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元代 为全国文保单位 黄山市一古桥重修11年后再遭冲毁

自6月19日入梅以来,安徽省黄山市持续强降雨天气,导致境内多条河流、水库水位出现抬升。

澎湃新闻获悉,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元代的环秀桥,在此次降雨中被洪水冲毁。

公开资料显示,始建于元代的环秀桥,距今已有700多年,桥长26.65米,宽3.85米,高距水位4.55米,2001年6月列入第五批“国保”单位。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2013年环秀桥就曾在洪水中被冲毁,灾后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于当年年底前完成了修复工作。

6月21日上午9时环秀桥情况。呈坎村村民供图

黄山市气象台06月20日17时30分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徽州区岩寺镇、西溪南镇、潜口镇、呈坎镇、洽舍乡、杨村乡、富溪乡6小时降水量可能达160毫米以上并持续。6月20日,呈坎景区发布公告称,因受暴雨天气影响,景区部分区域存在积水情况,道路湿滑,为确保广大游客朋友们的人身安全,呈坎景区临时闭园,现场售票点停止售票,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6月21日上午,呈坎村党总支书记罗志刚向澎湃新闻确认,环秀桥是在21日晚6点半左右被洪水冲毁的,当时的雨势很强,但从目前来看,受损情况相较2013年要轻。

“桥面以上的木质结构件大部分被冲走了,具体的受损程度需要进一步评估。”罗志刚告诉记者,文物部门人员已经赶到呈坎村实地察看文物受损情况。

呈坎镇镇长宫德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21日上午呈坎村的水位已经下降,可以看到环秀桥桥面以下情况,桥墩主体没有受损。

据中新社报道,2013年6月30日,千年古村落呈坎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洪灾袭击,包括中华第一祠罗东舒祠(宝纶阁)在内的49幢国宝和大量的古民居受损严重,而拥有700年历史的元代环秀桥被洪水冲毁。

上述报道称,在遭受洪水冲毁后,当地组织专业施救人员寻回75%以上的木质构件,后经文物部门的鉴别,整理和编号并妥善保管。同年10月22日,环秀桥修复工作正式启动,修复工作由国家文物局派专业人员指导,力求“修旧如旧”,完美还原其原有风貌。11月30日,环秀桥修复工作完成,并通过了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的验收。12月8日,按照徽州古老传统环秀桥的牌匾被挂上,被洪水冲毁的700岁环秀桥再现“昔日风貌”。

罗志刚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寻找到部分环秀桥的木质结构件,从日后修复的角度来看,应该会比2013年的容易,因为当年石质结构的桥面也被冲毁了。

公开资料显示,被南宋理学家朱熹誉为“江南第一村”呈坎村,是世界迄今发现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东汉八卦风水古村落,其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有1800多年的历史,拥有东汉、唐、宋等历代建筑180多处。

罗志刚介绍,在本轮降雨中,呈坎村的其他文保建筑目前还没有出现损毁的情况,有部分建筑因洪水受淹受潮,但好在水位不深。目前村里的村民转移安置工作已经完成,上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已到达安置点安抚群众。(澎湃新闻)


武义在浙江的哪里

武义县位居浙江中部,与金华毗邻,总面积1577平方公里,人口33万,是山川秀丽,物产富饶。 武义旅游资源丰富,素有“萤石之乡,温泉之城”美称。 有龙潭—郭洞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 武义温泉度假区为浙江省十佳休闲胜地,郭洞、俞源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武义温泉以量大、水优、温度适宜而著称,出水量6000吨左右,温度42~45℃,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温泉山庄、清水湾温泉度假村、溪里温泉浴吧已相继开放。 武义境内奇峰林立、重岩叠嶂、深谷幽潭、湖光山色、天然成趣、风光迷人,景观独特。 寿仙谷景区重岩叠嶂,清溪趣石点缀,雄伟中透出秀丽,吓纱崖、凌空石井则是巍峨惊险、天然而设,令人称绝。 有着“十里画廊”之称的刘秀垄、清风寨风景区奇石象形,景点众多,每一处无不蒙上与东汉光武帝刘秀避难有关的神秘色彩。 加上台山、石鹅岩、石鹅湖等毗邻相连的景点,构成了一派壮丽秀美的自然景观。 武义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众多。 熟溪桥始建于宋开禧三年(1207年),为重檐歇山顶亭阁廊桥,气势磅礴宏伟、设计巧妙为江南所罕见全国文保单位延福寺,始建于后晋天福二年(937年),为江南已发现的元代建筑中年代最早者,不愧为古代寺庙建筑之精品。 始建于东晋的明招寺,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南宋东南文化中心,成为当时名扬全国的最高学府之一。 特别是郭洞古生态村和俞源太极星象村,都保留完整的历史文化遗迹。 郭洞的古村、古祠、古桥、古巷、古民居、古树林等,展现出了秦汉古韵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俞源由于与明初国师刘伯温的关系,弥漫着一种奇异文化的气息,以太极星象而著名,其古村落布局与天体星象相吻合,构连成片的明清古建筑群。 两个古村落非常重视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科学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典范。 民俗风情浓厚,是武义旅游资源的又一特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武义人虽“不为商贾、技艺、轻去其乡”却非常勤劳、善良、尚义、好客,有着独特的田园和山里人家风情。 武义还是浙江省畲族主要分布地区之一,有畲民万人,畲族风情别具一格。 武义畲乡是华东地区离大城市最近的少数民族地区,小黄山畲族风情村已对外开放。 武义田园风光旖旎,生态保持完整。 全县有21万亩经济特产基地,在百花园百果山里,春天,桃花如霞,梨花似雪;夏天,荷花映日,莲姑采莲;秋天,猕猴桃垂挂,板栗满枝;冬天,飞雪点梅,别有情愫——令游人神往。 作为金华地区最高峰的牛头山,尚有大片原始森林,人迹罕至,极具神秘色彩,对于追求神奇、冒险、返朴归真的都市人必将极具吸引力。

