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mule2.com)
毕加索曾经说过:「我用了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小孩子那样画画。」因为在艺术创作中,即便是艺术大师的想象力,也未必能高过小孩,可以说,每个孩子,在幼儿时期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wu.09ez.com)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但是,家长「 教」宝 宝画画的一些方式,反而可能破坏宝宝的想象力:一是 用成人思维干扰:在宝 宝画画时,总是坐在旁边提指导意见「房子要画成方形的」、「太阳应该是橙色的」、「小河怎么画到天上啦」等等;二是 让宝宝依葫芦画瓢:家长 先在纸上画好一条小鱼,然后再让宝宝照着临摹出来……这样的行为,表面上看能在短时间内帮助宝宝完成一幅像模像样的作品,实际上宝宝不 是被刻板思维固化、就是在乖乖按照大人的想法做事,根本没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会认为绘画启蒙好难啊?
其实,6 岁前的宝宝最喜欢涂涂画画了,也正是想象力最为丰富的时期。
所以这时家长要做的很简单,那就是: 提供一个「宽松而开放的创作环境」,用「正确的方法」保护好宝宝的奇思妙想。
比如,画画只能用笔吗?
当然不是,在孩子的世界里,任何东西都能成为创作工具: 树叶、沐浴球、蔬菜、玩具车、气球 ……
[kuai.ftm2006.com)
再比如,一定要一笔一画地创作吗?
当然也不是: 用玩具车的车轮粘上颜料,在纸上同样能压出彩色车辙;用积木蘸上颜料,也可以拓印出城市的高楼大厦……
[tian.talmido.net)
怎么样?这样的方式是不是比起单调的「照猫画虎」有趣多了?
创作过程变得好玩了,不仅可以吸引宝宝强烈的兴趣,还能激发他无限的创作潜能、让宝宝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也没关系,这次丁香妈妈联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萧微老师、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美术专业优优老师以及迪士尼、视觉中国签约插画师黄俊老师 ,共同制作了这门专为 1~6 岁宝宝 打造的《 艺术涂鸦课》里 面包括了「家 长课」和「 涂 鸦实践课」两大 部分,足足有 42 节课。
[wei.wangfuji.net)
图片来源:课程截图「 家长课」会 告诉你:宝宝不同阶段涂鸦期的发育 特征;引导 宝宝创作的科学方 法;适合 低龄宝宝的绘画工具 ;以及带 宝宝涂鸦时的注意原则等 等。
「实践课」 则被分为了 激发兴趣、色彩刺激、想象表达、艺术探索、水彩课堂 五大板块。
[zong.valfun.com)
图片来源:丁香团队其中每个板块对应着不同的启蒙主题:1. 「激发兴趣」板块:通过 用各种意想不到的多变工具,以及亲切有趣的家庭场景,吸引 宝宝主动进行创作。
[pan.gentyo.com)
图片来源:课程截图2 . 「色彩刺激」板块:你 可以带宝宝和颜料来一场亲密接触,在 创作中感受色彩明暗、深浅、纯度的神奇变化。
[tian.pigrafic.com)
3. 「想象表达」板块: 借助不同的儿童故事引导,让涂鸦真正成为宝宝的非语言表达工作, 在涂鸦中尽情放飞想象力,大胆进行自主表达和创作。
[wu.bjnifc.com)
4. 「艺术探索」板块: 引导宝宝欣赏大师经典作品,探索新奇有趣的绘画手法, 在丰富的艺术体验中提高审美能力。
[kuai.bx3q.com)
5. 「水彩课堂」板块: 可以体验到色彩混搭的创作过程,在点点涂涂中激发无限想象力、点亮宝宝艺术天赋。
[pan.damanvzhuang123.com)
图片来源:课程截图有了这么丰富多元、全面系统的内容,就算你不是艺术专业出身的家长,只 要跟着课程和宝宝一起玩起来、画起来,也能轻轻松松给宝宝做好早期绘画启蒙。
目前已经有位家长在带着宝宝学习 《艺术涂鸦课》 了,你可以在笔记区看到,每个孩子都在课程里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进行了快乐的涂鸦创作。
[kuai.popculte.com)
图片来源:课程笔记区截图现 在正值丁香妈妈开学季特惠活动,这门原价 199 元的课程,10 月 17 日至 19 日,限时直降 90 元,到手仅需 109 元 !此 外,前 100 名下单,还 可获赠价 值 69 元的全套颜料和画纸, 颜 料安全易水洗,低龄宝宝也能用哦!
