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生日快乐!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西北大漠,弱水河畔

金秋十月,胡杨璀璨

正在紧张备战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的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处处涌动着团结奋进、拼搏向上的力量

1958年10月20日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式组建

66年来,这个我国组建最早、规模最大的

综合性航天发射场

我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命运同频共振

创造了我国航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数十个第一

不断刷新中国航天新高度

这里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

是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荣与梦想的土地

66年来,一代代东风航天人

始终不忘航天报国的初心

始终牢记航天强国的使命

在浩瀚大漠搭起天梯

联通了中国人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的

现实与梦想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西北大漠戈壁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张靓丽名片。66载艰苦创业,66载披荆斩棘。从建场初期的筚路蓝缕,到神舟飞天、空间站建造并常态化运营的举世瞩目;从茫茫大漠到戈壁江南……一代代东风人积极向上、踔厉奋发,从组建那一天起,就始终瞄准世界航天科技发展前沿,持续提高航天测试发射能力。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心始终牢记“政治忠诚、任务圆满、开拓创新、安全稳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始终坚持“两新两高”“三严三抓”质量标准,抢抓发展机遇,积极换羽转型,拓展职能使命,载人航天发发成功、卫星发射连战连捷、商业航天异军突起,试验条件、试验能力和生活环境大幅优化改善,一座现代化的综合性航天发射中心崛起在祖国西北大漠深处。

试验条件大改善

2024年9月27日,实践十九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卫星发射塔架成功发射,标志着这座塔架为期三个多月的集中项修圆满完成。

发射塔架是航天发射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决定航天发射能力的关键装备。2003年5月,卫星发射塔架投入使用,这座我国首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射工位成为中心卫星发射的主力战将。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座塔架更是承担了高密度的卫星发射,是名副其实的“功勋塔架”。

本次集中项修的平台、摆杆、电梯、低压配电、塔吊、整流罩空调及封闭区和工艺房间空调7个分系统,都瞄准行业最新技术设备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运用了60多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同时加大数智化赋能,最大程度增强装备可靠性安全性。

卫星发射塔架集中项修是中心持续推进保质增效、提高航天装备参试能力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面对超高密度、超高强度、超高难度的试验任务新常态,以及“常急兼备、船星并行”的现实需求,中心根据发射任务需要,在原有飞船发射塔架、卫星发射塔架的基础上,新建多个发射工位,可以满足常规液体、中小型固体等不同类型多种型号火箭发射。

中心还扩建了发射测试厂房,新建航天创新试验区,可以满足不同型号航天器并行测试需求,任务的承载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测控系统是航天试验的重要组成系统之一。近年来,中心建成了集光测、雷测、遥测、遥控、计算机与指挥监控显示于一体的高信息化、高覆盖率、高精度的航天综合测控网,集成化、数字化、自动化程度大幅提升,圆满完成了以载人航天为标志的各项航天发射、返回搜救、航天器长管等测控任务。

完备的试验体系以及成熟的任务组织模式,使中心完全具备应对高密度发射任务的能力。

任务密度大提高

近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承担的航天发射数量与日俱增。从1970年第一颗东方红卫星发射到2018年完成第一百次发射,用了近五十年的时间;从2018年到2023年完成第二个一百次发射,只用了五年半时间。未来这个时间间距还会不断缩短。

发射次数增多背后,是发射场硬件和软件的综合发展的结果,也是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提高的一个缩影。从组建初期的几年一发,到后来的一年几发,再到现在一年几十发,为了适应常态化发射需求,中心持续提升发射场地面设备可靠性,强化技术区、简化发射区,将发射周期和发射流程不断优化缩短,缩短单次任务的发射工位占位周期,提升工位的发射频次,实现高效发射和快速发射;将“测试”与“发射”分离,提高发射工位的利用率;同时缩短发射工位的射后恢复与状态切换时间,提高工位周转效率,提升了发射并行能力。

