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从交通运输部综合应急指挥中心了解到,从2024年暑运开始的7月1日—8月12日,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总流量为3478万辆,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17%。
暑假期间,自驾游成为很多家庭喜欢的出游方式。随着自驾游热度的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汽车租赁公司、交管部门,甚至公路沿线的地方政府,纷纷推出特色服务,激活暑期消费新活力。
服务区变景区 释放暑运消费新活力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专门为乘客和司机停留休息的场所。近些年,伴随着自驾游的火爆,服务区联动旅游资源,服务区变景区,游客有个更多新的体验。
到亲水栈道上悠闲漫步、在观景平台看落日余晖,再到水库旁尝尝地道鱼鲜……这些在河南境内的陆浑服务区可以“一键三连”全实现。
陆浑服务区所在的洛栾高速公路沿途分布有栾川老君山、白云山等热门景区。依托旅游资源,这里除了满足服务区休息、加油、餐饮等基本功能外,还开辟了水上单人摩托艇、游船等娱乐项目。
2024年暑运,陆浑服务区还和多家景区联动推出惠民措施,服务区里的客房基本每周爆满。
有打自然风光牌的,也有走历史文化风的。这个暑运,经停江苏南京黄栗墅服务区的车友发现,经过两个月的改造,服务区“变身”成了民国风。
步入大厅,让人瞬间“穿越”到老南京的街头。除了50多种菜品展示正宗“南京味”,各种民国风情服饰、文创品和江南特产,让旅客们的消费广度大幅提升。
暑运期间,多省服务区举办房车露营、文化展演、美食品尝等特色活动,联动周边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线路与优惠旅游产品,让“服务区+旅游”成为暑期旅途的新亮点与服务区经济发展新动能。
倒湖茶公路:线路升级改造带来旅游新体验
自驾游景区门口大堵车,谁也不愿意拥有这样的经历。暑假期间,一些新改建、扩建的公路投入使用,不仅给游客们带来全新的旅行体验,还为当地创造了新的致富机会。
眼下,正是青海湖旅游旺季,汽车行驶在宽敞平坦的公路上,远处波光粼粼的青海湖与连绵的雪山相映成辉,刚投运不久的倒湖茶公路给游客带来全新体验。
过去,青海湖周边旅游公路设计双向两车道,每到旺季特别拥堵。不久前,完成改扩建的倒湖茶公路倒淌河至二郎剑段,全程拓宽到双向5车道,穿过青海湖多个核心景点。
联手打造旅游路 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
从窄变宽的公路让旅程更顺畅,而从无到有的一条农村环线公路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更让沿线居民吃上了“旅游饭”。
江苏扬州广陵区的头桥、李典、沙头三镇之间过去只有一条沿江高等级公路,村民从一个乡镇到另一个乡镇要“绕圈子”。
新修建的全长51.2公里的环线路,不仅串联起三镇方便周边百姓出行,2024年更联手沿线生态资源打造成了旅游路。这个暑期,来种植、采摘、垂钓、露营等的游客络绎不绝。
2024年以来,这条环线公路沿线已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当地上千名村民家门口就业,带动村集体农业衍生产品销售超100万元。
绿色清凉暑期游 从海滩到草原乐享夏天
随着京津冀三地基本形成“1小时交通圈”,河北发挥“近”的优势,做足“美”的文章,让游客充分体验“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
每年盛夏,河北秦皇岛的海滩都会迎来亲子游、避暑游的热潮。孩子们在父母的陪伴下,赤着脚在细腻的沙滩上建沙堡、捡贝壳、捉鱼虾。
晚上的秦皇岛则又不相同,长城情境光影秀、历史实景演出、古城音乐会等精彩节目则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山海关古城文化。夜市、美食街、非遗浑锅更让人食指大动。
在承德御道口、木兰围场里,从非遗技艺到充满草原风情的篝火联欢,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自驾出行
自由欣赏路上风景
炎炎夏日,到东北避暑纳凉成为不少游客的旅游首选。在黑龙江,不少游客选择了租车或开房车自驾出游,自由欣赏路上的风景。
在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的汽车租赁停车场,前来租车、还车的游客络绎不绝。
进入暑期后,黑龙江省车辆出租率一直保持高位运行,各大租车公司7月下旬到8月中旬的预定率达到了80%以上。
为应对租车订单的不断增长,一些租车公司提前规划,从全国各城市调配车辆,保证游客用车需求。旅游市场的火爆也推进了当地汽车租赁市场的发展。2023年初,哈尔滨市可租车辆7000多台,目前已增加到了11000台左右。2024年上半年,汽车租赁企业营业额超2亿元,同比增加1亿多元。
与此同时,近段时间,开着房车到黑龙江旅游的也不少。在塔河县一处自驾游营地,一辆辆房车停放有序,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相聚在一起,伴着凉爽的微风分享旅行经历。
沉浸式体验:互联网+文旅的新动能
