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惨跌后 英伟达又接到美司法部反垄断传票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9月3日,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股票收跌9.5%,市值一夜之间缩水2790亿美元,创下美国公司历史上最大单日跌幅,并拖累当天其他芯片股也出现暴跌。

路透社报道称,最新公布的8月份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低于普遍预期,引发投资者对经济增长的担忧,导致整体市场表现低迷。投资者担心,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到人工智能(AI)所带来的实际影响和稳健回报。

雪上加霜的是,英伟达当天收到美国司法部传票。彭博社4日报道称,正在搜集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证据的美国司法部已向该公司及其他AI巨头发出传票。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司法部此前曾向企业发放调查问卷,现在正向企业发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要求,要求企业提供相关信息,这意味着政府距离正式提起诉讼又近了一步。对此,英伟达发言人称,“英伟达以实力取胜,这体现在我们的基准测试结果和对客户的价值上,客户可以选择任何最适合他们的解决方案。”

报道称,虽然该公司上周公布的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2%,但增长放缓的迹象,尤其是其下一代人工智能芯片的前景,令投资者感到担忧。但《华尔街日报》称,英伟达股票通常在9月表现最差,该股仍有可能上涨。(肖震冬)


美国英伟达能否成功收购ARM,为什么需要看中国的态度?

日本软银的ARM要被美国的英伟达收购了,虽然媒体报道有鼻子有眼儿的说,这次收购金额高达400亿,即将成为史上最大规模芯片收购案即将成型。 但是等等,你以为跟你大街上买菜,一个愿买一个愿卖就可以了吗?事实可能并不会如此简单,这笔日本公司与美国公司的交易能否做成,还必须看英国和中国的态度才行,这是为什么呢?我先来为一些还不知道ARM和英伟达都是干什么的朋友简单介绍一下。 英伟达就是大家在买电脑的时候肯定都能碰到,也就是显卡。 如果玩电脑 游戏 想要劲爽、流畅的感觉,那选它准没错。 这个ARM是干什么的呢?通俗点儿说,ARM就类似于ABCD这样的26个字母。 芯片设计公司想要设计出hello这样的单词,也就是相当于设计芯片就需要有个基础语言。 现在有了ARM的基础语言,就不用动脑子自己设计字母了,花点钱让ARM授权自己使用这套基础语言系统就OK了。 ARM因为相对于英特尔的x86架构来说,拥有更低的功耗,所以就更加适合在移动设备上使用。 所以截至目前手机芯片、车载芯片和各种各样的移动设备芯片大都采用ARM架构。 英特尔的x86是PC时代的王者,而ARM是移动时代的老大,其客户就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高通、联发科、苹果、华为、海思、英伟达等等都是它的用户。 是的,你没有看错,英伟达作为一个被授权的企业,作为如今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头,现在想凭借着强大的财力把ARM反收购过来,这样一来自己就更加如虎添翼。 就好比是NBA联盟一样,英伟达本来是跟华为、联发科、苹果一样的,都是联盟的球队,而现在英伟达却把联盟给收购了,相当于自己既是球队又是联盟的老板,这让其他球队怎么玩?所以对于英伟达来说,即使付出了天价的收购费,却依然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但是这笔买卖完成可真没有想象那么简单,并不是日本公司和美国公司完成交易就可以了,期间的利益交织错综复杂。 首先咱们先来看看英国,因为ARM公司本来就是一家英国企业。 2016年7月18日日本软银以3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ARM。 因为当年英国脱欧,资本纷纷撤离英国,所以导致英镑兑日元跌去了30%,但是这让英国的公司体现出了被收购的价值。 至少从金融的角度来说,把ARM卖掉的确能卖个好价钱。 