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一首诗,定位了杭州的灵魂,也让“苏市长”的名号永远留在杭州人心中,可以说这是老市长苏轼与杭州这座城之间的互相成就吧!《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10月26日起,每周六20:30播出
苏轼最流氓的一首诗
苏轼最流氓的一首诗是“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昌李被里成双夜蔽樱,一树梨花压海棠宏迅丛”。
苏轼,或许是大宋文坛最为“干净”的一位,这并非指为人作风方面,而是从他的诗词灵魂角度出发,他是红尘俗世的一枚过客,他是浮华仕途的一股清流。 因为苏轼终身都在奔逃的路上——逃离官场的黑暗,逃离同僚的嫉妒,逃离世俗的脏水。
既然不被污泞所容纳,那么他应该是流污的异类了吧?故而苏子瞻很孤独,他只能以退为守,他只能选择将就。
苏轼《定风波》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苏轼《定风波》原文】: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全文翻译】: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大家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创作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苏轼《定风波》赏析】: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当然不是写实,而是继续写自己当时的心态。 当自己拥有平静悠闲的心态时,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 这里还隐含了两种生活的对比,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御和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 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 “竹杖”、“芒鞋”是苏轼用来表达平民生活的重要意象,在其诗词中经常使用,如《初入庐山》:“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东坡》:“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寓居定惠院》:“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尽管苏轼是一位士人和官员,但却是一个平民艺术家,常常深入民间毁拆猛,并过着平民般的生活。 “竹杖芒鞋”就是苏东坡典型的平民形象,也是其平民人格的真实写照。
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 对于这种生活,他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意思是说,我不怕这种艰辛和磨难。 这是一句反问句,意在强调这种生活态度。 为什么要强调这种生活态度呢?因为对于苏轼,这就是他一生的生活态度,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蓑烟雨”,是说整个蓑衣都在烟雨中,实际上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 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 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 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 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 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 当他被贬到海南岛,仍能够写出“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心灵纯净的句子。 对于“一蓑烟雨”这样的意象,苏轼是非常喜爱的。 他对唐代词人张志和的词《渔父》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句子极为赞赏,恨纤桥其曲调不传,并将其改为《浣溪沙》中句子(“自庇一身轻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入歌。
我们再看词的下阕,下阕转到写雨后的情景和感受。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这里描绘了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些的暖意。 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 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 当你对人生的这种辩证法有了了悟之后,就不会永远沉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就会在微冷的醒觉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线希望。 “山头斜照却相迎”,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观照,是一种通观,是苏轼经历磨难和打击之后,在灵魂上的升华。 苏轼在他的另两句诗中,也表达这种思想:“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意谓凄风苦雨之后也终会放晴的。
其实以上三句表达的还只是一种儒家的境界,这是一种入世的人生态度。 在此基础上,苏轼进一步彻悟人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归去之后,看刚才刮风下雨的地方,哪里有什么雨,哪里有什么晴。 所谓风雨,所谓晴,不过是人心中的幻象而已。 这里苏轼进入到了佛教所说的“无差别境界”。 在佛教看来,“万法惟心所现”,世界的一切物象皆是心所幻化而出的。 如果心静,世界自然清静。 其实世界万物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我们有了分别心才有了世界万象。 如果我们内心进入到了无差别的境界,世界万物哪有什么分别呢?因此佛教劝人“无执”,一切都不要执着,不要被外物所系缚。 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不要太在乎,所谓“宠辱不惊”。 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归去之后(可理解心灵的皈依),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 他在此劝人既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也不要因阳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处之。 这看来似乎有些唯心的色彩了,其实这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是一种了悟宇宙、人生之后的大超越。 这也反映出了苏轼的人格境界,应该说苏轼的一生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 晚年他流放到海南岛后,又把这三句稍一改,写入了另一首诗《独觉》:“潇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可见,苏轼是以此来磨砺自己的人格境界,并贯穿在他一生的生命历程之中。 全词以这样充满哲理的句子收尾,韵味无穷,令人深思。
【词句注释】: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 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多惠政。 卒谥文忠。 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创作背景】: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表达主题】: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名家点评】:
苏轼在杭州任职结束后到什么地方当太守?
