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北交易所监管成绩单 护航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严监严管

随着2024年上半年的结束,沪深北三大证券交易所的半年度监管报告纷纷出炉,展现了我国资本市场在强化监管、防范风险、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坚定步伐。据统计,上半年交易所对A股市场共计采取了660项监管措施,涉及538家上市公司,较去年同期增长27.66%,有力传递了“两强两严”(强本强基、严监严管)的监管信号,进一步巩固了资本市场的法治根基和诚信底色。

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的马佳律师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交易所作为一线监管力量,通过严格执行“严监管”政策,显著提升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虚假陈述等行为的违法成本,同时强化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责任,推动企业加强内部治理,聚焦主业,稳健发展。

信息披露作为资本市场运行的生命线,占据了监管工作的核心位置。在上半年的660起监管措施中,涉及信息披露问题的就有210起,占比超过三成。这些违规行为多与财务信息的不完整、不准确或延迟披露有关,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知情权和决策。中央财经大学刘春生副教授强调,需要持续且严格的监管和惩戒机制,确保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的合规性。

证监会主席吴清提出的“高成本”违法违规追责机制,预示着未来将加大对证券欺诈等违法行为的综合惩治力度,通过行政、刑事、民事多维度追责,维护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秩序,确保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马佳律师认为,构建完整立体的监管体系,既要有法可依,各级机构各司其职,也需要避免选择性执法,确保监管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沪深北交易所不仅在上半年强化了对已退市公司的监管,还通过持续优化自律监管工作,提升监管的有效性。展望未来,随着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推进,预期监管体系将更加科学高效,不仅对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也将更加注重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这一系列监管举措,旨在构建一个更加透明、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如何看待将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

挺好的,北京证券交易所就是在新三板精选层的基础上设立的。 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构建一套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的涵盖发行上市、交易、退市、持续监管、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基础制度安排,补足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的短板,有助于解决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助力相关企业成长。 扩展资料:一、开通北交所需要什么条件。 1、按照北交所的标准看,个人投资者准入门槛为开通交易权限前20个交易日日均证券资产满足50万元。 2、具备2年以上的证券交易经验,身份证名下账户首次交易,买卖股票或者ETF都算交易经验。 但是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空户和可转债打新的时间则是不算的。 其中,涨跌幅限制及申报有效价格范围方面,北交所竞价交易涨跌幅限制比例为前收盘价的±30%。 开通条件和现在科创板开通条件一致,开不了科创板的股民们也开不了北交所。 已经开通新三板精选层权限的客户自动升级具备北交所账户和交易权限,无需操作。 二、建立北交所的原因1、北交所的诞生,不仅仅是为了增加一家证券交易所,更是为了让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 主要原因是,在以往a股IPO审批制度和审批制度的框架下,企业能否实现IPO,更多关注的是其过去的盈利能力,即过去的“盈利能力”,而非未来的成长预期。 这就造成了中国的资本市场不能帮助优秀的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发展,导致中国广大的投资者们无法获得快速成长企业的诸多红利。 2、成立北交所的意义就是从本质上完成了中小企业“一步一步”的培育路径。 换句话说,北交所的成立从根本上补充了中国资本市场不能服务中小企业的功能缺陷。 开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关键目的就是为创新型中小型企业连通直接融资方式,让众多的投资者有着投资参加共享创新型中小型企业成长的收益。

易会满:继续发展壮大机构投资力量的同时更加重视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政策速递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数量超过2亿,这是我国资本市场最大的市情,是市场活力的重要来源,也是市场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支撑。 我们要在继续发展壮大机构投资力量的同时,更加重视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在信息披露安排上,进一步突出简明易懂,让中小投资者愿意看、看得明白。 督促上市公司更加关注中小投资者诉求,提供平等、畅通的交流渠道。 更好落实先行赔付、责令回购、民事赔偿责任优先等制度安排。

演讲全文

易会满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主题演讲

尊敬的尹力书记、易纲行长、郭树清主席、傅华社长、殷勇代市长、潘功胜局长,尊敬的格奥尔基耶娃总裁、卡斯滕斯总裁,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本届金融街论坛。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要“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对资本市场提出的新要求。 我理解,“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方向、是结果,“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是路径、是过程。 如何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这涉及深化改革、防控风险、加强监管等诸多方面,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今天,我想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谈一些认识和体会,同大家作个交流。

从全球金融史来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发展道路、发展模式总是与特定的经济体制、发展阶段和社会环境相适应的。 我国资本市场是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 3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市场规模跃居世界前列,市场结构大幅改善,制度型开放向纵深推进,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明显提升,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收敛、总体可控,市场韧性和活力全面增强。 其中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走出了一条既遵循资本市场一般规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主要体现:

在注册制改革方面,我们提出坚持尊重注册制基本内涵、借鉴国际最佳实践、体现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特征3个原则,突出把选择权交给市场这个本质,建立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全流程公开透明的发行上市制度。 同时,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放管结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绝不是一放了之。 比如,加强审核注册质量把关,统筹一二级市场适度平衡,强化拟上市企业股东信息披露穿透核查等。 从注册制试点情况看,市场各方总体上是认可的,获得感也是强的。

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方面,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质量直接影响着市场功能的发挥。 我们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监管,大股东、董监高等“关键少数”公众公司的意识明显增强。 同时,发挥合力,健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的制度安排,推动长期困扰市场的高比例股票质押、违规占用担保等问题得到大幅改观。 尤其是在退市改革中,我们坚持“应退尽退”,拓宽多元退出渠道,努力做到既要“退得下”、又要“退得稳”,促进市场优胜劣汰。

在风险防控方面,这几年,我国资本市场较好应对了新冠疫情和境外输入性风险的冲击,保持了总体平稳。 这与我们特有的风险防控制度机制是分不开的。 比如,我们实行账户实名制,建立了直接持有的账户体系,加强对资金的穿透监管,完善涨跌幅限制。 控制过度杠杆。 综合施策,治理市场乱象。 期货市场逐渐形成了保证金集中监控、持仓限额等制度规则,有效应对了近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风险。 在对外开放中,我们统筹开放和安全,强化跨境资金的风险监测监控,努力做到“看得清、管得住”。

在法治保障方面,对于证券违法犯罪活动,国际成熟市场的普遍做法是严刑峻法,让做坏事的人付出惨痛代价。 我们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制优势、治理优势,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法律体系和证券执法司法体制机制。 特别是中办、国办出台《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新证券法、刑法修正案(十一)相继实施,长期以来违法成本过低的情况得到根本扭转,“零容忍”立体执法震慑显著增强,市场生态明显好转。

在投资者保护方面,我们不断健全事前教育宣导、事中监管服务、事后维权救济相衔接的投资者保护体系。 尤其是既借鉴境外有益经验,又结合国情对防止滥诉作出制度安排,建立了中国特色的证券集体诉讼制度,有效保护了投资者合法权益。 首例“康美案”5.2万中小投资者获赔24.6亿元,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市场效果的有机统一。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中央多次强调,要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这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金融领域必须担当起的使命责任。 我们认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资本市场从业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建设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 围绕“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总目标,围绕“中国特色”和“资本市场一般规律”的有机融合,围绕各方的期待和关切,我们需要对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基本内涵、实现路径、重点任务作更加深入系统的思考。 据观察,当前制约资本市场功能发挥的诸多因素中,既有对“中国特色”理解不深刻、把握不到位、落实有偏差,简单搞“拿来主义”的问题;也有对“资本市场一般规律”认识不全面、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问题。 这里面既有市场的问题,也有监管的问题,还有更深层次的文化问题。 我们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两点论、辩证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遵循资本市场一般规律基础上,更好体现中国特色,走好自己的路。 这里,我想提几个问题,供大家讨论。

比如,上市公司结构与估值问题。 我国资本市场具有明显的新兴加转轨特征,上市公司结构也体现出与经济体制演进变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适应的趋势。 我们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各种所有制经济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目前国有上市公司和上市国有金融企业市值占比将近一半,体现了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地位;民营上市公司数量占比超过三分之二,近几年新上市公司中民企占到八成以上;外商控股上市公司市值占比约4%。 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覆盖全部行业大类、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上市公司结构,既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大特征,也是一大优势。 我们要深刻认识我们的市场体制机制、行业产业结构、主体持续发展能力所体现的鲜明中国元素、发展阶段特征,深入研究成熟市场估值理论的适用场景,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估值高低直接体现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认可程度。 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一方面要“练好内功”,加强专业化战略性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公众公司意识,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让市场更好地认识企业内在价值,这也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应有之义。

再比如,资本市场的投资文化问题。 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晚、发展快,市场的文化积淀还不够。 全球市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投资理念、行业文化和行为规范,我们还需要持续借鉴。 财富管理机构的本分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一个优秀的机构必然是坚持客户利益至上、敬畏投资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但我们有些机构从理念到行为都存在差距。 恪守“看门人”责任是国际上对保荐中介机构的基本要求,把真实的公司选出来是底线,把优秀的公司选出来是水平。 但我们有的机构变化不大,还是过于关注“可批性”,对“可投性”重视不够,甚至还有的“带病闯关”。 专业专注是一流投资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但我们一些投资机构还没能牢固树立价值投资的理念,热衷于追逐市场热点,“散户化”特征明显。 我们要充分吸收借鉴成熟市场尊崇法治、恪守契约精神等理念,完善相应的会计核算、考核评价制度,秉持专业态度,涵养良好的职业操守,让资本市场更加健康、充满活力。