密集任务的接续成功得益于过硬的装备能力和成熟的组织模式,也依赖一支稳定的科技队伍的支撑。近年来,中心充分发挥科技优势、装备优势、数据优势、人才优势,先后建立先进微纳卫星技术研制联合实验室、航天搜救无人机应用技术联合实验室、液体推进剂应用技术联合实验室等多个联合创新实验室,一支由技术总体专家、测发测控通信中青年人才、支援保障高级技师组成的科技人才队伍在任务中得到了充分历练和成长。

数智水平大跃升

中国空间站常态化运营,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要求发射场具备应急发射能力。从“神十二”任务开始,两发火箭、两艘飞船同时在场测试,对发射场设施设备、人员队伍和保障条件提出了更严更高要求,数智化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距离发射塔架1500米外的航天发射场数智中心,可以监视到整个发射场的一切,包括塔架、人员状态,以及所有设备的运行参数。实时显示的各种信息,可供指挥员实时掌握、集中监控所有资源的状态和任务流程。数智中心还可以实现航天发射任务自动规划和日常工作填报,减员增效的同时,大大增强装备的可靠性安全性。

创新是航天事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当前,中心正在逐渐探索形成航班化发射模式,建成能够适应多种类型的火箭与航天器测试,同时具备火箭检测、短期贮存保障的综合性测试准备区,确保发射场能够以稳定的班次发射火箭,持续性为航天器和人员进入太空提供服务。同时,引进人工智能技术,为航天测发、政治工作和装备后勤保障赋能,聚力建设现代化的智慧发射中心。

自立自强、创新超越,正是我们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成长基因,也是我们不断夺取航天发射任务连战连捷的制胜密码。

航天搜救大显威

从神舟十二号任务开始,东风着陆场成为我国载人航天主着陆场。作为我国唯一一支专业航天搜救力量,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搜救队从大草原转战大戈壁,坚持靠训练演练解决实际难题,靠实战检验提升能力水平,靠挖掘人才激发创新活力,用一次次“舱落机临、舱落人到”的完美表现,让胜利的旗帜一次次在东风着陆场高高飘扬。

搜救系统先后攻克了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过程自主智能跟踪系统研制、用于山地丘陵地区通信补网的大载重系留多旋翼无人机研制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从组织指挥、方案预案、训法战法、人员设备,扎实组织开展着陆场技术条件建设和训练演练。只要返回舱降落,他们就能准确判断落点位置,快速前往、高效处置。

千里万里搜寻到你、水里火里守护着你、风里雨里呵护着你!从神舟十二号到神舟十七号,我们安全圆满迎接了一个个飞天乘组返回地球家园。按照任务计划,不久,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也将胜利返航东风着陆场。

生活环境大变样

2024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党委大力推进美丽东风、幸福东风建设,努力提高场区居民幸福感、自豪感、获得感。给场区居民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原来一个个不起眼的角落,都被整治成了可大可小的美丽的街心公园,绿茵茵的草地、富有航天特色的文化装饰和各式雕塑、设施完备的儿童游乐场……东风航天城的人居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近年来,中心大力抓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场区整体环境建设。居民公寓楼全部翻新,新建办公集群,居住和工作条件全面升级;改造场区主干道路,酒额铁路建成通车,酒航高等级公路正在建设中,场区交通更加便捷;大力整治场区绿化环境,对05区、06区、13区等综合商业区和快递物流行业进行优化整治,居民生活体验更加舒适。

相继建成东风湖、飞天湖、揽月湖、东风渠等水系公园,打造东风水库主题生态公园,翻建东风儿童公园,场区生态环境更加宜人;持续开展新时代东风文化提升工程,场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大力贯彻“精种精养、新种新养”种养殖理念,东风人的“菜篮子”越来越丰富;持续开展“点亮基层、鲜活点号”活动,东风处处焕发勃勃生机……一座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的现代化特色航天港在大漠崛起。

