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曾经这样评价斯大林:“斯大林不过是格鲁吉亚的一个农民而已,他指导过科学、指导过军事、指导过经济、指导过医学、指导过电影、指导过教育、指导过体育,甚至还指导过作家写作……其实他什么都不懂,只不过他是苏维埃的总书记罢了。”
赫鲁晓夫的评价当然有失偏颇,却也不无道理,他自己也是个自以为是的“懂王”。
斯大林最具体最成功的一次指导,就是对电影《列宁在十月》的指导。说起这部电影,80年代以前出生的中国人,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列宁在十月》的拍摄内幕,也就是斯大林对拍摄直接干预的内幕,却没有几个人知道。
1927年,十月革命胜利十周年庆典,享誉国际的苏联导演爱森斯坦,拍摄了“原汁原味”地再现十月革命原貌的《十月》,获得业内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尤其瓦西里·尼康德洛夫扮演的列宁,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他穿着列宁的衣服到大街上转悠,人们竟然以为“列宁还活着”。
但是,有一个人却不认同,这个人就是最高领袖斯大林,《十月》因此被禁止公开上演。
1937年,十月革命胜利20周年之际,已经牢牢掌握党政军大权的斯大林,为了给“大清洗”有个交代,也为了树立自己的“伟光正”形象,指示拍摄一部反映十月革命的电影,并向全国征集优秀电影剧本。
一位名叫卡普勒尔的青年剧作家的剧本《起义》,高票入选。卡普勒尔虽然名不见经传,却是斯大林女儿维特兰娜的男朋友。作为斯大林的“准驸马”,他通过女友,揣摩到了斯大林的真实意图,入选自在情理之中。
《起义》剧本1937年5月入选,却要求在11月7日十月革命纪念日上映。五个月拍成一部电影,别说技术落后的当年,就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在残暴的说一不二的斯大林面前,谁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名叫罗姆的年轻导演,接下这个艰巨的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罗姆正面临职业生涯的重大危机,由于一位主管意识形态的大领导看不惯他,他被解除了导演职务,正在拍摄的电影《黑桃皇后》也被迫停机。
年轻气盛的罗姆,抱着“破釜沉舟”乃至坐牢掉脑袋的勇气和风险,接受了任务。他和卡普勒尔一起,根据上头的指示和意见反复修改,直到8月12日才完成剧本的修改,改名为《列宁在十月》。要想在短短两个半月的时间之内,拍摄出一部历史巨片,还要“过审”,真是难于上青天。
当然,罗姆也有优势。因为斯大林的亲自过问,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拨给了最好的设备、服装和道具,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还派出“钦差”舒米亚茨基,亲临一线坐镇指挥。
舒米亚茨基时任苏联电影总局局长,可悲可怜的是,1938年1月,“在他领导下”的影片《列宁在十月》问世不久,他就被捕了,6个月后被镇压。
罗姆也受到了监视,现场有人拿着笔和本子,如果他有改变剧情和修改对白的行为,都会被记下上报。
整个拍摄过程事故接连不断,意外频繁发生。不是电缆被切断,就是灯光被摔坏,不是摄像机被破坏,就是道具被毁坏,就连保险柜的锁也经常失灵,耗时费力才能打开。
更加奇葩和倒霉的是,工人布尔什维克马特维耶夫,本来是吉奇扮演,却在开拍前意外被補,只好临时改为瓦宁接替。
但是坚韧不拔的罗姆,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如期完成拍摄,创造了电影史上的伟大奇迹。
11月6日,斯大林看完《列宁在十月》后对罗姆说:“还不错”。第二天,斯大林举行红场阅兵之后,钦差传来最新消息:“斯大林又看了一遍电影,要求修改。”
斯大林的真实意图是,电影最好能够把他塑造成一个可与列宁比肩的“高大全”人物,以便稳固自己“传承人”的身份和“正统”地位。
没办法,罗姆只得全力修改。幸运的是,斯大林毕竟认可了罗姆,这让罗姆对接下来的修改,充满了信心。
真正的十月革命,并没有发生轰轰烈烈的攻打冬宫,满打满算才死了七个人,正如列宁所言:“罕见的不流血和异常的顺利”。总而言之,十月革命异常顺利,没有多大的流血和牺牲。
但是为了打造自己“列宁接班人”的高大光辉形象,强调和突出自己在十月革命中的巨大作用,斯大林要求补拍“攻打”冬宫的戏份。为此,斯大林特别批准,摄制组可以在冬宫广场、大门以及里面的“皇家小餐厅”进行拍摄。
罗姆的信心,来自于违心。一开始,他还企图保持一点“艺术家的良心”,但是在舒米亚茨基的威逼利诱之下,很快就屈从了。毕竟他也是人,也害怕入狱。
于是,电影中夹杂着斯大林“私货”的桥段比比皆是:
列宁的第一句台词,就是向瓦西里吩咐,要求会见斯大林。回到住宿地之后,列宁又强调要见斯大林。第二天,列宁见到斯大林之后,一谈就是4个小时。
消息泄露之后,列宁命令瓦西里:“快去找斯大林,一分钟也不要耽误!”