[kuai.in2sun.com)
活动仅剩最后 2 天, 机会难得,感兴趣的家长千万别错过!
《艺术涂鸦课》 10 月 17 日 ~ 19 日限时 直降 90 元,只要 109 元前 1 00 名下单送价值 69 元的全套「颜料+画纸」识别二维 码立即订阅赠品下单后 3 个工作日发货
[tian.kvvadrat.net)[wu.yyue.net)[xia.djjane.com)[xia.96nq.com)[po.xgx526400.com)
下面一起来了解下课程吧。
采用「三步亲子互动法」 保 护宝宝创意,激发艺术潜能在 宝宝涂鸦期,家长最重要的是要守护他的「想象力」,因此[share.po.51jutong.com),在这门课中,我们独创了「三 步亲子互动法」,目 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创造一个「[share.coloopen.com)宽松而开放的创作环境」,让宝宝尽情放飞想象。
第一步,引发兴趣。
以[share.www.osuiaa.com)《奔跑的小车》这节课为例,老师会先用宝宝最喜欢的小车来和他打招呼,[wu.share.marknitz.com) 这样宝宝很快就会被吸引,也会非常期待下面的涂鸦游戏。
[zong[share.tian.hnhfeng.com).to0u.com)
图片来源:课程截图第 二步,动作示范。
面对颜料和道[www.lamduchien.com)具小车,宝宝可能不知道要做什么,那么我们会在这一步给出一个简单的动作[www.share.192868.com)示范,这样 既不会对宝宝过分干预,还能帮助宝宝打开创作思路。
[tia[wei.www.jxtaobao.com)n.ctmginc.com)
图片来源:课程截图第 三步,自由涂鸦。
当[www.wei.kxmotor.com)宝宝看到小车划过留下的蓝色车辙,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定会迫[kuai.share.meibung.com)不及待地想要自己动手来画。 这时我们就可以把主动权还给宝宝,让他在画[gong.share.imeita.com)纸上进行自由地涂鸦创作吧!
[bu.sydlxx.com)
图片来[wu.www.islaminkbr.com)源:课程截图相信通过这个「三步亲子互动法」,宝宝一定会玩得非常开心,[gong.www.gzcl666.com)也许还会创作出让你意想不到的「大作」呢!
在我们的课程里,每一节都采用了这[po.share.cv2j.com)样的方法, 既能引起宝宝对涂鸦画画的浓烈兴趣,又能很好[share.xia.mexicodreaming.com)地保护好他的创意,同时还是一次高质量的亲子互动游戏,真是一举多[wu.share.meishangge.com)得啊。
趁着课程现在特惠价,感兴趣的家长赶紧安排起来吧!
《艺[xia.share.abimpound.com)术涂鸦课》 10 月 17 日 ~ 19 日限时 直降 90 元,只要[share.kuai.agro-g.com) 109 元前 1 00 名下单送价值 69 元的全套「颜料+画纸」识别二维 码立即订阅赠品下单后 3 个工作日发货
6岁的孩子学画画会不会很吃力啊?孩子这么小能去学画画吗?
