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发布会在西藏拉萨召开。会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发布了以重大科学发现和科学对策为主要内容的十大标志性进展,会上还启动了“一原两湖三江”重大标志性科考活动。第二次青藏科考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第二次青藏科考十大任务负责人、科考队员和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的4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
此次会议发布的第二次青藏科考十大进展成果包括:阐释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系统性和特殊性,全过程科学支撑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立法;阐明气候变化影响下亚洲水塔失衡特征和影响,科技支撑水资源与水安全战略;厘清气候变化影响下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和变化特征,科技应对气候变化并服务双碳目标;解析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变化,优化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开展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与环境演化历史研究,评估国家战略资源储备基地的矿产资源现状与远景;揭示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时空规律和成灾机制,保障重大工程建设和运维安全;揭示青藏高原人类活动过程,提出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融合国际组织和国际计划,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中国方案和智慧;构建地球系统多圈层综合观测与预警平台,服务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创造巅峰使命极高海拔科考多项世界纪录,树立世界级原创性科考活动标杆。
科考发现,亚洲水塔区在变暖、变湿、变绿的同时,也在变暗。变暗的主要特征是冰川、积雪面积减小和植被变绿共同导致的地表反照率减小。目前亚洲水塔地表总储水量超过10万亿立方米。
科考还厘清气候变化影响下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和变化特征、科技应对气候变化并服务双碳目标。科考发现,青藏高原作为碳库,其生态系统碳汇为每年1.2亿至1.4亿吨二氧化碳。按照当前每年二氧化碳排放5500万吨计算,青藏高原的碳盈余每年超过6500万吨。
科研人员解析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变化,优化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科考揭示了过去15年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变化规律和整体趋好的态势,发表新物种超过3000个。科考评估了高原重大生态工程实施的时空格局,发现由于系列重大生态工程建设,青藏高原生态系统退化态势得到了遏制,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呈现总体稳定向好态势。
科考还恢复了青藏高原6000多万年以来不同地体地表差异隆升过程,提出青藏高原由造山带到统一高原隆升的新模式。揭示了青藏高原隆升的生物效应,发现青藏高原是古生代以来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枢纽。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十大任务负责人分别发布了各个任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共计30项重大成果。这些成果共同支撑了第二次青藏科考标志性科学工程的构建。
青藏高原河源区地表过程与环境变化内容简介
《青藏高原河源区地表过程与环境变化》这本研究专著,以长江黄河源地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带为核心研究对象,详尽剖析了过去半个世纪以来这一区域独特冻土生态学演变历程。 书中深入探讨了冻土生态学过程,特别是高寒生态系统如何随时间变迁,影响冻土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物质能量平衡,进而引发了区域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LUCC)及其背后的驱动机制。 环境影响部分,书中着重揭示了冷生土壤环境的动态变化,如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加剧,以及植被覆盖变化如何影响区域的水循环。 这些都是长期野外观察和定位、半定位实验的结晶,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全方位展示了长江黄河源地生态与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及推动这些变化的关键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 这部作品对于在寒区生态学、寒区水文学、自然地理学、冻土环境研究以及青藏高原现代环境变化等领域进行科研的学者,以及高等教育机构相关专业的师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阅读,他们可以深入了解这一特殊地理区域的地表过程和环境演变动态。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好转带来的积极影响?
