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中国入境游市场 暖意浓 旅行便利度不断提升

原标题: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旅行便利度不断提升 中国入境游市场“暖意浓”

今年以来,在各项利好条件下,多国游客赴华旅游的热度不断上升。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中国入境游预订订单同比增长130%,同时,随着入境游市场的持续升温,多地积极打通堵点,不断提升入境游客旅行便利度。

广西:热度持续攀升 假期入境游迎来高峰

在广西东兴的旅游大巴上,越南导游正在向车上的游客普及一些基本的中文用语。游客们乘坐大巴打卡文化市集、美食城,开启了一段不一样的中越边关风情之旅。

据广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预测,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广西东兴、南宁、友谊关等3个口岸出入境旅客将超过19.6万人次。

湖南:“五一”入境游预订量同比增205%

某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湖南入境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205%,随着来自韩国的旅游包机常态化运行,湖南张家界成为众多韩国游客的打卡地。

旅游平台:“五一”入境游同比增长130%

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入境游预订订单同比增长130%,主要入境国家包括日本、美国、韩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泰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法国。境外游客喜欢的国内目的地包括上海、北京、广州、成都、青岛、杭州、重庆、深圳、西安、昆明。

今年一季度中国免签入境外国人198.8万人次

中国入境旅游升温,得益于旅行的便利度越来越高,而其中首要的就是中国免签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累计签发外国人签证证件46.6万人次、同比上升118.8%,免签入境外国人198.8万人次、同比上升266.1%。

多地积极打通堵点 提升入境游客旅行便利度

针对入境游,各地已相继出台多项便利化措施。北京推动文旅领域支付便利化,全市四星以上景区、四星以上酒店均已按要求完成外币兑换点、ATM机、外卡POS机的增设工作;江苏苏州园林景区特意增设了POS机,外籍散客可以直接使用Visa卡、银联卡进行购票。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入境游“热度”持续增长

中国免签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加上最近新出台的多项入境便利化措施,折射出中国欢迎境外游客的热情和决心。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入境游的便利程度和性价比持续增强,将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走进中国,了解中国,爱上中国。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1、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2、当前中国旅游业存在什么问题?3、2022年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4、旅游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5、旅游住宿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旅游产业现在受到巨大冲击,国内旅游在经受巨大冲击后仍仅呈现缓慢恢复的态势。

旅游业将迎来快速增长的重要机遇期,前景还是很不错的,面向未来,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旅游市场的不断成熟,旅游业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

旅游业存在巨大投资机会: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全国旅游投资继续保持逆势上扬的态势,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最具潜力的投资领域。

来旅游业发展将向跨界融合方向迈进,以传统观光游览为主要特征的景点旅游模式,已难以满足多元化的旅游需求,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当前中国旅游业存在什么问题?

