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幽静的去处 1980年苏州留园 老照片

1980年,苏州留园,好一个幽静的去处。

留园,曾名“东园”、“寒碧山庄”,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开始修建,其后多有荒废易主,1953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修复留园,其后不断修缮整治。

整个留园采用不规则布局形式,园林建筑与山、水、石相融合而呈天然之趣,亭馆楼榭高低参差, 颇有步移景换之妙,处处显示了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造园艺术手法。

1961年3月,留园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留园与拙政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共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80年的时候,旅游大潮还没兴起,出外旅游的也不是很多,留园里的游客根本没办法和现在比。那时候的留园,才有味道。


苏州拙政园苏州拙政园和狮子林哪个好玩

1、拙政园地点,建成年代,特点2、苏州拙政园的特点及详细介绍3、苏州拙政园景点介绍4、拙政园有哪些特点?

拙政园地点,建成年代,特点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178号,始建造于明朝正德初年,历史超过500多年,历史底蕴丰厚,拙政园的特点是“水与景一色、建筑错落有致、花木和谐争艳”,同时其也具有独特的江南水乡特色。

拙政园,位于江南水乡,是中国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代表建筑,占地面积约78亩,其分为中、东、西三部分,各部分各具特色,中园主要是全园的经典景色聚集地,西园主要是精美的建筑。

拙政园,在2007年被列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称呼为中国四大名园。 拙政园依托江南水乡而建,巧妙利用建筑布局,其完美融合了水乡与建筑的特点。 最终形成了具有”水与景一色,建筑错落有致、花木和谐争艳“的特点。

交通路线

1、乘坐好行1号线至“拙政园换乘中心”下车即达。

2、乘坐5路、301路、305路、9009路、9016路、9025路、夜专1路至“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下车向东步行即达。

3、乘坐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至北寺塔站下车,向东步行约1千米即达。

苏州拙政园的特点及详细介绍

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位于苏州市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其中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约三十八亩.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一九九七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与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北京颐和园齐名,该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面积约18.5亩.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另一资料:1/3).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苏州拙政园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 (“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

西园(8张)“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从拙政园中园的建筑物名来看,大都与荷花有关.王献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扬荷花,主要是为了表达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中部景区还有微观楼、玉兰堂、见山楼等建筑以及精巧的园中之园——枇杷园.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三十六鸳鸯馆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装饰华丽精美.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与谁同坐”取自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一见匾额,就会想起苏东坡,并立时顿感到这里可欣赏水中之月,可受清风之爽.西部其它建筑还有留听阁、宜两亭、倒影楼、水廊等.

东部原称“归田园居”,是因为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园东部归侍郎王心一而得名.约31亩,因归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移建.拙政园的建筑还有澄观楼、浮翠阁、玲珑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等.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苏州拙政园;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如春日繁花丽日,夏日蕉廊,秋日红蓼芦塘,冬日梅影雪月,无不四时宜人,创造出处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苏州拙政园景点介绍

苏州拙政园景点分东花园、中花园、西花园这三个区域苏州拙政园,区域之间又有不同苏州拙政园的景点苏州拙政园,具体如下:

东花园区域

秫香馆:秫香,指稻谷飘香;涵青亭:园林建筑,以亭的变化为多;天泉亭:是一座重檐八角亭,出檐高挑,外部形成回廊,庄重质朴,围柱间有坐槛;芙蓉榭:榭是我国古代一种很美的建筑形式,凭借周围风景而构成,形式灵活多变;缀云峰:兰雪堂北,山峰高耸在绿树竹荫中,山西北双峰并立,取名“联璧”。

中花园区域

香洲:为“舫”式结构,有两层楼舱,通体高雅而洒脱,其身姿倒映水中,更显得纤丽而雅洁;雪香云蔚亭:雪香,指梅花。 云蔚,指花木繁盛。 此亭适宜早春赏梅,亭旁植梅,暗香浮动。 又称冬亭;梧竹幽居:建筑风格独特,构思巧妙别致的梧竹幽居是一座亭,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松风水阁:松、竹、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作“岁寒三友”。

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远香堂:远香堂为四面厅,是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建于原若墅堂的旧址上;海棠春坞:玲珑馆东侧花墙分隔的独立小院是海棠春坞;听雨轩:在嘉实亭之东,与周围建筑用曲廊相接;玉兰堂:是一处独立封闭的幽静庭院,玉兰堂高大宽敞,院落小巧精致。