潜水桥的作用是什么

漫水桥 漫水桥( man shui qiao) submersiber bride 在次要的公路上,跨越常水位与洪水位高差较大而且不通航的河流,同时洪水时间较短,交通允许暂时中断的条件下,桥梁标高可按常水位设计,洪水时允许水流从桥面漫过。 这种桥梁称为漫水桥。 它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以传统石板架桥方式,作出的一种适应山区溪流交通的选择。 山区集雨面积广的溪流,晴天与雨时的水位悬殊,枯水期与洪水期水况不等。 漫水桥平时低低矮矮,石柱竖流,石板平铺,近贴水面,上方有护条,下方有斜柱保护坚固桥身,如百脚虫过溪,因而有的地方村民形容为蜈蚣桥。 一旦发大水,水可从桥面漫过,它的名称就得之于此。 桥身藏在流中化解了大水的部分冲击力,避免了山洪带来的树木杂草淤阻的危险,而其造价比桥梁种类中其他高个子要便宜得多,可以时毁时建。 横卧在泽雅源口的永宁漫水桥,25孔碇步式石板桥墩,25座,三条石板构成1.3米宽桥面,总长107米。 桥北方形路亭中的石碑记载,早在明代这里就在溪上建桥,较高位的石桥,屡被山洪冲毁,清光绪年间改修为低位的漫水桥,又称驭流桥。 直到现在经历无数山洪大水的冲刷洗礼,而未被毁坏。 上世纪90年代初,泽雅风光开发,漫水桥作为一种人文景观被发掘出来。 永宁桥作为漫水桥的典型,1990年被列为县(区)级文保单位。 泽雅另一座漫水桥----外土羊桥,曾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桥梁史话》中述及漫水桥时举为实例。 《爱我中华,爱我浙江》书中说到漫水桥:如温州的外土羊桥,跨越泽雅大溪,全长70余米,以石柱为墩,上铺条石,不设桥栏,洪水来时任其从桥上漫过,洪水过后,行人仍畅行无阻。 《中国旅游风光》桥梁一栏中也提到外土羊桥,称其属于低水位漫水桥,桥长77米,共30跨,平均跨径约2.5米,桥面宽1米,高仅有0.9米。 桥以石柱为墩,上铺石板,为了使桥不被洪水冲走,故在石墩的上下游均用条石支撑,还有大小卵石铺砌桥边河底。 后来,泽雅水库建成,外土羊桥便废弃了。 现在存留的泽雅最为典型的漫水桥就是永宁桥,下游不远,有五块石板面的石板桥----源口桥,也是较长大型的漫水桥。

龙泉塔的历史

古塔俗称龙泉塔,原是龙泉寺的一座佛塔。 龙泉寺的建筑规模宏丽,从远处便可望见那黄墙碧瓦,苍松绀宇。 进寺回顾,但见正中大殿轩昂,两侧庑殿整齐,殿内供的佛像栩栩如生。 碑房里各种碑刻,琳琅满目,风雅古朴。 清末民初,龙泉寺庞大的建筑大都倒塌失修,仅存此塔。 龙泉塔始建时代文献无考,据有关专家观察其风格,属北宋时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塔底层嵌有古碑,碑上记载,明代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曾进行过重修,时至今日,已逾500余载。 龙泉塔饱受历代风雨侵蚀,屡遭战火摧残,塔刹倾毁,挑檐斗拱脱落,已是面目全非。 为保护古塔,1983年滕县人民政府决定,拨专款全面修复,历经年余,修缮竣工。 龙泉塔被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是2013年5月3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keji312/35391.html
鹏华上证科创板50成份增强策略ETF最新净值0.8507 涨
金融科技赛道初赛在北京西城启动 HICOOL 2024全球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