在66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始终以“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扎根大漠、矢志航天,认真完成党、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每一项任务,打出了一枚枚“争气弹”、一颗颗“争气星”、一艘艘“争气船”……孕育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东风精神。时光变幻、日新月异,红色的血脉和忠诚的基因始终流淌在东风航天人的心中,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东风航天人自强自立、创新超越的坚强信仰和奋斗底色。

对党忠诚、航天报国的初心永不变

66年来,无论试验条件和生活环境如何变化,东风航天人对党忠诚的初心始终不变。他们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无私奉献,默默耕耘。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面对西方列强的封锁制裁和战略威慑,党中央毅然做出发展 “两弹一星” 的伟大决策。第一代航天建设者闻令而动,仅用2年零4个月时间,就在荒漠之上建成我国第一个综合航天发射场,并且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成功发射我国第一枚国产地地导弹——东风一号。这种对党忠诚、为国家和民族利益拼搏奋斗的精神,一直传承至今。

为了成功一无所惜,除了成功一无所求。无论是“两弹结合”试验中“死就死在阵地上,埋就埋在导弹旁”的阵地七勇士,还是新时代面对燃料泄漏勇敢逆行的加注人员;无论是王来烈士留在戈壁滩上焦黑的38个脚印,还是无数航天科技工作者为了成功日夜奋战的身影……每一次发射,都是对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的展示,也是对中华民族智慧和勇气的证明。每一次发射任务的成功,都离不开东风航天人对党忠诚、航天报国的初心。

新时代新征程上,东风航天人依然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不变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一代代东风航天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意识,始终胸怀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的赤子之心,始终坚守为祖国和人民出征的崇高信念,不慕名利、不计得失,常年坚守大漠,坚定奋斗一线,奉献青春年华、奉献聪明才智、奉献热血汗水。

建场初期,千千万万有志儿女从祖国各地奔赴西北戈壁,住帐篷、睡地窝、喝苦水,战天斗地,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绚烂绽放。他们以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在茫茫大漠深处创建发射场,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3年,载人航天发射场开始全面建设,施工人员克服重重困难,采取 “三班倒”“人停机不停” 的方式推进工程进度。困了就裹着大衣打个盹,饿了就泡包方便面,连续奋战十几个昼夜也是家常便饭。

总有后浪奔涌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博士夫妻、行业专家、大学毕业生……他们有的放弃了大城市的优越生活,来到茫茫戈壁;有的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岗位上,为航天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大漠戈壁代代传承。

大力协同、拼搏进取的作风永不变

航天发射任务具有“千人一发箭、万人一艘船”的特点,任务成功离不开参试各方的密切配合。无论是“两弹一星”的伟业,还是载人航天的辉煌,都离不开工程全线的大力协同和拼搏进取。与试验各方密切配合、团结奋战、共同争取胜利是中心的优良传统,一直传承至今。

近年来,面对高密度的任务形势,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大力弘扬团结奋斗的作风,创新试验任务政治工作,成立阵地临时党委,给参试各方提供了统筹资源、解决问题的最好平台,使任务遂行更加顺畅高效,开创了新时代试验任务党建工作新局面。

临时党委下属各部门按照分工,时刻关注参试各方实际需求,畅通沟通渠道,统筹力量运用,真正做到了有问题共同解决、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试验各方结成牢不可破的使命共同体、责任共同体、荣誉共同体,齐心协力保成功,圆满完成了以载人航天发射回收为中心的各项试验任务。

矢志太空、探索宇宙的梦想永不变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从“宇宙响彻东方红”开始,东风航天人矢志太空、探索宇宙的梦想和脚步就永不停歇。

