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苏州博物馆“中国古代文明”系列第二展——“东周时期的洛阳与苏州”特展在苏州博物馆本馆启幕。展览遴选近240件/套文物,依托洛阳、苏州两地历年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从城市考古、礼乐、融合等方面,梳理中原与吴地之间交融共生的发展脉络,再现中华多元一体格局演进的历史进程。展览将持续至10月17日。
吴王夫差青铜剑 洛阳博物馆藏
本次特展以“剑”为题引,围绕苏州博物馆藏与洛阳博物馆藏的两柄“吴王夫差剑”展开叙述。两柄剑跨越时空重重阻隔,万里流转,见证了东周时期的交流与碰撞。本次特展邀请近200件(套)的洛阳博物馆藏东周王城遗址文物一道来到苏州,意在依托考古遗物为观众讲述在“天地之中”各民族之间发生的一系列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为呈现吴国礼义风范的历史影响,禁止出境文物——三国朱然墓出土彩绘季札挂剑漆盘,也限时返回吴公子季札故里苏州展出。正值暑期,苏州博物馆藏四大天王像内木函限时返场,加上常驻展厅的秘色瓷莲花碗,苏州博物馆本馆将有三件禁止出境文物同时在展。
季札挂剑漆盘 马鞍山市三国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藏
展览分“踏墟寻城”“朝周问礼”“兴兵征伐”“万殊归一”四大篇章,在详尽展示王城遗址、礼乐制度、车马兵器之后,特展的最后一个部分,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维度出发,将纷杂的文物嵌入到“多元”向“一体”演进的叙事线索之中,与观众一同探讨生产力发展对中华文明“大一统”格局形成的内在推动。(苏轩)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查找历史,查找历史经历的作文。
例文进入馆内,虽然建筑多以现代几何造型为主,但我却意外地发现馆内同样融入了许多苏州古典园林的元素,错落有致、粉墙黛瓦的江南典型建筑所特有的美在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手下展现得淋漓尽致,与周边的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王府等古建筑和谐融合、相映成趣。 或许,对于苏州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而言,无论是走在小巷深处,还是于古城门边、园林之中都散发着历史的气息,但是,苏州博物馆却是体会苏州历史变迁的最佳场所。 不仅仅是因为馆内的历史藏品,更多的是因为它于无形中体现的那份历史和现代的交汇,于古典中却又不失现代气息的美总让人置身其中浮想联翩……作文苏州博物馆的展厅是按照朝代的顺序从古至今安排的,主展区设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等四个富有苏州地方特色的系列常设展览。 顺着长廊,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苏州历史的变迁——从建城时春秋时期吴国的都城到如今这个繁华又不失古典的城市,我不由地对设计大师贝聿铭爷爷钦佩不已,他的设计让人们自然而然地于博物馆内体会苏州的岁月沧桑。 走过一条走廊,我首先来到了“吴地遗珍”系列展厅,在“晨光熹微”场馆里看到了史前陶器和玉器。 据讲解介绍:史前陶器主要传承了马家滨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而此年代的“玉礼器”也已有了很高的发展。 展品中的玉琮、刻陶文鱼蒌形耳罐和鳖形壶都是留存至今史前陶器、玉器的代表作。 我不禁感叹:这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文化的魅力所在原来就源自这里,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这些稀有的珍宝,而我们今天在探寻其中历史的同时,其实更多的应该是感受当时人们所付诸的感情。 人们总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究竟是怎样的文化熏陶让当时的人们能创造出如此精美的艺术品?作文“晨光熹微”旁边的场馆是“争伯春秋”,主要是春秋时期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的展示。 这些藏品主要出土于真山吴王墓、严山窖藏吴国王室玉器、虎丘春秋墓和何山东周墓等。 人们较为熟悉的有蟠螭三足提梁盂、玉敛葬饰件、铜鼎和玉环。 从“争伯春秋”场馆走出,进入“锦绣江南”场馆。 这里主要展示了自汉迄唐的陶瓷青铜器制品。 接着参观的是“都会流韵”场馆,里面主要是一些赔葬品,以元娘娘墓、明王锡爵墓随葬品为主。 其中元娘娘墓的赔葬品,大部分都保持原样,除了色泽有少许脱落外,依旧能看出当时的富丽之相,特别是用纯金打造的女金冠,更是此场馆的重中之重。
江苏苏州甪直历史文物馆景点介绍
