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青年失业率飙升 发展民营经济是关键 增加就业花招没啥用

内容提要:

七月份青年失业率比六月飙升3.9个百分点至17.1%。经济增长失速,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是青年失业率飙升的主要原因。如何解决青年人就业问题?人社部表示,将严查虚假招聘等行为,坚决纠正各类就业歧视和不合理限制。青年人就业比青年失业率更严峻,满足就业还需一心一意发展市场经济和民营企业。

一、七月份青年失业率比六月飙升3.9个百分点至17.1%。

周五,国家统计局发布了7月份分年龄组的失业率数据。其中16-24岁的不含在校生的青年的失业率从6月份的13.2%飙升到7月份的17.1%。青年失业率一个月飙升3.9个百分点,是今年年初以来的最高水平,失业率是衡量经济状况的综合指标,青年失业率飙升,这加剧了人们对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担忧。

17.1%实际上还是比通行口径要低得多数据。2023年7月份开始,我们停止公布包含在校学生的青年失业率数据。此前6月份的包含在校生的青年失业率为21.3%,从2023年12月份开始,国家统计局重新发布的16-24岁的不含在校生的青年的失业率,12月份不含在校生的新口径的青年失业率大幅下降到14.9%。

当然,不管是不含在校生的14.9%还是包含在校生的21.3%,这一数字横向比较,仍然是非常高的水平。

青年失业率飙升,也推动了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的显著增加。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失业率数据中,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从6月份的5%增加到7月份的5.2%,青年失业率飙升,推动城镇调查失业率增加了0.2个百分点。

由于青年人首选的工作地点在大城市,劳动就业的压力,也集中在大城市。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7月份 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从6月份的4.9%显著增加至5.3%,一个月增加了0.4个百分点。是城镇失业率环比增加幅度的2倍。

二、经济增长失速,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是青年失业率飙升的主要原因。

6月份,约有1180万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这可能是7月份失业率急剧增加的直接原因。

但对于拥有7亿多劳动力的庞大国家而言,1180万毕业生仅相当于全部劳动力的1.6%左右,按人均工作40年计算,每年退休腾出来的岗位也有1750万个左右,正常情况下,容纳1180万大学生应该没什么困难。

但随着房地产在下行周期中的强烈收缩所导致的大量地产行业劳动岗位的流失;消费低迷所导致的零售行业的劳动岗位的挤出;企业因价格持续下降导致利润持续减少,因此带来的岗位收缩;跨国公司供应链调整所导致的国内就业岗位减少……经济低迷也导致了劳动岗位的衰减。

二季度,GDP同比增幅从一季度的5.3%滑落到4.7%;税收同比下降5.6%;7月工业生产显著下降,同比增长回落到5.1%,是3 月份以来的最慢的增速;社会商品零售额同比增幅,从上半年的3.7%滑落到2.7%;7月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4.1%;银行贷款需求也出现近20 年来首次萎缩;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8月9日公布的二季度国际收支数据,外资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为净流出148亿美元,这是自1998年启动统计以来第二次出现外资新增投资低于撤资和业务缩减带来的资本回收。外资的直接投资大幅下降从2022年二季度开始。

三、如何解决青年人就业问题?人社部表示,将严查虚假招聘等行为,坚决纠正各类就业歧视和不合理限制。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离校就业季,青年失业率飙升,大学生就业困难,人社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帮助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

7月23日,在人社部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运东来在谈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群体就业问题时表示,人社部门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积极采取措施,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

此前,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11条政策举措,其中包括整合并优化吸纳就业补贴、扩岗补助,延续实施国有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增人增资等政策,并将政策期限一次性延长2年,稳定就业预期。

在此基础上,人社部门从7月份开始,启动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以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为重点,坚持精准施策与普惠服务相结合,集中力量开展就业帮扶,具体可以概括为“五个强化”。

一是强化实名服务。二是强化岗位开发。三是强化服务保障。四是强化困难帮扶。五是强化权益维护。

四、青年人就业比青年失业率更严峻,满足就业还需一心一意发展市场经济和民营企业。

实际上的青年人和大学生的就业窘境,远比17.1%的青年失业率更为困难。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今年高校毕业生单位就业去向从去年的57.6%下降到55.5%,未就业去向则从42.4%增加到44.5%,增加了2.1个百分点。