从东风一号的艰辛探索到东方红一号的圆满成功,从神舟五号千年飞天梦圆到中国空间站顺利建造完成,从“悟空”“墨子”“慧眼”闪耀太空到商业航天发射百花齐放……66年来,一代代东风航天人始终心怀山海、眼有星辰,对太空的向往和探索从未停止。他们始终坚信,太空是人类未来的希望,探索太空是责无旁贷的使命。他们明白,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不仅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价值,更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类和平利用太空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可以付出一切。

在漫漫征程中,“变” 与 “不变” 交织成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变的是试验条件,从简陋走向先进,不断突破技术的边界;变的是任务频率,日益加快的节奏彰显着时代的进步;变的是环境建设,从荒芜到现代化的蜕变。然而,始终不变的是对党忠诚的初心,是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大力协同的作风,是矢志太空的追求。新时代是奋力追梦的时代,新时代更是实现梦想、创造奇迹的时代。无论外在如何变化,这份不变的坚守与追求,将继续激励着我们在探索太空的道路上奋勇向前,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春秋更迭,璀璨流年

66年,是风雨兼程的来路

亦是腾飞的基石

弦歌不辍,信心满怀

我们共同书写无限未来

写尽千山,落笔是你

东风航天城,66岁生日快乐!


神七发射上天时的解说词!!拜托了!

在网络上,网友们也通过自制网络短片的方式,别出心裁地庆贺神七发射成功的历史时刻。 这部网络视频短片,由大量经典电影镜头组接而成,并进行重新配音解说,短片一开头,就用《英雄》、《赤壁》和周星驰经典喜剧的画面,重点突出了中国人的飞天梦。 [实况](《英雄》:咱们中国人不能总在地上发展,我们要到天上去,是啊老大,这太空资源忒重要了。 我们一定要寻找到上天的技术,圆我们中国人的飞天梦。 )航天人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为了飞天梦而不懈努力。 (《大内密探》:星爷,你这火箭叫嘛啊。 长江七号啊。 )(《赤壁》:这是我们研发的火箭,我们叫它神舟。 )随后,一名声音酷似葛优的配音人员,非常兴奋地宣布了神舟七号即将发射的消息。 [实况:(《甲方乙方》:神舟七号已经万事俱备,只欠发射啦。 )]在神舟七号发射的过程中,短片快速剪接了大量国内外大片的画面,并配以极其兴奋的解说词,突出全世界对神舟七号发射升空的关注。 (黄健翔:伟大的宇航员,伟大的神舟七号,神七今天生日快乐。 神七万岁。 )纵观全片,这段网络视频以特有的表现方式,表达了神舟七号顺利发射之后,众多网友的兴奋和自豪。 [实况:神舟,它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光荣,承载着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美好向往。 在浩瀚的太空中,铭刻下中国人的印记。 ]地址:

神舟的人物介绍

仲人和莫茹仲人:58岁左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令长、卫星总指令长,军人,军衔由少将到中将。 曙光号上马时他还是一名年轻的工程人员,曙光号下马后,仲人走上领导岗位。 他一心梦想着载人航天工程,无奈技术、资金等等各方面因素都不成熟,仲人于是冒险签约发射美国重量级卫星,研制大推力火箭,希望航天技术的进步能够促成载人航天工程立项。 而此时曙光号留下的唯一火种8101所却一再被裁减,8101研制航天服试验及搭载试验均告失败,面临撤编的危险。 仲人面对撤编命令左右为难,最终说服上面留下了8101。 谁知就在大推力火箭研制成功,第一次发射试验却因为一个小小的铝屑而导致不能点火,火箭发射没有成功,上上下下都投来了谴责的目光,大家都陷入了极度痛苦之中。 就在此时,中央决定重新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以神舟飞船为主突破载人航天。 面对七大系统庞杂纷繁的论证意见,仲人感到了空前的压力,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对家庭、妻子、孩子都无暇关心。 小儿子出国,本来入选航天员的大儿子突然出事,身为父亲的仲人十分难过,但他极力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工程依然是他最重要的选择。 第一次飞船发射,仲人面临着成与败的压力,飞船又碰上了开大底的危险,仲人进退两难,艰难地做出抉择:开大底!神舟飞船第一次发射成功了,但进入地面模拟舱的仲令风却差一点出现生命危险,仲人召集大家集中攻关。 最后一次无人飞船试验临近发射,发射场又遇上了前所未有的超低温天气,给发射带来了极大的危险性。 仲人陷入了极大的担忧和困扰之中,他遇上了蒙古老人巴特尔,巴特尔给了他一线希望,他让人找来所有的气象历史资料,冒险决定按时发射。 临近载人,飞船发射的关键时刻,莫茹重病,当他感觉到自己对家庭投入的太少时,已经太迟了,心爱的妻子离他而去,仲人陷入了极大的悲愤之中。 载人飞船的发射使得他不得不让自己振作起来,每一点细微的情况他都要亲自过问,生怕有一丝的疏忽,造成整个载人航天工程的失败。 飞船落地,航天员安然出舱,仲人沉重的心情终于释怀,他想到了莫茹,想到了许许多多为了祖国的航天工程而牺牲的人…..莫茹:55岁左右,仲人妻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资料室主任,后因病退休在家,编写中国载人航天大事纪。 莫茹作为仲人身边最亲密的人,一方面要支撑起整个家庭,另一方面,她也是陪伴着仲人、陪伴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走过来的行内人,载人航天的艰难、仲人的内心世界,她都看在眼里,并以旁观者的身份告诉世人。 她爱她的丈夫,爱她的两个儿子,更热爱载人航天事业,但是在神舟飞船第一次发射的关键时刻,她发现自己的了不治之症。 为了不影响丈夫和儿子们的事业,她始终没有告诉身边的任何一个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林兮发现了莫茹的病情,莫茹的一番话感动了林兮,林兮作为航天员老师,她把这一切都埋在心底去训练,甚至没有告诉自己身爱的男友——莫茹的大儿子仲令风。 临走前她拜托丁雪亭照顾莫茹,等他们训练回来。 谁知这一切都出人意料,等他们训练回来,莫茹已经撒手人间,只留下了没有完成的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仲令风和林兮仲令风,32岁左右,8101锻炼员,军人,少校军衔。 