当前我国旅游业出现的问题:\x0d\x0a(一)旅游业规模化产业化层次较低,产品供给不足与居民旅游需求的矛盾长期存在\x0d\x0a当前全国很多景区,尤其是各个山区小景点,由于彼此间恶性竞争或者交通不便等原因,各自分散经营,相互合作少,游客消费成本高,旅游市场发展面临着尴尬瓶颈。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这一转变必然引起旅游产业链条的延伸,要求旅游集团从单一的“吃、游”向“吃、住、行、游、购、娱”横向延伸,从满足单纯的游览需求向专业和多样化需求的纵向延伸,以应对旅游业总量和结构上深刻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报道称,我国旅游产品牌化多样化进程缓慢。国内旅游行业在品牌化多样化方面优势不足,尽管一些旅游景区已经取得了大部分旅游景区在挖掘自身文化内涵、细化景观设计、更新旅游理念、扩大延伸旅游层次方面进程缓慢,仍面临产品重复性高、专业化和多样性服务水平低的问题,导致对“门票旅游经济”的严重依赖。中国正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踏步前进,旅游已走进普通家庭,旅游业步入黄金发展阶段。未来五年,中国旅游市场规模将超过2.5万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超过5亿人次。但中国旅游产品数量供给不足与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旅游服务质量不高与游客不断提升的需求层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品牌化多样化进程缓。\x0d\x0a(二)旅游市场秩序混乱问题依然存在,旅游业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较低\x0d\x0a当前我国旅游市场“零负团费”经营模式普遍;旅行社承包、挂靠现象普遍,加剧了低价恶性竞争;旅游商品购物点、旅游景点的门票和旅游酒店的住宿费用虚高标价,导游获取回扣问题严重。虚高标价,导游和经营点相互勾结,从而获取回扣在旅游业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既严重影响了旅游形象和旅游服务质量,也不利于自助式的散客旅游的壮大发展。此外,我国各个旅游城市和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四黑”现象。欺客宰客,兜售假冒伪劣商品,海鲜大排档等旅游餐饮点短斤缺两,以及黑团黑车甩客现象等都是游客常有的投诉。《光明日报》等报道称,当前旅游业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x0d\x0a1、市场定价不规范。买卖双方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部分景点定价随意。\x0d\x0a2、服务标准不统一。旅游消费活动链条多,一旦出现合同条款不明晰、各项活动安排服务标准和责任界限模糊。此外,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相比,旅游服务行业的人才总量还存在较大缺口,人才整体素质偏低,旅游教育支撑不足,人才保障机制和开发机制相对滞后。由于旅行社经营者没有长远的战略计划,市场定位不明确,同时受经济利益驱动,各种不正当竞争现象在旅游市场中普遍存在。\x0d\x0a(三)政府政策规划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科学性,监管机制不健全\x0d\x0a当前不少旅游景区存在着重开发、轻规划,先开发、后规划的现象,开发规划工作没有摆在重要位置,规划意识淡薄。特别是在景区开发初期,建设的自发性、自主性和随意性明显。有些景区虽然在开发前制定了规划,但是规划不够科学合理,或是景区内各投资主体只进行了局部规划,缺乏总体规划、统一规划,还有科学、统一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并未很好执行,再加上管理部门对规划实施的监督不利,导致旅游开发失控。此外,由于景区的多重管理,使得控制权力过于分散,群龙无首,各行其是,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因此景区无法制定和贯彻统一的开发建设规划,旅游主管部门对景区的纵向管理职能也受到了进一步削弱,景区内无序开发、恶性竞争在所难免。“中国报告大厅”关于《中国旅游业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中指出,由于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庞大,国内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的发展跟不上旅游消费者的扩大的步伐,国家投资也相对较少,基本上是贯彻“以旅游养旅游”的方针,花钱多的项目几乎很少触及,只能因陋就简,以致设施不全。在全国主要旅游城市的景点周围,遍布着各种散发小广告、让游客参加价格低得离谱的旅游团、或者自称是导游可以提供讲解的人。每到多部门联合执法整顿旅游市场秩序时,这些人马上销声匿迹;联合执法行动结束,他们又全回来了。中国青年报旅游周刊经连续多年报道北京地区的“非法一日游”现象,北京市也年年加大力度整顿市场,可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治。浙江省旅游局局长赵金勇表示,杭州是全国整顿市场秩序做得比较好的城市,但“野导”依然存在。旅游部门想管,可管不到,只能联合其他职能部门共同执法,而这种联合执法无法常态化。目前我国旅游市场监管主体主要面临以下问题:\x0d\x0a1、旅游监管的职能和手段有限。\x0d\x0a2、对旅游监管工作重视不够。\x0d\x0a3、旅游监管力量薄弱。\x0d\x0a4、旅游监管职能交叉。

2022年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

2022年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如下:

第一是冬奥开路。冬奥已经进入倒计时,防疫抗疫也进入关键时期。相信冬奥会给世界一个满意的结局,也预示着中国对应疫情处于世界前列。由此将大大提振国人的信心,也成为2022年旅游起步的先导。

第二是经济支撑。疫情使世界经济危机提前来临,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通货膨胀,供应链不足,金融掣肘,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至。但是中国独树一帜,经济稳定,供应链完整,外贸突起,消费信心保持,构成旅游消费的支柱。

第三是世界抗疫有招,有些国家甚至已经开放入境旅游。

第四是市场复苏。正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时刻,中国的入出境旅游短期内不可能开放。但是,国内旅游再次起步,是大概率事件。