在杭州的历史上,地方长官中最有名的,除了唐朝的自居易,便是北宋的苏东坡。 灵隐寺大雄宝殿上的一副对联,说明了自居易和苏东坡在杭州人心中的地位: 古迹重湖山,历数名贤,最难忘白傅留诗,苏公判案。 胜缘结香火,来游初地,莫虚负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宋神宗时,苏轼曾任祠部员外郎,担任过密州、徐州、湖州的知州。 36岁那年,苏轼因反对宰相王安石的青苗钱法,被贬谪黄州。 后又被贬到杭州,任杭州通判。 通判为地方行政副职,任期为三年。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杭州。 虽然是贬谪,但到杭州这样的好地方,者盯苏轼的心情还是不错的,听到消息后,当即就打点行装准备动身。 同在京城做官的弟弟苏辙见哥哥老是触犯王安石,很为哥哥担心,知道苏轼出任杭州通判,离开了是非之地,很是高兴。 但他又怕苏轼到杭州后又去做诗写赋,讥讽朝政,再起祸端,就在临别时苦苦相劝,并以诗相赠:北客若来休问答,西湖虽好莫吟诗。 当通判的苏轼所负的担子毕竟与一把手不一样,凡事由知州作主,难有大的作为。 因此,那段时间杭州民问流传的大多是苏东坡“画扇断案”之类的轶事。 宋哲宗时,苏东坡出任翰林学士。 公元1089年,苏东坡又一次来到杭州,任杭州知州。 宋代地方行政区划分为州(府)、县两级,州、府的长官分别为知州、知府,相当于汉代的“太守”、唐代的“刺史”。 所以苏东坡担任杭州知州以后,人们常常尊称他为“杭州太守”。 这次苏东坡来杭州是当行政长官,作为自然与当通判时不一样。 苏东坡到任的那年,杭州先遭涝灾,又遇干旱。 第二年夏天,暴雨成灾,钱塘江两岸一片汪洋,杭州街道上可以行船。 洪水退后,瘟疫流行,米价暴涨。 为了救灾渡荒,苏东坡请求朝廷供米20万石赈灾,减去三分之一的上供米,并平粜官米40万石,以缓解粮荒。 在苏东坡的努力下,瞎神遇到这样严重荒灾的杭州,无一人饿死。 苏东坡还捐献50两黄金,并广泛筹集捐款,创办了杭州第一家病坊,为贫苦病人治疗,被人们称为“安乐坊”,这也是中国最早的公立医院。 对苏东坡设“安乐坊”之事,《清波杂志》中有所记载:“苏文忠公知杭州,以私帑金五十两助官缗,于城中置病坊一所,名‘安乐’,以僧主之。 三年医愈千人。 ”苏东坡研究医道,精通药理,亲自主持配制了一种有多种疗效的丸药,名为“圣散子”,并在临床广泛使用。 圣散子由20多种中草药配制而成,价格很便宜,疗磨嫌亏效却很显著,这一大众化的药丸,深受百姓欢迎。 经历了这样大的洪水之后,苏东坡对水利的重要性有了切身的感受,决心在杭州进行水利建设。 他首先组织疏浚了盐桥运河(今中河)和茅山运河(今东河),将这两条运河挖深了2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大大提高了运河的蓄水和通航能力。 之后,苏东坡又把解决城市供水问题作为自己的又一项工作。 自唐代李泌凿六井、白居易修六井之后,到苏东坡时,西湖淡水流向六井的管道受损坏,苏东坡尽力进行保护,使杭州城中常年淡水不断。 最后,苏东坡将西湖作为疏浚的目标。 苏东坡第一次到杭州时,西湖淤塞的面积已有十分之二三,第二次来杭州时,西湖已经淤塞近半。 他给朝廷起草了报告《乞开杭州西湖状》,提出要疏浚西湖,认为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 并力陈西湖五个不可废的理由,要求朝廷准许疏浚西湖。 得到朝廷准许后,苏东坡发动了20万民工疏浚西湖,挖淤泥,除葑草。 在疏浚过程中,苏东坡常亲临指挥,从规划到具体措施都亲自过问。 一天,他来到湖上,沉思良久,对旁边的人说:从湖中挖出的这么多葑泥,往哪里放呢?湖南北30里,环湖往来,终日不达。 如果用葑泥在湖中筑一条堤,不是能一举两得吗?