其中,普通本科院校的硕博毕业生就业率仅为33.2%,相比去年大幅度下降17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仅为43.9%。offer获得率最高的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也只有57%

随着经济步履蹒跚,青年人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遭遇的虚假广告和招聘陷阱等骗局,也越来越多。骗子正在瞄准更多的学生和应届毕业生,青年人也有不少为了就业,稀里糊涂地成为骗子的帮凶。

检察机关去年 11 月表示,2023 年前 10 个月,18 岁以下因电话和互联网诈骗而被起诉的人数同比增长 68%。拥有大学学位的年轻毕业生加入诈骗集团的事件也有所增加。

人社部持续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清理整顿,严厉查处虚假招聘、电信诈骗、“培训贷”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纠正各类就业歧视和不合理限制,为毕业生求职就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这些都有必要。

但要真正解决青年人就业问题,让青年人、大学生的就业需求能够得以更好地满足,人社部的这些措施还远远不够。这需要我们坚定发展市场经济和民营企业,积极吸引外国投资。与此同时,政策上不折腾,不翻烧饼,减少行政干预,放弃对国有企业的保护。

建国75年来的历史反复证明,每当我们强调行政干预、扶持国企发展、缩小开放尺度时,就会出现就业困难。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展市场经济和民营企业,就业岗位就能比较好地满足就业需求。

【作者:徐三郎】


什么是奥肯定律

奥肯定律是来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

这一定律认为,output ga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这种关系并不是十分严格,它只是说明了,产量增加1%时,就业人数上升达不到1%。

原因可能是产量的增加是通过工人加班加点来达到的,而非由于增加就业人数;也可能是社会增加了第二职业人数,从而使就业量小于产量增加的百分比。

扩展资料

对策建议

一、调整产业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以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发展服务业为主来带动需求。

对于传统产业,一是要积极扶持支柱性产业,特别是房地产业和汽车制造业,推动这两个能带动服务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健康发展,以扩大就业。

二是要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深加工附加值,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延长产品链,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是要加速制造业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的重组。

对于服务业,由于目前其占GDP的比重少、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小,往往成为地方政府倡导而不大力推行的产业。 事实上,大力发展服务业,对长期经济发展和解决长期就业问题有着治根治本的作用。 第三产业是就业增长弹性最大、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

二、适合国情

面对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相对稀缺的资本资源,在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要特别注意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及技术密集产业的协调发展、合理布局。 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程度相对较高、资本密集程度和技术能力适中的产业,增加产业中的劳动含量,提高劳动投入的贡献率。

三、民营经济

推动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三非”就业。 首先,要培育非公有制企业,它可以为消化大量的国有企业富余劳动力创造环境。 2001年中国平均每天就有4000多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民营企业实现再就业。

其次,提倡非正规就业。 相对于正规就业而言,非正规就业是指未签订劳动合同、无法建立或暂无条件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一种就业形式。 随着市场导向机制的建立,非正规就业比例逐步上升是一种必然趋势,承认非正规就业将有助于再就业问题的解决。

第三,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四、密集型产业

发挥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 根据要素禀赋学说,一国在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中,应生产和出口该国资源相对丰富的产品,进口资源相对稀缺的产品。

中国现阶段的要素禀赋特征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发展国际市场所需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出口应成为中国现阶段出口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可以增加资本积累,在就业压力逐步缓和时,再逐步转到重点引进和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达到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参考资料:网络百科——奥肯定律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有哪些?对我国有哪些启示?