在资本的眼里,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ARM早期的投资人用了20年的时间终于拿到了高昂的回报,似乎也是皆大欢喜。 但是从国家层面来说,这可能就是英国的高 科技 公司被外资把控了。 当时的英国工党谴责当时的保守党对于这笔收购案无动于衷,没有保护英国的微电子产业。 当然软银本身并不是一家半导体企业,收购ARM似乎更多的是对未来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看好,会给软银带来更多的利润,更多的是一种财务性的投资。 所以当时的英国政府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如今要收购ARM的是一家美国半导体企业,与ARM是同一个领域,ARM的全球一半员工都在英国,这势必就会让英国政府不得不考虑技术外流、工作岗位流失的问题。 所以目前英国对于此次收购的回应是:『如果认为收购会对英国造成威胁,则将毫不犹豫的启动反垄断调查。 』其次就是英伟达的竞争对手们,高通、联发科等等这些企业,如果英伟达成功收购了ARM,则意味着英伟达的竞争对手们都将处于英伟达的阴影之下。 ARM能让英伟达始终处于技术先进的水平上,表面上说自己会让ARM处于中立,会授权给自己的竞争对手,但嘴上说的和未来实际做的可不一定会一致。 这就会让高通、苹果等公司始终没有安全感。 ARM在软银的手中能保持中立,但在英伟达的手里可就不一定了。 那这些高 科技 公司就会有两种方式对待这次收购案,一种是到美国政府游说,阻止收购。 另外一种就是寻找可替代的方案,比如RISC-V方案。 毕竟你头上天天悬着一把倚天剑,而剑的主人告诉你这把剑不会掉下来你敢信吗?你能信吗?最后这次收购还必须要看看中国的态度。 很明确中国是不会允许这笔收购案完成的。 从最近美国对华为的芯片断供、工业软件的禁用等等事件就可以看出,美国挥舞着 科技 大棒对中国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而ARM作为芯片设计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中国阻止这场收购案是必须的。 可能你会疑惑,美国与日本的交易,英国去阻止还说得过去,毕竟公司在人家的地盘上,中国有能力阻止吗?答案是有。 咱们先看一个实际上已经发生中国阻止的国际并购案例,你就会明白了。 早在2016年美国高通公司,也就是中国大部分手机都使用的骁龙芯片的母公司,计划以380亿美元收购全球十大半导体企业之一的荷兰恩智浦半导体公司。 当然这种巨无霸级别的公司合并,势必会引起相关利益的国家反垄断机构的调查。 在高通公司经过2年的斡旋后,先后已经得到了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韩国等在内的八个国家和地区的批准,但还有最后一个国家没有批准,就是中国。 中国商务部拒绝了这一收购案,虽然一再延期,但最终还是没有被放行。 为什么需要经过中国的同意呢?中国现行的《反垄断法》和商务部发布的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的指导意见中的规定说:『经营者只要在全球年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人民币,并且至少2家经营者上一年度在中国境内营业额超过4亿人民币,那么就应该向中国商务部申报以进行反垄断审查。 而高通和恩智浦作为半导体行业的两大巨头,其在华的营业收入远远超过了这个标准,在中国拥有巨大的商业利益,所以自然也受到了中国法律的制约。 当然这样的方式也绝不仅仅只有中国才有,而是一种国际惯例。 像欧盟、日本、韩国、美国等等国家都有这样的审查条款,美国就曾经使用这样的方式,否决了两家欧洲企业之间的并购。 当然高通可以不理会中国商务部的拒绝,但它就必须承担失去中国市场的风险,这是这两家公司所不能承受的。 所以最终高通公司收购恩智浦以流产告终。 而非常类似的ARM和英伟达在中国同样拥有巨大的利益,其巨大的营业额也远超过中国反垄断调查的营业额标准,也同样适合中国的法律条款,两家公司的并购需要中国商务部的审查。 最近美国不断对中国 科技 企业施压,工业软件的停用,禁止使用美国技术的海外公司给华为供货,一个又一个的 科技 大棒不断地砸过来。 如果ARM再落入美国公司的口袋,相当于美国就又多了一个杀手锏。 英伟达现在承诺如果收购成型,ARM会保持中立,对外开放授权。 但是如果川普一声令下,要求美企的ARM对中国断供,那还能保持中立吗?那结果估计就会非常的明显了。 如果一旦收购成功,那对于刚刚发展起来的中国芯片设计行业,那绝对是一次核弹级别的打击。 你觉得最终英伟达能够成功收购arm吗?