历史文物馆位于江南文化园东南,馆内陈列了甪直澄湖遗址在1974、2003年二次发掘出土的文物。 她以考古发掘所揭示的文物遗存与出土的珍贵文物为依据,用生动形象的手段来展示我们甪直先民五千年以来的生产、生活情景。 当您走进展览馆,如同穿越了五千多年时空隧道,使您更加感受到今天的甪直——这个江南“鱼米之乡”悠久的历史。 浩淼的太湖水,沿着东江、娄江、吴淞江滚滚东流直奔大海。 然而,在路过甪直的时候打了个盹,这就变成了澄湖。 滔滔江湖之水,千百年来滋润着甪直的万顷沃土,浇灌着甪直远古文明之花。 在距今5500年前,澄湖地区已开始有人类活动。 1974年初,由南京博物院进行首次考古发掘,揭开了这—历史序幕,在此基础上,2003年9月下旬,苏州博物馆和吴中区文管办再次进行了发掘。 经过两个月的工作,发现水井402口、灰坑443个,并出土各类文物近500件。 有崧泽文化时期的彩绘陶瓶、黑皮陶壶;良渚文化时期的提梁壶;西周时期的陶尊,东周时期的铜削等珍贵文物。 地址: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门票:进镇免费,参观景点可购联票78元(包括保圣寺、叶圣陶纪念馆、万盛米行(农具博物馆)、沈宅、萧芳芳演艺馆、王韬纪念馆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博物馆、甪直历史博物馆)。 张林园20元;游船60元/船(4人),导游80元/团。 1.2米以下儿童、离休干部、现役军人、残疾人、70岁以上老人免费。 交通参考:一、苏州-甪直①公交:521、523、563路到甪直古镇站下可到古镇牌坊;18、52、518、521、525、526、563到甪直汽车站下沿达圣路南行10分钟可到古镇内。 车程约1.5小时②自驾苏州—金鸡湖大道(机场路)—甪直;苏州—东方大道—甪直;苏州—绕城高速—甪直南出口下(甪直机场路出口下)二、上海-甪直①公交:上海中山北路806号中山客运站→甪直汽车站,平均每小时一班,每天来回22班,车程约2.5小时每逢双休日、节假日,上海杨浦体育中心、虹口体育场二号门、上海8万人体育场五号扶梯下有旅游专线车前往甪直,下午返回,120元/人(含来回车票、景点门票)。 中山北路806号中山客运站至甪直,每天6:10-16:50,平均1小时一班,车程2小时每天22班②自驾:上海市区—沪宁高速—苏昆太高速(苏州绕城东线)—甪直出口下 或者 上海市区—A9—A30—沪常高速甪直出口下镇上交通:镇内交通工具为观光三轮车,起步价2元,可到各景点三、南京——甪直(230km)①公交:南京汽车站→苏州汽车北站→甪直汽车站②自驾:南京—沪宁高速—苏州绕城东线—甪直出口下四、杭州——甪直(170km)①公交:杭州东站→苏州汽车南站→甪直汽车站②自驾:杭州—苏嘉杭高速—苏州绕城高速(苏沪高速)—甪直南出口下(或苏昆太高速甪直机场路出口下)镇上交通:镇内交通工具为观光三轮车,起步价2元,可到各景点
苏州六个纺织文物复制件喜获二等奖
昨天,全国文物保护科技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会议颁发了第三届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由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钱小萍古丝绸复制研究所主要承担的“东周纺织织造技术挖掘与展示——以出土纺织品为例”项目喜获二等奖。 获奖的东周狩猎纹锦等六件由苏州丝绸技术人员成功复制的纺织文物,对中国科技史和世界纺织史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东周时期,中国的纺织生产技术有了迅速提高,纺织品种更加丰富多样,成为世界纺织史上的重要发展时期。 特别是2007年江西靖安县发现的一处东周墓葬,从中出土的300余件纺织品,成为研究东周时期纺织织造技术的重要文物。 为此,国家文物局设立了“东周纺织织造技术挖掘与展示——以出土纺织品为例”研究课题,并将其纳入以挖掘和展示辉煌的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指南针计划”。 2009年1月,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钱小萍古丝绸复制研究所承担了课题中的绝大部分项目。 经过一年多的攻关,技术人员成功复制了江西靖安东周墓出土的“狩猎纹锦”、“条形几何纹锦”、“方孔纱”;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战国楚墓出土的“凤鸟袅几何纹锦”、“菱格六边形编织绦”和湖北荆州八岭连心石料厂出土的“中空斜编组带”。 其中,经线密度达到每厘米240根以上的“狩猎纹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经密度最高的中国古代织锦。 专家们认为,“东周纺织织造技术挖掘与展示——以出土纺织品为例”项目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思路和研究方法,即以科技史研究为主导,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为手段,以复原研究为途径,以科普展示为目标。 该项目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探索了“指南针计划”项目的方法,突出了科学测试方法对文物研究的作用,揭示了自然科学技术在文物价值挖掘方面的巨大空间。 目前,“狩猎纹锦”等复制件正在北京参加“百工千慧——中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