西花园区域

笠亭:在扇亭后的土山上还有一小亭,称“笠亭”;宜两亭:在别有洞天靠左,叠有假山一座;卅六鸳鸯馆(十八曼陀罗花馆):为西花园的主体建筑,南部称“十八曼陀罗花馆”,北部名“卅六鸳鸯馆”,这是古建筑中的一种鸳鸯厅形式;倒影楼(夜景):倒影楼以观赏水中倒影为主;留听阁:为单层阁,体型轻巧,四周开窗,阁前置平台,是赏秋荷听雨的绝佳处。

浮翠阁为八角形双层建筑,高大气派,煞是引人注目;塔影亭在留听阁,回头望塔影亭,顿觉美妙致至;与谁同坐轩小亭非常别致,修成折扇状;波形廊:在西花园与中花园交界处的一道水廊,是别处少见的佳构。

历史沿革

园址一带,三国时有吴郁林太守陆绩的宅第,东晋时有高士戴颐宅。 唐末,诗人陆龟蒙宅也在这里“不出郛郭,旷若郊墅”,其地低洼,有池石园圃之属。 北宋时,山阴簿胡稷言在此建五柳堂,其子峄又取杜甫宅舍如荒村句,名其居曰如村,可见地甚荒旷。

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在此创建寺院。 元延枯间(1314—1320年),奏赐大弘寺寺额,又尝别创东斋。 元末寺毁,而东斋独存。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张士诚据苏,此处属其婿潘元绍的驸马府范围。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百科-拙政园

拙政园有哪些特点?

1,以水见长

早期拙政园,林木葱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 园林中的建筑十分稀疏,仅“堂一、楼一、为亭六”而已,建筑数量很少,大大低于今日园林中的建筑密度。

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山水溶为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 拙政园中部现有山水景观部分,约占据园林面积的五分之三。

池中有两座岛屿,山顶池畔仅点缀几座亭榭小筑,景区显得疏朗、雅致、天然。 这种布局虽然在明代尚未形成,但它具有明代拙政园的风范。

2,庭院错落

拙政园的园林建筑。 早期多为单体,到晚清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表现在厅堂亭榭、游廊画舫等园林建筑明显地增加。 中部的建筑密度达到了16.3%。

其次是建筑趋向群体组合,庭院空间变幻曲折。 如小沧浪,从文征明拙政园图中可以看出,仅为水边小亭一座。

而八旗奉直会馆时期,这里已是一组水院。 由小飞虹、得真亭、志清意远、小沧浪、听松风处等轩亭廊桥依水围合而成,独具特色。

水庭之东还有一组庭园,即枇杷园,由海棠春坞、听雨轩、嘉实亭三组院落组合而成,主要建筑为玲珑馆。 在园林山水和住宅之间,穿插了这两组庭院,较好地解决了住宅与园林之间的过渡。

同时,对山水景观而言,由于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的对比衬托,主体空间显得更加疏朗、开阔。

这种园中园式的庭院空间的出现和变化,究其原因除了使用方面的理由外,恐怕与园林面积缩小有关。 光绪年间的拙政园,仅剩下了1.2公顷园地。

与苏州其他园林一样,占地较小,因而造园活动首要解决的课题是在不大的空间范围内,能够营造出自然山水的无限风光。

这种园中园、多空间的庭院组合以及空间的分割渗透”、对比衬托;空间的隐显结合、虚实相间空间的蜿蜒曲折、藏露掩映;

空间的欲放先收、欲扬先抑等等手法,其目的是要突破空间的局限,收到小中见大的效果,从而取得丰富的园林景观。 这种处理手法,在苏州园林中带有普遍意义,也是苏州园林共同的特征。

3,花木为胜

拙政园向以“林木绝胜”著称。 数百年来一脉相承,沿袭不衰。 早期王氏拙政园三十一景中,三分之二景观取自植物题材,如桃花片,“夹岸植桃,花时望若红霞”;竹涧,“夹涧美竹千挺”,“境特幽回”;瑶圃百本,花时灿若瑶华。 ”归田园居也是丛桂参差,垂柳拂地,“林木茂密,石藓然”。

每至春日,山茶如火,玉兰如雪。 杏花盛开,“遮映落霞迷涧壑”。 夏日之荷。 秋日之木芙蓉,如锦帐重叠。 冬日老梅偃仰屈曲,独傲冰霜。 有泛红轩、至梅亭、竹香廊、竹邮、紫藤坞、夺花漳涧等景观。

截至2014年,拙政园仍然保持了以植物景观取胜的传统,荷花、山茶、杜鹃为著名的三大特色花卉。 仅中部二十三处景观,百分之八十是以植物为主景的景观。

扩展资料: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 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隅(东北街178号),截至2014年,仍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

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

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地区传统民居多进的格局。 园南还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园林专题博物馆。