仲令风从小在航天城长大,因为小时候耳闻目睹,加之小时候观看中国第一代航天员岳武侯训练,做航天员成了他一生执著的梦想和追求,于是来到8101,和岳武侯一样,做了一名普通的锻炼员。 8101缩编,仲令风回到空军。 载人航天启动,仲令风参加航天员选拔,一路过关入选航天员。 就在航天员大队成立之际,仲令风架机出事,与航天员失之交臂。 仲令风痛不欲生,躲到空军疗养院迟迟不肯回来,对林兮也置之不理。 林兮对仲令风出事十分痛心,但身为航天员老师,她只有疯狂地工作。 丁雪亭劝仲令风回到8101,仲令风终于听劝回来。 仲令风回到8101,工作虽然做得很出色,但却一直很消沉,知道岳武侯发病,无法继续航天员训练工作,仲令风才慢慢转变过来……仲令雨:26岁左右,仲人二儿子,仲令风的弟弟。 仲令雨酷爱软件,和张再、毛家顺都有很亲密的关系。 他在大学就改学软件专业,后来在张再的支持下出国留学留学,仲人因此对莫茹大发雷霆,还批评张再错误引导。 仲令雨被张再的精神感动,学成后回国,本想在测控领域大展宏图,后来张再劝仲令雨去飞船工作,那里更需要人才。 林兮,30岁左右,8101教练员,仲令风女友。 林兮为医学出生,毕业后来到8101工作,爱好广泛。 8101所缩编,林兮上学进修心理学。 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后,林兮被召回出国学习航天员心理教程,成为8101的一名老师,参与航天员选拔。 因为特殊的工作关系,林兮必须和仲令风保持距离,仲令风以为林兮对她变心,而林兮也只有把这些埋在心底,全身心投入工作。 仲令风出事,林兮对此十分伤心,两个人因此公开爱恋,但是在后来的训练仲数次分分和和,林兮知道莫茹的病以后,为了让仲令风安心工作,没有告诉他,谁知等他们训练回来,莫茹已经撒手归西,仲令风情急之下,怪罪林兮……张再,43岁左右,测控系统负责人,单身父亲,又一个小女儿。 张再去8101买狗,碰上了丁雪亭正在扫院子,丁雪亭对他很信任,张再带走了8101的航天狗小豹11,张再被丁雪亭吸引,一直深爱着她却不敢表白。 丁雪亭对小豹11感情很深,一次逛街,丁雪亭发现小豹11和又又在一起,很是吃惊,才知道张再有个已经8岁大的女儿。 误会之后,丁雪亭逐渐爱上了张再。 张再常年出差在外,女儿又又无人照顾,丁雪亭常去看望又又和小豹,一次丁雪亭发现张再有意保留着自己收拾过的东西,十分感动,两个人开始交往……丁雪亭,33岁左右,大龄青年,原为8101资料员,后到航天资料室和莫茹一起工作,因工作繁忙一直没有结婚,一直到8101所编,遇上张再。 后丁雪亭不提出和张再结婚,张再觉得自己已身为人父,要丁雪亭好好考虑考虑。 丁雪亭赌气,随船出海,测量船过赤道线时,她把她和张再的名字漂流到大海…….又又,5岁-15岁,张再女儿,父女俩感情跟深,喜欢小狗工程主要负责人和科技人员:顾大老总:70岁左右,老一辈科学家,航天三老之一,两弹一星工程负责人,曙光号计划工程总师,载人航天工程顾问。 杜老,70岁左右,老一辈科学家,航天三老之一,两弹一星工程主要参与者,在工程论证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孔老,70岁左右,老一辈科学家,航天三老之一,两弹一星工程主要参与者,在工程论证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孟化川,60岁左右,“航天六君子”之一,载人航天工程总师,技术带头人,哪里有难题,哪里就有他,常年奔波在各个岗位上。 