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伟道来 两名美国宇航员的归期与太空探索的未来

经济观察网 王义伟/文 两名美国宇航员6月5日乘坐“星际客机”飞船升空进入国际空间站,原定6月14日返回地球,但因飞船故障,迄今未归。

这件事情正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他们能回来吗?他们能安全回来吗?

这个问题太专业了。有记者采访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庞专家回答提问时,全程引用了美国波音公司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下称“NASA”)说法,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笔者猜测,庞专家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但是这个事情太敏感、专业性极强,他作为传播专家,确实不便给出预测,这是可以理解的。

综合波音和NASA的说法,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可以归纳出以下几条要点:

第二,飞船带病升空,一方面说明波音方面有巨大的压力,太需要一次成功证明自己;另一方面也说明,波音和NASA判断飞船的故障属于小毛病,并不影响此次任务。

第三,根据媒体报道,飞船升空之后发生了预料之外的情况,有另外的四次氦气泄漏以及一个发动机的故障。这些新情况导致飞船无法按计划返回。

第四,波音和NASA正在完善应急方案,这两名宇航员仍有可能乘坐飞船返回地球。

第五,万一两名宇航员不能乘坐原来的飞船返回,还有两个备选方案:一个是马斯克的SpaceX公司发射龙飞船将人接回,一个是用俄罗斯的联盟飞船将人接回。这两款飞船都是成熟的产品。其中联盟飞船自20世纪60年代首飞,一直运行良好。龙飞船也有10次载人飞行经历,稳定可靠。当然,这两个方案都将打乱国际空间站正常的宇航员往返次序。

第六,有自媒体暗示两名美国宇航员加快了国际空间站的食品消耗,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风险。这个问题应该是不存在的,因为国际空间站有定期的物资补给。另外,在两名美国宇航员到来之前,国际空间站有7名人员驻守,多两张嘴而已,短期内不会发生食品短缺的问题。

综上,两名美国宇航员安全返回地球大概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时间不能确定。

这件事情的背后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太空探索的未来。

冷战时期,太空探索的格局是美苏较量,美国载人登月成绩亮眼,苏联则在空间站建设方面持续发力。从礼炮1号到礼炮7号,苏联往天上发射了7座空间站;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又建造了和平号空间站。上述8个空间站虽然规模不大,都已退役,但俄罗斯也因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冷战结束后,太空探索迎来大合作时代,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美国牵头16个国家建设的、目前正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说是16个国家,事实上真正挑大梁的,是美俄两国。美俄在国际空间站方面的合作是很深的。在美国航天飞机退役之后的很长时间内,对国际空间站的人员、物资输送都由俄罗斯完成。即使俄乌冲突爆发,美俄关系十分紧张,这种合作也没有停止。美俄最近的两次合作,是今年3月23日,俄罗斯“联盟MS-25”飞船载人前往国际空间站,4月6日俄罗斯“联盟MS-24”飞船载人返回地球,两次任务乘组中,各有一名美国航天员。

这种国际空间站模式的合作,随着美俄关系恶化以及国际格局的演变,已经走向末路。

美国已经决定在2030年将国际空间站正式除役。为此,NASA给了马斯克的SpaceX公司8.43亿美元,让其制造一种类似太空拖船的装置,将国际空间站拖离轨道,坠入南太平洋。

接下来,美国将协助私人公司,在近地轨道开发商业空间站。

在月球探索方面,美国制定了一个《阿尔忒弥斯协定》(Artemis Accords),截至2023年年底,有33个国家签署了这个协定。这个协定是2020年出台的,彼时美国希望在2024年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现在看,这个愿望大概率是要落空了。

俄罗斯往哪个方向走,还是未知数。

欧洲航天局在与中国进行了几次试探性的合作之后,对于继续合作意兴阑珊。

由此,太空探索呈现出了多头并进、分分合合的局面。

笔者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太空探索能再次进入全球大合作时代。毕竟,这是全人类的挑战,除了精诚协作,人类别无选择。


初一语文上册19课课文全文是什么???急呀!!!