最近这一波疫情反弹已经将近尾声,冬季的候鸟型游客又将聚集在海南云南两广等地,在疫情防控有效的基础上,春节的高潮必然来临,之后就是江南,阳春三月,旅游回暖。季节性和区域性,就是疫情常态化的表现。

疫情常态化背景之下,需要常态化的市场满足,也需要常态化的旅游应对,转型是为根本。中国是一个大陆型的国家,国土面积大,有战略腹地;情况差别大,有回旋余地。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总可以创造新格局。

旅游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旅行社数量持续增长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尽管2020年以来疫情对于旅游行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是中国旅行社数量从2019年的不到3.9万家,持续增长至2021年的4.24万家,较2020年增长4.3%。

中国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持续下降

和旅行社数量不断增长不同,2019-2021年中国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不断下降,从2019年的41.59万人下降至2021年的27.88万人,2021年较2020年下降13.55%。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同比增长12.8%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32.46亿,同比增长12.8%,但是依然远低于疫情前2019年的59.01亿,仅恢复至2019年的54.0%。202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23.42亿人次,增长13.4%;农村居民国内旅游9.04亿人次,增长11.1%。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消费增长31%

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消费收入为2.9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1.0%,但是远低于2019年的5.73万亿元。202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总消费2.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1.6%;农村居民旅游总消费0.55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28.4%。

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交易额达1.47万亿元

根据Fastdata极数数据,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开始复苏,2021年全年交易额为1.4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4.9%,但是依然没有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

综上所述,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旅行社数量不降反增,但是旅行社从业人员持续下降。从2021年国内旅游总人次和总消费等数据看,行业出现复苏迹象。2021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为32.46亿,同比增长12.8%;旅游总消费达到2.92万亿,同比增长31.0%;在线旅游交易额达到1.47万亿,同比增长34.9%。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旅游住宿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空前阶段。近几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上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发展的局面。据世界旅游组织,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游目的国,同时,还将成为世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并且拥有最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截止2007年这个共拥有1752家旅行社,拥有453家五星级酒店。旅游和酒店业的良好发展态势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旅游酒店业由其产品与组织市场,被称为是我国的“龙头行业”.新世纪,新中国旅游业已经向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吹响了中国将迈向世界旅游强国的强劲号角。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壮大的中国旅游业。近五十年来,以五千年中华文明和悠久历史文化培育出一代代旅游酒点业的新秀人才,造就出无数家国际五星级的旅行社与酒店,为中国旅游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有力保证。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功加入与08奥运的成功举办,大大推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各大学校也相继开办了导游酒店管理培训班,每年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高达95%。教育部注重了旅游教育和旅游经济相互动,走出一条产教结合,,教企合作的道路,为旅行社酒店提供人才,旅游业与教育业也建立了稳固招生的就业网络,旅游业毕业生分布于旅行社,酒店,电信,航空等各大企业。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旅游业中的这个“龙头行业”却没能够很好的发挥出龙头作用,目前中国旅游业已经把握市场需求,做好市场分析,发挥专业能力,推动各项旅游酒店新产品,大大促进了旅游经济增长,推动了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

目前我国旅游业不断开拓,不断创新,将旅游业的范围逐步阔大,包括饮食,住宿,交通,游览,娱乐,购物,事物等,以及各种活动,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吸引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渴望心理需求,旅游酒店的新产品也促进了老百姓的购物心理。旅游业不同的商品,不断的改造也激发了我们向旅游业进发的斗志,使中国旅游业进入国际前列做下稳定的基础。

黄金线路的开辟,海外数日的观光,不仅宣传了我们中国古老的文化还使我们实现共同富裕原则,吸取了海外文化精华,添加我们课外文化知识积累,增大了我们的阅历与实践。旅游酒店业包括了我们的餐饮,住宿外增加了我们的商务,事物上的方便,缓解了地方性拥挤的现象。

展望未来,旅游酒店业逐步进入个性化服务时代,使酒店的产品以及服务出现了竞争与新的生命力。随着IT技术与高新技术的更新,旅游酒店新产品也显高科之迹,行业信息化,网络化,卫星接收,安全监控,国内外通讯等。国际先进设备的引进,使八方来客融为一家。