当然可以学,很多孩子三岁就开始进行绘画的培养了,不是说去接受多严苛的课程,而是让孩子沉浸在绘画的熏陶之中。 孩子的艺术感受是需要从小就去培养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效果的。
小孩子学画画可以说是很有用的,主要锻炼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力和总结能力,当然也可以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家长注意的话,还可以通过他们的画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和引导他们正确的思维与判断。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将其当作艺术和技能来学习,在这个阶段的小孩,只是通过画画来辅助其幼儿教育,最好是符合他的兴趣。
各位家长,如果孩子喜欢画画的话,最好是你们父母可以变着法的陪他“玩画空誉轮”,让他能从心底里对这个产生兴趣,这样以后学画的时候可是事半功倍的,不过别太早让他接受正规的教育,这些东西太枯燥,万一孩子厌学就不好了。
你要明白,孩子还这么小,最重要的是要让他对画画感兴趣,而不是去学技能,你想:这么小的孩子,就算你整天逼着他画画,他能有多大长进。 只有孩子自己感兴趣才有能学好的可能。
其实,大部分孩子都有观察世界并在画纸上再现的爱好。 孩虚乱子画画,都是基于想象和简单的观察,描绘的是他观察的或想象的世界,表现手段也都是“涂鸦”,能够带给自己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学什么并不能影响孩子的思维及专业发展。 并不是学画画就成画家。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注意力的集中才是最重要的的天赋。
画画会给孩子养成感受美的习惯。 现在文盲不多,美盲很多,就像文盲看不了书,这个世界对他来说就缺失了一项重要的体验,美盲也是这样,斗信没有感受美的习惯,生活该有多乏味。 做为家长,当然希望孩子能快乐的感受全部的世界。
对于孩子来讲,最重要的就体验、感知和经验。 只有积累的足够多了,在大龄阶段和成人阶段才能更好的学习知识。 “玩”是一种手段,即,孩子觉得好玩儿,他才有更多的兴趣和好奇心,参与到感知和经验的积累上。
实际上,“玩什么”或“怎么玩”才是问题的关键。 无论是创意美术还是传统美术,首先要看它们有没有阻碍小朋友的创造力发展。 艺术本身就是充满创造力,对于国内大部分的艺术教育而言,特别是幼儿艺术教育,我们确实让孩子参与了各类艺术活动,但遗憾的是,多数时候不是创造行为。
因此家长在选择绘画班的时候就要注意,老师的教学到底能不能提起孩子的积极性,课程的设置能不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比如小熊美术,老师并不会给孩子框定过于死板的课程设置,而是会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和想象空间去进行指引,这样就可以充分保护孩子的创作能力。 而且更重要的是,小熊美术还增添了AI技术,孩子在课上完成的作品可以通过立体的方式表现出来,更加增添课程的趣味性。
相反,如果一个美术班给孩子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太少,那么它就是阻碍孩子的创造力发展,不如不报。 因此,家长自己要做好抉择,可以去看一下试听的课程,看看孩子对课程的喜爱程度再做决定。
孩子的画画天赋改如何培养?
说起培养孩子的画画天赋,首先我们要避免破坏孩子画画兴趣的几个“大坑”:
鸟居昭美在《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一书中曾说:“绘画和语言一样,是一种表达方式。 ”它不能简单地用技巧做标准,更不能限定好了一个框敬巧埋框去填满,而是要基于生活所见所闻,因为真实、感动、触发灵感而创作表达。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画画天赋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不同阶段孩子的画的特征,学会欣赏。
1岁:
涂鸦从“画点”开始,孩子会挥舞手腕,画出很多个“点点”。
1岁7个月:
画圈——肩部和肘部像活塞式地做往复不停的运动,运用手的功能,画出大的“连续圆圈的螺旋形涂鸦”。
2岁:
开始进行有意义地涂鸦,不过,这种解释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提问的人不同,答案也不同,比如刚说画的是苹果,可能转头就说是面包。
2岁半以后:
孩子的涂鸦中会出现“涂色”,代表孩子绘画能力发展的关键点。
3岁左右:
会一边画、一边考虑每个线条的意义,3岁半以后,孩子迎来了创作有表征意义的涂鸦作品的阶段,会用“头足人像”表达身体。
3岁10个月左右:
孩子会想好了再画,假如孩子想画的是面包,大人问“是烟花吧?”孩子一定会反驳,“不是的,是面包!”
