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说发展成效 持续向好 数

国家税务总局18日发布数据显示,随着各项宏观政策效应逐步释放,市场主体销售收入稳步恢复,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机械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效果显现,多个领域呈现积极亮点。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工业经济稳步恢复,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比二季度增速提高1.7个百分点。

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铁路船舶航空设备制造、新能源车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某汽车品牌销售顾问陈云亮向记者介绍:“七月份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大涨的一个月,在这个月我们接了很多客户,本来一直在观望,由于国家的各种补贴以及深圳市的补贴,客户就会更容易接受新能源车,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差不多增长了4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新能源汽车的消费保持了非常快的一个增速。七月份当月,我们看到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50%,以旧换新的政策可能更有利于消费者去更换新能源汽车。

机械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效果显现。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8.5%,比二季度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交通等重点领域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分别增长7.2%和14.8%,较二季度增速明显提升。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引导居民消费潜力有序释放,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零售、家具零售同比分别增长8.5%和11.7%,较二季度增速均有所提高。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吴晓露分析称:“针对目前的以旧换新,渠道变得更加通畅,让更多的人愿意通过这样的政策完成消费的升级。另外一个方面,围绕政策提出的新型消费,可以以此为牵引,引导企业去做一些转型升级。”

从经营主体来看,今年截至7月底,全国新办涉税经营主体户数同比增长7.3%,其中领用发票、有收入申报的户数同比增长8.5%,占全部新办户的比重为67.4%。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黄立新称:“增值税发票数据是反映我国经济运行的重要的税收数据,从七月份最新数据看,可以反映出我国经济稳中有进、持续向好。”


