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货币从复本位到金本位

货币从复本位到金本位 国际 二

到了18世纪后期,“格雷欣法则”的威力在英国得以显现。相对于欧洲大陆市场上的金银比价,黄金在英国被高估而白银被低估,白银大量从英国流往欧陆国家。英国的金银复本位制中白银相对更重要一些,白银的流失使英国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影响。1774年,英国通过货币重铸,提升了金币在国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由此逐步过渡到金本位制。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于1816年以法律形式限制白银的流通和铸造,正式确立了英国的金本位。半个世纪之后,由于北美银矿的发掘带来白银产量的大幅提高,再加上1871年德国利用从法国取得大量金币赔款的机会而改用金本位,并大量向国际市场抛售白银,开启了银价一路下跌的狂潮。欧洲各国纷纷效仿英国,放弃复本位而实行金本位。到19世纪80年代,国际货币体系的金银复本位制时代基本结束。以英镑为核心的金本位时代标志着英帝国的鼎盛时期,也是全球化浪潮得以狂飙突进的时代:贸易与和平是该时代的主题,1880—1914年的30多年全球商品、人员和资本的跨境流动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有学者认为一百年后美国主导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在许多方面甚至难以超越英国主导的古典自由主义全球化时期。

值得一提的是,欧洲先后放弃白银从复本位向金本位转型的过程也是中国社会整体上快速贫困化的过程。中国社会的贫困化不仅仅是因为中国清政府在19世纪后期多次战败割地赔款,常被忽视的是本币大幅贬值的贫困化效应。自明朝起中国的货币本位以白银为核心,而清朝后期全球白银价格的持续大幅下跌意味着过去数百年东亚大陆对外出口的农业和手工业品所换取的白银财富迅速蒸发,与此同时全中国的劳动力、土地和其他各类资产价格以国际通用的黄金价格计算出现了大幅贬值。如果清朝的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国家,那么本币的大幅贬值会带来制成品出口的强劲增长和贸易盈余的增加,从而最终让本国货币重新升值,国民生活水平回归正常。但是作为一个封闭的农业国,产出瓶颈的存在使得本币的大幅贬值仅仅带来物价上涨、饥荒、贫困化、社会的大幅动荡以及国际地位的下降。

贫困化 白银

(全文完)


什么是货币制度,简述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

全球化

货币制度(monetary system),国家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的规则、结构和组织机构体系的总称。 货币制度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产生和发展的,到近代形成比较规范的制度,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①货币金属。 即法律规定用哪种金属作本位货币,这种规定实际上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由生产水平与发展程度决定的。 从历史上看,曾经历了从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到金本位制,再到不兑现本位制的过程。 ②货币单位。 即法律规定货币的名称与含金量。 ③货币的铸造或印刷、发行、流通制度。 ④货币储备制度。 即国家规定中央银行或政府,为保证货币的稳定,要储备一定的贵金属、外汇。 本世纪30年代以后,各国逐渐取消金本位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货币的余汇兑本位制。 在当代,世界各国都实行的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即不兑现本位制。 将历史上至今曾经出现过的货币制度可以分为两类,即金属本位与纸币本位。 (一)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其主要形式有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金币本位制是以黄金为货币金属的一种典型的金本位制。 其主要特点有: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流通中的辅币和价值符号(如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在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之间,根据两国货币的黄金含量计算汇率,称为金平价。 2、金块本位制金块本位制是指由中央银行发行、以金块为准备的纸币流通的货币制度。 它与金币本位制的区别在于:其一,金块本位制以纸币或银行券作为流通货币,不再铸造、流通金币,但规定纸币或银行券的含金量,纸币或银行券可以兑换为黄金;其二,规定政府集中黄金储备,允许居民当持有本位币的含金量达到一定数额后兑换金块。 3、金汇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是指以银行券为流通货币,通过外汇间接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 金汇兑本位制与金块本位制的相同处在于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国内流通银行券,没有铸币流通。 但规定银行券可以换取外汇,不能兑换黄金。 本国中央银行将黄金与外汇存于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允许以外汇间接兑换黄金,并规定本国货币与该国货币的法定比率,从而稳定本币币值。 4、布雷顿森林体制。 各国政府将本币与美元挂钩制定兑换比率,这样使各国货币与黄金间接挂钩。 在这种国际货币制度安排中,美元相对于其他成员国的货币处在等价于黄金的关键地位。 所以,这种制度又称为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二)银本位制银本位制是指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在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中银本位的历史要早于金本位。 银本位制的运行原理类似于金本位制,主要不同点在于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 银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其名义价值与实际含有的白银价值一致。 银本位分为银两本位与银币本位。 (三)复本位制复本位制指一国同时规定金和银为本位币。 在复本位制下金与银都如在金本位制或银本位制下一样,可以自由买卖,自由铸造与熔化,自由输出输入。 复本位制从表面上看能够使本位货币金属有更充足的来源,使货币数量更好地满足商品生产与交换不断扩大的需要,但实际上却是一种具有内在不稳定性的货币制度。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即金银两种金属中市场价值高于官方确定比价的不断被人们收藏时,金银两者中的“贵”金属最终会退出流通,使复本位制无法实现。 这一现象被称为“格雷欣法则”。 “劣币驱逐良币”的根本原因在于金银复本位与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排他性、独占性的矛盾。 (四)纸币本位制1、将纸币本位又称作信用本位制,概由于从国家法律而论,纸币已经无须以金属货币作为发行准备。 2、、纸币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在流通中执行货币职能的是纸币和银行存款。 3、纸币给政府通过调节货币数量影响经济活动创造了条件。 4、对纸币制度自实行之日起就存在着不同的争论。 主张恢复金本位的人认为只有使货币能兑换为金,才能从物质基础上限制政府的草率行为,促使政府谨慎行事。 赞同纸币本位制的人则认为,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十分广泛,政府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以实现预定的经济目标,已经成为经济政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英格兰货币史:漫漫长途走向金本位