1961年3月,拙政园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国家计委、旅游局、建设部列为国家级特殊游览参观点。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参考资料:网络百科----拙政园

赞美苏州园林的佳句

1.赞美苏州园林的诗句.越多越好,最好有作者与题目

(一) 鸟啼花落屋本东,柏子烟青芋火红.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二) 叠石疏泉不数旬,水芝开出似车轮.石幢一夕桃花雨,便有红鱼跳绿萍.《游拙政园》 叶圣陶 纤雨值休辰,园游恣幽赏.回沼抱南轩,几窗爰净朗…… 环顾卉树森,浓绿弥众象.稀处现楼台,微风动帘幌.北方是长安,冠盖属朋党.白日妖霾现,杀人弃沟壤.鸡鸣上客尊,狗苟公道枉.豪游金买笑,怜乞血殷颡.《游拙政园》 叶圣陶 纤雨值休辰,园游恣幽赏.回沼抱南轩,几窗爰净朗…… 环顾卉树森,浓绿弥众象.稀处现楼台,微风动帘幌.北方是长安,冠盖属朋党.白日妖霾现,杀人弃沟壤.鸡鸣上客尊,狗苟公道枉.豪游金买笑,怜乞血殷颡.鸟啼花落屋本东,柏子烟青芋火红.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回答者:热乎乎 - 参将 九级 11-19 21:01陆游留园 “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 李俊明狮子林诗“借问梅花堂上月,不知别后几回圆”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描写苏州园林的好句

有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 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宦官、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

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同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的程度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苏州园林 拙政园 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我国四大古典名园。 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后为明代监察御史王献臣归隐之居,取古人筑室种树,灌园鬻蔬,此亦“拙者之为政”的语意而名,曾为太平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拙政园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份。 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东部明快开朗,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 主要景点有:兰雪堂、缀云峰、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馆等。

中部为拙政园精华所在,池水面积占三分之一,以水为主,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主要景点有:远香堂、香洲、荷风四面亭、见山楼、小飞虹、枇杷园等。

西部主体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卅六鸳鸯馆,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装饰华丽精美。 主要景点有:卅六鸳鸯馆、倒影楼、与谁同坐轩、水廊等。

苏州园林 沧浪亭 沧浪亭地处城南三元坊,在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 全园布局,自然和谐,堪称构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

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 全园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

所谓自然,一是不矫揉造作,不亡加雕饰,不露斧凿痕迹;二是表现得法,力求山水相宜,宛如自然风景。 沧浪亭园外景色因水而起,园门北向而开,前有一道石桥,一湾池水由西向东,环园南去清晨夕暮,烟水弥漫,极富山岛水乡诗意。

而园内布局以山为主,入门即见黄石为主,土石相间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生机勃勃,翠竹摇影于其间,藤蔓垂挂于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 建筑亦大多环山,并以长廊相接。

但山无水则缺媚,水无山则少刚,遂沿池筑一复廊,蜿蜒曲折,既将临池而建的亭榭连成一片,不使孤单,又可通过复廊上一百余图案各异的漏窗两面观景,使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自然地融为一体,此可谓借景的典范。 苏州园林 狮子林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元代至正二年,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 ”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师子林”、“狮子林”。

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遂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苏州园林 留园 留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园中分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池为中心,风景明净清幽;东部则厅堂宏丽轩敞,重楼叠阁;西部是土山枫林,景色天然清秀;北部是田园风采。

全园建筑布局结构严谨,尢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亦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苏州园林 网师园 网师园,地处葑门内阔家头巷,后门可达十全街。

全园占地约八亩余,还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 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因此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

网师园原称“渔隐”,清代宋宗元购之,既借旧时“渔隐”之意,且与巷名“王思”谐音,更名“网师园”。 苏州园林 怡园 怡园,地处旧城区中心人民路中段。

在苏州园林中建造最晚,得以博采诸园之长,形成其集锦式的特点,由于其布局紧凑,手法得宜,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全园面积约九亩,东西狭长。

园景因地制宜分为东西两部,中以复廊相隔,廊壁花窗,沟通东西景色,得以增加景深,廊东以庭院建筑为主,曲廊环绕亭院,缀以花木石峰,从曲廊空窗望去皆成意蕴丰富的国画。 廊西为全园主景区,池水居中,环以假山、花木及建筑。

中部水面聚集,东西两端狭长,并建曲桥、水门,以示池水回环、涓涓不尽之意。 池北假山,全用优美湖石堆叠,山虽不高而有峰峦洞谷,与树木山亭相映。

苏州园林 耦园 耦园,地处娄、相二门间的小新桥巷,全园布局,颇为得法。 黄石假山作为全园主题,堆叠自然,位置恰当,陡峭峻拔,气象雄浑,为苏州园林黄石假山中较为成功的一座,此园因在住宅东西两侧各有一园,故名耦园。