中信银行资产规模

信银行总资产规模已经超过8.5万亿元 ;营收与利润“双升”,营业收入达2113.92亿元,较上年增长3.34%;净利润达621.03亿元,较上年增长11.61%;资产质量指标持续向好,不良贷款连续两年实现量率“双降”,拨备覆盖率时隔8年重回200%以上,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 发布会上,中信银行详细介绍了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三大核心能力建设情况,零售、公司、金融市场三大业务板块发展情况,以及在风险管理体系、协同赋能、数字化转型上的布局和成效,信息量满满。 从年报披露和业绩发布来看,中信银行“稳”的增长态势在持续,“新”的创新力度在加大,“优”的协同势能在聚集,“实”的责任担当在彰显,不仅在财务指标上表现出不俗“颜值”,蕴含着相当可期的“价值”,中信银行更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展现了国企的担当与“温度”,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进中向好”成绩单。 跨过资产质量转折点,各项指标全面取得好成绩 过去一年,国际环境动荡不安,疫情冲击持续反复,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各种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 中信银行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线,迎难而上,稳中求进,牢牢守住了风险底线,稳固了资产质量向好趋势。 数据显示,2022年,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52.13亿元,不良贷款率1.27%,不良贷款连续两年实现量、率“双降”,拨备覆盖率上升21.12个百分点至201.19%。 中信银行表示,截至2022年末,银行不良贷款、问题贷款已连续两年量、率双降,不良率、问题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多个指标达到近九年来最好水平,风险管理基本面进一步筑牢夯实。 两年前,中信银行在新三年规划基础上,制定了“342强核行动方案”,全面开启以构建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能力为主线的新一轮发展。 2022年年报显示,该行三大核心能力建设扎实推进成效明显。 其中,财富管理规模达4.1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500亿元,增长12.3%;资产管理规模达1.5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38亿元,增长12.4%;综合融资规模12.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300亿元,增长7.2%。 此外,中信银行2022年零售银行、公司银行、金融市场业务三大板块协调发展,体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 零售银行业务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牵引,践行“三全、五主、四环、两翼”发展路径,“新零售元年”实现良好开局;公司银行业务以重构竞争力为主线,持续推动变革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效;金融市场业务主动优化资负结构、大力推进交易流转,深化客户一体化经营,经营业绩持续提升。 持续加大科技资源投入创新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实践证明,只有始终紧盯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布局新赛道、锻造撒手锏、构筑护城河,才能不断培育新的增长动能。 2022年,中信银行秉持勇于创新的企业精神,厚植开放包容的创新土壤,坚持激励创新和宽容创新并举,最大限度地调动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为顺应科技创新趋势,中信银行持续加大科技资源投入,全年信息科技投入近90亿元,近四年来科技人员数量增长近两倍,达4,762人。 中信银行加大科技资源战略投入,推动科技管理敏捷转型,强化前沿技术的提前布局和成果应用,加大科技专利申请力度,持续锻造行业领先的数据能力。 同时,中信银行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抓住核心技术成立了大数据中心,上线“天元司库”“鲲鹏系统”(新一代个人信贷系统群)等一批高价值平台,为建设“数字中信”奠定基础。 联合融资破2万亿大关,协同支柱作用充分彰显 中信银行的向前发展,离不开与中信集团的协同。 2022年7月,中信金控正式成立,驱动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引擎”已全方位运转,协同融合聚力也拥有了更坚实的抓手。 作为中信集团协同的主平台,中信银行一直发挥着协同工作“火车头”的作用。 依托中信集团金融全牌照、实业全覆盖优势,中信银行总分支、前中后、境内外联合作战,合力打造融融、产融、母子、分分协同生态圈,实现“客户共享、产品共创、渠道共建、营销共赢、智力共聚”,满足客户全生命周期服务。 2022年,中信银行首次实现了37家分行业务协同全覆盖,协同联合融资规模突破2万亿元大关,增长28%;零售产品交叉销售规模踏入千亿元俱乐部,协同资产托管规模首次跃上2万亿元平台。 此外中信银行不断激发协同新动能,进一步践行“一个中信、一个客户”的理念,强化资源共享、科技互联、信息互通,做强统一客户服务体系、全面风险防控体系。 为客户提供“不止于银行、不止于金融”的最佳综合服务。 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 在助力国家发展和实体经济“枝繁叶茂”中,中信银行实现了自身“向好向上”发展。 面对复杂严峻的经营环境,中信银行坚持党建引领,全面践行国企使命担当,进一步提高站位,积极贯彻党中央关于稳住经济大盘部署,及时出台29项务实措施,全力支持稳住经济大盘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信银行通过巧用金融活水助企纾困,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加大对制造业、普惠小微、绿色金融、战略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 年报显示,该行2022年普惠金融、制造业中长期、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农贷款同比增长21.57%、34.74%、36.58%和22.78%。 其中,普惠金融核心指标保持股份制银行前列,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级位居同业第二,乡村振兴业务在监管考核中获股份制银行唯一优秀档。 此外,中信银行全力支持乡村振兴发展,加大金融资源倾斜力度,涉农贷款增速达23%。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扬帆;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扬鞭,中信银行表示,2023年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魄力,努力走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前列,奋力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

一季度我国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国民经济延续稳中向好的态势,转型升级深入推进,质量效益持续提升,经济发展开局良好。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在17日的发布会上用“稳、新、优、好”四个字概括了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的特点。 首先,经济运行保持稳定。 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6.8%,与去年四季度持平,经济增速连续11个季度稳定在6.7%—6.9%的区间。 就业方面,1—3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0%、5.0%和5.1%,分别比上年同月下降0.2、0.4和0.1个百分点。 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4.9%、4.8%和4.9%,分别比上年同月下降0.1、0.2和0.1个百分点。 物价方面,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保持温和上涨态势,工业生产价格涨势放缓,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7%,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7个百分点。 此外,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其次,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涌现。 一季度创新驱动效应明显,创业创新蓬勃发展,新的市场主体大量增加。 据统计,一季度新登记企业132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1.47万户。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9.6%,明显高于规上工业平均增速。 同时,网上零售额增长35.4%,快递业务量增长30%以上,增速继续加快。 再次,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季度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达到56.6%,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6%。 工业继续向中高端迈进,高技术制造业比重达到12.7%,装备制造业比重达到32.2%。 在需求结构上,消费的基础性作用继续增强,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46.5个百分点。 最后,经济运行效益良好。 一季度企业效益持续改善,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绿色发展积极推进。 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5%,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1—2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6.1%,规上服务业企业利润增长4.5%。 全国居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依然快于人均GDP增长,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综上所述,一季度我国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经济结构优化,新动能不断涌现,效益良好。 尽管近期中美贸易摩擦成为关注焦点,但中国经济具有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能够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和风险挑战,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8月经济数据显示国民经济什么情况?