4岁左右:
这个时候的孩子词汇量更丰富,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能够根据语言词汇,在脑海中浮现具体事物的形象,并画出作品来。
5-6岁:
开始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产生浓厚兴趣,比如同样看到大马和小马,孩子感兴趣的是,大马是不是小马的妈妈,以及它们之间的亲子关系。
整体来说,1到3岁,属于孩子的涂鸦期,主要是熟练运用手部的力量,家长要尽可能提供多一些的丰富材料给孩子去探索(比如纸亮蚂、布、旧衣服、旧木板、旧瓷砖、涂鸦墙等);4-6岁以上,多启发孩子的观察能力,可以给孩子准备个单独的小本子——“绘画日记”,鼓励孩子每天去画、培养习惯。
第二,少干预、多陪伴,多去“倾听”孩子的画。
孩子的涂鸦作品,尤其3、4岁以前,我们要做的是少干预,多陪伴,可以一边看孩子画画、一边适度的围绕着孩子画的内容和孩子聊天(也要注意不要过多打扰孩子的专注),并尽量去理解孩子所说的话。
第三,多带孩子感知生活宽渣、观察生活。
第四,不要迷信美术班。
我专门咨询了从事儿童美术教育多年的朋友、目前在中国美院进修的曾小君,她告诉我,不是不可以,但主要看老师有没有责任心、是不是会多鼓励、而不是局限孩子的想法。
另外,机构的课程也不能过于模块化、主题类同化,即使有主题,最好也能不限形式。
——慢成长(manchengzhang123)
6岁前不要把你的孩子推给“寄宿学校”
抨击“寄宿制” 6岁前不要把你的孩子推给别人
“一只母鸡不会把小鸡托付给别的母鸡照料,一头母猪也不会把任何一头小猪托付给别的母猪。 动物都知道这一点,人却经常在这个问题上犯糊涂。 ”尹建莉说,“孩子过早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会对其心灵造成一生难以弥补的创伤。 这创伤程度,等同于成年人失去亲人时所经历的哀痛。 我认为孩子在读大学前都不应该寄宿。 当然,这种否定程度是随年龄增长而递减的。 ”
“培养自理能力和集体意识”——且不说这样的目标本身很自私很伪善,推论也很浅薄——把孩子和父母隔绝开来,就可以锻炼出很强的自理能力;把孩子早早送入集体生活中,他就可以有很好的集体意识、善于和人合作——按照这样的逻辑,孤儿院的孩子受到的早期教育应该是最好的。
真能培养自理能力和集体意识?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 孤儿院的孩子从小过着集体生活,儿童期的自理能力可能确实比一般孩子强,但大多数人成年后的面貌并不出色。 事实是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大部分有较重的心理问题,自我意识和合作意识往往停留在较低水平层面——这样说不是贬低这些孩子,只是陈述一种客观事实——不是他们天赋不好,也不是保育员的工作不尽责,是命运不公,剥夺了他们早年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父母之爱。 他们从小缺少家庭气氛滋养,缺少和亲人的情感及语言交流,生命起始阶段性出现畸形,以至于成年后在心理及能力方面表现出永久的缺陷。
罗马尼亚曾在这方面犯过一个致命错误。
二次世界大战后,罗马尼亚陷入经济困顿、人口锐减的状态。 政府鼓励生育,规定每个育龄妇女至少要生4个孩子,如果家庭无力承担这么多孩子的抚养责任,可以送孩子到政府出资的国家教养院,由工作人员进行集体抚养。 该政策出台后,先后有6万多名婴儿一出生就被送进教养院,进行批量抚养。
这些孩子后来几乎都出现行为异常,大多数人智力低下,情感发育不良。 他们不会和人交流,无法形成对视和对话,独自坐在角落,不停地前后摇晃或不断重复某种刻板行为,对陌生人没有恐惧感,也没有沟通能力——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孤儿院现象”。 后来有一部分孩子被送到美国底特律儿童医院做大脑断层扫描,结果发现他们大脑的海马回和杏仁核等多部位都不正常。 脑神经科学已证实,早期情感发育不良,会直接损害大脑的正常发育,使其结构异常,造成无法逆转的病理性改变。