目前,中国旅游酒店也的发展竞争激烈,将继续与国际接轨,努力发展具有国际水准的酒店,高星级酒店的投资将继续升温趋势,在旅游业中国以10%的增长率,继续巩固了世界旅游前列国家。2007年,旅游外汇收入419.49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7770亿人民币。

2008奥运,2010世博会,2012年亚运会,不仅带动国民经济,促进旅游发展好时机。这些大型盛会将全球人民吸引各地群众游客来到中国,为中国旅游酒点业打下牢固基础。旅游酒店业已成为当今的朝阳龙头产业,旅游酒点的多样化也大大增加了我们对旅游业的选择。

韩国官员诚挚欢迎中国游客早日到访,多国旅游业界正做这些准备→

韩国济州道知事诚挚欢迎中国游客早日到访近来,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和总领事馆同韩国各界进行了广泛接触,了解到,随着中国防疫政策不断调整和优化,许多韩国友好人士以及旅游、酒店、零售等相关从业者纷纷对中国游客早日到访韩国表示诚挚期待与热烈欢迎。 盼中国游客多国旅游业界正做三方面准备记者在采访“出国游愿望榜单”上的海外国家旅游局,以及海外航空公司时发现,业界普遍认为,中国出入境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亚太乃至全球旅游市场的恢复和格局重塑。 而为了便利中国游客的旅程,提升旅途的体验感和获得感,这些国家正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准备。 直航复飞澳大利亚旅游局东半球市场及国际航司业务执行总经理何安哲告诉记者,中国国际航空将从2月1号起恢复至悉尼和墨尔本各3条航线;中国南方航空将从1月24日起恢复广州—墨尔本、从1月30日起恢复广州—悉尼两条航线;中国东方航空澳大利亚—上海航班则加班复航,将增加至每周3班。 新加坡旅游局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兼执行署长潘政志介绍,自2022年12月30日起,新加坡航空重启由新加坡飞往北京的客运航班,原本周二、周五单向载客的北京—新加坡航线将增加每隔一周,周五运营双向载客。 德国国家旅游局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李朝晖介绍,国航已恢复北京、上海、成都至法兰克福每周班次;东航恢复上海、杭州至法兰克福每周航班;南航广州至法兰克福的航班也已恢复;汉莎航空由北京、上海、南京和香港至法兰克福的航班也已恢复。 法航荷航大中国区总经理韦迈纶告诉记者,目前法航荷航在中国5座航点城市运营14个航班。 前不久,法航宣布自2月4日起增加1个航班。 泰国国际航空北京办事处销售经理贾永梅介绍说,泰航已经陆续恢复广州、昆明、成都的航班运营,泰航北京、上海也将加快复航申请,并考虑在已复飞航线上加高飞行频率。 入境便利瑞士国家旅游局中国区主任常典娜11日向记者表示,目前瑞士国家旅游局总部已经与瑞士外交部相关部门会晤,为下一步落实和迎接回归的中国客人做好签证方面的准备。 泰国国家旅游局提供给《环球时报》记者的资料显示:目前,入境泰国无需提供新冠疫苗接种证明,亦无需出示ATK抗原测试或核酸检测阴性结果。 马尔代夫旅游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只要提供符合规定的酒店预定确认单和机票行程单,以及入境前96小时内线上填写入境申报,即可在抵达后获得30天落地签证。 入境时无需进行核酸检查,也无需提供疫苗接种证明。 体验升级据澳大利亚旅游局最新行业报告数据,中国游客期待亲近自然的旅行。 “从让人焕发活力的日间徒步旅行,到电影般的火车之旅,再到与动物邂逅,这些优势都将为澳大利亚旅游业带来无数机遇。 ”何安哲说。 针对中国游客对乡村度假、长途旅行及可持续度假体验的青睐,德国国家旅游局开展了“拥抱德国大自然”“乐享德国”的主题体验推广。 而为迎合中国游客,瑞士国家旅游局则将会把推广重点从传统旅行社产品转向满足自由行客人需求,并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组合,为中国游客更长停留做好准备。 