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10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称,苹果努力了10年的造车项目终于要停止了。
报道中提到,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DMV)取消了苹果的自动驾驶车辆测试许可证,这意味着苹果公司持续了十年之久的电动汽车项目被彻底终结,没有了继续推进的可能。
该许可证允许苹果在加州任何公共道路上测试带有安全司机的自动驾驶车辆。
苹果于2017年获得该许可证,如果没有被取消,该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会持续到2025年4月30日。
之前苹果放弃造车曾让圈内不少大佬感叹,真的是太可惜了,比如雷军就曾表示,“,小米战略是“人车家全生态”,我们深知造车难度,3年前依然做了无比坚定的战略选择,认认真真为米粉造一辆好车。”
理想汽车CEO李想则称:“苹果放弃造车,选择聚焦人工智能是绝对正确的战略选择,时间点也合适。”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米,3年造车目前SU7卖的相当成功,也难怪雷军会非常的骄傲。
雷军: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手握1080亿现金,小米要造车了
3月30日盘后,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立项。
公告显示,小米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30日晚,雷军在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表示,造车将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
去年以来,随着新能源 汽车 销量保持增长,造车新势力股价上涨,各路资本涌入,已经有不少 科技 巨头与传统整车企业合作造车。
此前,阿里与上汽集团宣布联合制造高端电动车,吉利 汽车 与网络合资成立了智能电动 汽车 公司,苹果、亚马逊等国外的 科技 巨头也在竞相造车。
国内外的 科技 巨头们都在相继布局 汽车 行业,拥有千亿市值的小米加入这一行列并不意外,而更大的原因在于造车与小米现有业务是相契合的。
而造车新业务也将给小米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近日,小米公布2020年全年业绩报告,去年小米收入达2459亿元,同比增长19.4%,经调整净利润为130亿元,同比增长12.8%。
虽然营收利润实现双增,但毛利却不高。 从具体业务来看,虽然小米智能手机在2020年实现快速发展,且正在发展高端手机, 但截至目前,小米智能手机的毛利润仍低于10%。
与此同时,另外两大业务营收增速也有所放缓。 2020年,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674亿元,同比增长8.6%,而在2019年,该部分业务收入同比增速为41.7%。 2020年,小米互联网业务收入为238亿元,同比增长19.7%,2019年该部分业务收入同比增速为24.4%。
新能源 汽车 行业目前虽然整体处于亏损状态,但相比已经发展成熟的手机业务,新能源 汽车 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 2020年,蔚来全年总收入为162.579亿元,同比增加了107.8%;小鹏 汽车 2020财年总收入为58.44亿元,同比增长151.8%。
小米造车声势浩大,但这条路并不平坦。
雷军在今日的发布会上也阐明了外界的担忧——手机的仗还没有打完,造车会不会分心?
另一方面的担忧则是,小米在造车领域属于后来者,在小米之前,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早已完成了资本、技术、供应链以及用户群体的积累,而小米是在今年1月15日才开始认真调研造车。
不过,如今的“造车”与五六年前已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 原诚寅分析,上一批造车新势力主要是个人造车,组建一个团队,拉投资,从头开始。 而如今进入造车领域的企业是组织造车,以企业的行为来造车。 杀入这一领域的企业都进行过评估和分析,而不是无目的和准备的,相比个人造车,企业能够带来更多的资源和资本,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
原诚寅称,目前的新能源 汽车 领域已经不是蓝海,但是一定会进入整合阶段,造车企业很多,还会被洗牌。
而追溯过去,在创业做手机时,小米其实也是“后来者”。 在小米2011年推出第一款手机之前,手机市场早已巨头林立,而如今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三。
花旗近期研报称,若造车,小米必然进行大量资源投入,这将是一项巨大的财务负担,会破坏小米的盈利状况并影响主业。
然而,小米如今在资金方面看起来具备一些“底气”。 财报显示, 截至2020年末,小米现金储备量达1080亿。
编辑 沈玉洁
最值得期待三大跨界造车:小米明年上市,苹果颠覆传统设计?
在新能源造车的热潮下,各种造车新势力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虽然在潮水褪去后销声匿迹了一批,但科技厂商与造车企业的合作依然层出不穷,尤其是各大手机厂商也纷纷入局,不禁令人疑惑:新能源造车现在就如同造手机一样,两个产业之间没有门槛吗?今天,疆哥就为大家跟进一下小米汽车、苹果汽车以及“鸽王”FF法拉第未来的最新进展。
1.小米汽车
早在2021年,雷军便宣布开展智能电动汽车项目,作为他的“最后一次创业”。 两年半过去,小米造车进入了研发加速阶段。 据悉,最近小米汽车已经开始了交付中心的筛选工作,且据小米汽车的供应商一汽富维透露,当前小米的首款车型报价完毕,预计于2024年上市。
随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日益白热化,2024年推出首款汽车对于小米而言无疑并没有什么时机优势,但或许可以仰仗用户基础、生态优势以及雷军的个人魅力这三大优势。相信许多消费者对于小米汽车的期待都是奔着高性价比去的,如同小米手机推出新品时常用的标语一样,不知小米汽车会成为“年轻人的第一台XXX?”此前,小米已经辟谣了“小米汽车14.99万元起售、续航800公里”的传闻,但网友仍积极地为小米汽车绘制非官方草图,不知小米汽车最后将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呢?