早年情感滋润对生命十分重要
早年情感滋润对一个有思维的生命到底有多重要,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用猕猴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返喊验。
他把一些幼小的猕猴和母亲隔离开来,在小猴子的笼子里安装了两个“假妈妈”。 其中一个妈妈用硬邦邦的钢丝做成,但胸口上有奶瓶,另一个妈妈用绵软的绒布包裹,但没有奶水。 按照人们“有奶就是娘”的常理推断,小猴子应该和有奶的“钢丝妈妈”更亲近。
事实则不然,小猴子只是在饿了的时候才靠近钢丝做的妈妈,一吃完奶,就回到了绒布妈妈这里。 这个细节,可以让我们看到婴幼儿内心本能的向往和恐惧,他们对温暖的依恋和需求甚至超越了食物。 这个实验到这里还没有完结,到这些猕猴成年后,基本上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
实验人员把它们和另外一些吃母乳、在母亲怀抱正常长大的首链猕猴放在一起后,这些从小没得到正常母爱的猕猴不能正常融入集体生活中,大多数性情冷漠,不会交配或拒绝交配。 扫描它们的大脑发现,其皮质神经元连接稀疏,不但心理方面问题严重,走路漏芹野也蹒跚不稳,甚至连叫声都不正常,永远处在猴子社会阶层的最下端。
实验人员通过人工办法让这些有心理创伤的母猴怀孕,待小猕猴出生后,这些母猴对小猴冷漠而无情,残忍地虐待小猕猴,有的甚至咬死了自己的孩子。
猕猴和人的基因有94%是相似的,它们身上反映的正是人类最初始的情感状态,所以“孤儿院现象”在它们身上也会发生。 这个实验说明,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肌肤相亲,是一个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成长的不可或缺的东西。
呵护孩子的自然需求
孩子刚出生时只是个“小动物”,是个纯粹的自然人。 要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必须依循成长秩序渐次展开,宛如一粒种子必须依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成长一样。 孩子首先要获得温饱、安全感、爱和亲情等这些自然需求,然后才能发展出更高一级的自律、合作、利他等意识和能力。 家庭的温暖,尤其母爱,是一个儿童成长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品。
古今中外在教育问题上总是发生着太多反自然反天性的事。 成人总是一再地无视儿童的自然需求,不断把某种基于社会需求的设计强加到孩子头上,面对儿童时,更多的是商业的、政治的或某种利益的计算,而不去顾及儿童作为一个“人”的最自然的需求,在孩子幼年时期就急于去发展他的社会属性,拔苗助长,早早减少他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其原始的自然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社会属性也难正常成长、无法正常表达。
寄宿制下长大的孩子,是半个孤儿院儿童
我在一个周末聚餐中遇到一对父母,他们的儿子当时5岁。 两年前,即孩子3周岁时被送进北京市非常有名的一家幼儿园。 那家幼儿园软硬件都很好,收的大多是国家机关或演艺界明星的孩子,一般人很难把孩子送进去。 这对父母都很能干,中年得子,两人工作都比较忙,就给孩子办了全托,一周接一次或两周接一次。 他们看起来对幼儿园非常满意,说孩子住在幼儿园比住在家里强,孩子自己会洗袜子内裤、睡觉起床都很自觉等。
孩子看起来很聪慧、非常乖,坐在妈妈旁边默默地吃着饭。 妈妈不时地往他碗里夹菜。 正当大家杯觚交错,酒酣耳热之际,小男孩突然哇一声大哭起来。 众人忙问怎么了,妈妈也是一脸莫名其妙,赶快抱住孩子问出了什么事。 男孩子哭得说不出话来,十分伤心的样子。