古时两人耕种称为为“耦”,“耦”、“偶”相通,寓有夫妇归田隐居之意。 东园面积约四亩,以山为主,以池为辅,重点突出,配搭得当。

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一组重檐楼厅,这在苏州园林中较为少见。 其东南角有小院三处,重楼复道,总称“城曲草堂”。

西园面积更小,以书斋及织老屋为中心,前有月台,宽敞明亮,后有小院,。

3.《苏州园林》赞美图画美的句子

春秋楼,又名大节亭,座落在许昌市中心文庙前街中段,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传说是关羽读书的地方.汉建安五年(200年)正月,曹操东征刘备,刘备兵败投奔袁绍,曹操在下邳俘虏了关羽和刘备的夫人.曹操礼贤下士,先拜关羽为偏将军,后封为汉寿亭侯.并赐一宅,让关羽与二位皇嫂同住,关羽将一宅分为二院,让二位皇嫂居内院,自己居外院.关羽晨夕问安,秉烛夜读《春秋》,通宵达旦.后人赞颂关羽节操,就在此修建了春秋楼和关帝庙.春秋楼被誉为大节亭,也称通宵达旦处.清代甄汝舟颂曰:“秉烛中宵暂避嫌,宅分两院亦从权.依曹已久仍归汉,留得英风在颍川”.此处为许昌才景之一:“两院英风”.春秋楼是关帝庙的主体建筑,砖木结构,重檐歇山式,高达30余米,殿顶覆盖绿色琉璃瓦,面阔三间,周围16根廊柱,楼上楼下均带回廊,青石柱础上雕有花、鸟、虫、鱼和人物等图案.建筑结构严谨,造型大方,廓轩昂然,金碧辉煌.春秋楼为该庙的最高建筑.有彩塑关羽夜读《春秋》的坐像,形象逼真.两翼有刀楼和印楼,藏有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和汉寿亭侯印,东院分前宫、后宫,有二位皇嫂的塑像.院内并有花园、问安亭等.春秋楼下有石碑两通.一通是明景泰六年(1455年)所立《关王辞曹操之图》石碑,上为关羽辞曹操书原文,下为关羽辞曹图,关羽勒马横刀,大义凛然,正向曹操揖别,图案线条清晰流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另一通传为唐画圣吴道予所画关公像,为刘宗周翻刻.关羽骑赤兔马,提偃月刀,双眸放光;长髯飘撒,气宇轩昂,威严而不憎,刚毅而不呆,活生生一幅儒将雄风.关羽坐骑昂首仁立,四蹄如柱,环眼尖耳,大有一呼即奔之势,真是威武雄壮.上述两碑文笔俊逸,书法冠绝,刻技精湛.整个关帝庙主次分明,左右对称,殿阁巍峨,飞檐斗拱,松柏抑云,杨柳拂烟,庭院幽静,竹木萧疏,景色如画.关羽在我国历史上,被公认为武圣,与文圣孔丘齐名.关羽字云长,山西解州常平里人.由于他终生效忠刘备,“义不负心,忠不顾死”,因而历代统治阶级树为臣子的楷模.宋代朝廷封他为忠惠王,到明代,更加封帝的尊号,并改忠烈庙为关帝庙.苏州园林甲天下 还有四十多天,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就要在苏州古城拉开帷幕了,对于这座早在1997年便在《世界遗产名录》上留下名字的城市来说,这也是一种特殊的荣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等古典园林,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是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那么今天,我就带您去领略一下苏州园林的典雅.苏州园林大部分属于私家花园,占地面积都很小,为了在有限的空间里展现无穷的景深,让游人观赏到错落有序的景色,苏州园林在造园过程中,采用了小中见大的手法.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是苏州古典园林的典型例证,它们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看上去就在园中的百寺塔其实却在离拙政园足有三里远的地方.从园子到塔之间的三里,被称为“空中视线走廊”,因此它绝对不能遮挡景色.绿化工人自发修剪树木自然使这条走廊更加悠远而清晰了.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拙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它们曾影响了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了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建筑,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的.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4.赞美苏州园林的诗句

《游拙政园》

叶圣陶

纤雨值休辰,园游恣幽赏。回沼抱南轩,几窗爰净朗……

环顾卉树森,浓绿弥众象。 稀处现楼台,微风动帘幌。 北方是长安,冠盖属朋党。 白日妖霾现,杀人弃沟壤。 鸡鸣上客尊,狗苟公道枉。 豪游金买笑,怜乞血殷颡。

鸟啼花落屋本东,柏子烟青芋火红。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陆游留园 “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