《月亮上的足迹》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然而,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这一年的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火箭发射架上,“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它将推动“阿波罗 11号”飞船进入太空。 地面服务人员已经为它的三级燃料罐加满了燃料,第一级火箭中加进了煤油,第二级和第三级中加进了液氧液氢。 飞船的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科林斯和登月舱驾驶员奥尔德林在宇航中心的食堂里吃了早饭,穿上了宇航服。 一个伟大的时刻来到了,他们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 他们同前来送行的人们—一道别。 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遥远的一次旅行。 他们健步来到发射架下,乘上电梯,来到指令舱前,进入狭小的指令舱。 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为仔细的检查,证明一切正常。 指挥中心发出点火指令后,计算机开始自动工作。 自动点火装置点燃了点火器,“土星5号”开始发出隆隆的声音,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火箭缓缓上升,不断加速。 三位宇航员躺在舱内,观察着各种仪表的读数。 此时,他们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是由于火箭的加速而引起的超重力。 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当达到182公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自动脱落,速度达到每秒68公里。 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 此时,“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每秒7.67公里。 飞船进入预定的轨道后,先绕着地球飞行,以观测它是否正常,能否向月球飞行。 根据飞行状况的测定,休斯敦地面指挥中心发出了向月球进军的指令。 于是,第三级火箭再次发动,使速度达到每秒10.5公里,进入登月轨道,向着月球奔去。 三名宇航员在舱内吃了晚饭,在发射后13小时30分开始平静地进入梦乡。 地面站停止对他们发出指令,以免干扰他们的好梦。 他们必须好好休息,因为要成功地进行登月飞行,没有良好的体力和精力是不行的。 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 它飞过了月亮和地球距离的中间点,在19日晚上8点33分,又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这个引力的静止点在离月球公里的地方,月亮和地球在这一距离上引力平衡。 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 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 19日晚上9点32分,地面指挥中心发来呼叫。 三个人急忙起身。 这一天,他们应该按计划登上月球。 飞船开始作减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 三个宇航员紧张地工作着,他们手握操纵杆,以防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可以手工操纵。 还好,计算机发着正常的指令,飞船减慢到一定速度时,它自动作了停火的指令。 7月20日上午7点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并与地面指挥中心通了话。 不久,登月舱和飞船脱离,飞船继续在月亮的轨道上飞行,而登月舱则开始降落,不断地在椭圆形轨道上逐步下降。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 登月的宇航员兴奋地向休斯敦地面中心报告:他们已经胜利着陆。 休斯敦地面中心也高兴地祝贺他们的成功。 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 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 月面上到处是细小的颗粒,有点像地球的海滩。 紧接着,奥尔德林也来到了月面。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 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 这一时刻的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 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一到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他们的任务很多,但是供给他们呼吸的氧气却很有限,只够使用四个小时。 因此,每分每秒都得抓紧。 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发现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立在月球上。 纪念碑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 然后,奥尔德林从登月舱中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他们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 他们又取出美国的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亮上。 这些工作完成后,他们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接通了电话,进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 总统热情地祝贺他们登月成功。 三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他们的氧气袋中只剩下一个小时的氧气。 休斯敦地面中心命令他们停止作业,从月球返回登月舱内。 他们小心翼翼地登上登月舱,脱掉登月服,换上船内航天服,美美地吃了顿中饭,甜甜地睡了七八个小时。 1969年7月22日0点15分,休斯敦地面中心唤醒了飞船上的科林斯和登月舱上的两名宇航员,命令登月舱升到一定的绕月轨道,与“阿波罗 11号”飞船对接。 登月舱发动机起动了,它不断地上升,不断地加速,进入了预定轨道。 22日上午6点35分,它与在空中等候的“阿波罗 11号”飞船对接成功。 三位宇航员在月亮上空会合了,他们激动地在狭窄的指令舱中紧紧地握手。 登月舱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将它带回地球,是不合算的。 于是,它被甩向太空。 飞船开始向遥远的地球飞去。 25日凌晨 1点 35分 8秒,它以合适的角度进入地球大气层。 下降到4000米高度的时候,三个大型降落伞在空中张开,“阿波罗 11号”飞船溅落在预定的海域,被等候在那边的海军救起。 人类第一次踏上了月球。 这次伟大的探险来回共经过76万公里,历时195个小时,三位宇航员共同完成了一次到另一个星球的探险。 登月归来后不久,即1969年9月16日,三位宇航员到美国国会大厦,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了演说,畅谈登月的感受。 阿姆斯特朗谈到了登月的意义。 他评论他们离开登月舱、踏上月球的“一小步”:“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