复盘2021年美股七大巨头,在海水与火焰间起舞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美股研究社如果选几家最具代表性的美股公司,作为对2021年美股行情的总结对象,FAAMG当仁不让。 不过,在经历了Facebook改名Meta、特斯拉冲破万亿美元市值大关、英伟达因元宇宙暴涨等等事件之后,AAMMGTN七家公司或许更有指引未来行情的能力。 苹果、亚马逊、Meta、微软、谷歌、特斯拉、英伟达。 毫无疑问,美股七大巨头正在以不同方式指出科技的未来走向。 同时,一些关键问题也亟待解答。 苹果的3万亿美元市值关卡能否迈过?特斯拉的增长神话靠什么?改名转型的Meta,又能否一帆风顺?展望2022年,巨头或许还有很多惊喜。 苹果:AR设备预示扩张今年以来,苹果的股价上涨了约36%。 作为对比,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今年上涨了22%,标准普尔500指数则上涨近27%。 就绝对值而言,苹果涨幅并不算亮眼。 但考虑到截至发稿,苹果股价已高达2.94万亿美元,而且31倍PE并不算高估。 作为超级巨头,苹果的稳定增长才是最值得投资者关注的点。 对苹果而言,无论是以iPhone为代表硬件三大件,还是软件服务和可穿戴设备,都展现出高基数下的强劲增长,以至于苹果最大的问题变成了产能无法满足需求。 12月28日,瑞穗证券分析师YasuoNakane将第四季度iPhone产量预期从9500万部下调至9000万部,同比下降4%。 然而,瑞穗更加看好苹果明年的表现,预测苹果第一季度将生产5900万部iPhone,同比大增20%。 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_一方面对iPhone14表达了积极意见,另一方面爆料苹果的AR设备将于明年发布,其地位可能类似于AppleWatch。 不过,由于基数依然高企,FaceSet调查的分析师普遍认为明后两年,苹果的增长将大幅放缓。 库克认为苹果并不是在构建元宇宙,苹果将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增强现实和自动化。 种种迹象表明,2022年可能成为苹果开启下一轮扩张的一年。 尽管这个节点可能至少在6月WWDC之后,但3万亿美元市值的大关或许会随销售业绩而突破。 亚马逊:云计算为基支撑业绩修复2021年不是亚马逊的光辉之年,AWS宕机、工人控诉亚马逊压榨、飞涨的国际物流成本和人工成本、为物流和网络进行的大规模投资、反垄断在这些因素之下,今年以来,亚马逊股价仅仅增长了3.9%。 其业绩有迹可循,三季度创出三年内最低营收增长率,还给出了同样增幅最低的Q4预期。 不过,AWS依然以32%的云计算市场份额扛起大旗,JRResearch首席分析师和创始人JereOng表示:AWS的价值约占亚马逊股票价值的40%至45%。 尽管如此,低迷情绪已经在消退,摩根大通分析师DougAnmuth将亚马逊列为2022年顶级互联网股票之一。 EvercoreISI分析师MarkMahaney也做出了同样的判断。 高盛分析师EricSheridan说:度过艰难的2021年后,明年亚马逊股价将跑赢大盘。 除了AWS的强劲,亚马逊2020年以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被认为将于明年开始创造效益,而相应的支出将减少。 所以,一方面其广告的增长策略在优化,另一方面电商可能会有新的惊喜。 EricSheridan看高亚马逊目标价到4100美元,2022年约有20%的上涨空间。 Meta:VR背后的元宇宙大门和亚马逊类似的,Meta在经历了半年的持续上涨后,自9月起陷入反垄断、苹果隐私新政、信息安全问题等一系列水逆之中。 