李俊明狮子林诗“借问梅花堂上月,不知别后几回圆”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赞美苏州园林的诗句或俗语

1、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出自:元·谭惟则《狮子林即景》。

译文:人人都说我居住在城市里,我自己感觉在万山中,说明苏州狮子林假山多、奇、秀。

2、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出自: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译文:是人居住的地方却没有车马的喧闹,虽然是城市却有山有水。 形容苏州拙政园环境好,幽静。

3、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这句话是造园专家陈从周提出的。 从全国范围看,苏州古典园林在风格上独树一帜,为文人写意式园林的杰出典型,今保存者为数最多也最完整。

意思是说苏州园林是最美的,比江南园林都要上一档次。 因为私家园林以江南一带最为美丽,它们的特点是小巧玲珑,清雅俊秀,而苏州园林正属于江南一带。

4、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出自:宋·苏舜钦《沧浪亭》。

译文:一条小径环抱着山林,安然闲静处于城市之间。 这是描写苏州沧浪亭的。

5、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出自:唐·杜荀鹤《送人游吴》。

译文: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 苏州是名副其实的水城,城内河网交错,多水港、小桥,因此显得“闲地少”。

6.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

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有:1、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清 乾隆《狮子林得句》释义:谁说今天不比昨天好,才知道这座城市中还有苏州园林的狮子林这个地方。 2、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

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唐 杜荀鹤《送人游吴》释义: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

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 3、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

——虎丘花雨亭联4、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清 汪琬 《再题姜氏艺圃》释义:居住在世上独一无二的偏僻幽静的山野,离开了城市的喧闹干扰。

5、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唐 杜甫 《后游》释义:美好的江山好像也在那儿等着我的;花也绽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一切,欢迎我再度登临。

6、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宋 苏舜钦《沧浪亭》释义:一条小径盘旋在深山上,这个景象却坐落在繁华的市井之中。

7、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狮子林立雪堂联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 张继 《枫桥夜泊》释义: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9、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明 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释义:是人居住的地方却没有车马的喧闹,虽然是城市却有山有水。 一般形容环境好,幽静。

10、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沧浪亭联释义:清新的风,皎洁的月亮,远近的山水、风景,这些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但我对他们的感情却非常深厚。

7.苏州园林问题文章多次用“图画”来形容苏州园林在文中找出这些句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因为中国画是以自然山水的写意,而苏州园林就是自然山水的缩影.。

8.文章多次用“图画”来形容苏州园林.在文中找出这些句子,说说作者把

图画:1.“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2.“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3.“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这是不足取的.”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5.“……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本文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