1. 青藏高原,作为我国生态安全格局的关键部分,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是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区。 被誉为“江河源”和“生态源”,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由于其高寒、干旱、缺氧的气候特点,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较弱。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措施。 3.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年)》得到有效执行,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高原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4. 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以草地为主,占总面积的近60%,其次为荒漠和雪山冰川生态系统。 最新的生态环境调查评估显示,森林、灌丛和草地生态系统的质量和功能有所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到改善。 5. 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青藏高原拥有丰富的特有物种,如藏羚羊、黑颈鹤等,均为全球珍稀濒危物种。 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许多物种的数量得到恢复。 6. 区域环境质量也在持续改善,得益于流域综合治理、人居环境建设、工矿污染防控等环境保护工程的推进。 青藏高原的水质保持优良,仍然是地球上最洁净的地区之一。 7. 生态保护修复力度不断加大,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速度加快。 青藏高原已建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155个,面积达82.24万平方公里,占高原总面积的31.6%。 8.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也在助力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和法规不断完善。 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加快,绿色产业稳步发展,青藏高原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实现了和谐共进。 9. 然而,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本底敏感而脆弱,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 在有效控制人类活动的同时,应对气候变化成为高原生态环境必须面对的挑战。 10. 展望未来,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依然是加强保护与修复工作,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继续实施《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年)》,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开展科学考察,深化生态文明机制体制改革,保护好青藏高原的绿水青山,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留住“金山银山”。
雪豹濒危等级下降就意味着安全了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近年来关于雪豹的报道似乎多了起来,相较于之前来说,不管是好的坏的消息,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总是能够看到类似的报道,比如玉树地区一只雪豹跑到牧民家里将羊圈洗劫一空,遍地都是羊的尸体,而雪豹甚至在羊圈边睡起了觉;
再比如匹兹堡动物园亮相了两只雪豹幼崽,在当地大猫爱好者群体中引起较大的轰动,越来越多的新闻,给我们一个感觉,好像雪豹真的多了起来了。
匹兹堡动物园的两只雪豹幼崽
其实这并非是我们的错觉,通过这么些年的大力保护,自1972年雪豹被IUCN列为濒危物种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这种生存状态,但是截至2016年的数据显示,雪豹的生存状态似乎不再是那么脆弱了,野生个体数量的最低估计为4678只。