职业宇航员有哪些分类?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飞出地球、探知太空奥秘的愿望。 1961年4月前苏联人加加林首先进入太空,成为人类第1名宇航员,1969年7月美国人首先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登上地外星体的夙愿。 到1988年底世界各国已有352人乘坐不同型号的载人航天器进入太空,进行了各种探索、试验和观察活动。 飞行专家:这一类就是人们所说的宇航员,包括机长、指令长、驾驶员等。 他们是人类进入太空的先驱,在单人航天器上,他们是驾驶员,在多人航天器上有机长和指令长等的分工。 由于开创航天活动,他们本身就是被试验者,检验人是否能在太空中生存,只有能生存,才有可能进一步开展其它项目的探索活动。 飞行专家的任务,除驾驶载人航天器(在地面配合下)外,还要负责飞行安全,控制与维修航天器中的设备仪器。 协助载荷专家与科学家工作。 这一类人员是所有航天人员中要求条件最高的。 任务专家:由于载人航天活动的发展,人在太空不只是驾驶飞行器遨游,还要进一步开展探知太空的各项实验,如走出载人航天器做“太空行走”,操纵机械手进行机外操作,组装大型空间平台,登月后在月面上进行各种活动。 总之是在载人航天器外探险或帮助科学家宇航员和载荷专家作一些操纵实验活动。 对这一类人的要求条件与飞行专家大致相同。 前苏联称他们为随船工程师。 科学家宇航员:是乘坐载人航天器进入太空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人员,如对天文的观测研究,对地球资源、地貌和其它目的的观察研究及科学实验活动等。 对这些人的体质要求与操纵航天器的人员相比要降低一些。 载荷专家:这是一类携带仪器设备,乘坐载人航天器从事各种科学实验,生产某些产品或搜集实验数据的科技人员。 仪器设备由他们本身维修和使用,与地面指挥控制中心直接联系进行专项实验研究活动。 对这一类人的条件要求比科学家宇航员要低些。 是非职业性宇航员。

关于航天梦的作文

虽然我是一个孩子,但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长大以后能驾驶飞船飞上太空。 当我从电视上看到“神舟六号”载着费俊龙,聂海胜叔叔在太空遨游的情景,和他们满载中国人的自豪从太空凯旋归来时,我的内心既激动又自豪,当一名航天员的梦想也更加强烈。 但是要飞入太空并非那么容易。 它需要结实的身体,丰富的经验,长期不停顿地训练,而且未来的宇航员还要有广博的知识。 艰苦的训练,是为了适应宇宙上失去重力的生活;吃东西时,要像牙膏一样挤出来;睡觉时,要睡在挂在墙上的睡袋里;广博的知识,是为了在太空中不停地配合地面科学家做各种试验、进行各种科学探索。 。 。 想着想着,我就睡着了,我做了一个梦,我梦见自己正驾驶着飞船离开地球向着火星驶去。 回眸地球我看到碧蓝水球,那是大海的颜色,那是生命的摇篮。 在我们已知的世界里,只有地球才有这种色彩,我也好想感受一下这种色彩。 不知不觉飞船经过了许多行星,我数着这是海王星,这是月球,最后看到了我们的着陆点——火星。 so就在火星上着陆了我小心翼翼地下了飞船,刚想好好感受一下火星气息。 突然,前方冒出了一群外形古怪的人,我走近一看那些人身高约60厘米~70厘米,全身罩在明亮的灰色衣服里,没见手臂,椭圆形的脑袋,只露两个大眼睛,腰前有一块黄色腰牌,两脚短小,呈红色。 我走上前去说了声:“你好!”但又想起“外星人”哪懂中文呀!正着急不知怎麽交流时,“外星人”出奇地说了声“你好!”我惊讶的瞪大眼睛,“外星人”好像看出了我的疑惑便用流利的中文说:“你好地球人,我们就是你们一直要找的外星人,我们一直在等你们,只是前几千年你们的设备还有欠缺,一时无法看到我们,现在你们终于把飞船改造好了,我们也可以回去交差了!”“等等!”我说,“我想问你几个问题”。 他们很大方的同意了,“请问你们是否多次访问过地球?”“那是当然,我们已注视你们地球几千年了,玛雅传统历法就是我们教的,还有那些麦田怪圈也是我们留下来的记号!”“嘀嘀——”一阵急促的铃声。 “地球人我们要走了,有缘再见!”一阵刺眼的光线之后,火星上荒无人烟。 。 。 “嘀嘀——”又是一阵急促的铃声,我睁开眼睛发现我在床上,旁边的闹铃正拼命地叫着,原来是一场梦。 这个梦没有做完,我感到很可惜,可它点醒了我,让我开启出了锁在我心灵深处的梦想。 它是个神奇又充满幻想的梦,让我策划好了未来——带着梦想再访太空!在漫长的飞行训练中,保持斗志与信念最为重要。 航天员的训练是一项很艰苦、很漫长的过程,但我不能放弃,因为我们是去完成一项历史使命,去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只有做好了准备,我的信心才会更强,所以准备很重要。 从现在开始我就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锻炼身体,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这样才能实现我的飞天梦想。 多棒的梦想呀,但愿我的美好梦想成为现实。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38344.html
造车新势力半年考 挥泪甩卖 强撑苟活
印尼也要加关税 工信部重磅!A股三连阳 工程机械等板块暴跌