扎克伯格甚至被诸多外媒和用户称为2021年最大恶人。 Meta今年最高涨幅原本超过40%,目前已回调到25.55%。 此外,Facebook应用家族还面临TikTok的竞争。 追踪互联网流量的云基础设施公司Cloudflare刚刚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TikTok甚至取代了谷歌,成为年内全球访问量最大的互联网网站。 尽管如此,Facebook家族应用的地位依然是难以替代的。 扎克伯格正致力于解决其最大的两个问题:缺乏ESG政策,以及与苹果隐私新政策相关的任何不确定性。 而站在元宇宙的角度,Meta的确定性显得好一些。 刚刚过去的圣诞节,Oculus激活设备的应用成为APPStore排行榜第一名,Quest销量已破千万台,而明年还有一款高端新品待发布。 EvercoreISI分析师MarkMahaney表示:更温和、更谨慎的立场下这将进一步解开元宇宙的神秘面纱。 中泰证券指出,在苹果加入战局之前,MetaVR有望独霸天下。 微软:业务云化更上一层楼长期跟踪巨头的Wedbush分析师DanIves认为,明年至少有两家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的公司。 一家是苹果,另一家就是微软。 而微软今年才突破2万亿美元市值大关。 年初至今,微软股价总计涨幅达55.02%,并且近乎是一路上行。 于微软而言,以云计算为核心的企服业务无疑是其未来增长的动力——在此之前,微软的MicrosoftOffice和操作系统业务显然已经是近乎无法逾越的护城河。 而在云计算时代,当前的业绩增长表明其转型是成功的。 截至今年Q3,Azure云计算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增速达到或超过50%。 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表示,给予微软跑赢大盘的评级,目标价364美元。 并将微软列为2022年软件行业的首选。 分析师KeithWeiss特地提到了在总营收中占据12%左右比例的数据平台解决方案,认为围绕着Azure、SQL等平台,微软数据库方面的潜力被低估了。 Cowen分析师表示:在固定汇率基础上,微软Azure云平台的年增长率将至少达到45%,这将是近年来的最高增长水平。 谷歌:年度大涨之后能否再次起舞谷歌,2021年收获最大的巨头之一。 截至发稿,其母公司Alphabet股价年内涨幅高达67.35%,这是万亿巨头中最高水平的增长,并且是2009年以来表现最好的年份,堪称大象起舞。 其当前市值约1.95万亿美元,曾在11月短暂超越2万亿美元,成为苹果和微软后第三家市值超2万亿美元的公司。 谷歌绝大多数营收来自旗下各产品的广告业务,而其业绩的回升十分显著。 仅第三季度就实现了同比41%的营收涨幅和68%的净利润涨幅。 对市场而言,云计算45%的增长也是一大亮点,表明在亚马逊和微软的主导下,谷歌的成长韧性十足。 创新业务亏损也在缩窄。 花旗分析师表示:尽管谷歌有受到IOS14的负面影响,但从长期来看,谷歌仍然是我们数字广告的首选。 不过,他也认为谷歌2022年上半年会受到监管和商店佣金费率的挑战。 Argus的分析师认为:Alphabet从2020年第二季度广告业务的低迷中恢复过来,这很了不起。 我们看到未来几个季度的持续势头,电子商务和数字广告已经随着经济复苏而蓬勃发展。 对于2022年的谷歌,投资者可能更应当关注**的发展如何影响广告投放,以及云计算的扩张程度。 特斯拉:交付、产能和时间赛跑马斯克在2021年登上了74次微博热搜,相比之下,特斯拉在二级市场的热度也不落下风。 在马斯克开启连续两个月的减持计划后,截至发稿,特斯拉今年依旧保持了53.92%的涨幅。 