综合考量,专家小组将雪豹的濒危等级从“濒危”调整为“易危”,因此有人说雪豹这一物种总算安全了,不会灭绝了,也不需要大力保护了。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虽然它们的濒危等级下降了,但并不意味着就安全了。
无独有偶,经过这么多年的保护,大熊猫的濒危等级也从“濒危”下降到了“易危”,当时也有不少人觉得对大熊猫的保护力度不需要这么大了,这种等级的下降其实很容易就给不了解的人一种假象,好像它们的生存状态变得好很多,不需要太过担心了。
但是实际上雪豹每年的数量仍呈现下降的趋势,在一些地区甚至都已经区域性灭绝了,另外还有一些地区里面,实际数量可能比预估的还要少,巴基斯坦近年的数据表示,境内一些地区的野生雪豹数量极有可能低于预估值。
雪豹
美丽的“雪山之灵”雪豹是一种十分美丽的大猫,如果在猫科近40种动物里面选出几种最美的来,个人认为雪豹虽然不敢称第一,但必定能上榜。 由于雪豹主要居住在海拔3000-4500米的高山之上,所以身上长有浓密且蓬松的毛发御寒,它的毛色呈灰白色,头部、颈部有黑色斑点,身上有较大的玫瑰花斑纹,腹部毛色为白色无斑纹。
雪豹的眼睛多为浅绿色或者灰色,但幼崽可见有优雅的蓝眼,由于常年生活在高寒的地区,其鼻腔虽短但很宽,每次呼吸能吸入更多的空气,同时寒冷干燥的空气也能够在鼻腔内变得温暖湿润。 雪豹整体看上去身材矮胖,毛绒感强,腿很短,脚掌很大,方便在厚厚的积雪上行走,长长且粗大的尾巴有利于储存脂肪和帮助平衡。
雪豹之所以能够在高寒缺氧的山上生活,主要是其身体结构已经演化成能适应环境的了,它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红球,血红蛋白高度集中,对氧气的变化十分敏感,具有高度发达的调节呼吸、分配血液的技能,即便长期生活在缺氧的环境下,依旧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其实仔细观察一下雪豹的特征,便能发现它们许多构造都适合在这种环境下生存,比如它的耳朵,小而圆,能最大限度减少身体热量散失;宽大的脚掌底侧有皮毛,既能提高攀岩时的抓地力,也能减少在雪地上走时的热量散失。
根据生活的地区不一样和形态差异,此前雪豹被认为有两个亚种,其中一类生活在中亚、蒙古、俄罗斯,另一类则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和中国西部地区。 但是从遗传学上看,并没有发现这两类雪豹之间的差异,所以在雪豹亚种的分化问题上,国际学术界是存在分歧的,它也被认为是单型物种,指一个分类群中只含有唯一的一个类型。
而在2017年9月的一份基于地理分布的研究报告表明,雪豹应该分成三个亚种,分别对应生活在帕米尔高原附近、喜马拉雅山周围和蒙古的种群。 我们不必过多纠结于此,只需知道有这么一个情况即可。
在雪山之上,雪豹是位于食物链顶端的捕食者,对高海拔生态系统的意义非凡,是衡量高原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有着“雪山之灵”的称号。
别看雪豹外表“臃肿”,但十分灵活,喜欢从岩石上方伏击猎物,等猎物进入伏击圈之后它会迅速跳下,并且在陡峭的山坡上追逐猎物,最终用“咬脖杀”搞定猎物。
喜马拉雅塔尔羊
雪豹不再濒危,却也并非意味着“安全”如前面所说的那样,在早两年的时候雪豹的濒危等级就已经从“濒危”调整到了“易危”状态了,这是什么概念呢?这里我们先要对物种濒危等级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虽然国内和国外有许多划分标准和称呼,但都大同小异,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一套标准体系,根据物种灭绝危险程度,可以分成9个等级,分别是:未评估、数据缺乏、无危、低危、易危、濒危、极危、野外灭绝、灭绝。
从9个等级里面可以看出来,到了“灭绝”这一等级的几乎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处于这一等级的物种有很多,比如“袋狼”;我国的华南虎就处于“野外灭绝”这一等级中,表明现存的所有个体均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下,野生的个体已经没有了。
评定濒危、易危的标准有很多,简单来说雪豹成熟个体数量低于2500只,并且下降速度很快,就可以判定为“濒危”了;而整个物种个体数不到,并且种群在三代内数量至少下降了10%,就可以判定为“易危”。
虽然目前来说,上面提到的两个因素,雪豹都不符合,比如成熟个体数高于2500,下降速度减缓了许多,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并非就意味着“安全”了,事实上雪豹的野生个体数仍在下降,只是速度没有之前快,且它们在野外依旧面临着灭绝的高风险。
雪豹的栖息地在大环境上看似非常集中,主要分布在中亚及附近地区,但若拆分成每一个栖息地来看的话,会发现它们相互独立,十分破碎,栖息地与栖息地之间并无生态通道联通,使得雪豹这一物种更加脆弱。
雪豹的分布区域