于是,他让民工们用淤泥和葑草筑成了一条横贯湖面的数里长堤,像一条美丽的彩带,恰到好处地把西湖分为两半,堤的东面是外湖,堤西为里湖,堤上架6桥,并植柳树和桃树护堤。 为了加快工程建设,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苏东坡调集500名兵士,负责用船运载湖中清出的葑草,同时监督工程的进行。 经过三四个月的整治,西湖又现烟水浩淼、绿波荡漾的风貌。 这条桃柳相间的长堤,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有着美学价值,更充满着人文价值,它被人们称为“苏堤”。 以后,“苏堤春晓”又成为西湖十景之一。 为了保护疏浚后的西湖,苏东坡还在湖中竖立了三座石塔,禁止在石塔界线内的湖面种植菱藕。 这三座石塔为以后的“三潭印月”景区打下了基础。 对现在的许多人来说,知道以苏东坡姓氏命名的那条美丽的长堤之外,还有一样便是那道杭州名菜“东坡肉”了。 对于“东坡肉”的来历,有许多说法,也演化出不少故事,但其“产地”都是在杭州。 有一种说法是,苏东坡组织民工疏浚西湖,使杭州四乡庄稼大获丰收。 心怀感激的杭州百姓抬着猪、担着酒向苏东坡拜年。 苏东坡将收下的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喷香,再按疏浚西湖的花名册,每家一块分送给杭州百姓,让他们过年。 人们就把此肉称为“东坡肉”。 由于“东坡肉”味道鲜美,油而不腻,很受百姓欢迎。 后来杭州的大小菜馆也学着做成此菜,挂出牌子,取名为“东坡肉”。 又传,“东坡肉”成名以后,一天,朝中御史乔装改扮来杭州察访,一进菜馆点菜,首见“东坡肉”,就收罗所有菜馆菜单,返京奏见皇帝,说苏东坡在杭州贪赃枉法,百姓恨之入骨,以致要吃其肉,并呈上菜单为据。 皇帝不明原由,不分青红皂白,降旨把苏东坡革职,发配海南。 在杭州的日子,是苏东坡!最开心的时候,其处境和人事关系与在京城时相比要好得多。 由于心情舒畅,做起事来也就得心应手,诗自然也会写得多了。 他第一次来杭州当通判时的几位上司,太守沈立、陈襄、杨绘,以及第二次来杭州当太守时的助手、同僚、下属等,都和他志同道合,彼此之间开诚相见,亲密合作,情同手足。 有时兴之所至,他们还以诗词唱和。 苏东坡非常珍惜这段时间的人际关系,看重与同僚之间的情谊。 他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来回忆和描写他与杭州同事的友情:忆在钱塘岁,情好均弟昆。 时于冰雪中,笑语作春温。 美丽的西湖,对诗人的吸引力是可以想像的。 来到杭州以后,一见西湖,苏东坡便观之不足,爱之有余。 稍有余闲,不管阴晴雨雪,都会四处游览。 面对西子湖,苏东坡自然是诗情如泉涌,难以自禁。 据学者研究统计,现存的苏东坡在杭州所作的咏杭州西湖的诗词,有453首之多。 以苏东坡在杭州的时间来算,大约每五天便有一首诗作问世。 对于诗人来说,诗就是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他的语言。 林语堂对苏东坡有很深的研究,对苏东坡的西湖诗词,有一段绝妙的评论:“西湖的诗情画意,非苏东坡的诗思不足以极其妙;苏东坡的诗意,非遇西湖的诗情画意不足尽其才。 ”正是由于有了这千古奇才与绝色美景的结合,才使西湖有了许多流传千古的杰作。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东坡对西湖景色的高度概括和绝妙描写,使这首名诗成为对西湖的千古绝唱,也成为以后历代杭州人宣传杭州和西湖的最佳广告词。 