祝庆久:58岁左右,“航天六君子”之一,航天员系统总师尚举杰:61岁左右,“航天六君子”之一,飞船系统总师方明侠:58岁左右,“航天六君子”之一,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应用系统总师杨兴浦,61岁左右,“航天六君子”之一,火箭火箭系统总师季知生,61岁左右,沙漠地质专家,着陆场总师萧和平,40岁左右,留学博士,飞船系统年轻一代负责人霍 雷,58岁左右,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发射场总师总指挥刘大谋,44岁左右,工程副总指令长,仲人接班人毛家顺,45岁左右,飞船软件工程师,工作狂,不顾家,工作起来六亲不认,但是对夫人却很“怕”苏小所,38岁左右,测量船船长纪云,30岁左右,火箭系统逃逸组长,年轻科技人员魏修伦,60岁左右,老一辈卫星轨道专家,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后,他被反聘回来参与飞船轨道设计,后随季知生考察着陆场,在车上去世……航天员雷东进,35岁左右,航天员。 雷东进以第一名的成绩入选航天员大队,爱人陈洁和父母都对他的航天员事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钟旭,34岁左右,航天员,首飞航天员梯队南方,34岁左右,航天员,首飞航天员梯队岳武侯:48岁左右,航天员大队队长。 岳武侯是我国第一代航天员,曙光后下马后,他留在8101做锻炼员。 航天员是他一生的梦,并且告诉他的女儿他是航天员,直到有一天女儿发现了真相。 他平时最疼爱仲令风,希望他能当上中国第一个航天员。 仲令风因伤不能继续当航天员时,他十分痛心,此时他也因为长期的超负荷锻炼落下重病,渐渐不支,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仲令风身上,希望仲令风能接他的班,把中国的第一个航天员送上天。 仲令风和岳武侯感情很深,岳武侯的苦心终于唤醒了仲令风……其他人员:毛夫人,43岁左右,一次返回式卫星走失,毛家顺把自己关起来闭门攻关,毛夫人把母亲病危的电报递给他,他慌忙之中回巴山老家探望母亲,又因工作繁忙无法脱身,毛夫人只好自己一人去探望婆婆,一去半年,回来后发现毛家顺睡在办公室,家里因为半年无人照顾,无法落足。 毛夫人因为忍受不了毛家顺的习惯,和毛家顺吵架闹离婚离婚。 毛家顺也知道自己理亏,有点怕毛夫人闹。 后莫茹带毛夫人去发射场参观,毛夫人被感动,回来主动照顾毛家顺,毛家顺惊叹夫人的转变……杨夫人:55岁左右,杨兴浦夫人柯敏:38岁左右,萧和平爱人刘阿姨:60-66岁左右,顾大老总夫人,退休在家陈洁,32岁左右,雷东进爱人雷,6岁,雷东进儿子雷父、60岁左右,退休在家雷母,60岁左右,退休在家雷大哥,38岁左右,普通工作人员大嫂,38岁左右,普通工作人员赵小兰,30岁左右,钟旭爱人,小学教师,一开始不支持钟旭当航天员,后来又希望钟旭能第一个飞上天钟大叔,65岁左右,钟旭父亲钟大妈,63岁左右,钟旭母亲张师傅:60岁左右,东方红卫星焊接师,退休在家。 后反聘他焊接飞船,他得知消息后瞒这家人,悄悄来到飞船生产厂房,参加第一艘飞船焊接。 后劳累过度,糖尿病复发。 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焊接成功,就要进场时,又悄悄离开岗位。 张师傅爱人,58岁左右,闲居在家,对丈夫离家出走很不理解。 后来得知丈夫从事飞船焊接任务,不辞辛劳到医院看护张师傅儿子,36岁左右,工人张师傅儿媳,35岁左右,工人张孙,10岁,张师傅孙子李师傅:48岁左右,飞船焊接师周师傅:43岁左右,飞船焊接师女同事,30岁左右,飞船焊接检验师薄海,26岁,研究生,大学时看见火箭发射失败,发电报批评仲人等中国航天人“奇耻大辱,国人心寒”,后被仲人的大学演讲所感动,毕业后到中科院空间预报中心工作,并发现了首次神舟飞船发射前的空间隐患司徒镜水,38岁左右,测量船船舵手