目前关于雪豹数量和分布区域的预估,相对来说并不是非常高,甚至比其他动物的预估都要更加不准确一些,因为雪豹是一种很神秘的猫科动物,远离人类生活区域而居住,所以想要目击和观察到它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由于缺乏可靠的技术,许多调查结果参考了当地人的描述,而这类答案往往主观性很强,所以造成事实与预估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 另外,IUCN评估小组的麦卡锡博士在声明中指出,雪豹的“降级”并不意味着就“安全”了,它们仍面临着在野生环境下灭绝的高风险。
一些专家学者和动物保护人士则表示,物种濒危等级的降低可能会削弱一些高度依赖牧场经济的国家对雪豹的保护力度,以及降低对针对雪豹进行犯罪的打击力度。
雪豹生存现状雪豹仅分布在中亚及附近的12个国家里面,其中以青藏高原为主,辐射周边地区。 时间往前推30年左右,全球野生雪豹的数量还是比较多的,在内蒙的分布甚至延伸至大兴安岭南段、阴山山脉及阿拉善全境。
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面,由于高原地区的生态系统本就比其他地区的更加脆弱,加上偷猎盗猎等因素,野生雪豹大量减少,如今相较于20年前来说,至少下降了20%,以下是近年来的一些具体数据:
由于雪豹外表华丽,皮毛好看又保暖,所以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偷猎盗猎加上栖息地被破坏是导致雪豹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单单是在1990-2012年间,就有432只雪豹死于盗猎,这占据了雪豹非自然死亡率的81%左右。
另外,由于栖息地被破坏,雪豹猎物减少,就会加剧人类与雪豹的冲突,雪豹下山捕食家畜,人类加以报复,这类情况导致雪豹死亡的比率也高达19%。
在整个大喜马拉雅范围内,雪豹都生活在高海拔地区,这些地区一般都远离人类,加上这些年的努力,雪豹种群的整体下降趋势减缓了许多,在一些地区甚至呈现了上升的趋势,但是在某些区域,雪豹数量的下降速度依旧很快,甚至不少地区几乎到了区域性灭绝的地步。
比如吉尔吉斯斯坦一些地区里面,由于采矿业的发展,导致雪豹的栖息地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又比如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和不丹等国家,对针对雪豹身体部位等的贸易打击力度并不是很大,缉获量较低。
采矿业影响着雪豹的生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雪豹的数量在减少,如今依旧在减少,根据专家的估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雪豹的数量依旧会减少,并且到2040年左右,整个种群数量会下降10%左右。
当然,这些年人们对雪豹的保护并不是做无用功,相反,恰恰是人类的保护,才使得雪豹的濒危等级下降了,目前全球的雪豹,基本上都生活在保护区里面,比如中国的三江源、祁连山、珠穆朗玛峰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蒙古戈壁古尔班赛汗国家公园,尼泊尔安纳普娜保护区,印度的南达德维国家公园等。
三江源保护区自然风光
雪豹所面临的威胁虽然雪豹十分珍贵,各国对它们的保护力度都挺大的,但是目前来说,偷猎盗猎依旧是威胁雪豹最大的因素。
在过去,巴基斯坦每年有23-53只雪豹被非法猎杀,蒙古有34-53只,塔吉克斯坦有20-25只,印度有21-45只,而中国最多,有103-236只,这不难理解,毕竟雪豹最主要的栖息地在中国,基数大,这个数值自然比较大。
雪豹的皮毛
当然,直接导致雪豹死亡的除了偷猎盗猎还有报复性捕杀,一份报告显示,在中亚一些国家里面,雪豹的存在给当地的牧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由于雪豹是一种很强悍的捕食者,能够捕杀比自身重三倍的猎物,所以雪豹时不时会捕杀牧民的绵羊和牛,有时候甚至直接进入羊圈将所有的羊都咬死,这种惨状恐怕不是主人家是无法理解其中的愤怒与伤心的。
尤其在一些一些偏远地区,人类与雪豹之间经常发生摩擦,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雪豹被报复性灭杀。
被雪豹咬杀的绵羊
雪豹是高海拔地区最顶尖的捕食者,位于食物链顶端,相对地,它对环境的要求就比其他位于食物链底层的动物要高,而环境对雪豹的影响自然就比较大,高原生态系统又比较脆弱,所以雪豹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便是栖息地的丧失与破坏。
比如在喜马拉雅山脉东部,雪豹的栖息地被人类日益蚕食,导致雪豹生境丧失、猎物减少,这又会加剧“人豹”冲突。 再加上畜牧业、采矿业、基建等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压缩雪豹的生存空间,最终所带来的结果就是雪豹数量的下滑。
气候变化给雪豹带来新的挑战雪豹栖息地的丧失,罪魁祸首有时候还可能是气候,一份新的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暖会加速雪豹的灭亡。 雪豹是高原物种,生活的地方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有积雪覆盖,相对于严寒,雪豹更加受不了酷暑。