2.苹果汽车
与小米汽车不同,苹果汽车的定位是奔着高端、颠覆去的。 如果要追溯苹果汽车的“起源”, 其汽车项目的代号为“泰坦计划”(Project Titan),早在 2014 年就宣布了。 这么久过去,苹果汽车的音讯依然十分稀少,这或许也与苹果汽车“激进”的目标定位有关。 据悉,苹果汽车将颠覆传统车辆的设计,支持完全自动驾驶,无需方向盘和刹车等等。
除了与特斯拉抢夺人才、传出许多与韩系、日系车企谈判合作的消息外,苹果公司近日还公开了5项与汽车音响相关的专利申请,围绕空间音频、头枕、手机互联等各方面。 从这些专利中,我们可以看到,苹果公司正在颠覆传统汽车设计。
比起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大幅革新,显然改善用户的音频体验是更容易实现的阶段目标。 苹果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都不容小觑,希望苹果在汽车领域,能够像当年在手机领域中发布iPhone 4那样令人惊艳,而不是后面的“新瓶装旧酒”。
法拉第未来
曾经是乐视手机的老板,创业屡次成功,但造车却成了贾跃亭目前人生中过不去的一道坎。 今年5月,法拉第好不容易宣布FF 91 2.0 Futurist Alliance正式上市,售价折合人民币约220万元,全球限量300台。 不过,新车的量产也是一波三折,分为三个阶段,分批向全额支付车款的用户交付。
毫不意外的是,今年6月份,法拉第未来发布公告称FF 91原定于第二阶段交付的时间由今年第二季度末延期至了8月底,贾跃亭则在微博称造车团队的工业化能力不足和融资能力不足是本次交付延期的两大原因,同时表明其“正在全力推进FF中国落地项目”的决心。 FF团队量产车辆的能力有限是摆在眼前的事实,但要说“融资能力有限”,能像贾跃亭一般靠PPT造车般的理念持续吸引资金的人也不多了。 或许,待到鸡啄完了米、火烧断了锁、狗舔完了面,我们便能看到FF 91大规模交付的那天了,而这车的最大优势或许就在于:始终保持无限可能。
可以看出,虽然科技公司进军造车产业令许多消费者期待,但这种“跨界”要想取得成功也并非一日之功。 曾有专家表示“随着发动机和变速箱两个核心技术壁垒的消失,将来会有大量公司进入电动车领域,未来造电动车就像组装手机一样容易。 ” 但是,这也表明,许多新能源汽车厂商在做的,不过是组装厂的工作。
的确,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包括三电在内的核心技术是可以通用的,如电池,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的电池已经供应给多家车厂使用。 可以说,只要有钱,就能在成熟产业链里面找到电动车的每一个零件和适合的代工厂。 比起自己建设工厂,代工生产在时间周期、设备等方面的成本都更“划算”,而这种没有核心技术壁垒的组装式造车,想必也是小米汽车、苹果汽车未来的模式。
毕竟,目前苹果的手机、电脑等产品也均为代工模式,在缺乏造车经验的情况下,贸然建厂生产汽车的风险和成本都更加不可控。 至于小米,在手机业务上此前都常被批评为“没有核心技术的组装厂”,罗永浩更是曾公开指责所有的手机厂商都是核心技术均由供应商提供的组装厂,没有资格自夸。
在中兴、华为等品牌遭受制裁后,国内许多科技公司开始意识到创新自研的重要性,避免核心技术被“卡脖子”才能长远发展。 在手机业务上尚且如此,为何转移到汽车行业后,一众厂商似乎又忘记了技术自研的重要性了呢?时下,许多新能源车型都在主打“智能化”,OTA升级更是炙手可热的卖点。 所谓OTA,简单理解便是对汽车系统的在线升级,包括软件升级与固件升级两大方向。
如同手机升级系统后,常常引入更多新功能一般,支持OTA升级的车子也预示着更大的“可玩性”。 其中,软件升级包括车机系统中UI、交互、软件、语言控制功能等各方面的优化,而固件升级一般则较为少见,只有在车子进行较大的版本迭代时,可能涉及硬件的再定义。 目前,大多数新能源厂商的精力也主要集中于软件层面的研发上,如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车联网等。
不过,“软件定义汽车”、“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化”是否就是汽车产业最好的发展趋势呢?仅从OTA升级方面说,不像手机版本升级后不喜欢还可以再刷回去,汽车若是因在线升级而导致BUG,无疑增加了上路的潜在隐患。更重要的是,如果在电池、电机、电控、芯片等方面一直缺乏核心技术,仅凭内饰外观设计的创意,车企如何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与壁垒呢?