妈妈哄了几句,看孩子哭得停不下来,就带着孩子走出包间,爸爸也跟着出去。 过了一会儿,听到孩子哭声平息,爸爸进来,有些内疚地笑着解释说没什么事,是孩子一直想吃腰果炒虾仁中的腰果,而妈妈每次在盘子转过来时,总是给他夹个虾仁,他认为妈妈故意不让他吃腰果,就大哭起来。
众人听了,松口气笑了,觉得小家伙太矫情。 待妈妈领着男孩回到包间后,大家赶快安慰男孩,让他在叔叔阿姨面前不要拘束,想吃什么自己去取。 妈妈也一再地说,你想吃什么跟妈妈说啊,你不说妈妈怎么知道呢,或者你自己去夹,没关系,这些叔叔阿姨都是妈妈爸爸的好朋友,你不用害怕。
众人的话似乎对男孩子没什么用,男孩还是沉默不语,轻轻抽咽着,不动筷子,眼睛里充满委屈与忧伤。
那天一起吃饭的还另有两个小朋友,都是五六岁的样子,这两个小朋友一会儿就混熟了,只在饭桌上吃了一小会儿,就跑到旁边的沙发上玩去了。 这位家长建议儿子也去和小朋友玩,但小男孩表示出拒绝,就那样一脸不快地坐了一会儿后,爬到妈妈怀里,搂着妈妈的脖子和妈妈缠绵,过一会儿爬到爸爸怀里和爸爸缠绵,看起来十分忧郁又烦躁,没再吃饭,不说话,也始终不肯下地和小朋友去玩。 看得出,孩子内心有强烈的委屈感和不安全感。
寄宿制造成情感疏离
儿童和父母感情的建立,仅有血缘还不够,必须要有相处时间的长度和频次,孩子越小,对父母之爱的要求越多,对相处时间和频次也就要求越多,这是儿童获取安全感的必需。 长期寄宿的孩子,潜意识中既害怕被父母抛弃,又对父母有怨恨,所以经常会表现出委屈、拒绝、过度缠绵和不可理喻。
事实上,寄宿制造成的情感疏离,不仅仅发生在孩子心里,也发生在父母心里。 缺少相处的长度和频次,彼此间的情感联结就会比较稀疏,爱的浓度和质量就不会高。 虽然这个孩子是你在世界上最爱的孩子,但并不意味着你们的沟通和了解是最好的。 许多父母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孩子,不能很好地与孩子沟通,这与他们在孩子小时候和孩子相处机会少,建立的感情联结比较稀疏有关。
有些家长说,我知道上寄宿制幼儿园对孩子不好,但工作实在忙,没办法,只能全托。 忙是个事实,孩子幼小的时候,往往正是父母开始打拼的时候,但这不应该成为天天不见孩子的理由。 年轻时,谁不忙呢?“想做一件事总有理由,不想做一件事总有借口”,再忙也要回家吧,哪怕每天只有半个小时和孩子相处,或者几分钟,它都是有意义的。 只要父子间常听到对方的声音,母子间常闻到彼此的气味,家中就会形成甜蜜的气场,这种气场包围着孩子,让他内心安全而滋润。
时间是最有弹性的东西,挤一挤就出来了。 可加可不加的班,坚决不加;新上映的大片,不看;朋友邀约吃饭,尽量少去;屋子很乱,让它乱去吧;睡眠不足,真的很累,累就累点吧,反正年轻……天下没有因为带孩子累死的,何况大多数人有老人帮忙,有保姆帮忙。 也就几年的时间,孩子越大越好带。 这几年的“损失”,会在以后的日子中以某种方式加倍地补偿回来。
全托的唯一好处是解脱父母
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说得非常好:孩子过早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会对其心灵造成一生难以弥补的创伤。 这创伤程度,等同于成年人失去亲人时所经历的哀痛。 事实上,全托的唯一好处是解脱父母,不必承担每天照顾孩子的辛劳。 全托不是基于孩子的需要,而是满足家长的需要,是把家长的利益置于孩子的利益之上,是一种极端自私的选择。 这些家长,他们没有一个是真正蹲下身,从孩子的视角看这个问题。 这段话对一些父母有严厉的批评,但我认为它说得非常中肯,是一剂苦口良药,令人警醒。
杂七杂八的信息越来越多,如何让自己活得智慧,如何在儿童教育问题上不迷糊,其实有时不需要学富五车,只要让心态回归自然,回归常识就可以了。 想想我们的爷爷、爸爸甚至我们自己是如何长大的,如何学会和人相处的,就知道上寄宿制幼儿园并不是培养孩子合作和自理能力的必须之地,充其量只是个借口而已。
寄宿制幼儿园非但不能让孩子更好地学会和他人相处,学会自立,反而更削弱了孩子在这些方面的潜能。 当一个孩子在亲情体验方面非常欠缺时,他只能出于紧张更多地索取爱,而不是学会施爱与他人;当他在幼儿园或学校统一管理下只知道服从时,他只能学会自我压抑,失去个性,而不能学会合作与体谅。