苏州古典园林 简介

简介: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据记载,苏州城内有大小园林将近200处。 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9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9~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四大名园”与同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网师园、环秀山庄、艺圃、耦园、退思园一道,构成苏州园林的杰出代表。 从宋代起经元、明、清的千余年来,苏州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至今仍保存着许多独树一帜的私家园林。 所有这些古典园林,其建筑布局、结构、造型及风格,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对景、借景遗迹尺度变换、层次配合和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等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在城市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 构成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总体特色。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 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 据《苏州府志》统计,苏州在周代有园林6处,汉代4处,南北朝14处,唐代7处,宋代118处,元代48处,明代271处,清代130处。 现存的苏州园林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包括大大小小几百座古典园林。 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 在16~18世纪的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它们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苏州是水乡,引水便利,附近盛产太湖石。 适合堆砌玲珑精巧的假山,加之旧时苏州文人荟萃,一些官僚地主及文人学士又追求“虽居闹市而有山林之趣”,这样大大促进了苏州园林的发展。 据地方志记载,苏州城内大小园林,在布局,结构,风格上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产生于苏州园林的鼎盛时期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充分体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民族特色和水平。 它们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 这四座园林占地面积不广,但巧妙地运用了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模拟自然风光,创造了“城市山林”、“居闹市而近自然”的理想空间。 它们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在美化居住环境,融建筑美、自然美、人文美为一体等方面达到了历史的高度,在中国乃至世界园林艺术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仅为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 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的。 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附资料: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苏州古典园林: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内,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 占地面积平方米。 园内有一泓清水贯穿,波光倒影,景象万千。 “沧浪亭”始为五代吴越王钱缪之子钱元亮的池馆。 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 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诗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 自此,“沧浪亭”名声大振。 苏氏之后,沧浪亭几度荒废,南宋初年(12世纪初)一度为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宅第,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巡抚宋荦重建此园,把傍水亭子移建于山之巅,形成今天沧浪亭的布局基础,并以文征明隶书“沧浪亭”为匾额。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再次重建,遂成今天之貌。 沧浪亭虽因历代更迭有兴废,已非宋时初貌,但其古木苍老郁森,还一直保持旧时的风采,部分地反映出宋代园林的风格。 踱步沧浪亭,未进园门便见一池绿水绕于园外,临水山石嶙峋,复廊蜿蜒如带,廊中的漏窗把园林内外山山水水融为一体。 园内以山石为主景,山上古木参天,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 沧浪亭外临清池,曲栏回廊,古树苍苍,垒叠湖石。 人称“千古沧浪水一涯,沧浪亭者,水之亭园也”。 沧浪亭主要景区以山林为核心,四周环列建筑,亭及依山起伏的长廊又利用园外的水画,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 园中山上石径盘旋,古树葱茏,箬竹被覆,藤萝蔓挂,野卉丛生,朴素自然,景色苍润如真山野林。 著名的沧浪亭即隐藏在山顶上,它高踞丘岭,飞檐凌空。 亭的结构古雅,与整个园林的气氛相协调。 亭四周环列有数百年树龄的高大乔木五、六株。 亭上石额“沧浪亭”为俞越所书。 石柱上石刻对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 上联选自欧阳修的《沧浪亭》诗,下联出于苏舜钦《过苏州》诗中“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句。 全园漏窗共108式,图案花纹变化式端,无一雷同,构作精巧,环山就有59个,在苏州古典水宅园中独树一帜。 园中最大的主体建筑是假山东南部面阔三间的“明道堂”。 明道堂取“观听无邪,则道以明”意为堂名。 为明、清两代文人讲学之所。 堂在假山、古木掩映下,屋宇宏敞,庄严肃穆。 墙上悬有三块宋碑石刻拓片,分别是天文图,宋舆图和宋平江图(苏州城市图)。 相传乾隆帝南巡时,曾召誉满江浙的苏州评弹艺人王周士于此堂内说书。 堂南,“瑶华境界”、“印心石层”、“看山楼”等几处轩亭都各擅其胜。 折而向北,有馆三间名“翠玲珑”,四周遍植翠竹,取“日光穿竹翠玲珑”意而为名。 竹是沧浪亭自苏舜钦筑园以来的传统植物,亦是沧浪亭的特色之一。 现植各类竹20余种。 “翠玲珑” 馆连贯几间大小不一的旁室,使小馆曲折,绿意四周,前后芭蕉掩映,竹柏交翠,风乍起,万竿摇空,滴翠匀碧,沁人心脾。 同“翠玲珑”相邻的是五百名贤祠,祠中三面粉壁上嵌594幅与苏州历史有关的人物平雕石像,为清代名家顾汀舟所刻。 五百名贤只是取其整数而言。 每五幅像合刻一石,上面刻传赞四句,从中可知这些古贤的概况,他们是从春秋至清朝约2500年间与苏州历史有关的人物。 名贤中的绝大部分是吴人,也有外地来苏为官的名宦。 名贤像多数临自古册,也有的来自名贤后裔,具有文献价值。 