东明是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他的工作就是给来往的候鸟拍照,记录数量。
随着迁徙的候鸟陆续抵达,忙活起来的还有附近常年与这些鸟类为伴的风电企业。候鸟迁徙会利用不同的气象条件,比如风向、风速来提高飞行效率,所以候鸟喜欢集结的地方也是适合风力发电安装的位置。这几天,附近不少风力发电场的中控大厅里,24小时值班的工作人员又多了个新身份——候鸟观察员。
为了守护候鸟迁飞通道,在盐城沿海的这些风机也都专门做了涂装,工作人员叫给风机“涂口红”。
江苏盐城东台海上风电场场长马钰清称:“为了避免鸟类在迁徙过程中撞上风机,我们在风机叶片的叶尖部位设置醒目的红色警示色,这样能够大概率地降低鸟类撞击风机的风险,希望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培养智能专家 生态修复也用上AI技术
目前,我国重要生态系统修复治理面积超过1亿亩,生态修复的方式也多种多样,那么,未来生态修复还会用上哪些新技术呢?一起来了解。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套系统就是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正在打造的生态环境领域行业大模型,它运用AI技术,未来将生成出一位生态修复领域的智能专家。
百度智能云解决方案架构师唐巧玲介绍:“在生态环境领域构建行业大模型,我们也集合了生态环境的监测数据、政策标准,还有一些技术规范,统一由大模型来进行学习和训练,形成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领域智能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智能专家。”
通过智能专家,现场工作人员可以快速查询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到最适合的生态修复方式,进而帮助工作人员来做一些决策,能够迅速提升生态环境领域的监管能力。随着大模型的发展,智能专家对算力的需求越来越高,为此,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建造了一间机房,专门为这套系统提供算力。
据介绍,工作人员将逐步建立生态环境领域的知识库及行业专家经验的案例库,交给大模型去学习训练,培养它成为一位智能专家。这套大模型也将在今年10月开始内测,11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为了保护地球我们普通人能做些什么?
自然环境提供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资源的同时,遭到了人类机大的破坏。 只有当自然环境处与一种生态平衡的和谐状况时,人类的前景才是乐观的。
——1、绿化造林
——2、减少污染的排放
地球给了我们水源与森林,给了我们美丽的环境,也给了我们清新的空气。可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