针对中国市场日渐凸显的“精品化”“品质化”“个性化”和“小众化”的需求,以及独有的社交媒体生态、移动支付和掌上生活习惯,新加坡旅游局将继续围绕安全、科技、旅游体验和可持续发展这四大课题,不断探索与推进,希望带给每一位来到新加坡的中国游客全新的旅行体验。 “少数国家单独对华入境设限我们当然不能接受”1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外交部领事司司长吴玺表示,疫情发生以来,中方一直是根据疫情形势的发展变化来因时因势动态调整防控政策,对所有的国家都是一视同仁。 中方宣布“乙类乙管”以后,有很多国家都表示欢迎,泰国、马尔代夫、文莱、俄罗斯、柬埔寨等国都纷纷表示希望尽快恢复更多的直航航班,热切地期盼中国游客到访。 1月9日,泰国副总理率政府高官到机场来欢迎我国“乙类乙管”以后第一班到达泰国的旅客,现场还悬挂了“中泰一家亲”等这样的横幅。 这样的场面是对中国抗疫政策表示了信心和支持,也体现了我国与这些国家的友好关系。 但是很遗憾,有少数国家罔顾科学和事实,单独对中国采取了入境限制政策,对此中方当然是不能接受的。 世界上也没有哪一个国家会允许其他国家对自己的国家来实施歧视性的政策,中方对这些国家采取的对等措施,目的是维护中国公民的正当权益,也是为了维护国家之间人员的正常往来。 事实上,中方对有关国家因外交、公务或者紧急商务等事由来华的也作出了妥善安排,希望有关国家能够尽早取消专门针对中国的歧视性措施,同中方一道确保双方的人员往来,确保两国关系的积极发展。 中方是积极支持扩大中外人员往来的,并且将会继续为来华经商等人员提供便利,中方理解各个国家采取合理的防疫措施,反对的是采取歧视性的做法或者是把疫情政治化。 相关报道:泰国成出境游订单断层第一,东南亚多国开始抢客,韩国黄牌打自己脸对于中国游客出境游,泰国表现出了言行一致的热情,泰国副总理携旅游部长、交通部长在机场欢迎中国游客的到来,花环相迎、贴心的防疫包赠送、数百名泰国人鼓掌欢迎,韩媒惊称这是国宾级待遇。 于是毫不意外的,在旅游平台预订春节假期跨境游的订单中,泰国成为了断层第一。 开始抢客成为断层第一的泰国,还与中国旅游平台联手打造针对中国游客的旅游直播带货,一日的产品订单量就超过了单,交易总额累计突破4000万元。 这对于同为东南亚的旅游国家来说,简直是莫大刺激,于是多国纷纷动了起来,开始采取行动,让本国成为可以吸引中国游客的旅游胜地。 柬埔寨首相洪森表示,柬埔寨不会对中国游客采取任何防疫限制,柬埔寨对中国民众来说一直是“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在G20峰会与中国密切表示携手合作的印尼,其卫生部长、旅游和创意经济部长接连发言表示,印尼已经准备好迎接来自中国的游客。 马来西亚则从最近的入境敏感点下手,保证不出现歧视对待,为了让中国游客能更顺畅进入马来西亚,还将在所有国际机场派驻会讲普通话的工作人员,“已为中国游客准备好红毯”。 菲律宾、越南等国政要和官员也相继喊话中国游客,发出“邀请函”。 越南为了给中国游客留下美好影响,还对服务中国游客中的违法行为进行大力整治。 其实不只东南亚,如尼泊尔、埃及等国同样热情地表示了对中国游客的期待和欢迎。 黄牌罚谁与东南亚热闹的景象不同,韩国旅游业十分忧心忡忡。 因为韩国政府歧视性的黄牌措施,让韩国旅游业、航空业、免税店零售行业、化妆品公司感觉到前景不佳。 位于首尔的知名大型购物中心倒闭,观光景点门可罗雀,免税店月收入一度降到零他们急需中国旅客的拯救。 但糟糕的是,韩国政府的无礼操作让第一波中国游客感到愤怒,成功劝退了后续的中国游客,韩国旅游业界感到束手无策,但企业和个人能做的又十分有限。 眼见东南亚的旅游业开始复苏,韩国总统尹锡悦连忙要求韩国外交部向中方说明立场,辩解称只是“基于科学依据制定防疫政策,相关措施旨在保护公民”。 与韩国成为难兄难弟的,还有日本。 日本先是公布限制中国游客入境措施,再是发红绳标牌区别对待中国入境旅客,双双遭到中国反制,暂停赴华签证。 对此,新加坡卫生部长提到,新加坡不会针对来自中国的旅客增加新的入境限制。 他指出了其中关键的一点:若新加坡爆发疫情,未来其他国家又会如何对待新加坡公民?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与人相处,才是获得对方尊重的正确途径。 韩国的黄牌,日本的红绳,究竟会把谁罚下场?