园中西南有假山石洞,名“印心石屋”。 山上有小楼名“看山楼”,登楼可览远近苏州风光。 此外还有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映衬。 沧浪亭著名的建筑还有观鱼处等。 另有石刻34处,计700多方。 狮子林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娄门内园林路,始建于元代,为元代园林的代表。 园内假山遍布,长廊环绕,楼台隐现,曲径通幽,有迷阵一般的感觉。 长廊的墙壁中嵌有宋代四大名家苏轼、米芾、黄廷坚、蔡襄的书法碑及南宋文天祥《梅花诗》的碑刻作品。 狮子林原为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园,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禅师来到苏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 翌年(元代最后一位皇帝顺帝至正二年),弟子们买地置屋为天如禅师建禅林。 天如禅师因师傅中峰和尚得道于浙江西天目山狮子岩,为纪念自已的师傅,取名“狮子林”。 亦因佛书上有“狮子吼”一语,且众多假山酷似狮形而命名。 园建成后,当时许多诗人画家来此参禅,所作诗画列入“狮子林纪胜集”。 天如禅师谢世以后,弟子散去,寺园逐渐荒芜。 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明姓和尚托钵化缘于长安,重建狮子林圣恩寺、佛殿,再现兴旺景象。 至康熙年间,寺、园分开,后为黄熙之父、衡州知府黄兴祖买下,取名“涉园”。 公元1703年2月11日清康熙巡游至此,赐额“狮林寺”,后清乾隆皇帝六游狮子林,先后赐“镜智圆照”、“画禅寺”及现存“真趣”等额匾。 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黄熙高中状元,精修府第,重整庭院,取名“五松园”。 至清光绪中叶黄氏家道衰败,园已倾圯,唯假山依旧。 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平方米,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拥有国内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假山内外上下盘旋曲折,穿洞越谷宛入迷宫,咫尺之间可望而不可即,只有循山路而行才可出洞。 仰观满目迭嶂,俯视四面坡壑,如入深山峻岭,恍惚迷离。 由于它原是寺之后花园,所以狮子林假山便是佛的象征,与一般的假山不能相提并论。 山腹中空灵曲折,宛如迷宫的洞穴即象征佛的法力无边。 狮子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园中最高峰为“狮子峰”,另有“含晖”、“吐月”等名峰。 园内多竹,竹间结茅的方丈禅窝,建有“冰壶进”、“玉鉴池”、“小飞虹(桥)”。 主要建筑有立雪堂、燕誉堂、卧云室、见山楼、指柏轩、飞瀑亭、真趣亭、问梅阁等。 狮子林主题明确,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奇巧、出神入化、匠心独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园内长廊四面贯通,廊壁上嵌有书条石刻,皆为名家书法佳作。 公元1917年,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叔祖父)从民政总长李钟钰手中购得狮子林,花80万银元,用了将近7年的时间整修,新增了部分景点,并冠以“狮子林”旧名,狮子林一时冠盖苏城。 贝润生原准备筹备开放,但因抗战爆发而未能如愿。 公元1945年贝润生病故后,狮子林由其孙贝焕章管理。 解放后,贝氏后人将园捐献给国家,苏州园林管理处接管整修后,于公元1954年对公众开放。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178号,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地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寺。 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音:yù,<书>卖)蔬,以供朝夕之膳(馈)……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 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 园建成不久,王献臣去世,其子在一夜毫赌中,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 400多年来,拙政园屡换园主,曾一分为三,园名各异,或为私园,或为官府,或散为民居,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完壁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 拙政园全园占地62亩(另三资料分别为平方米、约平方米、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 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 面积约18.5亩。 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另一资料:1/3)。 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 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 (“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 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 从拙政园中园的建筑物名来看,大都与荷花有关。 王献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扬荷花,主要是为了表达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 中部景区还有微观楼、玉兰堂、见山楼等建筑以及精巧的园中之园——枇杷园。 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 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 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 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 三十六鸳鸯馆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装饰华丽精美。 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 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 “与谁同坐”取自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故一见匾额,就会想起苏东坡,并立时顿感到这里可欣赏水中之月,可受清风之爽。 西部其它建筑还有留听阁、宜两亭、倒影楼、水廊等。 东部原称“归田园居”,是因为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园东部归侍郎王心一而得名。 约31亩,因归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 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移建。 拙政园的建筑还有澄观楼、浮翠阁、玲珑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等。