然而在10月之前,这个数字还不到10%。 也正是期间的一波冲刺,特斯拉突破了万亿美元市值关卡。 不过,相对于马斯克的炒作,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地位无疑才是核心。 最近一个季度,Rivian、Lucid等新势力接连上市,号称能够威胁到特斯拉的地位。 但最终结果证明,它们的上市只是让市场再一次确认了特斯拉的支配地位。 对特斯拉而言,主要的问题在于交付与产能,比如Cybertruck的难产让市场对Rivian给予厚望。 2022年或许能扭转一些认知。 已经透露的信息是,特斯拉柏林工厂将在明年开工,但核心依然在中国。 上海工厂扩产将成为特斯拉的重点,而马斯克也将亲自前往。 Wedbush分析师DanielIves估计,关于特斯拉的整体牛市论点的关键仍然是中国,到2022年,中国将占到特斯拉交付量的40%。 未来12个月,特斯拉的股价可能上涨近30%,他说。 ArgusResearch研究公司也看好特斯拉,并将特斯拉的目标股价从1010美元上调至1313美元,重申了买入评级。 ArgusResearch依然将特斯拉视为电动车行业无可争议的领导者。 英伟达:游戏市场显现变数没有人能否认英伟达在作为GPU领导者,并有一系列配套的引擎、开发套件的情况下,对元宇宙可能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正是在这种思潮的指引下,今年以来英伟达股价大涨了130.01%,而这还是经过一轮回调后的数据。 目前,其市值依然居于7500亿美元的高位,并被视为万亿俱乐部下一个成员。 市场上几乎不存在看空英伟达的分析师,但这并不表示英伟达没有烦恼。 对于收购ARM遇阻事件,WedbushSecurities分析师马特·布赖森称:我们已经说过一段时间了,这笔交易不太可能获得批准。 我们也相信,投资界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同样的看法。 而对于英伟达GPU基本盘,英特尔正成为上攻者。 英特尔将在第一季度进入游戏GPU市场——显然,它不可能直接冲击英伟达或者AMD,然而,英特尔的加入将会极大地改变供求状况。 AMD和英特尔的市场份额都很低,所以它们的增长会是市场更看好的动态。 作为领导者,即使失去很小的份额,投资者依然会认为英伟达受到了一些威胁,市场信心将受到影响。 MillerTabak首席股票策略师MattMaley在CNBC节目中表示,英伟达相对大盘明显超买和高估。 尽管如此,来自自动驾驶、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先进领域的采购者依然无法绕开英伟达的支配地位。 英伟达的高估更多是来自元宇宙炒作和游戏市场潜在的消费者抵触,其基本面增长动能依然强劲。 奥本海默公司分析师谢弗将目标股价大幅上调至350美元。 Susquehanna的克里斯托弗罗兰则上调至360美元。 总结虽然几大巨头在市场上呈现出不同的光景,但显而易见的,比起所谓潜力巨大的成长股,巨头既能保证自己基本盘的稳定,又有更多的余力探索未来的增长曲线。 对比之下,2020年暴涨五倍的ZOOM今年跌近45%,去年吃上**红利股价飙升430%的Peloton,今年一度蒸发了75%的市值。 自**以来,七大巨头用业绩证明了穿越周期的潜力,占据标普500指数27%份额的它们,在风云变幻的市场里,可能依旧是最有确定性的核心资产。 虽然美联储加息依然像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然而在靴子落地之前,或许没有人想要提前离场。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Arm成了美国公司?中国还没表态呢