英格兰货币历程:金光熠熠的变革之路

格物资本的“格物·货币”系列深入剖析英国货币体系变迁,其中“英国货币”篇章揭示了从金银复本位到金本位制的漫长旅程。 这段历史充满了挑战与革新,让我们一同探索其中的曲折与辉煌。

在金银复本位制的巅峰时期,货币流通的关键依赖于一个合理的金银兑换比率。 然而,17世纪末,英格兰银币的短缺与劣质货币现象引发了一场社会经济危机。 财政大臣威廉·朗兹与哲学家约翰·洛克的交锋尤为引人注目:朗兹主张银币贬值以提振经济,而洛克则坚守白银作为本位货币的地位。 最终,洛克的观点在1696年的《整治王国货币混乱状况法案》中占据上风,推动了大规模的货币重铸,由牛顿督造的足值铸币开始流通,尽管这是一场艰难的斗争,但也暴露了对金银兑换比率忽视的隐患。

牛顿的加入为伦敦铸币厂带来了革新。 1696年,他受命打击伪造货币,通过严格的重铸制度,旨在稳定货币流通。 然而,尽管新银币的铸造量庞大,银币短缺的问题却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牛顿的注意力一度集中在金币定价上,直到1717年,他的报告揭示了基尼金币高估导致的金银兑换失衡,建议将金币面值定为21先令,这一举措标志着金本位的初步确立。

1717年到1816年间,英国逐渐走向金本位。 虽然名义上仍保留银币,但实际上金币已经成为主导,银币的流通逐渐式微。 1816年的《金本位制法案》正式确认了黄金与英镑的固定比率,确立了“沙弗林”为货币单位标准,标志着英国步入全球金本位时代的先驱行列。 这一变革持续影响了近一个世纪,直到1821年,金本位制得以全面确立,金币的自由熔铸与兑换以及黄金进出口的自由,标志着金银复本位制的彻底终结。

这段货币历史的每一章都充满着经济学的智慧与政治博弈,它们共同塑造了英国经济的基石。 深入研究这些历史事件,我们得以洞见货币制度变迁的力量与影响。

版权所有,格物资本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简答题:简述本位货币制度的历史演进

货币制度是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它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演进的历史过程。 追溯世界各国货币制度的历史发展,人体上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信用货币制度等阶段。 1.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是最早的货币制度之一,它是指以白银作为币材的一种货币制度。 银本位制从16世纪以后开始盛行,但作为一种独立的货币制度存在于—些国家的时间并不长,且实行的范围并不广。 按比价的确定方式不同,金银复本位制又有:三种类型:(请单击鼠标)(1)平行本位制。 即金币和银币间的比价由金银本身的市场价值决定。 例如:英国1663年铸造的金币“基尼”与银币“先令”并用,两种通货按金银的市场实际价值比价流通。 (2)双本位制。 即金币和银币间的比价由国家规定。 例如:美国任1792年规定,金币与银币的法定比价是1:15。 (3)跛行本位制。 这是从复本位制向金本位制过渡时出现的—种中特殊货币制度。 由于法定使用银币向金币过渡中,先是银币多金币少,后是金币多银币少,类似跛行者的一足短、一足长的现象。 2.金银复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存在重大缺陷的一种货币制度。 3.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 其具体形式先后是: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具有以下特点: (二)法的形式和分类具有明确性、肯定(请单击鼠标)①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门由熔毁,金币作为惟一“法偿货币流通。 ②辅币和银行券可自由兑换金币。 ③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和输入。 (2)金块本位制金块本位制也称生金本位制,是指没有金币的铸造利流通,而由中央银行发行以金块为准备的纸币流通。 (3)金汇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念本位制,是实行银行券流通,只准以外汇间接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 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特别是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经济发生重创。 严重的经济危机冲击了货币制度,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转而实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也称管理通货制度,是一种不能兑现黄金、取消黄金保证、凭借国家信用、通过信用渠道发行和流通的纸币制度。 这种货币制度的基本特征是:货币的发行小受黄金准备的限制,其发行量由货币管理当局根据货币政策的需要确定:不规定货币的含金量,其币值通过购买力的大小来体现;货币的发行依赖于发行者的信用,政府可以用法律手段强制社会公众接受并保证其流通。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仅有很短的历史,就其本身而言,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但是这种货币制度创造了货币对经济调节的“弹性”作用,适应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发展,显示了较为优越的特性,从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38204.html
习近平抵达阿斯塔纳出席上合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并访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