世界经济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有哪些?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球资本市场紧密相连,虚拟经济带动实体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应认清形势,注意以下问题:一、全面准确把握当前的经济形势 当前国内外环境仍然极为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还不少。 从国际看,主要经济体经济恢复增长,但失业率仍然处于高位,一些国家财政赤字高企,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然没有消除;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剧,国际市场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通胀压力正在从新兴经济体扩大到发达经济体。 世界经济还没有走上正常增长的轨道。 二、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也是最为紧迫的任务。 去年以来,我国通胀预期压力一直在加大,特别是四季度后物价上涨较快,已经成为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 对通胀问题,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早在2009年第四季度,我们就提出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 去年我们及时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把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3%,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基础上,保持了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是很不容易的。 从一季度情况看,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 这一轮物价上涨原因比较复杂,许多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还有加剧趋势,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 一是输入性通胀压力还在加大。 受全球流动性充裕、美元走软、西亚北非局势动荡、日本地震灾害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目前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已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原油期货价格攀升至两年半以来的最高点。 特别是在全球流动性宽松、投机活跃的背景下,大宗商品金融化特性增强,价格并不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 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我国能源、原材料价格“水涨船高”,向下游传导的压力加大。 二是食品和住房等结构性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很大。 三是要素成本涨幅加大。 今年劳动工资持续上涨,加上利率上调,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对物价总水平的影响不可低估。 目前我国物价总水平仍然处于可控区间。 今年以来的物价上涨,翘尾因素比新涨价因素影响要大一些,新涨价因素中也主要是食品和居住类价格,总的来说还是一种结构性上涨。 我国粮食连续7年增产、库存充裕,当前小麦苗情长势较好,夏粮有望获得丰收,主要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进口增速较快,稳定物价具备不少有利条件,我们要增强做好价格工作的信心。 三、巩固和扩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效当前,社会各方面十分关注房地产价格走势。 这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 中央加强房地产调控的目标是明确的,决心是坚定的。 应该看到,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深入推进,市场供求矛盾有所缓解,不合理需求得到一定抑制,市场出现了一些降温迹象。 这说明,中央关于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是正确的。 也要看到,当前市场仍处于相持阶段,普通商品住房价格与调控目标和群众期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有的城市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有的地方落实中央调控政策的措施也不够有力,总的调控效果还有待巩固和加强。 房地产市场调控,除了抑制不合理需求外,还要努力增加市场供应。 一方面,要切实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 今年全国要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中央财政为此拿出1030亿元,但光靠中央财政是不够的。 各级政府都要切实负起责任,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加大投入,并优先保证用地供应。 要抓紧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配置、运营、退出等管理制度,避免寻租和暗箱操作,促进这一制度长期健康运行。 另一方面,要努力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加快普通商品住房的土地投放,督促开发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保证住房建设进度,如期推出全部房源并明码标价上市销售,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查处。 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是保持市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和价格基本合理,并始终严格控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 要切实做到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合理衔接,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统筹兼顾,避免顾此失彼。 房地产调控要真正见到成效,关键要抓落实。 目前市场正在观望,如果政策不能真正得到贯彻,流于形式,就很难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很难引导开发商合理定价,老百姓也很难建立起信心,我们的调控就会功亏一篑,最终,政府就会失信于民。 各级政府都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各项政策,强化责任,确保调控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要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分解落实情况,以及项目开工建设、竣工计划等安排公之于众,以便群众监督。 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督察。 要坚持调控方向不动摇、调控力度不放松。 四、促进对外贸易平稳健康发展今年以来,进出口贸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已经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步入正常发展轨道。 一季度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进口增速比出口快,出现10.2亿美元的逆差。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大宗商品进口价格飙升,导致进口金额大幅增加。 当然,这种因贸易条件恶化所带来的顺差减少,也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从目前情况看,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外部市场总体上趋于好转,企业订单有所增加。 但是进出口形势依然复杂,影响出口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还很多,特别是原材料价格、劳动力工资持续大幅上涨,将不同程度挤占外贸企业利润,中小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更大。 在进出口趋于平衡的情况下,我们的工作着力点要放在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和优化进出口结构上来。 一方面,要保持外贸政策的基本稳定,继续用好出口信用保险、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行之有效的政策,充分发挥“引进来”和“走出去”对扩大出口的带动作用,特别注重改善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条件,为对外贸易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另一方面,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坚持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发展研发设计、自主品牌和境外营销渠道,争创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新优势,全面提升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走出去”是一项长期战略,要继续积极推进,同时要注重防范风险、提高效益。 五、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今年是开局之年,我们要按照中央的决策和部署,认真做好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 一要狠抓节能减排工作不放松。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抓紧把目标任务分解下去。 我国能源资源短缺是一个需要长期面对的挑战,既要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 当前节能减排形势有反复苗头,对此决不可忽视,放任自流。 有关地方和部门要高度重视,尽快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 二要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这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要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全面提升制造业的水平和竞争力。 抓紧制定标准,细化具体扶持政策,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切实完善政策措施,推动服务业大发展,进一步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三要抓紧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 随着部分刺激消费政策到期,今年一季度名义和实际消费增速都有所放缓,但仍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 关键是要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改善民生,改善消费环境,从根本上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 四要正确处理内需外需关系。 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着力拓展内需增长新空间,培育内需增长新动力(,基金吧),促进我国经济均衡发展。 继续用好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通过国际市场加快自身发展,带动国内技术进步,增强产业和产品竞争力,缩小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