关于庆国60年阅兵式作文

经历风霜雨雪,历经苦难坎坷,我们的祖国母亲在岁月的长河中,一步一步,艰难的挪动脚步。 直到1949年,她甩开了脚镣,挺直了胸膛,祖国母亲用大步前行为我们赢得了今日的幸福生活。 祖国母亲却已经六十周年了。 我们在星光灿烂下倾听时代的钟声,我们在漫漫长夜中等待黎明的曙光,多少次,我们心潮难平,多少次,我们辗转难眠,多少次,我们都是为了这不同寻常的一天——祖国母亲六十年华诞! 仰望长空,历史的星光依然闪烁!我们的中国古老而伟大,我们的中国壮丽而永生!蔡伦纸上书写着她的智慧,指南针上旋转着她的方向,刀光剑影下她一次次回归和平,精神劫难中又一次次积薪自焚,重获新生。 为了祖国的成长,无数人前仆后继,呕心沥血,为了祖国的富强又有多少人燃尽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即使在那封建主义的绞杀下,即使在那帝国主义的炮火中,中国人依然用自己的脊梁挺起了中华古老的长城。 五十年前的十月一日,我们的祖国振翅一飞,再度冲上云霄,向全世界发出了最为雄健豪壮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巨人的呐喊,震荡环宇,让群山响应,大海回波! 从那以后,一代新的天之骄子站立起来,他们用自己的灵魂之火温暖了祖国一度冰冷的身躯,用青春的热血点燃了祖国曾经暗淡的灵魂,用激越的歌声纺织了祖国的一身彩霞。 置身历史,我们溶于其中,分享着那过去的兴奋与悲痛;放眼未来,我们会发现,面前的道路更遥远更艰难。 新的学习生活已经开始,实验中学又迎来它的又一批骄子,让我们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把科学、理性、民主,进步作为自己的伟大目标,让我们用高尚的品德,优异的成绩献给祖国。 迎接澳门,将中华儿女的豪气与龙的传人的胆魄融于自己青春,献出自己的智慧和爱,让我们在五星红旗下庄严宣誓:我们将努力奋斗,为了美丽的祖国我们将竭尽全力,为了祖国美丽的永生! 闪光的足迹 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 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那时的中国,民生凋敝,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废待兴,政府和人民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的中国面孔,并没有畏缩,勇往直前,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开始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是极低的。 出行用的自行车,人们叫它“洋马”,点火用的火柴,人们叫它“洋火”,钉东西用的钉子,人们叫它“洋钉”。 因为那时的中国人没有见过这些新奇的东西,也不会造,都是从西洋传过来的。 那个艰苦的年代,我没有经历过,但从我看过的资料片中完全能够体会,当时的中国人民依旧生活在极端贫穷之中。 光阴如水,岁月如梭。 时光来到了2009年,我正在电视机前,收看着中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落成的新闻。 又是一个重大成就,我开始浮想联翩,我想起了祖国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想起鸟巢,想起了奥运健儿们的英姿,我想起了祖国接连成功发射了神州五号、六号、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想起太空,想起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航天领域举足轻重的一员,我想起了改革开放整整三十年里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年均10%的增幅,想起中国国力,想起中国已经成为这个世界综合国力第六的国家,想起新中国成立的这一甲子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的、不断地提升,想起新中国历史,想起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闪光的足迹! 我为我的祖国母亲骄傲,我为成为中国母亲的儿子骄傲! -------------今年,是祖国母亲的60岁生日,我坐在桌前,不禁浮想连翩。 祖国啊,经过60年的风风雨雨,你取得了何等辉煌的成就啊!先是三峡工程即将梭工,接着是继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之后,神州六号载人飞船也即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这些,不都证明了我们祖国的飞速发展么?“Welcome to NanNing!”这是连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都会说的一句话。 自从中国加入了WTO,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行,各个学校都开始更加地关注同学们的英语水平,并努力的去提高它。 这些,都是在为中国更好的与世界交流做准备啊!再者,加入WTO引起的变化将对我国经济与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农业领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科技部一直在认真研究如何整体提升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国际竞争力,最终使我国从农业大国变为农业强国的问题。 去年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大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56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事业的成就与经验,部署了21世纪初的农业科技工作,提出了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措施。 近年来,中国已经向小康社会又迈了一大步。 就拿西藏来说吧,2004年时,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11.54亿元,连续四年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达到百分之12.5,人均GDP达到7779元,是1965年的33倍;粮食总产量达到了96万吨,是1965年29万吨的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200元,农民、牧民人均收入1861元,绝大多数农民、牧民都解决了温饱问题。 看,就连西藏这样的边远地区都大有改观,更何况深圳、上海这些大城市呢?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也大幅度提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增加,2001年全国R&D(研究与开发)投入为96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而在1990年,这两个数字分别是125.34亿元和0.68%;同时,通过实施国家973计划、863计划、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等一系列科技计划,在许多重要领域取得大量创新成果。 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实力已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由此可见,我国的科技发展是多么的迅速啊!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我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中国将取得更大的,让人瞩目的成就!!!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25007.html
高情商回应!汤怡晒家庭温馨照却遭网友投诉 斥其饼店产品不新鲜
看 又有人被骂上热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