我知道现在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年轻家长,他们自身有良好的教育理念,但由于工作忙,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孩子相处,孩子交给老人带,老人们又过度包办或娇纵,使孩子出现很多问题。 这种情况下,有的家长会把孩子送幼儿园全托,以减少在教育观念上和老人的冲突。
这种情况下当然是可以选择全托的。 两害相权取其轻,华山一条道,只能这样走了。 但说到底,这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只要有办法不这样选,就还是不选吧。 当家庭生活中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时,不能以牺牲儿童利益为代价;而且,指望借助一个客观外力来成全教育结果,是下下策。 改变一个成年人,尤其是老人错误的做法,确实比多交点钱送孩子上全托难得多。
这只能是家长自己慢慢想办法解决,努力协调和老人的关系,慢慢用科学教育思想去影响老人,或想别的办法。 不论想什么办法,有一个基本原则,不把难题交给孩子去扛,他们实在太弱小了。
小学是否就可以寄宿?
不上寄宿制幼儿园,到了上小学是否就可以寄宿呢?
我认为孩子在读大学前都不应该寄宿。 当然,这种否定程度是随年龄增长而递减的。 幼儿园和小学最不该寄宿,初中也不该,孩子到了高中阶段,寄宿制对他的负面影响会小很多,要不要寄宿,需综合各种条件来考虑,但仍然建议最好住在家里。
我女儿圆圆上初中时就读的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当时选择这所学校,一方面是客观条件下的无奈,更主要的是我们自己作为家长对住宿存在的问题认识不清。 把一个年仅10岁的孩子抛到学校,一周才回一次家,现在想来真是后悔。 它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我女儿是个可以主动化解问题的孩子,可那三年是我在教育上感觉最力不从心、自己做得最糟糕且我女儿状态最不佳的三年。
孩子成长中会发生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如果他天天能见到父母,那么他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想法,就可以及时被父母察觉,能和父母沟通,至少能在情感上得到及时的修复。 不要指望孩子能把一个问题放一个星期,然后周末给你带回来,对一些具体的事他们往往过后就忘了。 事情虽然忘了,但由事情引起的思想问题却会积攒起来,积攒得太多了,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圆圆初中三年的寄宿生活,至今仍给她留下一些负面的东西,这些负面的东西很隐蔽,很多家长可能意识不到,但我能看到,它影响很久,“排毒”需要很多年。 每次聊起来那三年的生活,我都内疚万分。 所幸她高中没再寄宿,状态一天比一天好,寄宿的负面影响才逐渐淡化。
所以,遇到有家长问我是否应该为了择“重点校”而让孩子去寄宿,我总是回答,哪怕上一个条件差些的学校,一定要让孩子天天回家。 为择“重点校”而去寄宿,是非常不合算的一件事,表面上暂时能获得一些东西,但从长远看,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寄宿学校也不能代替母亲。”
不过,这个观点在当下还是不能为大多数家长接受,甚至有时也不能被孩子接受。 现在,成人世界的价值取向已深刻地影响了孩子,甚至改变了儿童的天性。 我见过一个孩子,在小学阶段因故和妈妈分开几年,不在一个城市生活,到上初中时,本来有条件和妈妈一起生活,但为了上一所省级重点校,孩子再次选择寄宿。 当我看着小小的他和妈妈在一起时的缠绵,以及眼神中时时流露的忧郁和紧张时,对这孩子说,还是选择一所在妈妈身边的普通学校吧,能天天见到妈妈比上重点校重要。 孩子很不满意我这样说,坚定地摇摇头,不,上重点校重要!这真是令人无言。
消除“教育不公平”?