撰文?/?马晓蕾

编辑?/温?莎

设计?/杜?凯

芯片行业未来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支持越来越多的日常物品与互联网相连,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物联网”,自动驾驶汽车就是这里面的重要一环。 虽然受疫情影响,全球各行业进程在放缓甚至搁浅,芯片制造商却不断地寻求规模化、扩大产品组合,半导体行业的整合步伐一直在加快。

9月13日,美国最大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idia)发表声明,将以400亿美元的价格从日本软银集团(SoftBankGroup)手中收购其英国芯片设计子公司Arm。 两家公司表示,这笔交易将重塑全球半导体格局。

400亿美金,半导体领域最大收购案出炉

虽然400亿美元已经算得上是一笔天价交易。 但与软银4月份表达出售意向寻找买家时的报价520亿美元相比,已经降价了120亿美元。 不过即便如此,相比2016年软银及其子公司愿景基金收购Arm时320亿美元的价格,CEO孙正义还是在四年时间内净赚了80亿美元。

交易方式将是现金+股票,英伟达需要向软银以股票形式支付215亿美元、以现金形式支付120亿美元,包括签约时就要支付的20亿美元。 交易完成后,软银和持有Arm25%股份的愿景基金将持有英伟达6.7%至8.1%的股份。

两家公司9月13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如果Arm的业绩达到一定目标,软银可能会收到额外的50亿美元现金或股票。 英伟达表示计划向Arm员工发行15亿美元的股权。

向英伟达出售Arm可能会引起反垄断监管机构的审查,并可能遭到Arm客户的阻挠,这些客户包括主要的芯片制造商和电子制造商,如英特尔公司、三星电子公司和苹果公司。

软银和Arm表示,监管部门的批准可能需要长达18个月的时间,所以预计这笔交易将在18个月内完成,也就是2022年3月份。

如果交易达成,这将是今年迄今为止最大的交易之一,也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半导体交易。

今年最大的另一笔交易是芯片制造商AnalogDevices以220亿美元收购MaximIntegratedProducts。

分析师表示,由于Arm将其技术授权给英伟达主要的几大竞争对手,英伟达在收购Arm的竞标中面临重大的监管障碍。 在7月份接受采访时,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师StacyRasgon表示。 “我认为监管和客户的反应将是巨大的。 ”

软银和英伟达的双赢

“我们将与Arm联手,打造人工智能时代领先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公司,”英伟达CEO黄仁勋在9月13日给员工的一封信中表示。

Arm公司并不生产芯片,但创造了一种指令集架构,支撑计算芯片的最基本的IP,它是计算核心设计的基础。

Arm的芯片设计现在也被用于运行数据中心,这对芯片制造商来说是一个快速增长且利润丰厚的市场。 Arm设计的微处理器驱动着全球大部分智能手机。 通过与英伟达联手,合并后的公司将成为芯片行业的强者。

事实证明,英伟达用于游戏和大片的高端图形处理器,比以英特尔为首的竞争对手提供的图形处理器更适合这些数据密集型系统。 英伟达目前是让游戏画面更加逼真的图形芯片领域的主导力量,并已经在数据中心芯片市场分得一杯羹。

它的市值和影响力在科技公司中迅速上升,其股价今年上涨超过100%,成为标准普尔500指数中表现最好的股票。

同时英伟达正在向自动驾驶汽车领域进军。 这些技术需要具有更强计算能力的半导体来处理海量数据。

“令人惊讶的是,人工智能软件可以感知环境,推断出最佳方案,并采取智能行动。 这种新形式的软件将把计算扩展到全球的每个角落。 ”黄仁勋在致员工的信中说。 “有朝一日,运行AI的数万亿台计算机将创造出一个新的互联网——物联网”

软银董事长兼CEO孙正义称英伟达是Arm的完美合作伙伴。

“自收购Arm以来,我们履行了承诺,在人员、技术和研发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从而将业务扩展到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新领域,”他在一份声明中说。 “与世界领先的技术创新公司联手,为Arm创造了新的、令人兴奋的机会。 ”

受到收购消息的影响,软银的股价在东京大涨10%。

软银方面一直支撑其萎靡不振的股价的压力,正在削减其主要资产的股权以筹集现金。 在出售的资产中,包括所持的中国阿里巴巴集团和德国电信公司T-Mobile美国公司的大部分股权。

软银今年还购买了与500亿美元科技股挂钩的期权。 《华尔街日报》针对此事件的报道是,押注规模之大对整个股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股价的上涨。

《华尔街日报》7月报道称,软银正在探索Arm的各种出路,包括全部或部分出售或IPO上市。 Arm曾表示,它计划将两个物联网服务部门转移到新的实体中,这些实体将由软银所有和运营,以更好的专注于其核心半导体IP业务。 它后来改变了这一举措,表示将把这些业务继续留在内部。

英伟达宣布继续将Arm的总部留在英国,并在那里投资建立一个新的AI研究机构,以推进AI研究,并为机器人和自动化提供实验场所。 黄仁勋表示,这一承诺表明收购是增加它的英国技术足迹,而不是减损。

Arm的重要性远不能靠它的营收来衡量,它的营收来自于授权芯片基本面和销售处理器设计。 但它的技术是每年销售的10多亿部智能手机的核心,从工厂设备到家用电子产品,都有使用其代码和布局的芯片。