就连列宁的演讲,也要带上斯大林:“我们不能够等着,让资产阶级绞杀革命。斯大林同志说,我们不能够等候,这完全是正确的!”
这么一来,好像斯大林成了十月革命运筹帷幄指挥有方的最高领导,列宁只是个跟班和助手。每到危急关头,每逢作出重大决策之前,列宁都要迫不及待的去见“斯大林同志”……
1937年末,罗姆补拍并修改好了《列宁在十月》,获得斯大林认可。
1938年,罗姆与卡普勒尔再度合作了电影《列宁在1918》。罗姆自此一飞冲天,成为斯大林跟前红得发紫的“红人”。虽然假得要命,《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却风靡了苏联和中国,感动和影响了无数影迷,成为中国观众心目中的“神片”,反复观看十遍以上的中国影迷不计其数。
艺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历史和事实是否真实并不重要,重要是细节真实,能够打动人,也许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就像女人化妆的魅力一样。
虽然影片中夹带了许多斯大林的私货,非但没有遮挡矮化列宁,反而衬托了他的风趣幽默、激情四射和人格魅力。正所谓“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金子就会闪光”,这难道不是一种真实乃至真理么?
这么多年过去,无论怎么评价,斯大林也超越不了列宁,根本无法与其比肩,历史终究还是公正的。
难忘的1919年剧情
在1919年,年轻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白匪叛乱威胁着彼得格勒的稳定。 帝国主义如英美法等国暗中支持叛乱分子,但苏联人民在列宁和斯大林的坚强领导下,成功镇压了反革命活动,挫败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这一历史事件被艺术地再现于电影《难忘的1919》中,尽管影片中列宁的出现引人注意,但其实它是歌颂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人民力量的影片。
这部影片由前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出品,1952年由我国东北制片厂译制,作为革命历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片中的特型演员,如在《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中扮演过列宁和斯大林的演员,在《难忘的1919》中继续扮演了这两个角色。 影片的音乐部分尤为值得一提,由被誉为苏联最伟大作曲家的季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创作,他的音乐在那个时代犹如反法西斯的颂歌,深受赞誉。
影片中的斯大林形象由米哈伊尔·格洛瓦尼塑造,他在《伟大的曙光》和《宣誓》等影片中的表演,深受斯大林本人的喜爱,甚至影响了斯大林的个人形象认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格洛瓦尼因扮演斯大林而获得的荣誉在赫鲁晓夫时期被削减,最终在苏联解体后,他的角色和成就成为历史的注脚,引发对苏联兴衰的反思。
1919年的历史事件和苏联的发展历程,提醒我们,一个政权的兴衰与人民的紧密联系至关重要。 从列宁时期的革命热情,到戈尔巴乔夫时期的冷淡疏离,苏联的起起落落,都在其与民众关系的变化中得到了揭示。
扩展资料《难忘的191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译制);出品:前苏联战争影片;时间:1952年;译制:中国东北电影制片厂1952年译制;导演:齐阿乌列里;主演:毛尔强洛夫,盖洛瓦尼。
“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这句话是谁说的,是什么意思
“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这句话源至前苏联影片《列宁在1918年》列宁的警卫员瓦西里与妻子互让一只面包,并坚定地告诉妻子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
意思就是将来只要我们努力!以后就会有好生活。 这句话一般就是用在激励自己或别别人的时候。
扩展资料
《列宁在1918》是前苏联黑白故事影片。 表现了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外遭英、日、土耳其等国的武装干涉,内临各种反抗势力的骚扰,全国处于普遍饥荒的严重关头,列宁以他的大智大勇领导全国人民顽强奋斗,最终赢得胜利挽救了革命。
十月革命胜利后,新兴的苏维埃政权受到各方敌人的武装干涉。 英、日、土耳其等国利用俄国地主、富农阶级扼杀苏维埃政权的本性,在粮食问题上大做文章。
同时,国内的白俄势力用能想到的所有手段剌杀列宁,打入敌人内部的马特维耶夫将敌人刺杀列宁的消息转告瓦西里,但由于布哈林的阻挠,列宁还是在工厂演讲结束后,被女特务卡普兰枪击伤害。
此时,严重的饥荒笼罩着新生的苏维埃俄国,而俄国的人民则担心着自己受伤的领袖。 高尔基来到列宁的床前,他为不久前自己与列宁讨论是否对敌人要仁慈的问题感到内疚。
克里姆林宫广场日夜站满了了解列宁病情的群众,当列宁的病情通报传到工人的耳朵里“列宁己经不发烧了”“乌拉”!的喊声震响天边。
电影结束时斯大林指挥着苏联红军击败白军,取得节节胜利。 列宁和斯大林拥抱在一起,给前线发电报。
参考资料:网络百科—列宁在1918
求推荐与斯大林有关的电影
《列宁在十月》(罗姆,1937年)、《伟大的曙光》(恰乌列利,1938年)、《带枪的人》(尤特凯维奇,1938年)、《列宁在1918》(罗姆,1939年)、《瓦列里?契卡洛夫》(卡拉托佐夫,1941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彼得罗夫,1949年)等。 斯大林不太喜欢自己的形象频繁出现在电影中,担心这样有损于自己的身份,从1937年到1953年的16年中,苏联拍摄了18部涉及斯大林的影片。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