不仅是观念,当下政策造成的“寄宿制”问题也非常严重。
我国从2001年开始,为消除“教育不公平”,投入巨资在农村搞“撤点并校”工程,即把一些散落在各自然村或乡镇的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合并到一些规模较大的乡镇学校中。 不知此项决策是如何出台的,经过了怎样的论证。 其做法上的简单粗暴,和当年罗马尼亚盖教养院的做法有一拼。
结果是,十多年间,几百万农村儿童早早开始过上寄宿制生活,乡村学校数目锐减一半。 虽然最初目的是让农村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它并未像设想的那样成功,除了家庭经济成本增加,乡村自然文化被进一步破坏,最严重的.是许多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厌学、辍学情况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
一个孩子,他住在只有十几户人家的一个村子,学校没有操场和电脑室,为了让他能获得“公平的教育”,就把他简陋的学校取缔,把他和同学们转移到很远处的另一所小学上学,一周或一个月才见父母一次。 新学校为孩子提供了操场、篮球架、电脑等种种可见的硬件,却夺走了他享爱母爱和家庭生活的基本需求。 这样对“公平”的追求,是不是制造了更大的不公平?
从近年来一些乡镇读者给我的来信看,这样的合并到十年以后的今天并未完全结束,由于没有学界正式的总结,也没有政府层面的表态,很多地方仍然在进行“合并”之事。 这种情况,我认为除了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懒惰,更重要原因是社会上下都没有认识到孩子和母亲相处的重要性,没认识到寄宿制是个坏制。
孩子不是无知无觉、没有感情的土豆,可以随意集中,装筐装袋地归类存放。 保障儿童和父母在一起,应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一切涉及儿童利益的社会问题都应在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前提下去解决。
曾有人拿出著名的英国伊顿公学来证明寄宿制是好制。
实际情况是这样的:第一,伊顿公学是一所男校,不招太小的孩子,一般学生年龄在13~18岁,已相对成熟;第二,学校的办学思想比较先进,教师素质比较高;第三,学校在录取方面有较高的条件,进入这样的学校学生本身素质就比较好,并且学校也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正是这种种条件,才成全了它的美名。 但它在英国也是不可复制的,正如一顶王冠,搜罗了全国的顶级珍珠宝石做成,不具有复制性。 所以它只能当一个特例来看,没有代表性。
家是最出色的学校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反对让孩子上寄宿制学校,他认为孩子长时间和父母分离会使家庭伦常和家庭幸福遭到最根本的破坏。 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弥补寄宿制生活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他说,家庭教育是自然之神设置的,完整的家庭教育才是培养智慧的途径。
要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父母必须有这样的意识和自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餐桌是最好的课桌,家是最出色的学校。
前面的论述似乎都是围绕“教育功能”来说的。 但是,生命中有许多事情本身不就是目的吗?一个孩子真正属于父母的时间只有十几年,到孩子18岁,成人了,他不仅从心理上要自立,从空间上也要和父母分开了。 如果不珍惜早期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长度,其实就是错过了生命中许多最美妙的时刻。
现在还有一种“小留学 (微博) 生现象”,它是“寄宿制”的变种。 家长把刚上初中、甚至刚上小学的孩子送出国去学习,孩子的监护人由父母变成亲戚或朋友。 固然监护人基本上都是值得信赖的人,会用心照顾孩子。 但在未来,在孩子和父母共同的回忆中,到底缺失了多少东西呢?就孩子整个生命的成长来说,这样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一只母鸡不会把小鸡托付给别的母鸡照料,一头母猪也不会把任何一头小猪托付给别的母猪。 动物都知道这一点,人却经常在这个问题上犯糊涂。 作为现代人,在儿童养育问题上应该时时回归自然,在任何一个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刻,想想自然告诉了我们什么,答案也许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