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如下:

一、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

(一)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引导戏剧节、音乐节、艺术节、动漫节、演唱会、艺术展览、文旅展会等业态健康发展,丰富“音乐+旅游”“演出+旅游”“展览+旅游”“赛事+旅游”等业态。

开展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化主题旅游推广活动。有序发展红色旅游,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典型示范。

(二)实施美好生活度假休闲工程。开展文旅产业赋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推动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发展。加强绿道、骑行道、郊野公园、停车设施等微循环休闲设施建设,合理布局自驾车旅居车停车场等服务设施。

(三)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推动体育赛事和旅游活动一体谋划、一体开展,结合重大、特色赛事,培育“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项目,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赛事和基地。发展冰雪经济,推动冰雪运动、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指导加强滑雪旅游度假地建设。

(四)开展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行动。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推动提升乡村旅游运营水平。建设一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推动实施旅游民宿国家标准,打造“乡村四时好风光”线路产品,开展“游购乡村”系列活动。因地制宜打造美丽田园、景观农业、农耕体验、休闲渔业、户外运动等新业态。

(五)发展生态旅游产品。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依法依规合理利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地质公园等自然生态资源,积极开发森林康养、生态观光、自然教育等生态旅游产品。推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线路。推进森林步道、休闲健康步道建设。

(六)拓展海洋旅游产品。深入挖掘海洋海岛旅游资源,提升海岸海岛风貌。完善邮轮、游艇旅游政策,加强邮轮、游艇码头,滨海度假营地,运动船艇码头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优化邮轮航线和邮轮旅游产品设计,推进国际邮轮运输全面复航。

(七)优化旅游基础设施投入。支持各地根据旅游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有序建设旅游咨询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厕所、旅游风景道、旅游交通标识标牌、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等旅游公共设施。加快推进中西部支线机场建设,推动打造一批旅游公路、国内水路客运旅游精品航线,完善旅游航线网络、旅游列车线路、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

(八)盘活闲置旅游项目。优化完善盘活方式,根据项目情况分类采取盘活措施,用好各类财政、金融、投资政策,支持旅游企业盘活存量旅游项目与存量旅游资产。

二、激发旅游消费需求

(九)改善旅游消费环境。支持文化体育场所增强旅游休闲功能,合理设置旅游咨询区、餐饮区、文创产品销售区等旅游接待设施。推动利用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旅游消费场所,打造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利用城市公园、草坪广场等开放空间打造创意市集、露营休闲区。创新开展“旅游中国·美好生活”国内旅游宣传推广。

(十)完善消费惠民政策。开展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鼓励各地围绕节假日、暑期等时间节点,联动文化和旅游企业、金融机构、电商平台、新媒体平台等举办形式多样的消费促进活动。

(十一)调整优化景区管理。完善预约措施,简化预约程序,尽可能减少采集游客个人信息,科学设置线上、线下购票预约渠道,最大限度满足游客参观游览需求。景区应保留人工窗口,在游客量未达到景区最大承载量之前,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人群提供购票预约服务。在旅游旺季,通过延长景区开放时间、增加弹性供给等措施,提升景区接待能力。

(十二)完善旅游交通服务。提高旅游目的地通达性,构建“快进”交通网络,结合节假日等因素优化配置重点旅游城市班车班列,推动将旅游城市纳入“干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服务网络,加快干线公路与景区公路连接线以及相邻区域景区间公路建设。优化旅游客运服务,积极拓展定制客运服务,普及推广电子客票服务,大力发展联程运输。

