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盆 2000多年前的古人 豫博里的中国

浴盆 古人 青铜器

“五日,则燂汤请浴,三日具沐。其间面垢,燂潘请靧;足垢,燂汤请洗。”

这是《礼记·内则》中对古人沐浴的介绍。在古代,祀神祭祖之前古人都要沐浴净身以示虔诚,平时也是五天一洗澡,三天一洗头。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地处亚热带气候区,雨水充沛,夏季炎热且潮湿,所以,楚国人非常喜欢沐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楚国人发明了一套沐浴用的礼器,即用鼎烧水加温,用浴缶装水,用鉴沐浴。

在河南博物院,保存着一件楚人专门为沐浴开发的青铜器——“倗”浴缶,它的存在体现了楚国的浪漫风气,同时也可以看出春秋后期楚国高度发达的铸镶工艺水平。浴缶是浴身的盛水器,常与大盆形的“鉴”配合使用。之所以称之为浴缶,是与作为酒器的尊缶加以区别,且二者在形制上也有明显的不同,尊缶器形较高,颈较长,深鼓腹;浴缶则器形矮胖,小口,颈极短,圆鼓腹。

10月12日,河南博物院讲解员马文笛告诉记者,“倗”浴缶于1978年出土于河南淅川县下寺楚墓,器身敛口,窄沿外折,直领较矮,腹下收,底内凹,矮圈足。隆起的盖顶有环形的“提手”可以打开。肩部有一对兽首状耳,浮雕的兽头凸眼高鼻,张口卷唇。“古人浴身,并非将身体浸泡水中,只是用水浇洒其身,故《说文解字》称为‘浴,洒身也’。‘倗’浴缶是春秋时期的青铜水器,也是这个叫‘倗’的主人的专用‘浴盆’。”马文笛说。

“没想到这竟然是用来装水的,猛一看还以为是用来装酒的。”游客刘女士在展柜前一边拍照一边向记者笑言。在她看来,2000多年前的古人活得太精致了,而且通过这件器具还能了解古人的“沐浴文化”。

贵族 河南博物院 楚国

马文笛介绍,楚国沐浴用的成套礼器大都出土于高级贵族墓中,“倗”浴缶通高39.9厘米,口径24厘米。缶上有盖,盖用涡纹、蟠虺纹、绹索纹及六个圆鼓纹装饰,器身上部有一周带有圆鼓面的蟠虺纹带,纹带上下加饰有两周绹索纹,器盖内和器口沿,分别铸“倗止(作)缶”三字铭文,彰显着它的贵族身份。

前来参观“倗”浴缶的游客络绎不绝。在郑州市民张先生看来,“倗”浴缶非常精美,用作沐浴工具很奢侈,从它的做工和上面的花纹可以看出当时的青铜工艺非常精湛。

浴缶的大量出现显然与楚人重祭祀、行沐浴礼有关,也是楚人特有的器物。考古资料表明,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的楚墓中出土的浴缶较多,凡较大的贵族墓都出土有2至4件,一些出土陶礼器的中型墓也常有陶浴缶。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24901.html
iPhone SE4蓄势待发 iPhone 17阵容再调整
莫奈笔下的雾都伦敦 印象派150年 首次重聚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