英伟达收购Arm的动力是将人工智能带入一切“有开关的设备”。 在成功地将英伟达的图形芯片卖给数据中心的所有者,以加快图像识别和语言处理的速度之后,黄仁勋下一步就是确保他的技术覆盖到从自动驾驶汽车到智能电表的一切“有开关的设备”。

“Arm的影响力与科技史上任何一家公司都不一样,”黄仁勋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们将英伟达领先的AI计算与Arm庞大的生态系统联合起来。

中国持关键一票

这笔交易将苹果公司和整个行业的其他芯片供应商置于单一玩家的控制之下,势必会面临来自监管机构和英伟达竞争对手的潜在压力。

此次收购需要获得包括英国、美国和中国在内的监管部门的批准,但在中国,从华为到小型初创企业等数千家公司都在使用Arm技术,因此这次收购可能会受到密切关注。 不要忘了,之前高通欲收购恩智浦就是被中国一票否决了。

“现在Arm将成为一家美国公司,由于中国仍然控制着Arm中国公司,中美之间在半导体方面的冲突正变得激烈,”并购咨询公司KachitasCorp.驻东京负责人平井浩二说。

在交易宣布后,黄仁勋表示,他的团队期待与中国的监管机构打交道,对获得收购批准充满信心。 在蓬勃发展的数据中心业务中,英伟达正在加紧收购其目前没有涉足的部分技术。 4月,它完成了对以色列Mellanox公司的收购,该公司生产高速网络技术,用于数据中心和超级计算机。

打破了Arm的客户中立性

Arm公司通过独立经营为自己开辟了一个成功的利基市场。 苹果、三星、高通、博通、英特尔和华为技术公司等激烈的竞争对手都是被授权方。 它们要么使用Arm的设计作为自己芯片的基础,要么授权其指令集(处理器与软件通信的基本代码)进行专有研发。

同样是被许可方的英伟达的收购就是对这种中立性的挑战,势必掀起轩然大波。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四年前软银的收购基本没有什么争议?因为软银与Arm的客户们不存在竞争关系,但英伟达有。 这就相当于游戏中的排名前几的玩家又获得了极品装备,无疑是如虎添翼。

黄仁勋谈到了对该交易将打乱Arm与苹果等公司的客户关系的担忧。 他表示,Arm将继续运营其开放许可模式,同时保持全球客户中立性,这是其成功的基础,并希望扩大其客户名单。

他认为,英伟达为此次收购花费了大量资金,没有理由和动机去做任何会导致客户流失的事情。 此外,英伟达将在Arm授权的产品中加入自己的技术。

Arm的芯片设计和技术授权给了高通、苹果和三星电子等客户。 苹果即将推出的Mac电脑芯片就是基于Arm的设计架构。 收购Arm将使英伟达与英特尔和AdvancedMicroDevices等竞争对手在数据中心芯片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因为Arm一直在开发与之竞争的技术。

黄仁勋表示,这相当于直接向这些竞争对手下了战书,英伟达有可能基于Arm设计打造自己的服务器芯片。 根据这项交易,Arm不会受到美国的出口管制。

直接命中英特尔

收购成功后,受到最大直接挑战的就是英特尔。 黄仁勋表示,将优先投资Arm设计的数据中心计算用芯片的工作。 虽然他已经在为谷歌的Alphabet和Facebook提供图形处理器的业务中开辟了30亿美元的利基市场,帮助他们完成人工智能工作负载。

但黄仁勋表示,他希望加快采用基于Arm的中央处理器,或CPU。 因为这是一个利润丰厚的市场却一直由英特尔主导,它占据了大约90%的份额。 这标志着该领域历史上将第一次出现真正取代英特尔行业主导者的公司。

英伟达还将在移动行业和智能手机领域分得一大块蛋糕。 此前英伟达试图打破高通在该业务的主导地位,但失败了。 在智能手机处理器方面,高通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苹果的内部力量。 这两家公司是Arm的最大客户之一。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19661.html
二选一 苹果手机和微信 会 吗
全球首个 受益股名单揭晓 锌离子电池巨型工厂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