(十三)有序发展夜间经济。引导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规范创新发展。完善夜间照明、停车场、公共交通、餐饮购物等配套服务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文化场所、文博单位等延长开放时间。

(十四)促进区域合作联动。紧密围绕区域重大战略以及重点城市群、文化旅游带建设等,实施区域一体化文化和旅游消费惠民措施和便利服务,举办区域性消费促进活动。推进东中西部跨区域旅游协作,探索互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合作路径。

三、加强入境旅游工作

(十五)实施入境旅游促进计划。优化入境旅游产品和线路,推出更多广受入境游客欢迎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加强海外市场宣传推广和精准营销,持续开展“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系列推广活动。开展入境游旅行商伙伴行动,为国外从事来华旅游业务人员提供课程培训和旅游信息服务。

(十六)优化签证和通关政策。进一步提高签证办理效率,提升签证审发信息化水平。有序恢复各类免签政策,积极研究增加免签国家数量。充分发挥口岸签证、过境免签及区域性入境免签等政策对旅游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加大政策推介力度。为邮轮旅游、自驾车旅游及其他涉及入出境的旅游活动提供通关保障。

(十七)恢复和增加国际航班。增加与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国、周边国家的航线,加密航班频次,提高航空出行便利性。

(十八)完善入境旅游服务。提升外籍游客和港澳台居民持有效证件预订景区门票、购买车(船)票、在旅馆办理住宿登记的便利化水平。加强导游以及景区、酒店等服务人员外语培训,完善景区、机场、车站、酒店、购物商店等场所的多语种标识及导览设施。提高入境游客使用境外银行卡及各类电子支付方式便捷程度以及外币兑换便利性。

(十九)优化离境退税服务。提升离境退税服务质效,推动扩大境外游客离境退税政策覆盖地域范围,鼓励引导更多商户成为退税商店,进一步丰富退税商店商品种类。

(二十)发挥旅游贸易载体作用。支持国内文化和旅游企业、机构参加各类国际文化和旅游展会。鼓励举办市场化旅游展会,吸引外国文化和旅游企业来华参展、参会。高质量建设一批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为外国文化和旅游企业来华投资合作提供服务保障。

四、提升行业综合能力

(二十一)支持旅游企业发展。适当放宽旅行社补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期限,旅行社可申请全额暂退或暂缓交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坚持同等质量标准,依法支持旅游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不得以星级、所有制等为门槛限制相关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住宿、会议、餐饮等项目。

(二十二)加强导游队伍建设。优化导游职业资格准入管理,严格规范导游执业行为,净化导游执业环境,依法保障导游劳动报酬。加强导游人才供给和业务培训,举办全国导游大赛。

(二十三)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完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开展监测评估和品牌建设,健全有关标准。建立完善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依法认定失信主体并实施信用惩戒。建设文化和旅游领域诚信体系,健全信用承诺制度,推进信用品牌建设,优化信用消费环境。

五、保障措施

(二十五)健全旅游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工作机制,及时开展工作调度和研究会商,加强跨部门统筹协调和综合监管,推动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

(二十六)强化政策保障。用好各有关渠道财政资金,加强政策协调配合。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既有专项资金渠道,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旅游发展基金、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等渠道,支持地方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旅游宣传推广以及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示范城市建设。将旅游领域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

(二十七)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结合自身业务和旅游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优化信贷管理,丰富信贷产品,支持旅游设施建设运营。探索在部分地区开展旅游项目收益权、旅游项目(景区)特许经营权入市交易、备案登记试点工作。鼓励在依法界定各类景区资源资产产权主体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依托景区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二十八)加强用地、人才保障。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用地政策,依法依规保障旅游项目合理用地需求。鼓励地方结合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推动盘活存量土地支持旅游设施建设。研究做好旅游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工作,加强职称评定、职业技能评价、人才返岗等支持,落实好各项就业、社会保障政策。

(二十九)做好旅游安全监管。联合开展行业安全检查,督促经营主体落实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抓好重点场所单位、重要时间时段的安全管理,强化事故灾害防范应对措施,进一步提高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百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2130.html
3毫米工序→99000立方米大船 他们在毫厘之间显身手
身上自带 的父母 养不出高贵的孩子 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