它那厚厚的皮毛能够保护身体不会失温,但是却也能使自身温度过高,在每年夏季太阳较大的时候,白天雪豹一般都在岩石下休息,等到夜晚气温骤降才会出来活动。
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雪豹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将会往更高海拔的地区退缩,而这个退缩的幅度专家估计能够达到30%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这30%栖息地里面的雪豹,会因为气候的变化而受到严重的影响,最坏的结果便是区域性灭绝。
在过去的20多年里面,雪豹最主要的栖息地青藏高原的温度已经上升了3摄氏度了,而中亚山区的温度也在上升。 温度的上升会影响水源供应、径流改变、水量改变、植被分布等等,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最终使得当地动植物在种类和分布上重新洗牌,其后果是我们无法预估的。
全球气温的升高,对雪豹的影响是巨大的,除了前面提到的一些可预见的危害及潜在危害之外,还为雪豹带来了新的挑战者。
在雪豹的一些栖息地里面,一直是生活着豹和其他猛兽的,比如在四川大渡河以东,岷江以西的大片森林里面,雪豹曾与大熊猫、金钱豹和平共处百万年,按理说这三种都是猛兽级别的动物,在同一生境中会存在一定的摩擦,为何能和平共处呢?这都归功于它们各自的微生境不一样。
图中红色区域为三者共处的区域
在大环境上看,雪豹与大熊猫、金钱豹的生存区域的确有重叠,但是在微生境上,它们的接触并不大,简单来说,雪豹是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而金钱豹是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熊猫喜欢有大型乔木的高山,但也在林线以下,所以它们之间能见面的机会较少,尤其是金钱豹与雪豹之间,食性几乎相同,一旦在同生境生存,必然会存在很强的竞争关系,所以若这类平衡被打破,那么结果对雪豹是十分不利的。
雪豹与金钱豹在微生境上的分布差异
气温变暖便是打破这种平衡的元凶,随着气温升高,林线会上移,金钱豹与雪豹见面的机会就大多了,事实上这种事情已经在慢慢发生了。
2016年2月的时候人们利用红外相机就在四川贡嘎山一处4000米高的位置分别拍摄到了金钱豹和雪豹。
四川贡嘎山拍到的雪豹与金钱豹
无独有偶,2016年7月份的时候,在青海省某一个位置上,也同样分别拍摄到了金钱豹与雪豹,虽然它们在时间段上是错开的,双方没有见面,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的活动范围已经重叠了。
青海省多次拍到的雪豹与金钱豹
在尼泊尔的安纳布尔纳峰保护区,人们也发现在雪豹的栖息地上观察到了金钱豹,相对于雪豹来说,金钱豹的体型更大,对栖息地有更强的适应性,一旦两者共存于同一片生境中,金钱豹很可能会挤压雪豹的生存空间,甚至接管雪豹的栖息地,这将会加速雪豹的灭亡。
世界雪豹保护看中国前面提到,雪豹最主要的栖息地在中国,全球野生雪豹大部分也都生活在中国境内,这是真的,根据《中国雪豹调查与保护现状2018》报告显示,全球雪豹的栖息地有60%位于中国,所以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世界雪豹保护看中国,然而在这方面我国做得的确不错,甚至可以作为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的榜样。 在过去的这些年里面,我国从多方面出发,给予了雪豹最高的保护。
雪豹在中国的大致分布区域
大体来说,我国针对雪豹的保护措施基本上可以分成四个方面,分别是打击偷猎盗猎和非法贸易、规划保护区及保护雪豹的栖息地、进行人工繁殖、提高民众保护意识。 虽然说起来简单,但实际实施起来却十分不易,尤其是“提高民众保护意识”这一块,格外艰难。
雪豹捕食牲畜这是难免的事情,还是那句话,不是事主可能永远也无法感受到牛羊被咬死的悲愤,可一旦提高了民众对雪豹的保护意识,就能大大减少对雪豹的报复性捕杀及偷猎。
针对这点,通过多年的宣传教育,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如今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的牧民们,即便是发现了雪豹捕杀牲畜,也不会直接击杀,而是选择放归山林或者报告林业部门。
人工繁殖就不用多说了,这是目前对华南虎保护的最主要方式,针对雪豹的繁殖,虽然十分困难,但如今都已经克服了,圈养条件下的雪豹,甚至能活15年。
而在栖息地保护上面,我国前前后后设立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公园、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都能满足雪豹的生存,所以说我国在关于雪豹的保护上面,确实做到了表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