我们提出,要把资本市场一般规律与中国市场的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两个结合”重要论述的具体思考。 我国经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真诚欢迎境外机构和资金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中国资本市场。 要看到,A股市场境内投资者持股占比超过95%,我们的机构做投资更要研究把握好这些基本特征,要有独立的专业判断和研究能力,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风,不能急功近利、过于浮躁。 要更加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弘扬稳健执中、求真务实、重诺守信、谦虚谨慎等文化理念,并健全与之相适应的公司治理、激励约束、风险控制和监管制度体系,多管齐下,久久为功。

还比如,投资者结构问题。 从全球看,各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差异较大,也没有最佳的投资者结构,但机构化是一个大趋势。 近年来,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趋势性变化,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交易占比稳步上升,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逐步下降到60%左右。 但要清醒看到,个人投资者数量超过2亿,这是我国资本市场最大的市情,是市场活力的重要来源,也是市场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支撑。 我们要在继续发展壮大机构投资力量的同时,更加重视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这几年来,我们积极践行监管的人民性,从制度设计、监管执法、风险处置等各方面健全“大投保”格局,优化投资者服务平台、畅通投资者诉求反映渠道,取得较好效果。 下一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更多管用举措。 在信息披露安排上,进一步突出简明易懂,让中小投资者愿意看、看得明白。 督促上市公司更加关注中小投资者诉求,提供平等、畅通的交流渠道。 更好落实先行赔付、责令回购、民事赔偿责任优先等制度安排。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共同的使命任务,面临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坚持敬畏市场、敬畏法治、敬畏专业、敬畏风险,形成合力的监管理念,既不照搬照抄,也不固步自封,扎实推动资本市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重点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把市场的力量与政府的作用更好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加快构建各方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场生态,不断推进资本市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这个着力点。 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大局,更好落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战略部署,促进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 制定实施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 当前,要密切关注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困难挑战,支持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继续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债券融资需求,支持涉房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支持有一定比例涉房业务的企业开展股权融资。

三是坚持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秉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借鉴国际最佳实践,结合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特征,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统筹推进一揽子关键制度创新,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不断增强市场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四是坚持守牢风险底线。 健全资本市场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稳妥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处置,推动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

五是坚持人民立场。 牢记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监管使命,充分尊重投资者、敬畏投资者,完善立体化的投保安全网,切实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上周,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交易已满一周年。 一年来,证监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错位发展、突出特色,推动北交所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各项基础制度安排初步经受住了市场检验,上市公司中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公司占比超过八成,创新型中小企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对新三板创新层、基础层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层层递进的市场格局进一步形成。 下一步,我们将坚守初心使命,深化新三板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北交所高质量扩容。 统筹推进投资端制度改革,丰富投资者类型,推动混合交易、融资融券等制度落地实施,提升市场流动性;完善债券、基金、资产证券化、指数等产品体系,进一步增强北交所市场功能和活力,以更大力度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最后,衷心祝愿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北京证交所怎么建?

9月2日晚,证监会官网发布消息称,坚持错位发展、突出特色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更好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将进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以现有的新三板精选层为基础组建北京证券交易所,进一步提升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主要思路是,严格遵循《证券法》,按照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总体平移精选层各项基础制度,坚持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由创新层公司产生,维持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与北京证券交易所“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同步试点证券发行注册制。在实施过程中,将重点把握好以下原则:

坚守“一个定位”。 北京证券交易所牢牢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尊重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和成长阶段,提升制度包容性和精准性。

处理好“两个关系”。 一是北京证券交易所与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坚持错位发展与互联互通,发挥好转板上市功能。 二是北京证券交易所与新三板现有创新层、基础层坚持统筹协调与制度联动,维护市场结构平衡。

实现“三个目标”。 一是构建一套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的涵盖发行上市、交易、退市、持续监管、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基础制度安排,补足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的短板。 二是畅通北京证券交易所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纽带作用,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成长路径。 三是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创新创业热情高涨、合格投资者踊跃参与、中介机构归位尽责的良性市场生态。

证监会将指导全国股转公司,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协同配合,扎实细致做好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的制度规则制订发布、技术准备等工作,推动完善配套政策,确保这项改革平稳启动、顺利实施,把大事办稳、好事办好。

设立北京证交所将带来的影响

经济学家、创投专家,增量研究院院长张奥平表示,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将扩大市场直接融资比重,促进科技创新,激活实体经济发展,有助于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的困局。

此外,他还表示,资本市场每一次重大改革的前期,都会对市场产生利好,背后主要是受到市场短期情绪的影响。 而当市场情绪消化之后,长期会回到理性发展的脉络之上。 目前,实施注册制改革之后的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逻辑是上市企业资本价值分化。 而实施注册制的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发展逻辑也会纳入整体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分化逻辑之中。

“整体而言,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是中国特色资本市场发展的关键一环,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也将向着更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以上内容参考上游新闻-北京证交所怎么建?要实现哪些目标?一图了解!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38147.html
千亿俱乐部成员仅剩6家 上半年百强房企业绩同比下滑逾4成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