9月1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发布的8月经济数据显示,我国工业生产总体稳定,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总的来看,8月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呈现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良好格局。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说。

增长平稳、就业向好、物价温和、结构优化、质量提升

在刘爱华看来,8月我国经济运行呈现五大特征。

增长平稳。 从生产端看,前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了0.7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3%,比去年同期加快了0.2个百分点,其中8月同比增长8.3%,比去年同月加快0.9个百分点。 从需求端看,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8%,投资增长基本平稳;进出口继续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就业向好。 8月,31个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以下,比上个月略有回落。 1—8月城镇新增就业974万人,同比增加了26万人,比上个月略有增加。

物价温和。 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8%,环比上涨0.4%。 “无论与近几年同期相比,还是与国际上一些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物价都处于一个比较温和的水平。 ”刘爱华说。

结构优化。 从产业结构看,8月,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2.9%和11.6%,增速分别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和0.9个百分点,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9个百分点和5.6个百分点。 同时高耗能制造业增速放缓0.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中国制造持续向中高端迈进。 再看需求结构。 8月,体育娱乐用品类消费同比增长14.9%,通讯器材类消费同比增长了12.2%,消费升级类产品增长比较快。 投资结构优化态势更加明显。 1—8月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5%,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1.4%,也比上月有所加快。 这说明,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新产业新产品快速增长,而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脚步也在继续加快。

质量提升。 1—8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9.8%,比上半年继续有所加快,财政收入保持了今年以来比较理想的增速。

“从增长、就业、物价、结构优化、质量效益这五个方面的指标来看,1—8月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在一个合理区间,结构调整继续深化,整体质量效益继续提高,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刘爱华说。

部分指标虽有所回落,但预期向好

8月经济数据最令人关注的,莫过于当月生产、投资、消费、出口四个主要数据都出现了同比增速回落,而且这四个数据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下滑。

“虽然工业生产有所放缓,但不管同比、环比来看,目前的增长应该说是比较稳定的增长。 ”刘爱华分析,8月规上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0.46%,比7月加快了0.05个百分点。 即便是8月同比增长6%,增速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也仍处在近两年来的增长区间内。

为何7、8月份工业生产连续放缓?

其一,高温多雨天气的负面影响。 今年8月份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平均气温高了0.6℃,降雨量是1961年来的同期第三高,天气表现异常对企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停产检修的工业企业有所增加。

其二,结构调整产生较大影响。 8月份,高耗能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9%,比上个月回落0.4个百分点。

在8月主要经济指标中,出口增速的回落最大,这主要是受人民币持续升值、基数抬高、外需疲弱、部分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尽管投资、出口、生产等指标的增速在回落,但8月PPI同比上涨6.3%,涨幅比上个月增加0.8个百分点。如何看待PPI持续回升?

刘爱华分析,这一方面受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的影响,8月份,PPI上涨主要还是来自于生产资料方面,属于结构性上涨;另一方面,则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带来影响。 比如,8月份国际能源价格上涨4.4%;金属和矿产价格上涨得更多,上涨了8.2%,这种输入性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从下个阶段来看,PPI的上涨既有推动上行的因素,也有下拉的因素,去年9月份PPI同比首次转正,因此基数会出现一个比较大的提升,对今年9月份PPI同比涨幅会有一定的影响。 ”刘爱华说。

除了PPI,今年后4个月的经济走势将是怎样的?

“预期向好。 ”刘爱华分析,目前,中国经济基础是稳的,活力也在增强。 今年以来新主体继续大量涌现,8月份新登记企业日均达到1.7万户,在去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增加。 另外新产业、新模式也在快速发展,1—8月份,全国网上商品零售额中,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了52.9%。 这些新动能的成长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此外,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是51.7%,连续13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是53.4%,持续处于比较高的景气区间;消费者信心指数也是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基础更稳,活力增强,预期向好,短期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是能够得到延续的。 ”

经济形势会越来越好的。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18862.html
中美金融工作组举行第五次会议 央行与美财政部就加强中美金融稳
全天题材热点及涨停复盘汇总20240819 风云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