旱季雨季交替,斑马开始成群迁徙;非洲狮潜在草丛中凝视着猎物;夜幕降临,广阔的草原回归静谧……上海自然博物馆“走进非洲”主题区里,震撼的音效、变幻的灯光、超清的动态影像以及200多件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让观众们身临其境,仿佛成为“大草原的一员”。 早在2015年上海自然博物馆开馆时,全国范围内这类数字化沉浸式体验尚不多见。 如今,随着技术大幅进步,沉浸式体验已成为文旅演艺、实景娱乐等行业的发展热点,为游客和观众带来全新体验,也成为广大群众战“疫”时期的精神食粮。 老家在重庆的赵先生一家今年打算就地过年,但心情也需要“放飞”。 “打算带女儿去看上海科技馆新推出的‘生肖展’,和朋友们去探索一下目前很热门的‘推理馆’,不出沪休闲活动也很精彩。 ”他说。 据美团大数据显示,沉浸式文旅体验已发展成为各个年龄段人群特别是年轻人能接受、愿参与的时尚休闲娱乐项目。 约有75%的相关消费来自20岁到35岁的年轻人,他们对体验感、故事性、游戏性、艺术感、夜游等元素非常感兴趣。 特别是从去年开始,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以来,数字化文旅项目极大丰富了人们的休闲生活。 各地博物馆推出数千项网上展览,众多A级景区开辟线上游览;云直播、云看展、云旅游等蓬勃兴起、逆势上扬,用户规模、日均用户时长节节攀升,成为疫情期间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据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专家王竞然分析,以“体验经济”为核心的沉浸式文旅产业,以文化创意为主导,以技术集成为支撑,通过虚实结合的空间创意和智能互动的业态创新,能有效提升观众和游客的参与度。 “数字赋能文旅融合,能让观光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变,让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让区域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让传统旅游向智慧旅游转变。 ”王竞然说。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旅游”快速发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旅产业融合,极大丰富了沉浸式文旅体验内容。 可以说,消费升级、科技赋能、文旅融合,正在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在四川成都,宽窄巷子景区引入“全场景引流+新消费体验+智慧化管理”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线下运用智慧商圈大屏及餐饮软硬件系统为商家和消费者带来便利,线上开设“宽窄巷子”品牌馆、以电子优惠券等形式优化体验流程,使宽窄巷子这个当地文旅地标的餐饮业明显复苏。 美团文旅产业促进和交流合作中心总经理路梦西介绍说,沉浸式体验的应用营收效果比传统业态要高10%左右,结合线下文旅消费场景能更好促进文旅产品服务提质增效。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2.1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9%,彰显出新业态的强大发展潜力。 在该负责人看来,未来文旅业界将进一步用数字化的手段、沉浸式的表达,充分发掘文化和旅游资源;加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5G、4K/8K超高清、无人机等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应用,推动现有实景内容向沉浸式内容移植转化,丰富虚拟体验;推进沉浸式业态与文旅深度融合,拓展其在城市综合体、文化场馆、景区街区等场景的应用。 业界分析,让观众、游客“身临其境”,离不开科技的帮助,更离不开厚植文化的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楼嘉军认为,引入数字化技术的根本在于架起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之“桥”,让广大群众在高质量文旅体验中培育家国情怀、感受幸福生活,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完整迈点「2020年终策划」专题——
山东省:亮点纷呈汇聚文旅融合新动能 成果丰硕实现精品旅游新突破
中国发展网讯 6月26日,以“汇聚新动能 实现新突破”为主题的“第二届山东国际精品 旅游 产业博览会暨文旅融合新动能发展峰会”在山东省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胜利闭幕。
本届博览会展出面积近2万平米,来自省内外的327家文旅企业参展,设置展位586个,展会期间现场观众达到余人次,线上参观人数突破120余万人次,媒体浏览阅读量突破千万人次。 三天签订各类合作意向800余份,意向合同交易额达到1.8亿元,体现了疫情常态防控态式下精品 旅游 产业复苏的强劲动力和发展潜力。
本届博览会由山东省文化和 旅游 厅主办,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支持,山东省精品 旅游 促进会承办。 历时三天的展会,亮点纷呈、成果丰硕,汇聚了疫情常态防控条件下文旅融合新动能,实现了精品 旅游 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行业聚力 整合产业发展新力量
本届博览会组织筹办过程中,山东省精品 旅游 促进会充分动员各地市旅促会、各专委会、行业联盟,克服疫情困难,精准做好筹办工作,180余家会员单位踊跃参展,精心布展,充分展现山东省文旅行业的担当作为和发展韧性。
展会期间,沉浸式光影、景区照明、海洋文创、乡村 旅游 、研学 旅游 、康养 旅游 、 体育旅游 、智慧 旅游 、文旅金融、农商 旅游 、非遗文创、特色农产等 旅游 特色精品汇聚,展现了精品 旅游 产业发展的新力量,为广大文旅爱好者奉上了一场丰盛的文化 旅游 盛宴。
创新思路,打造文旅宣传新场景
博览会组委会联合央媒及地方主流媒体,集结行业传播资源,加速展会活动形式云升级,融合不同类别媒体传播优势,进行内容延伸传播,整合提升展会传播效果。 50余家媒体先后对博览会和高峰论坛进行宣传报道,点击浏览量突破千万。
开设“展会直播间”,在保障疫情防控的同时打破地域、领域界限,畅通行业资讯的获取渠道,将疫情影响带来的办展“堵点”转为展会筹办工作的“创新亮点”。 三天时间,累计观看人数达到120余万人次。
博览会同期召开了中照光影·点亮文旅夜经济发展高峰论坛。 交流探讨文旅照明赋能夜经济、激活新消费。
中国照明学会文旅照明专委会主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级舞美灯光设计师曲国军,以《美好生活 光影赋能——夜游之亮化,美化,文化 》为主题,从夜游的亮化、美化、文化,从三个层次对光影赋能美好生活进行了专题讲解。