作为佛教的信仰者,在西湖山水中,苏东坡非常喜爱灵隐等地的景色,“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 他与许多寺院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传,苏东坡常常在游玩西湖之后,到葛岭附近的普安院吃饭休息,然后前往灵隐。 在灵隐,苏东坡喜欢把冷泉亭作为他的办公地点,在亭子里摆放桌椅笔墨,摊开卷宗,在优美的景致里剖析公案。 处理完公案后,撤去公文案卷,摆上酒菜,与属吏共饮。 在他的诗作中,有许多与灵隐有关,《闻林夫当涉灵隐寺寓居戏作灵隐前一首》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的前四句是:灵隐寺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鹜。 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 如今,灵隐风景区里的“春淙亭”和“壑雷亭”的出处就是来自于苏东坡的这首诗。 苏东坡与佛教的渊源,还要从其家庭说起。 苏东坡的父亲苏洵是佛教之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的皈依弟子,他的母亲程氏是一位女居士,他的弟弟苏辙也是一位虔诚居士。 苏东坡很早开始学佛,对佛学很有研究,他的行为受大乘佛教经典《维摩诘经》的影响最深。 在苏东坡的作品中,有许多与佛教有关。 在杭州,苏东坡经常往来于各寺院,与湖上丛林、各寺高僧相知相交,留下了许多佳话。 其弟苏辙曾说:“昔年苏夫子,杖履无不之。 三百六十寺,处处题清诗。 ”苏东坡来杭州前,欧阳修曾向他介绍了杭州诗僧惠勤,嘱咐苏东坡到了杭州可前去探访。 苏东坡到任第三天,就前往孤山拜访,受到了惠勤、惠思的热情接待,三人开怀畅谈,很是投缘。 告别了两位僧人,走出山门,苏东坡的眼前是腊月孤山大雪将临的冬日景象。 于是,他写下了一首《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诗,描写当时的情景和心境: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鹤盘浮屠。 兹游淡泊欢有余,到家恍如梦蘧蘧。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与白居易一样,苏东坡对杭州怀有美好的感情。 “居杭积五岁,自忆本杭人”,他把自己当作是杭州人,在离开杭州以后,还常常想起在杭州的岁月,回忆在杭州的快乐生活。 “平生所乐在吴会,老死欲葬杭与苏”,他要把自己的灵魂安息在杭州,他是西湖山水的知音。 苏东坡这样既有才华、又干实事的地方官,自然会受到当地百姓的喜爱。 在苏东坡还在任上时,许多杭州人就“家有画像,饮食必祝”。 苏东坡离开杭州后,杭州人建立了纪念他的“苏东坡祠”,把他当年修筑的长堤称为“苏堤”,把他创造的“东坡肉”作为杭州的特色菜,把他的事写进了历史书、教科书和文学作品。 至今,用苏东坡故事编成的戏剧还在杭州的剧院上演。 1988年12月,杭州人在苏堤南端建成了占地4.2亩的苏轼纪念馆。 其建筑为一座米红色、飞檐翘角的二层仿古楼。 楼下展有苏轼的家谱、年表和生平事迹,重点介绍了苏东坡在北宋熙宁、元佑年间两度来杭州担任地方官时救灾赈民、开凿运河、疏通六井、整治西湖的事迹。 楼上展厅展出了苏东坡的诗文、书画手迹的复制品,以及当代书画名家以苏东坡诗文为内容的书画作品。 纪念馆前花木扶疏、竹影婆娑的庭院内,竖立着一尊高三米、用花岗岩雕刻的苏东坡全身像。 在杭州,还有一条以苏东坡名字命名的道路:东坡路。 有一座以苏东坡名字命名的剧院:东坡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