回想国内传统燃油车发展初期,发动机用三菱的,变速箱买爱信的,但最终只有掌握自主创新技术能力的吉利、长城等品牌能够在大浪淘沙中不断发展。 现在,在新能源造车领域,虽然目前许多技术都可以买到,但自主新能源品牌仍然不应该放弃在三电技术、高压平台、自动驾驶、芯片等方面的耕耘。 “智能化”不能仅仅是将手机生态移植到车机系统上,汽车本身作为驾驶工具的核心技术却没有突破。
总之,当电动车企业变成一个个组装工厂,造车就像造手机一样时,可以说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到了相对成熟、产业链资源供应完善的阶段,但疆哥始终认为,自主品牌仍然需要吸取教训,不断增强核心技术自研能力,由此才能真正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积累超越合资品牌的优势,并为消费者带来更具创新感的体验。
雷军称小米su7是苹果用户最好选择
2021年3月30日,即便身患重感冒,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仍旧高喊出“为小米汽车而战!”的口号,标志着他带领小米踏上新的创业征程,他将自己的声誉押在了这场新冒险上。 经过1003天的努力,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终于在12月28日迎来了首秀。 雷军表示,小米汽车要打造的不仅是一款汽车,而是一款能够与保时捷、Tesla相媲美的梦想之车。 因此,他们没有选择捷径,而是从底层核心技术做起,正向研发,投入巨大,认真打造了一款好车。 小米SU7的产品力和小米汽车在造车基础工程方面取得的技术进展表明,这款由3400名工程师花费100亿打造的纯电轿跑车型,已经具备了一款好车应有的素质。 小米汽车认为,在新能源时代,一辆好车的标准首先要是美观、易开、舒适、安全;其次,它应该是一个可移动的智能终端。 第三,它还应该是一个先进的移动智能空间。 小米汽车的目标是打造一款媲美保时捷和特斯拉,美观、易开、舒适、安全的移动智能空间,并计划在15至20年内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制造商。 在发布会上,小米汽车还披露了五大核心技术的进展,包括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 小米自研技术在这些关键领域实现了多个全球第一和中国第一,展示了小米13年技术积累的成果。 例如,小米自研的超级电机HyperEngine V8s转速达到rpm,是全球量产电机转速第一,而预研的下一代超级电机在实验室中成功突破rpm。 在电池领域,小米自研的CTB一体化电池技术全球首发电芯倒置技术,实现了电池集成效率77.8%,为电池性能和品质提供了保障。 小米汽车还在工业硬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例如自研的“9100t超级大压铸集群”和自研压铸合金材料“泰坦合金”,使小米成为全球唯二、国内唯一同时自研大压铸和压铸材料的汽车厂商。 在智能科技领域,小米汽车基于小米澎湃OS,实现了智能座舱的底层重构,打造了一个先进的智能移动空间。 智能驾驶方面,小米汽车首发了自适应变焦BEV技术、道路大模型、超分辨率占用网络技术等关键技术,小米智能自动驾驶将在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此外,AI技术的全面赋能成为小米汽车融合前沿技术、实现硬核创新突破的新亮点。 小米汽车自研的技术,如道路大模型等,在智能驾驶的代客泊车场景中取得了突破,实现了实时观察、动态调整泊入机械库位等超高难度车位。 今年10月,小米集团战略全面升级为“人车家全生态”,汽车成为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 小米汽车认为,打造先进的移动智能空间是汽车工业新百年的核心命题。 随着小米SU7的推出,“人车家全生态”已正式闭环,小米澎湃OS的诸多特性和完备流畅的生态体验,将全部在小米SU7上实现。 小米SU7还专门打造了CarIoT生态,支持硬件拓展,即插即用。 即便是苹果手机用户,也同样能够获得出色的使用体验。 科技跨越,人车合一,是智能电动汽车的终极境界。 小米SU7作为一款定位为“C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的车型,是实现这一境界的最佳体现。 外观设计上,小米SU7有着黄金比例的轮轴比、轮高比、宽高比,风阻系数达到Cd 0.195,实现了目前全球量产轿车中最低的风阻系数。 车内采用环绕式座舱,形面饱满柔和,整车玻璃面积达到5.35m²,视野通透又宽阔。 动力方面,小米SU7 搭载双电机,实现全轮驱动,最大马力高达673PS,峰值扭矩838N·m,零百加速2.78秒,最高车速265km/h,100-0km/h制动距离33.3m。 电池方面,小米SU7将搭载小米-宁德时代电芯,是目前中国市场唯一一辆以101kWh电量达到CLTC工况800km续航的四驱车型。 最后,关于小米SU7的售价,雷军表示,只要是100kWh、三元锂、宁德时代这三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就意味着十几万元的成本,而用得起这种电池的车辆价格也往往都在40万元以上。 “大家真的不要再讲9万9了,这是不可能的!”看过整场发布会后,小米SU7已经进入到了上市前的“冲刺阶段”,新车将在几个月后推向市场,目前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但还有大量的测试工作需要进行。 据推测,小米SU7的最终上市时间或将在明年北京车展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