中照光影咨询研究院联合创始人、山东彩旺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文,以《光影为媒——打造文旅夜经济新场景》为题,分享了如何以光影为文旅夜经济赋能,拉动夜间经济消费,提振信心。
(山东省精品 旅游 促进会 刘伟 于佩佩)
智能经济,澎湃发展新动能
世界正进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兴起,深刻影响全球 科技 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 社会 发展。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深度融合下的智能经济正源源不断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工业互联网助力转型升级
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通过开放的、全球化的工业级网络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和融合起来,高效共享工业经济中的各种要素资源,从而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帮助制造业延长产业链,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
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大力助推下,各行业、产业、企业纷纷“接轨”大趋势,抢抓机遇展开战略布局、技术攻坚、生态融合等,为数字化经济转型不断注入新动能。 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已获得丰硕成果,并展现出良好的持续发展态势。
目前,我国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家,连接设备数超过7600万台套。 这些平台持续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截至今年8月底,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53.7%和73.7%,比2012年分别提高30.1和25.4个百分点。
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
人工智能在稳投资、促消费、助升级、培植经济发展新动能、创建智能经济新形态等方面潜力巨大。 在我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同时,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业技术能力也正在逐渐追上世界先进水平。 经济新常态需要新动能的出现,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近年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企业数量、融资规模均居全球第二,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化大国之一。 与工业、医疗、教育、文旅、城市管理、金融等各领域深度融合,不断创造出全新应用场景。 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创新应用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人工智能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全球排名第一,核心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已形成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完整产业链和应用生态,为智能经济拓展更大空间。
5G融入千行百业
5G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日益成为支撑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利用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构建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通过5G技术对人、机、物、系统等全面连接,构建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为工业乃至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新的实现途径,助力企业实现降本、提质、增效、绿色、安全发展。
5G+医疗、5G+交通、5G+教育……如今,5G“牵引”的智能生活应用场景层出不穷。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建成5G基站超过115万个,占全球70%以上,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独立组网网络,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7%的县城城区和40%的乡镇镇区实现5G网络覆盖;5G终端用户达到4.5亿户,占全球80%以上。 5G技术融入百业、飞入万家,激发新需求、带动新消费、点亮新生活。
伴随全国加快推动经济向智能经济转变,智能经济也将成中国经济新标签,面向智能经济星辰大海,为积极投入新技术研发的厂商释放新机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势,以此作为抓手,与基础的云计算、大数据、5G 等技术深度融合,驱动各行各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无疑将推动智能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