评价中国目前使用的失业率指标

在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举办的“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与对策”高级研讨会上,专家们的意见集中于政府转变角色、降低就业门槛。 局面依然严峻国务院体改办的高书生认为,现在我们国家有两个失业率,一个叫做城镇登记失业率,一个叫做调查失业率。 其中登记失业率去年是3.6%;调查失业率从1996年开始,统计局每年做3次,但每次都不公布,引发了大家对失业率的疑惑。 数据表明,到去年年底从业人口是7.3亿,到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是9亿,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是9.4亿,在我国就业确实是个长期问题,至少在20年之内,就业问题都不会轻松。 就业问题在中国压力非常大。 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杨启先认为,登记失业率不高但实际上失业率是比较高的。 下岗职工没有登记,如果加上下岗职工实际失业率是7%,另外还有没有下岗的,但实际上没有事情可做的人员,如果包括这部分人,实际失业率达到10%左右。 “去年我们都觉得失业问题不是很重要,今年上半年公布数字的时候,一下子达到1400万人,有人估计今年的失业人数大概在1500万到2000万之间,再加上国有企业处在大转变时期,有的企业说垮就垮,一下就会致使许多人失业。 ”有鉴于此,国务院体改办的范恒山认为,要充分认识失业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性。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赵人伟认为,现在对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过去用待业下岗的概念来自我安慰,现在出现失业率的统计,这是一大进步,但还远远不够。 没有提到就业问题,就宣布实现了‘软着陆’,是不全面的,所以,从长期来看应该把就业指标放到宏观形势中考察。 ”出路在于第三产业和非公经济我国国有企业从业人员从7500万人减少到5000万人。 从现有就业情况来看,第三产业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领域。 “九五”期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例下降了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了0.5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则上升了2.7个百分点。 1995年到2000年5年内,我国第三产业净增3500多万就业人员,占全部新增就业的87%。 随着个体经济的蓬勃兴起,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就业的重要渠道。 全国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从1996年的7400多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1.2亿多人,5年共增加了4300多万人。 其中,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共增加近3000万人,约占城镇就业人员增加总数的3/4。 实现再就业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有68%从事私营个体经济。 专家们指出,解决就业的途径,一是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二是要发展第三产业。 现在城市中发展(相关,行情)第三产业的出路,就是社区管理。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邱兆祥先生提出,要解决失业问题,首先是发展第三产业。 “从投入产出的效果来看,每投入100万元可提供就业的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第三产业是1000个,说明以服务行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吸纳能力较大。 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据统计,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0%—60%,而我国的第三产业仅占GDP的30%多,所以发展的空间很大。 ”但是经济生活中却有不利于就业的因素。 “现在光养老一项全国平均支付是20%,有些地方已达到28%左右,再加上医疗、失业五大保险加起来,制度涉及的企业缴费率达到29.8%,也就是说如果我支付一个工人的工资是100元的话,另外要拿出30元支付职工的保险,企业的成本至少增加1/3,”高书生认为,社会保险的门槛太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肯定不愿意用这么多人。 政府管失业市场管就业政府应该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一项大事来抓,作为一项战略来解决。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17439.html
突爆猛料!下周五有重要演讲 鲍威尔
一哥 失联! 突发!共享充电宝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