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 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 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 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 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如夏日蕉廊,冬日梅影雪月,春日繁花丽日,秋日红蓼芦塘,无不四时宜人,创造出处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留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齐名。 坐落在苏州市阊(音:chāng)门外,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另一资料:留园修建于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 原为明代徐时泰的东园,清代归刘蓉峰所有,改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 清光绪二年又为盛旭人所据,始称留园。 留园占地约30亩(另两资料:2顷、约平方米),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 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卓越智慧和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建筑物将园划分为几部分,各建筑物设有多种门窗,可沟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内观看室外景物时,能将以山水花木构成的各种画面一览无余,视野空间大为拓宽。 留园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有著名的佳晴雨快鱼之厅、林泉耆砍之馆、还我读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轩,院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两旁为瑞云,岫云两峰;北部具农村风光,并有新辟盆景园;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有野趣,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 池南涵碧山房与明瑟楼为留园的主要观景建筑。 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 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 留园内的建筑景观还有表现淡泊处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莱)”以及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 网师园是苏州中型古典山水宅园的代表作品。 它位于苏州药门附近的带城桥南阔家头巷(另一资料:位于苏州城东南十全街,与苏州、南州等饭店相距仅几十米),园址原为南宋吏部侍郎史正志于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所建之“万卷堂”旧址,亦称“渔隐”。 清时由光禄寺少卿宋宗元于乾隆中叶(约公元1770年)购其地筑园。 因园毗邻王思巷,谐其间喻渔隐之义,称为“网师园”。 乾隆末年园归瞿远村,按原规模修复并增建亭宇,俗称“瞿园”。 今“网师园”规模、景物建筑是瞿园遗物,保持着旧时世家一组完整的住宅群及中型古典山水园。 网师园全园占地约8亩余(另两资料:约5333平方米、约5400平方米),是我国江南中小型古典园林的代表作。 网师园布局精巧,结构紧凑,以建筑精巧和空间尺度比例协调而著称。 园分三部分,境界各异。 东部为住宅,中部为主园。 网师园按石质分区使用,主园池区用黄石,其他庭用湖石,不相混杂。 突出以水为中心,环池亭阁也山水错落映衬,疏朗雅适,廊庑回环,移步换景,诗意天成。 古树花卉也以古、奇、雅、色、香、姿见著,并与建筑、山池相映成趣,构成主园的闭合式水院。 池水清澈,东、南、北方向的射鸭廊、濯缨水阁、月到风来亭及看松读画轩、竹外一枝轩。 集中了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及朝、午、夕、晚一日中的景色变化。 所以游园时,宜坐、宜留、以静观为主。 绕池一周,可前细数游鱼,可亭中待月迎风。 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如天然图画,所以并不觉其园小。 夜游网师园除了能品味园林夜景,还能欣赏到评弹、昆曲等节目。 西部为内园(风园),占地约1亩。 北侧小轩三间,名“殿春簃(音:yí,楼阁旁边的小屋,多用做书斋的名称)”。 旧时以盛植芍药闻名。 “殿春簃”旧为书斋,为明代古朴爽洁之建筑。 轩北略置湖石,配以梅、竹、芭蕉成竹石小景。 由红林镶边的长方形窗枉框松成的框景,满目青竹,苍翠挺拔,翠周围的傲 腊梅、红色天竹子和奇峰迭起的假山石,仿佛是雅致的国画小品,人在到内,似在室外,富有诗情画意。 轩西侧套室原为著名画家张大千及其兄弟张善子的画室“大风堂”。 张氏兄弟曾在园中饲养一虎,今堂南天井西墙嵌碎石一方,镌刻“先仲兄善子所豢虎儿之墓”,为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书于台北,寄来立碑。 庭院假山,采用周边假山布局,东墙峰洞假山围成弧形花台,松枫参差。 南面曲折蜿蜒的花台,穿插峰石,借白粉墙的衬托而富情趣,与“殿春簃”互成对景。 花台西南为天然泉水“涵碧泉”。 洞容幽深,寒气逼人,与主园大池水脉贯通,此一眼泉水如蛟龙吐,使无水的“殿春簃”不偏离网师园以水为中心的主题,北半亭“冷泉亭”因“涵碧泉”而得名。 亭中置巨大的灵壁石,形似展翅欲飞的苍鹰,黝黑光润,叩之铮琮如金玉,是灵壁石中的珍品。 在亭中“坐石可品茗,凭栏可观花”,令人赏心悦目。 1980年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因仿殿春簃建了一座古典庭院“明轩”而名播海外。 环秀山庄位于苏州景德路,全园占地2000平方米左右。 始建于唐代末年,原为唐代金谷园故址,宋代为景德寺,明时是宰相申时行的住宅。 清代蒋辑住此,建“求自楼”,以藏经集。 又在楼后叠假山,取名为“环秀山庄”。 在地下掘一井,井有清泉喷涌汇成一池,取名“飞雪泉”。 以上构成了环秀山庄山、池、泉、石的雏形。 其园林风格“有真有假,做假成真”,接近自然,富于变化。 整体布局以假山为主,水池为辅,山水相依。 前为厅堂、庭院,后为池水、假山。 环秀山庄以假山堆叠奇巧著称,被誉称“苏州三绝”之一,又被誉为“独步征轲”。 艺圃位于苏州阊门内,建于明代。 原为药圃,清初改现名,又称敬亭山房。 药圃为住宅花园,面积为3330多平方米(另一资料:约3000平方米),在苏州诸园中,以园景开阔、自然质朴称胜。 有山林野趣,较多保持了明末清初的旧貌。 耦园位于苏州城东,东临护城河。 全园正宅居中,有东西两个花园,故称耦园(“耦”与“偶”音同)。 两人耕种亦称为耦,意指夫妻隐居归田。 耦园面积较小,居城湾一隅,三面萦河,一面临街,具有浓郁的水乡特色。 在建筑艺术构思上,也别出心裁地反映出园主人双隐归田的思想,堪称佳构。 退思园位于吴江同里镇,建造于清光绪年间,是诸园中年代最近的一座宅第园林。 园主因遭贬职归乡,将园取名“退思”,是退而思过之意。 全园占地6600平方米,西部为住宅,东部为园林。 东部园林面积约2500平方米,分为庭院和内园两部分。 园内建筑简朴无华、清新淡雅,其所有山、亭、馆、廓均紧贴水面,为独辟蹊径的贴水园。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38320.html
7月10日起 河北博物院调整免费开放时间
咱俩决战到天亮! 内涵段子 你不要走 闺蜜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